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草原血路 第一四六章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当中,蒙古人可以说是第一个对华夏民族以及中华文化产生最深远灾难的民族。
但是有些地方很有意思的是,作为蒙古帝国的创建者,铁木真在某个意义上却是一个最终接触汉文化并且进行部分接受的蒙古大汗。
这也可以说是蒙古帝国在接收汉化的开端。
……
在这个开端当中,有两个人是对铁木真相当有影响的。一个是前辽国贵族后裔的耶律楚材,另外一个人则是全真道“七真”之一的丘处机。
耶律楚材的名字据说本身就有着契丹人汉化的味道:其名及字均取自中的“楚虽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
而不仅仅是如此,耶律楚材在汉文化的学习当中,其家族底蕴可以说让其在很多方面都接收到良好的教育基础:
自耶律楚材的祖父起他们家世代仕于金朝,常居燕京。当时燕京有深厚的汉文化的基础,这使得耶律氏世代受到汉文化熏陶,形成了读书知礼的家风。耶律楚材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理想是按照儒家的学说来治理天下。
耶律楚材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
成吉思汗十年,蒙古军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
据格鲁塞记载:“占领北京后,在愿意支持蒙古统治的俘虏中,成吉思汗选中一位契丹族王子耶律楚材,他以‘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博得成吉思汗的喜爱,被任命为辅臣。”
成吉思汗十四年,随成吉思汗西征,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又随成吉思汗征西夏,谏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
而在这之后关于耶律楚材的记载,主要就是窝阔台之后的事情了。
耶律楚材成为成吉思汗的辅臣之后,很有可能是处于自身的位置而学习了蒙古语言。这样的话有助于其在相应的职位上更好的进行发挥。
而耶律楚材的著名法律的内容,张嘉师并没有在青玉灵书当中找到,而也没有详细的记载:
耶律楚材上奏:“凡是地方州郡应该让行政长官专门管理民事,万户统管军政,凡是地方所掌管的征收赋税的事务,权贵不能干预。”
又推荐镇海、粘合二人,与他共同工作,权贵都不服气。咸得卜因为过去跟耶律楚材有仇,尤其忌恨他,在宗王面前诬陷道:“耶律中书令专门任用自己的亲信故旧,必定怀有叛逆之心,应该奏请皇帝杀掉他。”
宗王派人告诉皇帝,太宗觉察到这是诬陷,就斥责了来人,把他打发回去。接着有人控告咸得卜有犯法行为,太宗命楚材审理此事,耶律楚材上奏说:“此人骄傲自大,因而容易招来别人的攻击。现在正要对南方用兵,以后再作处理也不晚。”太宗私下对侍臣说:“楚材不计较私仇,真是宽厚长者,你们应当效法他。”宫中显贵可思不花奏请召募采金银的役夫以及到西域种田、栽葡萄的人户,太宗下令在西京宣德迁移一万多户来充当。楚材说:“先帝遗诏中说,山后的百姓质朴,和蒙古人没有区别,遇到危难时可以利用,不应轻易迁移他们。如今即将征讨河南,请不要分散山后百姓,以便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使用他们。”太宗同意了他的请求。
壬辰年春天,太宗南下征讨,将要渡黄河,诏令逃难的百姓,前来投降的可以免死。有人说“这些人危急的时候就投降,没事的时候就逃走,只对敌人有好处,不能宽大处理。”
耶律楚材请求制作几百面旗子,发给投降的难民,让他们返回乡里,很多人因此得以保全性命。按照蒙古传统的制度,凡是攻打城池,敌人用弓箭和石块袭击的,就是违抗命令,攻克之后,必定将城中军民全部杀死。
汴梁将要攻下,大将速不台派人来说:“金人抗拒了很长时间,我军死伤很多,汴梁攻克之日,应该屠城。”耶律楚材急忙进去上奏道:“将士们辛苦了几十年,想要得到的不过是土地和人民。得到了土地而失去了人民,又有什么用呢?”太宗犹豫不决,楚材又说:“能工巧匠,富裕人家,都集中在这里,如果将他们全部杀死,将会一无所获。”
太宗接受了他的意见,下诏只处罚完颜氏一族,其余都不追究。当时躲避打仗而住在汴梁的有一百四十七万人。耶律楚材又请求派人进城,寻求孔子的后代,找到孔子的五十一代孙孔元措,奏请由他继承“衍圣公”的封号,将孔林、孔庙的土地交付给他,命令他收集金朝的太常礼乐生。
又征召著名的儒生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人,让他们将译成口语,讲给太子听。又率领大臣们的子孙拿着经书讲解其中的含义,使他们知道圣人的学说。在燕京设置编修所,在平阳设置经籍所,从此文明教化开始兴盛。
当时河南地区刚刚攻下,俘虏很多,蒙军返回,俘虏逃跑的有十分之七、八。皇帝下令:凡是收留和资助逃亡者的,处死全家,同村邻里也要连坐。因此,逃亡者没有人敢收留,大多饿死在路上。耶律楚材平心静气地对太宗说:“河南已经平定,这里的百姓都是陛下的儿女,还会走到哪里去呢!何必因为一个俘虏,而使几十个上百个人牵连受死呢?”
