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文化
年底的南宁难得凉快了下来,这个地处西南的南方省会一年到头难得有几个月温度不高的,周泽端也在这个时候回到南宁休息了一回,毕竟他作为整个国社党的领导人总不能一直钉在湖北那个地方守着长江大桥的修建吧。
所以,在从武汉回来之后,周泽端决定好好放松一两天,正好最近陈莹薰比较有空,两人一起又在南宁的大街小巷上面寻找起当初结婚前的浪漫来。这些大街小巷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会议,也是他们感情生涯的见证。
说起来周泽端最近也是一直在自己两个老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虽然绝大多数男人都有着三妻四妾的梦想,但是对周泽端这种前宅男来说,让他把女人看成男人的附属他实在是做不到。在周泽端眼里每个女人都是独立的,都是需要被尊重的,尤其是自己的老婆,他们不是给你传宗接代的工具,单纯因为传宗接代的话周泽端也是不可能结婚的。
不过这种心态对周泽端来说负担就有点大,因为他不愿意让任何一个媳妇感觉到委屈或者被忽视,同时又因为自己内心的一点贪心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之下,周泽端只能在中间寻找着平衡。
也幸好不论是陈莹薰还是袁淑祯,都不是那种恃宠而骄或者不知进退的女人,随着他们对周泽端的了解越深,对周泽端的心态也就越加理解。所以两个女人虽然有些私下里勾心斗角的,但是至少明面上都没有给周泽端制造过什么难题,大家也知道这个家庭维系的不容易。
两人相比之下,陈莹薰的优势在于她是周泽端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动心的姑娘,而且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她的思想跟周泽端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两人也像周泽端后世那样经历正常的结识、相恋、见家长、定亲、结婚这样走下来。
相比之下袁淑祯的优势就在于她出身自高官家庭,虽然她那几个哥哥弟弟的都不怎么出彩,但是袁淑祯还是继承了老袁大部分的政治智慧,对于帮助周泽端理解局势,管理下属方面有着极大的帮助,他的见识可以帮助周泽端在这个时代的政治环境当中游刃有余。
所以为了平衡,上次周泽端南下钦州是有袁淑祯陪同,这次周泽端在城内休息就是跟陈莹熏一起了。陈莹薰也非常珍惜两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光,不顾那些老夫子嫌弃的目光紧紧的拉着自己丈夫的手,穿梭在南宁的大街小巷之上,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两人在城内逛着逛着,还是来到了一个报摊附近,出于媒体人的习惯,陈莹薰拉着周泽端来到这座报摊,准备看一看最近别家的报纸上有什么新的动态。这也是周泽端教她的,作为一个初学者,你可以在站稳脚跟之前先学习一下优秀的同行,把他们的优点转化到自己身上,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弯路。
看着陈莹薰兴致勃勃的在看着面前的报纸,百无聊赖的周泽端也跟着随意浏览着这些报纸。说起来他的办公室每天都会有报纸提供,只不过每天提供的报纸都是一些侍从认为比较重要的,毕竟他工作的时候事情那么多,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在那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上面。
所以在这个种类比较齐全的小报摊上面,周泽端还是能够看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国社党治下的报纸发行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首先就是要保证你的报纸上的内容不会跟国社党的思想方针唱反调,国社党提倡的你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但是不能扯着嗓子来一个强烈反对。
另外就是报纸必须保证所刊登新闻的可观和真实。在后世周泽端最厌烦的就是那种捕风捉影的花边小报和那些哗众取宠的标题党,很多新闻工作者已经完全丢失了他们的良知和职业道德,在没有了解清楚事情真像之前就开始大肆报道,还在报道当中添加很多自己凭空猜测的东西。
不管社会的经济文化有多么发达,大部分人都是盲目的,从众的,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所以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就取决于媒体的报道。而媒体的报道一旦丢失了自己的客观性真实性,甚至媒体开始刻意的把民众的认知往某一个方向引导,那么就会出现民意被歪曲利用而形成假民意从而绑架整个社会的情况,比如后世弯弯的绿党就擅长使用这招,把整个岛上的居民都绑架在了他们独立的思想下。
