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卷甲之士
外朝,典客司。
张登看着富丁,还有他的上首,一脸仪态严肃的赵豹,诺诺一阵,忍不住说道:“看来,贵我两国将有一战了?难道贵国就不担心会受到来自我国和齐国的夹击吗?”
富丁看看赵豹,后者微笑说道:“这一点,君上已经有所交代,若是贵国愿意称王,则赵国和燕国将成为中山国的坚定盟友。但是,若是以此为要挟,逼迫我国归还房子,是断然不可的。且不说对赵国子民如何交代,就算是死在房子城下的赵国士兵,同样无法交代。这一点,还请贵使原封不动,转达给中山公。”
张登面色不变,实际上他对此早有所准备,中山国的底线,就是只要愿意承认中山称王,一切条件都可以商谈,就算是将中山割让给赵国,也并无不可。但是谈判就是谈判,不可能一步退到底线,必须有所缓冲。他必须看到赵国开战的决心,来加深自己对局势的研判。当然,割地这种事情,也不能出自自己的口中,他也必须回到中山,得到中山国君的肯定才行。
“既然如此,我将把赵国的态度回国传达给君上。”张登一顿,然后说道:“相信君上会作出两国都能接受的答案。”
富丁和赵豹互相望了一眼,心中了然,这是张登在告诉他们,希望在结果没有出来之间,双方能够保持目前的情况。这也让两人心里多少有些知道了张登的底线。只不过不方便直接说出来罢了。
“如此,就静待使者佳音了。”富丁和赵豹也相继回礼。
张登刚要起身,却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转身对两人说道:“吾今日此来,不知道能否面见君上一番,以表达中山对赵国的倾慕之情。”
“这一点,恐怕有些困难。”赵豹说道,“今日起,君上已经进入了插箭岭大营,具体什么时候回来,尚未确定,但是,所有的政务都将在营中处理。”
插箭岭大营。
自从上次赵雍来过之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整个大营从内到外分成了三个部分。外部是步卒营,中间是车兵营,里面是骑兵营,最里面就是营帐。
根据鹖冠子的建议,步卒营和车兵营都在骑兵营左近扎营,与骑兵营互为犄角,中间是将军大帐,负责总体练兵事宜。
插箭岭大营的练兵总兵官依然是赵广,他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三大营的训练,总体督促训练事宜,但是每一个大营,都有一名都尉负责具体的训练事宜,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各练兵都尉负责练兵,赵广只不过帮助协调所需条件,保证练兵正常进行。
而他离开之后的骑兵都尉一职,交给了新来的李拙。经过人生中两次战役的磨炼,李拙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来到了这支名叫“百金”的骑兵队伍中,赵雍将自己对骑兵的构想全盘而出,让李拙训练出第一支能够单独完成作战任务的骑兵,兼具机动性和破坏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骑兵部队。李拙也因为这个职位,成为赵国国内最年轻的都尉。
经过和吴广赵豹的商议,插箭岭的另外两只部队也完成了修整,步卒以“卷甲”为名,训练之法与所用之装备,皆取自魏武卒。实际上,三晋之中,步卒都是最精锐的存在,这不但是因为三晋之地民风彪悍,士兵体格壮实可靠,最重要的是,三晋的风土环境,造就了这片土地上不一样的士兵素质。而这次,赵雍就是通过魏武卒的选拔之法,挑选步卒五千人,进行赵国武卒的训练工作。
这五千步卒,皆着重甲,手持长戈,背负大盾,腰悬铜剑,还有弩箭等装备。所以挑选的士兵,必须要能完成负重的测试,每天还要进行大强度的负重训练,当然,弩箭的射击也是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赵雍虽然没有练兵的经验,但是一点不妨碍他将未来的练兵之法拿出来使用。赵雍特地为“卷甲”设定了负重训练,要求所有“卷甲”之士,从早晨训练开始,必须负重一钧(秦汉一钧等于30斤),除了吃饭之外,不能解下,完成长跑c弓箭射击c兵阵操练等任务。即使如此,在面对魏武卒六十斤的负重记录面前,依然比较少。
“也就是说,魏武卒一般情况下,都是负重六十斤吗?”赵雍看着赵山—这也是赵氏公族里面的一位老将军,和赵希一样,都已经年过花甲,但是依然矍铄。唯一不同的是,赵希是车兵将领,更多的是经验取胜,而赵山认为自己年龄过于老迈,还是做些训兵练兵的工作比较合适。因为跟随赵肃侯参与过多次和魏军的交战,是以被赵雍找了过来,训练“卷甲之士”。
“不错,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不仅如此,所有士兵到达阵地之后,必须能够立即投入战斗。如此,才成就了魏武卒的百战百胜之名。”赵山一边说,一边向赵雍解释着魏武卒称雄中原的原因,至少在这位沙场老将眼里,这样的一支部队的实力,是相当恐怖的。
