第 90 章
世俗之行",因此,这也是对学道者世俗行为的要求。CE守简在《通玄真经》中,题为"守平"。朱弁题解称"去其所为,道自夷也"。CF认为贪于势利之人必然身贱,故学道者要食以充饥,衣以盖形蔽寒,清目不视,静耳不听,闲口不言,委心不虑,弃聪明,反太素,休精神,去知故,无好无憎,是谓大通,以求"养生之和"。CG守易在《通玄真经》的注解中,朱弁解题称"得自任之理,则易也"。CH杜道坚又称"多易必多难,此以事言也。以道言则不然,夫古之为道者,治心理xìng,易其身而后动,定其意而后举,乐道安常,不为难能之事,故制度有法,容止可观,安而行之,是谓守易。CI学道者要"量腹而食,度形而衣,容身而游,适情而行,余天下而弗有,委万物而弗利","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CJ守清在《通玄真经》的注解中,朱弁解题称"清而不挠,可鉴嗜yù之妄"。CK杜道坚又称:"水清则鉴物,神清则见道。人之受气于天者,固若同然;吾之见道于心者,夫何独异,心清故也。圣人之心,明如止水,物来则见,物去则静,曾何滞于吾心哉!澄鉴不挠,是谓守清。"CL学道者要"神清",神是"知之源","神清即知明",如果清净如"澄水",则嗜yù不能留,势利不能诱,声色不能yín,就可以"养生以安世,抱德以终年"。CM守盈在《通玄真经》中,题作"守弱"。朱弁解题称"居众所不敌之地,故成其大胜之道"。ND杜道坚则称:"弱者,道之用,非怯也,守其冲和而已。天子以天下为家,公侯以国为家,视民犹己,不以势位自强,不以兵甲暴众,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大资小而成,众戴寡为主,往而不害安平泰,是谓守弱。"NE《云笈七》改题"守盈",强调"天道,极即反,盈即损","物盛即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终而悲"。因此,"聪明俊智守以愚,多闻博辩守以俭,武勇骁力守以畏,贵富广大守以狭,德施天下守以让,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守天下也"。学道者要"不yù盈,夫唯不盈是以能弊不新成"。NF守弱在《通玄真经》中,题作"守朴",朱弁解题称"不加yù于xìng命之分,而浑乎变化之根,谓之朴也"。NG《云笈七》改题"守弱"。认为"天下之要,不在于彼而在于我,不在于人而在于身",因此,要"无所喜,无所怒,无所乐,无所苦,万物玄同,无非无是","不待势而尊,不须财而富,不须力而强,不利财货,不贪势名,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形神气志,各居其宜"。学道者须"持养其气,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沈浮。如此,则万物之化无不偶也,百事之变无不应也"。NH杜道坚认为修持九守,就能"守大浑之朴,游天地之根,同乎大通",达到无我的境界,因为无我,也就无物,千变万化而没有终极,"与天地俱生"。NI
注:
①②③⑤⑥⑦⑧CECGCJCMNFNH《道藏要籍选刊》第1册634页,第5册452页,452页,第1册631页,631页,第5册453页,第1在册631、632页,632页,632页,632页,633页,634页,6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④⑨CDCFCHCICKCLNDNENGNI《道藏》第16册837页,768页,839页,840页,840页,770页,840页,770页,842页,771页,844页,772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三元
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隋唐以后又衍化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延续至今。
道家著作原无"三元"之说,但是古历法家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之始,称三元日,因为此日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①此"元"当系开始之意。古术数家以六十年为一甲子,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一百八十年为"天地一变"之周始,合称"三元",②此"元"又是单元之意。早期道教太平道有"三统"神学思想,称:"元气有三名,太阳、太yīn、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yù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同一忧,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③其时尚无三元之说。《三国志魏书张鲁传》引《典略》称五斗米道"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④也未将三官和三元联系在一起。
