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7章 求证
,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最新章节!
赵昺有时候真的以为自己只是进错了门,而非是真的穿越了,因为随着回到江南对社会结构和制度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他发现宋朝的有些方面与现代社会制度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让你会产生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现代只是换了个名目出现,而周翔的一番话让他更觉得如此。
首先,自己来到了八百多年前的宋朝,但是只要实施的市场经济,就是一样的。此时的城市化不仅体现在大城市的兴起,更主要的是大量小城镇的涌现。人烟密集的村镇逐渐形成商业化的市镇,聚居于市镇的大量人口已经逐步脱离农业生产,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
这样的市镇是如此之多,以至临安城周边数十里之内,人烟生聚,遍布市井坊陌,就是走上几日也走不出来。而这无疑体现了大城市的辐射效应,其中相当一部分市镇,不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水平,都超过了一般州县。很多州县都是政府建设和管理的,而市镇完全是因为商业活动而由民间自然形成的,四方辐辏,并至而会,后者更加繁荣和有活力。且也是现代城市化最常见的现象,而市镇现象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小城镇”。
宋代的城市与工业技术支撑的现代城市虽有着天壤之别,换句话说,古代的城市其实就是大型的乡村。但此时的屋宅与现代农村里的住宅与其说是房地产,不如说是地产,房屋的本身在全部家宅庭园的配置里,退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人口的增加,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让土地与现代社会一样成为稀缺物资。于是城市巨大的租房需求,制造出一个十分活跃的房屋租赁市场,而宋朝政府是历代少见的商业驱动型政府,眼看着房地产市场有利可图,也积极投身进去,设立专门机构,经营官地和公屋的租赁。经营收入一方面上缴财政,另一方面也用来维持当地的公益事业。
宋朝虽然在商业化方面走得很远,但并没有放松政治的救济功能。针对大量流离失所的底层民众,朝廷建设了大量的安置场所和福利设施。也出手稳定房价,发布限购令,保障平民的权益。不准官员购买政府出让的公屋,希望把购买公屋的机会留给一般平民。还有“第二套房限购”的政策,在任的高官如果已经有房子的话,不能在首都买第二套房。要是遇到极端天气,还会酌情减免公屋的租金。
赵昺十分感慨,总觉的宋朝谋阶段的执政者说不定也是自己的同路人,否则哪里来的这么超前的观念,因为某些时候政府也会做出过激的行为,要求私人出租的房子也减免租金,这边违逆了市场经济规律,毕竟是商品经济很发达的时代,人们对市场的定价机制并不陌生,当时就有人特别不满。
反对者的理由,是我们今天已经成为常识的“贫富相资”的道理,一味地打击富人的利益,也就不能从富人那里取得收入来补贴穷人,最终穷人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官府要求私人业主降低租金,甚至是白住,那谁还愿意把房子租给别人呢?就算租出去,房子坏了业主也不愿意掏钱修理,最后穷人还是没房住。
为了解决大量官员和贫苦阶层的住房问题,大宋也设有廉租房,且政府经常减免租住官屋之人的房租,甚至一年到头也未收一文钱,比廉租房还廉租房。正是基于此,周翔才会担心皇帝只为‘从龙’的官僚和勋臣解决住房问题,而至贫苦百姓的住房需求于不顾,当然会挨骂。另外如此还会使得国家损失部分税收,让一些靠租赁房屋为业者失去利益。
如此一来,可谓是费力不讨好。因此绝不能仅顾忌官僚的利益,还要想着基层百姓,才能够得到各基层的支持,维护自己仁义爱民的名声。赵昺再往深层探究,才觉周翔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吓唬自己。因为在临安这个城中村中生活着一个靠房吃饭的群体,而政府也从其中获得了莫大的好处。
政府就是靠收缴赋税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宋廷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自然非常重视商业税,而房地产交易中的契税被列为主要税种。太祖赵匡胤“令民典卖田宅输钱印契,租契限二月”,也就是说房屋买卖必须在交易后两个月内,到政府部门办理合同,缴纳契税。
