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中庸不平庸最新章节 > 中庸不平庸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 章

  的财富。可以说,除了一个日渐没落的下层贵族的身份,孔子一无所有。孔子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境也随之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在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很多当时看来比较低级的工作,包括看管仓库的“委吏”和管放牧牛羊的“乘田”。成年以后,孔子空负一身学问,却到处找不到工作。他先到齐国,齐君对他的主张很欣赏,却因为实际政权cāo在大夫陈氏的手里,“悦孔子言而不能用”。到了五十一岁,孔子才在家乡鲁国获得了一个小小的官职,逐渐上升而做到主管全国司法的“司寇”。可是因为政治斗争的激烈,孔子五十五岁就被迫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却没有一个国君肯任用他,以至于生活颠沛流离,十分狼狈,最困难的时候,连续七天靠生吃野菜才活了下来。六十八岁以后,他回到鲁国,一直研究学问、教授学生,直到七十三岁去世。

  魅力从哪来(2)

  就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却受到当时和身后几千年的景仰,不但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

  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他的xìng格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意思是温和而严厉,威严却不粗暴,恭谦礼让却又自然安详。他所追求的“五美”,叫做“惠而不费,劳而不怨,yù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是说给别人带来实惠,同时自己也不付出太多;承受很多的负担和责任,但从不抱怨;有合理的追求和yù望,但绝不贪多务得;对自己有信心,但不会达到自负的程度;威严,但不会给人以粗暴鲁莽的印象。

  一言以蔽之,是修养造就了孔子的魅力。修养不是学来的,而是靠内心的领会,以及行动上时时自我提醒,逐渐养成习惯、变化气质而得来的。

  修养从内心开始

  对于现代人而言,修养好像是个遥远而又带点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的字眼,即使有心于提升自己、强化个人修养的人,也往往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

  《中庸》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达到“博厚”和“高明”的魅力境界,应该从内心的“诚”做起。但“诚”不能凭空得来,要靠后天的学习、反省,时时修养才能获得。

  “修”,指的是对自己的错误和短处及时改正,修正方向,端正身心;“养”,指的是发扬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注重实践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三年两年就能见效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知错能改的勇气。

  所以,修养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它需要持续的进取和不断的提高,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随时作出客观的评价,需要高度的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

  关于修养,最有名的例子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jiāo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省自己是否忠于工作,是否对朋友讲信用,是否学到了新的知识,这样才能维护内心的纯净与博大,成就强大的人格魅力。

  修养的方法很多。《韩非子》记载,战国时候的西门豹因为xìng急,就随身带着一块熟牛皮,提醒自己要柔韧、舒缓;而董安于的xìng子慢,就随身带着一根绷紧的弓弦,提醒自己要加快生活节奏。清代的名臣林则徐因为爱发怒,就在书房里高悬“制怒”条幅以自警,他的名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yù则刚”也是为了克制自己的怒气而作。

  修养不管采取什么办法,都只能是自己的事,既不能指望别人的帮忙,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宋代的赵概在书房里放了三个盒子,两个分别装着白豆和黑豆,另一个是空的。每做一件好事或者起一善念,就向空盒中投一颗白豆,做一件坏事或者起一恶念,就往盒子中投一颗黑豆,晚上数原来空盒的豆子,检查自己一天有多少长进和失误,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后来做到枢密使。

  魅力源于修养,而修养只能源于坚持。

  为什么要慎独(1)

  “暮夜无知”,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

  东汉名臣杨震为人非常正直,而且从小就以博学闻名。因为他是弘农人,属于今天的陕西,所以时人都誉称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他不愿意与州郡官员来往,直到五十岁的时候才出仕。后来,大将军邓骘听到他的贤名,举荐他为秀才。

  经过多次升迁,杨震才做到荆州刺史,又转为东莱太守。去东莱赴任的时候,经过昌邑,正巧做昌邑县令的王密本是杨震在荆州的时候举荐的秀才。王密夜里去驿馆拜见杨震,拿出十斤金子表示感谢,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是说,我们是老朋友,我了解你所以才举荐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非常惭愧地离开了。

  王密送给杨震金子,并不是贿赂,只不过是为了感谢过去的知遇之恩。王密说的“暮夜无知者”,其含义是“反正晚上没人知道,接受了也不会有损您的清名”。可是杨震认为,以前自己举荐王密,是出于对王密才能的了解,而不是私人jiāo情,所以不能接受回报。面对王密“暮夜无知”的提示,杨震义正严词地提出了有名的“四知”,表示其实根本不存在无人知道的事情,至少,天、神和当事者本人是知道的。

  “四知”,使杨震做到俯仰无愧的境界。他本xìng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人的拜见。他后来做到太尉的高官,除了应得的薪饷之外,所有的收入,一律归公。他谆谆教育子孙们要“节衣缩食,省吃简用”;出门的时候,要坚持步行或用自己的jiāo通工具,不准乘坐公家给他准备的车子。有人见他这样清廉,做了朝里的大官,家里还是那样的清苦,就劝他应当购置些产业。他却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果然,不但杨震本人被称为古代廉吏的典范,他的子孙也都因为良好的家风而备受重用,从杨震开始连续四代都做到最高级别的官员太尉,杨氏家族成为东汉一朝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在全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杨震留给子孙的“产业”,的确是最丰厚的。

