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 章
易传》,采取山术而饵服之。……仰希标玄,与世永违"。③唐道士张果曾隐于恒山。《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云:"张果者,不知何许人也。则天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晋间。时人传其有长年秘术,自云年数百岁矣。尝著《yīn符经玄解》,尽其玄理。则天遣使召之,果佯死不赴。后人复见之,往来恒州山中。开元二十一年(733),恒州刺史韦济以状奏闻,又遣中书舍人徐峤赍玺书以邀迎之,果乃随峤至东都。……后恳辞归山,……(赐)银青光禄大夫,号曰通玄先生。……
乃入恒山,不知所之。"④金元时,有更多道士住恒山。陈志益,号重显子,单州琴台人。金大定(1161~1189)间,由马钰之徒灵真子李大乘引度为道士。后又师邱处机。曾住持葛公山清虚宫,后来恒山,于大定九年(1169)建渊静观以居。大定十二年卒,年八十一。⑤此外,见于金元碑刻者,又有任恒山各宫观之提点道士多人,如杜志寥在蒙古宪宗时任真君观(庙)提点,于宪宗二年(1252)至世祖至元二年(1265)间重建真君观。⑥孙道微、赵道祥、彭正忠在元英宗(1321~1323)、泰定帝(1324~1328)间任北岳庙住持、提点,代皇帝建醮祭祷北岳。⑦曲阳恒山旧时建有一批宫观。最早者为北岳观(或称庙)。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一云:恒山"巅名天峰岭,下建北岳观";"岳庙创自元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宣武帝景明元年(500)灾,唐武德(618~626)间复建,唐末圮,金复建,天会、大定(1123~1189)间重修,金末毁于兵,元复建,元末毁,明洪武(1368~1398)中……复建,成(化)弘(治)(1465~1505)间……重修,弘治十四年(1501)敕扩修。"⑧改祀北岳于浑源后,此庙渐圯。其次,又建有真君观(庙),乃祀灵宝派祖师徐来勒者。据《北岳真君叙圣兼再修庙记》,最初"敕建于大茂之幽谷足下西北五十里,……至天宝十一载(752),复禀P山纶旨,迁此嘉禾山前,椒兆土选胜,造院四所。"至懿宗末加以重修,"(乾符)三年(876)五月十八日,斤斧事毕。"⑨元姬志真《大朝曲阳县重修真君观碑》云:"今嘉禾山之阳,古立真君观。汉唐以来,传袭故迹,是名监岳,以镇北方。"宪宗时,"廊庑殿堂,倾圮殆尽",全真掌教李志常命杜志寥任提点主持重修,"太岁壬子(1252),方经始之年,乙丑(1265)冬十月,其功告成。
殿而像之,斋堂厨库,奂然惟新"。AB在金代,曲阳恒山又建有渊静观。高鸣《渊静观记》云:"大茂峰之绝顶……谓之神尖。
距神尖而东不两舍,抵石门,有谷曰带耳。……全真重显子(陈志益)筑观于其中,额曰渊静。……岁己丑(1169),(张)玮割世业膏腴田三十亩始基之,输币入粟者道路不绝,乃庀工董役,火西流而载旬三浃而成。"AC山西浑源之恒山,古时亦有道观。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九《浑源州》条载:"得一庵,在恒山虎风口上,陡崖削,庵距其前。龙泉观,有二,上观在恒山上,山有二泉,唐开元二年(714)建,敕赐额;下观在东门外,明洪武(1368~1398)间置道正司,并上观入焉。"AD今该山尚存道教建筑朝殿、会仙府、九天宫及佛教悬空寺等。
注:
①⑧AD《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2册669~671页,669~671页,第548册261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②③⑤AC《道藏》第22册199页,707~708页,第19册807页,807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旧唐书》第16册5106~5107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⑥⑦⑨AB《道家金石略》585~586页,1156~1157页,185~186页,585~586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嵩山
嵩山古名外方出,又名嵩高山。为中国五岳之中岳。在河南登封县西北。汉班固《白虎通》卷三上曰:"中岳为嵩高者何?嵩言其高大也。"(《初学记》引其文曰:"中央之岳独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①由太室山(1440米)和少室出(1405米)组成。戴延之《西征记》云:"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七十里,嵩高总名也。"②嵩山属夏禹建国之区,后世有禹妻生启化为石的传说,③故其地有启母石、启母庙等遗迹。它位居中原,是古帝王游幸之地,据说汉武帝登太室山时,从官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后世称此峰为万岁峰,又于其地建万岁亭,万岁观。