早期的房屋交易税只有百分之二,庆历年间涨到百分之四。南渡后,房产契税已经高达百分之十了,而临安一年一百二十万贯的商业税中,房产的契税也占据了很大比重。此外政府还专门设有‘楼店务’管理房屋的租售业务,从中收取税赋。
为了能够实现最大的利益,所以逃税便成了最有效和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经过官府盖章的合同,老百姓买房,跟卖主私自签合同,不过户,不缴契税,这样的人很多。大家都不交契税,政府自然吃亏,可是政府想管也管不过来,要知道毕竟中国疆域很大,人很多,而且古代官民比例不像现在这么高,公务员很少,再加上没有现代科技帮忙,想把每一笔不动产交易都监控起来,那是天方夜谭。
不过赵昺不得不佩服古代官员的们的智慧,他们竟然能发明一个奇葩的办法——以民治民。一是让老百姓互相监控,哪家偷逃契税,四邻一起检举,谁最先检举谁领赏,谁不愿检举谁顶缸。二就是让房产中介发挥作用,就是无论是买,还是卖都必须通过中介,如同当下的外包一般。
这真可谓是房产中介们的黄金时代,国家会通过法律保证中介有钱可赚,想绕都绕不过去。官府会强制性地给每家房产中介划片包干,让他们给自己管片内的一切不动产交易记录在案,然后每一个月一次,或者每半个月一次,上报到县一级政府,然后政府官员根据这些记录去抓人。
当然中介毕竟不是端公家饭碗的,政府让人家替你做监控,总得给人家些好处不是?这好处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强迫购房者和卖主去找房产中介做代理,这等于是在法律上保证房产中介永远有钱赚。如此一来,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保证,中介的业务来源有了保证,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当然,吃亏的是购房者和卖主,他们买房卖房的时候,必须多拿一笔钱给政府,再多拿一笔钱给房产中介。
但是仍然有人会设法逃避官府的监管与中介们的监督,买卖双方会通过私下达成协议来转让房屋,这与如今的小产权房类似,被称为‘白契’,就是没有经过官府收钱认证的‘红契’。因而白契虽然可以省下契税,但它最大的麻烦是,一旦买卖双方发生纠纷,就很难得到政府的支持,甚至被发现后,房屋又被没官的风险……
一番思考后,赵昺对自己欲通过卖地来筹措资金来进行城市改造有些迟疑了,如此很可能将本已十分成熟的房屋租赁市场规则打破,也就是说强行改变了市场规则,这也是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但是这些官僚毕竟是自己统治的基础,他们没有从复国中受益,又怎么会忠于你,诚心为你服务呢?
所以赵昺考虑还是要做,但是可以另辟蹊径,就如周翔所言,可以盖一部分保障房,采用低租或补贴的方式供京中官员居住,此外再建一批房屋用于奖励勋臣,还有一部分投入市场买卖,解决资金问题。而如此一来,便会使京中租赁市场腾挪出不少空房,房源的充足自然会导致租金下降,在适当降低契税就可以减轻低收入者的负担。
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赵昺觉得进城工作的手工业者和军队是除官员以外租房主力。所以他与周翔商议,可以在官营的工坊外迁过程中,同时修建一批住宅,用于安置所属工匠,从而形成类似工业小镇的聚集区,其中设置医药院、学校和草市,以利于他们能安心工作和人口分流。
至于军人的安置,自有朝廷提供免费的营区。过去由于实施终身服役的军制,还必须为军眷建设住宅区,那样同样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而当下实施的是服役七年退役的军制,普通军兵和低级军官的家眷不得随军居住,只有指挥使以上军官的家眷才能随军。因而可在军营附近修建一批住宅,用以安置军眷,也可以减少城市中心的人口压力。
至于城市改造中面临最大的阻力——侵街,赵昺和周翔都认为只要给予合理的补偿和正面宣传就可一定程度上减少纠纷;另一方面对待那些顽固者只能动用武力,强行拆除,无论是官是民都不能手软,那样不仅不会影响到自己的信誉,还会获得百姓的理解和尊重。
说了半天,但是没有钱还是不行,赵昺让周翔先干起来,将新编的三个辎重师划归工部调用,利用外迁补偿资金先进行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和材料的准备。此外,俩人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只要拿下拿几块空地,在营建出售一部分便能收回成本,且还有租金可长期入账,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是这件事俩人都不能出头,还要找个稳妥的人在前台代理。
