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科幻小说 >古典书籍里提到的一些内容最新章节 > 古典书籍里提到的一些内容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99节

  日本保存大量文献古中医资料,如何来的?不用细说。

  前面提到过,即便是《道德经》的注释,不管是河上公还是王弼注本亦或是黄裳注解,近代日本人波多野太郎依据资料亦有对《道德经》的注解,虽然不提倡看注释去读《道德经》,侧面也说明一个问题,日本治学态度严谨,言语谨慎,东京原本为宋朝都城,北宋东京(汴梁)即当今开封,只需一幅长画即可窥见东京(汴梁)全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对于宋朝的没落,当初连日本亦感到惋惜,因为日本更接受宋以前的华夏,这一点跟朝鲜有些不同的地方。比如横山菁儿三国志名曲《英雄的黎明》,采用了大量古典乐器,荡气回肠,大气又不失典雅,不清楚的还以为是中国的古典曲,曲子《大宋王朝》异曲同工。现在没有东京了,东京成了日本的首都,京都成了日本的另一个城市,在日本韩国朝鲜经常可以看见一些女士穿朝服和服,我们的传统服饰没有,唐装中山装民国装那不叫传统服饰,偶尔见了穿汉服的,人家却还以为拍戏或博眼球,因为没这个底气穿。日本的科技如何?不发达能当法西斯么?老美还挨过老日的打。日本海啸地震自己国内尚未乱我们自己却先抢盐。眼见这边南韩平昌2018冬奥会,那边东京2020夏季奥运会,帝都张家口这不羡慕了,赶紧去凑把2022冬奥会的热闹。

  《黄帝内经》灵枢之《骨度》,皇甫谧的《甲乙经》有专门的注解。楼主也不能拿本书在电脑前一个个敲字,只能按章节网上找来,虽然是复制黏贴,楼主也要编辑,感兴趣有时间的可另读。

  《灵枢》卷四第十四《骨度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七《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篇》。

  黄帝问伯高曰:脉度言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也?

  【注】:脉度,谓三阴三阳之脉所起之度,但不知长短也。

  平按:“言脉之长短”《灵枢》c《甲乙》作“言经脉之长短”。

  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小大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注】:人之皮肉可肥瘦增减,骨节之度不可延缩,故欲定脉之长短,先言骨度也。

  黄帝问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

  【注】:圣人贤人及无别与分者之外,众人之骨,度量多同,故请众人之度,及请中度之人大小长短也。

  平按:《甲乙》无“愿闻众人之度”六字;“各”上有“知”字。

  伯高答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

  【注】:众人之中,又为三等:七尺六寸以上,名为大人;七尺四寸以下,名为小人;七尺五寸,名为中人。今以中人为法,则大人小人皆以为定。何者?取一合七尺五寸人身量之,合七十五分,则七尺六寸以上大人,亦准为七十五分,七尺四寸以下乃至婴儿,亦准七十五分,以此为定,分立经脉长短并取空穴。自颈项骨以上为头颅骨,以为头大骨也,当其粗处以绳围也。

  胸围四尺五寸,

  【注】:缺盆以下□骭以上为胸,当中围也。

  平按:注“□”原作“髑”,当系“□”字传写之误。查蔽心者为□骭,亦曰鸠尾,臆前蔽骨也。谨作“□”。别本作“□”。

  腰围四尺二寸。

  【注】:当二十一椎腰输之中围也。

  发所复者,颅至项长尺二寸,

  【注】:头颅骨,取发所覆之处,前后量也。

  平按:“所覆”,“所”字袁刻误作“至”。

  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参折。

  【注】:发际以下至颐端,量之一尺。一尺面分中分为三,三分谓天地人。君子三分齐等,与众人不同也。参,三也。

  平按:“参折”《灵枢》作“终折”,《甲乙》作“参”,注云:“又作三,又作终。”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