道教视嵩山为神仙洞府所在地和道士修行佳处,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六洞天。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云:"第六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中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和佚名氏《名山洞天福地记》则称司真(或思真)洞天。
道教何时进入嵩山,已难确考。清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汉之张陵,三国魏之左慈、郗鉴住嵩山,似于史无征。所云西晋鲍靓,或许为道士入嵩之较早者。《云笈七》卷四《三皇经说》云:"晋武皇帝时,有晋陵鲍靓,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晋元康二年(292)二月二日登嵩高山,入石室清斋,忽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尔时未有师,靓乃依法以四百尺绢为信,自盟而受。后传葛稚川,枝孕相传,至于今日。"⑤同书卷六《三洞并序》和《道教义枢》卷三《三洞义》作了类似叙述。这种记载虽具传说色彩,或许亦有所据。至北朝,先后有寇谦之、赵静通、韦节、潘弥望等住嵩山修道。
《魏书释老志》载,寇谦之于北魏初,在成公兴带领下,先隐华山,后栖嵩山。至北魏始光(424~427)初,始离开嵩山去平城、改革天师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九《韦节传》载,韦节十四岁时,被北魏宣武帝擢为东宫侍书,至孝庄帝立(528),"复为阳夏守,以可近嵩山隐真道士赵静通法师也。既至,遂还簪绂于朝,而谒法师,受三洞灵文神方秘诀"。⑥此后去华山。北魏末,道士潘弥望亦住嵩山。《北史》卷五载,当高欢拥立孝武帝元修,逼迫废帝元朗逊位时,"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先是,嵩山道士潘弥望见洛阳城西有天子气,候之,乃帝也。于是造帝密言之"。⑦北魏时,嵩山已建嵩岳庙。太安二年(456)所立之《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即记嵩岳庙创建事。《道家金石略》引《金石文字记》云:"魏太武因道士寇谦之奏请,更造嵩岳新庙,立碑纪事。碑中直称谦之为天师,为师君,以太武奉道,亲受符,故云然。……嵩山碑刻,自汉二石阙铭外,无古于此者。"⑧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嵩山南麓,汉时曾建万岁观,唐代更名太乙观,宋易名崇福宫。⑨如此说属实,当是该山最早之庙宇。
隋唐是嵩山道教的兴盛时期。有大批著名道士居此修道。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载:"初,嵩山道士潘诞自言三百岁,为帝(炀帝--引者注)合炼金丹。帝为之作嵩阳观,华屋数百间。……凡六年,丹不成,……斩之。"AB《茅山志》卷十一载,潘师正,字子真,贝州宗城人,隋大业(605~617)中,礼王远知为师,从之入茅山。后远知嘱其去嵩山修道,乃入嵩山,与道士刘道合共居双泉岭十许年,复深入逍遥谷,邈与世绝。唐上元三年(676),高宗幸东都,礼嵩岳,请之作符书,辞不解。调露元年(679),再礼嵩岳,敕于逍遥谷建隆唐观,别于岭上起精思院以处之。永淳元年(682)
卒。AC《唐嵩岳太一观蝉蜕刘zhēn rén传》云:刘道合,一名爱道,陈宛丘人。武德(618~626)中,入嵩山与潘师正同居双泉岭,勤其师王远知。高宗闻其名,降诏于所隐立太一观使居之。咸亨(670~673)中卒。AD《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载,司马承祯年二十一岁时,入嵩山师潘师正,后离此去天台山。AE《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载,吴筠举进士不第,"乃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实为上清经法--
引者注),……开元(713~741)中,南游金陵,访道茅山。
久之,东游天台"。AF《玄品灵》卷四和《茅山志》卷十一载,李玄光曾"居嵩阳二十余年",于开元十七年师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据陈国符考证,李含光居嵩山二十余年,大致在神龙(705~706)至开元十七年(729)之间。AG《神仙感遇传》卷一载:"李筌,号达观子,屋少室山,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得《黄帝yīn符经》本。"AH《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九云:谭峭,字景升,唐国子司业洙之子,幼聪慧,父训以进士业,不喜。后遍历名山不复归。
