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V
“铁面,你知道我最喜欢看别人干什么吗?”
铁面男子暗自瞪了她的背影一眼,尽量压低了声音道:“属下不知。”
“我啊,最喜欢看别人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表情。”
结果,有人吐血了。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在卫国被重视的程度仅仅次于春节除夕。
小到家家吃团圆饭,大到宫中宴请百官。
然,能体现一个习俗被人重视的程度,不单单是从民间风俗上体现,更深一层的体现,亦或是对后代影响最深远的还是要数灿烂的文学艺术。
中秋一直是文人雅士笔下画上的宠儿,从而留下不少传世佳作。
而在卫国,为庆佳节,更是举行了不止一项文学斗艺活动,而近年来,是以添墨会的斗墨会为巨擘头龙。
添墨会,乃是卫国第一大文楼,而坐上这文楼第一的宝座,历时却不过五六年的光景,无人能记得起它具体是哪日扬名大卫的,仿佛是一夜之间崛起的添墨会,同是一夜之间传遍了大街小巷。
据传会中收录的名字古画,是比宫中专门收藏墨宝的天禄阁还要珍稀不少,其中不乏绝迹多年的大家墨宝。
关于添墨会背后的主人,众说纷纭。
有人说其背后是某位位高权重的文臣,借以揽收锋芒初露的学子为己门生。
有人说是位神秘的江湖人物,过腻了血雨腥风,只是想利用添墨会赚钱安享晚年而已,毕竟,一副字画经过添墨会一遭,价格定是翻上几番。
特别是添墨会每月月末都会举行名品拍卖行活动,竞拍会,本就是个销金窟,竞拍者中若真是钟爱此物,那就不怕价格高,而添墨会呢,就怕没人抢。
一副诗画,一本书法名家字集,动辄便是成千上万的真金白银,寻常百姓光是听闻,双手都要抖一抖,心尖儿都是要颤一颤的。
关于添墨会幕后的主子是何人的问题,时间一久,种种猜想都不曾得到验证,人们的注意力也不在放在这方面了,毕竟比起那死不露面,且不知究竟是否存在的主子,更吸引人的则是它的本身的光彩和价值。
添墨会的崛起,定是不会没有因由的,突现的大量让人咂舌的名人真迹暂且不提,光是楼中坐镇的三位大师已让人无法淡定了。
诗c书c画三项不外乎就是墨宝的详细分类了。
坐镇添墨会诗项的齐寥,之前却是名不经转的,相传三十岁之前一直是在王城街头以卖些诗画,代人写信为生的落魄之人。
后来勉勉强强进了家小私塾。。。却还不是去作画的,至于是扫地还是擦桌子,这个真的无从考究了。
当一个人坐上了一个万人瞩目的位置上,且被众人认为他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就少不了一阵风波了。
然,关于齐廖的这阵风波,爆发在第一届斗墨会上。
由于三项比赛的最终结果,虽是从数十位学者共同商议,选出前三,可最终从三人中选出一位魁首,这个决定权还是在三位大师手中的。
一个自认自己的诗千般好,却没被选定为诗项魁首的学子,觉得就是齐廖没有慧眼,他不服,他委屈,他声称要挑战齐廖。
可这口头战书刚刚下达,便被在场的三人给镇住了。
此处谈及的三人,在七八年前已经小有名气了,虽同现在的名声大噪相比,还算不得什么名人。
三人乃是元盛七年科举新进的学士,通过殿试,皇上钦点的前三甲,都是少年郎的心性,当时一听此人大言不惭要挑战齐廖,便怒上心头,齐齐的道:“想要挑战我们师傅,你还不够格,不如先过了我们这关再说?”
从此之后,再没人敢说齐廖不配担任添墨会的长老了,再没人敢怀疑齐廖没什么才学了。
试问,不过而立之年,便培养出了一位状元,一位榜眼,一位探花之人,放眼大卫,可能寻得找第二个?
