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邢夫人:志大才疏的尴尬人
1)邢夫人之人物解读
邢夫人,贾赦之续弦,贾琏c迎春的后妈,贾府里都称她为大太太(因为贾赦是贾政的哥哥,贾政的正妻王夫人反而是二太太,或者称太太)。
她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家中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出入银钱,一经她手,便克扣异常,婪取财货。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故甚不得人心。
作为贾家的大儿媳,她出身贫贱,又没有生养儿女,得不到婆婆贾母的欢心,也没有当家的权力;
作为后母和婆婆,贾琏对她还算尊重,迎春是个百事不放在心上的懦xiǎ一 jiě,可邢夫人偏偏对迎春是恨其不争,迎春也不待见她。最不待见她的是自己的儿媳妇王熙凤,王熙凤一味奉承贾母与王夫人,完全不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这使她极为不满。
书中说她是个“尴尬人”。确实,邢夫人在贾府是足够尴尬,她的丈夫贾赦本是荣国府长子,却当不了家,她作为贾赦的填房,既不讨贾母欢心,也不得丫鬟嬷嬷们下人的民心,娘家全无根基还要靠她接济,她这样的地位却偏偏要争强好胜,一直与王夫人王熙凤这对姑侄明争暗斗。她唯一的筹码就是仗着自己是荣国府长子的填房,为了维持这个筹码她不仅任由自己的老色鬼丈夫胡作非为,甚至还主动为老公要纳鸳鸯为妾的事牵线搭桥,毫无原则和廉耻了。
邢夫人一直憋着口气,她一直伺机反扑,不时地要给王夫人王熙凤制造难堪。直到傻大姐拾得的五彩绣春囊时,她觉得终于找到了把柄,马上指使自己的心腹王善保家的送到王夫人那里,并让心腹亲自抄检大观园。谁知道千算万算,抄家抄来抄去,不但彻底和王夫人王熙凤撕破脸,得罪了迎春c探春c惜春c黛玉一主子们,最后抄家的结果是抄到了自己心腹王善保家的外甥女司棋的头上,邢夫人也觉得没趣,只好称病闭门不出。除了鸳鸯那事外,邢夫人这个尴尬人又做了件尴尬事。绣春囊事件,是邢夫人个人的尴尬事,但却拉开了整个贾府悲剧的序幕。
一
2)邢夫人之影射解读
果单看前80回,还不好对邢夫人的影射做一解读,如果结合吴本后28回,那影射就很明显了。
在吴本后28回,贾母和王夫人都在第八十三回去世之后,邢夫人就正式坐大,王熙凤受到冷落。很快王熙凤此前的事情先被赵姨娘抖出,接着来旺被迫招供,秋桐趁机告发,邢夫人便联手贾琏,对王熙凤往死里整。贾政不赞成整得太狠,贾琏也是恼羞成怒将阿凤休了,唯有邢夫人始终对王熙凤不依不饶,全然不顾当时的主要矛盾应该是一致对外c抵御流寇戎羌,而不是内部恶斗。在前面解读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时,我们已经说到了这点。
后28回这样的情节,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崇祯元年,满朝文官对魏忠贤落井下石的情景。崇祯原本是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守陵,但廷臣们哪里放心,生怕有点九千岁咸鱼翻身,当然要以绝后患,在廷臣的不断上本催促下,坚定了崇祯杀魏忠贤的决心。魏忠贤被逼上吊自杀之后,并没有被放过,崇祯帝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一时大快人心,崇祯也赢得了圣明之君的美誉。
能够不动声色的一举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自我标榜的人生得意之作。然而,正是由于过分欣赏自己的才干,过度迷信自己的能力,却让他从自信变得自负,最后变得刚愎自用。更重要的是铲除了阉党,牵连文武大臣c内廷宦官太多,一时间造成朝中无人,而趁势壮大掌权的东林党人,除了斗嘴c玩党争,似乎没干过正事。周延儒和温体仁势力明争暗斗,将崇祯朝弄得乌烟瘴气,两人可谓都是崇祯嘴里的“误国之臣”。面对蜂拥而至的李自成农民军(流寇),屡屡侵犯的满清铁骑(戎羌),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只会打嘴仗;内廷的太监们也没有一个人能替崇祯分忧。要知道这时的崇祯也不过二十几岁,满朝文武c内廷太监(全国的精英)都无计可施,都眼巴巴地看着被他们吹捧起来的圣明之君c二十多岁的帅哥皇帝朱由检,你让朱由检怎么办?或许他想起了他哥哥临终交代他的:“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或许他在想:如果魏忠贤还在,面对今天的局面,或许有他的法子。
