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唐睿宗李旦(她会是第二个武则天吗)
就在唐中宗李显暴毙后,这件事情的元凶韦皇后却很从容,并没有急于将皇帝驾崩的事情第一时间公布于众,因为她要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将局势控制在自己手里的时间。
就在第二天,中宗李显尸骨未寒,他的妻子韦皇后就要开始为自己能成为像她婆婆武则天一样的人物而奋斗了,她先是秘不发丧,但这只是缓兵之计,国家君主的死讯早晚要公布于众的,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稳住首都长安的局势,所以她赶忙从各个地方抽调府兵五万,进驻长安。
兵调来了,但也得听话才行,军人以服从上级的命令为天职,所以韦皇后将自己的亲信们,也就是她们老韦家的那一杆子人,驸马都尉韦捷c韦灌,卫尉卿韦璇,长安令韦播等,将他们安排在这五万军队中执掌兵权。
看似一切都如计划进行着,韦后也正在和她的那些个军师们商量着该怎样处理接下来的事情,看看这皇帝遗诏该怎样写才有利于韦后更好的掌控政权。
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中宗李显被毒死后的第二天,此时在宫中的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发现了这个秘密,太平公主是李显的亲妹妹,自然胳膊肘要往里拐,不能眼看着皇权旁落。
而这个上官婉儿呢,她是一个才女,非常的文艺,放在现在那肯定是一枚文艺女青年,她的一生也是很坎坷的,从小就没了爹,十几岁就来到武则天身边打工糊口,正是由于自己出色的才华,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就成为了武则天的机要秘书,负责起草诏书什么的,这期间自然也能见到武则天的儿子李显,所以上官婉儿和李显很早就有一腿了,这个大家都懂。
后来武则天下台后,李显继位,上官婉儿和李显的旧情就复燃了,但毕竟不是正妻,上官婉儿对于韦皇后还是有所忌惮的。而此时唐中宗李显已经死了,上官婉儿没了依靠,所以就害怕韦后对自己下狠手,因此就要想办法去阻止韦后的大权独握。
有了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战友了,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很果断的做出了决定:整出个遗诏来公布于众,那样所有人就必须按照这个遗诏上面的内容来行事,否则的话那就是抗旨。
韦皇后明知道这遗诏是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伪造的,但也必须遵从,因为她不能将中宗李显是被毒死的没有时间去写遗诏这个情况向大家说明,因为这样无疑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诏书很快的就公布天下,皇位继承人自然要从皇帝的儿子中选举,也要有几名辅佐的人员才对,这份遗诏的大概意思是:让温王李重茂(李显的小儿子)继承大统,皇后(现在应该是太后)韦氏相王李旦共同辅佐新皇。六月四日,唐中宗李显的棺木移到太极殿,正式发丧。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两人擅自撰写的遗诏,就是要让相王李旦来牵制韦后的权利,但韦后一党的亲信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均衡场面,他们倒希望韦后和女皇武则天一样,登基大宝,这也恰恰是政治野心家韦后自己的目标,所以在明里暗里,韦氏一党都在排斥相王李旦,也在加紧密谋篡权的计划。
而此时李家的爷们儿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眼看着自家的天下再次被外姓人夺取。相王李旦有五个儿子,其中排行老三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李隆基,不过现在还仅仅是个临淄王而已,但他的才能是很出众的,不过他的才能到现在还不为大家所知,看来李隆基是个低调的人,不过这样也更有利于保护自己。
这临淄王李隆基看到首都局势的紧张性后,就很果断的离开封地,回到长安,这个时候的气氛已经很紧张了,韦后临朝摄政,与自己的亲信大臣把持着朝政,新皇帝李重茂随时都有被废的可能,即韦后随时都有可能改朝换代再次将“唐”这个国号更改。
兵部侍郎崔日用就很敏感的闻到了这浓浓的火药味,而且他也是被迫的与韦党成员走的很近,也知道了他们要谋反的行动,所以为了洗脱自己的牵连,他与李隆基进行了会晤,并建议李隆基把握时机,先发制人。
李隆基于是乎就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等人商量计策,但先发制人是个好主意,不过这想先发还得有部队才行,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一切都是扯淡。看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那都是真理!
李隆基正愁这事呢,恰好,这羽林军的几个将领就找上门来,原来啊,这些个将领葛福顺c陈玄礼等与韦氏集团的那伙人合不来,当兵的嘛,脾气都不太好,而且韦氏集团的那帮人还三番五次的羞辱他们,这委屈谁能受得了,所以就都找李隆基来诉苦。
李隆基正好顺水推舟,好不避言的对这些个羽林军将领说道:“与其受此屈辱,不如帮助我来诛杀韦党。”话说这当兵的就是当兵的,葛福顺和陈玄礼等将领听后,也都很爽快的拍手叫好,并且踊跃报名参加这次行动。
羽林军那可是皇宫的守卫部队,有了这支力量,不出意外的话,这次行动就会取得圆满成功。但同时也要提防韦后从各地调来的那五万府兵,尽管这些军队不是绝对的敌人,但这些部队的指挥权都在韦氏一党的手中,所以这是个很严峻的问题。
不过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擒贼先擒王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韦氏将领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将他们咔嚓了,不给他们调集军队的机会。
这次政变被选择在了六月二十日的夜晚以及二十一日的凌晨,二十日旁晚,夜幕刚刚降临,李隆基等人就悄悄地潜入禁苑,与羽林军将士回合,并与葛福顺等将领商定好大喊大叫的起事口号。
二更天时,也就是晚上九点来钟,夏日里的长安城已经全部黑了下来,各路起义军抄起家伙就攻入大营,将韦播c韦璇等手握五万府兵指挥权的将领统统斩杀,而后大声地宣布:“韦后毒死先帝,是个祸害国家的娘们儿,今晚就要将她杀死!”
