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
。……刊刘洞阳《总真集》行世"。MH竺野鹤,"明嘉靖(1522~1566)间人,遍游天下名山。
康熙初修道武当明真庵。尝与客曰:无身何处修道,得道又要弃身,正yù弃此身不能耳。"MI清代前期曾增建和维修了一些宫观。据1992年出版的《太岳武当山》载,康熙(1662~1722)年间曾建磨针井(纯阳宫)。康熙元年(1662)、二十三年、二十九年重修太子坡(复真观),三十年重建二年前毁于火灾的净乐宫。后期各宫观大部失修,有的渐至废毁。
尽管清代、民国废毁的建筑甚多,但明代所建之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仍有不少被保存下来,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维修,至今该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基本完好。
1982年国务院决定将武当山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除修建道路外,又修葺太子坡、磨针井、回心庵、紫霄宫、太和宫、泰山庙等古建筑二十九处,面积达一万三千平方米,并将紫霄宫、太和宫列为全国重点宫观。现存大部宫观庵庙为明代建筑,数量之多,观模之大为国内所罕见。至于所存元明文物更是不可胜计,其中许多铜铸鎏金神像及铜制、玉制供器、饰物等,具有很高的文物、艺术价值。
注:
①《元和郡县图志》上册544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②③④⑥⑧ABACADAEAFAGAKLBLE《道藏》第19册648页,第11册58页,第20册573页,第19册665页,665页,第5册734页,第19册666页,666页,666~667页,667页,667页,655页,656页,643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⑤《神仙传》51~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⑦《说郛》第6册28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⑨MEMF《太岳武当山》5页,5页,5~6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AHLILJMCMD《古今图书集成》第51册62673页,62683页,62684页,62685页,62685页,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
AILKMBMGMH《长春道教源流》卷七引光绪刻本《武当山志》
AH民国《湖北通志》第5册2394页,台北华文书局,1967年
LC《武当》1992年第6期42页
LD《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1册44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LF《明史》第25册7641页,中华书局,1974年
LG《丛书集成初编》第3929册58页,中华书局,1985年
LH《明实录》第5册3298页,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MI光绪《续辑均州志》卷十一
罗浮山
罗浮山在广东省南部,横跨博罗、增城二县。《艺文类聚》卷七引《罗浮山记》曰:"罗,罗山也;浮,浮山也。二山合体,谓之罗浮。在增城、博罗二县之境。"①道教称其为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名朱明耀真之洞天。又列为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名泉源福地。
旧时罗浮山有许多神仙传说,称周灵王时,有浮丘公偕王子晋上嵩山,后适罗浮得道。秦时有安期生卖yào东海,时称千岁翁,尝于罗浮山涧中采菖蒲服之,今菖蒲涧因此得名,后于此飞升。秦时有桂父、霍龙,汉时有朱隐芝、yīn长生、华子期、东郭延年等,皆于此山得道升举。凡此,皆出于《列仙传》《神仙传》,而为后世《志》书所收采者。
