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回 妙取舍温峤献计 谬纳言甘卓丧
第六十九回 妙取舍温峤献计 谬纳言甘卓丧命</p>
</p>
自建康开拔后,不出一旬,王敦的大军主力就尽数回到武昌。王敦并未急着解散队伍,各自还镇,因为武昌城的威胁并未彻底解除。</p>
此次起兵之后,王敦的后方一直如履薄冰,趁虚而起的大小诸侯多如牛毛,直到现在也难说高枕无忧。但各路诸侯心思各异,王敦无力也无理全部剿灭,如何处置一时犯了难。</p>
这种事情上不了台面,王敦知道自己的下属也并不心齐,不好召开军议大张旗鼓的商量,只能与钱凤等几个心腹闭门密谈。一番商讨后,王敦逐渐有了模糊的方略,只是还不够明晰。</p>
在钱凤的提醒下,王敦意识到这是一个试探温峤的好机会,于是将温峤召来,询问计策。</p>
见王敦这几日一直带着心腹闭门密谈,温峤就将王敦的心事猜了个不离十,心中早有了方略。礼毕落座,等王敦发问后,温峤立即娓娓道来。</p>
温峤说道,“先前朝廷被奸臣把持,不少守令受到蛊惑,贸然出兵附逆,实非本心。如今奸臣已除,真相大白于天下,想必会有不少人痛心疾首,悔不当初。丞相处理此事,当以稳妥为上,否则难免天下骚动,烽烟再起,继而生灵涂炭。”</p>
王敦侧卧在座位上,面无表情的问道,“那你觉得,如何处置才算稳妥呢?”</p>
温峤答道,“虽说大部分人都并非本心,但心怀不轨之徒亦不在少数,想要尽数区别开来实在困难。愚以为不如先不考虑这点,而是以众人带来的威胁为准,区分先后主次,当为上策。”</p>
温峤摆出了一副宁错杀不放过的架势,王敦闻言心中一动,仔细回味了一下,发觉温峤这话似乎完全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p>
王敦顿时来了兴趣,坐正了身子,继续问道,“哦?那你说说,谁对我的威胁最大呀?”</p>
温峤答道,“丞相此次起兵之后,借机出兵的诸侯中,以甘卓c陶侃最强,各据一州之地,带甲数万。二人之中,陶侃偏居岭南,路途遥远,之前出兵也并不积极,想要除之,可谓既难成事,又无必要。如此说来,当今对丞相威胁最大的,当是甘卓!”</p>
湘州如今处于魏z的控制之下,足以抵消陶侃的威胁,但甘卓屯兵襄阳,朝夕可至武昌,对王敦的威胁之大不言而喻。这次动乱中,甘卓犹犹豫豫反复无常,表明了已不可能为朝廷所用,因此温峤决定将他推向风口浪尖,以换取别人的平安。</p>
王敦闻言很满意,笑着点点头,说道,“季思与我是老相识,一直有书信往来,再者他最终也没有抄我后路,我此时对他下手,似乎不妥呀!”季思是甘卓的字。</p>
王敦在故弄玄虚,温峤如何听不出来?回应道,“丞相仁厚,自然不会行此不义之举;师出无名,丞相更不该发兵讨伐。只是梁州与敌国接壤,奸细众多,很不太平,愚以为丞相当修书一封,发往襄阳,提醒诸将注意自身安危呀!”温峤说完,两眼直直的看向王敦。</p>
温峤话里有话,这是在暗示王敦当挑动甘卓手下诸将,施展暗杀的手段,正中王敦下怀。</p>
“哈哈哈哈!”王敦仰天大笑,指着温峤说道,“太真之言,甚合吾意。”无形之中,王敦对温峤的信任增加了几分。</p>
笑过之后,王敦继续问道,“除了甘季思外,其他众人当如何处理呢?”</p>
温峤敷衍道,“除了陶侃和甘卓外,其余多是些碌碌无名之辈,何足挂齿?丞相看谁不放心,一纸调令即可,谁敢不从?”</p>
温峤说的不无道理,王敦点点头,钱凤却突然插话质疑道,“且慢!其他诸侯虽多是碌碌小辈,但有一人实在不得不防。”</p>
