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七回 假意逢迎图后举 风云暂息各归
第六十七回 假意逢迎图后举 风云暂息各归位</p>
</p>
王敦的大军很快做好了开拔前的一切准备,借这个空当,王敦又上了一封表书,表请庾亮为中领军。这一举动很出人意料,众人一时都猜不透王敦的心思,只当是对庾亮的认可。</p>
但事实绝不这么简单:领军将军是禁军的统领,地位显赫,资历较轻者担任此职时,只称为中领军,不称将军。庾亮担任中领军,说明在王敦眼中,他依然资历不足。</p>
通过与庾亮的接触,王敦见识了他的才学,很是钦佩。庾亮是司马绍的妻兄,王敦知道不可能拉到自己身边,无故废黜又不合适,一番深思后这才想出这招。</p>
要说庾亮有什么短板,最有可能的就是军略,毕竟他从未掌过兵。王敦如此安排,就是想借机试探试探:若庾亮能够胜任,可以再找机会将他调走;若不能胜任,则正中王敦下怀,再次交兵时若庾亮为帅,必能事半功倍。</p>
此外,之前任领军将军的是王邃,他是王敦的从弟,照理说王敦该安排他官复原职。但王邃和其他几兄弟都是王导的跟班,近来王敦越来越觉得王导碍事,连带着对这几个兄弟都冷淡了。安排庾亮接任,不但可以削弱王导的势力,还能使王敦获得个礼贤下士c不徇私的美名,可谓一举多得。</p>
眼看王敦不觐见就准备离开,温峤感觉不妥,借这个由头前去劝谏,也想趁机探探王敦的底。温峤旁征博引,说的头头是道,王敦自知理亏,听得默不作声,最后直接岔开了话题。</p>
温峤见状,心想道,“如此看来,老贼的不臣之心根深蒂固,迟早必然发作。不过也正合吾意,他若真有改过之心,我还不好替姨夫报仇了。”</p>
意识到劝谏之路不通,温峤开始假意逢迎,以骗取王敦的信任,与王敦相谈甚欢。</p>
数日之后,大军开拔,温峤等属官跟着王敦登上大船,扬帆起航,前往武昌。王敦将建康周边的部队都调走了,只在于湖一带留下数千精兵,据守姑孰城。</p>
姑孰城坚固险要,囤积了大量各地征来的粮草,在建康上游不过百里,凭此进退有余。其实王敦更想占据石头城,只不过周札一直不松嘴,王敦虽然恼怒,却无可奈何,只得退而求其次。</p>
开拔那天,温峤跟着王敦登上大船,起帆之后便走出房间,四处闲逛。温峤走到船头,抬头看到一个人,却是王敦手下的从事中郎蔡谟。</p>
蔡谟字道明,兖州陈留人,与郗鉴c卞壸c羊曼等人并称“兖州八伯”,又与诸葛恢和荀闿并称“中兴三明”。蔡谟对王敦近来的作为颇为不满,但他生性谨慎,并未急着ci zhi离开。</p>
温峤近来打算骗取王敦的信任,竭力结交王敦手下的属官,有事没事都爱套套近乎。温峤正欲上前打招呼,却见蔡谟站在船舷边上,解开了束腰的外腰带。温峤瞪眼一愣,以为蔡谟是要小解,这可真是有辱斯文,逼得温峤杵在后边进退不得。</p>
蔡谟将腰带解开后,一头捆在腰上,另一头则系到船舷上,然后双手扶着船舷,悠然惬意的欣赏起风景来。温峤看的分明,心里却一头雾水,上前打了个招呼。蔡谟被拴在船上,不方便还礼,只好扭着身子拱拱手c点点头,向温峤笑笑。</p>
温峤指着蔡谟的腰带问道,“道明,您这是何故?”</p>
蔡谟低头看了一眼,解释道,“哦,我是北方人,不习惯乘船,想在船边看看风景,又怕站不稳跌落水中,这才出此下策。”</p>
温峤顿感滑稽,心说这也谨慎过头了吧?调笑着说道,“你这倒是不怕跌落了,可若是江上风浪大,掀翻了船可怎么办?你把自己拴在船舷上,可不容易脱身呀!”</p>
谁知蔡谟早有准备,袖子一甩,从里面摸出一把小bi sh一u来,指着说道,“无妨,我还预备了此物,紧急时刻一割不久完了?另外我也会水,定然无忧。”</p>
