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黑鬼话说江南》正文 第69节
王疙瘩闻言也赶紧阻止说:“这可不行啊,封建迷信的大帽子可不是咱市井小民戴的起的,这件事如果要查,只能咱自己动手。”
孙罗方解释道:“哪儿的话,我也五十多岁的人了,这种道理都不懂?对于那方面就算人手再多也是不可能考虑的,但是你们有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件事,它突破口在哪?”
苏木认为之前过分执拗于吴一准,这样极有可能走向死胡同,于是提醒说:“也许元凶并不是吴一准,而恰恰是那本日志中所提到的幽虫。”
“幽虫?不就是你们前几天所说的——那个啥。”
“嗯没错,那部日志前面的内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勘探记录,但是翻到后面竟越来越不对,乱七八糟写着些文言文,大致是在讲述有关“幽虫”的故事。而且里面提到那幽虫功德无量,造化奇异,却被不明事理的远帝封压在林石山地底,所以由此看来,不管那幽虫到底是什么,它想要摆脱林石山是不假的。”苏木解释道。
孙罗方听后则颇为怀疑:“可要说那幽虫困于山腹足有千百年之久,其间一直欲破洞而出,但是它为什么又要去蛊惑那支考古队,这些粗看似乎挺有道理,实际上压根不合逻辑啊。”
王疙瘩摆摆手:“骡子,这你真的太重纲条了,我俩困在林石山那几日,路途上连吃口饭c躺会儿觉都不敢,你猜为啥?因为那座墓中无时无刻都使人胆战心寒,你要说有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却也不多见得,就是那只比人都大的灰八爷,真他娘的吓得裤子都湿了。”
“哥,听你们这般叙述,我倒实在是摸不着头脑了。这半辈子算是没听说过这区区林石山有什么背景的,这不,前天我还去找杜生记杜老先生谈天,说着说着便聊到了林石山,我问了问关于林石山有什么说法,结果他老人家甚至连这名字都没不清楚。”
苏木问道:“杜老先生?他是哪位,做啥的?”
“哦,是这样,杜老先生算是县里资格最老的杂说艺人,今年已有九十八高龄,他老人家早些年单打独斗,走遍江浙沪不少地方,收集各类异闻杂传,汇编成说书段子,沿街卖艺。由于他说书方式很特别,不但能说,还能即兴拉观众情境表演,使得这些民间故事听起来不但不故弄玄虚,而且如临其境。所以这名气算是越来越大,后来就筹钱在县中一条街开了间杜记铺子,定下地点专门说书,那生意真是火极一时,后来鬼子侵华,杜老不得不忍痛割爱断了这活,辗转抗日。解放后杜老年纪也大了,因为舍不下故土,所以重新回到长兴居住,这一带稍微上点年纪的基本上或多或少都听闻过老先生,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有人去他住处和他唠唠嗑。”
“好吧,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没听说过,师傅,您知道不?"
王疙瘩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老头子我文化少得可怜,但一辈子一向爱听老段子,岂有连杜老先生都不知道的道理?——不过话又说回来,杜老才高八斗,没准真了解些什么。”
“哥,这话就不厚道了啊,这么说不是污蔑老艺术家隐瞒实情嘛。”孙罗方道。
“不不不,绝没有这个意思,但是骡子,说书人一直有个规矩:不讲关乎利害的事实。所以你听这些故事说的光怪陆离c离奇曲折,实际上七分杜撰三分真,而且这三分真里,也有不少的其他成分。比如你给他一只肉包,咱一般人包子就包子呗,除了吃还能干啥,但是说书艺人的口脑就不一般,看到面皮能想到书生,吃到肉团能想到人肉,咬到蒂头会想到油炉,见到黄皮纸能想到荒地古楼,串起来就是白面书生鬼客栈的故事。而那些确实不当讲的东西,他们一般都会避而搪之,这不是隐瞒不隐瞒的问题,而是艺人的原则。”
苏木听两人各自讲的头头是道,但都没说到实质的地方,于是打断道:“二位长辈,请就此打住,我们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造成暴雨的元凶是谁,而不是谈老一辈艺术家啊。”
这时候孙嫂上齐了菜,三人也不再谈及此事,开始聊起家常。王疙瘩笑着说:“嫂子,这几日竟上这里来蹭饭了,可真是搅乱了。”
孙嫂倒没有半分嫌怪脸色,说道:“哪儿的话,咱这还有啥见外的。倒是你们二位今天的打扮,实在是有些特别喽。”
王疙瘩闻言颇有慌乱,解释说:“额,是这么回事,最近警队那边缺人手,咱师徒俩啊算是去帮个小忙。”
坐在一旁的孙罗方听后笑的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哥,不瞒你说,你这编的也太不靠谱了啊。”
孙嫂见情况有些尴尬,便赶紧解围:“王师傅,我知道你们在谈一些有关利害的事情,不过罗方那段事迹我可也是很清楚的,当初要不是看他胆大心细也不会跟他一起,所以您啊不必绕着说,如果真是桩不得了的案子,还是抓紧时间想办法破案。
王疙瘩道:“嫂子果然开明,这件事情的确了得。只是之前一直怕咱仨说着说着就讲到一些慎人的东西,所以”
孙罗方从地上爬起来说:“得了,忘记告诉哥你了,这位家主婆可不是一般的家主婆,年轻时还是当过兵的,哪有被吓到的道理?”
