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八 靖康变 第六百四十章 大同韩氏
不用说,折家军长期镇守府州,自然将对面辽国武、朔二州的情况掌握得门清儿,这次金辽决战临潢府,辽国因为当初吃了下了宋辽和亲的这颗“毒丸”,加上大宋东京又还无巧不成书的遭了黄河决堤的巨大水灾,因此心中笃定的将宋辽边界的守军抽掉一空。r?anw?e?n.
想想看,仅是辽国燕京析津府这么重要的地方,也才留下了两万多守军,这武、朔二州还有大同府留守的部队又能多到哪里去。根据折家探马的消息,如今在武州的留守辽军不超过六千,朔州因为直面雁门关,倒也是宋辽西部地区的防守热点,所以守军倒也多些,约在万人上下。
至于大同府,则据说只有三千人马左右,不过若是算上府中富户豪门蓄养的家丁、私奴和武备力量,凑个万人也不算多。毕竟大同府也是辽国大城,城中百姓据说能有二十万之众。
不过,按照折克忠的说法,他有把握挥军攻克的大同府的信心,是因为这大同府的城守既不姓耶律也不姓萧,而是姓韩,名伯实,乃是辽初有名汉臣韩德让的后嗣。且韩氏一族镇守大同府算下来也有四代人了,与镇守了府州差不多六代人的折家可谓是硬杠了上百年的死对头,因此互相太过熟悉,所以折克忠认为他有把握劝降韩伯实,让他乖乖献出大同府这座辽国西京。
说起韩伯实,就不得不说乃祖韩德让,这韩德让的祖祖父韩知古,乃是唐末被掠至辽地为奴,后官至中书令。父韩匡嗣官居南京(今北京)留守,封燕王,后因与宋军作战失败,遥授晋昌节度使,降为秦王。韩德让自幼受家庭影响和父辈熏陶,智略过人,深明治国道理。初侍辽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
当然,他这官场经历这还不算什么,更为传奇的是,当初大名鼎鼎的承天皇后萧绰(也即辽国萧太后)本是要嫁给他的,只是被辽景宗横刀夺爱,但据说后来辽景宗死后,二人如夫妻般生活。
再后来,萧太后为笼络韩德让,使其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私下对韩德让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
这话的意思非常直白: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当国幼主,也就是你的儿子了!
从此,韩德让处于监国地位,到了统和元年(983年),萧太后在韩德让支持下实行汉法,加封韩德让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统和四年(987年),宋大举攻辽,韩德让从萧太后拒宋,败宋,封楚国公。师还,韩德让在萧太后支持下,团结契丹贵族和汉族中有治国才略之人,实施选官任贤,不分番汉,考核官吏;确立科举制度;清理辽世宗以来的滞狱;减免遭受战争、自然灾害灾民的赋役等改革措施,使辽代中期出现了兴旺繁荣局面。
而萧绰对韩德让的恩宠犹不满足,更是想要在小皇帝面前将“君臣”这一名份也欲去掉。于是赐韩德让皇族姓氏耶律,赐名隆运,封晋王,隶属季父房,辽圣宗从此得称韩德让为亲叔叔了。
韩德让像辽国历代皇帝和摄政太后一样,拥有自己私人的斡鲁朵(宫帐)、属城,万人卫队,直如辽国的太上皇。史载:“德让无子,初以圣宗子耶律宗业为嗣;又无子,以魏王贴不(宗熙)子耶鲁为嗣;天祚立,以皇子敖鲁斡为嗣。”
因为韩德让无嫡子,于是规定皇室每一代都贡献一个亲王作为韩德让的后嗣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萧绰亲率大军二十万南下攻宋,军队一路推进,到达澶州城,直逼百里外的东京汴梁城。北宋朝廷一片混乱,甚至有大臣们建议弃城逃跑,迁都江南或者蜀中,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鼓励下御驾亲征,在澶州城下,与萧太后签订了“澶渊之盟”。