道教何时进入罗浮山,已难确考。明陈木连《罗浮志》卷四和清宋广业《罗浮山志》卷四称:三国吴葛玄于罗浮飞云顶炼丹成仙,后以其术传郑思远(名隐)。《罗浮志》卷四又称:
葛洪之师郑思远,"字子华,少为书生,善律历候纬,晚师葛孝先(玄),于罗浮泉源福地修炼得道"。②此记与他书之说相左:《抱朴子内篇.遐览》谓郑隐在"太安元年(302)知季世之乱,江南将鼎沸,乃负笈持仙yào之扑,将入室弟子,东投霍山,莫知所在"。③《仙苑编珠》卷上谓郑隐"隐于括苍山,仙去"。④《洞仙传》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四谓郑隐"入庐江马迹山居"。⑤何者为是?已难判定。《罗浮志》卷四又称鲍靓为南海太守,"以道术见称。……时葛稚川(洪)居罗浮,与稚川善,常往来山中,或语论,达旦乃去。"⑥《仙苑编珠》卷下称鲍靓"于罗浮山(与葛洪)俱得道"。⑦东晋道士葛洪晚年居罗浮山,是有史可征的。《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载,葛洪晚年闻jiāo趾产丹砂,求为句漏令,以便就近采料炼丹。后行至广州,为刺史邓岳所留,"乃止罗浮山炼丹"。
《东晋方镇年表》载。晋成帝咸和五年(330),邓岳始领广州刺史,康帝建元二年(344),岳卒。⑧据此,葛洪去罗浮炼丹之始年,在公元330~344年之间。此后,一直居罗浮,直至逝世。其逝年则因有六十一和八十一及不出六十等三说,现尚无定论。⑨葛洪又有弟子(或谓葛洪之隶)黄野人随之炼丹,亦是居罗浮较早的道士。据传,葛洪死后,他得葛洪仙丹一粒,服之成为地行仙。东晋时,又有单道开来居罗浮。《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云:单道开,敦煌人。晋穆帝"升平三年(359)至京师,后至南海入罗浮山,独处茅茨,萧然物外。年百余岁,卒于山舍。"AB在两晋南北朝时,罗浮山尚无正规的道观,只有简陋的庵舍,主要是葛洪所建的四庵:都虚(后称冲虚,即南庵),孤青(西庵),白鹤(东庵),酥醪(北庵),其后皆加扩建,称观。
至隋唐,罗浮山道教有较大发展。有一批著名道士居此修道。苏元朗,先学道于句曲,隋开皇(581~600)中,来居罗浮,隐于青霞谷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为发明大易丹道,作《宝藏论》。为训弟子,作《旨道篇》。又以《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诀》三书文繁义隐,纂为《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AC是隋唐重要内丹家。据其所著《龙虎元旨》载,他在唐贞元五年(789)、十九年、开成三年(838),先后向人传道。果如此,其年寿是很长的。轩辕集,里籍不详。武宗会昌三年(843),居京师。宣宗即位,诛赵归真,流集于岭南,遂居罗浮。人传数百岁,颜色不老。大中十一年(857),宣宗召见,问长生可致否?对曰:"绝声色,薄滋味,哀乐一致,德施无偏,自然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
留数月,乞还山。AD罗万象,不明里籍,有文学,明天文,尤精于易。布衣yóu xing天下,居王屋山久之,后至罗浮山,于山下结庐以居。常饵黄精,餐霞服气数十年,后不知所在。AE陶八八,不明里籍。颜真卿早年典郡江南,遇八八授以刀圭碧丹,他日相待于罗浮山。AF隋唐时,罗浮山已建起一批宫观。其最早者,当推冲虚观。宋霍日韦《冲虚观记》曰:"今冲虚观,乃(葛洪)都虚(庵)之遗址,(晋)义熙(405~418)初,始置祠以祀之。逮唐天宝(742~755)中,令守者十家,已而为观。……视罗浮二山诸观为甲。"AG九天观,在冲虚观东,五代南汉时建。宋改名明福观,苏东坡书额。长寿观,原葛洪西庵基,五代南汉时建,名天华宫,俗呼南天华,宋改长寿观。AH酥醪观,葛洪北庵基,建观年不详。宋苏轼有《怀酥醪观安期生诗》,或许唐时已建。AI会仙观,在增城县南凤凰台,传为何仙姑旧居,唐大历(766~779)间改建为观,于观左立仙姑祠。AJ宋元续有大批道士隐罗浮,知名者亦不少。《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载,南宗五祖之一的陈楠,于"宋徽宗政和(1111~1118)中,擢提举道录院事,后归罗浮,以道法行于世","有《翠虚妙悟全集》行世,及作《罗浮翠虚吟》,以丹法授琼山白玉蟾"。