大约在北周末年成书的道教类书《无上秘要》中,"三元"一词才见著录。该书卷二十七《上清神符品》引《洞真三元玉检布经》称,受佩"三元玄坛玉检紫文"之人,佩身九年,就有可能"乘三元之,上升三元之官"。⑤该经收入《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全称《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该经所称"三元",指的是天、仙、地,即上元玉检检天大录、中元玉检检仙真书、下元玉检检地玉文。附有《三元内存招真降灵上法》,其内存之神为"太素元君"以及她的三个女儿,紫素元君、黄素元君、白素元君,三女神又合称为"三素元君"。⑥故上清派的"三元"并非指天地水三官。《无上秘要》卷五十二有《三元斋品》,认为从道之人"生长流俗,五神诤竞,尘深罪秽,永不自觉,与罪同长,山海弥积,前生至今,不知缘来,凡以几劫,逮及今日,罪结天地,在何簿目,为三官执举,拘逮地役,虽自修厉而无感彻,真灵不降,众魔所伐,致思念不专,五神飞越,常恐一旦归命幽壑,弥沦万劫,终天无拔",因此必须以三元大庆吉日,"清斋烧香,首谢前身及得今日积行,所犯天所不原、地所不赦、神所不哀、鬼所不放亿罪兆过"。⑦据此,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将"三官"和"三元"联系在一起。
唐初编成的《艺文类聚》卷四"七月十五"条称:"道经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清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⑧《艺文类聚》所称道经乃《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道藏》收入洞玄部本文类。该经有题解和注释,作者不详。注称:"三元者,元,本也。但以上三官为万物之行本,故曰三元。"题解称:"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簿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⑨在《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中,叙述更细,称天官有三宫三府三十六曹,地官有三宫三府四十二曹,水官有三宫三府四十二曹,三官共有九宫九府一百二十曹,专司记载人的生死和功过,"责役考对,年月日限,无有差错"。该经还称:"人身中亦有三宫六府百二十关节,三万六千神。人身行恶,身神亦奏之三官;
人身行善,则度其仙名。生死罪福,莫不先由身神影响相应乎自然也。"CD这就将天神和人身之神联系起来,成为对于人的善恶行为的监察系统。
宋代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卷五十六《元气论》称:
"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chéng rénlún,长养万物。人亦法之,号为三焦、三丹田,以养身形,以生神气。"CE将人体的三丹田称为"三元"是道教内丹术的说法。《参同契》称"含精养神,通德三元"。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注"三元"为"上中下之三田也"。CF宋曾编撰的《道枢》卷三十有《三元篇》,其"三元"所指"上元者,首以上属焉;中元者,首之下脐之上属焉;下元者,脐之下腰之上属焉"。"人有三元,三元塞则六气乱矣";"三元之中,中元其最尊者也";"上气入既足,若动而不动于恍惚之间,自然结成寄于气海,故中元注于下元之珠,元气斯定矣。中元者,阳也,雄也;下元者,yīn也,雌也";"中元守乎下元,左白右黑,合而为一";"外气不入,内气不出,与天地同和,其寿无涯焉"。CG张伯端《悟真篇》卷上有"四象五行全籍土,三元八卦岂离壬"句,董德宁注称:"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这就将内丹修炼同道教教义中的宇宙生成理论联系在一起了。现代道教著名学者陈撄宁还在《黄庭经讲义》中称"三元"为元精、元气、元神。
另据《云笈七》卷三《道教三洞宗元》,"三元"又有宇宙和道教经籍起源的意思,称"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成三气,又从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其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三元中又分别化生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三君分别居于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禹余天,太清境大赤天。此三君各为道教教主,即三洞之尊神。"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
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CH由此衍生出道教三洞系统以及包括其中的各种道教经籍。
注:
①《初学记》卷四"元日第一"注,第63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②参阅《旧唐书》第8册2710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③《太平经合校》第19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④《三国志》第一册264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⑤⑦CECGCH《道藏要籍选刊》第10册87页,191~192页,第1册388页,第10册522页,第1册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⑥⑨CDCF《道藏》第6册211~225页,226页,879页,第20册388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⑧《艺文类聚》第1册8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1版