当下资金肯定有缺口,拿地是要钱的,且又不能像现代那样卖楼花,先收取部分开发资金。但这难不住赵昺,钱的来源他已经想好了,马上就进入六月份了,出海的商队就要陆续返航,他们只要成功的找到香药产地,并加以控制,那么钱就会如流水般到自己的内藏库中来……
万事开头难,新币的兑换和发行工作已经展开,而城外沿河的工坊也已经开始动工,军队的募兵和退役工作也逐项展开,赵昺这边也不像前时那样忙碌。可天气愈发炎热,加上连绵的不断的雨水,潮热更让人难以忍受。赵昺也在冷泉堂的时间盘恒的时间越来越长,几日连日阴雨,每到傍晚都有雨水降临。由于雨量增加,河水暴涨,京中的几条河也开闸放水,加快了河水的更新,让人觉得空气好多了,起码没有了那股臭气。
这天傍晚大雨又如约而来,赵昺让人将四周的窗户全部打开,随着冷风的侵入,屋中瞬间清凉了许多,他也只穿着件薄纱短衣,下身只有一件刚刚过膝的短裤,惬意的躺在摇椅上享受着一日难得的凉爽。可这时突然王德进来禀告称郑虎臣请求觐见。
如今事务局仍会每日将收集的各处情报送到御前,而郑虎臣在公共场合基本消失,若非有紧急军务,或是陛下召见也难得在宫中露个面儿。今日突然冒雨请求觐见,赵昺觉得定有要事发生,便令其来见。
“陛下,属下最近破获一起谍案,其中可能会牵涉到朝中要员,属下不敢擅自做主,还请陛下定夺!”郑虎臣匆匆而来,在外廊脱去雨衣,只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施礼后便禀告道。
“哦,有关何事的,从渠道而来?”赵昺听了皱皱眉急问道。
“陛下,是有关军器监新型武器泄密之事,是行动队在对蒙元的探子追踪途中,其欲渡江之际擒获,从身上搜出来的。属下看后觉得事关重大,特前来禀告。”郑虎臣将一份公文递上,面色凝重地道。
“南朝军器监近日试制一种新型破城利器,据可靠情报称其有开山裂石之威,可轻易摧垮坚城,专门用于突破江防之用!”赵昺展开看看,公文扉页是抓获的敌军探子传递消息的原文,后页是翻译过来的内容,他轻声读道。
“陛下,属下不知军器监是否在试制新型武器,不敢断定真假,也担心敌用的反间计,特面圣求证!”郑虎臣施礼道,他知道军器监和将作监其实一直是小皇帝直接管辖,不仅生产制式武器,也承担着研发和试制新型武器的任务,而这些多出自皇帝之手,因此才直接入宫求证……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赵昺有时候真的以为自己只是进错了门,而非是真的穿越了,因为随着回到江南对社会结构和制度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他发现宋朝的有些方面与现代社会制度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让你会产生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现代只是换了个名目出现,而周翔的一番话让他更觉得如此。
首先,自己来到了八百多年前的宋朝,但是只要实施的市场经济,就是一样的。此时的城市化不仅体现在大城市的兴起,更主要的是大量小城镇的涌现。人烟密集的村镇逐渐形成商业化的市镇,聚居于市镇的大量人口已经逐步脱离农业生产,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
这样的市镇是如此之多,以至临安城周边数十里之内,人烟生聚,遍布市井坊陌,就是走上几日也走不出来。而这无疑体现了大城市的辐射效应,其中相当一部分市镇,不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水平,都超过了一般州县。很多州县都是政府建设和管理的,而市镇完全是因为商业活动而由民间自然形成的,四方辐辏,并至而会,后者更加繁荣和有活力。且也是现代城市化最常见的现象,而市镇现象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小城镇”。
宋代的城市与工业技术支撑的现代城市虽有着天壤之别,换句话说,古代的城市其实就是大型的乡村。但此时的屋宅与现代农村里的住宅与其说是房地产,不如说是地产,房屋的本身在全部家宅庭园的配置里,退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人口的增加,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让土地与现代社会一样成为稀缺物资。于是城市巨大的租房需求,制造出一个十分活跃的房屋租赁市场,而宋朝政府是历代少见的商业驱动型政府,眼看着房地产市场有利可图,也积极投身进去,设立专门机构,经营官地和公屋的租赁。经营收入一方面上缴财政,另一方面也用来维持当地的公益事业。