AK《逍遥山万寿宫志》卷五《玉隆正书白zhēn rén传》又记白玉蟾居罗浮,曰:白玉蟾于"开禧丙寅(1206)冬,又师事翠虚于罗浮,学其太乙刀圭之妙,九鼎金丹之书,长生久视之道"。陈楠死后,玉蟾佯狂游海上,多年后,"复归于罗浮,绍定己丑(1229)冬,或传zhēn rén(白玉蟾)解化于盱江"。LB《罗浮志》卷四和卷五又载宋代居罗浮之道士多人:邹葆光,少隶罗浮山冲虚观道士籍,宋徽宗宣和(1119~1125)中,名达九重,召至凝神殿,试以道术,拜金坛郎。邹师正,能诗文,尝主冲虚观。郡文学椽王胄修《罗浮图志》成,送冲虚观,师正募资刊行。张月窗,一号复斋,一号湛然,尝住罗浮,从白玉蟾游,玉蟾传安乐法与之。梁真素,宋人,冲虚观道士。道行峻洁,有诗名。尝于双髻峰下建元元观,不成,今有遗址。此外,又有崔羽、邓守安、王宁素、何宗一等,皆于宋代居罗浮修道。LC宋元时期,罗浮山又建有一批庵观。广莫庵,原罗浮道士莫洞观修道处,莫卒后,史东岩捐金营建,成于绍定五年(1232)。见日庵,创建于南宋,道士王宁素曾居此修道。LD明清时,罗浮山续有道士隐修。萧集虚,元末为琪林观道士,自号止庵道人,后居罗浮修炼,能诗文。徐子明,博罗人,明福观道士。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选至京,居神乐观,供祀事三十余年。永乐十年(1412),以年老诏许还山。
梁可澜,字元叔,顺德人。博学能诗,隐居罗浮,自号三十二峰太狂长啸仙。所著有《狂仙诗》、《修真要语》,行于世,卒年八十。LE清代有龙门派一个支系传法于罗浮山酥醪观。陈铭王圭《长春道教源流》卷七记云:曾一贯,号山山,师李清秋,为龙门派第十代孙。康熙(1662~1722)间入罗浮,筑道场于紫霄洞。后被委主冲虚观,其余四观(酥醪、九天、黄龙、白鹤)亦延为住持。传弟子柯阳桂,递传童复魁、江本源、赖本华、余明志,至光绪(1875~1908)间,传至陈铭王圭。陈铭王圭,字友珊,东莞人。晚学道,名教友,号罗浮酥醪洞主,曾任酥醪观住持。著有《长春道教源流》、《浮山志》及诗文集若干卷。LF罗浮山旧有九观十八寺二十二庵之说,明清之后,许多已经废圮,现尚存五观五寺。道教五观,即冲虚观、酥醪观、九天观、白鹤观、黄龙观。其中冲虚观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宫观之一。
注:
①《艺文类聚》第1册1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②⑥AFAGAHLCLD《丛书集成初编》第3000册27页,25页,30页,58页,10页,35~42页,63~67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③⑨《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338页,382页(附录:《晋书葛洪传》王明注),中华书局,1985年
④⑤⑦AEAK《道藏》第11册23页,第22册751页,第11册43页,第5册88页,385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⑧《道藏源流考》上册97页,中华书局,1963本
AB《晋书》第8册249页,中华书局,1974年
ACAD《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4册614页,61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AI同治重刊《广东通志》第6册3827页,台北华文书局
AJLE清宋广业《罗浮山志》卷三,卷四,康熙五十五年刊本
LB《道教文献》第6册326页,台北丹青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
LF《长春道教源流》卷七和卷首,荔庄藏板刊本
青城山
