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说,这是漫长的一天。没有多少人从困境中挣脱出来。但并
非所有的人都来到了路障跟前,或者留在了路障后面。在路障跟前的许多人眼看无法通过,就扔下重武器
弃车而去,溃散到山丛里。他们或单人独行,或结为小组,朝大田方向走去。其他美军士兵则完全避开公
路,穿过座座山丘,试图寻找安全之地。曾在钵山里负伤的C连的奥尔中尉,此时已慢慢恢复了神志和体
力。夜幕降临时,他和一位中士一道爬到跟南边那条公路大约平行的小河跟前,沿着小河向南走去。路上
又不时碰到一些落伍的士兵。等到他们顺着河床走过了北朝鲜路障的时候,奥尔身边已聚集了30个人,他
们来自不同的连队。这帮人继续向前行走,并脱离了危险。
下午6点钟左右,路障旁边的几位参谋决定动用他们拥有的最后一辆M24坦克,带上梅洛伊上校突破路
障到南边去。坦克做了四次尝试,才将挡在路上的那一堆仍在冒烟的两吨半的卡车和其他装备推到了一边
。然后那辆M24坦克隆隆地朝南开去,后面跟着大约20台车辆,其中有一辆卡车还拉着第52pào兵营的一门
105毫米榴弹pào。他们冲过了路障,之后,路障又在他们身后封闭起来。
那辆M24坦克行驶到路障南边几英里远时,因为机械故障停了下来,但是没有人能够使后面跟上来的
任何一部车辆停下,哪怕是停一会儿,好让梅洛伊上校搭上车去,或去寻求帮助。那些车辆从陷入瘫痪的
坦克旁边疾驰而去,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它,要么就是有意对它熟视无睹。后来,还是沿路撤退下来的巴
尔什奇和他的步兵连发现了这辆坦克。梅洛伊上校命人用一颗铝热剂燃烧手榴弹将坦克zhà毁。一位军官终
于带着一辆强行征用的卡车转了回来,载上梅洛伊和其余的伤员到达了安全地方。
就在那辆坦克率领车队通过路障大约一小时之后,仍然呆在路障北端的团作战训练助理参谋埃德加?
R?芬斯特马赫上尉,命令余下的所有士兵(约有500人)做好越野的行动准备。他指挥着将那些身受重伤和
无法行走的伤员躺在担架上,并要没有受伤的人抬着担架向南进军。然后,芬斯特马赫和其他一些人将路
障旁边的百余台车辆浇上汽油,并放火使其燃烧起来。在这次行动中,芬斯特马赫上尉的颈部被qiāng弹击穿
。
到了晚上9点钟,路障旁边的所有士兵都转移到东边的山丘里。有一支大约百人的队伍带着30名左右
的伤员,其中还有几副担架。他们派遣40名士兵来抬担架,但是在攀登第一座山丘时就有许多人消失不见
了。在山顶上,仍跟重伤员呆在一起的那拨人决定,他们不能再把伤员往前抬了。随军牧师赫尔曼?G?
