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章 荣寿订婚(一)
第一百十七章
京城的十一月,总算陷入了一片难得的安宁之中, 如今四海平定, 东南有李鸿章坐镇,西北有左宗棠镇压, 载淳与慈禧慈安也是能睡一个好教了。
慈禧今天闲来无事,早早的从床上起身, 听见延禧宫里传来阵阵清脆的喜鹊叫声, 笑着说道:“想是喜鹊报晓, 这么早就叫的欢呢。”慈禧人逢喜事精神爽, 倒也不觉得鸟叫声心烦。
何荣伺候着慈禧起身,扶着慈禧走到梳妆台前,用帕子沾了水, 帮慈禧洁面:“可不是,别的鸟快入冬了,都一个个蔫蔫的,唯独我们这延禧宫的鸟, 特别的精神。”慈禧带上镶金猫眼石的护甲,取出一个紫玉髓的镯子,拿在手中把玩。但见这手镯色泽深紫,没有一点杂质,其腊状光泽明亮, 呈现出淡柔的紫色光彩,可谓是绝世少有的珍品。
“要说这位左大人也是有心。刚平定了陕甘,就巴巴的送了这么多好东西来孝敬, 也是有心了。”
慈禧把镯子带在手上,更衬得她的手腕白嫩无暇。这手镯和喜鹊都是左宗棠前几日送入宫中的,两宫太后和载淳都得了左宗棠的孝敬,慈禧得了紫玉手镯和喜鹊;慈安得了两块绝世罕见的和田玉镇石;载淳得了三只青海的海东青还有两匹一红一黑的汗血宝马。
“对了,阿鲁特家的如今怎么样了?”这大军得胜,自然是要论功行赏,阿鲁特崇绮带领正蓝旗深入敌军后方有功,自是要奖,慈禧便是再不喜,也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和他过不去,以免寒了边关将士的心。
“还没定下来呢。恭亲王打算上奏阿鲁特·崇绮为九门提督的正都统,并好像想让他兼户部侍郎。”
在清朝的政治官海中,对于文武的分立并不像宋代明代那么明显,很多大官基本都是身兼数职,跨院文武界限的比比皆是。兵部尚书曾国藩和侍郎胜保在提拔阿鲁特崇绮做九门提督副都统的时候,就是打算把九门的军务都甩给他了,只不过碍着慈禧的厌恶,没好直接就给了他正位,只给了个副的。如今阿鲁特军工在身,由副提正自是说的过去。只不过,恭亲王想要让阿鲁特进户部做侍郎,可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满朝文武都知道户部是恭亲王和他老丈人桂良的老巢,如今想请阿鲁特入户部,显然是打算要拉拢这位在军中前途无量的新人。如今慈禧最大的政治伙伴除了载淳,就只有自己的妹夫醇亲王,醇亲王虽然担着内务府总管的工作,但是论权利,哪是能与恭亲王相比?而恭亲王心里就两宫太后的偏向问题,显然是偏向慈安的,这也导致了慈禧对恭亲王有了不少的意见。
“这阿鲁特与恭亲王若是联手。。。”
慈禧在心里不由开始算计起来,刚刚还因为喜鹊叫声而产生的好心情,瞬间就淡下去了几分。慈禧被何荣伺候着穿戴好了满头的珠翠,从椅子上起身:“且先去上朝。晚点去把荣寿给我找来。”
慈禧虽然看恭亲王不顺眼,但对荣寿的宠爱却是真的,否则也不会特意为她请封“固伦公主”的封号。只是,荣寿不管怎么说也是恭亲王的亲女儿,要对付恭亲王的话,钟粹宫就决不能外人一丝可乘之机,安德海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当下,慈禧心里有了计较,便被何荣与富察氏搀着删了凤撵去了乾清宫。要说慈禧与慈安做太后做到这份上,在清朝也是独一份了。毕竟能天天出入乾清宫的女人,当年孝庄都比不得。
两宫太后一般会比载淳早到个一会,先到帘子后坐着,等载淳来,再整儿八经的开始早朝。
要说这清朝的早朝制度也是需要说上一说。清朝晚期,因为军机处的设立,几乎不存在了明朝那种天天早朝的习俗,改成了十日一朝。即使平常有需要了解朝政,皇帝也是召唤内阁大臣稍作了解,可以说,朝内大权基本都操持在内阁大臣手中,内阁将政务奏呈给皇帝,由皇帝做些了解,有必要的话,皇帝就做些批示,仅此而已。
载淳在登基之后,为了避免自己在朝政上成为睁眼瞎,也为了避免两宫太后干预朝政过于放肆,控制军机处权利,所以□□的恢复了日日早朝的制度,亲自奏对京城三品以上官员,自此,京城里的大官们也不得不过上日日早起的苦逼日子。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千篇一律的开头,李莲英如今也不是当年唯唯诺诺的小太监了,如今安德海被削了一顿,如今宫里最大的太监头子便是李莲英了。如今李莲英才17岁才便做到了总管太监,在清朝历史上也算是头一份了。
