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章 【过节】
算起来,刚刚的梦中一会,是紫府仙人的第三次现身。自从上次跟黄大郎说了要想做大事必须先赚钱的道理之后,转眼这就是月余没见,却不想今日却为了这事才又见了一面,本来黄大郎还有许多问题想要问的,可谁叫万春奴给打搅了。
这回城的路上,万金宝还是懂事的跟车夫坐在一处,将车内的空间留给了姐姐和未来姐夫。被万春奴叫醒之后,黄大郎倒也记着刚刚梦中之事,便问道:“春奴儿,今日如何想到要去安国寺听俗讲?”
万春奴呆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今儿是八月节,安国寺里有俗讲啊!”
黄大郎摇头,知道自己问得不对,想了想又问:“最近这些时日,你家中可是有僧人登门?”
万春奴眼睛一亮,忙道:“有啊!上月中元节时,便有定慧院的僧人上门做法祈福,要说起来,家父担心浪里子作祟,近月都不让奴家和五郎出门,倒是今日特许了去安国寺礼佛。”
“这便是了,果然有鬼!”黄大郎心中笃定,想起了当日自己暗自跟着几个定慧院的僧人所听到的话,再联想近日来自家附近若隐若现的僧人行迹,也就明白了今天这看似碰巧的安国寺之行,应该其实就是一个局。
一路无话,入城之后便在老店门口下了车,黄大郎宽慰了万春奴几句,并答应过几日寻个缘由亲自上门拜访岳丈之后,便进了店。
正在柜台和孔伯闲话的老倌瞧了,却拿笑眼来瞄儿子,笑道:“俺说一大早要跟来店里,却是算计好偷跑出去厮混,想不到俺黄老倌的种儿,竟也勾得了小娘的魂儿。”
“爹!莫要打诨,俺问个正事儿!”黄大郎被自家老倌打趣当然不会生气,忙转换话题道:“俺刚从陪着万春奴去安国寺礼佛,却发现有僧人窥视,爹可有发现?”
老倌听了眉头一皱,忙道:“这要不说,俺还不在意,想来的确是有僧人窥探俺家,这几日俺老是觉得不管去什么地方,似乎四处都有僧人踪影。”
有了老倌证实,黄大郎也能确定了,便道:“爹,这事瞧起来应该跟俺的师门有些关系,你继续装作不知也就是了,俺先回家找人商议。”
说完黄大郎便转身回家,途中路过一家街边茶寮时瞧见一个年轻僧人坐着喝茶,却想起之前自己跟老倌出门时就瞧见他了,脑中不由闪出一个词来:固定哨!
走到离自家街巷不远的地方时,又瞧见街边有个僧人托钵行走,自然又想到了新词:游动哨!
心事重重的回到家里,刚准备去找孙家兄弟商议此事,黄大郎突然觉得脑子有些昏沉,浑噩中却是走回了自己房间倒头就睡。足足睡到了下午,才被老倌和姚二娘叫起了身,换了身衣服后一家三口就去了舅父的府里一起用家宴。
毕竟是过节,就算是营生再重要也要放到一边,一家人吃顿团圆饭也是该的。
席间老倌和舅父倒是解了早上的龌蹉,见老倌想明白了把脚店升成正店的好来,舅父的心情也就自然好了,倒是挨着坐的表妹一直盯着黄大郎用筷子戳碗撒气,让黄大郎心中有些瑞瑞不安,直到快吃完了饭时,才憋不住悄悄示好道:“表妹,晚上俺带你去赏灯如何?”
“不去!”表妹玉儿嘟着个包子嘴,用眼白瞧了一眼黄大郎,赌气道:“表哥只管带了那姓万的小妾去,便就成了。”
“嘶!”黄大郎听了头大,扭头看了看自家老倌和二娘,心想孔伯和二娘定然不会坑他,那么唯一可能泄露消息的碎嘴子便只有自家老倌了,只能认输道:“俺错了,俺一早也不知道,要是知道肯定会带上表妹一道。”
“去去!谁稀罕!”玉儿伸手掐了一下黄大郎的大腿,恶狠狠的道:“哼!要不是今日姨娘们也去安国寺礼佛撞见了,表哥可会认?”