费尔赫尔特,主动提出跟伤员一起留下来。当他听见一股北朝鲜人朝他们这群束手无策的人逼上来时,他
催促医疗军官林顿?T?巴特里上尉逃走。詹姆斯?W?R?哈斯金斯上士通过望远镜,看见一群看上去比
较年轻的北朝鲜人,将伤员和那位正在祈祷的随军牧师杀死了。
对于第19团以及所属的pào兵营来说,这一天是灾难xìng的一天。整个夜晚和第二天(7月17日)里,掉队
的士兵陆续来到儒城和大田城内。在参加战斗的3400名步兵和pào兵中,有650人丧命。第一营几乎损伤一
半:785名军人中死伤或失踪的就有338人。该营的C连共计189人,死亡134人。团指挥部191人中伤亡57人
,而第52pào兵营的393名军人中,也有55名阵亡。
该团的崩溃当然是由北朝鲜的路障引起的。他们从正面发动强大攻势,遏制住了沿江一线的美国军队
,而其他北朝鲜部队则从两翼完成了对美军的双重包围,这样就可能堵住美军的退路。除了200高地东边C
连的阵地被敌军渗透外,19团顶住了正面的全部进攻。但是该团仅有一个连的预备兵力,因而对付不了侧
翼的攻击,尤其是敌军从左翼强行渗透,直逼美军后方,使路障的设置成为可能。在公州的第34团撤退之
后,梅洛伊上校就感到,有必要派遣三分之二的预备队兵力,守卫19团的左翼阵地的边界,遗憾的是,梅
洛伊未能想出其他的应急措施,因为他在当天一早就负了伤。
其余的预备队伍,即F连,被部署在B连身后的高地上。他们在那里原本可以运动到北朝鲜路障队伍的
后方去,虽然F连在掩护着B连撤退,但在那之后,他们是能够向路障发动进攻的。即便他们不能摧毁北朝
鲜的队伍,也可以中断敌人的弹yào补给。而结果是,路障北边的部队,F连也好,或其他任何部队也好,
没有一支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
第15章 大田之战
锦江防线已被突破。北朝鲜的第3和第4师已经越过防线,大田城的门户洞开。而大田是重要的公路jiāo
通中心,有5条公路通过该城。但是随着锦江屏障的丧失,迪安将军便不打算长期固守此城。这时候,第8
集团军司令官沃克将军于7月18日飞抵大田简易机场,要跟迪安谈话。于是,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沃克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他必须很快找到一条能够守得住的防线,以阻止北朝鲜的前进。此前24小时
内,沃克的参谋长尤金?M?兰德勒姆上校及其军官们,一直都对美国的军事地位给以狂热的评价。他们
的建议导致沃克作出决定,洛东江的南北一线以及东海岸盈德东线,必须是不能退却的阵地。(参见图1)
如果北朝鲜人像突破锦江那样越过洛东江,那么大邱作为至关重要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中心就将暴露无遗,
落入敌手,而美军和韩国军队也将被迫退回釜山,陷入难以防守的境地。
美国的增援部队正大批到来。但是,他们进入阵地,在洛东江构筑防线需要时间。这意味着战线上唯
一可以动用的饱经创伤的第24师必须尽可能长时间地阻滞北朝鲜人的前进。
实际上,7月18日在大田简易机场举行的会议上,沃克对迪安所讲的正是这样。沃克说,坚守两天,
他就会有时间把第1骑兵师部署到玉井的第24师身后沿锦江公路的阵地之中。那天,第1骑兵师正在东南海
岸的浦项洞港口往下卸装备。只要第1骑兵师进入大田南边和东边的阵地,美军的退却就能够放慢速度。
计划就是如此。迪安点点头,改变了他的命令:要守住大田。
图5 1950年7月20日 大田陷落
在军事史上,将一支战斗部队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突破口中,去挽救绝望的局势,既没有援军,又没
有喘息的时间,这种情况是罕见的。许多久经沙场的部队在此种要求下都将会畏缩不前。而装备不佳、基