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之下,整个国社党政府统治区域内的报纸数量没有像北京上海那么夸张,随便一个人,只要找几个有点名气的文人就可以办一份报纸。不过国社党地盘上的经济发展不错,限租令等保障基层民生的政策实行下来也使得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报纸的销量都要比北方好很多。
报纸的生存环境不错,所以国社党地盘的报纸数量还是能够得到保障,而且这些存活下来的报纸都有自己的特色,信息质量也有所保证。周泽端在这些报纸上就发现了一些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消息。
比如现在的一些报纸,依然采用的是语言更加简练但是理解起来较难的古文形式,而另外一些报纸则是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进行表达。两者看起来好像只是代表了不同的写作习惯,但是在现在可是代表着不同的思想方向。
在这些报纸上周泽端发现了一个自己都要忘掉的事情,那就是新文化运动。
这个运动的发起人主要是胡适、李大钊等人,所提倡的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两种思潮,而最为结合现实的,就是提倡用白话文进行写作。来自后世的周泽端自然能够理解白话文写作的好处,那就是能够让文章更加通俗易懂,降低了文化普及难度。
但是这个年代的很多人并不赞同这个思想,在他们看来文化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所拥有的,让他们像平时说话那样写作,岂不是把他们拉到了跟那些凡夫俗子一样的程度了吗。
作为对抗,这一排不仅宣扬古文写作,同时宣传尊孔复古,大力倡导古礼,同时继续把孔子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子之上。而这股力量的代表人物,就是周泽端的便宜老丈人老袁。
老袁推行尊孔复古,完全是出自他那不可告人的私心,他想要在世人心中树立古礼不可动摇的地位,从而让人们接受他登上皇帝宝座。同时北洋的力量大多来自前清官僚,在这些人眼中孔子还是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老袁如此作为也是为了在北洋内部寻求最广泛的支持。
看到文化界的这种对立,周泽端沉思了起来。文化从来就不是独立的事物,它跟经济和政治等都息息相关。作为思想的外在表现,文化在一个政党的政治生活当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之前周泽端是没有注意到这种文化界的冲突,说起来还是他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经济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方面,但是现在既然发现了这方面的缺陷,那么就要及时改正,避免国社党内部出现混乱。
在跟一些国社党高层交流过之后,周泽端与11月下旬正式召开了国社党内部大会,讨论国社党在文化方面的工作方向。
首先,周泽端肯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德先生和赛先生是需要被肯定的,是能够给中国带来前进动力的。同时用白话文书写的习惯也应该提倡,但是提倡白话文也不代表就要消灭古文,作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古文也应该被我们发扬光大。
会议最后,国社党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方案。首先,从明年也就是1918年开始,国社党范围内公开发行的所有报纸都必须采用白话文表达,同时正式以政府政令的方式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
同时提倡的,还有思想上的解放,比如提倡婚姻自由,提倡唯物主义,提出一个优秀的现代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反对包办婚姻,反对封建迷信,反对一切把个人意志强加给他人的行为。
当然,提倡新文化也不代表着全盘否定旧文化,在传统文化当中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友善他人,邻里和睦,助人为乐等优良传统同时也出现在国社党命令提倡的范围之中。
国社党的宣传机构可不是一般的强大,不仅有着自己旗下的各种报纸,同时还有着无线广播,把这些提倡传播到国社党统治下的各个角落。通过这次的行动,国社党开始在文化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整个华夏又一次见识到了国社党的力量。
