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节
这凡人和非凡的人,看事情说话就不一样,为何,【众官都嗔怨行者道:“这和尚怎么这等粗鲁村疏!怎敢就擅揭榜!”行者闻言笑道:“列位错怪了我也。若象这等慢人,你国王之病,就是一千年也不得好。”】,众官为了顾及皇帝的体态和脸面,嗔怨行者,这对于擅自揭榜单的行者,谈不上尊重,一是行者猴头人身,人们如果不害怕的话,便是把他当猴子看待,行者对于他们的心思是知根知底的,你看他如何回答“若象这等慢人,你国王之病,就是一千年也不得好。”
行者随口说的这个“一千年”,也只是随口而已,众臣恰恰局限于这“一千年”。于是众臣道:“人生能有几多阳寿?就一千年也还不好?”,怎么跟他们说呢,行者的层次远在他们之上,只能按他们能理解的水平来说,于是行者道:“他如今是个病君,死了是个病鬼,再转世也还是个病人,却不是一千年也还不好?”。行者这番话,对于一个皇帝来讲,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且不说是皇帝,任何人听见这样的话也是不舒服的,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病面前,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过如此而已,行者说“一千年”还算留了一手,毕竟他没说“一万年”,不然和“万岁”相冲突,吓唬了人。
众臣没有听行者解释,便说行者满口胡柴,行者如何解释:
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
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
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
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
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
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
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这番解释,实际就是对《黄帝内经》中“色”和“脉”的另一个注解版本,切脉在最后,望色在最前。医术高超的人,也通常是个心理学高手,因为要“闻声清与浊,听人的真语及狂言”,这个过程是医者与患者心理交织的过程,因为有戒备的患者未必会全部说真语,作为医者要心中有个数。
那么唐僧呢,唐僧却害怕行者惹事,比揭榜单时还害怕,三藏喝道:“你跟我这几年,那曾见你医好谁来!你连药性也不知,医书也未读,怎么大胆撞这个大祸!”,唐僧对行者的“草头方”不信任,再加上自己书还是见识过不少,他又继续说,“你那曾见《素问》c《难经》c《本草》c《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散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这个过程,唐僧还是跳不开自己的思维圈,他明知道行者就非一般的人(前边已经经历过很多非凡),却还用他自己的思维和眼光去看待行者,实际上,行者对众官作那番解释时,他们都在现场,那番话就已经体现出了医学功底,即使是读过《素问》也不一定说得出的,因为那番话是自己的总结,唐僧作为师傅,此时反倒不淡定了。
最后【正是那:心有秘方能治国,内藏妙诀注长生。】,这段结尾,也和《黄帝内经》里一样,把治病和治国联系在一块,异曲同工。
关于行医过程及药方的细节描述,均在《西游记》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间修药物君王筵上论妖邪》。若是医者,本回篇章看得应该算是满心欢喜,因为中医专业术语就多了起来,和脉象有关。再者,本章回便描述了《黄帝内经》里提及的“祝由之法”,《内经》中只作简单提及,并未描述过程,《西游记》不同,它是章回体篇章,篇幅长,古白话文字,现代人看也易懂,这也是其广受喜爱的原因。
本章回,既包含脉象,又包含药理。大伙都没见过“悬丝诊脉”,传说中的细节描述过程为何样?
【话表孙大圣同近侍宦官,到于皇宫内院,直至寝宫门外立定,将三条金线与宦官拿入里面,吩咐:“教内宫妃后,或近侍太监,先系在圣躬左手腕下,按寸关尺三部上,却将线头从窗棂儿穿出与我。”
真个那宦官依此言,请国王坐在龙床,按寸关尺以金线一头系了,一头理出窗外。
行者接了线头,以自己右手大指先托着食指,看了寸脉;
次将中指按大指,看了关脉;又将大指托定无名指,看了尺脉;
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c七表八里九候c浮中沉c沉中浮,辨明了虚实之端。又教解下左手,依前系在右手腕下部位。
行者即以左手指,一一从头诊视毕,却将身抖了一抖,把金线收上身来,厉声高呼道:
“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
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
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
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
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
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
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
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
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
那国王在内闻言满心欢喜,打起精神高声应道:“指下明白,指下明白!果是此疾!】
来看看行者的诊断结论,多专业细致的描述,寸脉c关脉c尺脉均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脉名,行者对皇帝左右手的寸脉c关脉c尺脉作了对比,左右手的寸脉c关脉c尺脉脉象不同,影响的范围和引起的结果也不一样,而引起诸如此类的脉象,归根到底得有一个病因,这个病因是什么?行者最后点明了“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那皇帝听了什么心情,文中说了“满心欢喜”,这就意味着他得病三年,宫中的太医换过数批人可能都还诊断不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是太医医术不高明吗?答案未必如此。