萧绰和韩德让联手完成了这最后一战,又过了五年,萧绰自感身体每况愈下,于是在圣宗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的十一月为儿子耶律隆绪举行了传统的“柴册礼”,还政给儿子。这时候,她已经在南京城(韩德让的封属)开始修建新宫了,于是打算到南方去疗养,不料走到半途,一病不起,逝于行宫,享年五十六岁,死后葬在辽乾陵之中。
萧绰去世对于已经年老的韩德让来说,也是一重极大的打击,他的身体也自此垮了下来,尽管圣宗耶律隆绪率诸亲王像儿子一样亲侍床前,皇后萧菩萨哥也亲奉汤药——耶律隆绪一直和韩德让亲如父子,感情始终不受皇权和时间的影响,
尽管帝后殷勤服侍,韩德让的生命仍在急速消逝中,就在萧绰去世后的第十五个月,韩德让也随之去世。辽圣宗耶律隆绪亲自为韩德让举行了国葬,并将其安葬在萧绰的陵墓边,使韩德让成为葬在大辽皇陵中的唯一一个汉人和臣下。
至于镇守大同府的韩伯实这一支,自然不是韩德让的嫡出,但在辽国也算恩宠有佳,受封镇守大同府,至今已经是第四代了。
因此,折克忠认为,只要许诺韩氏继续镇守大同府,赚韩伯实来献城应该不难,但空口白话劝降显然是难以打动对方的,只有派出大军急进,也来一个兵临城下方才有胜算的可能。
对此,黄杰怎么想的也就不去说了,赵官家却是深以为然,当即便也研究起了如何招降韩伯实的可能性来!
只是宋廷君臣的这般构想,对黄杰而言无疑是纸上谈兵,因为东路巡边的大军最终处置权,显然还是在种师道和童贯手里,要他们把整个东路军里仅有的五万骑兵都抽调过来行此“险招”,先不说成了是算谁的功劳大,若是败了……谁来背锅?
折家军就不说了,人家也就一万两千人的部队,只要真能牵制住武、朔二州的辽军,不论胜败都是大功一件,可要说五万骑兵出了雁门关后有什么不测,或是跑去大同府兵临城下却不能成功劝降韩氏一族,这后果可就……难说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想想看,仅是辽国燕京析津府这么重要的地方,也才留下了两万多守军,这武、朔二州还有大同府留守的部队又能多到哪里去。根据折家探马的消息,如今在武州的留守辽军不超过六千,朔州因为直面雁门关,倒也是宋辽西部地区的防守热点,所以守军倒也多些,约在万人上下。
至于大同府,则据说只有三千人马左右,不过若是算上府中富户豪门蓄养的家丁、私奴和武备力量,凑个万人也不算多。毕竟大同府也是辽国大城,城中百姓据说能有二十万之众。
不过,按照折克忠的说法,他有把握挥军攻克的大同府的信心,是因为这大同府的城守既不姓耶律也不姓萧,而是姓韩,名伯实,乃是辽初有名汉臣韩德让的后嗣。且韩氏一族镇守大同府算下来也有四代人了,与镇守了府州差不多六代人的折家可谓是硬杠了上百年的死对头,因此互相太过熟悉,所以折克忠认为他有把握劝降韩伯实,让他乖乖献出大同府这座辽国西京。
说起韩伯实,就不得不说乃祖韩德让,这韩德让的祖祖父韩知古,乃是唐末被掠至辽地为奴,后官至中书令。父韩匡嗣官居南京(今北京)留守,封燕王,后因与宋军作战失败,遥授晋昌节度使,降为秦王。韩德让自幼受家庭影响和父辈熏陶,智略过人,深明治国道理。初侍辽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
当然,他这官场经历这还不算什么,更为传奇的是,当初大名鼎鼎的承天皇后萧绰(也即辽国萧太后)本是要嫁给他的,只是被辽景宗横刀夺爱,但据说后来辽景宗死后,二人如夫妻般生活。
再后来,萧太后为笼络韩德让,使其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私下对韩德让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
这话的意思非常直白: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当国幼主,也就是你的儿子了!