本上毫无准备的第24师,仅仅是由于驻扎在日本的缘故,就领受了这样一个并不令人羡慕的任务。尽管该
师多次蒙受惨败,但表现却比任何人所期望的都要好。然而到7月18日那天,第24师几乎已经到了精疲力
尽的地步。它的第19团在首次战斗之后已没有战斗能力,并已撤至大田东南大约30英里远的永同,即该师
后方司令部所在地,进行重新装备。第21团经过锦江北面的几次战斗之后,其状况也不比第19团好多少。
这两个团中,哪个团都很难凑足一个营的兵力。这意味着防守大田的主要任务落在了第34团的肩上。该团
是从论山附近被迪安将军匆忙召来,进入小河沿岸新的防守阵地的,那条小河位于大田西北部,距大田3
英里。(参见图5)第34团的指挥官是新来的,即刚从日本飞来任职的查尔斯?E?比彻姆上校。
第24师的火pào极不充足,不仅因为各营只有两个shè击连,而且因为第63营在公路以南已被打垮,第52
营在大坪里附近被敌人切断,只带出了一门105毫米的榴弹pào。迪安将军把所有的105毫米榴弹pào合并起来
,组成了一个混合营,部署在大田简易机场,以保卫大田城,并为第34团撑腰。那支混合部队以及装备有
155毫米榴弹pào的第11营,是迪安将军仅有的两个pào兵营,这意味着他要以此迎战两个北朝鲜师的进攻。
24师根本没有与T34坦克相匹敌的中型坦克。美军最精良的安装有90毫米高速火pào的M26坦克仍在供应
途中,旧的二战时期的备用装备高剪影谢尔曼M4A3s坦克也在供应途中,其中有许多现已重新装备了
76毫米高速火pào。一些M4A3s坦克已在日本的军用器械车间里进行了整修。在远东司令部的任何地方,105
毫米穿甲pào弹(高bào反坦克pào弹)都少得可怜。迪安将军提出紧急jiāo货的要求,但是迄今未见货到。
24师所拥有的与此种火pào最接近的武器就是3.5英寸火箭筒,这种火箭筒取代了令人失望却已被遗弃
的2.36英寸火箭pào。3.5英寸“超级火箭筒”属于一种秘密武器,其秘密不在于口径的加大,而在于火yào
量的增多。这种大的火箭筒发shè的是一枚锥形装yàozhà弹,即一个装满zhàyào的圆桶,其前端装有一个倒置的
金属锥体。火yào的bàozhà推动金属锥体以每秒1万英尺的速度向前运动,恰如一只液态金属喷shè器一般,这
便大大地增强了穿透力。设计出的锥形装yàozhà弹可以穿透当时任何坦克的甲板。自二战结束以来,这种大
的火箭筒一直在研制之中,但是军械设计人员在改进弹yào库方面却遇到了很大困难。朝鲜战争bào发时,这
种火箭筒才仅仅被标准化并投入生产15天之久。麦克阿瑟将军7月3日要求得到这种新式武器。7月8日,第
一批武器和一个指导小组离开了加利福尼亚的特拉维斯空军基地。7月11日,指导小组抵达大田。两天后
,首批武器也运到大田。指导小组立即开始对选拔出的士兵进行训练,教他们使用火箭弹和铝制火箭筒,
而火箭筒看上去很像一根5英尺长的锅炉烟囱管。当T34坦克进攻大田时,这些经过仓促训练的人员也多多
少少做好了准备。
24师战术方面的问题是,其整个左翼十分空虚,基本上没有美军和韩国军队守卫。如果北朝鲜第2师
决定从定州向大田推进,右翼的韩国军队能否守得住阵地,沃克和迪安将军对此也没有把握。预计北朝鲜
人会实施人们所熟知的两翼包围。其危险在于,敌人有可能已迂回到美军阵地的后方。作为一种预防措施
,迪安已将第21团部署到大田以东6英里左右的那条至关重要的汉(城)釜(山)公路,以及通往玉井、永同
和大邱以东的铁路上。如果24师以任何一种队形撤离,这条公路必须确保畅通。在这座阵地上,21团也可
以对24师右翼的任何动向进行监视。
在大田南边通往锦山的公路上,迪安起初派遣了该师的机动侦察连前往守卫,并警戒该师后方的任何
行动。尔后,迪安又经过考虑,将侦察连抽回,以支持大田的第34团。该团被部署在两条公路上。一条从
西北的大坪里通出,另一条从西北的论山通出,其阵地拉得太长,十分危险。而眼下的结果是,第24师根
本不知道南边各条通道上正在发生的情况。
