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宋任穷回忆录最新章节 > 宋任穷回忆录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46 章

  年,几个主要煤矿的煤炭产量都大幅度减产,生产用煤严

  重不足,许多企业被迫停产或半停产。停产的企业只能发保温煤来保护机器。

  为了摸清情况,力争生产水平不再下滑,东北局和各省都成立了煤、木、运

  领导小组,具体掌握和领导广大职工开展以煤、木、运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

  动。并抓紧设备维修,采取措施,解决具体问题,扭转生产局面。针对煤、

  木、运的紧张情况,各地大力发动群众把积压的煤炭、木材抢运出去用到生

  产上。这一年的元旦和春节,煤矿的广大职工和干部都没休息,坚守生产岗

  位。在年初中央工作会议上,黄火青同志汇报了东北地区煤炭生产问题。当

  时李富春同志讲了几条很重要的意见:首先强调要整顿和维修现有的煤矿,

  恢复科学的采掘方法,解决短途运输和设备维修所需要的器材问题,增加掌

  子面的设备,先把旧井搞起来。还帮助安排抓紧建井的收尾工程和建设新井。

  那一次包括续建和新建在内,中央给东北投资大约一亿元。这期间,东北局

  和各省都加强了对工业生产,特别是煤炭生产的调查研究。年初,由强晓初

  同志负责组织有关同志进行调查,起草关于工业工作的十二条。3月,我带

  领工作组去阜新,有杨波、李东冶等东北局、辽宁省委和阜新市的有关同志

  参加,继续组织完成阜新平安矿工作十二条的制定工作。这个十二条是仿照

  农业十二条搞的,内容包括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实行奖励制度,

  提倡小包工等。当时效果比较明显的是实行奖励制度,如超额奖励,回收坑

  木奖励。奖励的数目并不大,但是当时受到工人的普遍欢迎,对于调动群众

  积极xìng,促进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这年2月,周总理曾亲自到沈阳,对以煤炭为中心的工业生产进行了安

