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科幻小说 >古典书籍里提到的一些内容最新章节 > 古典书籍里提到的一些内容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38节

  帝曰:愿闻要道。

  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夫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到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

  岐伯曰:治之极于一。

  帝曰:何谓一?

  岐伯曰:一者因得之。

  帝曰:奈何?

  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帝曰:善。

  最后,黄帝就直问要领。

  岐伯回答,诊治疾病不能在望色和把脉上出错,只有熟练掌握了望色和把脉的技术,才不会被迷惑,这是重要法则,“逆从到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文中把治病和治国同等看待,所以观察一个国家,不看别的,只需观其国民,足矣。“去故就新,乃得真人”,“去故就新”是最早提到的,用现代的观点看,就是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呵呵,当然主要是思维开阔,所以那时就有了这样的观点,再也不要说这是禁锢,愚民,为何,“去故就新”之后,“乃得真人”,真人,《内经》开篇就提过,容易吗,不容易,哪有这么轻易就成真人的,真如本性,本性为何?或知或迷。单单一个“去故就新”,简单四个字,“故”没那么容易去,“新”也没那么容易就。

  再后边的对话,就更有意思了,黄帝知道了色和脉对于治病的关键,还想知道更多,来看看岐伯的回答。

  岐伯曰:治之极于一。诊治疾病还有一个关键。

  黄帝问何谓一?是什么样的关键?

  岐伯曰:一者因得之。问诊。

  黄帝问:如何问诊?

  岐伯曰:选择安静的地方关闭门户,耐心细致询问病情,不要让病人有任何疑虑,要使其放松畅所欲言,了解详情,病人平静下来后,面色润泽,脉象平和,就是得神,则病情治疗后也可以恢复良好,反之,则治后恢复期漫长。

  岐伯曰:治之极于一。

  帝曰:何谓一?

  岐伯曰:一者因得之。

  关于这段话,白话其实不大好翻译的,这个“一”,只可意会,意会比白话可能反倒还更真实。

  可以看出,实际上,岐伯并未对黄帝的问题做正面详细的回答,一来二人的层次不同(仅从书中文字面上讲,当然,两人是否对话过这不是本书重点,两者层次高低也不是讨论的重点),“移精变气”和“祝由之法”,岐伯既未否认,也没有过多详细介绍说多余的话,当然这是从本篇来看。

  上文提到“暮世”的医生都“粗工兇兇”了,那我们现在的医生呢,当然不好评价,因为时代环境不同了,各位自个可慢对比体会。

  “祝由”实际上是早期的心理学,强调意念对人的重要性,所以不要说心理学来源于西方,各国均有自己的“祝由之法”。

  十四:《黄帝内经》之十四篇《汤液醪醴论》。

  《内经》总共八十一篇,九九八十一。此篇应用性比较强。

  在看原文前,先把篇名理解一遍,汤液醪醴,是用稻米五谷制成,用以治疗疾病的两种剂型。其清稀液薄的叫汤液,稠浊甘甜的叫醪醴。本篇主要讨论治病的疗效问题,但首先从汤液醪醴的制作及作用谈起,所以用“汤液醪醴”命篇。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内有汤液醪醴,故名篇。”

  “汤液”上篇就提到过,白话翻译成“汤剂”也不为错,但没说汤剂是什么东西,这个“汤液”就是五谷制成,用现代的话讲就是稀饭,粥,看这个粥有多稀,所以又两个名词叫法,稀的叫“汤液”,比较粘稠的料比较多的就叫“醪醴”。

  说到这里,已经很明确了,重点就讲它。有人会疑问,这又不是药,没错,不到时候不轻易用药。五谷杂粮既是主食,也是最好的药。本篇原文自个仔细读个遍,效果非常不错。来看看完整的原文如下: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

  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

  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

  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应者何?

  岐伯曰:神不使也。

  帝曰:何谓神不使?

  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

  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剌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帝曰:善。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