饱经创伤的第19团尽管状态不佳,也不能对此危机袖手旁观。迪安将军命令该团的第2营退回大田,
留作师的预备队。2营在大坪里的战斗中蒙受的创伤较少,但其兵力也很可怜:兵员尚不足700人。
7月19日,争夺大田的战斗随着双方的空中打击开始打响。早上,雅克飞机对大田东边那座铁路桥梁
进行轰zhà,并造成了破坏。但是,到中午时分,美国的工兵已将桥梁修好。飞机还撒了传单,并对大田简
易机场进行了扫shè,但在下午,防空pào火就在大田西边击落了两架雅克飞机。美军飞机对所有已知或可疑
的北朝鲜人集结区进行了轰zhà,同时也观察到,北朝鲜人已将位于大坪里的那座锦江桥梁修复,他们的坦
克和大pào正在渡江。当时美军的战斗飞机处于不利地位,因为朝鲜缺乏机场,大部分飞机不得不从日本起
飞,这便大大缩短了他们在战场上所能逗留的时间。
北朝鲜人指派定州的疲惫之师第2师前往包抄美军右翼,但该师并没有按时到达,在战斗中也没有显
出威风。北朝鲜继续依赖其第3师和第4师。第3师领命从北边直接通过大坪里向南进攻,而第4师已在公州
越过锦江,分兵两路,由坦克开道。一路是由两个团组成的分遣队,携带大部分坦克和大pào,向南边的南
山挺进,然后向东朝大田进发;另一路由一个团组成分遣队,翻山越岭,沿着一条从公州直通儒城的次要
道路运动。这条路在加川河边第34团阵地的正西方与那条主要公路相连。
将两个团迂回派遣到论山,然后向东,这虽然看起来像是将一个师的三分之二兵力撤出了战斗,但北
朝鲜人却已成竹在胸,而且所订计划还不失为一个良策。这支队伍的大部分力量直接从西边向34团防线发
起进攻,那里很少有人预料得到。而北朝鲜指挥部又从这支步兵队伍中抽出一些人来,继续向南运动,并
对大田南边的锦山公路进行攻击。这正是侦察连所撤离的那条公路。这样,第24师对南面的所有进展便一
无所知。
第一个发现南山公路上运动情况的是侦察连的一个排。该排由第34团团长比彻姆上校于下午早些时候
派到南山公路之外,前去寻找敌人。在加川河以西3英里处,该排遭到了公路两侧pào火的袭击。他们于是
撤了回去,越过加川河,与第34团设置路障的L连合兵一处。没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非所有的人都来到了路障跟前,或者留在了路障后面。在路障跟前的许多人眼看无法通过,就扔下重武器
弃车而去,溃散到山丛里。他们或单人独行,或结为小组,朝大田方向走去。其他美军士兵则完全避开公
路,穿过座座山丘,试图寻找安全之地。曾在钵山里负伤的C连的奥尔中尉,此时已慢慢恢复了神志和体
力。夜幕降临时,他和一位中士一道爬到跟南边那条公路大约平行的小河跟前,沿着小河向南走去。路上
又不时碰到一些落伍的士兵。等到他们顺着河床走过了北朝鲜路障的时候,奥尔身边已聚集了30个人,他
们来自不同的连队。这帮人继续向前行走,并脱离了危险。
下午6点钟左右,路障旁边的几位参谋决定动用他们拥有的最后一辆M24坦克,带上梅洛伊上校突破路
障到南边去。坦克做了四次尝试,才将挡在路上的那一堆仍在冒烟的两吨半的卡车和其他装备推到了一边
。然后那辆M24坦克隆隆地朝南开去,后面跟着大约20台车辆,其中有一辆卡车还拉着第52pào兵营的一门
105毫米榴弹pào。他们冲过了路障,之后,路障又在他们身后封闭起来。
那辆M24坦克行驶到路障南边几英里远时,因为机械故障停了下来,但是没有人能够使后面跟上来的
任何一部车辆停下,哪怕是停一会儿,好让梅洛伊上校搭上车去,或去寻求帮助。那些车辆从陷入瘫痪的
坦克旁边疾驰而去,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它,要么就是有意对它熟视无睹。后来,还是沿路撤退下来的巴
尔什奇和他的步兵连发现了这辆坦克。梅洛伊上校命人用一颗铝热剂燃烧手榴弹将坦克zhà毁。一位军官终
于带着一辆强行征用的卡车转了回来,载上梅洛伊和其余的伤员到达了安全地方。
就在那辆坦克率领车队通过路障大约一小时之后,仍然呆在路障北端的团作战训练助理参谋埃德加?