温峤哑然失笑,称赞道,“道明真可谓缜密之人,竟周全至此!”</p>
“哎~”蔡谟伸出手一拦,摇摇头说道,“不小心不行呀!刚来江南时,我看到一物八足二鳌,跟《劝学》中描述的螃蟹一模一样。我早就听说过螃蟹的鲜美,很高兴,赶紧指导下人做熟了,吃了几只,结果上吐下泻,好几天缓不过劲来。后来才知道,我吃的那叫彭蜞,做法不一样,差点要了命。”</p>
回忆起旧事,那股难受劲仿佛又回来了,苦的蔡谟脸都皱了。</p>
温峤笑着说道,“《尔雅》有言:螖蠌小者劳,即彭蜞也,似蟹而小。看来你《尔雅》读的不精,还差点被《劝学》害死呀!”</p>
蔡谟哈哈一笑,接着说道,“这彭琪跟螃蟹长得实在太像了,只不过个头小点而已,光靠读经书可分辨不出来。经过此事之后,我是忘不了了,可见凡事还是要亲身经历,才能得其精髓。”</p>
温峤收敛了笑容,恭敬的点点头,继续攀谈起来。蔡谟也是一位名士,两人甚是投机。</p>
在船的另一头,新来的右长史熊远正在看书,钱凤溜达过来敲了敲门,面带笑容的进来了。</p>
熊远见有客人来了,放下书本,起身施礼迎接,钱凤赶紧恭敬的还礼。</p>
落座后,钱凤瞅了眼熊远放在桌上的书,却是陈留人江统所做的《徙戎论》。</p>
江统字应元,与蔡谟的父亲蔡克齐名,过世好多年了。平吴之后没几年,氐人齐万年造反,江统深以为忧,作《徙戎论》上表朝廷,却不被重视。此后不过二十多年,中原大乱,戎狄并起,祸害天下,世人方服其远见卓识。</p>
钱凤也读过这篇文章,很是佩服,感慨道,“天下竟有如此贤良,能见微知著,料知后事。凭此嘉篇足以扬名天下,在下实在自叹不如,也不知如此修为是如何练出的?”</p>
熊远随和的笑笑,说道,“我读此篇只顾忧思国运,还没想过这些。江应元可谓世间贤才,向来心怀天下,有匡扶社稷之志。如此嘉篇,绝非刻意邀名之作,当是忧思日久,心血凝结之精华,用以拯救苍生。想来若隐姓埋名能换来天下太平,江应元当甘于无名,何必作此篇?”</p>
钱凤若有所思,却仍略有不解,询问道,“前几日听庾亮评论世人,说至高之境界以心中大道为利,忘却了世间功名利禄,江应元莫非就是这样的人?这种人真的存在吗?”</p>
熊远眼珠低眉一转,又看向钱凤,说道,“庾亮之言我也听说了,甚是精辟。只是小人之心难度君子之腹,境界达不到,自然难以理解,你还需多加修炼呀!”</p>
钱凤一听这话,略显惭愧,却仍不服输,争辩道,“那些士族生下来就高人一等,向来不食人间烟火,哪知道人世间的心酸?若非如此,他们怎么才能活的那么洒脱?只有财和权最实在,其它皆虚无缥缈,锦上添花。你我都是寒门出身,理应对此感同身受,不是吗?”</p>
钱凤自称寒门,有些自谦了,他家里虽然不算名门,却也算一方豪族,只是不入名士法眼罢了。钱凤一直对熊远倍感亲近,毕竟熊远出身更加卑贱;钱凤对熊远也很好奇,想不通他是用了什么法子,能令朝臣名士都礼敬三分。</p>
听了钱凤的话,熊远微微一愣,略一思索反问道,“你求财求权,为的是享受吗?”</p>
钱凤摇摇头,慨然说道,“非也,我为的是证明自己,令天下人瞩目,令轻视我的人自惭形秽。为此我甘愿委曲求全,就算遍尝世间冷暖也在所不惜,待我出头之日,这点付出又算的了什么?”</p>
熊远略显无奈,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你只想着证明自己,说明你还掂量不清自己的分量。你若有自知之明,内心必然平静,岂会为外物所扰?如此则非分之想自然销声匿迹,又何需在乎世人的评说?将世人的看法都揣在心里,你活的有多累呀?”</p>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谓古仁人之心,历来是华夏民族追求的最高境界。</p>
