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段文字,唯《艺文类聚》征引书名作《黄帝玄女之宫战法》。
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80册19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赤松子
赤松子,一作"赤诵子"。传为神农时雨师。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记载其事之典籍,当以《淮南子齐俗》为最早,继以《列仙传》而详其事。刘安云:"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①高诱注曰:"赤诵子,上谷人也。病厉入山,寻引轻举。"《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②是书作者又赞曰:"眇眇赤松,飘飘少女,接手翻举,冷然双飞;纵身长风,俄翼玄圃,妙达巽坎,作范雨师。"③除《列仙传》谓炎帝少女随赤松子修道成仙外,尚有皇初平遇赤松子修道成仙的传说。据宋人倪守约《金华赤松山志》载,皇初平曾在赤松山中遇赤松子,修道于石室中,能叱石成羊,汲井愈疾,坐起立亡。
赤松子修炼成仙的故事有诸多传说,且屡为故籍所载。郭璞云:"水玉冰体,潜映洞渊赤松是服,灵蜕乘烟吐纳六气,升降九天。"④葛洪称:"火芝,常以夏采之,叶上赤,下茎青,赤松子服之,常在西王母前,随风上下,往来东西。"⑤《艺文类聚》称"赤松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⑥从上述记载来看,赤松子乃传说中之服食成仙者。
后世某些道士为了将所撰之书托之远古,曾假赤松子之名以名书,如《赤松子中戒经》《赤松子章历》。据今人研究,此二书皆出于魏晋南北朝。《道藏提要》称:《赤松子中戒经》"盖六朝古籍也";《赤松子章历》"约出于南北朝"。⑦又如《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原题太虚zhēn rén南岳上仙赤松子传";《上清九真中经内诀》"原题赤松子述",为早期上清派著作,而托于赤松子所传者,盖皆出于魏晋南北朝。
注:
①②③《道藏》第28册84页,第5册64页,64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山海经图赞》
⑤⑥《艺文类聚》卷九八引《抱朴子》(佚文)
⑦《道藏提要》第136、443页
宁封子
宁封子传为黄帝时陶正(掌管烧陶事务)。能积火自焚,随烟气而上下。其传说始见于《列仙传》,后亦为《搜神记》《拾遗记》《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诸书所载。归纳其内容,大凡有三。
其一,宁封子修炼成仙。《列仙传》云:"赤松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①东晋王嘉《拾遗记》又云:"洹流如沙尘,足践则陷,其深难测。大风吹沙如雾,中多神农鱼鳖,皆能飞翔。有石蕖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复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其地一名沙澜,言沙涌起而成波澜也。仙人宁封食飞鱼而死,二百年更生。故宁先生游沙海七言颂云:'青蕖灼烁千载舒,百龄暂死饵飞鱼。'则此花此鱼也。"②其二,黄帝向宁封子问"龙飞行"之术。相传,宁封子升仙后,栖于蜀之青城山,黄帝曾往见问以"龙飞行"之道。南宋诗人范成大说:"三十里至青城,山门曰宝仙九室洞天。夜宿丈人观,观在丈人峰下。五峰峻峙如屏,观之台殿上至岩腹,丈人自唐以来号五岳丈人。《储福定命真君传记》略云:姓宁,名封,与黄帝同时。帝从之问龙飞行之道。"③元赵道一亦谓:"宁封先生栖于蜀之青城山北岩,黄帝师焉。
请问三一之道,先生曰:'吾闻天真皇人被太上敕,近在峨眉,达三一之源,可师而问之也。'因以《龙经》授黄帝。黄帝受之,能荣(乘)云龙以游八极。乃筑坛其上,拜宁君为五岳zhēn rén。……黄帝封宁君主五岳,上司岳神,以水报刻漏于此,是谓六时水。yīn时即飘然而洒,阳时即无。"④其三,民间流传的宁封子神仙故事。四川灌县青城山建福宫后丈人山,传说是轩辕黄帝向宁封丈人问道处。宁封因封于此,故名宁封。其时洪水泛滥,人居洞穴,每到山下取水,无盛水器,以山下湿泥为器易碎。宁封偶于烧野兽火中得硬泥,遂悟作陶之理,故传说宁封为黄帝陶正。某次烧陶,宁封升窑添柴,因窑顶柴塌,遂陷火窟,人见灰烟中有宁封形影,随烟气冉冉上升,便谓宁封火化登仙。⑤宁封便成为一个为发展人类文明而牺牲自己的仙人了。
注:
①④《道藏》第5册64页,114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书店联合出版,1988年
②《拾遗记》卷一
③《吴船录》卷上
⑤见《中国神话资料萃编》第82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广成子