太宗醒悟,下诏解除了这个禁令。金朝灭亡后,只有秦、巩等二十多个州很久没有投降,楚材上奏道:“过去我们的百姓逃避罪罚,有的集中在这些地方,所以拼死抵抗,如果答应不杀他们,将不攻自破。”赦免死罪的诏令一下,这些城池都投降了。
甲午年,讨论将中原百姓登记编户,大臣忽都虎等人建议以成年男子为征税对象。耶律楚材说:“不行。成年男子逃走,那么赋税就征收不到了,应当以户为征收对象。”争论多次,终于确定以户为征收对象。当时将相大臣获得的俘虏,往往寄存在地方州郡,楚材利用登记户口的机会,下令将俘虏全部登记为平民,凡是隐藏私占的处以死刑。
而很有可能,就是这方面的记载的整合而非单独列出来的法律条文。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光是耶律楚材继续希望传承儒家学说的相关描述,那么耶律楚材则是在蒙古帝国高层内为保护中华文化而出了很大的力气。
………………………………………………分割线…………………………………………
而除了耶律楚材之外,丘处机也算是让中华文化进入到蒙古帝国高层的一个重要人物。
在后世,丘处机的名气更多是出自于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查良镛笔下著作当中的长春子丘处机。
但是在道教体系当中,丘处机的名气事实上要远比起小说中的丘处机要有名头。
而丘处机在中华文化的宗教方面的代表文化进入蒙古帝国当中,主要是在一书当中有着相当直观的描述。
当然,这里只是选择性描述有代表性的内容,那就是在蒙古帝国当中,与丘处机有着相当关系的诏书:
成吉思皇帝敕真人丘师:省所奏应诏而来者,备悉。惟师:道踰三子,德重多端。命臣奉厥元纁,驰传访诸沧海。时与愿适,天不人远。两朝屡诏而不行,单使一邀而肯起。谓朕天启,所以身归。不辞暴露于风霜,自愿跋涉于沙碛。书章来上,喜慰何言?军国之事,非朕所期;道德之心,诚云可尚。朕以彼酋不逊,我伐用张。军旅临试,边陲底定。来从去背,实力率之故然;久逸暂劳,冀心服而后已。是用载扬威德,略驻车徒。重念云轩既发于蓬莱,鹤驭可游于天竺。达磨东迈,元印法以传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顾川途之虽阔,瞻几杖以非遥。爰答来章,可明朕意。秋暑,师比平安好,指不多及。
圣旨四首,其一:
成吉思皇帝圣旨道与诸处官员每:丘神仙应有底修行底院舍等,系逐日念诵经文告天底人每,与皇帝祝寿万万岁者,所据大小差发赋税都休教著者。据丘神仙底应系出家门人等随处院舍,都教免了差发赋税者,其外诈推出家,影占差发底人每,告到官司,治罪断案。主者奉到如此,不得违错,须至给照用者。右付神仙门下收执。
其二:照使所据:神仙应系出家门人,精严住持院子底人等,并免差发税赋。准此。癸未羊儿年三月日。
其三:宣差阿里鲜面奉成吉思皇帝圣旨:丘神仙奏知来底公事,是也煞好。我前时已有圣旨文字与你来,教你天下应有底出家善人都管著者,好的歹的,丘神仙你就便理[会]。合你识者,奉到如此。癸未年九月二十四日。
其四: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
请疏三首:
其一:燕京行尚书省石抹公,谨请真人长春公住持天长观者:窃以必有至人,而后可以启个中机;必有仙阙,而后可以待方外士。天长观者:人间紫府,天上福田。若非真神仙人,谁称此道场地?仰惟长春上人:识超群品,道悟长生。舌根有花木香,胸襟无尘土气。实人天之眼目,乃世俗之津梁。向也乘青牛而西迈,不惮朝天;今焉奉紫诏而南回,正当传道。幸无多让,早赐光临。谨疏。癸未年八月日。
其二:宣抚使、御史大夫王,敦请真人师父住持燕京十方大天长观者:窃以应变神龙,非蹄涔所能止;无心野鹤,亦何天不可飞?故蒙庄出游,漆园增价;陈抟归隐,云台生光。不到若辈人,难了如此事。伏惟真人师父:气清而粹,道大而高。已书绛阙之名,暂被玉壶之谪。以千载为旦暮,以八极为门庭。振柱史之宗风,提全真之法印。昔也三朝之教主,今兹万乘之国师。几年应诏北行,本拟措安于海内;一旦回辕南迈,可能独善于山东?维太极之故宫,实大燕之宏构。国家元辰之所在,远近取则之所先。必欲立接人之基,如宅首善之地。敢辄伸于管见,冀少驻于霓旌。万里云披,式副天人之望;四方风动,举闻道德之香。谨疏。癸未年八月日。