“日行百里,还要立即投入作战。”赵雍点点头,“的确非常厉害。”两人正在卷甲营的旁边,观看着所有士兵正负重跑步,整个操场都满是尘土,而在这灼热的天气里,任谁跑起来,都是一身汗,而赵雍的选拔标准却是,让一万士卒负重跑,一直跑到结束,能够剩下多少士兵,就用多少士兵。期间,如果跑不动视为自动退出,退出后的士兵会转到后勤部队。然而留下来的士兵,会成为卷甲的一员,不但可以获得三亩上等土地,而且免除全部的徭役和税费。就这样的福利待遇,也就值得所有人拼命了。
“的确,当年吴起以魏武卒为主力,五万步卒大破五十万秦军部队,可见并非虚言。”赵山花白的头发在风中飘散,看着正在奔跑的士兵,心中却想着,自己能不能将这些士兵训练成和魏武卒一样的精兵部队呢?
“老将军不用太过悲伤,我们虽然不一定练出魏武卒那样强悍的部队,但是能够训练一支属于我赵国的步卒精兵,也同样可以了。”赵雍看着老将军,不由得安慰道。赵人好斗,遇到强敌更加兴奋,所以这位老将军有想和魏武卒一战的心思,倒也和大多数赵人一样。
“惭愧惭愧。”赵山向这位小辈行礼说道。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骨子里对政治不太敏感,只不过存着一份报效家族的心思,是以才不用赵雍三请才出山。但是,这一点也不耽误他对于军队的关心。“君上,老臣有一些话,还请君上明鉴。”
“老将军请讲。”赵雍对于赵氏公族的使用,开始渐入佳境,喜欢用一些纯粹的人出来做事,而不是像赵成那样,在政治上有很多的奢求。当然,这并不是说赵成这样不对,但是,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赵雍加强对他的提防。相反,像赵山赵广这样的纯粹的军人,就不用担心出太大的幺蛾子。
“自从君上上次离开插箭岭之后,整个大营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现在的训练,都比以前强度要提高不少。”赵山说道这里,怕赵雍误会,赶紧解释道:“倒不是说吾对于此事有所埋怨,而是觉得君上带兵之法,似乎和之前的历代先君,有所不同。”
“有何不同?”
“应该是整体不同了。”赵山思考了一阵,还是说道,“先君之前,赵国之军队召集,都是以郡县为基础,召集该郡县傅籍之百姓。傅籍之人平日里多是务农为本,每年农闲时节进行训练,战争开始时,方才召集动员起来,短暂训练之后,立刻上战场。”然后他看向赵雍,“然而听君上之意见,应该是想要建立起像‘百金’‘卷甲’这样的长期服兵役的部队,而且对于这样的士兵,还要免除徭役和税赋。老臣驽钝,对于这样的安排,除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之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好处。”
赵山不知道,他说提出来的问题,恰恰是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一种变革,那就是由于密集军事行动,越来越要求国家需要建立起一种职业军人制度,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在全民皆兵的基础上,发展常备兵。
虽然常备兵在赵雍看来,是一个国家必要的部分,但是在战国时期,常备兵制只不过是刚刚开始兴起,第一个建立起职业军人化常备兵制度的国家,就是秦国。虽然商鞅不是第一个使用军爵制的改革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商鞅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却是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最完整最系统最具操作性的爵位制度。通过这样的爵位制度,商鞅建立起了秦国的常备兵制,可以说,秦国士兵能够横扫海内,和这样系统完备的军功爵位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赵雍看到的是,没有军功爵位的赵国,恰恰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常备兵制度,他现在通过训练“百金”和“卷甲”,建立起基本的常备兵制度,然后,再通过这套制度,制定赵国的军功爵制。
这是赵雍军制改革的重要部分,除了肥义和鹖冠子c庞葱外,连吴广都不知道。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张登看着富丁,还有他的上首,一脸仪态严肃的赵豹,诺诺一阵,忍不住说道:“看来,贵我两国将有一战了?难道贵国就不担心会受到来自我国和齐国的夹击吗?”