温峤闻言一惊,心中“咚咚”的打起了鼓,王敦则接话问道,“哦?何人呀?”</p>
“建平太守c巴东监军柳纯!”钱凤回答道,“此人手握重兵,实力不可小觑。此前柳纯怂恿和胁迫了十几路诸侯,攻陷江陵c兵威巴陵。若非丞相处置得当,一战定乾坤,后方非被柳纯搅个天翻地覆不可。要说威胁之大,此人岂在甘卓之下?以温先生的才智,为何独漏了此人呀?”</p>
听完钱凤的话,王敦意味深长的看向温峤,却见温峤眉头紧锁,面色凝重。王敦并不着急,冷冷的看着温峤,静静的等他作答。</p>
柳纯在这次交锋中表现可圈可点,温峤可不想将其逼入绝境,理当竭尽所能救其性命。但王敦素来多疑,温峤稍有不慎就会失去信任,反而置自己于险地,如何取舍实在两难。</p>
温峤不敢拖延太长时间,略想出一个眉目,便急急开口回应道,“柳纯手下精兵不过万余,跟陶侃和甘卓相比还差得远。但世仪说的也不无道理,柳纯在此次战事中表现的最为积极,即便他只是奉诏行事,丞相也当有所表示,否则难以震慑群雄。只是”</p>
温峤再一思索,忽然灵光一现,继续说道,“只是愚以为不宜过为严苛,丞相请看。”</p>
温峤说着,走到地图前一指,继续解释道,“巴东郡地处西部咽喉要道,为国家抵御反贼李雄的袭扰。先前柳纯偷袭江陵一带,李雄便派部将张龙入侵巴郡,想要乱中取利。好在柳纯回援及时,最近才将张龙击退。现在若是除掉柳纯,丞相就得分出精兵悍将镇守西陲,如此实在是得不偿失呀!与李雄相比,柳纯何足挂齿?”</p>
王敦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发现温峤说的很有道理:李雄一直野心勃勃,对荆湘地区虎视眈眈,若是拔掉柳纯这颗钉子,反倒给李雄ti g一ng了方便,给自己找了个dà á烦。再者巴东土地贫瘠,得之不足以增加实力,两相比较之下,实在是个累赘。</p>
王敦又想了想,向温峤问道,“那你觉得该如何处理才算妥当呢?”</p>
温峤略一斟酌,回答道,“愚以为不如这样,我先写封书信开导开导柳纯,他若知趣,必会上表谢罪。柳纯刚刚击退张龙,丞相可以此为由说他将功补过,宽恕他的罪行,如此一来,必会引得各路诸侯跟风上表。自此之后,人们必会称颂丞相盛德,谁还会有心思反叛呢?”</p>
王敦微笑着点点头,向温峤说道,“如此安排可谓稳妥,你真的愿意为我写这封信吗?”</p>
不怪王敦有此疑问,他实在是被之前那帮名士怠慢惯了。谢鲲c阮裕c羊曼等人,整日醉酒不问世事;陆玩c蔡谟c王峤等人虽然好点,却也是出工不出力;更别说顾众那样的,时不时整点事出来,弄得王敦下不来台。温峤这么配合,王敦多少有点不适应。</p>
其实要办这事,温峤确实是最佳人选,毕竟他刚从朝廷出来,身份相对中立,说服力更大。温峤闻言毫不犹豫,俯身一揖道,“在下义不容辞。”说罢转身领命而去。</p>
等温峤离开后,钱凤凑过来,向王敦问道,“主公感觉如何?可曾发觉什么破绽?温峤是不是对柳纯等人太仁慈了?恐怕居心叵测呀!”</p>
王敦微笑着摇摇头,说道,“温峤提出的计策并无异常,十分稳妥,就算没有他谏言,我多半也会如此行事。但这反倒让我有些不踏实,温峤似乎有些太配合了,其他名士都对我避之不及,温峤为何反其道而行之?更何况他之前还是太子的人,日后得找个机会,探探他的想法。”</p>
王敦和钱凤没说几句话,温峤就写好了发给柳纯的书信,恭敬的呈了上来。王敦看后十分满意,赞不绝口,立即发往巴东。</p>
自从朝廷战败后,柳纯就处在惴惴不安之中,骑虎难下。等张龙退兵后,柳纯清闲了下来,立即开始思索,如何才能避免王敦的报复。柳纯有心上书和解,却苦于无人引荐,生怕弄巧成拙,一时举棋不定。收到温峤的来信后,柳纯急急拆开,品读之后,心中大定。</p>