魏晋名士视权贵如无物,后世俗人难以理解,种种误解层出不穷。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一件关于蔡克和江统的轶事,不得不说。</p>
诸王混战之前的太平岁月,故荆州刺史王澄还年轻,一次出游路过陈留郡,太守吕豫派了个小吏前去迎接。</p>
路上无事,王澄闲聊道,“你们陈留郡号称多士,都有哪些人物呀?”</p>
小吏答道,“有蔡子尼c江应元。”说的是蔡克和江统的表字,当时两人都身居闲职。</p>
王澄听了有些困惑,陈留郡出了不少当朝高官,于是点出几个高官的名字来,向小吏问道,“这几个不是你们郡里的人吗?”</p>
小吏答道,“是。”</p>
王澄更加疑惑,继续问道,“那我问你有什么人物,你为什么只说那两个人呢?”</p>
小吏一脸抱歉似得回答道,“哦,我刚才还以为你问的是有哪些高人呢,没料到你问的只是有哪些高官呀!答非所问,实在抱歉!”</p>
王澄大窘,尴尬的笑笑,再也不敢端着架子了。见到太守后,王澄对陈留人士的风骨赞不绝口,竟连一个小吏都如此气度不凡。</p>
小吏的回答有两层意思,一是高人未必作高官,二是高官未必是高人,魏晋时期对权贵的蔑视,由此可见一斑,这才是魏晋风骨的真髓!</p>
当然,这只是当时的道德标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钱凤就接受不了。钱凤的心思很有代表性,不只是在当时,后世很多学者同样理解不了。</p>
钱凤跟熊远聊不到一块去,心里不服却又无话反驳,闷着个头走了出来,正碰上温峤。</p>
钱凤是王敦最贴心的心腹,自然成为温峤重点结交的对象。温峤刚才转了一圈,没有找到钱凤,正打算先去拜访熊远,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赶紧施了一礼。</p>
钱凤对温峤既羡慕又嫉妒,眼看温峤向自己行礼,钱凤不敢怠慢,客气的还了一礼。</p>
温峤开口问道,“世仪是刚拜访完孝文吗?”钱凤字世仪,熊远字孝文。</p>
钱凤心中堆满了忌惮与提防,并不接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p>
温峤赞叹道,“熊孝文家境贫寒,犹苦学不辍,虽世家子不能逞其上,足见其天资聪慧。世家子有家学浸润,再加上贤父祖以身作则,便是顽劣之徒亦能居于上品。若是孝文能得到名门滋养,其才学岂可限量?必不下管张诸葛。寒门穷困,难以出头,但能砥砺而出者,必为世间良才!”</p>
钱凤闻言凛然,精神为之一振,向温峤追问道,“那你觉得寒门子弟能超过世家子吗?”</p>
温峤笑着答道,“世家名门并非无源之水,本就多起于微末,经历几代人的勤学耕耘,才有了过人之处。子孙不肖,以致家门衰败甚至消亡的不胜枚举;人才辈出,从而名扬天下c光宗耀祖的也数不胜数。世家子弟颇受先祖荫蔽,寒门高士也能让子孙受益,成为新的世家。寒门确实不易扬名,但与其抱怨祖辈,何不发奋图强,使子孙不再有此怨呢?”</p>
听闻此言,钱凤的忧郁一扫而空,胸中豪情肆意的燃烧起来,暗中定下志向,定要混出个名堂,让子孙不再受寒门之苦。</p>
钱凤此刻对温峤多了几分敬佩,深施一礼道,“谢先生指点迷津。”</p>
温峤哈哈一笑,还了个礼,指了一下钱凤的肚子,接着说道,“钱世仪可谓满腹精神,只要运筹得当,加以时运,将来必能成为名门之祖。”</p>