太平
太平,是道教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在这种"太平"社会里,君主爱护臣民,臣民忠于君主,没有阶级冲突,利益分配平均,人人感到快乐,没有天灾人祸。"天道无亲,唯善是与。善者修行太平,成太平也"。①太平道以"太平"命名,以《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其"太平"的社会理想集中表现在《太平经》中。"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jiān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执平也,地之执平也","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太平道认为天、地与"中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就能共生万物;男女相通同心,就能生养子女,父母和子三者同心,就能治好家庭;
君臣民三者相通同心,就能共成一国。三气相通,就能"立平,立乐,灾异除,不失铢分"。②意思就是社会达到财富均平,君民同乐,灾难消除的"太平"理想。
《太平经》产生的年代,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豪门贵族手中,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矛盾激化,极不太平。因此,"太平"的社会理想正是反映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的善良愿望。《太平经》卷九十六曾连续出现了十三个"喜"字,即"天地得以无病而喜;帝王得以自安而喜;贤者得以自达而喜;
百姓得以自解不见冤,家富人足而喜;奴婢得其主,不为非而喜;四时五行得顺行,民谨不犯之而喜;万二十物各得其处所,不见害而喜;鬼神见德君可为积善,亦复悦喜;恶气不复上蔽日月三光亦喜;太上平气得来治,王者用事亦喜;恶气得一伏藏,不伏见使行诛伐亦喜;夷狄得安其处,不复数来为天战斗亦喜;军师使兵器得休止不用,士卒不战死亦喜"。③集中如此多"喜",展现了太平道对于太平社会的全面设想以及表现了他们对实现太平社会的强烈愿望。
太平社会需要有能够致"太平"的国君。《太平经》中将君王分为五类:"上君以道服人,大得天心,其治若神,而不愁者,以真道服人也;中君以德服人;下君以仁服人;乱君以文服人;凶败之君将以刑杀伤服人。"其中道、德和仁都是"善"的东西,所以能够"共治万物","欺刑者,不可以治,日致凶矣,不能为帝王致太平也,故当断之也。今zhēn rén以吾书付有道德之君,力行之令效,立与天相应,而致太平"。④认为只有有道德的上中下君,"与天相应",才能使社会太平。
《太平经》认为有道德之君"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也。
无民,君与臣无可治,无可理也。是故古者大圣贤共治事,但旦夕专以民为大急,忧其民也"。⑤民之大急也称"三实",即:
食、饮和衣。如果绝其食饮,yīn阳不能相传,人类就会灭亡。
人如果没有衣服穿,就不能御寒暑、防侵害,也会死亡,"是故古者圣人守三实,治致太平,得天心而长吉,竟天年"。⑥在《太平经》中,有道德之君的"太平之治",称为"天治、地治"。《分别四治法》称"治者有四法: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行万物治也"。所谓天治,就是君王和臣下能够"合策而平天下",虽然臣的地位卑下,但是君王尊重臣下的道德,像老师和长者那样对待臣下。所谓地治,就是君王能将臣下视作朋友,同志同心,"和平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注:
①②③⑤⑥⑦⑧CECGCJCMNFNH《道藏要籍选刊》第1册634页,第5册452页,452页,第1册631页,631页,第5册453页,第1在册631、632页,632页,632页,632页,633页,634页,6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④⑨CDCFCHCICKCLNDNENGNI《道藏》第16册837页,768页,839页,840页,840页,770页,840页,770页,842页,771页,844页,772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三元
三元,在道教教义中原指宇宙生成的本原和道教经典产生的源流,隋唐以后又衍化为道教神仙和道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延续至今。