黄大郎心想怎么自己被姨娘们瞧见了,却不是老倌碎嘴,口中却悄声辩解道:“天地良心,只从月前脱险回来,今日里俺还是第一次见她,再说这亲事都说好了,见上一见又不是大错,俺这不是赔情了嘛!”
玉儿又掐了一下,恶道:“不稀罕!”
见两个小的在席间嘀咕,姚政倒是咳嗽一声宣布家宴结束,老倌和二娘照例是要回店里去照应的,所以姚政便带了舅母姨娘还有玉儿和黄大郎一起去上街去赏灯。
提到中秋节,就不得不提孟元老的里写到,那东京汴梁的中秋节时,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榲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
而中秋夜,城中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於通晓。
黄州虽然比不得汴梁,但大小还是有一条通街的,汴梁的马行街闻名于世,这黄州的通街又何尝不算是黄州的马行街呢?
所以,此时街头也是张灯结彩,各家临街的门店不管是卖南北货还是茶寮酒肆或正店花楼,都以彩绢装饰了门脸。街中各种小食的摊子也是沿街铺开,只不过这些摊子的摊主都是逢年过节才出摊应景挣些小钱的散户,因为如今黄州城里有名的小食摊主过半都被招募去了食汇街。
再有就是两对街的屋楼上还拉起了彩绳儿,挂上了五颜六色写有诗词灯谜的灯笼,有些灯笼上绘画有各色图案,只为应景讨喜。还有些灯笼下挂有红纸标注的悬红,要是能对出上面词句或者猜出灯谜,就可以摘下来去找出题的商家讨赏,赚一个节日的喜庆。
黄州城的确不大,可所辖黄冈、黄陂和麻城等县在淮南西路都算的上是望县,如今一年的夏赋秋税加起来统共能收上六十余万贯,可见此地还是相对富有的。当然也比不上东京汴梁,光是一个座汴梁城据说一年的赋税就能收上两三百万贯,可见此时的大宋是如何富庶了。
这回城的路上,万金宝还是懂事的跟车夫坐在一处,将车内的空间留给了姐姐和未来姐夫。被万春奴叫醒之后,黄大郎倒也记着刚刚梦中之事,便问道:“春奴儿,今日如何想到要去安国寺听俗讲?”
万春奴呆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今儿是八月节,安国寺里有俗讲啊!”
黄大郎摇头,知道自己问得不对,想了想又问:“最近这些时日,你家中可是有僧人登门?”
万春奴眼睛一亮,忙道:“有啊!上月中元节时,便有定慧院的僧人上门做法祈福,要说起来,家父担心浪里子作祟,近月都不让奴家和五郎出门,倒是今日特许了去安国寺礼佛。”
“这便是了,果然有鬼!”黄大郎心中笃定,想起了当日自己暗自跟着几个定慧院的僧人所听到的话,再联想近日来自家附近若隐若现的僧人行迹,也就明白了今天这看似碰巧的安国寺之行,应该其实就是一个局。
一路无话,入城之后便在老店门口下了车,黄大郎宽慰了万春奴几句,并答应过几日寻个缘由亲自上门拜访岳丈之后,便进了店。
正在柜台和孔伯闲话的老倌瞧了,却拿笑眼来瞄儿子,笑道:“俺说一大早要跟来店里,却是算计好偷跑出去厮混,想不到俺黄老倌的种儿,竟也勾得了小娘的魂儿。”
“爹!莫要打诨,俺问个正事儿!”黄大郎被自家老倌打趣当然不会生气,忙转换话题道:“俺刚从陪着万春奴去安国寺礼佛,却发现有僧人窥视,爹可有发现?”