  清代的思想家吕坤从这则故事中引申说:“‘暮夜无知’,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大jiān大盗,皆自无知之念充之。”所有的恶念,都是从“反正别人也不会知道”这种想法中生出。那些大jiān大盗干坏事的时候,都自以为别人是不会知道的。这样一种侥幸心理催生的,不仅仅是“大jiān大盗”,更多的是一些不遵守规则、不讲究公德的小动作,可是恰恰是这些小动作,对社会的危害更大,也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在修身的问题上,《大学》和《中庸》这两部经典不约而同地都谈到了“慎独”的要求。

  《大学》是在解释“正心”、“诚意”时讲到“慎独”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认为,所谓诚意,说到底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人的好恶,就像讨厌腐臭的气味一样,又像喜欢美丽的女子一样,统统都发自内心,是无法伪装的。所以只有在独处的时候,也像在大庭广众之下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才算真正做到了诚意。有的人自己闲居无事的时候什么事都干,见到君子以后就遮遮掩掩,表白自己的好处,可是人做的什么事都逃不过自己的内心,自己看自己,心肝脾胃都看得清清楚楚,心口不一又能骗得了谁呢?

  《中庸》中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道无处不在,当然也包括独处的时候。实际上,正是因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最清楚、最敏感,所以对自己而言,那些最隐秘的事情其实是最暴露的,最微小的事情也是最明显的。说它暴露、明显,原因在于这些看似隐秘微小的事情,一定是一览无遗地呈现在自己的心灵当中。所以君子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都戒惧警惕,不让不符合道德的意念在隐晦细微处表现出来。

  为什么要慎独(2)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关于隐私的辩证法。在隐私日益得到尊重、隐私权日益高扬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温先人的智慧,认识到“隐私”只不过是对于别人而言才有意义,对自己是没有什么隐私可言的。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即使暂时没人知道,也无法逃脱良心的谴责,而内心的折磨有时候会比社会的惩罚更加难以忍受。

  正因为隐秘的事实际上也是最显著的,所以君子会在最隐蔽的场合和最细小的事情上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这就是“慎独”。

  慎独,可以使道德从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信念,也就能从人们的一切言行中表现出来。不仅在公开的、大的事情上能按道德原则办事,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在各种细小问题上谨慎行事,不做违反道德原则的事情。这样修养而来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而不是靠外力的强制而勉强遵守的伪道德。

  不欺暗室

  慎独也可以作为识别人的道德品质的方法。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往往从最隐蔽、最细微的地方真实地暴露出来。在公开场合,在大的问题上,由于法制、舆论的压力,人们不能不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就容易放纵自己,暴露出真实的思想面目。还有一种人自觉地伪装自己,给人以假象,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和细小的问题上考察他们的思想本质。

  春秋时候,有一天卫国国君卫灵公正与夫人夜坐闲聊,忽然听到宫外车声辚辚,车行到宫殿门前的宫阙,声音就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才又有辚辚车声。灵公问夫人:“你能猜出门外乘车而过的是谁吗?”夫人回答:“这一定是蘧伯玉。”

  她解释说,按照礼的规定,经过君王之门应该下车,见到国君使用的路马应凭轼行礼,这是为了多方面显示尊敬之心。忠臣和孝子,从不因天色明亮就张扬节cāo,也从不因天色昏暗就败坏品行。蘧伯玉是卫国有名的贤大夫,仁义而聪慧,事奉国君十分谨慎,这样的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所以这个在黑夜里还严格守礼,在国君门前下车步行而过的人一定是蘧伯玉。

  灵公派人出去探个究竟,果然不出夫人所料,这个人正是蘧伯玉。

  蘧伯玉“不欺暗室”,赢得国君的承认和尊重。虽然他遵守的那些礼制和背后的忠君观念,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他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还严格按照规矩办事的精神,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有一个管理学的案例:在一家外资企业里,通常,制造部长需要对各个车间的生产日报表进行确认,尽管部长不一定每天都对每张报表认真阅读,但是他每天都必须对所有jiāo上来的报表进行盖章确认。有一天这位制造部的外籍部长突然注意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前一天他明明不在厂里,但奇怪的是前一天的生产日报表上却盖上了他的印章!他立刻非常严肃地找总经理投诉,要求严查是谁偷盖了他的印章。

  事情并不复杂,很快就查到了是他的部下盖的。他的部下看见他的印章就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又发现他当天出差,认为对生产日报表的盖章不过是履行一个手续而已,就好心替他盖了一下。

  在事情查清楚之后,这位外籍部长严肃地批评了部下的这种不诚信的做法,他说,我的印章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面,没有上锁,是我对这间办公室里所有人的信任,并相信,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会擅自动用我的东西。但是你的这个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对你们所有人的信任。因为你今天可以为了生产报表擅自使用我的印章,那么谁能保证你在有其他需要的时候不会擅自使用我的印章呢?为生产日报表盖一下印章,本身是一件小事,但是你擅自动用别人的东西,擅自动用别人的印章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件事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下属的错误却具有非常严重的xìng质。因为预期没人知道而不顾诚信的原则,以为在很亲密的人之间就可以不要规则,是犯下大错误、造成大损失的前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谨小慎微、防微杜渐才是少犯错的不二法门,而慎独,也就因此而成为一切修养手段的开始。

  控制好情绪(1)

  发而皆中节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等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样的状态就是“中”。在处理各类事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在心理上产生反映,发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并且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