钱凤闻言一哆嗦,感激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脸上写满了受宠若惊,忙不迭的说起谦退的话。不怪钱凤如此失态,在那个时代名声是最重要的资本,若能名扬四海,要什么有什么。</p>
那时的舆论掌控在士族手中,想要扬名,最方便的途径就是得到名士的赞扬。当年名士庾敳称颂温峤,说他有栋梁之才,直接让温峤名扬天下。</p>
大族之间相互熟悉,经常互相吹捧子弟,很容易获得名声,对此并不珍惜。但寒门子弟可就不一样了,埋头苦干几十年,也难求得名士一句褒奖,可谓望眼欲穿。</p>
温峤素有识人之明,他的话可是很有分量的,足以大大提升钱凤的名气。钱凤在王敦面前晃了好几年,却换不来一句夸赞;谁料和温峤才初次接触,就得来了梦寐以求的赞誉,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由不得钱凤不激动。</p>
钱凤体胖,平日里没少遭人嘲讽,现在却成了温峤口中的优点,顿时令他之前的委屈灰飞烟灭。钱凤稳住心神,伸手请温峤回屋一叙,温峤痛快的答应下来,又令钱凤感动不已。毕竟温峤本是来找熊远的,肯跟着钱凤离开,是莫大的面子。</p>
温峤与钱凤在屋里喝着茶,畅述平生之志,不时传来一阵大笑。自此之后,虽然出于对朝廷的提防,钱凤依然对温峤颇有顾虑,但私下里的关系却已亲密无间。</p>
另一艘大船上,谢鲲羽扇纶巾,立于船头,遥望着其它船上的“王”字大旗,面如沉湖。</p>
王敦早就知道谢鲲心向朝廷,但之前身边没个伴,一直舍不得放他走。随着温峤的到来,王敦终于下定决心,将谢鲲支到豫章郡上任去了。</p>
千里之外的临湘城,也有几艘大船扬帆起航,顺流而下前往豫章对岸的 jiāng郡,领头的将官却是李恒。李恒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被王敦提拔为 jiāng太守,加强了对长江两岸的控制。</p>
晋陵郡暨阳县,位于当代无锡市北面,紧邻着长江,郭璞正在这里辞官守孝。郭璞的母亲最近过世了,郭璞算了一卦,依卦跑到这里挑了块宝地,刚刚下葬。</p>
郭璞挑的地方很特别,北距长江不过百余步,亲友见了只咋舌,认为离水太近了,哪有挑这地方的?郭璞不以为意,只是笑笑不说话。</p>
刚忙活完不久,郭璞安静守孝没几天,就接到一封书信,来自王敦的丞相府。郭璞轻叹口气,打开了书信,果然是召他的聘书,请他作记室参军。</p>
王敦聘用郭璞,是听了钱凤的推荐,王敦早就听过他的名号。但王敦向来轻视风角卜卦,发出聘书后,等都没等就开拔了,对郭璞根本谈不上重视。</p>
郭璞现在才刚刚开始服丧,这个时间发书聘用是很没礼貌的,郭璞完全可以回信拒绝,合情合理。王敦不臣之心满朝皆知,有名望的人都不愿趟这滩浑水,郭璞也能看出来。</p>
郭璞摩挲着来信,沉思良久,最后长叹一声道,“也罢,天意不可违。”</p>
郭璞说完又去母亲坟前祭拜了一番,然后除去丧服,拿起聘书登船离开,前往武昌上任去了。</p>
郭璞走后不久,长江改道,沙土涨溢,自他母亲坟墓以北,几十里河道皆化为良田。</p>
</p>
《晋书蔡谟传》:“陈留时为大郡,号称多士,琅邪王澄行经其界,太守吕豫遣吏迎之。澄入境问吏曰:‘此郡人士为谁?’吏曰:‘有蔡子尼c江应元。’是时郡人多居大位者,澄以其姓名问曰:‘甲乙等,非君郡人邪?’吏曰:‘是也。’曰:‘然则何以但称此二人?’吏曰:‘向谓君侯问人,不谓问位。’澄笑而止。到郡,以吏言谓豫曰:‘旧名此郡有风俗,果然小吏亦知如此。’”</p>