富丁看看赵豹,后者微笑说道:“这一点,君上已经有所交代,若是贵国愿意称王,则赵国和燕国将成为中山国的坚定盟友。但是,若是以此为要挟,逼迫我国归还房子,是断然不可的。且不说对赵国子民如何交代,就算是死在房子城下的赵国士兵,同样无法交代。这一点,还请贵使原封不动,转达给中山公。”
张登面色不变,实际上他对此早有所准备,中山国的底线,就是只要愿意承认中山称王,一切条件都可以商谈,就算是将中山割让给赵国,也并无不可。但是谈判就是谈判,不可能一步退到底线,必须有所缓冲。他必须看到赵国开战的决心,来加深自己对局势的研判。当然,割地这种事情,也不能出自自己的口中,他也必须回到中山,得到中山国君的肯定才行。
“既然如此,我将把赵国的态度回国传达给君上。”张登一顿,然后说道:“相信君上会作出两国都能接受的答案。”
富丁和赵豹互相望了一眼,心中了然,这是张登在告诉他们,希望在结果没有出来之间,双方能够保持目前的情况。这也让两人心里多少有些知道了张登的底线。只不过不方便直接说出来罢了。
“如此,就静待使者佳音了。”富丁和赵豹也相继回礼。
张登刚要起身,却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转身对两人说道:“吾今日此来,不知道能否面见君上一番,以表达中山对赵国的倾慕之情。”
“这一点,恐怕有些困难。”赵豹说道,“今日起,君上已经进入了插箭岭大营,具体什么时候回来,尚未确定,但是,所有的政务都将在营中处理。”
插箭岭大营。
自从上次赵雍来过之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整个大营从内到外分成了三个部分。外部是步卒营,中间是车兵营,里面是骑兵营,最里面就是营帐。
根据鹖冠子的建议,步卒营和车兵营都在骑兵营左近扎营,与骑兵营互为犄角,中间是将军大帐,负责总体练兵事宜。
插箭岭大营的练兵总兵官依然是赵广,他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三大营的训练,总体督促训练事宜,但是每一个大营,都有一名都尉负责具体的训练事宜,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各练兵都尉负责练兵,赵广只不过帮助协调所需条件,保证练兵正常进行。
而他离开之后的骑兵都尉一职,交给了新来的李拙。经过人生中两次战役的磨炼,李拙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来到了这支名叫“百金”的骑兵队伍中,赵雍将自己对骑兵的构想全盘而出,让李拙训练出第一支能够单独完成作战任务的骑兵,兼具机动性和破坏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骑兵部队。李拙也因为这个职位,成为赵国国内最年轻的都尉。
经过和吴广赵豹的商议,插箭岭的另外两只部队也完成了修整,步卒以“卷甲”为名,训练之法与所用之装备,皆取自魏武卒。实际上,三晋之中,步卒都是最精锐的存在,这不但是因为三晋之地民风彪悍,士兵体格壮实可靠,最重要的是,三晋的风土环境,造就了这片土地上不一样的士兵素质。而这次,赵雍就是通过魏武卒的选拔之法,挑选步卒五千人,进行赵国武卒的训练工作。
这五千步卒,皆着重甲,手持长戈,背负大盾,腰悬铜剑,还有弩箭等装备。所以挑选的士兵,必须要能完成负重的测试,每天还要进行大强度的负重训练,当然,弩箭的射击也是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赵雍虽然没有练兵的经验,但是一点不妨碍他将未来的练兵之法拿出来使用。赵雍特地为“卷甲”设定了负重训练,要求所有“卷甲”之士,从早晨训练开始,必须负重一钧(秦汉一钧等于30斤),除了吃饭之外,不能解下,完成长跑c弓箭射击c兵阵操练等任务。即使如此,在面对魏武卒六十斤的负重记录面前,依然比较少。
“也就是说,魏武卒一般情况下,都是负重六十斤吗?”赵雍看着赵山—这也是赵氏公族里面的一位老将军,和赵希一样,都已经年过花甲,但是依然矍铄。唯一不同的是,赵希是车兵将领,更多的是经验取胜,而赵山认为自己年龄过于老迈,还是做些训兵练兵的工作比较合适。因为跟随赵肃侯参与过多次和魏军的交战,是以被赵雍找了过来,训练“卷甲之士”。
“不错,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不仅如此,所有士兵到达阵地之后,必须能够立即投入战斗。如此,才成就了魏武卒的百战百胜之名。”赵山一边说,一边向赵雍解释着魏武卒称雄中原的原因,至少在这位沙场老将眼里,这样的一支部队的实力,是相当恐怖的。