添墨会中的画项大师,乃是刚刚步入花甲之年的白卿椮,在卫国一提白姓,便让人不能忽视了,白家是为卫国最大的书香门第,尚且言之不及。
家主白元,乃是前朝权倾朝野的宰相,为人清正,卫国开朝皇帝不止一次邀其参政,都被笑拒,今年已是八十有七的年纪,身体还算康健。
灯湖会的后台筹划,几十年来会长的位置已是被他坐的烂掉了,不管卫国尊卑,就算是皇帝陛下,也要尊称一声白老先生,其声望不言而喻。
算来北堂雪也曾见过白老先生一次,是在宿根夺得挑灯梯魁首之时,那位宣布赛果的白胡子老先生。
白元有两子,嫡出长子白宇宣现任国史院太史,而庶出的二儿子,则是早年得了肺痨辞退主管科考的礼部侍郎之位的白卿椮,可也不知后来怎么地,肺痨这个在古代被视为不治之症的病症,竟大发善心般的脱离了白卿椮,后来更不知怎么地,他便成了添墨会中的一员长老。
在卫国这个不曾有史料记载的时空,也是有三国的,且如今的大卫c西宁c辰国c大漠四国,也是由三国演变而来,至于谁是谁的后代,哪国是哪国的后身,却是混乱到无法考究了。
所谓正牌后裔,不过是夺权争天下的幌子罢了,是真是假,无从考证。
所以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书法家,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小楷的创始人---钟繇,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其有二子,长子钟毓,次子钟会,一文一武皆是魏国大臣,魏国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二人皆无音信。
唯钟毓留有一子,名唤钟乾,被钟毓故友收养,钟乾幼年随养父定居王城,或因其父,和爷爷的影响熏陶,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已是大卫能喊的出姓名的书法家。
据传此人性格怪癖,与那位培养出了前三甲却一声不吭在私塾里打扫卫生的齐廖并称钟齐二怪。
不过想想也是,名人嘛,总得有些不同于常人之处,总要做些常人所不能理解之事。
就连皇上亲诏其入主天禄阁主修之位,也被其婉拒,自曰:“陛下抬重,乃是惶恐,一介布衣,一心醉书,无心编修,未免误事,另择高明。”
此话当年也是传遍了大街小巷,元盛帝再恼,也发作不得,毕竟做官这事,还是要遵循个人意愿的,硬是绑来也没什么用处。
而坐镇在添墨会中的书法大师,正是多年前,那位连皇恩都敢拒了的钟乾。
至于一向无心世俗之事,二十六岁至今还未娶的钟乾,何以在十八岁的时候进了这添墨会,其缘由也跟他这人一样,是众人不能参透的。
有这三位大师名声在外,已经注定了添墨会在文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而在家中用罢了团圆饭的学子文人们,八成是急急奔赴此处,就算夺魁无望,也要凑一凑这一年一度的文学盛宴。
毕竟斗墨会年年只允许八百一十五人入内,且不少人也知道,斗墨会年年都会提前给一些在文学界有分量的人下帖,且这帖子里邀请的人也在这有限的名额之内,所以去的晚了估计是要满额了。
好在添墨会有明文规定,斗墨会是在戊时举行,也就是现代的晚上七点,来的早的,哪怕是早来半刻钟,也是一律不予接待。
如若不然,只怕一大早甚至头天晚上都要有人去排队占位儿了。
虽说一两银子的入楼费对于一些贫苦人家来说确实是有些沉重的,但若是真有望夺魁,那便是一千两的彩头,相比之下,那一两银子委实不算什么了。
坐在马车中赶着回府的北堂雪,闻听外方噪杂,好奇的探出脑袋,便见添墨会的楼前,排起了长龙来。
不解了好一会儿,北堂雪这才记起垂丝曾提起过的斗墨会,正是在今日举行。
若不是赶着回府吃团圆饭,北堂雪十成也是要去凑一凑热闹的,埋怨了一声好玩的事儿都赶在了今晚,奈何自己分身乏术。
视线流转间,倒也望见了几个熟悉的身影,不过,这几位好像并没有排队。
被一干小女且拥簇着的明水浣,洐王,和几位衣着不凡,北堂雪却是不识的年轻男女。
明水浣既然享有第一才女的称号,又接了斗墨金帖,这种场合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而洐王,阴柔归阴柔,但一手好画好琴,却也属于正正经经的文人之流。
