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最新章节 >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49 章

  那座阵地转向南边。这两条路都有危险。军隅里至顺川那条公路要近得多,而且

  人们认为,能够渗透进去并建立路障的中国军队也为数不多。通往安州的公路恰在清川江南岸,估计中国

  军队会包围南撤的队伍,并用路障将队伍分割开来。

  在中国人的奋勇阻击下,第9团进展缓慢。因此,该团在报告中对中国人路障实力的估计一次比一次

  高。由于这些先后矛盾的报告,师部难以做出决定。不过总得做出决定,师部最后确定走军隅里至顺川的

  公路。师部还决定于中午时分开始撤退,并命令各部队到顺川公路上军隅里南6英里处的师指挥部集合,

  但第23团除外,该团和工兵营一道殿后。第23团必须在军隅里附近坚守阵地,直到全师部队最后脱身为止

  。而工兵营则必须在师指挥部的正南与西南的高地上死守,以掩护师部队伍顺利撤离。

  全师各部及所属队伍奉命集结,师部同时也不断接到情况危急的报告。负责殿后的第23团说,正面和

  侧翼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前面顺川公路上排除中国人所设路障的第9团报告说,把守出口的敌军岿然不动

  ,难以突破。而这时,密集的阻击火力从四面八方向师指挥部所在地shè来。第2师的战地日记对当时的形

  势作了如下描述:“到下午1点时,大家知道只有两种抉择:一种是向南冲击,突破路障杀出一条血路;

  另一种则是固守在师指挥部附近,拼死一搏,进行徒劳的挣扎。最后决定向南突围。下午1点30分,部队

  开始突围。”

  师部大队的先头部队刚往南走了四分之三英里,中共军队的火力就雨点般从公路两旁shè来。车辆一辆

  紧挨一辆,走走停停,速度很慢。路障显然没有被突破。不久人们便发现,路障连绵长达7英里。那根本

  不是一道路障,而是一条伤人夺命的通道。每当路两边埋伏的中国士兵开qiāngshè击时,坐在车里和车上的人

  就会栽倒在路沟里,他们扔下的车辆又会挡住大队的去路。但大队所以能设法逃出这条血腥长廊,据该师

  所属的第17野战pào兵营(配有8英寸榴弹pào)的官兵们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开来了一台配备有40毫米双管

  高shèpào的半履带式车辆,开始向公路两旁猛shè;二是美国飞机不断沿着公路飞来飞去,掩护大队撤离,并

  对公路两旁可疑目标进行打击。飞机飞来时,中国人就停止shè击。可是当飞机扫shè一番拉起来时,中国的

  pào手又重新开火。这样,受中共军队火力的影响,再加上起火和被打坏的车辆挡住去路,大队只能冲刺前

  进,还要把被打坏的车辆推到一旁,或者从旁边绕过去。所有车辆上很快都装满了伤员。死者则只能横七

  竖八地丢弃在路旁。

  部队并没有看到所发生的整体情况,倒是个别人或小组亲身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在jiāo织着惊慌、死亡

  和毁灭的突围战中,只有亲眼目睹、亲自参与的将士所谈的情况才真实可信。譬如,第17野战pào兵营的一

  些人清晰地记得,一辆载有一名宪兵中尉的吉普车试图从他们的车辆旁开过,可司机被狙击手打死,中尉

  简直吓瘫了。野战pào营的人把他放在了一辆吉普车的拖车上。另外一些士兵看到南朝鲜和土耳其的士兵从

  左(东)侧汇入大队后,爬上了pào车。过了片刻,一门榴弹pào翻倒了,坐在上面的8名南朝鲜士兵全被砸死

  在pào车下。

  大队继续往南撤时,天渐渐黑下来,中国军队在后面紧迫不舍,并用迫击pào、手榴弹、刺刀和轻兵器

  包围了殿后部队。原师指挥部西南的两处重要山头由工兵营一直坚守到天大黑以后。守卫这两座最北边山

  头的人一个也没有逃出来。由于看到显然无法撤出所有重型装备,一些部队便把车辆和重武器丢弃到路上

  ,只身越野逃离了。

  到晚间8点一刻左右时,第17野战pào营的先头部队熄灭车灯在黑暗中行驶。他们来到了一条小河前,

  河上的桥已被zhà毁。河北边有一条可涉水而过的旁道,但南岸梯田处的出口却很陡峭。那里有3台车辆陷

  在河里,挡住了去路。为了拖出这些陷在河里的卡车,第17野战pào营把拖车上的大pào卸掉。正要行动时,

  由两辆开着灯的美国坦克从南面隆隆地开了过来。灯光照着正在旁道上工作的pào兵身上。中国的60毫米榴

  弹pào、机qiāng和单兵狙击手立即向旁道开火,大约有5发迫击pào弹落在当场。当时恰有一名中国狙击手,正

  站在距pào兵A连主任参谋罗兰?D?贾德上尉约30英尺的地方向他瞄准,这时一名pào手将其击倒。两辆坦克

  迅速灭灯,并用大pào和机qiāng向敌军方向shè击。第17野战pào营总算通过了这条便道,此后便再没有遇到中国

  火力。到晚上9点30分,pào兵营清除了最后一道路障。A连的军士长杰克?E?威廉说:“在我看到大队的

  前卫打开车灯时,我真感到一生中再没有比这更轻松的了。”

