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四十九章 田先生
“我是虎贲校尉杨奉麾下骑都尉徐晃!此乃行军司马卫宁公子!”先前不曾看得仔细,此刻凭借徐晃的眼力自然也能分辨出这个城尉当真是个身先士卒的上官,不由得心里升起一丝敬佩,这才急忙跳下马抱拳应道。
见徐晃下马,卫宁也不好再骑于骕骦高大的马体之上,在亲卫扶持下,这才下得马来,对那城尉微微点头颔算是回了一礼,当然,刚才那城尉拒不开城门还是让卫宁怒气未消,即便知道他是尽忠职守,但还是颇有怨气。
那城尉看卫宁一脸倨傲,毫不在意,卫宁那纨绔子弟的模样若不倨傲,在他眼中才是不正常得很,心里道是有些嘀咕,“这些兵马分明就是前线征战的正规军,怎么会跟随这样一个富家公子出行?而且看样子还往北方行走,那些官宦哪个不是拼命的向西入京逃去?奇怪,奇怪……”
当然,见卫宁身份不低,那城尉也只好赔笑的回道,“回禀两位大人,前几日有流寇作乱乌巢,小人不得不谨慎行事。适才若有得罪两位,还请见谅……”
卫宁此刻正与亲卫附耳,让他赶紧带董杰去城中药铺,按照董杰开的药方赶紧抓上一些药草,与緑萼煎熬服下,这忽然听到那城尉出声,这才脸色微变,慌忙出声道,“前几日有流寇作祟?那乌巢可曾被贼寇肆虐?”
卫宁心里当然大急,本来就是为了求药和一个安静稳妥之处,才心急火燎的往这里赶来,却不想偏偏这附近还有黄巾余孽骚扰乡里,倘若乌巢被黄巾攻破,那必然会烧杀掳掠,药草作为疗伤之物,那些贼寇缺了补给,当然不会放过。
那城尉心里升起一丝鄙夷,看卫宁焦急色变的模样自然以为他听到贼寇之名,而贪生怕死,即便听徐晃道来说他有个军职在身,但这副孱弱模样依旧让他以为是哪个豪门望族见战事平定,而插入军中来求个晋身功勋。很凑巧,偏偏大军在前,这里却出现一彪装备精良的汉军人马,那城尉所想实在也是理所当然,连带着连徐晃也被他视作一个看门护院的恶犬了。而卫宁的名头,自然也不是这样一个小县的城尉可以知道的。
但是,心中的嗤之以鼻,他也不可能表露出来,只能点头回话道,“回禀卫公子!前几日突然有一支四五百流寇人马杀来乌巢,我乌巢不过三百新招士卒,本是难以抵挡,不过,好在有田先生定计,这才打退贼寇!乌巢还是无恙,只是下官以为,那贼寇徒劳败退,无功而返,必然怀恨在心,只是想近来几日,恐会卷土重来!是以,下官先前才多有得罪……”
卫宁脑袋有些麻,根本没有仔细聆听那城尉的答话,只是在有些苦恼暗自道,“该死的混蛋!本来想借着乌巢让緑萼好好修养几日,再退走河东,不想黄巾虽然被打败,连连后退,但一些逃散士卒居然还在这一带四处为祸……唔,那如果我要回河东,向西而走,那些黄巾必然也还有不少,听卫三联络,接应我的人马也不过才三百来人,却又不似这五百汉军精锐久经战阵而装备精良,一路危险恐怕不小哦……”
“唉,不管怎么说,这北方还未安定下来,緑萼的身体在没有确定汤药有效时,也不能再走了!听这城尉说,这附近那股流寇还没打散,那也是不安全的……既然如此,那先在乌巢呆上一段时日,有徐晃,典韦还有这五百人马在,乌巢要守住,那还不是轻而易举?一股溃兵,又有何本事?”卫宁咬了咬手指,这才一咬牙,颇为无奈转过头来对那城尉道,“既然你是乌巢城尉?为何不见县令踪影?莫非你刚才说的田先生便是县令?此人身在何处?”
