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改天换日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道爽朗的笑声:“正是正是,这等盛事,老夫怎能缺席!若是错过了,岂不是要抱憾终生?”这声音易迁流倒是耳熟,那是素明的声音。高台上的岑长生站起身来,高声应道:“来者可是素明前辈?”素明身影一晃,突然出现在高台之前,他哈哈一笑,行了一礼,道:“拜见太子殿下。”
李英起身回礼道:“真人功参造化,乃是陆地神仙。本宫列席于此,听诸位真人罗汉传道解惑,已是大幸,不意得以一见仙容,足慰平生!真人如神龙入云,难得一晤,缘何今日现身扬州?”台上诸位道佛高手也随之起身,向素明施礼。素明道:“太子言重,老夫闲云野鹤,将如朽木,怎敢受此称赞?倒是前些日子,游历江湖之时,听闻今日将有道佛汇集,坐而论道,神往不已。所幸,虽晚了些许,但还未错过。”
台下,易迁流撇了撇嘴,冷笑一声。素明不知在扬州待了多久,昨夜还在平事令府向他解释天道壁障一事,如今倒是做出一副远道而来的样子。他不由想到,若是李英得知,眼前这位素明曾是刺杀他的第一人选,会是何等神情。
寒暄已毕,众人落座,李英道:“此番道佛聚会扬州,是为论道之会。本宫今日忝列此会,先有一问。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必先知其所求,故,何谓道?而何又为道法?”易迁流听他这问,不由得聚敛精神,看诸位道佛高人如何回答。
楚图南的书简中曾说,不论是参悟道法,还是领略佛理,其实都是对如下两个问题的答案的追索:天地宇宙究竟是如何形成运转,天地以及蕴育于其中的万千生灵等生起缘灭究竟是怎样的轨迹。只是《老子》有言在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后世便将之承袭,连佛家也予以沿用。历代修真,对“道”的理解与解释都截然不同。理解未必有高下之分,但终有远近之别,这就使得同为散仙级数,也有强弱之差。
回答“何谓道“这三个字,不仅仅是对“道”的理解,还有对自己的道的熟稔与认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易迁流日后若要成就散仙,这些人的经验,便是他的参照。
这时,蔺牟阳说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现于万物万事之中,流于盈昃生灭之间。说起来,不过是这天地间一切事物运转之规则;然而,却又浩茫难知,无可对他人言表。在座之中,以素明前辈道行最深,不知可否为我等解惑?“
素明微微一笑,广袖一挥,闭口不语。所有人正疑惑时,只觉天地忽明忽暗,循环往复,明灭不休,鸡鸣狗吠之声从扬州城中传来。过了片刻,众人眼睛一痛,四周已是亮如白昼。诸人抬起头来,齐声惊呼。此刻未到戌时,本应是群星璀璨,月牙悬于南天,未及正中,但如今,群星隐匿不见,月牙隐于青冥之中,只能窥见一线;而苍穹之上,大日临居,光芒遍照,宛若正午。
不要说普通百姓c军士,就连易迁流和台上的诸位散仙也一样地瞠目结舌。其他人或许还会以为是某种幻象法术,但他们知道,这是一种存在于传说之中的力量。这种神通,自庄子陨逝,已经数千年未曾在人间出现了。
改天换日!
这是地仙的手段。
素明的声音再度响起:“道之所在,无可言述,只好管中窥豹,一瞥玄妙。天地万物,起于无,归于无,难逃成住坏空。有无和成住坏空,却在万物生灭之间,永恒不灭。世间万物,流转不休,生老病死,聚散和离,兴盛衰败,尽皆如此。而流转兴衰,却是亘古不变。天地之间,万物不过四相五行假合而成,人于其中,并没有特殊之处。所以,人世间聚散离合,与万物相转相化,是相通之理。于人世百年之中,有所感悟,就已经可以称之为得道了。”
“道法,源于道。先贤参悟天地万物运转之机,阐述道理于经文之中,后人得以效法,故曰之为道法。天地与我等,混源如一,得知天地运转之机,便如臂使指,轻松自如。道,乃玄之又玄,道法却并非这样。如大日,阳之所聚,仍是天地一物,也可被我等道术感应。悟道愈深,与天地便愈契合,自然能施展神通法术,并不奇怪。”他的声音缥缈如云,远在万里之遥;同时回荡在众人耳畔,又如同在身侧低语。温柔似春风东起,威严如圣亲临。
这种异象,并非是什么神通,不过是因为素明所说与天道几近,得到天道的呼应而已。古时韩娥因为专注于琴,物我两忘,由此悟道,此后演奏,便有余音绕梁,也是一样的道理。易迁流读遍楚图南的书简,对此并不惊奇,倒是身边的军士和百姓之中,不时传出赞叹之声。
岑长生等人面容恭敬,向素明拜礼:”多谢前辈解惑。另,恭喜前辈达至地仙境界,飞升得道,已然可期!“素明摇了摇头,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天空,道:”老夫还没成为地仙,一步之遥,犹是天堑。”诸人仰首,只见从四面八方不停地有青色流云汇集而来,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圈,层层叠叠,堆积如山。在那青云之外,夜幕席卷而来。以青云为界,其内为昼,其外为夜,随着青云的流动而变化。
这说明,素明还没到地仙境界,不足以完全施展改天换日的神通。他对天道的掌控能力,还不足以对抗天地自然地运转。但,既然能施展出改天换日的能力,素明距离地仙层数,只有一步之遥。
只是踏出这一步,不知需要多少的机缘。