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c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他也确实在治国方面有自己的一套:他曾经力排众议c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延弼;不徇私情c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c违心推荐星c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大明c讲求原则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有灾必赈,辽东将领的工资待遇从不拖欠这层能力c这种魄力c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结果魏忠贤一死,让东林党人等上台了,大明朝的形势是急转直下。东林党人和魏忠贤的阉党斗了几十年,今儿总算如愿了。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给他们当家了才知道这个家其实不好当。在经济方面,sx大旱,大明无力赈灾,导致灾民起义蜂起。更可笑的是,朝廷不想着赈灾安抚民心,还在玩裁汰冗员c精简机构的表面文章。结果裁来裁去,一个官没裁下来,反而把驿站撤了,这一撤,撤出了个混世魔王李自成,作为驿卒的李自成下岗失业了,干起了举兵造反的买卖,最后引发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军队方面,以前魏忠贤在时,各级军队活得还比较滋润,尤其是辽东将士,毛文龙等在这一点上尤其感激九千岁魏公公。结果崇祯一上台,辽税越来越重,辽饷却越来越少,辽东将领待遇越来越差,其他地方的军队更别提了。很多地方的军队长期饿肚子,来对抗流寇,为大明流血卖命。军人也是人啊,哪受的了这窝囊气,结果纷纷内讧,调转矛头,军人也成流寇了。当时李自成攻打hn洛阳开封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明军哗变,是李自成能攻入洛阳c活擒福王的重要原因。
另外,崇祯朝在安抚民心c安抚军心方面不但无能无力,还频频昏招迭出。袁崇焕因为毛文龙在魏忠贤时期领的辽饷太多,以这个借口杀了毛文龙。杀了之后又怕他的部下反叛,又拿更多的辽饷来安抚他们,结果以耿精明为首的一干人依然不吃这一套,投降满清去了,成了日后满清南下的重要主力。温体仁又因此鼓捣崇祯杀了袁崇焕。总之是一个错接一个错。假使魏忠贤在,袁崇焕岂敢擅杀毛文龙?毛文龙不死,皇太极岂能轻易灭了朝鲜?又岂敢轻易发动己巳之变?没有己巳之变,袁崇焕又岂会被杀?袁崇焕不死,祖大寿会投降满清?那他的外甥吴三桂会放满清入关?至于李自成c张献忠的农民军,只要有袁崇焕c孙承宗这些狠角色在,他们岂能翻得那样的惊天巨浪?可叹崇祯朝一错再错,最后亡国亡身,让华夏儿女承受三百年耻辱。真印证了前面说的那条批语:一步行来错,回首已百年;请观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一
那些满朝的文官精英比不上魏忠贤,内廷的太监更是没法跟魏忠贤相比。崇祯重用的太监曹化淳又是个什么货色?亲自开门迎闯王入紫禁城。魏忠贤可干不出这事,他对朱家是骨子里的“忠”。天启帝落水,他想都不想以五十多岁的身子跳入水中,入水后才想起自己也不会游水。魏忠贤从来没想过要自己当皇帝,崇祯对他下狠手,他没有丝毫的反抗,或者想发动政变什么的。真想发动政变,他完全可以扶持一个儿皇帝继位,压根不让崇祯上台。
书中写邢夫人与王熙凤的明争暗斗,最后王夫人一死,邢夫人是大获全胜,王熙凤被驱逐回到金陵老家,最后上吊于狱中。邢夫人如愿获得了贾府的管理大权,可又能如何呢?她完全驾驭不了局面,下面的丫鬟婆子们,因为工钱被克扣,纷纷偷盗,甚至勾结流寇,整个贾府人心涣散,她却一味地滥发淫威,驱逐了王熙凤,间接逼走了赵姨娘贾环。面对流寇和戎羌,她不但一筹莫展,还在关键时候,闭门不出,理由竟然是“见到血头晕”,而将弱质女流林黛玉推在前面当家。这样的德性,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崇祯朝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廷臣们?