温峤在信中先盛赞了柳纯的忠勇,并称王敦也对他很赏识,有意以他为心腹。温峤接着以自己为例,盛赞王敦用人不疑,心胸开阔,劝柳纯打消顾虑。最后,温峤点出了柳纯先前行为的不当,要他上表请罪,为诸侯作表率,并保证王敦不会过于追究。</p>
得书之后,柳纯写好表书,让自己的儿子亲自送到武昌。王敦见状大悦,将柳纯之子召为参军,放在身边,然后借柳纯击退张龙的功劳,给予他重赏。</p>
果如温峤所料,其他乘檄起兵的诸侯闻讯后,纷纷上表自陈罪状,请求王敦原谅。王敦乐呵呵的回信安抚诸侯,暂时解除了来自各方的威胁。</p>
甘卓也来信致歉,王敦厚礼安抚,两人表面上一团和气,可现实却绝非如此友好。这段时间里,王敦早就想好了对付甘卓的具体办法,是周光出的主意。</p>
周访在梁州屯驻多年,寻阳周氏在那里的影响力很大,不少人都是周家故吏。襄阳太守周虑就是如此,他还是周氏旁枝,对现任族长周抚言听计从。</p>
周访去世后,甘卓对周氏兄弟十分怠慢,逼得两兄弟投靠了王敦,被人说了不少闲话。因此得知王敦的心思后,周光非常积极,以族长周抚的名义写了一封书信,发给周虑。</p>
先前兵临武昌的时候,甘卓心里乱成了一团麻,怎么也择不清,听谁的话都觉得有几分道理,却又拿不定主意。情况越是复杂,甘卓就越是焦灼,既担心站错队吃大亏,更担心坐实往日的骂名。甘卓的情绪本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再被乐道融的话一激,立即就抗不住了。</p>
乐道融病逝后,甘卓一度感到一丝解气,情绪稍有缓解。但退兵回到襄阳后,各种流言蜚语纷至沓来,有说甘卓不讲信义的,有说他不忠于朝廷的,当然也有嘲笑他没主见的甘卓得知后勃然大怒,一时心性大变。</p>
如今的甘卓就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从一个极端一步跨到另一个极端,以前很好说话的一个人,突然刚愎自用起来。甘卓再也听不得人劝,非但不听,还偏要拧着干,一心要为自己正名。</p>
其实甘卓的状况不难理解,从谁的建议都听,到谁的建议都不听,不过是同一问题的两种表现而已,根子都源于他没有主见。这种现象也很常见,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把握不清,很容易走极端,受到刺激之后,又会跑到另一个极端。比如某些扛着红旗反红旗的败类,从红卫兵直接堕落为洋奴,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却是同一个人。</p>
回到襄阳后,不断有属下劝甘卓多加防备,以防王敦报复。但甘卓就是不听,反而将主力大军解散屯田,一点防备都不设,众人看着干着急。</p>
后来王敦大军返回武昌,却并不急于解散,甘卓手下诸将见状吓白了脸。主簿何无忌撺掇着甘卓的家人一起劝谏,却引得甘卓勃然大怒,就是不听。后来柳纯上表谢罪后,甘卓也依葫芦画瓢,收到王敦的亲笔回信后大喜,将手下召来传阅,以显示自己的“远见卓识”。</p>
不少人都看出事情不妙,隐约感觉王敦要对甘卓下手了,却没什么人敢说出来,只是一味应和吹捧。只有功曹荣建站了出来,流涕苦谏,请甘卓小心戒备。</p>
不出所料,甘卓再次勃然大怒,当着众人的面责罚了荣建,并将他关入大牢。自此之后,甘卓手下文武人心惶惶c寝食难安,再也没有了直言之士,找各种理由请辞的络绎不绝。</p>