北堂雪恋恋不舍的放下帘子,不再看那渐渐模糊在身后的添墨会。
左右年年都有,明年再来抽空一看便是。
“说来去年的书项魁首还真是与明小女且失之交臂了,后来听我二叔公说可都是进了前三的。。。真真是可惜。”说话的女子,明眸皓齿,一身娇兰衣衫,名唤白泠泠,正是白家子孙。
她口中的二叔公便是添墨会中的诗项大师白卿椮了。
白泠泠是为白宇宣白太史的长孙女,也就是白元的长曾孙女,白家人丁不怎么兴旺,但嫡庶之分却十分被注重。
而白泠泠,正是白宇宣的长子白启与其原配林氏的嫡出女儿,白泠泠有一位一母同胞的兄长--白然。
其父白启英年早逝,白宇宣乃至白元心下更是对幼年丧父的白泠泠格外宠爱,又是白家唯一的嫡孙,可谓是白家的掌上明珠。
可正是如此,也不免养成了她心高气傲的性子,白家作为卫国第一书香门第,而她白泠泠作为白家唯一的嫡脉长女,第一才女的光环,在她看来毫无疑问是该属于她的。
因此,对“抢”了她名头的明水浣明里暗里都是极不对付的。
明水浣身侧的女子,早已不是那大大咧咧的史红药了,而是换成了刘画萍,自然不会贸贸然为了讨好明水浣而出声反驳。
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刘画萍很有心得,更遑论白泠泠还是自己得罪不起的。
而史红药因为不孕之事,心中郁结着,至今都未再出过门,据说期间闹过一次上吊,之后便足不出户了,让这些不知因由的人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却倒是让王城近年来被她搅和的乌烟瘴气的贵女圈,着实清净了不止一星半点。
刘画萍却不乐见,不依附史红药她要如何是好?在第四次去探望史红药,却依然被拒之门外之后,刘画萍决定,她要换上一棵大树来乘凉了。
试探着的接近了明水浣几回,见其都没有反感的意思,刘画萍便知有戏,更是不遗余力的讨好巴结,最终成功的成为了明大小女且的贴身跟班。
但凡是有明水浣的场合,一般都能看见她。
其实刘画萍能成功巴结上明水浣,也是不无原因的,她这人有些小聪明却不外露,知道怎样讨好能让人最舒心,不至于反感,且既然打算做跟班,就要有做绿叶的打算,低调低调再低调。
不似史红药,成日里打扮的抢眼至极,恨不得全城的人都将目光放在她身上才好,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史红药不能讨得明水浣欢心其实也不外乎她太过聒噪,马屁拍的太过,且身边跟着她这样的,偶尔一次也没什么,可时间一久,未免让人觉得整体水平被拉低。
明水浣莞尔一笑,“水浣不才,哪里来的可惜之理?输了就是输了。”
白泠泠在心里啐了一把,她最看不过的就是明水浣永远都是这副得体温婉的模样,相形之下,更是显得自己的修养不如她一样。
“呵呵,想必经过一年的时日,在徐太傅的倾囊相授之下,明小女且的书法该是又精进了不少,今年的书项比赛,想必明小女且定是胜券在握,势在必得了吧?”
白泠泠口中的徐太傅,正是当朝太子的启蒙太傅,徐松柏,此人在治国之道颇有见解,博学多才,官拜一品,为人廉洁。
对一些治国方针,整顿朝纲的事儿确实分析的精准独到,可大许是为人太过廉洁,不屑那些阴谋算计,可若真要成就霸业,其中自然少不了这些。
虽是太傅之职,但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一般却轮不到他来参与,因为让人觉得可气的是,他不仅自己不去琢磨那些阴招儿,还看不得别人谈论,让他听到非得义正言辞,劈头盖脸的给你一顿批判。
久而久之,也便不得皇上的宠信,但由于徐太傅实在太过廉洁,是卫国上下有目共睹的,皇上也寻不到他的不好来罢免他的职位,最后只好说让他专心致力于教育太子的事宜,为卫国下一代培养出一代明君,至于国事嘛,就不麻烦他了。
可私下里皇上又教育着太子,徐太傅的话不可全信,兵不厌诈,做人不能太死心眼,否则会吃亏的。
于是,年幼的小太子便是活在这样纠结的教育之中的:徐太傅说治国需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可父皇说人善被人欺啊?
徐太傅说君子坦荡荡,做人该光明磊落。
父皇又说心眼总是要有的,不要像徐太傅那样,做一个缺心眼的人。
小太子可能终日里都难以选择,最终只好自己另辟一条通道了,既然治国这么麻烦,且还不知道如何治国才好,那么,不如。。。?