宋朝虽然在商业化方面走得很远,但并没有放松政治的救济功能。针对大量流离失所的底层民众,朝廷建设了大量的安置场所和福利设施。也出手稳定房价,发布限购令,保障平民的权益。不准官员购买政府出让的公屋,希望把购买公屋的机会留给一般平民。还有“第二套房限购”的政策,在任的高官如果已经有房子的话,不能在首都买第二套房。要是遇到极端天气,还会酌情减免公屋的租金。
赵昺十分感慨,总觉的宋朝谋阶段的执政者说不定也是自己的同路人,否则哪里来的这么超前的观念,因为某些时候政府也会做出过激的行为,要求私人出租的房子也减免租金,这边违逆了市场经济规律,毕竟是商品经济很发达的时代,人们对市场的定价机制并不陌生,当时就有人特别不满。
反对者的理由,是我们今天已经成为常识的“贫富相资”的道理,一味地打击富人的利益,也就不能从富人那里取得收入来补贴穷人,最终穷人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官府要求私人业主降低租金,甚至是白住,那谁还愿意把房子租给别人呢?就算租出去,房子坏了业主也不愿意掏钱修理,最后穷人还是没房住。
为了解决大量官员和贫苦阶层的住房问题,大宋也设有廉租房,且政府经常减免租住官屋之人的房租,甚至一年到头也未收一文钱,比廉租房还廉租房。正是基于此,周翔才会担心皇帝只为‘从龙’的官僚和勋臣解决住房问题,而至贫苦百姓的住房需求于不顾,当然会挨骂。另外如此还会使得国家损失部分税收,让一些靠租赁房屋为业者失去利益。
如此一来,可谓是费力不讨好。因此绝不能仅顾忌官僚的利益,还要想着基层百姓,才能够得到各基层的支持,维护自己仁义爱民的名声。赵昺再往深层探究,才觉周翔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吓唬自己。因为在临安这个城中村中生活着一个靠房吃饭的群体,而政府也从其中获得了莫大的好处。
政府就是靠收缴赋税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宋廷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自然非常重视商业税,而房地产交易中的契税被列为主要税种。太祖赵匡胤“令民典卖田宅输钱印契,租契限二月”,也就是说房屋买卖必须在交易后两个月内,到政府部门办理合同,缴纳契税。
早期的房屋交易税只有百分之二,庆历年间涨到百分之四。南渡后,房产契税已经高达百分之十了,而临安一年一百二十万贯的商业税中,房产的契税也占据了很大比重。此外政府还专门设有‘楼店务’管理房屋的租售业务,从中收取税赋。
为了能够实现最大的利益,所以逃税便成了最有效和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经过官府盖章的合同,老百姓买房,跟卖主私自签合同,不过户,不缴契税,这样的人很多。大家都不交契税,政府自然吃亏,可是政府想管也管不过来,要知道毕竟中国疆域很大,人很多,而且古代官民比例不像现在这么高,公务员很少,再加上没有现代科技帮忙,想把每一笔不动产交易都监控起来,那是天方夜谭。
不过赵昺不得不佩服古代官员的们的智慧,他们竟然能发明一个奇葩的办法——以民治民。一是让老百姓互相监控,哪家偷逃契税,四邻一起检举,谁最先检举谁领赏,谁不愿检举谁顶缸。二就是让房产中介发挥作用,就是无论是买,还是卖都必须通过中介,如同当下的外包一般。
这真可谓是房产中介们的黄金时代,国家会通过法律保证中介有钱可赚,想绕都绕不过去。官府会强制性地给每家房产中介划片包干,让他们给自己管片内的一切不动产交易记录在案,然后每一个月一次,或者每半个月一次,上报到县一级政府,然后政府官员根据这些记录去抓人。
当然中介毕竟不是端公家饭碗的,政府让人家替你做监控,总得给人家些好处不是?这好处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强迫购房者和卖主去找房产中介做代理,这等于是在法律上保证房产中介永远有钱赚。如此一来,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保证,中介的业务来源有了保证,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当然,吃亏的是购房者和卖主,他们买房卖房的时候,必须多拿一笔钱给政府,再多拿一笔钱给房产中介。
但是仍然有人会设法逃避官府的监管与中介们的监督,买卖双方会通过私下达成协议来转让房屋,这与如今的小产权房类似,被称为‘白契’,就是没有经过官府收钱认证的‘红契’。因而白契虽然可以省下契税,但它最大的麻烦是,一旦买卖双方发生纠纷,就很难得到政府的支持,甚至被发现后,房屋又被没官的风险……
一番思考后,赵昺对自己欲通过卖地来筹措资金来进行城市改造有些迟疑了,如此很可能将本已十分成熟的房屋租赁市场规则打破,也就是说强行改变了市场规则,这也是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但是这些官僚毕竟是自己统治的基础,他们没有从复国中受益,又怎么会忠于你,诚心为你服务呢?