先"师于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惟以酒为乐。……
后居南岳,炼丹成,服之,入水不濡,入火不灼,亦能隐化。
复入青城山去。"AI此外,景日畛《说嵩》又载唐道士白道猷、薛玄同、焦道士、冯炼师、孙太冲,五代道士杨讷、李元光等居嵩岳。
隋唐间,嵩山兴建有一批道观。据上述,隋炀帝为道士潘诞建嵩阳观,时在大业八年(612),唐因之。唐高宗为潘师正于逍遥谷建隆唐观,时在调露元年(679),后避玄宗讳,改名崇唐观,宋时复名隆唐。大体同时,又为潘师正于岭上建精思院,至宋犹存。唐高宗时,据传因道士刘道合祈祷有验,又于其所居地建太一观。据《说嵩》卷二十,永淳元年(682),将封嵩岳,复建奉天宫于嵩山之阳。唐又建天封观,宋易名为宫。AJ至宋元,嵩山道教续有发展。住山道士之著者,有宋道士许昌龄、贺兰栖真,元道士乔志高等。《宋史》卷四百六十二称,贺兰栖真,不知何许人,"始居嵩山紫虚观,后徙济源奉仙观,张齐贤与之善"。景德二年(1005)召赴京,真宗赋诗二韵赐之。大中祥符三年(1010)卒。AK乔志高,居嵩山崇福宫三十余年,为该宫宗主,弟子甚众,赐栖云虚静zhēn rén号。
宋元间,嵩山又增建有一批宫观。紫虚观,在嵩山南紫谷中,贺兰栖真曾居此,或云即唐奉天宫址。天封宫,即唐天封观,宋易名为宫。崇福宫,即汉万岁观、唐太一观,五代间毁,宋复建,易名崇福宫。承天宫、金大定(1161~1189)间建,为唐隆唐观故址,金崇庆(1212)间再建。此外,宋代还建有颐真观,元代又建有土德观、长春庵等。LB明清以后,嵩山道教渐趋式微。除中岳庙屡经重修外,其他宫观大都失修,连原来"为屋二百三十间"之崇福宫,至清代也已颓废。清潘耒《游中岳记》云:"去(启母)石百武为崇福宫。嵩山昔多道观,今自岳庙外,唯此宫尚存;然荒寂甚,黄冠无可与语者。"L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福宫仅存房屋十数间。保存较完好的只有中岳庙,计存楼、阁、宫、殿、台、廊、碑楼等建筑四百余间,是河南现存最大的道观。
注:
①《丛书集成初编》第238册第154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②《艺文类聚》第1册1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③清马《绎史》卷十二引《隋巢子》曰:"禹娶涂山(氏),治鸿水,通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
④⑤⑥ACAEAHAI《道藏》第22册199页,21页,第5册266页,601页,第19册706~708页,第10册885页,第5册32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⑦《北史》第1册170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⑧AD《道家金石略》11页,717页,103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⑨AJLB《说嵩》卷二十,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AB《资治通鉴》第12册第5658页,中华书局,1956年
AF《旧唐书》第16册第5129页,中华书局,1975年
AG《道藏源流考》上册60页,中华书局,1963年
AK《宋史》第39册,13515~13516页,中华书局,1977年
LC《小方壶舆论丛钞》第4帙第1册,上海著易堂印行
千山
千山原名千华山,又称积翠山,千朵莲花山。在辽宁鞍山市东二十余公里、辽阳东南三十公里处。占地面积约四十余平方公里,海拔七百余米。以仙人台最高,五佛顶次之。据称,该山"奇峭chā天,青嶂壁立,共九百九十九峰,以其近千,故名千山云。"①明程启充《游千山记》云:"兹山之胜,宏阔秀丽,奇怪幽阒,险绝孕结,磅礴盘结,态状变幻,不可殚述。置之中州,当与五岳等,其博厚过之。"②千山是东北地区三大名山之一。佛、道二教并存。佛教大约起于金元,道教大约起于清初。据现存资料,最早开创此山道教的是明末清初之全真龙门派道士郭守真及其弟子刘太琳。《奉天通志》卷二百二十二《郭守真传》载,郭守真字致虚,号静阳子。原籍江苏丹阳,后徙辽郡。为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开山阐教之始祖。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
