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基业长青最新章节 > 基业长青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6 章

  制造波音707喷气式客机时几乎没有民航客机业务的经验;美国运通如果固守(快递)根本,很可能早就不复存在。

  我们不是说演化式的进步等于漫无目的的多元化发展,更不是说专注的企业策略一定不好。沃尔玛公司就是例子。到目前为止,沃尔玛仍然坚守一种行业--折扣零售业,却在这种狭窄的行业里同时刺激进化式进步。我们也不是说固守根本的观念没有意义。真正的问题是:高瞻远瞩公司的根本是什么?我们的答案是:公司的核心理念。

  保存核心,刺激进步

  因此,我们在前面提出的五个教训之外。必须加上第六个教训:在刺激进化式进步时,永远不要忘记保存核心。请记住:演进涉及变化和选择。在3M等高瞻远瞩公司里,选择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是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个东西有用吗?第二个问题同样重要:这个东西符合我们的核心理念吗?

  从麦克奈特时代开始,3M就追求为人类的真正问题设法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法,这就是公司的目标。在3M,变化必须要新颖、有用、可靠(这些是3M核心理念的关键要素),被选择的机会才会更大。在公司里,当然不会有人阻止西尔弗利用15%的自由实验时间,研究他那种有点粘又不太粘的胶水;但同样重要的是,3M并没有选择这种突变的粘剂,一直到西尔弗把它和弗赖伊在唱诗班碰

  到的问题结合,向其他3M人展示这种怪异的小小自粘记事便条确有用处,并且证明能够根据公司的品质标准和可靠xìng来生产,3M公司才选择了这一产品。在3M,你不可能靠开发模仿的产品而获得创世纪奖;没有原创xìng的科技贡献,也不会成为卡尔顿学会的会员;如果你的产品在顾客手里一直不可靠,你做部门经理的日子就绝不会长久。作为一家年营业额130亿美元的公司,3M用勇猛的力量刺激进步,却也同样坚决地维护了自己的核心理念。

  同样,在沃尔玛,一种实验如果不能增加顾客得到的价值,也不会被选择;如果强生新抽出的枝芽和公司的信念冲突,就会被剪掉;如果惠普一位营销经理很热心,想推出一种没有科技贡献的新业务,一定得不到支持;如果马利奥特得到的商机会使公司大大转向,背离"使离家在外的人觉得处身在朋友之间,深受欢迎"的目标,马利奥特一定会另觅商机;如果索尼的"种子"只带来科技上的

  突变,或低品质的"果实",索尼会种下别的种子。

  核心理念的作用好比强力胶和指导力量,使高瞻远瞩公司在突变和演进时,精诚团结。我们发现,3M虽然有这么多突变、分散各地的企业组织和众多小规模的部门,却有着令人惊叹的凝聚力。的确,3M人有着几乎是信仰宗教一样的虔信,其向心力之强,和我们在宝洁、迫斯尼和诺世全看到的一模一样,惠普、摩托罗拉和沃尔玛也是如此--这三家公司和3M不相上下,都是自我突变的机器,但同时也都坚决地固守核心理念。

  高瞻远瞩公司的核心理念好比自然界的遗传密码。遗传密码在物种变化和演进时保持固定,高瞻远瞩公司历经所有的突变时,核心理念上保持不变。就是因为拥有这些不变的指导入针,高瞻远瞩公司才会拥有一个目标和一种精神。自然界的物种进化时,绝不可能拥有这种东西。诚如麦克奈特回顾他和3M65年的关系、探讨自己和3M的理想时所说:

  强调我们多么互相依靠、多么依靠我们共有的价值观,是再适当不过了。在强调这个重要而有人xìng的教训时,我们的挑战在于同时维持对个人的适当尊重……为了保持进步,维持对美国和世界的服务,我们必须感谢那些运用机会追求完美、为世人创造出一些东西、用新理想和新产品丰富我们的生活的人们。他们用冒险和挑战的精神,完成了最美好、最艰辛的任务。

  作者:[美]詹姆斯·柯林斯

  杰里·波勒斯

  8 自家成长的经理人

  " 从现在起,选择继承人是我要做的最重要决定,这件事几乎每天都要花费我相当多的心思。"

  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克奇

  1991年谈公司继承人的规划--距他预定退休还有9年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责任是确保高级经理干才的连续xìng。我们总是寻求拥有能力且已得到证明的后备人选,追求利用调职培训的计划,以便让主要人选做最好的准备。此外,我们一直坚持公开继任规划……我们认为连续xìng非常重要。"