伴随着李莲英的话,大臣们便例行公事的说了一些歌功颂德的话,无非是“皇上圣明,如今天下太平,全赖皇上励精图治”巴拉巴拉的。。。这几日夜确实没什么大事,总也不能让早朝太过冷场,所以大臣们也乐得当着载淳的面拍拍载淳的马屁。载淳如今在官场里和这些大臣混久了,多少也改了一些不喜“歌功颂德”的习惯,没办法,谁叫他是皇帝呢?即使是君主立宪制制的国家也少不了媒体会吹捧皇室,更何况是封建帝国呢?反正,载淳当着催眠曲听听也没事。
这几日载淳因着四海平定,精神状态也松懈了一些,更是觉得到了冬日里有些犯困,听着这些大臣的歌功颂德,只觉得催眠得不行。
“好了,也是难为你们,原本就几句话的事,也能写出这么多花来。”载淳摆了摆手,打断了礼部侍郎越说越激动的演说:“这几日天下太平了不少,冬日寒风也冷。改明个起,就改为三日一朝吧。”
如今载淳手握军权,又有平定过多次战乱的政治资本,很多事情上颇有了些“乾坤独断”的意味。更何况,这种改“日日朝会”为“三日朝会”乃是对官员来说,最好不过的福利,自没人反对。
“皇上仁心。臣等感激。”那些个冬日里上了年纪的老大臣们说的那叫一个感动,都差流下真挚的眼泪水了。
“如此就退朝吧。”载淳打了个哈欠,正准备从龙椅上走下去。便在这时候,慈禧突然在帘子后头说话了:“皇上且慢,哀家还有件事,想麻烦一下皇上。”
“太后说便是。”
载淳不知道慈禧肚子里卖着什么药,只好这么说。
“如今四海平定,宫里也很少热闹热闹了。哀家想着不若办次宴会可好?”
办宴会?这种事需要拿到早朝上来说吗?太后发话,有谁不敢来的?
想是这么想,载淳嘴上还是说道:“如此也好,很久没热闹热闹了,马上十一月就是额娘的千秋会,正好也赶上。”
“正是这个礼,还有,往日里宴会都是些大臣命妇的。哀家今想着不若大家都把自家的儿郎也带进宫来,乐呵乐呵,也算是同乐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京城的十一月,总算陷入了一片难得的安宁之中, 如今四海平定, 东南有李鸿章坐镇,西北有左宗棠镇压, 载淳与慈禧慈安也是能睡一个好教了。
慈禧今天闲来无事,早早的从床上起身, 听见延禧宫里传来阵阵清脆的喜鹊叫声, 笑着说道:“想是喜鹊报晓, 这么早就叫的欢呢。”慈禧人逢喜事精神爽, 倒也不觉得鸟叫声心烦。
何荣伺候着慈禧起身,扶着慈禧走到梳妆台前,用帕子沾了水, 帮慈禧洁面:“可不是,别的鸟快入冬了,都一个个蔫蔫的,唯独我们这延禧宫的鸟, 特别的精神。”慈禧带上镶金猫眼石的护甲,取出一个紫玉髓的镯子,拿在手中把玩。但见这手镯色泽深紫,没有一点杂质,其腊状光泽明亮, 呈现出淡柔的紫色光彩,可谓是绝世少有的珍品。
“要说这位左大人也是有心。刚平定了陕甘,就巴巴的送了这么多好东西来孝敬, 也是有心了。”
慈禧把镯子带在手上,更衬得她的手腕白嫩无暇。这手镯和喜鹊都是左宗棠前几日送入宫中的,两宫太后和载淳都得了左宗棠的孝敬,慈禧得了紫玉手镯和喜鹊;慈安得了两块绝世罕见的和田玉镇石;载淳得了三只青海的海东青还有两匹一红一黑的汗血宝马。
“对了,阿鲁特家的如今怎么样了?”这大军得胜,自然是要论功行赏,阿鲁特崇绮带领正蓝旗深入敌军后方有功,自是要奖,慈禧便是再不喜,也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和他过不去,以免寒了边关将士的心。
“还没定下来呢。恭亲王打算上奏阿鲁特·崇绮为九门提督的正都统,并好像想让他兼户部侍郎。”
在清朝的政治官海中,对于文武的分立并不像宋代明代那么明显,很多大官基本都是身兼数职,跨院文武界限的比比皆是。兵部尚书曾国藩和侍郎胜保在提拔阿鲁特崇绮做九门提督副都统的时候,就是打算把九门的军务都甩给他了,只不过碍着慈禧的厌恶,没好直接就给了他正位,只给了个副的。如今阿鲁特军工在身,由副提正自是说的过去。只不过,恭亲王想要让阿鲁特进户部做侍郎,可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满朝文武都知道户部是恭亲王和他老丈人桂良的老巢,如今想请阿鲁特入户部,显然是打算要拉拢这位在军中前途无量的新人。如今慈禧最大的政治伙伴除了载淳,就只有自己的妹夫醇亲王,醇亲王虽然担着内务府总管的工作,但是论权利,哪是能与恭亲王相比?而恭亲王心里就两宫太后的偏向问题,显然是偏向慈安的,这也导致了慈禧对恭亲王有了不少的意见。
