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节
这药方做好了,如何吃却还是个问题,行者说了,还需药引子,何谓药引子?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另外,“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c解毒c矫味c保护胃肠道等作用。
行者说药引子有两种,一种是“六物煎汤”,另一种是“无根水”,多官便问那“六物煎汤”是哪“六物”,行者说是
“半空飞的老鸦屁,紧水负的鲤鱼尿,王母娘娘搽脸粉,老君炉里炼丹灰,玉皇戴破的头巾要三块,还要五根困龙须:六物煎汤送此药,你王忧病等时除”
听到这儿,多官便说“此物乃世间所无”。于是便立马接着问“无根水”。来看看这“六物煎汤”,行者明知这“六物”乃世间所无,为何还对他们说出口,直接跳过去说“无根水”不就得了,这里就点到了一个问题,这病原本属心病,非一般的药自然要用非一般的药引子,这样才匹配,当然这是外在的“药”,人们看得见闻得到感触得到的“药”,但有一种“药”便是“无形药”,“唯心药”,唤作“心药”,那“六物煎汤”是属于“无形药引子”,而“无根水”便是众人能眼见亲闻的“有形药引子”,这说明什么,说明心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即便没有药引子也可以达到疗效,甚至是无需用药。多官眼下是没那个心思去细细推敲,但实际上行者已经明确提点了多官,包括在场的唐三藏猪八戒和沙僧。再看那“乌金丹”含龙马尿,这龙马尿在凡间类似“仙露”,那也要看对象,对有心人来讲,便是“仙露”,对无心人来说便是含马尿含锅灰的普通药丸。
《黄帝内经?素问》之十五篇《玉版论要》。
原文全文:
【黄帝问曰:
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对曰:
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
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
女子右为逆,左为从;
男子左为逆,右为从。
易,重阳死,重阴死。
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
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胜,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可复数,论要毕矣。】
本篇是《黄帝内经》第一次点名提到了“易”,这个“易”便是指《周易》中的“易”。
这些都是互相包含和渗透的,本篇篇幅短,全篇仅两则对话,黄帝问一句,岐伯回答多句。
如果对《周易》中基础没有个大概概念的话,那《黄帝内经》后边积累的疑问自然是逐渐累积的,先莫要求过高,楼主只提到《周易》的大概概念。实际上《内经》前边的篇章就多次提了“阴阳”,关于“阴阳”的概念,最早提出引用的便是《周易》,也就是后天易,更早的先天易为《连山》和《归藏》,再往前便是河图洛书了,“阴阳”便是阴爻和阳爻,类似计算机二进制中的“1”和“0”。
【易,重阳死,重阴死】这里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阳和阴互相平衡是相对最好的状态,要是发生了变化,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变化或应对方法任由其发展,结果自然是不好的。这个“重阳”和“重阴”,不是指“看重c侧重”,当然现在可以这么来理解,文中的“重阳”和“重阴”主要是指阴阳爻的重复。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周易》被降格成以算命为主的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行者说药引子有两种,一种是“六物煎汤”,另一种是“无根水”,多官便问那“六物煎汤”是哪“六物”,行者说是
“半空飞的老鸦屁,紧水负的鲤鱼尿,王母娘娘搽脸粉,老君炉里炼丹灰,玉皇戴破的头巾要三块,还要五根困龙须:六物煎汤送此药,你王忧病等时除”
听到这儿,多官便说“此物乃世间所无”。于是便立马接着问“无根水”。来看看这“六物煎汤”,行者明知这“六物”乃世间所无,为何还对他们说出口,直接跳过去说“无根水”不就得了,这里就点到了一个问题,这病原本属心病,非一般的药自然要用非一般的药引子,这样才匹配,当然这是外在的“药”,人们看得见闻得到感触得到的“药”,但有一种“药”便是“无形药”,“唯心药”,唤作“心药”,那“六物煎汤”是属于“无形药引子”,而“无根水”便是众人能眼见亲闻的“有形药引子”,这说明什么,说明心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即便没有药引子也可以达到疗效,甚至是无需用药。多官眼下是没那个心思去细细推敲,但实际上行者已经明确提点了多官,包括在场的唐三藏猪八戒和沙僧。再看那“乌金丹”含龙马尿,这龙马尿在凡间类似“仙露”,那也要看对象,对有心人来讲,便是“仙露”,对无心人来说便是含马尿含锅灰的普通药丸。
《黄帝内经?素问》之十五篇《玉版论要》。
原文全文:
【黄帝问曰:
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对曰:
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
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
女子右为逆,左为从;
男子左为逆,右为从。
易,重阳死,重阴死。
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
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胜,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可复数,论要毕矣。】
本篇是《黄帝内经》第一次点名提到了“易”,这个“易”便是指《周易》中的“易”。
这些都是互相包含和渗透的,本篇篇幅短,全篇仅两则对话,黄帝问一句,岐伯回答多句。
如果对《周易》中基础没有个大概概念的话,那《黄帝内经》后边积累的疑问自然是逐渐累积的,先莫要求过高,楼主只提到《周易》的大概概念。实际上《内经》前边的篇章就多次提了“阴阳”,关于“阴阳”的概念,最早提出引用的便是《周易》,也就是后天易,更早的先天易为《连山》和《归藏》,再往前便是河图洛书了,“阴阳”便是阴爻和阳爻,类似计算机二进制中的“1”和“0”。
【易,重阳死,重阴死】这里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阳和阴互相平衡是相对最好的状态,要是发生了变化,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变化或应对方法任由其发展,结果自然是不好的。这个“重阳”和“重阴”,不是指“看重c侧重”,当然现在可以这么来理解,文中的“重阳”和“重阴”主要是指阴阳爻的重复。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周易》被降格成以算命为主的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