  排。从2月23日至25日三天时间里,周总理不顾疲劳,在北陵休养所,连

  ----------------------- 页面 169-----------------------

  续召开八次大小会议,有五次会议是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他认真地听取我

  们和三省领导同志关于工业生产情况的汇报,主持研究东北地区煤炭分配方

  案。在他亲临指导下,全区开展了抢运落地煤的增产活动,这对缓解煤炭紧

  张状况,使大批停产和半停产的企业恢复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2月25日,

  周总理回京前,在东北局召开的干部会议上作了重要的讲话。总理充分肯定

  了东北三省在支援全国建设上所作出的成绩。他说东北不仅在大灾之年用粮

  食支援了全国,东北支援全国的方面很多。我曾经跟东北局和三省的同志谈

  过,全国最基本的工业在东北。如煤炭、钢铁、木材、石油、电力、运输、

  机械、化工等,可以数得上十项。在最主要原材料工业上,东北可以说是全

  国之冠,这说明东北也是以工业支援全国。当然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如果

  没有全国的支援,如果国家不在东北首先投资,也不可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

  总理讲话中还指出,从十一年的发展看,东北的发展不是那么平衡,也不能

  净搞原材料工业,你们生活资料就不够,农业经济作物比较少,工农业比例

  相差太大了,当然这是为全国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经过三年大跃进,出现了

  新的不平衡,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很好的调整。所以,中央提出了“调整、巩

  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东北也面临着这个问题,也就是东北地区和全国

  一盘棋怎样配合得好,这是个大课题。

  5月中旬,为了推动和抓好以煤炭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东北局转发了阜

  新平安煤矿工作十二条 (草案)并将这个文件同时上报中央。阜新平安煤矿

  工作十二条的特点,是从调动职工群众和各级干部的积极xìng出发,从调查研

  究总结经验入手,主要着眼于解决企业管理中最迫切的、带有政策xìng的问题。

  在平安矿宣传实行十二条之后,职工积极xìng和生产水平都有提高。十二条虽

  然是在阜新平安矿调查写成的,但它接触到的问题是带有普遍xìng的。因此,

  当时强调在其它企业中也可以试行。当然那时搞的十二条,对解决工业企业

  中的问题,也只是个开端,有些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后来中央有关部

  门又经过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并征求了各大区的意见,形成了更为完整

  的工业工作七十条。

  东北局从1961年初,贯彻中央工作会议和八届九中全会精神,一直到9

  月贯彻庐山工作会议精神,主要是围绕调整国民经济这个主题贯彻执行“八

  字方针”。在6月召开的东北局第二次全会上,全会决议在经济工作中要坚

  决实行农、轻、重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按比例地调整、缩短重工业战

  线,拉长农业战线和轻工业战线。首先要抓减少城镇人口的工作。全区在三

  年内,力争在1960年城镇人口2300万人的基础上,减少300万人。这一年,

  全区城镇人口减少了158万人,城镇人口由原来的百分之四十二点八,降到

  百之四十点八。在调整、缩短重工业战线上,除煤炭、石油、农机、农yào、

  化肥等急需而又发展不足的工业,需要适当建设发展外,其余各项工业都要

  适当缩减,放低发展速度,集中力量提高质量,确保重点的急需产品。关于

  拉长轻工业战线,从东北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主要是发展人造纤维合成纤维

  等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特别是生活上急需的各种日用工业品,保证人民生

  活的最低需要。

  7月,小平同志来东北视察,我们书记处同志向他汇报经济工作时,小

  平同志说,有几个问题很值得注意,无非是农轻重关系和城乡关系问题,看

  来只照顾一头都不行。他首先讲了以鞍钢为代表的重工业。指出,鞍钢不保,

  八大品种不增加,一切都上不去。所以,保鞍钢是个战略问题,能早上去一

  ----------------------- 页面 170-----------------------

  天都好。现在讲农轻重,农和轻是上,重是下,但也要保证逐步地上,逐步

  地下。现在看来用三年时间进行调整是不够的。小平同志还谈到为了搞好企

  业管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xìng,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企业问题的解决要

  从“几定”着手,否则工jiāo企业整风也整不出名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搞

  好了“几定”,城市减人和供应等问题也随之解决。后来薄一波同志也指示

  我们搞好“几定”的试点工作。小平同志指示后,东北地区在27个企业中进

  行了试点。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进一步了解了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设备、经营管理、人员、职工生活等状况摸了底,在摸

  底的基础上,搞出了“几定”的初步方案。在“几定、几保、几奖”和建立

  责任制方面都取得了具体成绩,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整顿。“几定”工作,在

  当时确实成为解决企业问题的钥匙,受到广大干部和职工的热烈拥护。

  1961年,东北全区经过一系列的艰苦工作,以煤炭生产为中心的工业生

  产,在上半年得到了初步的稳定。但是,从全年生产情况看,虽然经过调整

  计划,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比前一年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全地区共生产原

  煤6744万吨,为1960年实际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钢387万吨,生铁415

  万吨,均为1960年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木材905万立方米,为1960年的百