青城山在四川都江堰市(原灌县)西南十五公里处,距成都市六十八公里。杜光庭《青城山记》云:青城山"一名赤城山,一名青城都,一名天国山,亦为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①明曹学亻全《蜀中广记》卷六引《名山记》曰:"益州西南青城山,一名青城都山,形似城,其上有崖舍赤壁,张天师所治处。……《玉匮经》曰:青城山为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一名赤城山。"②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亦列其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名宝仙九室之洞天。③道教创立后,在此修道者历代不绝。据葛洪《神仙传》载,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入蜀居鹤鸣山隐居,遇老君传道后,又去青城驱逐白昼为疠的魔鬼,"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于是幽冥异域,人鬼殊途。今西蜀青城山,有鬼市并天师誓鬼碑石。"④所云驱鬼与鬼相誓,虽属神话,但张陵去青城山传道则是可能的。张陵修道于蜀之鹤鸣山,《后汉书刘焉传》与《三国志张鲁传》均有记载,而鹤鸣山与青城山相连,张陵由鹤鸣去青城传道,事在情理之中。据此,青城山当为早期道教发祥地之一。
从汉末至南北朝,继张陵之后到青城山修道的有李阿、陈勋、范长生、杨超远等人。据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载,蜀人李阿,号八百岁公,吴孙权时,常乞于成都市。朝来夜去,有人见其暮宿青城山中。⑤《张天师二十四治图》"平冈治"条称蜀州江津平冈治为李阿学道得仙处;⑥"昌利治"条又载李八伯(百)学道于金堂昌利治,"常自出戏于成都市,暮宿于青城山上"。⑦据上所记,李阿与李八伯似为一人;葛洪《神仙传》卷三为李阿、李八百分别列传,则视其为二人。但无论如何,都住过青城山。三国吴时,有一人名李宽,自称李八百,由蜀去江东传道授徒,"布满江表,动有千许"。⑧形成一个道教小派别,人称李家道。考其源流,即与上述李阿或李八百有关,故青城山又似为李家道的发祥地之一。继李阿之后又有陈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七云:"陈勋,字孝举,蜀川(应为蜀州--引者注)人,博学洽闻。时钟会、邓艾伐蜀,刘禅降。孝举尚少,已有出尘之志,入青城山,师谷元子,求度世之法。后离青城山,随许逊得道,宋徽宗政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康熙初修道武当明真庵。尝与客曰:无身何处修道,得道又要弃身,正yù弃此身不能耳。"MI清代前期曾增建和维修了一些宫观。据1992年出版的《太岳武当山》载,康熙(1662~1722)年间曾建磨针井(纯阳宫)。康熙元年(1662)、二十三年、二十九年重修太子坡(复真观),三十年重建二年前毁于火灾的净乐宫。后期各宫观大部失修,有的渐至废毁。
尽管清代、民国废毁的建筑甚多,但明代所建之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仍有不少被保存下来,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维修,至今该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基本完好。
1982年国务院决定将武当山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除修建道路外,又修葺太子坡、磨针井、回心庵、紫霄宫、太和宫、泰山庙等古建筑二十九处,面积达一万三千平方米,并将紫霄宫、太和宫列为全国重点宫观。现存大部宫观庵庙为明代建筑,数量之多,观模之大为国内所罕见。至于所存元明文物更是不可胜计,其中许多铜铸鎏金神像及铜制、玉制供器、饰物等,具有很高的文物、艺术价值。
注:
①《元和郡县图志》上册544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②③④⑥⑧ABACADAEAFAGAKLBLE《道藏》第19册648页,第11册58页,第20册573页,第19册665页,665页,第5册734页,第19册666页,666页,666~667页,667页,667页,655页,656页,643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⑤《神仙传》51~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⑦《说郛》第6册28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⑨MEMF《太岳武当山》5页,5页,5~6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AHLILJMCMD《古今图书集成》第51册62673页,62683页,62684页,62685页,62685页,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