</p>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p>
王敦的大军很快做好了开拔前的一切准备,借这个空当,王敦又上了一封表书,表请庾亮为中领军。这一举动很出人意料,众人一时都猜不透王敦的心思,只当是对庾亮的认可。</p>
但事实绝不这么简单:领军将军是禁军的统领,地位显赫,资历较轻者担任此职时,只称为中领军,不称将军。庾亮担任中领军,说明在王敦眼中,他依然资历不足。</p>
通过与庾亮的接触,王敦见识了他的才学,很是钦佩。庾亮是司马绍的妻兄,王敦知道不可能拉到自己身边,无故废黜又不合适,一番深思后这才想出这招。</p>
要说庾亮有什么短板,最有可能的就是军略,毕竟他从未掌过兵。王敦如此安排,就是想借机试探试探:若庾亮能够胜任,可以再找机会将他调走;若不能胜任,则正中王敦下怀,再次交兵时若庾亮为帅,必能事半功倍。</p>
此外,之前任领军将军的是王邃,他是王敦的从弟,照理说王敦该安排他官复原职。但王邃和其他几兄弟都是王导的跟班,近来王敦越来越觉得王导碍事,连带着对这几个兄弟都冷淡了。安排庾亮接任,不但可以削弱王导的势力,还能使王敦获得个礼贤下士c不徇私的美名,可谓一举多得。</p>
眼看王敦不觐见就准备离开,温峤感觉不妥,借这个由头前去劝谏,也想趁机探探王敦的底。温峤旁征博引,说的头头是道,王敦自知理亏,听得默不作声,最后直接岔开了话题。</p>
温峤见状,心想道,“如此看来,老贼的不臣之心根深蒂固,迟早必然发作。不过也正合吾意,他若真有改过之心,我还不好替姨夫报仇了。”</p>
意识到劝谏之路不通,温峤开始假意逢迎,以骗取王敦的信任,与王敦相谈甚欢。</p>
数日之后,大军开拔,温峤等属官跟着王敦登上大船,扬帆起航,前往武昌。王敦将建康周边的部队都调走了,只在于湖一带留下数千精兵,据守姑孰城。</p>
姑孰城坚固险要,囤积了大量各地征来的粮草,在建康上游不过百里,凭此进退有余。其实王敦更想占据石头城,只不过周札一直不松嘴,王敦虽然恼怒,却无可奈何,只得退而求其次。</p>
开拔那天,温峤跟着王敦登上大船,起帆之后便走出房间,四处闲逛。温峤走到船头,抬头看到一个人,却是王敦手下的从事中郎蔡谟。</p>
蔡谟字道明,兖州陈留人,与郗鉴c卞壸c羊曼等人并称“兖州八伯”,又与诸葛恢和荀闿并称“中兴三明”。蔡谟对王敦近来的作为颇为不满,但他生性谨慎,并未急着ci zhi离开。</p>
温峤近来打算骗取王敦的信任,竭力结交王敦手下的属官,有事没事都爱套套近乎。温峤正欲上前打招呼,却见蔡谟站在船舷边上,解开了束腰的外腰带。温峤瞪眼一愣,以为蔡谟是要小解,这可真是有辱斯文,逼得温峤杵在后边进退不得。</p>
蔡谟将腰带解开后,一头捆在腰上,另一头则系到船舷上,然后双手扶着船舷,悠然惬意的欣赏起风景来。温峤看的分明,心里却一头雾水,上前打了个招呼。蔡谟被拴在船上,不方便还礼,只好扭着身子拱拱手c点点头,向温峤笑笑。</p>
温峤指着蔡谟的腰带问道,“道明,您这是何故?”</p>
蔡谟低头看了一眼,解释道,“哦,我是北方人,不习惯乘船,想在船边看看风景,又怕站不稳跌落水中,这才出此下策。”</p>
温峤顿感滑稽,心说这也谨慎过头了吧?调笑着说道,“你这倒是不怕跌落了,可若是江上风浪大,掀翻了船可怎么办?你把自己拴在船舷上,可不容易脱身呀!”</p>
谁知蔡谟早有准备,袖子一甩,从里面摸出一把小bi sh一u来,指着说道,“无妨,我还预备了此物,紧急时刻一割不久完了?另外我也会水,定然无忧。”</p>
温峤哑然失笑,称赞道,“道明真可谓缜密之人,竟周全至此!”</p>