广成子传为黄帝时人,居崆峒山石室中,千二百岁不尝衰老。其传说首见于《庄子在宥》,其后之《神仙传》《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三洞群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消摇墟经》等均有所载。《庄子在宥》云:黄帝"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yù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yù官yīn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yù问者,物之质也,而所yù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哉?'"于是黄帝闲居三月,不问政事,然后再见广成子,问以修身之道。广成子告以"至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yīn之原也。天地有官,yīn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年矣,吾形未常衰。"接着,广成子对"至道"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①其实,这是庄子借广成子之口,发挥自己对"至道之精"和"修身"的见解。
后出之书又有广成子向黄帝授书、授yào的故事。葛洪谓黄帝"过崆峒,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②又称:"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yào,黄帝将登焉,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③《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则称广成子"一号力默子,作《道成经》七十卷","授帝《yīn阳经》"。④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又把广成子说成是老子或其化身,将黄帝置于老子弟子之列。
他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称:"黄帝时,老君为广成子,为帝说《道德经》及五茄之法。"⑤又谓,"黄帝时,老君号广成子,居崆峒山,黄帝诣而师之,为说《道戒经》,教以理身之道,黄帝修之,白日升天。"⑥传说中广成子隐居修道之地在崆峒山(在今河南临汝),"即黄帝访道地,广成子所隐也。其颠洞穴如盎,将有大风雨,则白犬自穴出,田夫以为候。亦名山曰玉犬峰。"⑦但广成子升仙之所,则未见诸文字。
注:
①以上所引见《庄子集释》第2册379~384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②③《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324页,第304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④⑤⑥《道藏》第5册112页,第14册340页,319~320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⑦《广博物志》卷五引《三水小牍》
容成公
容成公是道教兴起前后传说中的神仙,早期的记述与房中术的传播直接相关。葛洪《神仙传》谓或称容成子,字子黄,道东人。曾栖太姥山炼yào,后居崆峒山。寿二百岁。《广黄帝本行记》称黄帝慕其道,乃造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
房中家最早多祖述容成公。《列仙传容成公》载称:
"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气者也。白更黑,齿落更生。事与老子同。亦云老子师也。"①"玄牝"、"谷神不死"语出《老子》第六章,本喻道,此处则成了房中家术语。《列仙传老子》中有"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之语,②李贤在《后汉书方术传》注中加以引用,并解释说,"御fù人之术,谓握固不泻,还精补脑。"③战国诸子多托黄帝以入说,这位"自称黄帝师"的容成公,便是那时神仙家、房中家推崇的仙人。到了汉代,又说容成公和老子均行房中术以致寿,容成公又成为老子之师。此外,他还是一位yīn阳家。《汉书艺文志》除著录《容成yīn道》二十八卷列为房中家之外,另有《容成子》十四篇归入yīn阳家,与邹衍等人为俦。
汉晋间,盛传房中术,容成公的声望亦最盛。据《后汉书方术传》记载,汉末方士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泠寿光等,皆行容成公御fù之术,爱啬精气。东晋葛洪在《神仙传》中称其"行玄素之道,延寿无极"。④玄素之道也就是房中术。《抱朴子内篇释滞》称房中十余家,容成公居其一。
《遐览》著录《容成经》一卷,可知汉代以后仍有依托容成公之作出世。但容成法渐有被彭祖法取代之势,随着上清、灵宝等新道派对房中术的反思、批评,容成公亦成为有争议的仙人。南宋曾编集《道枢》,撰有《容成》一篇,独辟其"御女之术"。道教有关容成公的传说,很少超出《列仙传容成公》者。集历代仙传之大成的元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亦不例外,但该书编者赵道一认为,容成公所得"炼精于玄牝"之道实非房中。"后世不得其道,而流于傍蹊曲径,抑末矣!又极而至于为御女之术,乃托容成公以为辞,误也"。⑤
注:
①②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8册490页,490页,第1059册293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③《后汉书》第10册2741页,李贤注,中华书局,1965年
⑤《道藏》第5册11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彭祖
彭祖,一作彭铿,或云姓名铿,传以长寿见称。原系先秦传说中的仙人,后道教奉为仙真。