R?芬斯特马赫上尉,命令余下的所有士兵(约有500人)做好越野的行动准备。他指挥着将那些身受重伤和
无法行走的伤员躺在担架上,并要没有受伤的人抬着担架向南进军。然后,芬斯特马赫和其他一些人将路
障旁边的百余台车辆浇上汽油,并放火使其燃烧起来。在这次行动中,芬斯特马赫上尉的颈部被qiāng弹击穿
。
到了晚上9点钟,路障旁边的所有士兵都转移到东边的山丘里。有一支大约百人的队伍带着30名左右
的伤员,其中还有几副担架。他们派遣40名士兵来抬担架,但是在攀登第一座山丘时就有许多人消失不见
了。在山顶上,仍跟重伤员呆在一起的那拨人决定,他们不能再把伤员往前抬了。随军牧师赫尔曼?G?
费尔赫尔特,主动提出跟伤员一起留下来。当他听见一股北朝鲜人朝他们这群束手无策的人逼上来时,他
催促医疗军官林顿?T?巴特里上尉逃走。詹姆斯?W?R?哈斯金斯上士通过望远镜,看见一群看上去比
较年轻的北朝鲜人,将伤员和那位正在祈祷的随军牧师杀死了。
对于第19团以及所属的pào兵营来说,这一天是灾难xìng的一天。整个夜晚和第二天(7月17日)里,掉队
的士兵陆续来到儒城和大田城内。在参加战斗的3400名步兵和pào兵中,有650人丧命。第一营几乎损伤一
半:785名军人中死伤或失踪的就有338人。该营的C连共计189人,死亡134人。团指挥部191人中伤亡57人
,而第52pào兵营的393名军人中,也有55名阵亡。
该团的崩溃当然是由北朝鲜的路障引起的。他们从正面发动强大攻势,遏制住了沿江一线的美国军队
,而其他北朝鲜部队则从两翼完成了对美军的双重包围,这样就可能堵住美军的退路。除了200高地东边C
连的阵地被敌军渗透外,19团顶住了正面的全部进攻。但是该团仅有一个连的预备兵力,因而对付不了侧
翼的攻击,尤其是敌军从左翼强行渗透,直逼美军后方,使路障的设置成为可能。在公州的第34团撤退之
后,梅洛伊上校就感到,有必要派遣三分之二的预备队兵力,守卫19团的左翼阵地的边界,遗憾的是,梅
洛伊未能想出其他的应急措施,因为他在当天一早就负了伤。
其余的预备队伍,即F连,被部署在B连身后的高地上。他们在那里原本可以运动到北朝鲜路障队伍的
后方去,虽然F连在掩护着B连撤退,但在那之后,他们是能够向路障发动进攻的。即便他们不能摧毁北朝
鲜的队伍,也可以中断敌人的弹yào补给。而结果是,路障北边的部队,F连也好,或其他任何部队也好,
没有一支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
第15章 大田之战
锦江防线已被突破。北朝鲜的第3和第4师已经越过防线,大田城的门户洞开。而大田是重要的公路jiāo
通中心,有5条公路通过该城。但是随着锦江屏障的丧失,迪安将军便不打算长期固守此城。这时候,第8
集团军司令官沃克将军于7月18日飞抵大田简易机场,要跟迪安谈话。于是,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沃克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他必须很快找到一条能够守得住的防线,以阻止北朝鲜的前进。此前24小时
内,沃克的参谋长尤金?M?兰德勒姆上校及其军官们,一直都对美国的军事地位给以狂热的评价。他们
的建议导致沃克作出决定,洛东江的南北一线以及东海岸盈德东线,必须是不能退却的阵地。(参见图1)
如果北朝鲜人像突破锦江那样越过洛东江,那么大邱作为至关重要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中心就将暴露无遗,