“哎~”蔡谟伸出手一拦,摇摇头说道,“不小心不行呀!刚来江南时,我看到一物八足二鳌,跟《劝学》中描述的螃蟹一模一样。我早就听说过螃蟹的鲜美,很高兴,赶紧指导下人做熟了,吃了几只,结果上吐下泻,好几天缓不过劲来。后来才知道,我吃的那叫彭蜞,做法不一样,差点要了命。”</p>
回忆起旧事,那股难受劲仿佛又回来了,苦的蔡谟脸都皱了。</p>
温峤笑着说道,“《尔雅》有言:螖蠌小者劳,即彭蜞也,似蟹而小。看来你《尔雅》读的不精,还差点被《劝学》害死呀!”</p>
蔡谟哈哈一笑,接着说道,“这彭琪跟螃蟹长得实在太像了,只不过个头小点而已,光靠读经书可分辨不出来。经过此事之后,我是忘不了了,可见凡事还是要亲身经历,才能得其精髓。”</p>
温峤收敛了笑容,恭敬的点点头,继续攀谈起来。蔡谟也是一位名士,两人甚是投机。</p>
在船的另一头,新来的右长史熊远正在看书,钱凤溜达过来敲了敲门,面带笑容的进来了。</p>
熊远见有客人来了,放下书本,起身施礼迎接,钱凤赶紧恭敬的还礼。</p>
落座后,钱凤瞅了眼熊远放在桌上的书,却是陈留人江统所做的《徙戎论》。</p>
江统字应元,与蔡谟的父亲蔡克齐名,过世好多年了。平吴之后没几年,氐人齐万年造反,江统深以为忧,作《徙戎论》上表朝廷,却不被重视。此后不过二十多年,中原大乱,戎狄并起,祸害天下,世人方服其远见卓识。</p>
钱凤也读过这篇文章,很是佩服,感慨道,“天下竟有如此贤良,能见微知著,料知后事。凭此嘉篇足以扬名天下,在下实在自叹不如,也不知如此修为是如何练出的?”</p>
熊远随和的笑笑,说道,“我读此篇只顾忧思国运,还没想过这些。江应元可谓世间贤才,向来心怀天下,有匡扶社稷之志。如此嘉篇,绝非刻意邀名之作,当是忧思日久,心血凝结之精华,用以拯救苍生。想来若隐姓埋名能换来天下太平,江应元当甘于无名,何必作此篇?”</p>
钱凤若有所思,却仍略有不解,询问道,“前几日听庾亮评论世人,说至高之境界以心中大道为利,忘却了世间功名利禄,江应元莫非就是这样的人?这种人真的存在吗?”</p>
熊远眼珠低眉一转,又看向钱凤,说道,“庾亮之言我也听说了,甚是精辟。只是小人之心难度君子之腹,境界达不到,自然难以理解,你还需多加修炼呀!”</p>
钱凤一听这话,略显惭愧,却仍不服输,争辩道,“那些士族生下来就高人一等,向来不食人间烟火,哪知道人世间的心酸?若非如此,他们怎么才能活的那么洒脱?只有财和权最实在,其它皆虚无缥缈,锦上添花。你我都是寒门出身,理应对此感同身受,不是吗?”</p>
钱凤自称寒门,有些自谦了,他家里虽然不算名门,却也算一方豪族,只是不入名士法眼罢了。钱凤一直对熊远倍感亲近,毕竟熊远出身更加卑贱;钱凤对熊远也很好奇,想不通他是用了什么法子,能令朝臣名士都礼敬三分。</p>
听了钱凤的话,熊远微微一愣,略一思索反问道,“你求财求权,为的是享受吗?”</p>
钱凤摇摇头,慨然说道,“非也,我为的是证明自己,令天下人瞩目,令轻视我的人自惭形秽。为此我甘愿委曲求全,就算遍尝世间冷暖也在所不惜,待我出头之日,这点付出又算的了什么?”</p>
熊远略显无奈,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你只想着证明自己,说明你还掂量不清自己的分量。你若有自知之明,内心必然平静,岂会为外物所扰?如此则非分之想自然销声匿迹,又何需在乎世人的评说?将世人的看法都揣在心里,你活的有多累呀?”</p>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谓古仁人之心,历来是华夏民族追求的最高境界。</p>