彭祖传说与先秦典籍所谓老彭有关。《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①老彭为何人,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老彭是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有的认为,"老彭"指的正是彭祖;有的则认为,"老"指老子,"彭"是彭祖,等等。因《大戴礼记》也有所谓老彭,系商初人,马叙lún确信"老子与《论语》之老彭是一人,与《大戴礼记》之老彭非一人"。②彭祖养生致寿之事,《庄子》记载甚多。《大宗师》在极称"道"的永恒玄妙后,继称得其道者的种种玄妙,其中有云:"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③《刻意》又称:"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④此外,《逍遥游》《齐物论》诸篇都涉及彭祖其人。《荀子修身》也把他描写为"治气养生"之人。屈原《天问》曰:"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清王夫之注曰:"旧说以彭祖烹雉献尧,尧食而美之。未详是否。彭,彭铿。导引服食而寿,尧飨其献,寿八百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养生方》,还有彭祖答王子巧(乔)问养生的描述。大概最初传称他以导引行气修身致寿,后来则把服yào、房中等种种道术集于其一身。
《列仙传》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寿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⑤在汉代,有关彭祖的记载,还未与房中术相联系。《汉书艺文志》著录房中八家,尚无以彭祖名其书者,至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称:"房中之法十余家",其中便有了彭祖;在《微旨》篇中论房中术,则称"彭祖之法,最其要者",《遐览》篇还著录《彭祖经》一卷,并在《极言》篇引用其文。《神仙传》增加了服云母粉、麋鹿角,盛赞金丹,擅长房中术,并传授道术于采女、殷王等情节。云:"彭祖者,……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殷王闻之,拜为大夫。……常有少容,然其xìng沉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时乃yóu xing,人莫知其所诣。伺候之,竟不见也。有车马而不常乘,或百日、或数十日不持资粮还家则衣食与人无异常。闭气内息,从平旦至日中,……其体中或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其患。……王自诣问讯,不告之,致遗珍玩前后数万,彭祖皆受之,以恤贫贱,略无所留。……乃令采女乘轻而往问道于彭祖。……彭祖曰:'yù举形登天,上补仙官者,当用金丹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80册19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赤松子
赤松子,一作"赤诵子"。传为神农时雨师。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记载其事之典籍,当以《淮南子齐俗》为最早,继以《列仙传》而详其事。刘安云:"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①高诱注曰:"赤诵子,上谷人也。病厉入山,寻引轻举。"《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②是书作者又赞曰:"眇眇赤松,飘飘少女,接手翻举,冷然双飞;纵身长风,俄翼玄圃,妙达巽坎,作范雨师。"③除《列仙传》谓炎帝少女随赤松子修道成仙外,尚有皇初平遇赤松子修道成仙的传说。据宋人倪守约《金华赤松山志》载,皇初平曾在赤松山中遇赤松子,修道于石室中,能叱石成羊,汲井愈疾,坐起立亡。
赤松子修炼成仙的故事有诸多传说,且屡为故籍所载。郭璞云:"水玉冰体,潜映洞渊赤松是服,灵蜕乘烟吐纳六气,升降九天。"④葛洪称:"火芝,常以夏采之,叶上赤,下茎青,赤松子服之,常在西王母前,随风上下,往来东西。"⑤《艺文类聚》称"赤松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⑥从上述记载来看,赤松子乃传说中之服食成仙者。
后世某些道士为了将所撰之书托之远古,曾假赤松子之名以名书,如《赤松子中戒经》《赤松子章历》。据今人研究,此二书皆出于魏晋南北朝。《道藏提要》称:《赤松子中戒经》"盖六朝古籍也";《赤松子章历》"约出于南北朝"。⑦又如《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原题太虚zhēn rén南岳上仙赤松子传";《上清九真中经内诀》"原题赤松子述",为早期上清派著作,而托于赤松子所传者,盖皆出于魏晋南北朝。
注:
①②③《道藏》第28册84页,第5册64页,64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山海经图赞》
⑤⑥《艺文类聚》卷九八引《抱朴子》(佚文)
⑦《道藏提要》第136、443页
宁封子
宁封子传为黄帝时陶正(掌管烧陶事务)。能积火自焚,随烟气而上下。其传说始见于《列仙传》,后亦为《搜神记》《拾遗记》《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诸书所载。归纳其内容,大凡有三。