。。。就干脆不治了吧。
。。。。
徐太傅为人虽有些死板,但也不是那种说成日里就知道读些四书五经,张口闭口之乎者也的书呆子,他也是有着自己的娱乐爱好的。
其从小便酷爱丹青,又深谙书法之道,即使是没什么太大天赋,可也经不起三四十年的日日锻造。
一手炉火纯青的好书法,足以让人为之叹服,甚至有人私下云,徐松柏丝毫不逊色于钟乾。
可若真要争个第一的话,却又无从比较的,钟乾的楷书胜徐松柏一筹,徐松柏的草书却比写惯了楷书的徐松柏多了一份大气和浑然天成。
三年前,向来只负责教育太子的徐太傅,不知怎地,竟是突然昭告天下,收了明水浣为关门弟子。
而明水浣也不含糊,三跪九叩行了拜师大礼。
至今提起,仍然是羡煞着无数钟爱书法的一干学子们。
其中,包括白泠泠。
白泠泠方才说到后半句的时候,声音高了不少,由于明水浣同她一出场便吸引了不少目光,加上其声音清亮,所以那句“今年的书项比赛,想必明小女且定是胜券在握,势在必得了吧”,一字不落的传到了正在排队的众人耳中。
这人便是有这么一种惯性,即使只是听到这么一句话,没有任何确定性,但潜意识里还是会在比赛中格外注重明水浣。
且若是明水浣未能夺冠,潜意识里还会让人不自觉的反思:其实明小女且,似乎也没想象中的那么优秀?
明水浣觉察到众人的目光,抬头直直的望向白泠泠,笑意不达眼底:“水浣自知年年都有高人倍出,虽是跟了师傅数年,可家师的真髓却学不来一两成,实在不敢像白小女且这般断言。且据我所知,白小女且去年的画作也是险些摘得头魁的,就是不知今年能否一举得魁?”
此番话却是滴水不漏,即让人觉得谦逊,又将徐松柏夸上了天,只道自己未能学到精髓,尊师之意溢于言表。
而最后,又是暗暗损了白泠泠一把。
年年皆有高人倍出,不敢像她那般断言?这些都是场面话,总之,是说她白泠泠目中无人就对了。
白泠泠又吃了鳖,毕竟道行浅,脸色白了些:“以前还真没发现,明小女且竟还生了一副好口才。不过,这斗墨会顾名思义是斗墨,而不是斗口舌。真正的胜者,还是要看今晚的赛果。”
明水浣只笑,并不再答话,精致的犹如一尊雕像,永远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来。
众人不觉已被她吸引了去,一时竟是没人再去思考先前的话来。
洐王不着痕迹的瞥了白泠泠一眼,一向阴柔的眼神中带了警告的意味。
白泠泠恍然一抖,往四周看去,却见明水浣一行人已拜帖入楼。
暗道了声奇怪,这才同随行的两位丫鬟进了楼去。
而在那长长地队伍长龙中,一个书生打扮模样的男子,攥着手中的一两银钱,同那些爱慕明水浣的男子们一样,眼神不离明水浣的身影。
只是若是细细看去,便能发觉,他的眼神似乎要比其他人炽热许多,其中夹杂着强烈的不甘。
凭什么自己就出身寒门,以至于连站在她身旁都不配。。。
自己只是缺少施展才略的机会罢了。
总有一天。。。
而此人,便是先前在京韵茶馆儿一直逼问北堂雪为何发笑,最终被北堂雪三言两句给气的拂袖而去的那位,不扫庭院,只扫天下的吴邱玉是也。
只是,在吴邱玉心中也有着一个人,一个注定无法碰触到的人。
而此人,日后便是注定了他余生都将活在不甘之中。
由于每日都是这个时辰起身去练功,以至于每到这个时辰北堂雪便能自然的睁开眼睛。
然而今日这眼睛睁得好像有些不怎么清醒,迷迷糊糊的间隙,北堂雪做了一番极大的思想斗争,终究,强大的情感战胜了羸弱的理智,当事人复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事情还得从昨晚北堂雪回府之后的中秋团圆饭说起。
在卫国的习俗里,中秋节夜晚的团圆饭是相当被重视的,不管大官小户,不管多忙,都要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完这顿饭,寓意人月两圆。
所谓入乡随俗,向师海也早早回来,等着北堂天漠和北堂烨自宫里回府,聚在一起用膳。
可北堂天漠二人还未回来,倒是将西廷玉给等来了,说自己一个人身在异乡,每逢月圆倍思亲之类的,总而言之,要蹭饭。