有人说邢夫人是寓意明朝的刑法,有一定道理,明朝刑罚太滥,动则祖宗家法不知权变,大敌当前,仍然拘泥于礼法,寒了不少人的心。特别是明末,被冤杀错杀的不少,打了败仗就被杀头,传首九边。相反满清则在大力邀买人心,虽不能得天下民心,但却极大地吸引了明朝将领。以至于洪承畴c祖大寿c吴三桂c耿精明c耿精忠等纷纷投降。明末刑罚严苛,一方面与崇祯帝比较极端敏感的性格有关,同时也跟明末那些‘冠冕堂皇’的文官有关,比如与皇太极和谈,与李自成和谈,迁都南京等事情上,崇祯其实心里早想这么做了,但这些文官们,到那种危急关头,还空谈什么大国尊严c祖宗之法,错失和谈与迁都的大好时机,结果强敌真的杀进来后,他们一个个跑得全不见了,甚至奴颜婢膝地去投降了,崇祯帝敲钟上朝,结果只上来一个太监。
书中的邢夫人,志大才疏,拘泥家法,此前是争权争名,对王熙凤一百个不满,(在吴本后28回)最后贾母死了,王夫人死了,真让她当权的时候,她不是想着怎么振兴保护家业,反倒先打击报复c清算王熙凤。本以为她是个怎样大义凛然的人,结果流寇打进来,她竟然说怕见到血躲起来闭门不出,将烂摊子甩给娇弱的林黛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邢夫人更像影射志大才疏的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文官集团。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邢夫人,贾赦之续弦,贾琏c迎春的后妈,贾府里都称她为大太太(因为贾赦是贾政的哥哥,贾政的正妻王夫人反而是二太太,或者称太太)。
她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家中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出入银钱,一经她手,便克扣异常,婪取财货。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故甚不得人心。
作为贾家的大儿媳,她出身贫贱,又没有生养儿女,得不到婆婆贾母的欢心,也没有当家的权力;
作为后母和婆婆,贾琏对她还算尊重,迎春是个百事不放在心上的懦xiǎ一 jiě,可邢夫人偏偏对迎春是恨其不争,迎春也不待见她。最不待见她的是自己的儿媳妇王熙凤,王熙凤一味奉承贾母与王夫人,完全不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这使她极为不满。
书中说她是个“尴尬人”。确实,邢夫人在贾府是足够尴尬,她的丈夫贾赦本是荣国府长子,却当不了家,她作为贾赦的填房,既不讨贾母欢心,也不得丫鬟嬷嬷们下人的民心,娘家全无根基还要靠她接济,她这样的地位却偏偏要争强好胜,一直与王夫人王熙凤这对姑侄明争暗斗。她唯一的筹码就是仗着自己是荣国府长子的填房,为了维持这个筹码她不仅任由自己的老色鬼丈夫胡作非为,甚至还主动为老公要纳鸳鸯为妾的事牵线搭桥,毫无原则和廉耻了。
邢夫人一直憋着口气,她一直伺机反扑,不时地要给王夫人王熙凤制造难堪。直到傻大姐拾得的五彩绣春囊时,她觉得终于找到了把柄,马上指使自己的心腹王善保家的送到王夫人那里,并让心腹亲自抄检大观园。谁知道千算万算,抄家抄来抄去,不但彻底和王夫人王熙凤撕破脸,得罪了迎春c探春c惜春c黛玉一主子们,最后抄家的结果是抄到了自己心腹王善保家的外甥女司棋的头上,邢夫人也觉得没趣,只好称病闭门不出。除了鸳鸯那事外,邢夫人这个尴尬人又做了件尴尬事。绣春囊事件,是邢夫人个人的尴尬事,但却拉开了整个贾府悲剧的序幕。
一
2)邢夫人之影射解读
果单看前80回,还不好对邢夫人的影射做一解读,如果结合吴本后28回,那影射就很明显了。
在吴本后28回,贾母和王夫人都在第八十三回去世之后,邢夫人就正式坐大,王熙凤受到冷落。很快王熙凤此前的事情先被赵姨娘抖出,接着来旺被迫招供,秋桐趁机告发,邢夫人便联手贾琏,对王熙凤往死里整。贾政不赞成整得太狠,贾琏也是恼羞成怒将阿凤休了,唯有邢夫人始终对王熙凤不依不饶,全然不顾当时的主要矛盾应该是一致对外c抵御流寇戎羌,而不是内部恶斗。在前面解读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时,我们已经说到了这点。