魏晋名士视权贵如无物,后世俗人难以理解,种种误解层出不穷。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一件关于蔡克和江统的轶事,不得不说。</p>
诸王混战之前的太平岁月,故荆州刺史王澄还年轻,一次出游路过陈留郡,太守吕豫派了个小吏前去迎接。</p>
路上无事,王澄闲聊道,“你们陈留郡号称多士,都有哪些人物呀?”</p>
小吏答道,“有蔡子尼c江应元。”说的是蔡克和江统的表字,当时两人都身居闲职。</p>
王澄听了有些困惑,陈留郡出了不少当朝高官,于是点出几个高官的名字来,向小吏问道,“这几个不是你们郡里的人吗?”</p>
小吏答道,“是。”</p>
王澄更加疑惑,继续问道,“那我问你有什么人物,你为什么只说那两个人呢?”</p>
小吏一脸抱歉似得回答道,“哦,我刚才还以为你问的是有哪些高人呢,没料到你问的只是有哪些高官呀!答非所问,实在抱歉!”</p>
王澄大窘,尴尬的笑笑,再也不敢端着架子了。见到太守后,王澄对陈留人士的风骨赞不绝口,竟连一个小吏都如此气度不凡。</p>
小吏的回答有两层意思,一是高人未必作高官,二是高官未必是高人,魏晋时期对权贵的蔑视,由此可见一斑,这才是魏晋风骨的真髓!</p>
当然,这只是当时的道德标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钱凤就接受不了。钱凤的心思很有代表性,不只是在当时,后世很多学者同样理解不了。</p>
钱凤跟熊远聊不到一块去,心里不服却又无话反驳,闷着个头走了出来,正碰上温峤。</p>
钱凤是王敦最贴心的心腹,自然成为温峤重点结交的对象。温峤刚才转了一圈,没有找到钱凤,正打算先去拜访熊远,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赶紧施了一礼。</p>
钱凤对温峤既羡慕又嫉妒,眼看温峤向自己行礼,钱凤不敢怠慢,客气的还了一礼。</p>
温峤开口问道,“世仪是刚拜访完孝文吗?”钱凤字世仪,熊远字孝文。</p>
钱凤心中堆满了忌惮与提防,并不接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p>
温峤赞叹道,“熊孝文家境贫寒,犹苦学不辍,虽世家子不能逞其上,足见其天资聪慧。世家子有家学浸润,再加上贤父祖以身作则,便是顽劣之徒亦能居于上品。若是孝文能得到名门滋养,其才学岂可限量?必不下管张诸葛。寒门穷困,难以出头,但能砥砺而出者,必为世间良才!”</p>
钱凤闻言凛然,精神为之一振,向温峤追问道,“那你觉得寒门子弟能超过世家子吗?”</p>
温峤笑着答道,“世家名门并非无源之水,本就多起于微末,经历几代人的勤学耕耘,才有了过人之处。子孙不肖,以致家门衰败甚至消亡的不胜枚举;人才辈出,从而名扬天下c光宗耀祖的也数不胜数。世家子弟颇受先祖荫蔽,寒门高士也能让子孙受益,成为新的世家。寒门确实不易扬名,但与其抱怨祖辈,何不发奋图强,使子孙不再有此怨呢?”</p>
听闻此言,钱凤的忧郁一扫而空,胸中豪情肆意的燃烧起来,暗中定下志向,定要混出个名堂,让子孙不再受寒门之苦。</p>
钱凤此刻对温峤多了几分敬佩,深施一礼道,“谢先生指点迷津。”</p>
温峤哈哈一笑,还了个礼,指了一下钱凤的肚子,接着说道,“钱世仪可谓满腹精神,只要运筹得当,加以时运,将来必能成为名门之祖。”</p>