其一,宁封子修炼成仙。《列仙传》云:"赤松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①东晋王嘉《拾遗记》又云:"洹流如沙尘,足践则陷,其深难测。大风吹沙如雾,中多神农鱼鳖,皆能飞翔。有石蕖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复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其地一名沙澜,言沙涌起而成波澜也。仙人宁封食飞鱼而死,二百年更生。故宁先生游沙海七言颂云:'青蕖灼烁千载舒,百龄暂死饵飞鱼。'则此花此鱼也。"②其二,黄帝向宁封子问"龙飞行"之术。相传,宁封子升仙后,栖于蜀之青城山,黄帝曾往见问以"龙飞行"之道。南宋诗人范成大说:"三十里至青城,山门曰宝仙九室洞天。夜宿丈人观,观在丈人峰下。五峰峻峙如屏,观之台殿上至岩腹,丈人自唐以来号五岳丈人。《储福定命真君传记》略云:姓宁,名封,与黄帝同时。帝从之问龙飞行之道。"③元赵道一亦谓:"宁封先生栖于蜀之青城山北岩,黄帝师焉。
请问三一之道,先生曰:'吾闻天真皇人被太上敕,近在峨眉,达三一之源,可师而问之也。'因以《龙经》授黄帝。黄帝受之,能荣(乘)云龙以游八极。乃筑坛其上,拜宁君为五岳zhēn rén。……黄帝封宁君主五岳,上司岳神,以水报刻漏于此,是谓六时水。yīn时即飘然而洒,阳时即无。"④其三,民间流传的宁封子神仙故事。四川灌县青城山建福宫后丈人山,传说是轩辕黄帝向宁封丈人问道处。宁封因封于此,故名宁封。其时洪水泛滥,人居洞穴,每到山下取水,无盛水器,以山下湿泥为器易碎。宁封偶于烧野兽火中得硬泥,遂悟作陶之理,故传说宁封为黄帝陶正。某次烧陶,宁封升窑添柴,因窑顶柴塌,遂陷火窟,人见灰烟中有宁封形影,随烟气冉冉上升,便谓宁封火化登仙。⑤宁封便成为一个为发展人类文明而牺牲自己的仙人了。
注:
①④《道藏》第5册64页,114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书店联合出版,1988年
②《拾遗记》卷一
③《吴船录》卷上
⑤见《中国神话资料萃编》第82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广成子
广成子传为黄帝时人,居崆峒山石室中,千二百岁不尝衰老。其传说首见于《庄子在宥》,其后之《神仙传》《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三洞群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消摇墟经》等均有所载。《庄子在宥》云:黄帝"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yù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yù官yīn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yù问者,物之质也,而所yù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哉?'"于是黄帝闲居三月,不问政事,然后再见广成子,问以修身之道。广成子告以"至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yīn之原也。天地有官,yīn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年矣,吾形未常衰。"接着,广成子对"至道"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①其实,这是庄子借广成子之口,发挥自己对"至道之精"和"修身"的见解。
后出之书又有广成子向黄帝授书、授yào的故事。葛洪谓黄帝"过崆峒,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②又称:"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yào,黄帝将登焉,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③《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则称广成子"一号力默子,作《道成经》七十卷","授帝《yīn阳经》"。④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又把广成子说成是老子或其化身,将黄帝置于老子弟子之列。
他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称:"黄帝时,老君为广成子,为帝说《道德经》及五茄之法。"⑤又谓,"黄帝时,老君号广成子,居崆峒山,黄帝诣而师之,为说《道戒经》,教以理身之道,黄帝修之,白日升天。"⑥传说中广成子隐居修道之地在崆峒山(在今河南临汝),"即黄帝访道地,广成子所隐也。其颠洞穴如盎,将有大风雨,则白犬自穴出,田夫以为候。亦名山曰玉犬峰。"⑦但广成子升仙之所,则未见诸文字。
注:
①以上所引见《庄子集释》第2册379~384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②③《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324页,第304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④⑤⑥《道藏》第5册112页,第14册340页,319~320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⑦《广博物志》卷五引《三水小牍》
容成公
容成公是道教兴起前后传说中的神仙,早期的记述与房中术的传播直接相关。葛洪《神仙传》谓或称容成子,字子黄,道东人。曾栖太姥山炼yào,后居崆峒山。寿二百岁。《广黄帝本行记》称黄帝慕其道,乃造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