请辞的人一多,甘卓又勃然大怒,责罚了一批人,止住了这种势头。但甘卓留得住人,却留不住心,一时间怨声载道。人们见甘卓喜怒无常,都开始躲着他。</p>
这天,襄阳太守周虑突然求见,声称是要献宝,近来甘卓清闲的很,乐呵呵的召他进来。</p>
见礼后,周虑招呼手下抬进来一个大木盆,甘卓探头一看,却见里面盛着一条大鱼。只见这鱼足有三尺长,密鳞龙须,甚是健硕,只是蜷缩在盆里,略显萎靡。</p>
周虑说道,“自君侯莅临本州以来,仁政频施,百姓安居,免除了不少苛捐杂税。这条大鱼是郡内百姓捕获的,专门上交到郡府,托我献给君侯,以表谢意。”</p>
襄阳周边有不少湖泊池塘,该地气候适宜,水中鱼虾很多。往年在池中捕鱼,州府都要征收税赋,甘卓到任后大笔一挥,免除了这个项目,被当地人狠狠歌颂了一番,甘卓颇为得意。</p>
周虑今天说的就是这事,令甘卓十分欣喜,大笑着收下礼物。</p>
周虑接着笑眯眯的说道,“鱼肉细腻,颇有延年益寿之功效,特别是这些大鱼,更是凝结了天地之精华。君侯有所不知,我从百姓口中得知,今年渔汛格外丰厚,人们都说这是因为您的仁政,上天降下的祥瑞呀!”</p>
甘卓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忙推说不敢当,他这些日子过的闷得慌,难得这么开心一回。</p>
周虑又说道,“不瞒君侯,眼看今年鱼虾肥美,我有点眼红,也派了不少郡兵前去捕捞。一来改善改善兄弟们的伙食,提振一下士气;二来当前太平安稳,闲着也是闲着。我还听说有人看到一条巨鱼,号称能有丈余长,传说谁要是能抓住它,必能连年有余,君侯有没有兴趣呀?”</p>
甘卓正在兴头上,痛快的答应下来,立即点了不少兵将去凑热闹,自己则回屋等着吃鱼去了。</p>
周虑离开州府后愁眉不展,按照先前的计划,他应该将甘卓骗去湖边,趁左右不备的时机,在船上下手。可谁想到甘卓竟然没有亲自前往的意思,周虑并非能言之人,实在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又怕说多了话走漏风声,这才怏怏而出。</p>
周虑溜溜达达舍不得走,他在宗族中地位一般,是靠了周访的慧眼识才,才得以登上高位。现在周抚托付了这么一件事,他于情于理都得认真办,就此作罢显得太敷衍了。</p>
正在这时,州府中大队人马鱼贯而出,拿着网兜等工具列队而去,前往城外捕鱼去了。周虑见状心中一动,计上心来,立即返回郡兵营中,点齐了上千兵马,杀气腾腾的赶了回来。周虑打算趁着州府防备空虚之机,实施强攻,定要结果了甘卓性命!</p>
周虑先分兵将州府围住,诈称奉诏行事,骗过看守侍卫,直接冲向卧室捉拿甘卓。这些天甘卓喜怒无常,手下兵将早就没了主心骨,一听有诏,竟然毫不阻拦。</p>
周虑一路杀奔甘卓的卧室,出奇的顺利,将一脸困惑的甘卓捉个正着。周虑毫不犹豫,也懒得解释,直接一刀结果了甘卓的性命,然后将他的首级送往武昌。</p>
甘卓的属吏闻讯后一哄而散,只感觉如释重负,竟然没人想过替他报仇。</p>
王敦不慌不忙的给甘卓罗织了几条罪状,上报给朝廷,并为周虑请功。表书发到建康之后,朝堂上一片哗然,却无人敢提出异议,纷纷默许了王敦的行为。自此之后,大部分朝臣言必称丞相之意,不再将朝廷放在眼里。</p>
王敦闻讯后颇为得意,又表请周抚接任梁州刺史c南中郎将,镇襄阳,都督汉水上游各军。</p>
</p>
《晋书甘卓传》:“主簿何无忌及家人皆劝令自警。卓转更很愎,闻谏辄怒。方散兵使大佃,而不为备。功曹荣建固谏,不纳。襄阳太守周虑等密承敦意,知卓无备,诈言湖中多鱼,劝卓遣左右皆捕鱼,乃袭害卓于寝,传首于敦。”</p>
