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霸海屠龙最新章节 > 霸海屠龙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79 章

  人不免觉得奇怪

  连晓君道:“也许她自小跟随着祖父母长大,所以把她留在乡问,陪伴老人家亦未可知。这等情形,比比皆然。”

  徐少龙点点头道:

  “也许你猜得对,但也说不定是黄公子酒后之言,说得不清楚,把别的女孩子,说成了他的妹子,也未可知。”

  阎炎马上道:

  “不会,因为后来小人曾经问起黄公子,黄公子还叫我不可向别人提起。而其后他选购书籍之时,小人亦晓得哪些是他自己要的,哪些是他妹子要的,所以小人敢担保不会有错。”

  连晓君大感兴趣,问道:“那黄姑娘要的多数是哪一类的书籍呢?”

  阎炎道:

  “她也和姑娘差不多,样样都读过,但后来却多半是‘子’部的书画琴谱,医家术数类。‘集’部的诗文词曲类

  连晓君道:“她既专精这等学问,可见得她才是中帼中的才子,与我大不相同。”

  徐少龙笑一笑,问道:“你比较喜欢哪一类的学问?”

  连晓君白他一眼,道:

  “你真是明知故问,我明明喜欢‘经部’的易类,‘史部’的诏令杂议类,以及地理类中的山川河渠边防古迹。‘集部’中的名家总集类……”

  她白他一眼之故,意思是说他在外人面前,不该露出破绽。哪有做亲哥哥的,不知道妹妹喜欢读哪一类的书籍文章?但为了避免下一次,他又犯同样的错误起见,所以赶快告诉他。

  徐少龙省得她此意,心中好笑,忖道:

  “如果她晓得这个阎炎,竟是直属五旗帮主大乙神指钟抚仙的秘密组织的首脑的话,她一定惊得跳了起来。同时亦明白我何以在阎炎面前,并不须过于小心,掩饰一切破绽的原因了。”

  他向她挥挥手,道:

  “你到后面休息吧,不然余么么又会嫌你熬夜了,你现在找她去最好啦!”

  这话听在连晓君耳中,竟是叫她去向余么么解释购书的用意动机,免得她疑神疑鬼的意思。因此,她听话地离开了书房。

  阎炎马上低声道:“小人特来禀报一些重要事情。”

  徐少龙道:“你自然是有事才来见我,是不是帮主有密令……”

  阎炎佩服地道:“是的。”

  当下取出一枚蜡丸,jiāo给徐少龙。

  徐少龙接过这枚蜡丸,口中问道:“你那边可曾查出头绪了?”

  阎炎摇摇头、道:“还没有,是以属下心焦如焚……”

  徐少龙从囊中取出一把小刀,阎炎看了,心中大为惊讶,忖道:

  “这一枚蜡丸,大如荔枝,莫说是修习过武功之人,即使是fù人孺子,也能够用手指捏碎,何须使用小刀?”

  只见徐少龙以刀锋迅速轻划蜡丸,一连两刀,那枚蜡丸便被剖开一条细缝。这时徐少龙随手在桌上拿了几张纸,恰好把蜡丸切口渗出来的绿色液体承接住。他的动作显得相当小心,是以手上的纸头虽然已染成一片碧绿水渍,却不曾染上他的手指。

  蜡丸的绿水已经流光,徐少龙丢掉那些纸头,再用刀子,剖开蜡丸。

  阎炎惊道:“这枚蜡丸竟是两层的么?”

  徐少龙道:

  “不错,外面的一层,装满dú水。如果不知底蕴之人,冒失捏碎蜡丸,不但会被dú水侵肤,难逃一死。同时内中的密函,亦被dú水染污,字迹消失。”

  他一面说,一面剖开蜡丸壳内,取出一枚纸团,先将其余东西放下,然后把这枚纸团,放置在光滑的桌面上,细心展开。

  阎炎赞道:

  “这个办法真了不起,既能伤敌,又能湮灭情报,敌方之人如果截获了此刃,必走得吃个大亏。”

  徐少龙道:

  “不但如此,由于蜡丸中的dú水,必须以某种特别的yào材救治,而且数量须得极多。因此对方除非不救治中dú之人,如果要救,就得把市面yào肆的这几种yào材,完全搜购一空……”

  他笑了一下又道:“你自然懂得这里面的奥妙啦!”