筵席摆在了后花园,淡淡的百花香扑鼻,一边赏月一边吃饭,和和美美,说说笑笑,本是件极为享受的事情。
可,有西廷玉在,这顿饭的整体气氛,也便可想而知了---呈直线状下降。
然而,更让人抓狂的还在后头,几人为了助兴都喝了些小酒,而西廷玉也凑了凑热闹,谁知半杯酒下去,一个人高马大的俊男子就开始在北堂家的后花园撒起了泼来,又是踢腿又是打滚又是哭闹的。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铁面男子暗自瞪了她的背影一眼,尽量压低了声音道:“属下不知。”
“我啊,最喜欢看别人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表情。”
结果,有人吐血了。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在卫国被重视的程度仅仅次于春节除夕。
小到家家吃团圆饭,大到宫中宴请百官。
然,能体现一个习俗被人重视的程度,不单单是从民间风俗上体现,更深一层的体现,亦或是对后代影响最深远的还是要数灿烂的文学艺术。
中秋一直是文人雅士笔下画上的宠儿,从而留下不少传世佳作。
而在卫国,为庆佳节,更是举行了不止一项文学斗艺活动,而近年来,是以添墨会的斗墨会为巨擘头龙。
添墨会,乃是卫国第一大文楼,而坐上这文楼第一的宝座,历时却不过五六年的光景,无人能记得起它具体是哪日扬名大卫的,仿佛是一夜之间崛起的添墨会,同是一夜之间传遍了大街小巷。
据传会中收录的名字古画,是比宫中专门收藏墨宝的天禄阁还要珍稀不少,其中不乏绝迹多年的大家墨宝。
关于添墨会背后的主人,众说纷纭。
有人说其背后是某位位高权重的文臣,借以揽收锋芒初露的学子为己门生。
有人说是位神秘的江湖人物,过腻了血雨腥风,只是想利用添墨会赚钱安享晚年而已,毕竟,一副字画经过添墨会一遭,价格定是翻上几番。
特别是添墨会每月月末都会举行名品拍卖行活动,竞拍会,本就是个销金窟,竞拍者中若真是钟爱此物,那就不怕价格高,而添墨会呢,就怕没人抢。
一副诗画,一本书法名家字集,动辄便是成千上万的真金白银,寻常百姓光是听闻,双手都要抖一抖,心尖儿都是要颤一颤的。
关于添墨会幕后的主子是何人的问题,时间一久,种种猜想都不曾得到验证,人们的注意力也不在放在这方面了,毕竟比起那死不露面,且不知究竟是否存在的主子,更吸引人的则是它的本身的光彩和价值。
添墨会的崛起,定是不会没有因由的,突现的大量让人咂舌的名人真迹暂且不提,光是楼中坐镇的三位大师已让人无法淡定了。
诗c书c画三项不外乎就是墨宝的详细分类了。
坐镇添墨会诗项的齐寥,之前却是名不经转的,相传三十岁之前一直是在王城街头以卖些诗画,代人写信为生的落魄之人。
后来勉勉强强进了家小私塾。。。却还不是去作画的,至于是扫地还是擦桌子,这个真的无从考究了。
当一个人坐上了一个万人瞩目的位置上,且被众人认为他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就少不了一阵风波了。
然,关于齐廖的这阵风波,爆发在第一届斗墨会上。
由于三项比赛的最终结果,虽是从数十位学者共同商议,选出前三,可最终从三人中选出一位魁首,这个决定权还是在三位大师手中的。
一个自认自己的诗千般好,却没被选定为诗项魁首的学子,觉得就是齐廖没有慧眼,他不服,他委屈,他声称要挑战齐廖。
可这口头战书刚刚下达,便被在场的三人给镇住了。
此处谈及的三人,在七八年前已经小有名气了,虽同现在的名声大噪相比,还算不得什么名人。
三人乃是元盛七年科举新进的学士,通过殿试,皇上钦点的前三甲,都是少年郎的心性,当时一听此人大言不惭要挑战齐廖,便怒上心头,齐齐的道:“想要挑战我们师傅,你还不够格,不如先过了我们这关再说?”
从此之后,再没人敢说齐廖不配担任添墨会的长老了,再没人敢怀疑齐廖没什么才学了。
试问,不过而立之年,便培养出了一位状元,一位榜眼,一位探花之人,放眼大卫,可能寻得找第二个?