所以赵昺考虑还是要做,但是可以另辟蹊径,就如周翔所言,可以盖一部分保障房,采用低租或补贴的方式供京中官员居住,此外再建一批房屋用于奖励勋臣,还有一部分投入市场买卖,解决资金问题。而如此一来,便会使京中租赁市场腾挪出不少空房,房源的充足自然会导致租金下降,在适当降低契税就可以减轻低收入者的负担。
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赵昺觉得进城工作的手工业者和军队是除官员以外租房主力。所以他与周翔商议,可以在官营的工坊外迁过程中,同时修建一批住宅,用于安置所属工匠,从而形成类似工业小镇的聚集区,其中设置医药院、学校和草市,以利于他们能安心工作和人口分流。
至于军人的安置,自有朝廷提供免费的营区。过去由于实施终身服役的军制,还必须为军眷建设住宅区,那样同样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而当下实施的是服役七年退役的军制,普通军兵和低级军官的家眷不得随军居住,只有指挥使以上军官的家眷才能随军。因而可在军营附近修建一批住宅,用以安置军眷,也可以减少城市中心的人口压力。
至于城市改造中面临最大的阻力——侵街,赵昺和周翔都认为只要给予合理的补偿和正面宣传就可一定程度上减少纠纷;另一方面对待那些顽固者只能动用武力,强行拆除,无论是官是民都不能手软,那样不仅不会影响到自己的信誉,还会获得百姓的理解和尊重。
说了半天,但是没有钱还是不行,赵昺让周翔先干起来,将新编的三个辎重师划归工部调用,利用外迁补偿资金先进行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和材料的准备。此外,俩人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只要拿下拿几块空地,在营建出售一部分便能收回成本,且还有租金可长期入账,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是这件事俩人都不能出头,还要找个稳妥的人在前台代理。
当下资金肯定有缺口,拿地是要钱的,且又不能像现代那样卖楼花,先收取部分开发资金。但这难不住赵昺,钱的来源他已经想好了,马上就进入六月份了,出海的商队就要陆续返航,他们只要成功的找到香药产地,并加以控制,那么钱就会如流水般到自己的内藏库中来……
万事开头难,新币的兑换和发行工作已经展开,而城外沿河的工坊也已经开始动工,军队的募兵和退役工作也逐项展开,赵昺这边也不像前时那样忙碌。可天气愈发炎热,加上连绵的不断的雨水,潮热更让人难以忍受。赵昺也在冷泉堂的时间盘恒的时间越来越长,几日连日阴雨,每到傍晚都有雨水降临。由于雨量增加,河水暴涨,京中的几条河也开闸放水,加快了河水的更新,让人觉得空气好多了,起码没有了那股臭气。
这天傍晚大雨又如约而来,赵昺让人将四周的窗户全部打开,随着冷风的侵入,屋中瞬间清凉了许多,他也只穿着件薄纱短衣,下身只有一件刚刚过膝的短裤,惬意的躺在摇椅上享受着一日难得的凉爽。可这时突然王德进来禀告称郑虎臣请求觐见。
如今事务局仍会每日将收集的各处情报送到御前,而郑虎臣在公共场合基本消失,若非有紧急军务,或是陛下召见也难得在宫中露个面儿。今日突然冒雨请求觐见,赵昺觉得定有要事发生,便令其来见。
“陛下,属下最近破获一起谍案,其中可能会牵涉到朝中要员,属下不敢擅自做主,还请陛下定夺!”郑虎臣匆匆而来,在外廊脱去雨衣,只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施礼后便禀告道。
“哦,有关何事的,从渠道而来?”赵昺听了皱皱眉急问道。
“陛下,是有关军器监新型武器泄密之事,是行动队在对蒙元的探子追踪途中,其欲渡江之际擒获,从身上搜出来的。属下看后觉得事关重大,特前来禀告。”郑虎臣将一份公文递上,面色凝重地道。
“南朝军器监近日试制一种新型破城利器,据可靠情报称其有开山裂石之威,可轻易摧垮坚城,专门用于突破江防之用!”赵昺展开看看,公文扉页是抓获的敌军探子传递消息的原文,后页是翻译过来的内容,他轻声读道。
“陛下,属下不知军器监是否在试制新型武器,不敢断定真假,也担心敌用的反间计,特面圣求证!”郑虎臣施礼道,他知道军器监和将作监其实一直是小皇帝直接管辖,不仅生产制式武器,也承担着研发和试制新型武器的任务,而这些多出自皇帝之手,因此才直接入宫求证……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