  全师人马开进顺川城时,拖车、榴弹pào车以及车辆的挡泥板上都是伤员。在这段火网jiāo织的7英里长

  的路上,联合国军估计有400人被打死,带伤回来的人还要比这个数字多得多。

  就在全师的大部分人马通过中国人的路障向南撤离时,第23团仍在军隅里附近抵御中国军队。接到撤

  退命令后,团长小保罗?L?弗里曼上校马上指示坦克手,把所剩的弹yào统统打完,其他部队则乘车迅速

  撤离。坦克手和pào手们在短短的22分钟内,共发shè了3000余发pào弹。

  这种惊人的发shè量使中国人误以为该团要进行反攻了。于是他们便立即挖掘掩体,等到该团撤出时,

  中国人并没有随后追击。弗里曼上校当时觉得无望走通往顺川的道路,所以他便率领全团取道安州。在安

  州,该团清扫了第5团战斗队的阻击阵地,归途中一路顺利。

  第2师完成了撤退任务,但损失惨重。在顺川南边集中时核查,该师共减员5000名,剩余人员已精疲

  力竭,丧失了战斗力。第8集团军将该师全部撤下,让其在汉城附近休整,以补充人员装备。

  沃克将军把新开到的英国第29独立旅派到平壤以北的防御阵地,打算沿平壤至元山的东西公路在朝鲜

  狭窄的蜂腰部形成一道防线。当时联合国军仍然在平壤以北,但是中国人却在平壤东北25英里处的松川将

  道路切断。在这种情况下,沃克将军只得下令撤出北朝鲜首都(当时该城到处燃起熊熊大火),并把第29旅

  留作后卫。该旅所辖部队有格罗斯特夏团各营、皇家北爱尔兰来复qiāng团和皇家挪森伯兰火qiāng团,并配有第

  8骑兵团的坦克车和一支皇家pào兵特遣队。一道参加掩护的还有英国第27旅、第25师和南朝鲜第1师。

  在中国军队发起反攻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第8集团军已从清川江后撤了50多英里,实际上已同中国

  军队脱离了接触,而第8集团军还在不停地撤退。中国人无法赶上第8集团军撤退的步伐。他们只能翻越雪

  山,跨过冰河,一步一步地尽快追赶。但联合国军却有汽车等运载工具,可以快速地退却。在联合国军身

  后,跟有成百上千的朝鲜难民。

  到12月中旬时,第8集团军已如惊弓之鸟,撤到了三八线以南,来到了西边开城以南冰天雪地的临津

  江畔。大溃退终告结束。此时第8集团军正在等待中共军队的下一次攻势,主动权已完全cāo在了中国人手

  里。这次撤退是美国历史上最远的一次撤退。从清川江到临津江,第8集团军仓皇撤退了120多空里(地面

  公路距离就更远了)。多半路程是该军在自发溃逃,并非处在敌军的压力之下。中国人不过是步行在后面

  追赶,远远地落在联合国军摩托化部队的后面。

  第44章 下碣隅里之战

  在长津水库附近的第10军前线,形势极为严重。部署在东北大部分防区内的南朝鲜部队以及美军第3

  师和第7师的大部分部队不在中共军队的进攻范围之内,因此,可以迅速撤到海边的安全地带。但第1海军

  陆战师的多数部队和第7师属下的一些部队却被困在长津水库旁海拔4000英尺的高地上。由于安全通道没

  有被打开,这些部队面临被歼灭的危险。

  靠近水库南端的下碣隅里是整个长津军事行动的焦点。这个村庄位于两条路的jiāo汇处,一条通向西北

  方向大约14英里处的水库西侧的柳潭里,另一条通向东北方向的水库东侧。下碣隅里又是在路的尽头:这

  条路从兴南和海边向北延伸64英里,大部分路段险峻陡峭,十分难行。而它又是穿越这一山区的唯一道路

  ,因此成为高地上海军陆战师和陆军部队的主要补给线。

  这三条狭窄的道路并不比美国的乡村公路宽多少,许多路段曲折蜿蜒,为大山所遮掩,但却要在这里

  进行一场难以置信的战斗。这场战斗与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将领色诺芬率万名士兵远征黑海的神奇传说极