添墨会中的画项大师,乃是刚刚步入花甲之年的白卿椮,在卫国一提白姓,便让人不能忽视了,白家是为卫国最大的书香门第,尚且言之不及。
家主白元,乃是前朝权倾朝野的宰相,为人清正,卫国开朝皇帝不止一次邀其参政,都被笑拒,今年已是八十有七的年纪,身体还算康健。
灯湖会的后台筹划,几十年来会长的位置已是被他坐的烂掉了,不管卫国尊卑,就算是皇帝陛下,也要尊称一声白老先生,其声望不言而喻。
算来北堂雪也曾见过白老先生一次,是在宿根夺得挑灯梯魁首之时,那位宣布赛果的白胡子老先生。
白元有两子,嫡出长子白宇宣现任国史院太史,而庶出的二儿子,则是早年得了肺痨辞退主管科考的礼部侍郎之位的白卿椮,可也不知后来怎么地,肺痨这个在古代被视为不治之症的病症,竟大发善心般的脱离了白卿椮,后来更不知怎么地,他便成了添墨会中的一员长老。
在卫国这个不曾有史料记载的时空,也是有三国的,且如今的大卫c西宁c辰国c大漠四国,也是由三国演变而来,至于谁是谁的后代,哪国是哪国的后身,却是混乱到无法考究了。
所谓正牌后裔,不过是夺权争天下的幌子罢了,是真是假,无从考证。
所以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书法家,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小楷的创始人---钟繇,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其有二子,长子钟毓,次子钟会,一文一武皆是魏国大臣,魏国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二人皆无音信。
唯钟毓留有一子,名唤钟乾,被钟毓故友收养,钟乾幼年随养父定居王城,或因其父,和爷爷的影响熏陶,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已是大卫能喊的出姓名的书法家。
据传此人性格怪癖,与那位培养出了前三甲却一声不吭在私塾里打扫卫生的齐廖并称钟齐二怪。
不过想想也是,名人嘛,总得有些不同于常人之处,总要做些常人所不能理解之事。
就连皇上亲诏其入主天禄阁主修之位,也被其婉拒,自曰:“陛下抬重,乃是惶恐,一介布衣,一心醉书,无心编修,未免误事,另择高明。”
此话当年也是传遍了大街小巷,元盛帝再恼,也发作不得,毕竟做官这事,还是要遵循个人意愿的,硬是绑来也没什么用处。
而坐镇在添墨会中的书法大师,正是多年前,那位连皇恩都敢拒了的钟乾。
至于一向无心世俗之事,二十六岁至今还未娶的钟乾,何以在十八岁的时候进了这添墨会,其缘由也跟他这人一样,是众人不能参透的。
有这三位大师名声在外,已经注定了添墨会在文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而在家中用罢了团圆饭的学子文人们,八成是急急奔赴此处,就算夺魁无望,也要凑一凑这一年一度的文学盛宴。
毕竟斗墨会年年只允许八百一十五人入内,且不少人也知道,斗墨会年年都会提前给一些在文学界有分量的人下帖,且这帖子里邀请的人也在这有限的名额之内,所以去的晚了估计是要满额了。
好在添墨会有明文规定,斗墨会是在戊时举行,也就是现代的晚上七点,来的早的,哪怕是早来半刻钟,也是一律不予接待。
如若不然,只怕一大早甚至头天晚上都要有人去排队占位儿了。
虽说一两银子的入楼费对于一些贫苦人家来说确实是有些沉重的,但若是真有望夺魁,那便是一千两的彩头,相比之下,那一两银子委实不算什么了。
坐在马车中赶着回府的北堂雪,闻听外方噪杂,好奇的探出脑袋,便见添墨会的楼前,排起了长龙来。
不解了好一会儿,北堂雪这才记起垂丝曾提起过的斗墨会,正是在今日举行。
若不是赶着回府吃团圆饭,北堂雪十成也是要去凑一凑热闹的,埋怨了一声好玩的事儿都赶在了今晚,奈何自己分身乏术。
视线流转间,倒也望见了几个熟悉的身影,不过,这几位好像并没有排队。
被一干小女且拥簇着的明水浣,洐王,和几位衣着不凡,北堂雪却是不识的年轻男女。
明水浣既然享有第一才女的称号,又接了斗墨金帖,这种场合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而洐王,阴柔归阴柔,但一手好画好琴,却也属于正正经经的文人之流。