幼读儒书,长好黄老。崇祯三年(1630)隐于辽东本溪县之铁刹山,清修十余年。清顺治四年(1647),下山访道,先去山东即墨县马鞍山聚仙宫,学道于龙门派第七代李常明。顺治八年,诣北京白云观,受龙门派第七代传人王常月传授戒律。次年,复归铁刹山。康熙元年(1662),收度弟子王太祥、高太悟等八人,次年,被请去沈阳祈雨,据称有验,赐地于该处建三教堂。又收度秦太玉、高太护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乃入恒山,不知所之。"④金元时,有更多道士住恒山。陈志益,号重显子,单州琴台人。金大定(1161~1189)间,由马钰之徒灵真子李大乘引度为道士。后又师邱处机。曾住持葛公山清虚宫,后来恒山,于大定九年(1169)建渊静观以居。大定十二年卒,年八十一。⑤此外,见于金元碑刻者,又有任恒山各宫观之提点道士多人,如杜志寥在蒙古宪宗时任真君观(庙)提点,于宪宗二年(1252)至世祖至元二年(1265)间重建真君观。⑥孙道微、赵道祥、彭正忠在元英宗(1321~1323)、泰定帝(1324~1328)间任北岳庙住持、提点,代皇帝建醮祭祷北岳。⑦曲阳恒山旧时建有一批宫观。最早者为北岳观(或称庙)。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二十一云:恒山"巅名天峰岭,下建北岳观";"岳庙创自元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宣武帝景明元年(500)灾,唐武德(618~626)间复建,唐末圮,金复建,天会、大定(1123~1189)间重修,金末毁于兵,元复建,元末毁,明洪武(1368~1398)中……复建,成(化)弘(治)(1465~1505)间……重修,弘治十四年(1501)敕扩修。"⑧改祀北岳于浑源后,此庙渐圯。其次,又建有真君观(庙),乃祀灵宝派祖师徐来勒者。据《北岳真君叙圣兼再修庙记》,最初"敕建于大茂之幽谷足下西北五十里,……至天宝十一载(752),复禀P山纶旨,迁此嘉禾山前,椒兆土选胜,造院四所。"至懿宗末加以重修,"(乾符)三年(876)五月十八日,斤斧事毕。"⑨元姬志真《大朝曲阳县重修真君观碑》云:"今嘉禾山之阳,古立真君观。汉唐以来,传袭故迹,是名监岳,以镇北方。"宪宗时,"廊庑殿堂,倾圮殆尽",全真掌教李志常命杜志寥任提点主持重修,"太岁壬子(1252),方经始之年,乙丑(1265)冬十月,其功告成。
殿而像之,斋堂厨库,奂然惟新"。AB在金代,曲阳恒山又建有渊静观。高鸣《渊静观记》云:"大茂峰之绝顶……谓之神尖。
距神尖而东不两舍,抵石门,有谷曰带耳。……全真重显子(陈志益)筑观于其中,额曰渊静。……岁己丑(1169),(张)玮割世业膏腴田三十亩始基之,输币入粟者道路不绝,乃庀工董役,火西流而载旬三浃而成。"AC山西浑源之恒山,古时亦有道观。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九《浑源州》条载:"得一庵,在恒山虎风口上,陡崖削,庵距其前。龙泉观,有二,上观在恒山上,山有二泉,唐开元二年(714)建,敕赐额;下观在东门外,明洪武(1368~1398)间置道正司,并上观入焉。"AD今该山尚存道教建筑朝殿、会仙府、九天宫及佛教悬空寺等。
注:
①⑧AD《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2册669~671页,669~671页,第548册261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②③⑤AC《道藏》第22册199页,707~708页,第19册807页,807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旧唐书》第16册5106~5107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⑥⑦⑨AB《道家金石略》585~586页,1156~1157页,185~186页,585~586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嵩山
嵩山古名外方出,又名嵩高山。为中国五岳之中岳。在河南登封县西北。汉班固《白虎通》卷三上曰:"中岳为嵩高者何?嵩言其高大也。"(《初学记》引其文曰:"中央之岳独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①由太室山(1440米)和少室出(1405米)组成。戴延之《西征记》云:"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七十里,嵩高总名也。"②嵩山属夏禹建国之区,后世有禹妻生启化为石的传说,③故其地有启母石、启母庙等遗迹。它位居中原,是古帝王游幸之地,据说汉武帝登太室山时,从官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后世称此峰为万岁峰,又于其地建万岁亭,万岁观。
