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亡朝不过如此最新章节 > 亡朝不过如此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3 章

  ,张士诚这出头鸟,你马上给我去bào他的头,赶紧出师吧。

  接到皇命的脱脱只好出师高邮,哈麻抓住了脱脱离朝的机会,教唆监察御史上奏疏弹劾脱脱,当然也是用了莫须有的罪名,妥欢此时已经玩昏了头,加上此前脱脱经常在他耳边念经颂佛,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正愁有气没地方出,一看奏折马上下旨把脱脱的兵权给剥了。

  这一剥,也直接剥掉了元朝最后的战甲,把自己的身躯露在了战火之外。脱脱失势,百万军队溃散,部分甚至加入了红巾军反元,元朝也从此再也无力回天,走向灭亡。

  人有弱点,龙有逆鳞,色是男人们永远的漏洞,要慎之又慎,永远谨记不要再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被任何人用yù望冲昏了自己的头脑。

  ☆、第50章 高邮战后的三国杀

  chā曲说完,我们再回到高邮之战之后的那段时间,这时元军的溃败却助长了各地红巾军的实力,其中最大的便宜给张士诚逮到了,本来都盘算着投降元军的他,突然柳暗花明,围攻的元军不战自溃。让我不禁想起一句广告词: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战事触觉敏锐的张士诚马上乘机出击,在吸纳了一大批元军的散兵之后迅速扩大地盘。带兵攻克多座城池,至公元1355年,张士诚部队占领了江苏南通、苏州、无锡、常州、松江、湖州、杭州等地,几乎整个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成了他的地盘。

  而北方红巾军,刘福通的部队也因此重生,公元1350年,刘福通在毫州(安徽毫县)建立了宋政权,立已故北方白莲教教主韩山童的儿子林儿为皇帝,号称“小明王”。并且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一系列的中央行政机构,而管辖区域的地方也设立了行中书省,包括有淮安行省、江南行省、益都行省、曹州行省和辽阳行省。

  当时朱元璋也属于北方红巾军的部队,而且混得不错。江南行省的平章就是朱元璋担任的。

  刘福通在宋政权担任丞相职务,并且在政权建立后发动了著名的“三路北伐”,兵分,东、西、中三路军北进讨伐元朝,想一举全方位包围元大都,彻底把元朝的势力从外围一直消灭到核心。

  再看看南方红巾军,通过高邮之战后通过吸纳一部分溃散的元军势力,重整旗鼓。

  公元1355年,黄陂渔民出身的倪文俊横空出世,在抗击元朝战争中大发神威,连克元军部队,占领了襄阳、中兴(今湖北江陵)、武昌、汉阳等地。

  次年,之前成功脱逃的天完政权原皇帝徐寿辉也重启天完政权,建都汉阳,任命了战功显赫的倪文俊为丞相。

  可是,区区一个丞相能满足倪文俊的yù望吗?不可能。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倪文俊肯定是个超级好士兵,因为他不仅仅要当将军,还要当皇帝。

  公元1357年,倪文俊企图干掉徐寿辉自己当皇帝,可惜不幸失败,打不过我还跑不过吗?倪文俊是这样想的,所以他马上逃跑,可是他这次真的不走运,不但打不过,也跑不了,因为他遇到了他命中的克星陈友谅。

  陈友谅是他的部下,本来是个渔民,年轻的时候念过点书,长大后县衙门找到一份贴书的工作,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办公室助理这个位置差不多,但这样的小官连他的牙缝的塞不满,更不容说满足胃口了。后来元末四处起义,他也投奔了天完政权,开始跟着倪文俊混,一直做到统军元帅。这次干掉自己的倪老板后,陈友谅迅速把其部队全部收编给自己用。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陈友谅能在吃里扒外的倪文俊部队里混到统军元帅,估计他和倪文俊也是相差无几的货色。而且别看他的名字貌似忠良,又没有什么杀气,但往往越是这种人越懂隐藏自己的杀意,越容易让人掉以轻心然后在背后给你一刀。

  果然,倪文俊在谋反失败后逃跑的途中被陈友谅干掉,陈友谅夺得了天完政权的军权,并一举攻克多座城池,使天完政权成为南方各支起义军中占地最广、实力最强的武装力量。随着权力、战功、领地的进一步扩大,陈友谅的野心也开始不断地膨胀。

  公元1360年,陈友谅干掉徐辉寿,自称皇帝,改国号大汉。

  此时的元朝,革命起义势力分为了三股:

  一是北方红巾军宋政权的刘福通部队;

  二是大难不死的非红巾军张士诚部队;