  【注】:颐端,横当结喉端也。结喉端至缺盆中,不取上下量。

  缺盆以下至□骭长九寸,

  【注】:从缺盆中至□骭,皮际量也。

  平按:“□骭”,说见前。《灵枢》注云:“音曷于,肩骨也。”恐未安。注“皮”字,别钞本亦作“歧”。

  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

  【注】:心肺俱在胸中,心在肺间,故不言大小也。

  骭以下至天枢长八寸,

  【注】:天枢侠脐,故量□骭下但八寸。

  过则胃大,不满则胃小。

  【注】:八寸之中亦有脾脏,以其胃大,故但言胃大小也。

  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短。

  【注】:横骨,在阴上横骨。回肠,大肠也。大肠当脐,小肠在后附脊脐上,故不言之也。

  平按:《灵枢》c《甲乙》“则短”作“则狭短”。

  横骨长六寸半,

  【注】:横量非数。

  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

  【注】:内辅,膝下内箱骨,辅胫也。

  平按:“下至内辅之上廉”《灵枢》c《甲乙》作“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注“胫”,袁刻误作“颈”。

  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

  【注】:内辅骨长三寸半也。

  内辅之下廉以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

  【注】:内踝端至地也。

  膝腘以下至跗属长尺六寸,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

  【注】:从膝以下,当膝后曲处量也。

  故骨围大则大,过小则不及。

  【注】:故头骨围大,则过于身骨;头骨围小,不及身骨也。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

  【注】:缺盆左右箱上下高骨,名曰柱骨。后额角至此骨端,合有一尺,与颐端齐也。计柱骨上下长四寸,经不言也。

  行掖中不见者长四寸,

  【注】:排手而行,取掖下不见处以上至柱骨,四寸也。

  掖以下至季胁长尺二寸,

  【注】:季肋曰季胁。

  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

  【注】:尻c髀二骨相接之处,名曰髀枢。

  髀枢以下至膝中长尺九寸,

  【注】:当膝侧中。

  膝以下至外踝长尺六寸,

  【注】:至外踝之中也。

  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注】:外踝下如前高骨,名曰京骨。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尺三寸,

  【注】:头颅围有二尺六寸,此完骨相去九寸,耳门相去尺三寸,合有二尺二寸,小四寸者,各取完骨之前至耳二寸,两箱合有四寸,并前即有二尺六寸,经不言之也。

  平按:“广尺三寸”《甲乙》作“广一尺二寸”,注云:“一作三寸。”

  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

  【注】:两颧两乳取其端,两髀取中也。

  平按:原钞本“两颧”右旁有“颧,巨员1反,颊骨也”七字,恐系后人校记,非杨注。2

  1“员”,人卫本注曰:“员,原作莫,据日抄本改。”

  2查仁和寺本,无萧氏所见“颧,巨员反,颊骨也”七字,可证确为后人校记,非杨上善注文也。

  足长尺二寸,广四寸半。

  【注】:取足中指至足跟端量之,以取长也;以尺二长中折处量之,以取广也。

  肩至肘长尺七寸,

  【注】:从肩端至肘端量也。

  肘至捥长尺二寸半,

  【注】:肘端至捥。捥者,臂手相接之处。

  捥至中指本节长四寸,

  【注】:指有三节,此为下节,故曰本节。

  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注】:从本节端至中指末,合四寸半。今人取手大指第一节为寸,以定针灸分寸者,不相当也。

  项发以下至膂骨长三寸半,

  【注】:膂骨,脊骨。从后发际下至脊端量之也。

  平按:“膂”《灵枢》作“背”,《甲乙》作“脊”。“三寸半”《灵枢》作“二寸半”,《甲乙》注云:“一作二寸。”

  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

  【注】:每七节长一尺也,故二十一节长三尺也,下文具之。

  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

  【注】:举上一节以为例,余皆同也。分之一者,一寸□□1之外,更有余分之一也,

  其实则七分分之二也。

  平按:“分之一奇分在下”《甲乙》作“分之七奇分之一”。注“一寸”下原缺二字,据经文当作“四分”二字。

  1萧本此处缺二字,萧氏拟补“四分”二字,不可取。查仁和寺本,此处无空缺,且此句所解乃“分之一”之义,其间当无佚文。

  故上七节下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注】:此七节之数也。每节一寸四分分之一,故七节得九寸八分分之七,其实一尺全也。何者?每节余分七分分之二,七节有余分十四,以七除十四得二分,二分并九寸八分,故为一尺也。

  此众人之骨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

  【注】:此为众人骨度多同者为准,以立经脉长短也。

  是故视其经络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者,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少气也。

  【注】:见而浮坚者,络脉也。见而明大者,血盛也。细而沉者,少气少血。或作多气也。

  平按:“少气”《灵枢》c《甲乙》作“多气”。注“见而明大”,袁刻作“其见明而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