  为相似,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令人难忘的戏剧xìng。jiāo战双方都有不少英勇卓绝、坚忍不拔的行为。

  海军陆战师的两个团及所属的pào兵部队受命从下碣隅里往西北的柳潭里运动,从柳潭里杀向西北约36

  空里外的武坪里,然后取道江界,直逼鸭绿江边的满浦津。同时,第7步兵师的一个pào兵营和两个步兵营

  也从下碣隅里沿水库东岸往东北方向运动,扫清敌军,以防敌人从东面向陆战师发动侧翼攻击。

  下碣隅里是这些进攻的基地,所以物资必须在这里储存,并要在此地建一所医院。第10军军长阿尔蒙

  德将军和海军陆战师师长史密斯将军认为,还需要建一座能够起降C-47双引擎运输机的简易机场,以确保

  供应补给品,并在紧急情况下撤离伤员。

  兴建简易机场需要中型坦克和推土机。但从镇兴里的山脚下通往北边10英里外的古土里(旁边就是海

  拔4000英尺的高地的起点)的公路上有多处急转弯,坦克和推土机都无法通过。11月16日工兵开始改造这

  条道路。到11月18日,已取得很大进展,有6辆M4A3谢尔曼式坦克开到了高地上。不过要使M26潘兴式坦克

  也能开上高地,还须付出努力把弯道加宽。为使5辆大型推土机开到下碣隅里,开始在冻得像花岗岩似的

  土地上开辟跑道,拓宽道路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1月19日。

  考虑到当地的条件,计划开辟一条3200英尺长的跑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按照战地指南的要求,

  在海平面高度时,C-47运输机需要一条3600英尺长的跑道;另外,每增加1000英尺的海拔高度,跑道就需

  要相应延长1000英尺。而下碣隅里海拔4000英尺,这意味着需要修建一条7600英尺长的跑道。但这里不仅

  没有足够的平地兴建这样一座机场,而且零度以下的气温也使这样的工程不可能开展。

  因此,第10军便转而依靠C-47飞机惊人的适应xìng能(C-47是DC-3型客机的军用型变体)。这一做法在朝

  鲜已习以为常。此种大型飞机不仅是朝鲜军事力量双方载重量最大的飞机,而且还能在异常情况下及小得

  可怜的机场上正常cāo作,比如从起伏不平的地面开辟的简易机场,像下碣隅里机场,或者在四面环山的狭

  小谷地修建的机场。而C-47型飞机的确做到了。任何一位经常在朝鲜乘飞机(这是唯一一种快速旅行的jiāo

  通工具)的乘客都觉得,载有重荷的C-47型飞机在山顶上降落十分正常,就像一块石头落在邮票般大小的

  机场上一样。飞机在落地时的瞬间即采取制动措施,然后颤抖着滑向一二十码外的跑道尽头。这种经历虽

  然惊险,但与起飞时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起飞时,飞行员一个劲地加快发动机的转速,直到飞机几乎要

  散架断裂时飞行员才松开制动装置,C-47便突然冲过很短的跑道,迅速向上攀升;发动机竭尽全力,驱动

  飞机飞越陡然升高的高地和山脊。通常飞机距下面的山脊只有几英尺高。所有在朝鲜因自己的技术和胆量

  而赢得尊敬的人都无法跟C-47的飞行员相比。

  陆战队工程兵昼夜不停地修建简易机场,军需官兵和卡车队在建设供给基地,医疗部队也在兴建野战

  医院。与此同时,第7海军团战斗队从下碣隅里以西8英里的德洞关出发,朝柳潭里方向运动。11月25日拿

  下柳潭里。第5海军团战斗队的大部分士兵也几乎同时开始分批向柳潭里转移,准备穿过第7海军陆战团的

  驻地,在第10军11月27日进攻武坪的战斗中充当先锋。

  与此同时,第7师32团1营的人马已抵达下碣隅里,来到水库的东侧,并于11月26日部署在下碣隅里东

  北大约73英里的水库岸边;紧随其后的是第7师31团3营的人马以及增援的第57野战pào兵营。

  图11 1950年11月27日-12月11日 向海边撤退

  下碣隅里就像一个漏斗,一切都必须从这里通过。供给基地、战地医院和简易机场使这个村庄成了高

  地上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的唯一一处避难所。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共军会在这里展开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而上

  司也没有人认为有必要在下碣隅里部署强大的防御力量。因此,已奉命驻守下碣隅里的第1海军团战斗队

  接到命令,进入古土里和镇兴里的阵地,守护主补给线。而凭现有的运输能力,要把进攻部队运到阵地已

  面临很大的压力。因此,不能优先将守卫部队运往下碣隅里。结果到11月26日晚,第1海军陆战团只有三

  分之二多一点的人马到达下碣隅里。这支队伍由H连、I连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