</p>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p>
自建康开拔后,不出一旬,王敦的大军主力就尽数回到武昌。王敦并未急着解散队伍,各自还镇,因为武昌城的威胁并未彻底解除。</p>
此次起兵之后,王敦的后方一直如履薄冰,趁虚而起的大小诸侯多如牛毛,直到现在也难说高枕无忧。但各路诸侯心思各异,王敦无力也无理全部剿灭,如何处置一时犯了难。</p>
这种事情上不了台面,王敦知道自己的下属也并不心齐,不好召开军议大张旗鼓的商量,只能与钱凤等几个心腹闭门密谈。一番商讨后,王敦逐渐有了模糊的方略,只是还不够明晰。</p>
在钱凤的提醒下,王敦意识到这是一个试探温峤的好机会,于是将温峤召来,询问计策。</p>
见王敦这几日一直带着心腹闭门密谈,温峤就将王敦的心事猜了个不离十,心中早有了方略。礼毕落座,等王敦发问后,温峤立即娓娓道来。</p>
温峤说道,“先前朝廷被奸臣把持,不少守令受到蛊惑,贸然出兵附逆,实非本心。如今奸臣已除,真相大白于天下,想必会有不少人痛心疾首,悔不当初。丞相处理此事,当以稳妥为上,否则难免天下骚动,烽烟再起,继而生灵涂炭。”</p>
王敦侧卧在座位上,面无表情的问道,“那你觉得,如何处置才算稳妥呢?”</p>
温峤答道,“虽说大部分人都并非本心,但心怀不轨之徒亦不在少数,想要尽数区别开来实在困难。愚以为不如先不考虑这点,而是以众人带来的威胁为准,区分先后主次,当为上策。”</p>
温峤摆出了一副宁错杀不放过的架势,王敦闻言心中一动,仔细回味了一下,发觉温峤这话似乎完全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p>
王敦顿时来了兴趣,坐正了身子,继续问道,“哦?那你说说,谁对我的威胁最大呀?”</p>
温峤答道,“丞相此次起兵之后,借机出兵的诸侯中,以甘卓c陶侃最强,各据一州之地,带甲数万。二人之中,陶侃偏居岭南,路途遥远,之前出兵也并不积极,想要除之,可谓既难成事,又无必要。如此说来,当今对丞相威胁最大的,当是甘卓!”</p>
湘州如今处于魏z的控制之下,足以抵消陶侃的威胁,但甘卓屯兵襄阳,朝夕可至武昌,对王敦的威胁之大不言而喻。这次动乱中,甘卓犹犹豫豫反复无常,表明了已不可能为朝廷所用,因此温峤决定将他推向风口浪尖,以换取别人的平安。</p>
王敦闻言很满意,笑着点点头,说道,“季思与我是老相识,一直有书信往来,再者他最终也没有抄我后路,我此时对他下手,似乎不妥呀!”季思是甘卓的字。</p>
王敦在故弄玄虚,温峤如何听不出来?回应道,“丞相仁厚,自然不会行此不义之举;师出无名,丞相更不该发兵讨伐。只是梁州与敌国接壤,奸细众多,很不太平,愚以为丞相当修书一封,发往襄阳,提醒诸将注意自身安危呀!”温峤说完,两眼直直的看向王敦。</p>
温峤话里有话,这是在暗示王敦当挑动甘卓手下诸将,施展暗杀的手段,正中王敦下怀。</p>
“哈哈哈哈!”王敦仰天大笑,指着温峤说道,“太真之言,甚合吾意。”无形之中,王敦对温峤的信任增加了几分。</p>
笑过之后,王敦继续问道,“除了甘季思外,其他众人当如何处理呢?”</p>
温峤敷衍道,“除了陶侃和甘卓外,其余多是些碌碌无名之辈,何足挂齿?丞相看谁不放心,一纸调令即可,谁敢不从?”</p>
温峤说的不无道理,王敦点点头,钱凤却突然插话质疑道,“且慢!其他诸侯虽多是碌碌小辈,但有一人实在不得不防。”</p>
温峤闻言一惊,心中“咚咚”的打起了鼓,王敦则接话问道,“哦?何人呀?”</p>