“哼……我那上官在此前黄巾为祸之前便携裹家眷逃之夭夭了,新任县令在前几日前,闻得有贼寇攻打,也吓得魂飞魄散,弃城而走了!这些上官的性命,可比咱们乌巢小县的百姓精贵得多呢!”那城尉听得卫宁问,不由得冷笑一声,冷嘲热讽起来,但忽而想起卫宁也是贵族身份,不由得慌忙止住话头,干咳一声道,“我说的田先生是巨鹿人氏,早前曾在京师任御史,好像如今已经弃官而走,前几日正巧入得乌巢,这才盘桓此地,助我等打败那贼寇!”
“哦?”对于那城尉的冷声讽刺,卫宁自然不会放在心上,那城尉说的话,却引起了他一些兴趣,“朝堂上官,弃官而走?这身份却是不小……田先生?何人?”
如今北方虽然被汉军连连收复,张角一支孤军只不过负隅顽抗,昔日黄巾那数百万席卷天下之势,却被区区十万汉军打得飞灰湮灭,溃不成军,此刻的黄巾之乱也渐入尾声,如同日暮西山,再难有所作为。
不过,不管怎么样,在卫宁上辈子的历史中,黄巾之乱的定义时段却是从4年一直到了92年,其中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那些逃散的黄巾余孽,也正是靠着这些黄巾余寇,才使得初期的曹操拥有了很多兵员,得以有争霸天下最为基础的资本,虽然这些资本差点害得他粮草匮乏,差点被人袁绍干掉……
这些事情是卫宁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如同他无法挽回三国诸侯争霸而带来人口锐减的局面一样,中央皇权的没落,造就了地方诸侯之间反抗心思,或是有意,或是无意的,他们都需要依靠这些黄巾余孽来作为借口,借以长期控制地方经济,政治以及最重要的兵权,这才纵容了某些黄巾反贼继续祸害州郡的本钱,不过只是有些人却疏忽大意,最后只能自食其果罢了。
即便本来是不需要这些理由的,但在三国这样一个处于名,理的封建时代,有大义才能行事,已经是所有人心中的共识,同样取得了大义,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好比拥有了稳定军心的精神武装,普遍愚民,老百姓甚至是军队若是没有一个向心力大的目标,也很难挥出该有的凝聚力。所以,后来,不论是田丰沮授,还是荀彧,郭嘉,甚至是远在江东的孙策都反复强调了迎取汉献帝的重要性,这便是大义的重要性。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见徐晃下马,卫宁也不好再骑于骕骦高大的马体之上,在亲卫扶持下,这才下得马来,对那城尉微微点头颔算是回了一礼,当然,刚才那城尉拒不开城门还是让卫宁怒气未消,即便知道他是尽忠职守,但还是颇有怨气。
那城尉看卫宁一脸倨傲,毫不在意,卫宁那纨绔子弟的模样若不倨傲,在他眼中才是不正常得很,心里道是有些嘀咕,“这些兵马分明就是前线征战的正规军,怎么会跟随这样一个富家公子出行?而且看样子还往北方行走,那些官宦哪个不是拼命的向西入京逃去?奇怪,奇怪……”
当然,见卫宁身份不低,那城尉也只好赔笑的回道,“回禀两位大人,前几日有流寇作乱乌巢,小人不得不谨慎行事。适才若有得罪两位,还请见谅……”
卫宁此刻正与亲卫附耳,让他赶紧带董杰去城中药铺,按照董杰开的药方赶紧抓上一些药草,与緑萼煎熬服下,这忽然听到那城尉出声,这才脸色微变,慌忙出声道,“前几日有流寇作祟?那乌巢可曾被贼寇肆虐?”
