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丹青香魂最新章节 > 丹青香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二章 攀权贵颠倒黑白

  朱棣一面安抚人心、歌功颂德,一面清理旧党、斩除异己。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害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明成祖答应了他。

  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不出,日日为建文帝穿丧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强迫他来见自己,方孝孺穿着丧服当庭大哭,派人反复劝他归顺,并要他草拟朱棣即位的诏书,方孝孺当众嚎啕,声彻殿庭,明成祖见此颇为感动,连忙从后台走向前台跟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周成王。”方孝孺反问:“成王在哪里?”明成祖答:“已自焚。”方孝孺问:“那为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方孝孺说:“如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这是朕的家事!”并让人把笔交给方孝孺,说:“此事由不得你,诏书一定要拟!”方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就是死,诏书都不可草。”成祖暗压怒火说:“既然想死,就不是一人了,而要诛杀九族”方孝孺用更大的声音答道:“便是十族,又奈我何?”

  朱棣气急败坏,恨其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大捕其宗族门生,每抓一人,就带到方孝孺面前,但他根本无动于衷,头都不抬。

  后来方孝孺被诛十族。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且温文尔雅,他继承了父亲的温和脾性。他腼腆,毫无国政经验;没有雄才大略,更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与老师方孝孺的教育思想是分不开的。 方孝孺师从宋濂,他的文章、学问为宋濂诸弟子之冠。

  洪武二十五年(1392)任汉中府教授,建文帝时任翰林侍讲,颇受信任,凡大政多所咨询,当时《太祖实录》及《类要》等书皆由他总裁。

  建文帝讲得是“仁义道德、礼义孝信”。在得知四叔朱棣有叛乱的迹象后,建文帝有四次杀他的机会,但都顾忌仁孝而予以放弃。当老师方孝孺问及原由时,建文帝答:“师授:孝为先,忠为本。”方孝孺哭曰:“师害也,此乃帝王大忌啊!”

  通过了一年多的清理和斩除,剩下的旧臣都愿意和建文皇帝划清界限,有的甚至骂他是荒淫无道,罪有应得。朝廷内外对建文帝是口诛笔伐、挞伐声讨,对明成祖却是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真应验了那句古语:“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

  这股风自然刮到了画院当中,边景昭在画院里,总是鼓动学员们,多出些歌颂当今皇帝的美好作品,说朱棣是拯救大明皇朝的英明天子。他能够为皇,是天意所在,民心所向。他对李朗院长也是必恭必敬,每次见院长过来,总是闪在一旁,深深鞠躬,待李朗走远,才立身离开。

  可明成祖寻找画师,作百鸟朝凤图,李朗向朱棣推荐的人不是处处张显自己本事的边景昭,而是默默无闻、忧国忧民的上官伯达。上官伯达除画技特别之外,院长更加看中他的是为人的格调与做事的风格。

  上官伯达,乃福建、邵武坎下人,1385年六月生。他自幼聪明过人,父亲还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得下肺痨死去。亲眷和乡亲规劝其母改嫁,母亲黄氏死活不依。

  伯达都8岁了,母亲向人借了些银两,要儿子和别人一样去和平书院读书、习字。伯达不依,他背着母亲给当地的财主廖贵财签下了2年的雇佣合同,给他家放牛打柴,每年净挣4担谷子,两年就是8担,除了上交给书院的5担谷子之外,母亲还可留些粮食。

  听说儿子要两年后读书,母亲拿起扫帚便打,伯达的头上立刻就冒出了鲜血,黄氏见后,连忙用黄老鼠的绒毛将鲜血止住,然后心疼地抱着儿子,大声地痛哭了起来。

  伯达的事情让书院的黄明院长知道,他立刻前往坎下寻找上官伯达。他和黄氏一起来到既是表弟又是妹夫的廖贵财家中,廖贵财极其客气地招待了一番,黄明不领情,大声斥责:“你的心是怎么长的?会去盘剥一个8岁的孩子,让他放弃学业,你这心地也忒黑了吧?”廖贵财无可奈何地说道:“你以为是我找他的,是伯达写好了合同来求我的,伯达说两年后再去书院学习。廖贵财怕黄明不会相信,便把雇佣合同拿了出来。黄明一看,惊呆了,这合同上的字工工整整的,哪是没有上过学堂的人能够做到的?他向黄氏了解伯达的情况,黄氏便一五一十地道出了原委。

  原来,伯达的邻居家,有个13岁的孩子,在和平书院学习了5年,伯达经常和他一起,一年中,览阅完邻居孩子5年的书籍且过目不忘。黄明要黄氏领他去伯达的房间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让他惊叹不已,房间里挂满了山水、禽鸟、花果,道释、神佛、人物等画像。黄明退出了伯达的房间,他心潮澎湃,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黄明要伯达去书院学习,伯达不依,那白纸、黑字,字字千斤。见伯达如此,黄明越发地喜爱。

  伯达应诺黄明,“2年后书院报到,而且好好学习,不负众望。”黄明听后,十分高兴地点了点头。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