  阎炎道:

  “在下懂得,这意思是对方这么一搜购,咱们就有充分的线索,可以侦查对方的底细和藏处了。”

  徐少龙颔首道:

  “正是,正是。因此,这枚蜡丸的设计,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阎炎实在忍不住了,问道:

  “只不知此物是何人想出来的?属下从没听说过,亦不见帮主使用过。”

  徐少龙轻描淡写地道:“你当然没见过,因为这是我想出来的。”

  他的注意力已落在那张薄薄的纸上,虽然经过熨拂,并且是利用内家真力,但仍然有很多波纹。如果不是他这等身手之士,非得使用熨斗不可。

  阎炎震惊地望着这位年轻高手的侧影,心中又恐惧又佩服。

  他已晓这一枚蜡丸曾经过他手中之故,无疑是徐少龙利用机会,试探他的忠心。要知制造蜡丸壳子,容易不过。是以如果阎炎有问题的话,或者是对帮主直接传下密令,居然不让他先行得知内容之举有所妨忌不满,可能就弄开蜡壳,先瞧瞧内容。

  这样徐少龙便不费吹灰之力,先查出一名不稳分子,此举当然也得到帮主的同意。阎炎恐惧的原因,也就在此。因为帮主既然授权与他,彻查内部。则定然亦赋以生杀大权。所以阎炎现在极须巴结这个青年人,虽然他内心的确十分妒忌。

  徐少龙直起身子道:“你也看看帮主的命令吧!”

  阎炎忙道:“属下岂敢如此大胆。”

  徐少龙道:“不妨事,你亦须得知悉这些命令。”

  阎炎这才伸头去瞧,但见纸上写得麻麻密密,分为许多条。

  第一道命令是:命徐少龙直接与海陵帮巩贵接头,打听大尊者的屠龙计划内容细节。最好能使巩贵jiāo出他的关系和线索,由徐少龙接办侦查,以免因误失而断了这条宝贵的消息来源。

  此外,徐少龙尚可在阎炎处动支二十万至三十万两,以便作购买海陵帮情报的经费。

  第二道命令是:可以答允黄翰治的婚事,但为防女心外向,万一连晓君到了黄家之后,竟然反叛本帮,反而泄露本帮机密起见,定须在技术上,预作安排,必须使她,不反叛才行。

  关于如何对付连晓君,命令上没有提到,显然是要徐少龙自己想办法。

  第三道命令是:兵马堂堂主三环追魂辛公权已抵金陵,总务司主席亦高随后便到,命徐少龙必要时可请他们支援。但仅限于正面对付黄翰伯之用。如是秘密行动,可用黑蝎阎炎之人。

  第四道命令是:三月内将有身份极高之人,亲抵金陵,专门调查内部安全问题。等这个专家调查过“贩卖部”之后。如无问题,始由徐少龙着手调查五旗帮其他部门,包括被破去的黄旗分舵在内。

  这四道命令,只瞧得阎炎胆战心惊,别的尚是其次,最可怕的是第四道命令。设若稍有不妥,他身为东南驻南京的总负责人,定然是受重惩。在他们这一行业中,等如是宣告死刑。

  他只好旧话重提,道:

  “上回钧座说过,帮忙属下先行调查内部,钧查内部,钧座又预测帮主一定会派人来查,果然一点不错……”

  徐少龙沉吟一下,道:“你希望在帮中专差未到以前,先行调查清楚,是也不是?”

  阎炎道:

  “是呀!如果有问题,属下能够早一步查出,呈报上去,便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徐少龙道:“三日之内想调查清楚,可不容易。”

  阎炎忙道:“还望钧座鼎力赐助。”

  这件事在徐少龙来说,实在是求之不得的事。他千辛万苦,混人五旗帮中,味着良心做了许多事情,为的正是要侦破此一专门贩卖人口的万恶组织。

  假如此一组织,没有五旗帮掩护的话,老实说就不致于这么棘手了。

  阎炎见他答允,不胜之喜。因为一来他深深佩服徐少龙的才智手段。二来万一将来发生了问题,因现下已拖了他落水,则情况便不一样,至少也可以辩称,曾经请徐少龙帮忙调查过,也没有法子查得出问题。

  换言之,阎炎的责任,可以分一部份给徐少龙。

  徐少龙对于第一和第三道命令,心中有数。因为他已接获清凉上人的消息,得知巩贵与辛公权,业已身亡。

  但他目下尚须装不知道,向阎炎道:

  “二十万至三十万两的银子,数目庞大,你准备如何给付?”

  阎炎道:

  “这笔银子数目虽是巨大,但仍不成问题。只不过对方如果指定要现款的话,那就有点麻烦了。”

  徐少龙道:

  “我正是担心这一点,对方多半不肯收受钱庄的银票。二三十万两银子若是窖藏积存的,取用时自然没有其他影响。如是向钱庄提取,这南京城马上就会缺乏银两流通,一旦如此,官方岂有不注意之理。l”

  阎炎眼中掩不住诧讶之色,忖道:

  “这位副统领胸中到底有多少学问?怎么连市面银根松紧之事,亦能了如指掌?”