卫宁心里当然大急,本来就是为了求药和一个安静稳妥之处,才心急火燎的往这里赶来,却不想偏偏这附近还有黄巾余孽骚扰乡里,倘若乌巢被黄巾攻破,那必然会烧杀掳掠,药草作为疗伤之物,那些贼寇缺了补给,当然不会放过。
那城尉心里升起一丝鄙夷,看卫宁焦急色变的模样自然以为他听到贼寇之名,而贪生怕死,即便听徐晃道来说他有个军职在身,但这副孱弱模样依旧让他以为是哪个豪门望族见战事平定,而插入军中来求个晋身功勋。很凑巧,偏偏大军在前,这里却出现一彪装备精良的汉军人马,那城尉所想实在也是理所当然,连带着连徐晃也被他视作一个看门护院的恶犬了。而卫宁的名头,自然也不是这样一个小县的城尉可以知道的。
但是,心中的嗤之以鼻,他也不可能表露出来,只能点头回话道,“回禀卫公子!前几日突然有一支四五百流寇人马杀来乌巢,我乌巢不过三百新招士卒,本是难以抵挡,不过,好在有田先生定计,这才打退贼寇!乌巢还是无恙,只是下官以为,那贼寇徒劳败退,无功而返,必然怀恨在心,只是想近来几日,恐会卷土重来!是以,下官先前才多有得罪……”
卫宁脑袋有些麻,根本没有仔细聆听那城尉的答话,只是在有些苦恼暗自道,“该死的混蛋!本来想借着乌巢让緑萼好好修养几日,再退走河东,不想黄巾虽然被打败,连连后退,但一些逃散士卒居然还在这一带四处为祸……唔,那如果我要回河东,向西而走,那些黄巾必然也还有不少,听卫三联络,接应我的人马也不过才三百来人,却又不似这五百汉军精锐久经战阵而装备精良,一路危险恐怕不小哦……”
“唉,不管怎么说,这北方还未安定下来,緑萼的身体在没有确定汤药有效时,也不能再走了!听这城尉说,这附近那股流寇还没打散,那也是不安全的……既然如此,那先在乌巢呆上一段时日,有徐晃,典韦还有这五百人马在,乌巢要守住,那还不是轻而易举?一股溃兵,又有何本事?”卫宁咬了咬手指,这才一咬牙,颇为无奈转过头来对那城尉道,“既然你是乌巢城尉?为何不见县令踪影?莫非你刚才说的田先生便是县令?此人身在何处?”
“哼……我那上官在此前黄巾为祸之前便携裹家眷逃之夭夭了,新任县令在前几日前,闻得有贼寇攻打,也吓得魂飞魄散,弃城而走了!这些上官的性命,可比咱们乌巢小县的百姓精贵得多呢!”那城尉听得卫宁问,不由得冷笑一声,冷嘲热讽起来,但忽而想起卫宁也是贵族身份,不由得慌忙止住话头,干咳一声道,“我说的田先生是巨鹿人氏,早前曾在京师任御史,好像如今已经弃官而走,前几日正巧入得乌巢,这才盘桓此地,助我等打败那贼寇!”
“哦?”对于那城尉的冷声讽刺,卫宁自然不会放在心上,那城尉说的话,却引起了他一些兴趣,“朝堂上官,弃官而走?这身份却是不小……田先生?何人?”
如今北方虽然被汉军连连收复,张角一支孤军只不过负隅顽抗,昔日黄巾那数百万席卷天下之势,却被区区十万汉军打得飞灰湮灭,溃不成军,此刻的黄巾之乱也渐入尾声,如同日暮西山,再难有所作为。
不过,不管怎么样,在卫宁上辈子的历史中,黄巾之乱的定义时段却是从4年一直到了92年,其中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那些逃散的黄巾余孽,也正是靠着这些黄巾余寇,才使得初期的曹操拥有了很多兵员,得以有争霸天下最为基础的资本,虽然这些资本差点害得他粮草匮乏,差点被人袁绍干掉……
这些事情是卫宁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如同他无法挽回三国诸侯争霸而带来人口锐减的局面一样,中央皇权的没落,造就了地方诸侯之间反抗心思,或是有意,或是无意的,他们都需要依靠这些黄巾余孽来作为借口,借以长期控制地方经济,政治以及最重要的兵权,这才纵容了某些黄巾反贼继续祸害州郡的本钱,不过只是有些人却疏忽大意,最后只能自食其果罢了。
即便本来是不需要这些理由的,但在三国这样一个处于名,理的封建时代,有大义才能行事,已经是所有人心中的共识,同样取得了大义,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好比拥有了稳定军心的精神武装,普遍愚民,老百姓甚至是军队若是没有一个向心力大的目标,也很难挥出该有的凝聚力。所以,后来,不论是田丰沮授,还是荀彧,郭嘉,甚至是远在江东的孙策都反复强调了迎取汉献帝的重要性,这便是大义的重要性。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