AILKMBMGMH《长春道教源流》卷七引光绪刻本《武当山志》
AH民国《湖北通志》第5册2394页,台北华文书局,1967年
LC《武当》1992年第6期42页
LD《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1册44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LF《明史》第25册7641页,中华书局,1974年
LG《丛书集成初编》第3929册58页,中华书局,1985年
LH《明实录》第5册3298页,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MI光绪《续辑均州志》卷十一
罗浮山
罗浮山在广东省南部,横跨博罗、增城二县。《艺文类聚》卷七引《罗浮山记》曰:"罗,罗山也;浮,浮山也。二山合体,谓之罗浮。在增城、博罗二县之境。"①道教称其为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名朱明耀真之洞天。又列为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名泉源福地。
旧时罗浮山有许多神仙传说,称周灵王时,有浮丘公偕王子晋上嵩山,后适罗浮得道。秦时有安期生卖yào东海,时称千岁翁,尝于罗浮山涧中采菖蒲服之,今菖蒲涧因此得名,后于此飞升。秦时有桂父、霍龙,汉时有朱隐芝、yīn长生、华子期、东郭延年等,皆于此山得道升举。凡此,皆出于《列仙传》《神仙传》,而为后世《志》书所收采者。
道教何时进入罗浮山,已难确考。明陈木连《罗浮志》卷四和清宋广业《罗浮山志》卷四称:三国吴葛玄于罗浮飞云顶炼丹成仙,后以其术传郑思远(名隐)。《罗浮志》卷四又称:
葛洪之师郑思远,"字子华,少为书生,善律历候纬,晚师葛孝先(玄),于罗浮泉源福地修炼得道"。②此记与他书之说相左:《抱朴子内篇.遐览》谓郑隐在"太安元年(302)知季世之乱,江南将鼎沸,乃负笈持仙yào之扑,将入室弟子,东投霍山,莫知所在"。③《仙苑编珠》卷上谓郑隐"隐于括苍山,仙去"。④《洞仙传》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四谓郑隐"入庐江马迹山居"。⑤何者为是?已难判定。《罗浮志》卷四又称鲍靓为南海太守,"以道术见称。……时葛稚川(洪)居罗浮,与稚川善,常往来山中,或语论,达旦乃去。"⑥《仙苑编珠》卷下称鲍靓"于罗浮山(与葛洪)俱得道"。⑦东晋道士葛洪晚年居罗浮山,是有史可征的。《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载,葛洪晚年闻jiāo趾产丹砂,求为句漏令,以便就近采料炼丹。后行至广州,为刺史邓岳所留,"乃止罗浮山炼丹"。
《东晋方镇年表》载。晋成帝咸和五年(330),邓岳始领广州刺史,康帝建元二年(344),岳卒。⑧据此,葛洪去罗浮炼丹之始年,在公元330~344年之间。此后,一直居罗浮,直至逝世。其逝年则因有六十一和八十一及不出六十等三说,现尚无定论。⑨葛洪又有弟子(或谓葛洪之隶)黄野人随之炼丹,亦是居罗浮较早的道士。据传,葛洪死后,他得葛洪仙丹一粒,服之成为地行仙。东晋时,又有单道开来居罗浮。《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云:单道开,敦煌人。晋穆帝"升平三年(359)至京师,后至南海入罗浮山,独处茅茨,萧然物外。年百余岁,卒于山舍。"AB在两晋南北朝时,罗浮山尚无正规的道观,只有简陋的庵舍,主要是葛洪所建的四庵:都虚(后称冲虚,即南庵),孤青(西庵),白鹤(东庵),酥醪(北庵),其后皆加扩建,称观。