落入敌手,而美军和韩国军队也将被迫退回釜山,陷入难以防守的境地。
美国的增援部队正大批到来。但是,他们进入阵地,在洛东江构筑防线需要时间。这意味着战线上唯
一可以动用的饱经创伤的第24师必须尽可能长时间地阻滞北朝鲜人的前进。
实际上,7月18日在大田简易机场举行的会议上,沃克对迪安所讲的正是这样。沃克说,坚守两天,
他就会有时间把第1骑兵师部署到玉井的第24师身后沿锦江公路的阵地之中。那天,第1骑兵师正在东南海
岸的浦项洞港口往下卸装备。只要第1骑兵师进入大田南边和东边的阵地,美军的退却就能够放慢速度。
计划就是如此。迪安点点头,改变了他的命令:要守住大田。
图5 1950年7月20日 大田陷落
在军事史上,将一支战斗部队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突破口中,去挽救绝望的局势,既没有援军,又没
有喘息的时间,这种情况是罕见的。许多久经沙场的部队在此种要求下都将会畏缩不前。而装备不佳、基
本上毫无准备的第24师,仅仅是由于驻扎在日本的缘故,就领受了这样一个并不令人羡慕的任务。尽管该
师多次蒙受惨败,但表现却比任何人所期望的都要好。然而到7月18日那天,第24师几乎已经到了精疲力
尽的地步。它的第19团在首次战斗之后已没有战斗能力,并已撤至大田东南大约30英里远的永同,即该师
后方司令部所在地,进行重新装备。第21团经过锦江北面的几次战斗之后,其状况也不比第19团好多少。
这两个团中,哪个团都很难凑足一个营的兵力。这意味着防守大田的主要任务落在了第34团的肩上。该团
是从论山附近被迪安将军匆忙召来,进入小河沿岸新的防守阵地的,那条小河位于大田西北部,距大田3
英里。(参见图5)第34团的指挥官是新来的,即刚从日本飞来任职的查尔斯?E?比彻姆上校。
第24师的火pào极不充足,不仅因为各营只有两个shè击连,而且因为第63营在公路以南已被打垮,第52
营在大坪里附近被敌人切断,只带出了一门105毫米的榴弹pào。迪安将军把所有的105毫米榴弹pào合并起来
,组成了一个混合营,部署在大田简易机场,以保卫大田城,并为第34团撑腰。那支混合部队以及装备有
155毫米榴弹pào的第11营,是迪安将军仅有的两个pào兵营,这意味着他要以此迎战两个北朝鲜师的进攻。
24师根本没有与T34坦克相匹敌的中型坦克。美军最精良的安装有90毫米高速火pào的M26坦克仍在供应
途中,旧的二战时期的备用装备高剪影谢尔曼M4A3s坦克也在供应途中,其中有许多现已重新装备了
76毫米高速火pào。一些M4A3s坦克已在日本的军用器械车间里进行了整修。在远东司令部的任何地方,105
毫米穿甲pào弹(高bào反坦克pào弹)都少得可怜。迪安将军提出紧急jiāo货的要求,但是迄今未见货到。
24师所拥有的与此种火pào最接近的武器就是3.5英寸火箭筒,这种火箭筒取代了令人失望却已被遗弃
的2.36英寸火箭pào。3.5英寸“超级火箭筒”属于一种秘密武器,其秘密不在于口径的加大,而在于火yào
量的增多。这种大的火箭筒发shè的是一枚锥形装yàozhà弹,即一个装满zhàyào的圆桶,其前端装有一个倒置的
金属锥体。火yào的bàozhà推动金属锥体以每秒1万英尺的速度向前运动,恰如一只液态金属喷shè器一般,这
便大大地增强了穿透力。设计出的锥形装yàozhà弹可以穿透当时任何坦克的甲板。自二战结束以来,这种大
的火箭筒一直在研制之中,但是军械设计人员在改进弹yào库方面却遇到了很大困难。朝鲜战争bào发时,这
种火箭筒才仅仅被标准化并投入生产15天之久。麦克阿瑟将军7月3日要求得到这种新式武器。7月8日,第