道教视嵩山为神仙洞府所在地和道士修行佳处,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六洞天。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云:"第六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中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和佚名氏《名山洞天福地记》则称司真(或思真)洞天。
道教何时进入嵩山,已难确考。清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汉之张陵,三国魏之左慈、郗鉴住嵩山,似于史无征。所云西晋鲍靓,或许为道士入嵩之较早者。《云笈七》卷四《三皇经说》云:"晋武皇帝时,有晋陵鲍靓,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晋元康二年(292)二月二日登嵩高山,入石室清斋,忽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尔时未有师,靓乃依法以四百尺绢为信,自盟而受。后传葛稚川,枝孕相传,至于今日。"⑤同书卷六《三洞并序》和《道教义枢》卷三《三洞义》作了类似叙述。这种记载虽具传说色彩,或许亦有所据。至北朝,先后有寇谦之、赵静通、韦节、潘弥望等住嵩山修道。
《魏书释老志》载,寇谦之于北魏初,在成公兴带领下,先隐华山,后栖嵩山。至北魏始光(424~427)初,始离开嵩山去平城、改革天师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九《韦节传》载,韦节十四岁时,被北魏宣武帝擢为东宫侍书,至孝庄帝立(528),"复为阳夏守,以可近嵩山隐真道士赵静通法师也。既至,遂还簪绂于朝,而谒法师,受三洞灵文神方秘诀"。⑥此后去华山。北魏末,道士潘弥望亦住嵩山。《北史》卷五载,当高欢拥立孝武帝元修,逼迫废帝元朗逊位时,"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先是,嵩山道士潘弥望见洛阳城西有天子气,候之,乃帝也。于是造帝密言之"。⑦北魏时,嵩山已建嵩岳庙。太安二年(456)所立之《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即记嵩岳庙创建事。《道家金石略》引《金石文字记》云:"魏太武因道士寇谦之奏请,更造嵩岳新庙,立碑纪事。碑中直称谦之为天师,为师君,以太武奉道,亲受符,故云然。……嵩山碑刻,自汉二石阙铭外,无古于此者。"⑧景日畛《说嵩》卷二十称,嵩山南麓,汉时曾建万岁观,唐代更名太乙观,宋易名崇福宫。⑨如此说属实,当是该山最早之庙宇。
隋唐是嵩山道教的兴盛时期。有大批著名道士居此修道。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载:"初,嵩山道士潘诞自言三百岁,为帝(炀帝--引者注)合炼金丹。帝为之作嵩阳观,华屋数百间。……凡六年,丹不成,……斩之。"AB《茅山志》卷十一载,潘师正,字子真,贝州宗城人,隋大业(605~617)中,礼王远知为师,从之入茅山。后远知嘱其去嵩山修道,乃入嵩山,与道士刘道合共居双泉岭十许年,复深入逍遥谷,邈与世绝。唐上元三年(676),高宗幸东都,礼嵩岳,请之作符书,辞不解。调露元年(679),再礼嵩岳,敕于逍遥谷建隆唐观,别于岭上起精思院以处之。永淳元年(682)
卒。AC《唐嵩岳太一观蝉蜕刘zhēn rén传》云:刘道合,一名爱道,陈宛丘人。武德(618~626)中,入嵩山与潘师正同居双泉岭,勤其师王远知。高宗闻其名,降诏于所隐立太一观使居之。咸亨(670~673)中卒。AD《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载,司马承祯年二十一岁时,入嵩山师潘师正,后离此去天台山。AE《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载,吴筠举进士不第,"乃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实为上清经法--
引者注),……开元(713~741)中,南游金陵,访道茅山。
久之,东游天台"。AF《玄品灵》卷四和《茅山志》卷十一载,李玄光曾"居嵩阳二十余年",于开元十七年师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据陈国符考证,李含光居嵩山二十余年,大致在神龙(705~706)至开元十七年(729)之间。AG《神仙感遇传》卷一载:"李筌,号达观子,屋少室山,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得《黄帝yīn符经》本。"AH《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九云:谭峭,字景升,唐国子司业洙之子,幼聪慧,父训以进士业,不喜。后遍历名山不复归。
先"师于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惟以酒为乐。……