其三:燕京行尚书省石抹公,谨请丘神仙久住天长观者:窃以时止时行,虽圣人不碍滞于物,而君子有恒久之心。于此两端,存乎大致。长春真人:重阳高第,四海重名。为帝者之尊师,亦天下之教父。昔年应聘,还自万里寻思干;今日接人,久住十方天长观。上以祝皇王之圣寿,下以荐生灵之福田。顷因讥察于细人,非敢动摇于仙杖。不图大老,遂有遐心。况京师者,诸夏之本根,而远近取此乎法则。如谓舍此而就彼,是谓下乔而入幽。辄敢坚留,幸不易动。休休莫莫,无为深山穷谷之行;永永长长,而作太极琼华之主。谨疏。丙戌年八月。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到的是,因为丘处机对于成吉思汗的影响在某个意义上甚至是远超于耶律楚材,而道教或者是全真道当其时甚至是已经成为一个在蒙古帝国控制区内的特权阶层。
而在某个意义上而言,全真道在蒙古帝国甚至是元帝国时期并没有遭受到太大的影响,丘处机的功劳功不可没。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但是有些地方很有意思的是,作为蒙古帝国的创建者,铁木真在某个意义上却是一个最终接触汉文化并且进行部分接受的蒙古大汗。
这也可以说是蒙古帝国在接收汉化的开端。
……
在这个开端当中,有两个人是对铁木真相当有影响的。一个是前辽国贵族后裔的耶律楚材,另外一个人则是全真道“七真”之一的丘处机。
耶律楚材的名字据说本身就有着契丹人汉化的味道:其名及字均取自中的“楚虽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
而不仅仅是如此,耶律楚材在汉文化的学习当中,其家族底蕴可以说让其在很多方面都接收到良好的教育基础:
自耶律楚材的祖父起他们家世代仕于金朝,常居燕京。当时燕京有深厚的汉文化的基础,这使得耶律氏世代受到汉文化熏陶,形成了读书知礼的家风。耶律楚材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理想是按照儒家的学说来治理天下。
耶律楚材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
成吉思汗十年,蒙古军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
据格鲁塞记载:“占领北京后,在愿意支持蒙古统治的俘虏中,成吉思汗选中一位契丹族王子耶律楚材,他以‘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博得成吉思汗的喜爱,被任命为辅臣。”
成吉思汗十四年,随成吉思汗西征,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又随成吉思汗征西夏,谏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
而在这之后关于耶律楚材的记载,主要就是窝阔台之后的事情了。
耶律楚材成为成吉思汗的辅臣之后,很有可能是处于自身的位置而学习了蒙古语言。这样的话有助于其在相应的职位上更好的进行发挥。
而耶律楚材的著名法律的内容,张嘉师并没有在青玉灵书当中找到,而也没有详细的记载:
耶律楚材上奏:“凡是地方州郡应该让行政长官专门管理民事,万户统管军政,凡是地方所掌管的征收赋税的事务,权贵不能干预。”
又推荐镇海、粘合二人,与他共同工作,权贵都不服气。咸得卜因为过去跟耶律楚材有仇,尤其忌恨他,在宗王面前诬陷道:“耶律中书令专门任用自己的亲信故旧,必定怀有叛逆之心,应该奏请皇帝杀掉他。”