  最后就是刚刚篡位成功的陈友谅部队。

  他们仨的心虽然都想着干掉元朝,但各自又各怀鬼胎,每个人都想当皇帝。所以他们之间也在抗元的同时相互争夺地盘,相互抗衡。

  张士诚部队在抗元的同时也常常和朱元璋的部队干架,两军相遇勇者胜,张士诚似乎不是个勇字当头的人,无论是抗元还是和朱元璋干架,战事连连失利,每况愈下。为了减轻一边的压力,张士诚接受了元朝的招安,成了元朝的降将,当了个太尉。

  其实这一举动无论对元朝还是张士诚都是双赢的,因为现在反元的势力有三股,元朝的兵力要同时对付三股势力,也是比较吃力。招安一股势力,可用原来去打张士诚的兵力加入到于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对抗当中。而且元朝深知三股势力都在相互抗衡,张士诚归入元朝,当然也会继续和另外两股势力继续斗争。

  本来是一打三的局势,张士诚投降后马上变成二打二,局势开始转变。

  至于张士诚也是同理,而且张士诚在这次被招安后更是帮了元朝一个大忙,元朝因为打仗而导致京师粮食短缺,皇帝都快断粮了。而刚刚被招安的张士诚可是盐商出身,大款一个,所以元朝针对xìng地给张士诚发了一些黄马褂、御酒之类好看、好听不好用的东西,提升他的虚荣心,然后要求张士诚在经济上给与一定帮助。

  张士诚非常好这口,他马上答应了每年海运给元大都13万石粮食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元朝的统治,延长了元朝的生命力。

  本来张和元两家处得还是不错的,供求得当,相得益彰。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关系。

  当时,张士诚虽然表面上归附了元朝,但他无时无刻不忘扩张自己的势力和地盘。在张士诚眼里,归附只不过是为了暂时少一个敌人,多一个朋友,给自己缓口气而已。

  所以他带兵进攻刘福通势力,攻克了宋政权的最后据点安丰,刘福通和小明王被朱元璋救出后。张士诚认为以自己已经把宋政权灭掉了,功劳很大,自己要封自己当个吴王,当然,现在由于他是元朝的人了,所以当吴王,还是要请示一下元朝,问一下这样妥否请指示。

  不料这事情给妥欢一下子回绝。

  张士诚生了一肚子闷气,这个时候元朝又派人来催他继续给大都运粮食,张士诚马上发脾气不干了,元朝和张士诚从此绝jiāo,张士诚集团也逐渐走向了没落。

  而此时的南方红巾军,陈友谅部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陈友谅yīn谋篡位后,原来跟随徐寿辉的部下看清了这个伪君子的真面目,不愿跟随,都逐渐离去。此时的陈友谅却把矛头指向了朱元璋部队,企图拉拢已经投降元朝的张士诚一起来干掉朱元璋。

  张士诚和朱元璋打过架,发现自己并不是他的对手,投降元朝后更希望自己无压力发展,让元朝把朱元璋除掉,而且张士诚也了解过陈友谅这货的为人,哪天给你干掉了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死的,实在合作不起,所以张士诚按兵不动。

  陈友谅失道寡助,在与朱元璋的斗争中连连失利。而且原来跟着徐寿辉干的都看不惯陈老板作为都跳槽朱元璋那上班去了,令朱元璋的实力一下了大涨。陈友谅的最后疯狂是不顾一起发动了鄱阳湖大战,最终自取灭亡,南方红巾军也到此为止。

  接下来的擂台,就剩朱元璋和元朝两人单挑。朱元璋稳扎稳打,干掉了半死不活的张士诚部队,随后一举KO了元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公元1368年,大明政权建立,定都南京,朱元璋为明太祖,富有传奇色彩的明王朝开始了。

  ☆、第51章 最狠心的老板

  明朝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我们从许多影视作品都源自明朝的一些事、一些人,比如《新龙门客栈》就是源于明朝的宦官专权问题。《唐伯虎点秋香》除去风花雪夜的事情外,唐伯虎确实是明朝的一大才子,可惜怀才不遇。《锦衣卫》系列描述了一帮被朱元璋之后子孙用来争权夺利的工具之间的故事。

  除此之外,明朝也有几个很有意思的皇帝,当然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他是一个工作狂和反贪专业户。嘉靖皇帝潜心修道,不理国事,只求长生不老得到成仙。万历皇帝最惨,估计是给大臣骂得最多的皇帝,并不是他做得不好,而是他掌权的时候大臣骂皇帝已经成了一个习惯。