不过对于国社党方面的重视,北洋方面就要显得冷落的多了,整个北洋在黎元洪下台,冯国璋继任大总统之后,又一次开始了内部的争斗,而且还是两个北洋大佬之间的直接争斗,根本没有时间去理会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只有一班穷酸腐儒和山东孔家那帮人在北方一阵狂吠。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所以,在从武汉回来之后,周泽端决定好好放松一两天,正好最近陈莹薰比较有空,两人一起又在南宁的大街小巷上面寻找起当初结婚前的浪漫来。这些大街小巷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会议,也是他们感情生涯的见证。
说起来周泽端最近也是一直在自己两个老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虽然绝大多数男人都有着三妻四妾的梦想,但是对周泽端这种前宅男来说,让他把女人看成男人的附属他实在是做不到。在周泽端眼里每个女人都是独立的,都是需要被尊重的,尤其是自己的老婆,他们不是给你传宗接代的工具,单纯因为传宗接代的话周泽端也是不可能结婚的。
不过这种心态对周泽端来说负担就有点大,因为他不愿意让任何一个媳妇感觉到委屈或者被忽视,同时又因为自己内心的一点贪心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之下,周泽端只能在中间寻找着平衡。
也幸好不论是陈莹薰还是袁淑祯,都不是那种恃宠而骄或者不知进退的女人,随着他们对周泽端的了解越深,对周泽端的心态也就越加理解。所以两个女人虽然有些私下里勾心斗角的,但是至少明面上都没有给周泽端制造过什么难题,大家也知道这个家庭维系的不容易。
两人相比之下,陈莹薰的优势在于她是周泽端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动心的姑娘,而且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她的思想跟周泽端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两人也像周泽端后世那样经历正常的结识、相恋、见家长、定亲、结婚这样走下来。
相比之下袁淑祯的优势就在于她出身自高官家庭,虽然她那几个哥哥弟弟的都不怎么出彩,但是袁淑祯还是继承了老袁大部分的政治智慧,对于帮助周泽端理解局势,管理下属方面有着极大的帮助,他的见识可以帮助周泽端在这个时代的政治环境当中游刃有余。
所以为了平衡,上次周泽端南下钦州是有袁淑祯陪同,这次周泽端在城内休息就是跟陈莹熏一起了。陈莹薰也非常珍惜两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光,不顾那些老夫子嫌弃的目光紧紧的拉着自己丈夫的手,穿梭在南宁的大街小巷之上,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两人在城内逛着逛着,还是来到了一个报摊附近,出于媒体人的习惯,陈莹薰拉着周泽端来到这座报摊,准备看一看最近别家的报纸上有什么新的动态。这也是周泽端教她的,作为一个初学者,你可以在站稳脚跟之前先学习一下优秀的同行,把他们的优点转化到自己身上,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弯路。
看着陈莹薰兴致勃勃的在看着面前的报纸,百无聊赖的周泽端也跟着随意浏览着这些报纸。说起来他的办公室每天都会有报纸提供,只不过每天提供的报纸都是一些侍从认为比较重要的,毕竟他工作的时候事情那么多,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在那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上面。
所以在这个种类比较齐全的小报摊上面,周泽端还是能够看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国社党治下的报纸发行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首先就是要保证你的报纸上的内容不会跟国社党的思想方针唱反调,国社党提倡的你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但是不能扯着嗓子来一个强烈反对。
另外就是报纸必须保证所刊登新闻的可观和真实。在后世周泽端最厌烦的就是那种捕风捉影的花边小报和那些哗众取宠的标题党,很多新闻工作者已经完全丢失了他们的良知和职业道德,在没有了解清楚事情真像之前就开始大肆报道,还在报道当中添加很多自己凭空猜测的东西。
不管社会的经济文化有多么发达,大部分人都是盲目的,从众的,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所以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就取决于媒体的报道。而媒体的报道一旦丢失了自己的客观性真实性,甚至媒体开始刻意的把民众的认知往某一个方向引导,那么就会出现民意被歪曲利用而形成假民意从而绑架整个社会的情况,比如后世弯弯的绿党就擅长使用这招,把整个岛上的居民都绑架在了他们独立的思想下。