宗王派人告诉皇帝,太宗觉察到这是诬陷,就斥责了来人,把他打发回去。接着有人控告咸得卜有犯法行为,太宗命楚材审理此事,耶律楚材上奏说:“此人骄傲自大,因而容易招来别人的攻击。现在正要对南方用兵,以后再作处理也不晚。”太宗私下对侍臣说:“楚材不计较私仇,真是宽厚长者,你们应当效法他。”宫中显贵可思不花奏请召募采金银的役夫以及到西域种田、栽葡萄的人户,太宗下令在西京宣德迁移一万多户来充当。楚材说:“先帝遗诏中说,山后的百姓质朴,和蒙古人没有区别,遇到危难时可以利用,不应轻易迁移他们。如今即将征讨河南,请不要分散山后百姓,以便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使用他们。”太宗同意了他的请求。
壬辰年春天,太宗南下征讨,将要渡黄河,诏令逃难的百姓,前来投降的可以免死。有人说“这些人危急的时候就投降,没事的时候就逃走,只对敌人有好处,不能宽大处理。”
耶律楚材请求制作几百面旗子,发给投降的难民,让他们返回乡里,很多人因此得以保全性命。按照蒙古传统的制度,凡是攻打城池,敌人用弓箭和石块袭击的,就是违抗命令,攻克之后,必定将城中军民全部杀死。
汴梁将要攻下,大将速不台派人来说:“金人抗拒了很长时间,我军死伤很多,汴梁攻克之日,应该屠城。”耶律楚材急忙进去上奏道:“将士们辛苦了几十年,想要得到的不过是土地和人民。得到了土地而失去了人民,又有什么用呢?”太宗犹豫不决,楚材又说:“能工巧匠,富裕人家,都集中在这里,如果将他们全部杀死,将会一无所获。”
太宗接受了他的意见,下诏只处罚完颜氏一族,其余都不追究。当时躲避打仗而住在汴梁的有一百四十七万人。耶律楚材又请求派人进城,寻求孔子的后代,找到孔子的五十一代孙孔元措,奏请由他继承“衍圣公”的封号,将孔林、孔庙的土地交付给他,命令他收集金朝的太常礼乐生。
又征召著名的儒生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人,让他们将译成口语,讲给太子听。又率领大臣们的子孙拿着经书讲解其中的含义,使他们知道圣人的学说。在燕京设置编修所,在平阳设置经籍所,从此文明教化开始兴盛。
当时河南地区刚刚攻下,俘虏很多,蒙军返回,俘虏逃跑的有十分之七、八。皇帝下令:凡是收留和资助逃亡者的,处死全家,同村邻里也要连坐。因此,逃亡者没有人敢收留,大多饿死在路上。耶律楚材平心静气地对太宗说:“河南已经平定,这里的百姓都是陛下的儿女,还会走到哪里去呢!何必因为一个俘虏,而使几十个上百个人牵连受死呢?”
太宗醒悟,下诏解除了这个禁令。金朝灭亡后,只有秦、巩等二十多个州很久没有投降,楚材上奏道:“过去我们的百姓逃避罪罚,有的集中在这些地方,所以拼死抵抗,如果答应不杀他们,将不攻自破。”赦免死罪的诏令一下,这些城池都投降了。
甲午年,讨论将中原百姓登记编户,大臣忽都虎等人建议以成年男子为征税对象。耶律楚材说:“不行。成年男子逃走,那么赋税就征收不到了,应当以户为征收对象。”争论多次,终于确定以户为征收对象。当时将相大臣获得的俘虏,往往寄存在地方州郡,楚材利用登记户口的机会,下令将俘虏全部登记为平民,凡是隐藏私占的处以死刑。
而很有可能,就是这方面的记载的整合而非单独列出来的法律条文。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光是耶律楚材继续希望传承儒家学说的相关描述,那么耶律楚材则是在蒙古帝国高层内为保护中华文化而出了很大的力气。
………………………………………………分割线…………………………………………
而除了耶律楚材之外,丘处机也算是让中华文化进入到蒙古帝国高层的一个重要人物。
在后世,丘处机的名气更多是出自于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查良镛笔下著作当中的长春子丘处机。
但是在道教体系当中,丘处机的名气事实上要远比起小说中的丘处机要有名头。