苏木没想到还能发生这一出,实在既无奈又好笑:“阿姨说的没错,既然不用避嫌,那就挑重点讲呗。孙叔,你说那位杜老先生很有名堂,要不我们去拜访拜访他,问问看有没有线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孙罗方解释道:“哪儿的话,我也五十多岁的人了,这种道理都不懂?对于那方面就算人手再多也是不可能考虑的,但是你们有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件事,它突破口在哪?”
苏木认为之前过分执拗于吴一准,这样极有可能走向死胡同,于是提醒说:“也许元凶并不是吴一准,而恰恰是那本日志中所提到的幽虫。”
“幽虫?不就是你们前几天所说的——那个啥。”
“嗯没错,那部日志前面的内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勘探记录,但是翻到后面竟越来越不对,乱七八糟写着些文言文,大致是在讲述有关“幽虫”的故事。而且里面提到那幽虫功德无量,造化奇异,却被不明事理的远帝封压在林石山地底,所以由此看来,不管那幽虫到底是什么,它想要摆脱林石山是不假的。”苏木解释道。
孙罗方听后则颇为怀疑:“可要说那幽虫困于山腹足有千百年之久,其间一直欲破洞而出,但是它为什么又要去蛊惑那支考古队,这些粗看似乎挺有道理,实际上压根不合逻辑啊。”
王疙瘩摆摆手:“骡子,这你真的太重纲条了,我俩困在林石山那几日,路途上连吃口饭c躺会儿觉都不敢,你猜为啥?因为那座墓中无时无刻都使人胆战心寒,你要说有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却也不多见得,就是那只比人都大的灰八爷,真他娘的吓得裤子都湿了。”
“哥,听你们这般叙述,我倒实在是摸不着头脑了。这半辈子算是没听说过这区区林石山有什么背景的,这不,前天我还去找杜生记杜老先生谈天,说着说着便聊到了林石山,我问了问关于林石山有什么说法,结果他老人家甚至连这名字都没不清楚。”
苏木问道:“杜老先生?他是哪位,做啥的?”
“哦,是这样,杜老先生算是县里资格最老的杂说艺人,今年已有九十八高龄,他老人家早些年单打独斗,走遍江浙沪不少地方,收集各类异闻杂传,汇编成说书段子,沿街卖艺。由于他说书方式很特别,不但能说,还能即兴拉观众情境表演,使得这些民间故事听起来不但不故弄玄虚,而且如临其境。所以这名气算是越来越大,后来就筹钱在县中一条街开了间杜记铺子,定下地点专门说书,那生意真是火极一时,后来鬼子侵华,杜老不得不忍痛割爱断了这活,辗转抗日。解放后杜老年纪也大了,因为舍不下故土,所以重新回到长兴居住,这一带稍微上点年纪的基本上或多或少都听闻过老先生,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有人去他住处和他唠唠嗑。”
“好吧,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没听说过,师傅,您知道不?"
王疙瘩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老头子我文化少得可怜,但一辈子一向爱听老段子,岂有连杜老先生都不知道的道理?——不过话又说回来,杜老才高八斗,没准真了解些什么。”
“哥,这话就不厚道了啊,这么说不是污蔑老艺术家隐瞒实情嘛。”孙罗方道。
“不不不,绝没有这个意思,但是骡子,说书人一直有个规矩:不讲关乎利害的事实。所以你听这些故事说的光怪陆离c离奇曲折,实际上七分杜撰三分真,而且这三分真里,也有不少的其他成分。比如你给他一只肉包,咱一般人包子就包子呗,除了吃还能干啥,但是说书艺人的口脑就不一般,看到面皮能想到书生,吃到肉团能想到人肉,咬到蒂头会想到油炉,见到黄皮纸能想到荒地古楼,串起来就是白面书生鬼客栈的故事。而那些确实不当讲的东西,他们一般都会避而搪之,这不是隐瞒不隐瞒的问题,而是艺人的原则。”
苏木听两人各自讲的头头是道,但都没说到实质的地方,于是打断道:“二位长辈,请就此打住,我们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造成暴雨的元凶是谁,而不是谈老一辈艺术家啊。”
这时候孙嫂上齐了菜,三人也不再谈及此事,开始聊起家常。王疙瘩笑着说:“嫂子,这几日竟上这里来蹭饭了,可真是搅乱了。”
孙嫂倒没有半分嫌怪脸色,说道:“哪儿的话,咱这还有啥见外的。倒是你们二位今天的打扮,实在是有些特别喽。”
王疙瘩闻言颇有慌乱,解释说:“额,是这么回事,最近警队那边缺人手,咱师徒俩啊算是去帮个小忙。”
坐在一旁的孙罗方听后笑的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哥,不瞒你说,你这编的也太不靠谱了啊。”
孙嫂见情况有些尴尬,便赶紧解围:“王师傅,我知道你们在谈一些有关利害的事情,不过罗方那段事迹我可也是很清楚的,当初要不是看他胆大心细也不会跟他一起,所以您啊不必绕着说,如果真是桩不得了的案子,还是抓紧时间想办法破案。
王疙瘩道:“嫂子果然开明,这件事情的确了得。只是之前一直怕咱仨说着说着就讲到一些慎人的东西,所以”
孙罗方从地上爬起来说:“得了,忘记告诉哥你了,这位家主婆可不是一般的家主婆,年轻时还是当过兵的,哪有被吓到的道理?”
苏木没想到还能发生这一出,实在既无奈又好笑:“阿姨说的没错,既然不用避嫌,那就挑重点讲呗。孙叔,你说那位杜老先生很有名堂,要不我们去拜访拜访他,问问看有没有线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