房中家最早多祖述容成公。《列仙传容成公》载称:
"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气者也。白更黑,齿落更生。事与老子同。亦云老子师也。"①"玄牝"、"谷神不死"语出《老子》第六章,本喻道,此处则成了房中家术语。《列仙传老子》中有"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之语,②李贤在《后汉书方术传》注中加以引用,并解释说,"御fù人之术,谓握固不泻,还精补脑。"③战国诸子多托黄帝以入说,这位"自称黄帝师"的容成公,便是那时神仙家、房中家推崇的仙人。到了汉代,又说容成公和老子均行房中术以致寿,容成公又成为老子之师。此外,他还是一位yīn阳家。《汉书艺文志》除著录《容成yīn道》二十八卷列为房中家之外,另有《容成子》十四篇归入yīn阳家,与邹衍等人为俦。
汉晋间,盛传房中术,容成公的声望亦最盛。据《后汉书方术传》记载,汉末方士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泠寿光等,皆行容成公御fù之术,爱啬精气。东晋葛洪在《神仙传》中称其"行玄素之道,延寿无极"。④玄素之道也就是房中术。《抱朴子内篇释滞》称房中十余家,容成公居其一。
《遐览》著录《容成经》一卷,可知汉代以后仍有依托容成公之作出世。但容成法渐有被彭祖法取代之势,随着上清、灵宝等新道派对房中术的反思、批评,容成公亦成为有争议的仙人。南宋曾编集《道枢》,撰有《容成》一篇,独辟其"御女之术"。道教有关容成公的传说,很少超出《列仙传容成公》者。集历代仙传之大成的元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亦不例外,但该书编者赵道一认为,容成公所得"炼精于玄牝"之道实非房中。"后世不得其道,而流于傍蹊曲径,抑末矣!又极而至于为御女之术,乃托容成公以为辞,误也"。⑤
注:
①②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8册490页,490页,第1059册293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③《后汉书》第10册2741页,李贤注,中华书局,1965年
⑤《道藏》第5册11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彭祖
彭祖,一作彭铿,或云姓名铿,传以长寿见称。原系先秦传说中的仙人,后道教奉为仙真。
彭祖传说与先秦典籍所谓老彭有关。《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①老彭为何人,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老彭是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有的认为,"老彭"指的正是彭祖;有的则认为,"老"指老子,"彭"是彭祖,等等。因《大戴礼记》也有所谓老彭,系商初人,马叙lún确信"老子与《论语》之老彭是一人,与《大戴礼记》之老彭非一人"。②彭祖养生致寿之事,《庄子》记载甚多。《大宗师》在极称"道"的永恒玄妙后,继称得其道者的种种玄妙,其中有云:"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③《刻意》又称:"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④此外,《逍遥游》《齐物论》诸篇都涉及彭祖其人。《荀子修身》也把他描写为"治气养生"之人。屈原《天问》曰:"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清王夫之注曰:"旧说以彭祖烹雉献尧,尧食而美之。未详是否。彭,彭铿。导引服食而寿,尧飨其献,寿八百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养生方》,还有彭祖答王子巧(乔)问养生的描述。大概最初传称他以导引行气修身致寿,后来则把服yào、房中等种种道术集于其一身。
《列仙传》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寿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⑤在汉代,有关彭祖的记载,还未与房中术相联系。《汉书艺文志》著录房中八家,尚无以彭祖名其书者,至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称:"房中之法十余家",其中便有了彭祖;在《微旨》篇中论房中术,则称"彭祖之法,最其要者",《遐览》篇还著录《彭祖经》一卷,并在《极言》篇引用其文。《神仙传》增加了服云母粉、麋鹿角,盛赞金丹,擅长房中术,并传授道术于采女、殷王等情节。云:"彭祖者,……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殷王闻之,拜为大夫。……常有少容,然其xìng沉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时乃yóu xing,人莫知其所诣。伺候之,竟不见也。有车马而不常乘,或百日、或数十日不持资粮还家则衣食与人无异常。闭气内息,从平旦至日中,……其体中或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其患。……王自诣问讯,不告之,致遗珍玩前后数万,彭祖皆受之,以恤贫贱,略无所留。……乃令采女乘轻而往问道于彭祖。……彭祖曰:'yù举形登天,上补仙官者,当用金丹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