  摩托罗拉CEO办公室前成员罗伯特·盖尔文

  1991年的谈话

  1981年,杰克·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CEO,10年后,他成为这个时代的传奇人物。根据《财富》杂志的说法,他"是当代公认的首屈一指的企业变革大师"。看了堆积如山的有关韦尔奇革命的文章,我们或许会受到诱惑,把他描绘成骑着白马的救星,拯救陷入严重困难、从电力发明以来就没有做过重大改变的通用电气公司。如果不熟悉韦尔奇的背景或通用电气的历史,我们或许会被误导,认为他一定是从外面吸收的"新鲜血液",前来唤醒这个昏昏yù睡、自满自适的巨型公司。

  再也没有什么想法比这更背离事实了。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韦尔奇是纯正的通用电气人,他研究生一毕业,就进入公司服务,当时年龄是差1个月满25岁,这是他的第一个全职工作。他在通用电气连续工作20年后,才成为CEO,像每一位前辈一样,他是从通用电气深处崭露头角的。

  韦尔奇继承的并不是一家管理严重失当的公司,正好相反,他的前辈正是雷金纳德·琼斯,琼斯戴着"美国最受崇敬的企业领袖"的美名退休。《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杂志对他的同辈作过调查,发现琼斯是"当前美国企业界最有影响力的人"。而且不只一次,在 1979年和198O年两次调查中都得到这个结论。《华尔街日报》和《财富》杂志所做的同样调查也把琼斯列在顶尖领袖之列。盖洛普民意调查更把琼斯列为1980年"年度风云企业CEO"。在财务上,例如,利润增长率、股本回报率、销

  售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等方面,通用电气在琼斯领导的8年间绩效和韦尔奇领导的前8年一样优异。

  此外,在通用电气众多表现良好的CEO当中,韦尔奇也不是第一位改革发动者或管理创新者。在吉拉德·斯沃普(1922年一1939年担任CEO )的领导下,通用电气大力转变,跨入家用电器事业。斯沃普也引进"启发式管理"的理念,并在员工、股东和顾客之间平衡分摊责任。在当时的通用电气,这种理念堪称新颖。在拉尔夫·科迪纳(1950年-1963年担任CEO)和他"全力追求"的口号领导下,通用电气以强大的力量打进很多种新领域--服务的市场增加了2O倍、科迪纳大刀阔斧地重新改革公司的组织,推动分权制度,制定目标管理(是美国企业中最先这样做的公司),创建克罗顿威尔(现在成为通用电气著名的管理培训和教育中心),还写了一本很有影响的书,名叫《职业经理人的新边界》。弗雷德·博尔奇1964年一1972年担任CEO期间,是创造力沸腾的时代,也是乐于大胆在飞机引擎和电脑等领域冒险投资的时代。琼斯在1973年一198O年出任CEO,也成为改变企业与政府关系的领袖。

  的确,通用电气最高管理层有着卓越超群的悠久历史。韦尔奇出自这一长期传统。以税前股本回报率作为基本的财务绩效指标来衡量,通用电气在韦尔奇的前辈领导下,从1915年起表现得和韦尔奇领导通用电气的前10年一样好:韦尔奇的业绩是26.29%,他的前辈是28.29%。事实上,我们根据回报率替通用电气不同CEO领导的时代排名后发现,韦尔奇在七个不同的时代中排名第五。(通用电气的每一个CEO,包括韦尔奇在内,任期中回报率的表现都超过同时期西屋的CEO。)当然,简单计算股本回报率时没有考虑产业循环的起伏、战争、大萧条等事件,所以,我们也根据通用电气、美国股市和西屋的平均年度股票投资回报率排列了通用电气历代CEO的表现。以这种资料为准我们发现,韦尔奇和前辈相比,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五,是极为优秀的,但还不是通用电气历史上的顶尖人物。

  这一点绝不能动摇韦尔奇名列美国企业史上最有效率的CEO之一的地位,但是--这一点是关键--他的前辈也一样。韦尔奇改变了通用电气,他的前辈也一样;韦尔奇的表现胜过对手西屋的CEO,他的前辈何尝不是;韦尔奇广受同辈尊敬,成为当代"管理大师",他的前辈亦然;韦尔奇奠定了通用电气未来繁荣的基础,他的前辈也一样。我们敬佩韦尔奇杰出的纪录,但是,我们更敬佩通用电气公司在 100年中最高管理层一贯拥有卓越表现的惊人纪录。

  拥有像韦尔奇这种才干的CEO令人赞叹,一个世纪里都有像韦尔奇这样的于才当CEO,而且全部都是公司内部自行培养的,这的确是通用电气成为高瞻远瞩公司的关键原因之一。

  事实上,整个CEO的选择过程,一直到最后选定韦尔奇当CEO,是传统的通用电气最优秀的一面。韦尔奇不但反映了公司的传承,也代表通用电气走向未来的改革倡导者。诚如长期担任通用电气顾问的诺埃尔·提区和《财富》杂志总编辑斯特拉特福·舍曼在合著的《通用电气传奇》一书所说:

  把可贵的通用电气jiāo到韦尔奇手上的管理传统程序,表明老通用电气文化中最好、最重要的一面。前CEO琼斯花了很多年时间,从一群能力极为高强、后来个个几乎都领导大公司的人当中把韦尔奇挑了出来……琼斯坚持采用一种漫长、费事、彻底而吃力的程序,仔细地考虑每一个合格的人选,然后完全靠理智选出最适合的人,得到的结果足可列为企业史上继承人规划的典范。

  琼斯在 1974年--韦尔奇成为总裁之前7年,采取了这一程序中的第一个步骤,批准一份文件,名叫《CEO传承指引》,他和公司高层经理人力小组密切合作之后,花了两年时间逐步淘汰,把初步名单上全是通用电气人的96个可能人选减少为 12人,再减为6个首要人选,其中包括韦尔奇。为了测验和观察这6个人,琼斯任命每个人都担任"部门经理",直接接受CEO办公室领导。随后的三年里,他逐渐缩小范围,让这些候选人经历各种严格的挑战、访谈、论文竞赛和评估。程序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包括"飞机访谈"。在访谈中,琼斯问每一个候选人:"如果你和我同搭公司的飞机,飞机坠毁了,你我都丧命了,应该由谁来当通用电气公司的董事长?"(琼斯从他的前任博尔奇那里学到这一技巧。)韦尔奇在强敌中,最后赢得了这场严酷的耐力竞赛。落选的人后来则分别出任吉梯电信、乐伯美用品、阿波罗电脑、美国无线电(RCA)等大公司的总裁或CEO。另一件值得一提的趣事是,出身通用电气、后来成为美国其他公司CEO的人远远超过出身美国任何一家公司的人。

  和通用电气相比,西屋经常受最高层混乱不明和缺乏一贯xìng的震撼。担任过西屋CEO的人几乎两倍于通用电气,其中有人任期不到两年,西屋的CEO平均在位时间是8年,通用电气则是14年。此外,西屋过一段时间就到外面寻求CEO人才,而不是像通用电气公司那样,总是内部自行培养人才。乔治·威斯汀豪斯在 19O8年公司重整期间被赶出,取代他的是两个外人(两人都是银行家)。1946年,另一个外人(也是银行家)出任CEO,接着在1993年,经过1991和1992两年都出现以1O亿美元计的亏损后,西屋再度到外面寻找CEO,这次请到百事公司一位经理人来经营公司。

  我们想更详细地探讨西屋的内部传承程序,但是,我们发现,公司内外的出版物中都没有多少有关这个主题的材料。这一点也很有趣。通用电气对领袖的一贯xìng极为刻意的高度重视,因此,公司内外的观察家对这一点都有很高的评价。相形之下,西屋对于管理发展和继承人规划的重视程度就差远了。

  >>用内部晋升保存核心

  在这本书里,我们从头到尾都压低领袖在高瞻远瞩公司里的重要xìng,但是,如果说最高管理层根本不重要,显然是错误的,认为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当高瞻远瞩公司的CEO,而这家公司仍然可以继续前进,保持绝佳的地位,未免天真。最高管理层对一家公司会有影响,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重大影响。问题是:会不会有正确的影响?管理层在发挥影响时,是否会保存公司的核心要素?

  高瞻远瞩公司从内部人才中增养、提升和慎重选择管理人才的程度,远远超过对照公司,他们把这件事当成保存核心要素的关键步骤。从18O6年到1992年间,我们发现,只有两家高瞻远瞩公司曾经直接到公司外面聘请CEO,比率是11.l%,却有 13家对照公司直接聘用外人当CEO,比率是72.2%,我们持有资料的高瞻远瞩公司的 113位CEO当中,只有3.5%直接来自公司外,对照公司的140位CEO当中,却有22. %直接来自公司外。也就是说,高瞻远瞩公司提升内部人当CEO的可能xìng是对照公司的6倍。

  换句话说,在高瞻远瞩公司加起来总共1700年的历史中,我们发现,只有4次外人直接接任CEO角色的个别案例。

  简单地说,高瞻远瞩公司和对照公司最大的差别不是领袖的素质,重要的是优秀领袖的一贯xìng,也就是保存核心的一贯xìng。高瞻远瞩公司和对照公司在公司历史的某些时期都曾经拥有绝佳的最高管理层,但是,高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