后28回这样的情节,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崇祯元年,满朝文官对魏忠贤落井下石的情景。崇祯原本是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守陵,但廷臣们哪里放心,生怕有点九千岁咸鱼翻身,当然要以绝后患,在廷臣的不断上本催促下,坚定了崇祯杀魏忠贤的决心。魏忠贤被逼上吊自杀之后,并没有被放过,崇祯帝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一时大快人心,崇祯也赢得了圣明之君的美誉。
能够不动声色的一举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自我标榜的人生得意之作。然而,正是由于过分欣赏自己的才干,过度迷信自己的能力,却让他从自信变得自负,最后变得刚愎自用。更重要的是铲除了阉党,牵连文武大臣c内廷宦官太多,一时间造成朝中无人,而趁势壮大掌权的东林党人,除了斗嘴c玩党争,似乎没干过正事。周延儒和温体仁势力明争暗斗,将崇祯朝弄得乌烟瘴气,两人可谓都是崇祯嘴里的“误国之臣”。面对蜂拥而至的李自成农民军(流寇),屡屡侵犯的满清铁骑(戎羌),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只会打嘴仗;内廷的太监们也没有一个人能替崇祯分忧。要知道这时的崇祯也不过二十几岁,满朝文武c内廷太监(全国的精英)都无计可施,都眼巴巴地看着被他们吹捧起来的圣明之君c二十多岁的帅哥皇帝朱由检,你让朱由检怎么办?或许他想起了他哥哥临终交代他的:“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或许他在想:如果魏忠贤还在,面对今天的局面,或许有他的法子。
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c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他也确实在治国方面有自己的一套:他曾经力排众议c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延弼;不徇私情c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c违心推荐星c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大明c讲求原则的。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有灾必赈,辽东将领的工资待遇从不拖欠这层能力c这种魄力c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结果魏忠贤一死,让东林党人等上台了,大明朝的形势是急转直下。东林党人和魏忠贤的阉党斗了几十年,今儿总算如愿了。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给他们当家了才知道这个家其实不好当。在经济方面,sx大旱,大明无力赈灾,导致灾民起义蜂起。更可笑的是,朝廷不想着赈灾安抚民心,还在玩裁汰冗员c精简机构的表面文章。结果裁来裁去,一个官没裁下来,反而把驿站撤了,这一撤,撤出了个混世魔王李自成,作为驿卒的李自成下岗失业了,干起了举兵造反的买卖,最后引发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军队方面,以前魏忠贤在时,各级军队活得还比较滋润,尤其是辽东将士,毛文龙等在这一点上尤其感激九千岁魏公公。结果崇祯一上台,辽税越来越重,辽饷却越来越少,辽东将领待遇越来越差,其他地方的军队更别提了。很多地方的军队长期饿肚子,来对抗流寇,为大明流血卖命。军人也是人啊,哪受的了这窝囊气,结果纷纷内讧,调转矛头,军人也成流寇了。当时李自成攻打hn洛阳开封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明军哗变,是李自成能攻入洛阳c活擒福王的重要原因。
