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节
原文: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解释:
看上去比较难读,仔细去读的话还是很有味道的,上边的就提到了“五色”,还有人说话的声音,也受五脏影响,这个“五色”前边章节提过,这里又提了,不同的是,形容词又变了,所以这个老变来变去的,似乎没了个标准,为难人啊,实际上如果局限于形容词,会作茧自缚。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这句话就点明了“五色”影响人的“气”,我们通常有时形容一个人的“气场”,有些人就算不说话那个“气场”就摆在那边,甚至能被“气场”影响,这个“气”是往外散发的,沉静有沉静的“气场”,阳光有阳光的“气场”,病容有病容的“气场”,所以经常说“气色”,就是这么回事。
呵呵,看看本文对“五色”的描述,“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这话就是说,赤要什么样的赤才好,欲如白裹朱,就是白里透红的意思,要是如赭,赭就是红褐色,古代赭石就是现在的赤铁矿,想想赤铁矿的颜色,古代还有“赭衣”,这是罪犯穿的衣服,所以是指不好的。那么皮肤白,什么样的白才合适?“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有人就想,鹅的羽毛跟盐颜色不差不多嘛,这里是个形容的类比,鹅的羽毛是闪闪发亮的,有灵气,盐则是苍白的。所以一直到后边,不管是青c黄c黑,皮肤不亮堂不灵光,那就得当心了。有不少干部就喜欢往脸上额头上涂油就是这么个缘故,当然这里的判断五色,是自然条件的情况下。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第一次出现“精明”,所以现在的“精明”一词,最初的形容便来源于此,意思显然和如今是不同的,现在的“精明”更偏向贬义,小精明,精打细算斤斤计较精于算计。文中的“精明”呢?“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辨别黑白是非,观审长处短处优点缺点。那么“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呢,如果把优点当做缺点,把白的当黑的,那么则是“精衰”的表现。所以文中形容“精明者”,和现在意思有差别的。
能不能从人说话的声音状态来判断一个人呢?看看文中的说法,答案显然是可以的。不仅能判断一个人的心理,还能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状态。
“五脏者中之守也”这句话作为开头,什么意思?字面上不大好说,《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的基础便是源自这里。
“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声音如从室中言”这话是说人说话的声音像在室内说话,这个就不好找例子了,起码在室内说话,声音是更洪亮大一级的,呵呵,如果是这么个状态的话,说明气盛,心存恐惧,是中气之湿。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声音小,同样的话一天重复好几遍,这样的人“夺气”,意思是气不足。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这种情况呢,就更麻烦了,衣冠也顾不上,言语善恶,就是言语措辞比较激烈,动怒骂人,还是在不分人亲疏的情况下这样,这种情况就是“神明之乱”,意思就是情不自禁了,这是失态的情况。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关键是最后一句,“得守者生,失守者死”,这话强调了控制情绪控制心境的重要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解释:
看上去比较难读,仔细去读的话还是很有味道的,上边的就提到了“五色”,还有人说话的声音,也受五脏影响,这个“五色”前边章节提过,这里又提了,不同的是,形容词又变了,所以这个老变来变去的,似乎没了个标准,为难人啊,实际上如果局限于形容词,会作茧自缚。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这句话就点明了“五色”影响人的“气”,我们通常有时形容一个人的“气场”,有些人就算不说话那个“气场”就摆在那边,甚至能被“气场”影响,这个“气”是往外散发的,沉静有沉静的“气场”,阳光有阳光的“气场”,病容有病容的“气场”,所以经常说“气色”,就是这么回事。
呵呵,看看本文对“五色”的描述,“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这话就是说,赤要什么样的赤才好,欲如白裹朱,就是白里透红的意思,要是如赭,赭就是红褐色,古代赭石就是现在的赤铁矿,想想赤铁矿的颜色,古代还有“赭衣”,这是罪犯穿的衣服,所以是指不好的。那么皮肤白,什么样的白才合适?“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有人就想,鹅的羽毛跟盐颜色不差不多嘛,这里是个形容的类比,鹅的羽毛是闪闪发亮的,有灵气,盐则是苍白的。所以一直到后边,不管是青c黄c黑,皮肤不亮堂不灵光,那就得当心了。有不少干部就喜欢往脸上额头上涂油就是这么个缘故,当然这里的判断五色,是自然条件的情况下。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第一次出现“精明”,所以现在的“精明”一词,最初的形容便来源于此,意思显然和如今是不同的,现在的“精明”更偏向贬义,小精明,精打细算斤斤计较精于算计。文中的“精明”呢?“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辨别黑白是非,观审长处短处优点缺点。那么“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呢,如果把优点当做缺点,把白的当黑的,那么则是“精衰”的表现。所以文中形容“精明者”,和现在意思有差别的。
能不能从人说话的声音状态来判断一个人呢?看看文中的说法,答案显然是可以的。不仅能判断一个人的心理,还能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状态。
“五脏者中之守也”这句话作为开头,什么意思?字面上不大好说,《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的基础便是源自这里。
“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声音如从室中言”这话是说人说话的声音像在室内说话,这个就不好找例子了,起码在室内说话,声音是更洪亮大一级的,呵呵,如果是这么个状态的话,说明气盛,心存恐惧,是中气之湿。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声音小,同样的话一天重复好几遍,这样的人“夺气”,意思是气不足。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这种情况呢,就更麻烦了,衣冠也顾不上,言语善恶,就是言语措辞比较激烈,动怒骂人,还是在不分人亲疏的情况下这样,这种情况就是“神明之乱”,意思就是情不自禁了,这是失态的情况。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关键是最后一句,“得守者生,失守者死”,这话强调了控制情绪控制心境的重要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