“建平太守c巴东监军柳纯!”钱凤回答道,“此人手握重兵,实力不可小觑。此前柳纯怂恿和胁迫了十几路诸侯,攻陷江陵c兵威巴陵。若非丞相处置得当,一战定乾坤,后方非被柳纯搅个天翻地覆不可。要说威胁之大,此人岂在甘卓之下?以温先生的才智,为何独漏了此人呀?”</p>
听完钱凤的话,王敦意味深长的看向温峤,却见温峤眉头紧锁,面色凝重。王敦并不着急,冷冷的看着温峤,静静的等他作答。</p>
柳纯在这次交锋中表现可圈可点,温峤可不想将其逼入绝境,理当竭尽所能救其性命。但王敦素来多疑,温峤稍有不慎就会失去信任,反而置自己于险地,如何取舍实在两难。</p>
温峤不敢拖延太长时间,略想出一个眉目,便急急开口回应道,“柳纯手下精兵不过万余,跟陶侃和甘卓相比还差得远。但世仪说的也不无道理,柳纯在此次战事中表现的最为积极,即便他只是奉诏行事,丞相也当有所表示,否则难以震慑群雄。只是”</p>
温峤再一思索,忽然灵光一现,继续说道,“只是愚以为不宜过为严苛,丞相请看。”</p>
温峤说着,走到地图前一指,继续解释道,“巴东郡地处西部咽喉要道,为国家抵御反贼李雄的袭扰。先前柳纯偷袭江陵一带,李雄便派部将张龙入侵巴郡,想要乱中取利。好在柳纯回援及时,最近才将张龙击退。现在若是除掉柳纯,丞相就得分出精兵悍将镇守西陲,如此实在是得不偿失呀!与李雄相比,柳纯何足挂齿?”</p>
王敦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发现温峤说的很有道理:李雄一直野心勃勃,对荆湘地区虎视眈眈,若是拔掉柳纯这颗钉子,反倒给李雄ti g一ng了方便,给自己找了个dà á烦。再者巴东土地贫瘠,得之不足以增加实力,两相比较之下,实在是个累赘。</p>
王敦又想了想,向温峤问道,“那你觉得该如何处理才算妥当呢?”</p>
温峤略一斟酌,回答道,“愚以为不如这样,我先写封书信开导开导柳纯,他若知趣,必会上表谢罪。柳纯刚刚击退张龙,丞相可以此为由说他将功补过,宽恕他的罪行,如此一来,必会引得各路诸侯跟风上表。自此之后,人们必会称颂丞相盛德,谁还会有心思反叛呢?”</p>
王敦微笑着点点头,向温峤说道,“如此安排可谓稳妥,你真的愿意为我写这封信吗?”</p>
不怪王敦有此疑问,他实在是被之前那帮名士怠慢惯了。谢鲲c阮裕c羊曼等人,整日醉酒不问世事;陆玩c蔡谟c王峤等人虽然好点,却也是出工不出力;更别说顾众那样的,时不时整点事出来,弄得王敦下不来台。温峤这么配合,王敦多少有点不适应。</p>
其实要办这事,温峤确实是最佳人选,毕竟他刚从朝廷出来,身份相对中立,说服力更大。温峤闻言毫不犹豫,俯身一揖道,“在下义不容辞。”说罢转身领命而去。</p>
等温峤离开后,钱凤凑过来,向王敦问道,“主公感觉如何?可曾发觉什么破绽?温峤是不是对柳纯等人太仁慈了?恐怕居心叵测呀!”</p>
王敦微笑着摇摇头,说道,“温峤提出的计策并无异常,十分稳妥,就算没有他谏言,我多半也会如此行事。但这反倒让我有些不踏实,温峤似乎有些太配合了,其他名士都对我避之不及,温峤为何反其道而行之?更何况他之前还是太子的人,日后得找个机会,探探他的想法。”</p>
王敦和钱凤没说几句话,温峤就写好了发给柳纯的书信,恭敬的呈了上来。王敦看后十分满意,赞不绝口,立即发往巴东。</p>
自从朝廷战败后,柳纯就处在惴惴不安之中,骑虎难下。等张龙退兵后,柳纯清闲了下来,立即开始思索,如何才能避免王敦的报复。柳纯有心上书和解,却苦于无人引荐,生怕弄巧成拙,一时举棋不定。收到温峤的来信后,柳纯急急拆开,品读之后,心中大定。</p>