  他一面想,一面连连点头道:

  “是的,钧座所虑有理,我们如果提取了二三十万两现款,市面登时会感到缺乏银两流通,本来以南京之在,这二三十万两之数,仍不足以发生太大的影响。可是最近半年来,大江南北数省,都普遍发生银两流通量缺乏的情形,所以我们如是骤然间提取这大笔现款,影响有如立竿见影,市面马上感觉出来。”

  徐少龙道:

  “无怪最近物价腾升,虽然未到米珠薪桂的地步,但也很够瞧的了,这原因敢情是为了银两缺乏之故……”

  阎炎道:

  “正是如此,朝廷所行的钞法,本来可济现银不足的毛病。无奈这等钱钞,没有信用,票面上明明值一贯,准折为铜钱是一千文,折银子为一两,折黄金则四贯为一两,可是现在政府发行的新钞,一贯只值十枚铜钱,;日钞更惨,只值一二钱而已。”

  徐少龙道:

  “老实说,我很少使用大明宝钞,竟不知迎值已经惨跌至此,只不知为何弄得这么惨兮兮的?”

  要知有明一代,凡二百七十余年,由开国太宜皇帝起,都使用纸币。政府并三申五令禁止使用金银为货币,只用铜钱为辅市。

  但基本上,政府发行纸币时,并没有准备金来作纸币的后盾,因此纸币不论是在人民的心理上,或者是事实上,都没有价值。以最简单的方式说,任何人收到了宝钞,心中都感到这只是一张可以使他吃亏损失的废纸,所以急急使用出去,换点货物在手中,纵然不是急用之物,也比藏着这张废纸的好。

  既然每个人都这样做,宝钞在使用时,价值当然越来越低。洪武九年时,每贯折白米一提,到十八年时,每贯只折米一石。

  但在当时,宝钞每贯其实还买不到一石米,所谓折米一石,只不过是缴粮纳税之时,政府肯以这种价值收取宝钞而已。

  在这等恶xìng循环之下,宝钞变得一文不值,可是百官俸禄中,仍然硬xìng规定折给若干成的宝钞。故此百官的禄秩有的虽然相当高,其实得到手没有一点点,到了不能养廉的地步。

  在正统十一年时,主事李贤曾上书说:“指挥使月俸三十五石,实支仅一石。塞外降人反支十六石五斗,是一降人当京官十六员半矣。”

  甚至早在永乐十六年时,双流县的知县孔有谅上书进言,其中一段亦是谈到百官俸禄,他当时就指出:

  “本朝所定的俸禄,比前代为少。现在除了京官以及方面官稍增加了一点之外,其余大小官的俸禄,减去折为宝钞部份,每月真正所得,每月不过二石米,不足以供养数口之家。因而仰事父母,抚育妻儿,和道路往来的费用,从那里取给呢?这种情形,使得贪婪者只好想法子赚钱获利,不借营私舞弊。廉洁者只好贫困终身,痛苦无处可诉。”

  事实上明代官俸之例,后来变成不间官职大小,每月皆给一石米。除了这一石之外,其余的或折绢、或折银。另一大部份则折为宝钞,所以明代做宫的人,的确很苦,如不贪污在法,简直活不下去。有明一代,政府由京师至地方,几乎都腐败无能,万民疾苦。

  这种情形,除了还有一些原因之外,官俸的太薄,实是一大原因。但掌管天下收支的户部,只管做自己的官,谁也不愿锐身当天下之任。例如在正统六年时,御使陈泰奏称:

  “今在外诸司文臣去家远任,妻子随行,禄厚者月给米不过三石,薄者一石二石,又多折钞。九载之间,所事扶育之资,道路往来之费,亲故问遗之需,满罢闲居之用,其禄不瞻。则不免失其所守,而陷于罪者,多矣。乞敕廷臣会议,量为增益,惮足养廉。如是而仍有贪污,惩之无赦。”

  陈泰在奏言中已经说得很明白,官俸太薄,不免迫得官吏贪墨犯法、但这封奏书批jiāo“户部”商议,增俸之事,竟被驳而不行。

  其后有人在论及明代财政时,曾批评说“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总而言之,有明一代几乎都有物价腾贵,民生疾苦,这与官吏俸禄大薄,以致养成了贪污的风气,大有关系。

  因为官吏贪污,豪猾者便得以匿报田赋以漏税,国用为之空乏,国势也渐渐积弱,民间亦转见贫困。这些都是互相影响,越来越甚。

  再说金银矿冶方面,我国自汉代以后,对于金银铜铁铅汞等矿产,已渐归官营,不许私人独擅其利。而在秦汉以前,则悉听民间自采,政府不加管制。历史上记载着蜀的卓氏,宛的孔氏,山东的郑程等,都是以冶铁致富的。

  汉代以后,纵有私人开采,但政府亦课以重税。同时由于采矿方法不佳,开采矿产,不易获利,故此莫说民间,连历代政府,也没有兴趣。

  明太祖时,近臣请在山东开银场,但太祖说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