一批武器和一个指导小组离开了加利福尼亚的特拉维斯空军基地。7月11日,指导小组抵达大田。两天后
,首批武器也运到大田。指导小组立即开始对选拔出的士兵进行训练,教他们使用火箭弹和铝制火箭筒,
而火箭筒看上去很像一根5英尺长的锅炉烟囱管。当T34坦克进攻大田时,这些经过仓促训练的人员也多多
少少做好了准备。
24师战术方面的问题是,其整个左翼十分空虚,基本上没有美军和韩国军队守卫。如果北朝鲜第2师
决定从定州向大田推进,右翼的韩国军队能否守得住阵地,沃克和迪安将军对此也没有把握。预计北朝鲜
人会实施人们所熟知的两翼包围。其危险在于,敌人有可能已迂回到美军阵地的后方。作为一种预防措施
,迪安已将第21团部署到大田以东6英里左右的那条至关重要的汉(城)釜(山)公路,以及通往玉井、永同
和大邱以东的铁路上。如果24师以任何一种队形撤离,这条公路必须确保畅通。在这座阵地上,21团也可
以对24师右翼的任何动向进行监视。
在大田南边通往锦山的公路上,迪安起初派遣了该师的机动侦察连前往守卫,并警戒该师后方的任何
行动。尔后,迪安又经过考虑,将侦察连抽回,以支持大田的第34团。该团被部署在两条公路上。一条从
西北的大坪里通出,另一条从西北的论山通出,其阵地拉得太长,十分危险。而眼下的结果是,第24师根
本不知道南边各条通道上正在发生的情况。
饱经创伤的第19团尽管状态不佳,也不能对此危机袖手旁观。迪安将军命令该团的第2营退回大田,
留作师的预备队。2营在大坪里的战斗中蒙受的创伤较少,但其兵力也很可怜:兵员尚不足700人。
7月19日,争夺大田的战斗随着双方的空中打击开始打响。早上,雅克飞机对大田东边那座铁路桥梁
进行轰zhà,并造成了破坏。但是,到中午时分,美国的工兵已将桥梁修好。飞机还撒了传单,并对大田简
易机场进行了扫shè,但在下午,防空pào火就在大田西边击落了两架雅克飞机。美军飞机对所有已知或可疑
的北朝鲜人集结区进行了轰zhà,同时也观察到,北朝鲜人已将位于大坪里的那座锦江桥梁修复,他们的坦
克和大pào正在渡江。当时美军的战斗飞机处于不利地位,因为朝鲜缺乏机场,大部分飞机不得不从日本起
飞,这便大大缩短了他们在战场上所能逗留的时间。
北朝鲜人指派定州的疲惫之师第2师前往包抄美军右翼,但该师并没有按时到达,在战斗中也没有显
出威风。北朝鲜继续依赖其第3师和第4师。第3师领命从北边直接通过大坪里向南进攻,而第4师已在公州
越过锦江,分兵两路,由坦克开道。一路是由两个团组成的分遣队,携带大部分坦克和大pào,向南边的南
山挺进,然后向东朝大田进发;另一路由一个团组成分遣队,翻山越岭,沿着一条从公州直通儒城的次要
道路运动。这条路在加川河边第34团阵地的正西方与那条主要公路相连。
将两个团迂回派遣到论山,然后向东,这虽然看起来像是将一个师的三分之二兵力撤出了战斗,但北
朝鲜人却已成竹在胸,而且所订计划还不失为一个良策。这支队伍的大部分力量直接从西边向34团防线发
起进攻,那里很少有人预料得到。而北朝鲜指挥部又从这支步兵队伍中抽出一些人来,继续向南运动,并
对大田南边的锦山公路进行攻击。这正是侦察连所撤离的那条公路。这样,第24师对南面的所有进展便一
无所知。
第一个发现南山公路上运动情况的是侦察连的一个排。该排由第34团团长比彻姆上校于下午早些时候
派到南山公路之外,前去寻找敌人。在加川河以西3英里处,该排遭到了公路两侧pào火的袭击。他们于是
撤了回去,越过加川河,与第34团设置路障的L连合兵一处。没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