钱凤闻言一哆嗦,感激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脸上写满了受宠若惊,忙不迭的说起谦退的话。不怪钱凤如此失态,在那个时代名声是最重要的资本,若能名扬四海,要什么有什么。</p>
那时的舆论掌控在士族手中,想要扬名,最方便的途径就是得到名士的赞扬。当年名士庾敳称颂温峤,说他有栋梁之才,直接让温峤名扬天下。</p>
大族之间相互熟悉,经常互相吹捧子弟,很容易获得名声,对此并不珍惜。但寒门子弟可就不一样了,埋头苦干几十年,也难求得名士一句褒奖,可谓望眼欲穿。</p>
温峤素有识人之明,他的话可是很有分量的,足以大大提升钱凤的名气。钱凤在王敦面前晃了好几年,却换不来一句夸赞;谁料和温峤才初次接触,就得来了梦寐以求的赞誉,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由不得钱凤不激动。</p>
钱凤体胖,平日里没少遭人嘲讽,现在却成了温峤口中的优点,顿时令他之前的委屈灰飞烟灭。钱凤稳住心神,伸手请温峤回屋一叙,温峤痛快的答应下来,又令钱凤感动不已。毕竟温峤本是来找熊远的,肯跟着钱凤离开,是莫大的面子。</p>
温峤与钱凤在屋里喝着茶,畅述平生之志,不时传来一阵大笑。自此之后,虽然出于对朝廷的提防,钱凤依然对温峤颇有顾虑,但私下里的关系却已亲密无间。</p>
另一艘大船上,谢鲲羽扇纶巾,立于船头,遥望着其它船上的“王”字大旗,面如沉湖。</p>
王敦早就知道谢鲲心向朝廷,但之前身边没个伴,一直舍不得放他走。随着温峤的到来,王敦终于下定决心,将谢鲲支到豫章郡上任去了。</p>
千里之外的临湘城,也有几艘大船扬帆起航,顺流而下前往豫章对岸的 jiāng郡,领头的将官却是李恒。李恒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被王敦提拔为 jiāng太守,加强了对长江两岸的控制。</p>
晋陵郡暨阳县,位于当代无锡市北面,紧邻着长江,郭璞正在这里辞官守孝。郭璞的母亲最近过世了,郭璞算了一卦,依卦跑到这里挑了块宝地,刚刚下葬。</p>
郭璞挑的地方很特别,北距长江不过百余步,亲友见了只咋舌,认为离水太近了,哪有挑这地方的?郭璞不以为意,只是笑笑不说话。</p>
刚忙活完不久,郭璞安静守孝没几天,就接到一封书信,来自王敦的丞相府。郭璞轻叹口气,打开了书信,果然是召他的聘书,请他作记室参军。</p>
王敦聘用郭璞,是听了钱凤的推荐,王敦早就听过他的名号。但王敦向来轻视风角卜卦,发出聘书后,等都没等就开拔了,对郭璞根本谈不上重视。</p>
郭璞现在才刚刚开始服丧,这个时间发书聘用是很没礼貌的,郭璞完全可以回信拒绝,合情合理。王敦不臣之心满朝皆知,有名望的人都不愿趟这滩浑水,郭璞也能看出来。</p>
郭璞摩挲着来信,沉思良久,最后长叹一声道,“也罢,天意不可违。”</p>
郭璞说完又去母亲坟前祭拜了一番,然后除去丧服,拿起聘书登船离开,前往武昌上任去了。</p>
郭璞走后不久,长江改道,沙土涨溢,自他母亲坟墓以北,几十里河道皆化为良田。</p>
</p>
《晋书蔡谟传》:“陈留时为大郡,号称多士,琅邪王澄行经其界,太守吕豫遣吏迎之。澄入境问吏曰:‘此郡人士为谁?’吏曰:‘有蔡子尼c江应元。’是时郡人多居大位者,澄以其姓名问曰:‘甲乙等,非君郡人邪?’吏曰:‘是也。’曰:‘然则何以但称此二人?’吏曰:‘向谓君侯问人,不谓问位。’澄笑而止。到郡,以吏言谓豫曰:‘旧名此郡有风俗,果然小吏亦知如此。’”</p>
</p>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