北堂雪恋恋不舍的放下帘子,不再看那渐渐模糊在身后的添墨会。
左右年年都有,明年再来抽空一看便是。
“说来去年的书项魁首还真是与明小女且失之交臂了,后来听我二叔公说可都是进了前三的。。。真真是可惜。”说话的女子,明眸皓齿,一身娇兰衣衫,名唤白泠泠,正是白家子孙。
她口中的二叔公便是添墨会中的诗项大师白卿椮了。
白泠泠是为白宇宣白太史的长孙女,也就是白元的长曾孙女,白家人丁不怎么兴旺,但嫡庶之分却十分被注重。
而白泠泠,正是白宇宣的长子白启与其原配林氏的嫡出女儿,白泠泠有一位一母同胞的兄长--白然。
其父白启英年早逝,白宇宣乃至白元心下更是对幼年丧父的白泠泠格外宠爱,又是白家唯一的嫡孙,可谓是白家的掌上明珠。
可正是如此,也不免养成了她心高气傲的性子,白家作为卫国第一书香门第,而她白泠泠作为白家唯一的嫡脉长女,第一才女的光环,在她看来毫无疑问是该属于她的。
因此,对“抢”了她名头的明水浣明里暗里都是极不对付的。
明水浣身侧的女子,早已不是那大大咧咧的史红药了,而是换成了刘画萍,自然不会贸贸然为了讨好明水浣而出声反驳。
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刘画萍很有心得,更遑论白泠泠还是自己得罪不起的。
而史红药因为不孕之事,心中郁结着,至今都未再出过门,据说期间闹过一次上吊,之后便足不出户了,让这些不知因由的人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却倒是让王城近年来被她搅和的乌烟瘴气的贵女圈,着实清净了不止一星半点。
刘画萍却不乐见,不依附史红药她要如何是好?在第四次去探望史红药,却依然被拒之门外之后,刘画萍决定,她要换上一棵大树来乘凉了。
试探着的接近了明水浣几回,见其都没有反感的意思,刘画萍便知有戏,更是不遗余力的讨好巴结,最终成功的成为了明大小女且的贴身跟班。
但凡是有明水浣的场合,一般都能看见她。
其实刘画萍能成功巴结上明水浣,也是不无原因的,她这人有些小聪明却不外露,知道怎样讨好能让人最舒心,不至于反感,且既然打算做跟班,就要有做绿叶的打算,低调低调再低调。
不似史红药,成日里打扮的抢眼至极,恨不得全城的人都将目光放在她身上才好,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史红药不能讨得明水浣欢心其实也不外乎她太过聒噪,马屁拍的太过,且身边跟着她这样的,偶尔一次也没什么,可时间一久,未免让人觉得整体水平被拉低。
明水浣莞尔一笑,“水浣不才,哪里来的可惜之理?输了就是输了。”
白泠泠在心里啐了一把,她最看不过的就是明水浣永远都是这副得体温婉的模样,相形之下,更是显得自己的修养不如她一样。
“呵呵,想必经过一年的时日,在徐太傅的倾囊相授之下,明小女且的书法该是又精进了不少,今年的书项比赛,想必明小女且定是胜券在握,势在必得了吧?”
白泠泠口中的徐太傅,正是当朝太子的启蒙太傅,徐松柏,此人在治国之道颇有见解,博学多才,官拜一品,为人廉洁。
对一些治国方针,整顿朝纲的事儿确实分析的精准独到,可大许是为人太过廉洁,不屑那些阴谋算计,可若真要成就霸业,其中自然少不了这些。
虽是太傅之职,但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一般却轮不到他来参与,因为让人觉得可气的是,他不仅自己不去琢磨那些阴招儿,还看不得别人谈论,让他听到非得义正言辞,劈头盖脸的给你一顿批判。
久而久之,也便不得皇上的宠信,但由于徐太傅实在太过廉洁,是卫国上下有目共睹的,皇上也寻不到他的不好来罢免他的职位,最后只好说让他专心致力于教育太子的事宜,为卫国下一代培养出一代明君,至于国事嘛,就不麻烦他了。
可私下里皇上又教育着太子,徐太傅的话不可全信,兵不厌诈,做人不能太死心眼,否则会吃亏的。
于是,年幼的小太子便是活在这样纠结的教育之中的:徐太傅说治国需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可父皇说人善被人欺啊?
徐太傅说君子坦荡荡,做人该光明磊落。
父皇又说心眼总是要有的,不要像徐太傅那样,做一个缺心眼的人。
小太子可能终日里都难以选择,最终只好自己另辟一条通道了,既然治国这么麻烦,且还不知道如何治国才好,那么,不如。。。?