道家著作原无"三元"之说,但是古历法家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年、月、日之始,称三元日,因为此日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①此"元"当系开始之意。古术数家以六十年为一甲子,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一百八十年为"天地一变"之周始,合称"三元",②此"元"又是单元之意。早期道教太平道有"三统"神学思想,称:"元气有三名,太阳、太yīn、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yù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同一忧,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③其时尚无三元之说。《三国志魏书张鲁传》引《典略》称五斗米道"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④也未将三官和三元联系在一起。
大约在北周末年成书的道教类书《无上秘要》中,"三元"一词才见著录。该书卷二十七《上清神符品》引《洞真三元玉检布经》称,受佩"三元玄坛玉检紫文"之人,佩身九年,就有可能"乘三元之,上升三元之官"。⑤该经收入《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全称《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该经所称"三元",指的是天、仙、地,即上元玉检检天大录、中元玉检检仙真书、下元玉检检地玉文。附有《三元内存招真降灵上法》,其内存之神为"太素元君"以及她的三个女儿,紫素元君、黄素元君、白素元君,三女神又合称为"三素元君"。⑥故上清派的"三元"并非指天地水三官。《无上秘要》卷五十二有《三元斋品》,认为从道之人"生长流俗,五神诤竞,尘深罪秽,永不自觉,与罪同长,山海弥积,前生至今,不知缘来,凡以几劫,逮及今日,罪结天地,在何簿目,为三官执举,拘逮地役,虽自修厉而无感彻,真灵不降,众魔所伐,致思念不专,五神飞越,常恐一旦归命幽壑,弥沦万劫,终天无拔",因此必须以三元大庆吉日,"清斋烧香,首谢前身及得今日积行,所犯天所不原、地所不赦、神所不哀、鬼所不放亿罪兆过"。⑦据此,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将"三官"和"三元"联系在一起。
唐初编成的《艺文类聚》卷四"七月十五"条称:"道经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清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⑧《艺文类聚》所称道经乃《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道藏》收入洞玄部本文类。该经有题解和注释,作者不详。注称:"三元者,元,本也。但以上三官为万物之行本,故曰三元。"题解称:"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簿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⑨在《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中,叙述更细,称天官有三宫三府三十六曹,地官有三宫三府四十二曹,水官有三宫三府四十二曹,三官共有九宫九府一百二十曹,专司记载人的生死和功过,"责役考对,年月日限,无有差错"。该经还称:"人身中亦有三宫六府百二十关节,三万六千神。人身行恶,身神亦奏之三官;
人身行善,则度其仙名。生死罪福,莫不先由身神影响相应乎自然也。"CD这就将天神和人身之神联系起来,成为对于人的善恶行为的监察系统。
宋代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卷五十六《元气论》称:
"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chéng rénlún,长养万物。人亦法之,号为三焦、三丹田,以养身形,以生神气。"CE将人体的三丹田称为"三元"是道教内丹术的说法。《参同契》称"含精养神,通德三元"。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注"三元"为"上中下之三田也"。CF宋曾编撰的《道枢》卷三十有《三元篇》,其"三元"所指"上元者,首以上属焉;中元者,首之下脐之上属焉;下元者,脐之下腰之上属焉"。"人有三元,三元塞则六气乱矣";"三元之中,中元其最尊者也";"上气入既足,若动而不动于恍惚之间,自然结成寄于气海,故中元注于下元之珠,元气斯定矣。中元者,阳也,雄也;下元者,yīn也,雌也";"中元守乎下元,左白右黑,合而为一";"外气不入,内气不出,与天地同和,其寿无涯焉"。CG张伯端《悟真篇》卷上有"四象五行全籍土,三元八卦岂离壬"句,董德宁注称:"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这就将内丹修炼同道教教义中的宇宙生成理论联系在一起了。现代道教著名学者陈撄宁还在《黄庭经讲义》中称"三元"为元精、元气、元神。
另据《云笈七》卷三《道教三洞宗元》,"三元"又有宇宙和道教经籍起源的意思,称"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成三气,又从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其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三元中又分别化生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三君分别居于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禹余天,太清境大赤天。此三君各为道教教主,即三洞之尊神。"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