  还有那些有点名气的人,例如反腐专员海瑞、外jiāo官郑和、抗日英雄戚继光、民族英雄袁崇焕,超级贪污犯刘瑾。都是明朝知名人物,有趣的典故也不少,下来和大家慢慢聊。

  要说明朝,我们不可能不书一书明太祖朱元璋(以下简称老朱),为什么我说他是一个狠心的老板呢?这与朱元璋的出身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给地主打过工,还当过乞丐和和尚,受过来自元朝官僚阶级的压迫,深刻体会过草根阶层的辛苦。一将功成万骨枯,打下江山之后,他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皇权,生怕别人把它给抢去。当时的明朝政府,一开始基本沿用了元朝的政治体制。设有中书省,内设左右丞相各一名,管理吏(组织人事)、兵(国防军事)、户(国土财政)、工(建设规划)、礼(教育培训)、刑(司法刑罚)六部,六部各有尚书,也就是部长。不过,部长只不过是丞相的马仔。丞相,才是明朝初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而当时的丞相,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是一个非常懂得拍马屁的小人,因为深得老朱的喜爱,所以他逐渐开始专断独权,各部门送上来给皇帝看的奏折,他都要拿来看看,只要发现有一丁点含沙shè影于他不利的消息都会马上撕得粉碎然后扔掉,以保障自己在朱元璋眼中的良好形象。不但如此,他还在人事晋升工作上贪污受贿,对那些希望走关系当官的人来者不拒,赚了不少的好处费。

  公元1380年,胡惟庸拉拢了一批心腹准备谋反,还私通了日本人,想借助日本人力量来壮大自己的实力,谋划着干掉朱元璋。可惜他的老板不是一般人,也不想想老朱是怎么从一介草民做到明朝皇帝的?造反这事情,胡惟庸这货在他面前只不过是个雏儿。

  其实老朱早就嗅到了胡丞相的异心,可为什么胡惟庸可以在朱元璋的眼皮地下结党营私,还筹划着谋反却能活那么久?胡惟庸以为是自己本事了得,会忽悠皇帝。其实老朱是觉得胡惟庸这人最容易对付,所以才不急着干掉他。

  换句话说,朱元璋就是想看看你胡惟庸这小子怎么造反。所以说胡惟庸太过于自以为是,也太小看了老朱的城府,直到有一天,终于出事了,坑爹啊。

  那天,胡惟庸的儿子在大街上飙车(坐车马车招摇过市),当时车速非常快,也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石头把马车轮子蹭了一下,马车一抖,胡惟庸的儿子又不喜欢系安全带,所以整个人被抛了出来,摔到地上给摔死了。胡惟庸那个生气啊,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忍无可忍,什么抓捕、立案、审判等司法程序一步都没走就把那赶车的车夫给毙了。

  动用私行,这是目无王法的表现,而且他身为丞相,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朱元璋知道这件事后,要求胡惟庸给个说法,胡惟庸自然在老朱面前把那被他干掉的车夫如何可恶、如何该死,反正走司法程序也要死的,自己这样做只是帮皇上节省了公务成本,如何如何。

  而老朱听完后就只说了一句话:“杀人偿命。”

  胡惟庸吓住了,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从来没有想过老朱会对他说这样的话,这个时候他头脑一片空白,能想到的而且自己有能力办到的只有花钱消灾这一办法,所以他马上说:“皇上息怒啊,马车夫拉车也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已,要不我给他家人一笔经济补偿金吧,这事情我去和他家人私了算了,您看行不?”

  “不。”老朱的回答依然是那么地简洁明了

  这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就是皇帝的权力。胡惟庸知道老朱已经起了杀心,横竖是个死,反了吧。不幸的是,胡惟庸密谋造反的事情又被曝光,老朱依法马上干掉了胡惟庸,他不会手软,老朱当皇帝之前就是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现在这种杀人游戏老朱来说简直就是过家家一般。

  为了除掉后患,为了让自己的后代不再担心别人争权的问题。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废除中书省及丞相,而且规定后世子孙不准设立丞相一职,如果其他官员有建议重新要设立丞相的想法,统统杀掉。

  这样一改革,国家事务工作就没有了丞相这一关卡,由皇帝直接发往六部开展,所有的事务裁断,也直接由皇帝批示。换句话说,原本丞相的工作,都归皇帝做了。

  皇帝打下江山,总不能真的日理万机吧,好日子还是要过一下的,所以老朱在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之后,设立了内阁。内阁的官员官阶不高,最高的官职也比部长低三等,相当于一个非领导职务的顾问。

  他们是皇帝的秘书,帮着皇帝抄抄写写,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