你看看行者诊断的病症名“惊恐忧思,双鸟失群之症”,开始行者提出当面“望闻问切”时,皇帝惶恐,怕见生人,而当行者提出“悬丝诊脉”,皇帝这心里的石头似乎一下就落地了,因为他提到“得病三年,尚未有人悬丝诊脉过”。这里就暗示一个前提,诊脉的前提,那就是心气平和,这个心气平和,不仅是病患的,而是病患与医者双方共同配合,为何得病三年太医面对面的“望闻问切”都不起作用呢,症结便在此,一方存在不信任,疑虑,而另一方心有惶恐,惟恐误诊,这样一来显然是不利于治疗的。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行者随口说的这个“一千年”,也只是随口而已,众臣恰恰局限于这“一千年”。于是众臣道:“人生能有几多阳寿?就一千年也还不好?”,怎么跟他们说呢,行者的层次远在他们之上,只能按他们能理解的水平来说,于是行者道:“他如今是个病君,死了是个病鬼,再转世也还是个病人,却不是一千年也还不好?”。行者这番话,对于一个皇帝来讲,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且不说是皇帝,任何人听见这样的话也是不舒服的,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病面前,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过如此而已,行者说“一千年”还算留了一手,毕竟他没说“一万年”,不然和“万岁”相冲突,吓唬了人。
众臣没有听行者解释,便说行者满口胡柴,行者如何解释:
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
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
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
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
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
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
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这番解释,实际就是对《黄帝内经》中“色”和“脉”的另一个注解版本,切脉在最后,望色在最前。医术高超的人,也通常是个心理学高手,因为要“闻声清与浊,听人的真语及狂言”,这个过程是医者与患者心理交织的过程,因为有戒备的患者未必会全部说真语,作为医者要心中有个数。
那么唐僧呢,唐僧却害怕行者惹事,比揭榜单时还害怕,三藏喝道:“你跟我这几年,那曾见你医好谁来!你连药性也不知,医书也未读,怎么大胆撞这个大祸!”,唐僧对行者的“草头方”不信任,再加上自己书还是见识过不少,他又继续说,“你那曾见《素问》c《难经》c《本草》c《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散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这个过程,唐僧还是跳不开自己的思维圈,他明知道行者就非一般的人(前边已经经历过很多非凡),却还用他自己的思维和眼光去看待行者,实际上,行者对众官作那番解释时,他们都在现场,那番话就已经体现出了医学功底,即使是读过《素问》也不一定说得出的,因为那番话是自己的总结,唐僧作为师傅,此时反倒不淡定了。
最后【正是那:心有秘方能治国,内藏妙诀注长生。】,这段结尾,也和《黄帝内经》里一样,把治病和治国联系在一块,异曲同工。
关于行医过程及药方的细节描述,均在《西游记》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间修药物君王筵上论妖邪》。若是医者,本回篇章看得应该算是满心欢喜,因为中医专业术语就多了起来,和脉象有关。再者,本章回便描述了《黄帝内经》里提及的“祝由之法”,《内经》中只作简单提及,并未描述过程,《西游记》不同,它是章回体篇章,篇幅长,古白话文字,现代人看也易懂,这也是其广受喜爱的原因。
本章回,既包含脉象,又包含药理。大伙都没见过“悬丝诊脉”,传说中的细节描述过程为何样?
【话表孙大圣同近侍宦官,到于皇宫内院,直至寝宫门外立定,将三条金线与宦官拿入里面,吩咐:“教内宫妃后,或近侍太监,先系在圣躬左手腕下,按寸关尺三部上,却将线头从窗棂儿穿出与我。”
真个那宦官依此言,请国王坐在龙床,按寸关尺以金线一头系了,一头理出窗外。
行者接了线头,以自己右手大指先托着食指,看了寸脉;
次将中指按大指,看了关脉;又将大指托定无名指,看了尺脉;
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c七表八里九候c浮中沉c沉中浮,辨明了虚实之端。又教解下左手,依前系在右手腕下部位。
行者即以左手指,一一从头诊视毕,却将身抖了一抖,把金线收上身来,厉声高呼道:
“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
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
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
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
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
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
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
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
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
那国王在内闻言满心欢喜,打起精神高声应道:“指下明白,指下明白!果是此疾!】
来看看行者的诊断结论,多专业细致的描述,寸脉c关脉c尺脉均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脉名,行者对皇帝左右手的寸脉c关脉c尺脉作了对比,左右手的寸脉c关脉c尺脉脉象不同,影响的范围和引起的结果也不一样,而引起诸如此类的脉象,归根到底得有一个病因,这个病因是什么?行者最后点明了“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那皇帝听了什么心情,文中说了“满心欢喜”,这就意味着他得病三年,宫中的太医换过数批人可能都还诊断不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是太医医术不高明吗?答案未必如此。
你看看行者诊断的病症名“惊恐忧思,双鸟失群之症”,开始行者提出当面“望闻问切”时,皇帝惶恐,怕见生人,而当行者提出“悬丝诊脉”,皇帝这心里的石头似乎一下就落地了,因为他提到“得病三年,尚未有人悬丝诊脉过”。这里就暗示一个前提,诊脉的前提,那就是心气平和,这个心气平和,不仅是病患的,而是病患与医者双方共同配合,为何得病三年太医面对面的“望闻问切”都不起作用呢,症结便在此,一方存在不信任,疑虑,而另一方心有惶恐,惟恐误诊,这样一来显然是不利于治疗的。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