从此,韩德让处于监国地位,到了统和元年(983年),萧太后在韩德让支持下实行汉法,加封韩德让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统和四年(987年),宋大举攻辽,韩德让从萧太后拒宋,败宋,封楚国公。师还,韩德让在萧太后支持下,团结契丹贵族和汉族中有治国才略之人,实施选官任贤,不分番汉,考核官吏;确立科举制度;清理辽世宗以来的滞狱;减免遭受战争、自然灾害灾民的赋役等改革措施,使辽代中期出现了兴旺繁荣局面。
而萧绰对韩德让的恩宠犹不满足,更是想要在小皇帝面前将“君臣”这一名份也欲去掉。于是赐韩德让皇族姓氏耶律,赐名隆运,封晋王,隶属季父房,辽圣宗从此得称韩德让为亲叔叔了。
韩德让像辽国历代皇帝和摄政太后一样,拥有自己私人的斡鲁朵(宫帐)、属城,万人卫队,直如辽国的太上皇。史载:“德让无子,初以圣宗子耶律宗业为嗣;又无子,以魏王贴不(宗熙)子耶鲁为嗣;天祚立,以皇子敖鲁斡为嗣。”
因为韩德让无嫡子,于是规定皇室每一代都贡献一个亲王作为韩德让的后嗣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萧绰亲率大军二十万南下攻宋,军队一路推进,到达澶州城,直逼百里外的东京汴梁城。北宋朝廷一片混乱,甚至有大臣们建议弃城逃跑,迁都江南或者蜀中,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鼓励下御驾亲征,在澶州城下,与萧太后签订了“澶渊之盟”。
萧绰和韩德让联手完成了这最后一战,又过了五年,萧绰自感身体每况愈下,于是在圣宗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的十一月为儿子耶律隆绪举行了传统的“柴册礼”,还政给儿子。这时候,她已经在南京城(韩德让的封属)开始修建新宫了,于是打算到南方去疗养,不料走到半途,一病不起,逝于行宫,享年五十六岁,死后葬在辽乾陵之中。
萧绰去世对于已经年老的韩德让来说,也是一重极大的打击,他的身体也自此垮了下来,尽管圣宗耶律隆绪率诸亲王像儿子一样亲侍床前,皇后萧菩萨哥也亲奉汤药——耶律隆绪一直和韩德让亲如父子,感情始终不受皇权和时间的影响,
尽管帝后殷勤服侍,韩德让的生命仍在急速消逝中,就在萧绰去世后的第十五个月,韩德让也随之去世。辽圣宗耶律隆绪亲自为韩德让举行了国葬,并将其安葬在萧绰的陵墓边,使韩德让成为葬在大辽皇陵中的唯一一个汉人和臣下。
至于镇守大同府的韩伯实这一支,自然不是韩德让的嫡出,但在辽国也算恩宠有佳,受封镇守大同府,至今已经是第四代了。
因此,折克忠认为,只要许诺韩氏继续镇守大同府,赚韩伯实来献城应该不难,但空口白话劝降显然是难以打动对方的,只有派出大军急进,也来一个兵临城下方才有胜算的可能。
对此,黄杰怎么想的也就不去说了,赵官家却是深以为然,当即便也研究起了如何招降韩伯实的可能性来!
只是宋廷君臣的这般构想,对黄杰而言无疑是纸上谈兵,因为东路巡边的大军最终处置权,显然还是在种师道和童贯手里,要他们把整个东路军里仅有的五万骑兵都抽调过来行此“险招”,先不说成了是算谁的功劳大,若是败了……谁来背锅?
折家军就不说了,人家也就一万两千人的部队,只要真能牵制住武、朔二州的辽军,不论胜败都是大功一件,可要说五万骑兵出了雁门关后有什么不测,或是跑去大同府兵临城下却不能成功劝降韩氏一族,这后果可就……难说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