至隋唐,罗浮山道教有较大发展。有一批著名道士居此修道。苏元朗,先学道于句曲,隋开皇(581~600)中,来居罗浮,隐于青霞谷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为发明大易丹道,作《宝藏论》。为训弟子,作《旨道篇》。又以《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诀》三书文繁义隐,纂为《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AC是隋唐重要内丹家。据其所著《龙虎元旨》载,他在唐贞元五年(789)、十九年、开成三年(838),先后向人传道。果如此,其年寿是很长的。轩辕集,里籍不详。武宗会昌三年(843),居京师。宣宗即位,诛赵归真,流集于岭南,遂居罗浮。人传数百岁,颜色不老。大中十一年(857),宣宗召见,问长生可致否?对曰:"绝声色,薄滋味,哀乐一致,德施无偏,自然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
留数月,乞还山。AD罗万象,不明里籍,有文学,明天文,尤精于易。布衣yóu xing天下,居王屋山久之,后至罗浮山,于山下结庐以居。常饵黄精,餐霞服气数十年,后不知所在。AE陶八八,不明里籍。颜真卿早年典郡江南,遇八八授以刀圭碧丹,他日相待于罗浮山。AF隋唐时,罗浮山已建起一批宫观。其最早者,当推冲虚观。宋霍日韦《冲虚观记》曰:"今冲虚观,乃(葛洪)都虚(庵)之遗址,(晋)义熙(405~418)初,始置祠以祀之。逮唐天宝(742~755)中,令守者十家,已而为观。……视罗浮二山诸观为甲。"AG九天观,在冲虚观东,五代南汉时建。宋改名明福观,苏东坡书额。长寿观,原葛洪西庵基,五代南汉时建,名天华宫,俗呼南天华,宋改长寿观。AH酥醪观,葛洪北庵基,建观年不详。宋苏轼有《怀酥醪观安期生诗》,或许唐时已建。AI会仙观,在增城县南凤凰台,传为何仙姑旧居,唐大历(766~779)间改建为观,于观左立仙姑祠。AJ宋元续有大批道士隐罗浮,知名者亦不少。《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载,南宗五祖之一的陈楠,于"宋徽宗政和(1111~1118)中,擢提举道录院事,后归罗浮,以道法行于世","有《翠虚妙悟全集》行世,及作《罗浮翠虚吟》,以丹法授琼山白玉蟾"。AK《逍遥山万寿宫志》卷五《玉隆正书白zhēn rén传》又记白玉蟾居罗浮,曰:白玉蟾于"开禧丙寅(1206)冬,又师事翠虚于罗浮,学其太乙刀圭之妙,九鼎金丹之书,长生久视之道"。陈楠死后,玉蟾佯狂游海上,多年后,"复归于罗浮,绍定己丑(1229)冬,或传zhēn rén(白玉蟾)解化于盱江"。LB《罗浮志》卷四和卷五又载宋代居罗浮之道士多人:邹葆光,少隶罗浮山冲虚观道士籍,宋徽宗宣和(1119~1125)中,名达九重,召至凝神殿,试以道术,拜金坛郎。邹师正,能诗文,尝主冲虚观。郡文学椽王胄修《罗浮图志》成,送冲虚观,师正募资刊行。张月窗,一号复斋,一号湛然,尝住罗浮,从白玉蟾游,玉蟾传安乐法与之。梁真素,宋人,冲虚观道士。道行峻洁,有诗名。尝于双髻峰下建元元观,不成,今有遗址。此外,又有崔羽、邓守安、王宁素、何宗一等,皆于宋代居罗浮修道。LC宋元时期,罗浮山又建有一批庵观。广莫庵,原罗浮道士莫洞观修道处,莫卒后,史东岩捐金营建,成于绍定五年(1232)。见日庵,创建于南宋,道士王宁素曾居此修道。LD明清时,罗浮山续有道士隐修。萧集虚,元末为琪林观道士,自号止庵道人,后居罗浮修炼,能诗文。徐子明,博罗人,明福观道士。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选至京,居神乐观,供祀事三十余年。永乐十年(1412),以年老诏许还山。
梁可澜,字元叔,顺德人。博学能诗,隐居罗浮,自号三十二峰太狂长啸仙。所著有《狂仙诗》、《修真要语》,行于世,卒年八十。LE清代有龙门派一个支系传法于罗浮山酥醪观。陈铭王圭《长春道教源流》卷七记云:曾一贯,号山山,师李清秋,为龙门派第十代孙。康熙(1662~1722)间入罗浮,筑道场于紫霄洞。后被委主冲虚观,其余四观(酥醪、九天、黄龙、白鹤)亦延为住持。传弟子柯阳桂,递传童复魁、江本源、赖本华、余明志,至光绪(1875~1908)间,传至陈铭王圭。陈铭王圭,字友珊,东莞人。晚学道,名教友,号罗浮酥醪洞主,曾任酥醪观住持。著有《长春道教源流》、《浮山志》及诗文集若干卷。LF罗浮山旧有九观十八寺二十二庵之说,明清之后,许多已经废圮,现尚存五观五寺。道教五观,即冲虚观、酥醪观、九天观、白鹤观、黄龙观。其中冲虚观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宫观之一。