老倌听了眉头一皱,忙道:“这要不说,俺还不在意,想来的确是有僧人窥探俺家,这几日俺老是觉得不管去什么地方,似乎四处都有僧人踪影。”
有了老倌证实,黄大郎也能确定了,便道:“爹,这事瞧起来应该跟俺的师门有些关系,你继续装作不知也就是了,俺先回家找人商议。”
说完黄大郎便转身回家,途中路过一家街边茶寮时瞧见一个年轻僧人坐着喝茶,却想起之前自己跟老倌出门时就瞧见他了,脑中不由闪出一个词来:固定哨!
走到离自家街巷不远的地方时,又瞧见街边有个僧人托钵行走,自然又想到了新词:游动哨!
心事重重的回到家里,刚准备去找孙家兄弟商议此事,黄大郎突然觉得脑子有些昏沉,浑噩中却是走回了自己房间倒头就睡。足足睡到了下午,才被老倌和姚二娘叫起了身,换了身衣服后一家三口就去了舅父的府里一起用家宴。
毕竟是过节,就算是营生再重要也要放到一边,一家人吃顿团圆饭也是该的。
席间老倌和舅父倒是解了早上的龌蹉,见老倌想明白了把脚店升成正店的好来,舅父的心情也就自然好了,倒是挨着坐的表妹一直盯着黄大郎用筷子戳碗撒气,让黄大郎心中有些瑞瑞不安,直到快吃完了饭时,才憋不住悄悄示好道:“表妹,晚上俺带你去赏灯如何?”
“不去!”表妹玉儿嘟着个包子嘴,用眼白瞧了一眼黄大郎,赌气道:“表哥只管带了那姓万的小妾去,便就成了。”
“嘶!”黄大郎听了头大,扭头看了看自家老倌和二娘,心想孔伯和二娘定然不会坑他,那么唯一可能泄露消息的碎嘴子便只有自家老倌了,只能认输道:“俺错了,俺一早也不知道,要是知道肯定会带上表妹一道。”
“去去!谁稀罕!”玉儿伸手掐了一下黄大郎的大腿,恶狠狠的道:“哼!要不是今日姨娘们也去安国寺礼佛撞见了,表哥可会认?”
黄大郎心想怎么自己被姨娘们瞧见了,却不是老倌碎嘴,口中却悄声辩解道:“天地良心,只从月前脱险回来,今日里俺还是第一次见她,再说这亲事都说好了,见上一见又不是大错,俺这不是赔情了嘛!”
玉儿又掐了一下,恶道:“不稀罕!”
见两个小的在席间嘀咕,姚政倒是咳嗽一声宣布家宴结束,老倌和二娘照例是要回店里去照应的,所以姚政便带了舅母姨娘还有玉儿和黄大郎一起去上街去赏灯。
提到中秋节,就不得不提孟元老的里写到,那东京汴梁的中秋节时,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榲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
而中秋夜,城中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於通晓。
黄州虽然比不得汴梁,但大小还是有一条通街的,汴梁的马行街闻名于世,这黄州的通街又何尝不算是黄州的马行街呢?
所以,此时街头也是张灯结彩,各家临街的门店不管是卖南北货还是茶寮酒肆或正店花楼,都以彩绢装饰了门脸。街中各种小食的摊子也是沿街铺开,只不过这些摊子的摊主都是逢年过节才出摊应景挣些小钱的散户,因为如今黄州城里有名的小食摊主过半都被招募去了食汇街。
再有就是两对街的屋楼上还拉起了彩绳儿,挂上了五颜六色写有诗词灯谜的灯笼,有些灯笼上绘画有各色图案,只为应景讨喜。还有些灯笼下挂有红纸标注的悬红,要是能对出上面词句或者猜出灯谜,就可以摘下来去找出题的商家讨赏,赚一个节日的喜庆。
黄州城的确不大,可所辖黄冈、黄陂和麻城等县在淮南西路都算的上是望县,如今一年的夏赋秋税加起来统共能收上六十余万贯,可见此地还是相对富有的。当然也比不上东京汴梁,光是一个座汴梁城据说一年的赋税就能收上两三百万贯,可见此时的大宋是如何富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