温峤在信中先盛赞了柳纯的忠勇,并称王敦也对他很赏识,有意以他为心腹。温峤接着以自己为例,盛赞王敦用人不疑,心胸开阔,劝柳纯打消顾虑。最后,温峤点出了柳纯先前行为的不当,要他上表请罪,为诸侯作表率,并保证王敦不会过于追究。</p>
得书之后,柳纯写好表书,让自己的儿子亲自送到武昌。王敦见状大悦,将柳纯之子召为参军,放在身边,然后借柳纯击退张龙的功劳,给予他重赏。</p>
果如温峤所料,其他乘檄起兵的诸侯闻讯后,纷纷上表自陈罪状,请求王敦原谅。王敦乐呵呵的回信安抚诸侯,暂时解除了来自各方的威胁。</p>
甘卓也来信致歉,王敦厚礼安抚,两人表面上一团和气,可现实却绝非如此友好。这段时间里,王敦早就想好了对付甘卓的具体办法,是周光出的主意。</p>
周访在梁州屯驻多年,寻阳周氏在那里的影响力很大,不少人都是周家故吏。襄阳太守周虑就是如此,他还是周氏旁枝,对现任族长周抚言听计从。</p>
周访去世后,甘卓对周氏兄弟十分怠慢,逼得两兄弟投靠了王敦,被人说了不少闲话。因此得知王敦的心思后,周光非常积极,以族长周抚的名义写了一封书信,发给周虑。</p>
先前兵临武昌的时候,甘卓心里乱成了一团麻,怎么也择不清,听谁的话都觉得有几分道理,却又拿不定主意。情况越是复杂,甘卓就越是焦灼,既担心站错队吃大亏,更担心坐实往日的骂名。甘卓的情绪本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再被乐道融的话一激,立即就抗不住了。</p>
乐道融病逝后,甘卓一度感到一丝解气,情绪稍有缓解。但退兵回到襄阳后,各种流言蜚语纷至沓来,有说甘卓不讲信义的,有说他不忠于朝廷的,当然也有嘲笑他没主见的甘卓得知后勃然大怒,一时心性大变。</p>
如今的甘卓就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从一个极端一步跨到另一个极端,以前很好说话的一个人,突然刚愎自用起来。甘卓再也听不得人劝,非但不听,还偏要拧着干,一心要为自己正名。</p>
其实甘卓的状况不难理解,从谁的建议都听,到谁的建议都不听,不过是同一问题的两种表现而已,根子都源于他没有主见。这种现象也很常见,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把握不清,很容易走极端,受到刺激之后,又会跑到另一个极端。比如某些扛着红旗反红旗的败类,从红卫兵直接堕落为洋奴,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却是同一个人。</p>
回到襄阳后,不断有属下劝甘卓多加防备,以防王敦报复。但甘卓就是不听,反而将主力大军解散屯田,一点防备都不设,众人看着干着急。</p>
后来王敦大军返回武昌,却并不急于解散,甘卓手下诸将见状吓白了脸。主簿何无忌撺掇着甘卓的家人一起劝谏,却引得甘卓勃然大怒,就是不听。后来柳纯上表谢罪后,甘卓也依葫芦画瓢,收到王敦的亲笔回信后大喜,将手下召来传阅,以显示自己的“远见卓识”。</p>
不少人都看出事情不妙,隐约感觉王敦要对甘卓下手了,却没什么人敢说出来,只是一味应和吹捧。只有功曹荣建站了出来,流涕苦谏,请甘卓小心戒备。</p>
不出所料,甘卓再次勃然大怒,当着众人的面责罚了荣建,并将他关入大牢。自此之后,甘卓手下文武人心惶惶c寝食难安,再也没有了直言之士,找各种理由请辞的络绎不绝。</p>
请辞的人一多,甘卓又勃然大怒,责罚了一批人,止住了这种势头。但甘卓留得住人,却留不住心,一时间怨声载道。人们见甘卓喜怒无常,都开始躲着他。</p>