。。。就干脆不治了吧。
。。。。
徐太傅为人虽有些死板,但也不是那种说成日里就知道读些四书五经,张口闭口之乎者也的书呆子,他也是有着自己的娱乐爱好的。
其从小便酷爱丹青,又深谙书法之道,即使是没什么太大天赋,可也经不起三四十年的日日锻造。
一手炉火纯青的好书法,足以让人为之叹服,甚至有人私下云,徐松柏丝毫不逊色于钟乾。
可若真要争个第一的话,却又无从比较的,钟乾的楷书胜徐松柏一筹,徐松柏的草书却比写惯了楷书的徐松柏多了一份大气和浑然天成。
三年前,向来只负责教育太子的徐太傅,不知怎地,竟是突然昭告天下,收了明水浣为关门弟子。
而明水浣也不含糊,三跪九叩行了拜师大礼。
至今提起,仍然是羡煞着无数钟爱书法的一干学子们。
其中,包括白泠泠。
白泠泠方才说到后半句的时候,声音高了不少,由于明水浣同她一出场便吸引了不少目光,加上其声音清亮,所以那句“今年的书项比赛,想必明小女且定是胜券在握,势在必得了吧”,一字不落的传到了正在排队的众人耳中。
这人便是有这么一种惯性,即使只是听到这么一句话,没有任何确定性,但潜意识里还是会在比赛中格外注重明水浣。
且若是明水浣未能夺冠,潜意识里还会让人不自觉的反思:其实明小女且,似乎也没想象中的那么优秀?
明水浣觉察到众人的目光,抬头直直的望向白泠泠,笑意不达眼底:“水浣自知年年都有高人倍出,虽是跟了师傅数年,可家师的真髓却学不来一两成,实在不敢像白小女且这般断言。且据我所知,白小女且去年的画作也是险些摘得头魁的,就是不知今年能否一举得魁?”
此番话却是滴水不漏,即让人觉得谦逊,又将徐松柏夸上了天,只道自己未能学到精髓,尊师之意溢于言表。
而最后,又是暗暗损了白泠泠一把。
年年皆有高人倍出,不敢像她那般断言?这些都是场面话,总之,是说她白泠泠目中无人就对了。
白泠泠又吃了鳖,毕竟道行浅,脸色白了些:“以前还真没发现,明小女且竟还生了一副好口才。不过,这斗墨会顾名思义是斗墨,而不是斗口舌。真正的胜者,还是要看今晚的赛果。”
明水浣只笑,并不再答话,精致的犹如一尊雕像,永远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来。
众人不觉已被她吸引了去,一时竟是没人再去思考先前的话来。
洐王不着痕迹的瞥了白泠泠一眼,一向阴柔的眼神中带了警告的意味。
白泠泠恍然一抖,往四周看去,却见明水浣一行人已拜帖入楼。
暗道了声奇怪,这才同随行的两位丫鬟进了楼去。
而在那长长地队伍长龙中,一个书生打扮模样的男子,攥着手中的一两银钱,同那些爱慕明水浣的男子们一样,眼神不离明水浣的身影。
只是若是细细看去,便能发觉,他的眼神似乎要比其他人炽热许多,其中夹杂着强烈的不甘。
凭什么自己就出身寒门,以至于连站在她身旁都不配。。。
自己只是缺少施展才略的机会罢了。
总有一天。。。
而此人,便是先前在京韵茶馆儿一直逼问北堂雪为何发笑,最终被北堂雪三言两句给气的拂袖而去的那位,不扫庭院,只扫天下的吴邱玉是也。
只是,在吴邱玉心中也有着一个人,一个注定无法碰触到的人。
而此人,日后便是注定了他余生都将活在不甘之中。
由于每日都是这个时辰起身去练功,以至于每到这个时辰北堂雪便能自然的睁开眼睛。
然而今日这眼睛睁得好像有些不怎么清醒,迷迷糊糊的间隙,北堂雪做了一番极大的思想斗争,终究,强大的情感战胜了羸弱的理智,当事人复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事情还得从昨晚北堂雪回府之后的中秋团圆饭说起。
在卫国的习俗里,中秋节夜晚的团圆饭是相当被重视的,不管大官小户,不管多忙,都要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完这顿饭,寓意人月两圆。
所谓入乡随俗,向师海也早早回来,等着北堂天漠和北堂烨自宫里回府,聚在一起用膳。
可北堂天漠二人还未回来,倒是将西廷玉给等来了,说自己一个人身在异乡,每逢月圆倍思亲之类的,总而言之,要蹭饭。
筵席摆在了后花园,淡淡的百花香扑鼻,一边赏月一边吃饭,和和美美,说说笑笑,本是件极为享受的事情。
可,有西廷玉在,这顿饭的整体气氛,也便可想而知了---呈直线状下降。
然而,更让人抓狂的还在后头,几人为了助兴都喝了些小酒,而西廷玉也凑了凑热闹,谁知半杯酒下去,一个人高马大的俊男子就开始在北堂家的后花园撒起了泼来,又是踢腿又是打滚又是哭闹的。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