“这阿鲁特与恭亲王若是联手。。。”
慈禧在心里不由开始算计起来,刚刚还因为喜鹊叫声而产生的好心情,瞬间就淡下去了几分。慈禧被何荣伺候着穿戴好了满头的珠翠,从椅子上起身:“且先去上朝。晚点去把荣寿给我找来。”
慈禧虽然看恭亲王不顺眼,但对荣寿的宠爱却是真的,否则也不会特意为她请封“固伦公主”的封号。只是,荣寿不管怎么说也是恭亲王的亲女儿,要对付恭亲王的话,钟粹宫就决不能外人一丝可乘之机,安德海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当下,慈禧心里有了计较,便被何荣与富察氏搀着删了凤撵去了乾清宫。要说慈禧与慈安做太后做到这份上,在清朝也是独一份了。毕竟能天天出入乾清宫的女人,当年孝庄都比不得。
两宫太后一般会比载淳早到个一会,先到帘子后坐着,等载淳来,再整儿八经的开始早朝。
要说这清朝的早朝制度也是需要说上一说。清朝晚期,因为军机处的设立,几乎不存在了明朝那种天天早朝的习俗,改成了十日一朝。即使平常有需要了解朝政,皇帝也是召唤内阁大臣稍作了解,可以说,朝内大权基本都操持在内阁大臣手中,内阁将政务奏呈给皇帝,由皇帝做些了解,有必要的话,皇帝就做些批示,仅此而已。
载淳在登基之后,为了避免自己在朝政上成为睁眼瞎,也为了避免两宫太后干预朝政过于放肆,控制军机处权利,所以□□的恢复了日日早朝的制度,亲自奏对京城三品以上官员,自此,京城里的大官们也不得不过上日日早起的苦逼日子。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千篇一律的开头,李莲英如今也不是当年唯唯诺诺的小太监了,如今安德海被削了一顿,如今宫里最大的太监头子便是李莲英了。如今李莲英才17岁才便做到了总管太监,在清朝历史上也算是头一份了。
伴随着李莲英的话,大臣们便例行公事的说了一些歌功颂德的话,无非是“皇上圣明,如今天下太平,全赖皇上励精图治”巴拉巴拉的。。。这几日夜确实没什么大事,总也不能让早朝太过冷场,所以大臣们也乐得当着载淳的面拍拍载淳的马屁。载淳如今在官场里和这些大臣混久了,多少也改了一些不喜“歌功颂德”的习惯,没办法,谁叫他是皇帝呢?即使是君主立宪制制的国家也少不了媒体会吹捧皇室,更何况是封建帝国呢?反正,载淳当着催眠曲听听也没事。
这几日载淳因着四海平定,精神状态也松懈了一些,更是觉得到了冬日里有些犯困,听着这些大臣的歌功颂德,只觉得催眠得不行。
“好了,也是难为你们,原本就几句话的事,也能写出这么多花来。”载淳摆了摆手,打断了礼部侍郎越说越激动的演说:“这几日天下太平了不少,冬日寒风也冷。改明个起,就改为三日一朝吧。”
如今载淳手握军权,又有平定过多次战乱的政治资本,很多事情上颇有了些“乾坤独断”的意味。更何况,这种改“日日朝会”为“三日朝会”乃是对官员来说,最好不过的福利,自没人反对。
“皇上仁心。臣等感激。”那些个冬日里上了年纪的老大臣们说的那叫一个感动,都差流下真挚的眼泪水了。
“如此就退朝吧。”载淳打了个哈欠,正准备从龙椅上走下去。便在这时候,慈禧突然在帘子后头说话了:“皇上且慢,哀家还有件事,想麻烦一下皇上。”
“太后说便是。”
载淳不知道慈禧肚子里卖着什么药,只好这么说。
“如今四海平定,宫里也很少热闹热闹了。哀家想着不若办次宴会可好?”
办宴会?这种事需要拿到早朝上来说吗?太后发话,有谁不敢来的?
想是这么想,载淳嘴上还是说道:“如此也好,很久没热闹热闹了,马上十一月就是额娘的千秋会,正好也赶上。”
“正是这个礼,还有,往日里宴会都是些大臣命妇的。哀家今想着不若大家都把自家的儿郎也带进宫来,乐呵乐呵,也算是同乐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