这天,襄阳太守周虑突然求见,声称是要献宝,近来甘卓清闲的很,乐呵呵的召他进来。</p>
见礼后,周虑招呼手下抬进来一个大木盆,甘卓探头一看,却见里面盛着一条大鱼。只见这鱼足有三尺长,密鳞龙须,甚是健硕,只是蜷缩在盆里,略显萎靡。</p>
周虑说道,“自君侯莅临本州以来,仁政频施,百姓安居,免除了不少苛捐杂税。这条大鱼是郡内百姓捕获的,专门上交到郡府,托我献给君侯,以表谢意。”</p>
襄阳周边有不少湖泊池塘,该地气候适宜,水中鱼虾很多。往年在池中捕鱼,州府都要征收税赋,甘卓到任后大笔一挥,免除了这个项目,被当地人狠狠歌颂了一番,甘卓颇为得意。</p>
周虑今天说的就是这事,令甘卓十分欣喜,大笑着收下礼物。</p>
周虑接着笑眯眯的说道,“鱼肉细腻,颇有延年益寿之功效,特别是这些大鱼,更是凝结了天地之精华。君侯有所不知,我从百姓口中得知,今年渔汛格外丰厚,人们都说这是因为您的仁政,上天降下的祥瑞呀!”</p>
甘卓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忙推说不敢当,他这些日子过的闷得慌,难得这么开心一回。</p>
周虑又说道,“不瞒君侯,眼看今年鱼虾肥美,我有点眼红,也派了不少郡兵前去捕捞。一来改善改善兄弟们的伙食,提振一下士气;二来当前太平安稳,闲着也是闲着。我还听说有人看到一条巨鱼,号称能有丈余长,传说谁要是能抓住它,必能连年有余,君侯有没有兴趣呀?”</p>
甘卓正在兴头上,痛快的答应下来,立即点了不少兵将去凑热闹,自己则回屋等着吃鱼去了。</p>
周虑离开州府后愁眉不展,按照先前的计划,他应该将甘卓骗去湖边,趁左右不备的时机,在船上下手。可谁想到甘卓竟然没有亲自前往的意思,周虑并非能言之人,实在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又怕说多了话走漏风声,这才怏怏而出。</p>
周虑溜溜达达舍不得走,他在宗族中地位一般,是靠了周访的慧眼识才,才得以登上高位。现在周抚托付了这么一件事,他于情于理都得认真办,就此作罢显得太敷衍了。</p>
正在这时,州府中大队人马鱼贯而出,拿着网兜等工具列队而去,前往城外捕鱼去了。周虑见状心中一动,计上心来,立即返回郡兵营中,点齐了上千兵马,杀气腾腾的赶了回来。周虑打算趁着州府防备空虚之机,实施强攻,定要结果了甘卓性命!</p>
周虑先分兵将州府围住,诈称奉诏行事,骗过看守侍卫,直接冲向卧室捉拿甘卓。这些天甘卓喜怒无常,手下兵将早就没了主心骨,一听有诏,竟然毫不阻拦。</p>
周虑一路杀奔甘卓的卧室,出奇的顺利,将一脸困惑的甘卓捉个正着。周虑毫不犹豫,也懒得解释,直接一刀结果了甘卓的性命,然后将他的首级送往武昌。</p>
甘卓的属吏闻讯后一哄而散,只感觉如释重负,竟然没人想过替他报仇。</p>
王敦不慌不忙的给甘卓罗织了几条罪状,上报给朝廷,并为周虑请功。表书发到建康之后,朝堂上一片哗然,却无人敢提出异议,纷纷默许了王敦的行为。自此之后,大部分朝臣言必称丞相之意,不再将朝廷放在眼里。</p>
王敦闻讯后颇为得意,又表请周抚接任梁州刺史c南中郎将,镇襄阳,都督汉水上游各军。</p>
</p>
《晋书甘卓传》:“主簿何无忌及家人皆劝令自警。卓转更很愎,闻谏辄怒。方散兵使大佃,而不为备。功曹荣建固谏,不纳。襄阳太守周虑等密承敦意,知卓无备,诈言湖中多鱼,劝卓遣左右皆捕鱼,乃袭害卓于寝,传首于敦。”</p>
</p>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