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CH由此衍生出道教三洞系统以及包括其中的各种道教经籍。
注:
①《初学记》卷四"元日第一"注,第63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②参阅《旧唐书》第8册2710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③《太平经合校》第19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④《三国志》第一册264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⑤⑦CECGCH《道藏要籍选刊》第10册87页,191~192页,第1册388页,第10册522页,第1册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⑥⑨CDCF《道藏》第6册211~225页,226页,879页,第20册388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⑧《艺文类聚》第1册8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1版
太平
太平,是道教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在这种"太平"社会里,君主爱护臣民,臣民忠于君主,没有阶级冲突,利益分配平均,人人感到快乐,没有天灾人祸。"天道无亲,唯善是与。善者修行太平,成太平也"。①太平道以"太平"命名,以《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其"太平"的社会理想集中表现在《太平经》中。"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jiān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执平也,地之执平也","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太平道认为天、地与"中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就能共生万物;男女相通同心,就能生养子女,父母和子三者同心,就能治好家庭;
君臣民三者相通同心,就能共成一国。三气相通,就能"立平,立乐,灾异除,不失铢分"。②意思就是社会达到财富均平,君民同乐,灾难消除的"太平"理想。
《太平经》产生的年代,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豪门贵族手中,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矛盾激化,极不太平。因此,"太平"的社会理想正是反映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的善良愿望。《太平经》卷九十六曾连续出现了十三个"喜"字,即"天地得以无病而喜;帝王得以自安而喜;贤者得以自达而喜;
百姓得以自解不见冤,家富人足而喜;奴婢得其主,不为非而喜;四时五行得顺行,民谨不犯之而喜;万二十物各得其处所,不见害而喜;鬼神见德君可为积善,亦复悦喜;恶气不复上蔽日月三光亦喜;太上平气得来治,王者用事亦喜;恶气得一伏藏,不伏见使行诛伐亦喜;夷狄得安其处,不复数来为天战斗亦喜;军师使兵器得休止不用,士卒不战死亦喜"。③集中如此多"喜",展现了太平道对于太平社会的全面设想以及表现了他们对实现太平社会的强烈愿望。
太平社会需要有能够致"太平"的国君。《太平经》中将君王分为五类:"上君以道服人,大得天心,其治若神,而不愁者,以真道服人也;中君以德服人;下君以仁服人;乱君以文服人;凶败之君将以刑杀伤服人。"其中道、德和仁都是"善"的东西,所以能够"共治万物","欺刑者,不可以治,日致凶矣,不能为帝王致太平也,故当断之也。今zhēn rén以吾书付有道德之君,力行之令效,立与天相应,而致太平"。④认为只有有道德的上中下君,"与天相应",才能使社会太平。
《太平经》认为有道德之君"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也。
无民,君与臣无可治,无可理也。是故古者大圣贤共治事,但旦夕专以民为大急,忧其民也"。⑤民之大急也称"三实",即:
食、饮和衣。如果绝其食饮,yīn阳不能相传,人类就会灭亡。
人如果没有衣服穿,就不能御寒暑、防侵害,也会死亡,"是故古者圣人守三实,治致太平,得天心而长吉,竟天年"。⑥在《太平经》中,有道德之君的"太平之治",称为"天治、地治"。《分别四治法》称"治者有四法: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行万物治也"。所谓天治,就是君王和臣下能够"合策而平天下",虽然臣的地位卑下,但是君王尊重臣下的道德,像老师和长者那样对待臣下。所谓地治,就是君王能将臣下视作朋友,同志同心,"和平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