  分之六十左右。实现铁路货运量1.5亿吨,为1960年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在

  工业企业调整方面,据当年全区11个工作部门统计,共关停并转1083个。

  其中,中央企业45个,地方企业1034个。由于那时我们对于工业战线必须

  后退,工业不退够,不松动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就难以调整,就不能健康、

  协调地发展,在认识、理解上还不深刻。所以,当年的工业生产指标仍然们

  高,在执行中间又不得不再进行调整。

  传达贯彻“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出

  席会议的有中央、中央局、省、地、县以及重要厂矿五级领导干部,共七千

  多人,大家习惯地称这次会议为“七千人大会”。这是我们党在执政后召开

  的一次空前规模的总结经验大会。中央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

  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纠正工作中发生的“左”的错误,通过

  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认识,加强团结,加强纪律,加强民

  主集中制,加强集中统一,鼓足干劲,做好工作,战胜困难。

  “七千人大会”召开之前,1961年12月20日至1962年1月10日,中

  央在北京召开了工作会议,为“七千人大会”做准备。我记得毛主席在“七

  千人大会”召开之前,曾讲过,明年这一年的工作很重要,这次会议要好好

  议一下过去的经验教训,要有个统一的看法,要步调一致,以便在这个基础

  上前进。大会从1月11日开幕,原定1月28日结束,因为讨论和修改少奇

  同志的《书面报告》用的时间较长,毛主席针对会议的讨论情况,又提出了

  开“出气会”的建议,所以会议延长到2月7日闭幕,连春节在内,共开了

  28天。这次会议有两个“高潮”:一个是讨论少奇同志代表中央所作的《书

  面报告》。少奇同志在会上没有宣读他的报告,而是从国际和国内形势、集

  中统一和党的作风四个方面作了具体深入的解释和补充。会议的第二个“高

  潮”是开“出气会”,让大家把憋在肚子里的话全讲出来。为了开好“出气

  会”,毛主席提议让大家在北京过春节,并说,白天“出气”,晚上看戏,

  两干一稀,大家满意。1月30日晚上,毛主席在各中央局书记参加的会议上,

  对如何开好“出气会”作了指示。从1月31日到2月7日,主要是召开小组

  ----------------------- 页面 171-----------------------

  会,让大家对省委、中央局和国家机关、中央机关提批评意见。许多负责同

  志也在会上发言,对工作中的失误进行自我批评。2月7日会议即将结束前,

  我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小剧场东北地区全体会议上作了一次发言。主要就东北

  地区的问题讲了关于民主集中制和发扬民主的问题。当时我讲,东北局成立

  一年多来,在中央的领导下做了一些工作,但作得很不够,主要工作是靠各

  省做的。东北局研究下边的东西不多。听的看的都不够。并联系我个人刚到

  东北时的情况,那时对东北地区的形势,特别是农村的灾情和生活困难是有

  认识的,对搞代食品等发动群众渡荒,注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及时向中央

  反映情况和指导各省的工作。对工业形势的认识就差一些,我到东北就是带

  着高指标的劲头来的。 1961年2月,周总理到东北视察时,我还想把煤炭

  多搞上去,钢也多搞一点,当时,欧阳钦、黄火青、吴德同志都认为指标定

  的高了,我感到还可以。那时总理帮助我们想了一些办法,请军队调车帮助

  抢运落地煤。4月,我到阜新作了些调查,6月,小平、一波同志来东北视察

  工作,分析了形势,我才感到按原来设想的高指标,不仅煤不行,钢也不行。

  如果我不去阜新调查一番,认识也不会变化这样快。这件事说明听进人家的

  意见并不容易。就是调查研究,不发扬民主也调查不好。我以前到阜新、朝

  阳调查公社办食堂,一间群众食堂管理、生活状况好不好,都说好。贯彻“十

  二条”、“六十条”以后去调查,我向他们说,你们讲出心里话,保证不戴

  帽子。一小队长听了后说,我当干部别的都不怕,就怕办食堂。这就看出,

  不发扬民主,人家就不能说真话。总结经验不发扬民主,不走群众路线,也

  是总结不好的。 1961年最困难,比1957年难过得多,粮食少,死了一些

  人,可是没有出大问题,没有出“皇帝”。除了农村政策十二条和六十条起

  作用外,和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是分不开的。这一条经验是应该很好地回忆、

  总结的。记得我还讲了一个故事,1943年我在冀南救灾,从冀鲁豫根据地借

  了750万斤粮,运粮有困难,派干部带领灾民去运,开始群众叫他们是什么

  书记、什么队长,经过一段工作之后叫他们什么同志,又过了一段,群众就

  叫他们老张、老赵了,最后,便是送给他们一个绰号叫什么“老母鸡”,他

  们和群众的关系成了母鸡和小鸡一样。这四个阶段称呼的变化,反映了干部

  和群众关系的变化。历史经验证明,只有真正和群众在一起,什么困难都能

  克服的。我们要把这种优良传统保持下来,这是最可宝贵的东西。

  我在发言中还讲了加强全局观念反对分散主义的问题。冻北的特点有四

  多:东西多、调出的多、困难多、同各方面的关系多。我借用成语“酒色财

  气”来比喻:“酒”是指粮食,“色”指工业产品的花色品种,“财”指的

  是物资财富,“气”指的是财大气粗的作风。东北“酒色财气”多,容易不

  谦虚,出分散主义。所以一定要警惕,要增强全局观念,加强集中统一,反

  对分散主义。这次发言,实际是个人参加“七千人大会”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也是帮助大家消化会议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