而丘处机在中华文化的宗教方面的代表文化进入蒙古帝国当中,主要是在一书当中有着相当直观的描述。
当然,这里只是选择性描述有代表性的内容,那就是在蒙古帝国当中,与丘处机有着相当关系的诏书:
成吉思皇帝敕真人丘师:省所奏应诏而来者,备悉。惟师:道踰三子,德重多端。命臣奉厥元纁,驰传访诸沧海。时与愿适,天不人远。两朝屡诏而不行,单使一邀而肯起。谓朕天启,所以身归。不辞暴露于风霜,自愿跋涉于沙碛。书章来上,喜慰何言?军国之事,非朕所期;道德之心,诚云可尚。朕以彼酋不逊,我伐用张。军旅临试,边陲底定。来从去背,实力率之故然;久逸暂劳,冀心服而后已。是用载扬威德,略驻车徒。重念云轩既发于蓬莱,鹤驭可游于天竺。达磨东迈,元印法以传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顾川途之虽阔,瞻几杖以非遥。爰答来章,可明朕意。秋暑,师比平安好,指不多及。
圣旨四首,其一:
成吉思皇帝圣旨道与诸处官员每:丘神仙应有底修行底院舍等,系逐日念诵经文告天底人每,与皇帝祝寿万万岁者,所据大小差发赋税都休教著者。据丘神仙底应系出家门人等随处院舍,都教免了差发赋税者,其外诈推出家,影占差发底人每,告到官司,治罪断案。主者奉到如此,不得违错,须至给照用者。右付神仙门下收执。
其二:照使所据:神仙应系出家门人,精严住持院子底人等,并免差发税赋。准此。癸未羊儿年三月日。
其三:宣差阿里鲜面奉成吉思皇帝圣旨:丘神仙奏知来底公事,是也煞好。我前时已有圣旨文字与你来,教你天下应有底出家善人都管著者,好的歹的,丘神仙你就便理[会]。合你识者,奉到如此。癸未年九月二十四日。
其四: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
请疏三首:
其一:燕京行尚书省石抹公,谨请真人长春公住持天长观者:窃以必有至人,而后可以启个中机;必有仙阙,而后可以待方外士。天长观者:人间紫府,天上福田。若非真神仙人,谁称此道场地?仰惟长春上人:识超群品,道悟长生。舌根有花木香,胸襟无尘土气。实人天之眼目,乃世俗之津梁。向也乘青牛而西迈,不惮朝天;今焉奉紫诏而南回,正当传道。幸无多让,早赐光临。谨疏。癸未年八月日。
其二:宣抚使、御史大夫王,敦请真人师父住持燕京十方大天长观者:窃以应变神龙,非蹄涔所能止;无心野鹤,亦何天不可飞?故蒙庄出游,漆园增价;陈抟归隐,云台生光。不到若辈人,难了如此事。伏惟真人师父:气清而粹,道大而高。已书绛阙之名,暂被玉壶之谪。以千载为旦暮,以八极为门庭。振柱史之宗风,提全真之法印。昔也三朝之教主,今兹万乘之国师。几年应诏北行,本拟措安于海内;一旦回辕南迈,可能独善于山东?维太极之故宫,实大燕之宏构。国家元辰之所在,远近取则之所先。必欲立接人之基,如宅首善之地。敢辄伸于管见,冀少驻于霓旌。万里云披,式副天人之望;四方风动,举闻道德之香。谨疏。癸未年八月日。
其三:燕京行尚书省石抹公,谨请丘神仙久住天长观者:窃以时止时行,虽圣人不碍滞于物,而君子有恒久之心。于此两端,存乎大致。长春真人:重阳高第,四海重名。为帝者之尊师,亦天下之教父。昔年应聘,还自万里寻思干;今日接人,久住十方天长观。上以祝皇王之圣寿,下以荐生灵之福田。顷因讥察于细人,非敢动摇于仙杖。不图大老,遂有遐心。况京师者,诸夏之本根,而远近取此乎法则。如谓舍此而就彼,是谓下乔而入幽。辄敢坚留,幸不易动。休休莫莫,无为深山穷谷之行;永永长长,而作太极琼华之主。谨疏。丙戌年八月。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到的是,因为丘处机对于成吉思汗的影响在某个意义上甚至是远超于耶律楚材,而道教或者是全真道当其时甚至是已经成为一个在蒙古帝国控制区内的特权阶层。
而在某个意义上而言,全真道在蒙古帝国甚至是元帝国时期并没有遭受到太大的影响,丘处机的功劳功不可没。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