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之下,整个国社党政府统治区域内的报纸数量没有像北京上海那么夸张,随便一个人,只要找几个有点名气的文人就可以办一份报纸。不过国社党地盘上的经济发展不错,限租令等保障基层民生的政策实行下来也使得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报纸的销量都要比北方好很多。
报纸的生存环境不错,所以国社党地盘的报纸数量还是能够得到保障,而且这些存活下来的报纸都有自己的特色,信息质量也有所保证。周泽端在这些报纸上就发现了一些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消息。
比如现在的一些报纸,依然采用的是语言更加简练但是理解起来较难的古文形式,而另外一些报纸则是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进行表达。两者看起来好像只是代表了不同的写作习惯,但是在现在可是代表着不同的思想方向。
在这些报纸上周泽端发现了一个自己都要忘掉的事情,那就是新文化运动。
这个运动的发起人主要是胡适、李大钊等人,所提倡的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两种思潮,而最为结合现实的,就是提倡用白话文进行写作。来自后世的周泽端自然能够理解白话文写作的好处,那就是能够让文章更加通俗易懂,降低了文化普及难度。
但是这个年代的很多人并不赞同这个思想,在他们看来文化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所拥有的,让他们像平时说话那样写作,岂不是把他们拉到了跟那些凡夫俗子一样的程度了吗。
作为对抗,这一排不仅宣扬古文写作,同时宣传尊孔复古,大力倡导古礼,同时继续把孔子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子之上。而这股力量的代表人物,就是周泽端的便宜老丈人老袁。
老袁推行尊孔复古,完全是出自他那不可告人的私心,他想要在世人心中树立古礼不可动摇的地位,从而让人们接受他登上皇帝宝座。同时北洋的力量大多来自前清官僚,在这些人眼中孔子还是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老袁如此作为也是为了在北洋内部寻求最广泛的支持。
看到文化界的这种对立,周泽端沉思了起来。文化从来就不是独立的事物,它跟经济和政治等都息息相关。作为思想的外在表现,文化在一个政党的政治生活当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之前周泽端是没有注意到这种文化界的冲突,说起来还是他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经济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方面,但是现在既然发现了这方面的缺陷,那么就要及时改正,避免国社党内部出现混乱。
在跟一些国社党高层交流过之后,周泽端与11月下旬正式召开了国社党内部大会,讨论国社党在文化方面的工作方向。
首先,周泽端肯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德先生和赛先生是需要被肯定的,是能够给中国带来前进动力的。同时用白话文书写的习惯也应该提倡,但是提倡白话文也不代表就要消灭古文,作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古文也应该被我们发扬光大。
会议最后,国社党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方案。首先,从明年也就是1918年开始,国社党范围内公开发行的所有报纸都必须采用白话文表达,同时正式以政府政令的方式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
同时提倡的,还有思想上的解放,比如提倡婚姻自由,提倡唯物主义,提出一个优秀的现代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反对包办婚姻,反对封建迷信,反对一切把个人意志强加给他人的行为。
当然,提倡新文化也不代表着全盘否定旧文化,在传统文化当中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友善他人,邻里和睦,助人为乐等优良传统同时也出现在国社党命令提倡的范围之中。
国社党的宣传机构可不是一般的强大,不仅有着自己旗下的各种报纸,同时还有着无线广播,把这些提倡传播到国社党统治下的各个角落。通过这次的行动,国社党开始在文化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整个华夏又一次见识到了国社党的力量。
不过对于国社党方面的重视,北洋方面就要显得冷落的多了,整个北洋在黎元洪下台,冯国璋继任大总统之后,又一次开始了内部的争斗,而且还是两个北洋大佬之间的直接争斗,根本没有时间去理会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只有一班穷酸腐儒和山东孔家那帮人在北方一阵狂吠。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