注:
①《艺文类聚》第1册1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②⑥AFAGAHLCLD《丛书集成初编》第3000册27页,25页,30页,58页,10页,35~42页,63~67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③⑨《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338页,382页(附录:《晋书葛洪传》王明注),中华书局,1985年
④⑤⑦AEAK《道藏》第11册23页,第22册751页,第11册43页,第5册88页,385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⑧《道藏源流考》上册97页,中华书局,1963本
AB《晋书》第8册249页,中华书局,1974年
ACAD《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4册614页,61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AI同治重刊《广东通志》第6册3827页,台北华文书局
AJLE清宋广业《罗浮山志》卷三,卷四,康熙五十五年刊本
LB《道教文献》第6册326页,台北丹青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
LF《长春道教源流》卷七和卷首,荔庄藏板刊本
青城山
青城山在四川都江堰市(原灌县)西南十五公里处,距成都市六十八公里。杜光庭《青城山记》云:青城山"一名赤城山,一名青城都,一名天国山,亦为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①明曹学亻全《蜀中广记》卷六引《名山记》曰:"益州西南青城山,一名青城都山,形似城,其上有崖舍赤壁,张天师所治处。……《玉匮经》曰:青城山为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一名赤城山。"②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亦列其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名宝仙九室之洞天。③道教创立后,在此修道者历代不绝。据葛洪《神仙传》载,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入蜀居鹤鸣山隐居,遇老君传道后,又去青城驱逐白昼为疠的魔鬼,"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于是幽冥异域,人鬼殊途。今西蜀青城山,有鬼市并天师誓鬼碑石。"④所云驱鬼与鬼相誓,虽属神话,但张陵去青城山传道则是可能的。张陵修道于蜀之鹤鸣山,《后汉书刘焉传》与《三国志张鲁传》均有记载,而鹤鸣山与青城山相连,张陵由鹤鸣去青城传道,事在情理之中。据此,青城山当为早期道教发祥地之一。
从汉末至南北朝,继张陵之后到青城山修道的有李阿、陈勋、范长生、杨超远等人。据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载,蜀人李阿,号八百岁公,吴孙权时,常乞于成都市。朝来夜去,有人见其暮宿青城山中。⑤《张天师二十四治图》"平冈治"条称蜀州江津平冈治为李阿学道得仙处;⑥"昌利治"条又载李八伯(百)学道于金堂昌利治,"常自出戏于成都市,暮宿于青城山上"。⑦据上所记,李阿与李八伯似为一人;葛洪《神仙传》卷三为李阿、李八百分别列传,则视其为二人。但无论如何,都住过青城山。三国吴时,有一人名李宽,自称李八百,由蜀去江东传道授徒,"布满江表,动有千许"。⑧形成一个道教小派别,人称李家道。考其源流,即与上述李阿或李八百有关,故青城山又似为李家道的发祥地之一。继李阿之后又有陈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七云:"陈勋,字孝举,蜀川(应为蜀州--引者注)人,博学洽闻。时钟会、邓艾伐蜀,刘禅降。孝举尚少,已有出尘之志,入青城山,师谷元子,求度世之法。后离青城山,随许逊得道,宋徽宗政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