群情激奋的将士们也都很卖命,革命就要成功了。杀死韦播等人后,李隆基则率部一路过关斩将的奔玄武门而去,玄武门在整个唐朝诸多的政变中,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这也凸显出了玄武门的战略重要性。
与此同时,羽林军将领葛福顺与李仙凫分别率军经过激战攻下了玄德门和白兽门,并且会师于凌烟阁前,这时,既定的口号响起,大喊大叫声传到玄武门,李隆基立马下令开始进宫,起义军势不可挡,玄武门被拿下。
距离皇宫越来越近,此刻正在宫中值班的那些羽林军将士们也听到了大喊大叫声,也都纷纷拔剑接应。
我们再来看看韦后,韦后听到外面的呼喊声,大惊失色,此刻的她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跑,可是,都这节骨眼上了,跑是跑不掉了,等待她的只有死路。
在慌乱中,韦后被杀,其女安乐公主亦然。在这个晚上,韦氏党羽被扫荡的所剩无几。上官婉儿也在求情无果后被李隆基下令诛杀。到二十一日白天,皇宫内外基本上恢复安定。
二十二日,为了革命的彻底性,一些残余势力和与韦氏集团有瓜葛的人员也被诛杀。革命嘛,流血是必然的。
二十三日,太平公主传唐少帝李重茂的旨令,请相王李旦就任皇位,这李重茂自然也不是心甘情愿的让出皇位,但有什么办法,想活命就得腾出皇位,毕竟此时的李重茂也才16岁而已。不过这李旦却不想当皇帝,是真的不想当,他前边都已经两次让出了自己的皇位,第一次是给自己的母亲武则天,第二次是给自己的哥哥唐中宗李显。不过这年头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担此重任了,要么辈分不够,要么资历太低,所以,再三推辞下的李旦还是就任了大唐帝国的一把手儿。
公元710年六月二十四日,唐睿宗李旦复位,唐少帝李重茂继续当温王。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就在第二天,中宗李显尸骨未寒,他的妻子韦皇后就要开始为自己能成为像她婆婆武则天一样的人物而奋斗了,她先是秘不发丧,但这只是缓兵之计,国家君主的死讯早晚要公布于众的,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稳住首都长安的局势,所以她赶忙从各个地方抽调府兵五万,进驻长安。
兵调来了,但也得听话才行,军人以服从上级的命令为天职,所以韦皇后将自己的亲信们,也就是她们老韦家的那一杆子人,驸马都尉韦捷c韦灌,卫尉卿韦璇,长安令韦播等,将他们安排在这五万军队中执掌兵权。
看似一切都如计划进行着,韦后也正在和她的那些个军师们商量着该怎样处理接下来的事情,看看这皇帝遗诏该怎样写才有利于韦后更好的掌控政权。
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中宗李显被毒死后的第二天,此时在宫中的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发现了这个秘密,太平公主是李显的亲妹妹,自然胳膊肘要往里拐,不能眼看着皇权旁落。
而这个上官婉儿呢,她是一个才女,非常的文艺,放在现在那肯定是一枚文艺女青年,她的一生也是很坎坷的,从小就没了爹,十几岁就来到武则天身边打工糊口,正是由于自己出色的才华,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就成为了武则天的机要秘书,负责起草诏书什么的,这期间自然也能见到武则天的儿子李显,所以上官婉儿和李显很早就有一腿了,这个大家都懂。
后来武则天下台后,李显继位,上官婉儿和李显的旧情就复燃了,但毕竟不是正妻,上官婉儿对于韦皇后还是有所忌惮的。而此时唐中宗李显已经死了,上官婉儿没了依靠,所以就害怕韦后对自己下狠手,因此就要想办法去阻止韦后的大权独握。
有了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战友了,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很果断的做出了决定:整出个遗诏来公布于众,那样所有人就必须按照这个遗诏上面的内容来行事,否则的话那就是抗旨。
韦皇后明知道这遗诏是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伪造的,但也必须遵从,因为她不能将中宗李显是被毒死的没有时间去写遗诏这个情况向大家说明,因为这样无疑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诏书很快的就公布天下,皇位继承人自然要从皇帝的儿子中选举,也要有几名辅佐的人员才对,这份遗诏的大概意思是:让温王李重茂(李显的小儿子)继承大统,皇后(现在应该是太后)韦氏相王李旦共同辅佐新皇。六月四日,唐中宗李显的棺木移到太极殿,正式发丧。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两人擅自撰写的遗诏,就是要让相王李旦来牵制韦后的权利,但韦后一党的亲信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均衡场面,他们倒希望韦后和女皇武则天一样,登基大宝,这也恰恰是政治野心家韦后自己的目标,所以在明里暗里,韦氏一党都在排斥相王李旦,也在加紧密谋篡权的计划。
而此时李家的爷们儿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眼看着自家的天下再次被外姓人夺取。相王李旦有五个儿子,其中排行老三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李隆基,不过现在还仅仅是个临淄王而已,但他的才能是很出众的,不过他的才能到现在还不为大家所知,看来李隆基是个低调的人,不过这样也更有利于保护自己。
这临淄王李隆基看到首都局势的紧张性后,就很果断的离开封地,回到长安,这个时候的气氛已经很紧张了,韦后临朝摄政,与自己的亲信大臣把持着朝政,新皇帝李重茂随时都有被废的可能,即韦后随时都有可能改朝换代再次将“唐”这个国号更改。
兵部侍郎崔日用就很敏感的闻到了这浓浓的火药味,而且他也是被迫的与韦党成员走的很近,也知道了他们要谋反的行动,所以为了洗脱自己的牵连,他与李隆基进行了会晤,并建议李隆基把握时机,先发制人。
李隆基于是乎就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等人商量计策,但先发制人是个好主意,不过这想先发还得有部队才行,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一切都是扯淡。看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那都是真理!