易迁流看着改天换日的异象,回忆此前素明所说的那些话,似乎有所感悟。他体内的真气,随着他的感悟,产生了一些变化。从量上,并没有增加,质量上,也不再那么纯粹,反而驳杂多样,但因为处于同源的缘故,彼此之间隐有呼应,正在互相转化。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李英起身回礼道:“真人功参造化,乃是陆地神仙。本宫列席于此,听诸位真人罗汉传道解惑,已是大幸,不意得以一见仙容,足慰平生!真人如神龙入云,难得一晤,缘何今日现身扬州?”台上诸位道佛高手也随之起身,向素明施礼。素明道:“太子言重,老夫闲云野鹤,将如朽木,怎敢受此称赞?倒是前些日子,游历江湖之时,听闻今日将有道佛汇集,坐而论道,神往不已。所幸,虽晚了些许,但还未错过。”
台下,易迁流撇了撇嘴,冷笑一声。素明不知在扬州待了多久,昨夜还在平事令府向他解释天道壁障一事,如今倒是做出一副远道而来的样子。他不由想到,若是李英得知,眼前这位素明曾是刺杀他的第一人选,会是何等神情。
寒暄已毕,众人落座,李英道:“此番道佛聚会扬州,是为论道之会。本宫今日忝列此会,先有一问。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必先知其所求,故,何谓道?而何又为道法?”易迁流听他这问,不由得聚敛精神,看诸位道佛高人如何回答。
楚图南的书简中曾说,不论是参悟道法,还是领略佛理,其实都是对如下两个问题的答案的追索:天地宇宙究竟是如何形成运转,天地以及蕴育于其中的万千生灵等生起缘灭究竟是怎样的轨迹。只是《老子》有言在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后世便将之承袭,连佛家也予以沿用。历代修真,对“道”的理解与解释都截然不同。理解未必有高下之分,但终有远近之别,这就使得同为散仙级数,也有强弱之差。
回答“何谓道“这三个字,不仅仅是对“道”的理解,还有对自己的道的熟稔与认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易迁流日后若要成就散仙,这些人的经验,便是他的参照。
这时,蔺牟阳说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现于万物万事之中,流于盈昃生灭之间。说起来,不过是这天地间一切事物运转之规则;然而,却又浩茫难知,无可对他人言表。在座之中,以素明前辈道行最深,不知可否为我等解惑?“
素明微微一笑,广袖一挥,闭口不语。所有人正疑惑时,只觉天地忽明忽暗,循环往复,明灭不休,鸡鸣狗吠之声从扬州城中传来。过了片刻,众人眼睛一痛,四周已是亮如白昼。诸人抬起头来,齐声惊呼。此刻未到戌时,本应是群星璀璨,月牙悬于南天,未及正中,但如今,群星隐匿不见,月牙隐于青冥之中,只能窥见一线;而苍穹之上,大日临居,光芒遍照,宛若正午。
不要说普通百姓c军士,就连易迁流和台上的诸位散仙也一样地瞠目结舌。其他人或许还会以为是某种幻象法术,但他们知道,这是一种存在于传说之中的力量。这种神通,自庄子陨逝,已经数千年未曾在人间出现了。
改天换日!
这是地仙的手段。
素明的声音再度响起:“道之所在,无可言述,只好管中窥豹,一瞥玄妙。天地万物,起于无,归于无,难逃成住坏空。有无和成住坏空,却在万物生灭之间,永恒不灭。世间万物,流转不休,生老病死,聚散和离,兴盛衰败,尽皆如此。而流转兴衰,却是亘古不变。天地之间,万物不过四相五行假合而成,人于其中,并没有特殊之处。所以,人世间聚散离合,与万物相转相化,是相通之理。于人世百年之中,有所感悟,就已经可以称之为得道了。”
“道法,源于道。先贤参悟天地万物运转之机,阐述道理于经文之中,后人得以效法,故曰之为道法。天地与我等,混源如一,得知天地运转之机,便如臂使指,轻松自如。道,乃玄之又玄,道法却并非这样。如大日,阳之所聚,仍是天地一物,也可被我等道术感应。悟道愈深,与天地便愈契合,自然能施展神通法术,并不奇怪。”他的声音缥缈如云,远在万里之遥;同时回荡在众人耳畔,又如同在身侧低语。温柔似春风东起,威严如圣亲临。
这种异象,并非是什么神通,不过是因为素明所说与天道几近,得到天道的呼应而已。古时韩娥因为专注于琴,物我两忘,由此悟道,此后演奏,便有余音绕梁,也是一样的道理。易迁流读遍楚图南的书简,对此并不惊奇,倒是身边的军士和百姓之中,不时传出赞叹之声。
岑长生等人面容恭敬,向素明拜礼:”多谢前辈解惑。另,恭喜前辈达至地仙境界,飞升得道,已然可期!“素明摇了摇头,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天空,道:”老夫还没成为地仙,一步之遥,犹是天堑。”诸人仰首,只见从四面八方不停地有青色流云汇集而来,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圈,层层叠叠,堆积如山。在那青云之外,夜幕席卷而来。以青云为界,其内为昼,其外为夜,随着青云的流动而变化。
这说明,素明还没到地仙境界,不足以完全施展改天换日的神通。他对天道的掌控能力,还不足以对抗天地自然地运转。但,既然能施展出改天换日的能力,素明距离地仙层数,只有一步之遥。
只是踏出这一步,不知需要多少的机缘。
易迁流看着改天换日的异象,回忆此前素明所说的那些话,似乎有所感悟。他体内的真气,随着他的感悟,产生了一些变化。从量上,并没有增加,质量上,也不再那么纯粹,反而驳杂多样,但因为处于同源的缘故,彼此之间隐有呼应,正在互相转化。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