另外,崇祯朝在安抚民心c安抚军心方面不但无能无力,还频频昏招迭出。袁崇焕因为毛文龙在魏忠贤时期领的辽饷太多,以这个借口杀了毛文龙。杀了之后又怕他的部下反叛,又拿更多的辽饷来安抚他们,结果以耿精明为首的一干人依然不吃这一套,投降满清去了,成了日后满清南下的重要主力。温体仁又因此鼓捣崇祯杀了袁崇焕。总之是一个错接一个错。假使魏忠贤在,袁崇焕岂敢擅杀毛文龙?毛文龙不死,皇太极岂能轻易灭了朝鲜?又岂敢轻易发动己巳之变?没有己巳之变,袁崇焕又岂会被杀?袁崇焕不死,祖大寿会投降满清?那他的外甥吴三桂会放满清入关?至于李自成c张献忠的农民军,只要有袁崇焕c孙承宗这些狠角色在,他们岂能翻得那样的惊天巨浪?可叹崇祯朝一错再错,最后亡国亡身,让华夏儿女承受三百年耻辱。真印证了前面说的那条批语:一步行来错,回首已百年;请观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一
那些满朝的文官精英比不上魏忠贤,内廷的太监更是没法跟魏忠贤相比。崇祯重用的太监曹化淳又是个什么货色?亲自开门迎闯王入紫禁城。魏忠贤可干不出这事,他对朱家是骨子里的“忠”。天启帝落水,他想都不想以五十多岁的身子跳入水中,入水后才想起自己也不会游水。魏忠贤从来没想过要自己当皇帝,崇祯对他下狠手,他没有丝毫的反抗,或者想发动政变什么的。真想发动政变,他完全可以扶持一个儿皇帝继位,压根不让崇祯上台。
书中写邢夫人与王熙凤的明争暗斗,最后王夫人一死,邢夫人是大获全胜,王熙凤被驱逐回到金陵老家,最后上吊于狱中。邢夫人如愿获得了贾府的管理大权,可又能如何呢?她完全驾驭不了局面,下面的丫鬟婆子们,因为工钱被克扣,纷纷偷盗,甚至勾结流寇,整个贾府人心涣散,她却一味地滥发淫威,驱逐了王熙凤,间接逼走了赵姨娘贾环。面对流寇和戎羌,她不但一筹莫展,还在关键时候,闭门不出,理由竟然是“见到血头晕”,而将弱质女流林黛玉推在前面当家。这样的德性,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崇祯朝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廷臣们?
有人说邢夫人是寓意明朝的刑法,有一定道理,明朝刑罚太滥,动则祖宗家法不知权变,大敌当前,仍然拘泥于礼法,寒了不少人的心。特别是明末,被冤杀错杀的不少,打了败仗就被杀头,传首九边。相反满清则在大力邀买人心,虽不能得天下民心,但却极大地吸引了明朝将领。以至于洪承畴c祖大寿c吴三桂c耿精明c耿精忠等纷纷投降。明末刑罚严苛,一方面与崇祯帝比较极端敏感的性格有关,同时也跟明末那些‘冠冕堂皇’的文官有关,比如与皇太极和谈,与李自成和谈,迁都南京等事情上,崇祯其实心里早想这么做了,但这些文官们,到那种危急关头,还空谈什么大国尊严c祖宗之法,错失和谈与迁都的大好时机,结果强敌真的杀进来后,他们一个个跑得全不见了,甚至奴颜婢膝地去投降了,崇祯帝敲钟上朝,结果只上来一个太监。
书中的邢夫人,志大才疏,拘泥家法,此前是争权争名,对王熙凤一百个不满,(在吴本后28回)最后贾母死了,王夫人死了,真让她当权的时候,她不是想着怎么振兴保护家业,反倒先打击报复c清算王熙凤。本以为她是个怎样大义凛然的人,结果流寇打进来,她竟然说怕见到血躲起来闭门不出,将烂摊子甩给娇弱的林黛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邢夫人更像影射志大才疏的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文官集团。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