后居南岳,炼丹成,服之,入水不濡,入火不灼,亦能隐化。
复入青城山去。"AI此外,景日畛《说嵩》又载唐道士白道猷、薛玄同、焦道士、冯炼师、孙太冲,五代道士杨讷、李元光等居嵩岳。
隋唐间,嵩山兴建有一批道观。据上述,隋炀帝为道士潘诞建嵩阳观,时在大业八年(612),唐因之。唐高宗为潘师正于逍遥谷建隆唐观,时在调露元年(679),后避玄宗讳,改名崇唐观,宋时复名隆唐。大体同时,又为潘师正于岭上建精思院,至宋犹存。唐高宗时,据传因道士刘道合祈祷有验,又于其所居地建太一观。据《说嵩》卷二十,永淳元年(682),将封嵩岳,复建奉天宫于嵩山之阳。唐又建天封观,宋易名为宫。AJ至宋元,嵩山道教续有发展。住山道士之著者,有宋道士许昌龄、贺兰栖真,元道士乔志高等。《宋史》卷四百六十二称,贺兰栖真,不知何许人,"始居嵩山紫虚观,后徙济源奉仙观,张齐贤与之善"。景德二年(1005)召赴京,真宗赋诗二韵赐之。大中祥符三年(1010)卒。AK乔志高,居嵩山崇福宫三十余年,为该宫宗主,弟子甚众,赐栖云虚静zhēn rén号。
宋元间,嵩山又增建有一批宫观。紫虚观,在嵩山南紫谷中,贺兰栖真曾居此,或云即唐奉天宫址。天封宫,即唐天封观,宋易名为宫。崇福宫,即汉万岁观、唐太一观,五代间毁,宋复建,易名崇福宫。承天宫、金大定(1161~1189)间建,为唐隆唐观故址,金崇庆(1212)间再建。此外,宋代还建有颐真观,元代又建有土德观、长春庵等。LB明清以后,嵩山道教渐趋式微。除中岳庙屡经重修外,其他宫观大都失修,连原来"为屋二百三十间"之崇福宫,至清代也已颓废。清潘耒《游中岳记》云:"去(启母)石百武为崇福宫。嵩山昔多道观,今自岳庙外,唯此宫尚存;然荒寂甚,黄冠无可与语者。"L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福宫仅存房屋十数间。保存较完好的只有中岳庙,计存楼、阁、宫、殿、台、廊、碑楼等建筑四百余间,是河南现存最大的道观。
注:
①《丛书集成初编》第238册第154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②《艺文类聚》第1册1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③清马《绎史》卷十二引《隋巢子》曰:"禹娶涂山(氏),治鸿水,通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
④⑤⑥ACAEAHAI《道藏》第22册199页,21页,第5册266页,601页,第19册706~708页,第10册885页,第5册32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⑦《北史》第1册170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⑧AD《道家金石略》11页,717页,103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⑨AJLB《说嵩》卷二十,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AB《资治通鉴》第12册第5658页,中华书局,1956年
AF《旧唐书》第16册第5129页,中华书局,1975年
AG《道藏源流考》上册60页,中华书局,1963年
AK《宋史》第39册,13515~13516页,中华书局,1977年
LC《小方壶舆论丛钞》第4帙第1册,上海著易堂印行
千山
千山原名千华山,又称积翠山,千朵莲花山。在辽宁鞍山市东二十余公里、辽阳东南三十公里处。占地面积约四十余平方公里,海拔七百余米。以仙人台最高,五佛顶次之。据称,该山"奇峭chā天,青嶂壁立,共九百九十九峰,以其近千,故名千山云。"①明程启充《游千山记》云:"兹山之胜,宏阔秀丽,奇怪幽阒,险绝孕结,磅礴盘结,态状变幻,不可殚述。置之中州,当与五岳等,其博厚过之。"②千山是东北地区三大名山之一。佛、道二教并存。佛教大约起于金元,道教大约起于清初。据现存资料,最早开创此山道教的是明末清初之全真龙门派道士郭守真及其弟子刘太琳。《奉天通志》卷二百二十二《郭守真传》载,郭守真字致虚,号静阳子。原籍江苏丹阳,后徙辽郡。为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开山阐教之始祖。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
幼读儒书,长好黄老。崇祯三年(1630)隐于辽东本溪县之铁刹山,清修十余年。清顺治四年(1647),下山访道,先去山东即墨县马鞍山聚仙宫,学道于龙门派第七代李常明。顺治八年,诣北京白云观,受龙门派第七代传人王常月传授戒律。次年,复归铁刹山。康熙元年(1662),收度弟子王太祥、高太悟等八人,次年,被请去沈阳祈雨,据称有验,赐地于该处建三教堂。又收度秦太玉、高太护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