“日行百里,还要立即投入作战。”赵雍点点头,“的确非常厉害。”两人正在卷甲营的旁边,观看着所有士兵正负重跑步,整个操场都满是尘土,而在这灼热的天气里,任谁跑起来,都是一身汗,而赵雍的选拔标准却是,让一万士卒负重跑,一直跑到结束,能够剩下多少士兵,就用多少士兵。期间,如果跑不动视为自动退出,退出后的士兵会转到后勤部队。然而留下来的士兵,会成为卷甲的一员,不但可以获得三亩上等土地,而且免除全部的徭役和税费。就这样的福利待遇,也就值得所有人拼命了。
“的确,当年吴起以魏武卒为主力,五万步卒大破五十万秦军部队,可见并非虚言。”赵山花白的头发在风中飘散,看着正在奔跑的士兵,心中却想着,自己能不能将这些士兵训练成和魏武卒一样的精兵部队呢?
“老将军不用太过悲伤,我们虽然不一定练出魏武卒那样强悍的部队,但是能够训练一支属于我赵国的步卒精兵,也同样可以了。”赵雍看着老将军,不由得安慰道。赵人好斗,遇到强敌更加兴奋,所以这位老将军有想和魏武卒一战的心思,倒也和大多数赵人一样。
“惭愧惭愧。”赵山向这位小辈行礼说道。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骨子里对政治不太敏感,只不过存着一份报效家族的心思,是以才不用赵雍三请才出山。但是,这一点也不耽误他对于军队的关心。“君上,老臣有一些话,还请君上明鉴。”
“老将军请讲。”赵雍对于赵氏公族的使用,开始渐入佳境,喜欢用一些纯粹的人出来做事,而不是像赵成那样,在政治上有很多的奢求。当然,这并不是说赵成这样不对,但是,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赵雍加强对他的提防。相反,像赵山赵广这样的纯粹的军人,就不用担心出太大的幺蛾子。
“自从君上上次离开插箭岭之后,整个大营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现在的训练,都比以前强度要提高不少。”赵山说道这里,怕赵雍误会,赶紧解释道:“倒不是说吾对于此事有所埋怨,而是觉得君上带兵之法,似乎和之前的历代先君,有所不同。”
“有何不同?”
“应该是整体不同了。”赵山思考了一阵,还是说道,“先君之前,赵国之军队召集,都是以郡县为基础,召集该郡县傅籍之百姓。傅籍之人平日里多是务农为本,每年农闲时节进行训练,战争开始时,方才召集动员起来,短暂训练之后,立刻上战场。”然后他看向赵雍,“然而听君上之意见,应该是想要建立起像‘百金’‘卷甲’这样的长期服兵役的部队,而且对于这样的士兵,还要免除徭役和税赋。老臣驽钝,对于这样的安排,除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之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好处。”
赵山不知道,他说提出来的问题,恰恰是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一种变革,那就是由于密集军事行动,越来越要求国家需要建立起一种职业军人制度,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在全民皆兵的基础上,发展常备兵。
虽然常备兵在赵雍看来,是一个国家必要的部分,但是在战国时期,常备兵制只不过是刚刚开始兴起,第一个建立起职业军人化常备兵制度的国家,就是秦国。虽然商鞅不是第一个使用军爵制的改革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商鞅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却是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最完整最系统最具操作性的爵位制度。通过这样的爵位制度,商鞅建立起了秦国的常备兵制,可以说,秦国士兵能够横扫海内,和这样系统完备的军功爵位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赵雍看到的是,没有军功爵位的赵国,恰恰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常备兵制度,他现在通过训练“百金”和“卷甲”,建立起基本的常备兵制度,然后,再通过这套制度,制定赵国的军功爵制。
这是赵雍军制改革的重要部分,除了肥义和鹖冠子c庞葱外,连吴广都不知道。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