李隆基正愁这事呢,恰好,这羽林军的几个将领就找上门来,原来啊,这些个将领葛福顺c陈玄礼等与韦氏集团的那伙人合不来,当兵的嘛,脾气都不太好,而且韦氏集团的那帮人还三番五次的羞辱他们,这委屈谁能受得了,所以就都找李隆基来诉苦。
李隆基正好顺水推舟,好不避言的对这些个羽林军将领说道:“与其受此屈辱,不如帮助我来诛杀韦党。”话说这当兵的就是当兵的,葛福顺和陈玄礼等将领听后,也都很爽快的拍手叫好,并且踊跃报名参加这次行动。
羽林军那可是皇宫的守卫部队,有了这支力量,不出意外的话,这次行动就会取得圆满成功。但同时也要提防韦后从各地调来的那五万府兵,尽管这些军队不是绝对的敌人,但这些部队的指挥权都在韦氏一党的手中,所以这是个很严峻的问题。
不过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擒贼先擒王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韦氏将领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将他们咔嚓了,不给他们调集军队的机会。
这次政变被选择在了六月二十日的夜晚以及二十一日的凌晨,二十日旁晚,夜幕刚刚降临,李隆基等人就悄悄地潜入禁苑,与羽林军将士回合,并与葛福顺等将领商定好大喊大叫的起事口号。
二更天时,也就是晚上九点来钟,夏日里的长安城已经全部黑了下来,各路起义军抄起家伙就攻入大营,将韦播c韦璇等手握五万府兵指挥权的将领统统斩杀,而后大声地宣布:“韦后毒死先帝,是个祸害国家的娘们儿,今晚就要将她杀死!”
群情激奋的将士们也都很卖命,革命就要成功了。杀死韦播等人后,李隆基则率部一路过关斩将的奔玄武门而去,玄武门在整个唐朝诸多的政变中,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这也凸显出了玄武门的战略重要性。
与此同时,羽林军将领葛福顺与李仙凫分别率军经过激战攻下了玄德门和白兽门,并且会师于凌烟阁前,这时,既定的口号响起,大喊大叫声传到玄武门,李隆基立马下令开始进宫,起义军势不可挡,玄武门被拿下。
距离皇宫越来越近,此刻正在宫中值班的那些羽林军将士们也听到了大喊大叫声,也都纷纷拔剑接应。
我们再来看看韦后,韦后听到外面的呼喊声,大惊失色,此刻的她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跑,可是,都这节骨眼上了,跑是跑不掉了,等待她的只有死路。
在慌乱中,韦后被杀,其女安乐公主亦然。在这个晚上,韦氏党羽被扫荡的所剩无几。上官婉儿也在求情无果后被李隆基下令诛杀。到二十一日白天,皇宫内外基本上恢复安定。
二十二日,为了革命的彻底性,一些残余势力和与韦氏集团有瓜葛的人员也被诛杀。革命嘛,流血是必然的。
二十三日,太平公主传唐少帝李重茂的旨令,请相王李旦就任皇位,这李重茂自然也不是心甘情愿的让出皇位,但有什么办法,想活命就得腾出皇位,毕竟此时的李重茂也才16岁而已。不过这李旦却不想当皇帝,是真的不想当,他前边都已经两次让出了自己的皇位,第一次是给自己的母亲武则天,第二次是给自己的哥哥唐中宗李显。不过这年头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担此重任了,要么辈分不够,要么资历太低,所以,再三推辞下的李旦还是就任了大唐帝国的一把手儿。
公元710年六月二十四日,唐睿宗李旦复位,唐少帝李重茂继续当温王。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