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沉没的甲午最新章节 > 沉没的甲午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3 章

  军的。“突然以毛瑟十三连发qiāng,从侧面向我军部队shè击,其势猛烈,势不可挡。”[26]借助pào火优势,经过恶战,日军于当天上午8时30分攻占了牡丹台高地。 上将星沉(2)

  居高临下的日军,随即蜂拥冲向附近的玄武门,意图攻破平壤城北的这道最后防线。日军从牡丹台居高临下pào击玄武门,配合以陆军不断向城门发起冲锋。当玄武门的防御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尸体枕藉、qiāng林弹雨的城头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中风未愈的左宝贵,头戴顶戴花翎,身穿御赐黄马褂,走上阵地,大声激励他的士兵们奋死作战。身为一名高级军官,他深知失去了牡丹台制高点的平壤城防御,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

  面对蜂拥而至的日军,左宝贵毫无惧色,营官杨建胜想搀扶他下城,左宝贵满眼怒火,“击以掌”。对属下劝他换掉黄马褂,以免日军注目的提醒,左宝贵大声喝道:“吾服朝服,yù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

  随着城头上越来越多的奉军官兵倒下,行动不便的左宝贵竟亲自cāo纵一门加特林机关pào,向日军扫shè,恶战中,左宝贵左侧额头首先被弹片擦伤,“军门身强胆壮,犹勉力持撑”,继而一颗流弹正中左胸,满腔热血泼洒在平壤城头。

  随后的战斗成了彻底的混战,兵力单薄的奉军将士依托城墙,坚决死守。日军正面强攻不下,改派士兵冒险攀越城墙,从城内打开了玄武门,随着日军如潮水般涌入,平壤北门失守。当时,叶志超听闻北门吃紧,匆匆派盛军一部赶往支援,但而援军到时,大势已去。

  乱军中,营官杨建胜和几名士兵想把左宝贵的遗体带回祖国,“yù自北门出,而贼兵已入城,塞满街巷,杨某亦死乱军中矣。”[27]左宝贵和他的奉军就这样陨落在异国的土地上。

  后来占领平壤城的日军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左宝贵的遗体,出于对这位勇战捐躯军人的尊敬,在平壤以军礼厚葬。

  左宝贵阵亡后,清廷为之哀叹,光绪帝御制祭文,“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大战刚起,勇将捐躯,这样的消息简直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加之很快传来的平壤溃败,都以血淋淋的事实,对中国陆军的作战能力拉响了凄厉的警报。前敌大将不可谓作战不英勇,但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失败呢?

  “九月中旬,天气很晴朗,平常正是收割庄稼的时候。这时就有人私下传说,在左宝贵将军所去的朝鲜北部的地方,中国军队被打败了。起初,没有人相信这个消息,可是以后慢慢证明这消息不是假的,最后竟以夸大的口吻来传说这事。据说中国军队被打败以后,就溃不成军,或者竟是全军覆没,左将军已经阵亡,日本军队正向满洲本部挺进。这时沈阳官吏,真是惶恐万分,因为不可能的事情却已经发生了,将来如何敢预料呢!”

  [28]摘自[英]司督阁《甲午战时辽居忆录》 第五章提要

  平壤一战,清军不但败了,而且败得溃不成军,如此战果令不少相信大清陆军实力的人大跌眼镜。人们更多地将战败一事归罪于统帅叶志超的胆小怯懦。细读史料,叶志超早年曾因作战勇敢无畏,而得到“叶大呆子”的诨号,而据参战高级军官栾述善及负责管理弹yào的邱凤池所留下的资料,当年平壤城内确已面临弹尽粮完的窘境。

  1894年9月15日下午,朝鲜北部重镇平壤大雨瓢泼。夜幕降临后,城北的静海门、七星门悄悄被打开,中国军队蜂拥出城,冒雨北撤,结果在要道上遭到早已设伏多时的日军截击,死伤惨重。

  一位被日军俘虏的中国军官事后回忆起当晚的情景,字里行间仍然还充满了惊惧。

  “……yīn云密布,大雨倾盆。兵勇冒雨西行,恍如惊弓之鸟,不问路径,结队直冲。而敌兵忽闻人马奔腾,疑为劫寨,各施qiāngpào拦路截杀。把守严密,势如天罗地网,数次横冲,无隙可入。且前军遇敌,只得回头向后,而后兵yù逃身命,直顾前奔。进退往来,颇形拥挤。黑夜昏暗,南北不分。如是彼来兵不问前面是为敌人抑是己军,放pào持刀,混乱砍杀,深可怜悯!士卒既遭敌qiāng,又中己pào。自相践踏,冤屈谁知?当此之时,寻父觅子,呼弟唤兄,鬼哭神嚎,震动田野。人地稍熟者,觅朝鲜土人引路,均已脱网。惊惧无措者,非投水自溺,即引刃自戕,甚至觅石碣碰头,入树林悬颈。死尸遍地,血水成渠,惨目伤心,不堪言状。”[1]

  平壤之战是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陆军进行的首次大兵团会战,双方参战总兵力大体相当,日军略占优势。战斗于15日的凌晨时分打响,在大同江对岸的船桥里地区以及平壤城西南位置,防守那里的卫汝贵部盛军、马玉昆部毅军等清军主力部队顽强还击,甚至还发动过反冲锋,使得日军进攻数个小时毫无进展,被迫停止战斗。在城东北的制高点牡丹台一带,担负守御任务的三营多奉军遭优势日军的聚攻,经过血战,奉军兵力、火力不支,牡丹台、玄武门要地相继失守,奉军统领左宝贵在恶战中为国捐躯。总体战局来看,15日白天的战事尚属势均力敌。到了夜间,守军总统叶志超突然下令全军放弃平壤撤往北方,途中遭到日军伏击,致使这支中国陆军主力全军崩溃,一发不可复收。

  对平壤拱手让人、守军遭遇重创,作为指挥者的总统叶志超难辞其咎,百年来舆论批评的矛头也主要对准此人,认为叶志超个人的胆小昏聩是造成平壤大败的重要导因。直隶提督叶志超是跟随淮军宿将刘铭传起家的高级将领,早年在太平天国、捻军战争中因作战勇猛、不顾xìng命,而留下了“叶大呆子”的诨号。这样一位早年以勇敢著称的军人,为什么几十年后竟然会出现如此大的转变?为什么在平壤上午作战中表现尚佳的盛军统帅卫汝贵、毅军统帅马玉昆对放弃平壤也没有表示异议?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中国将领做出了放弃平壤的决策?在众口一词对叶志超的胆小作风的指责当中,其实平壤之败更深层次的原因被忽视了。 子尽(1)

  平壤之战相关当事人的公文报告和私人回忆中,都提到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即9月15日深夜中国军队放弃平壤北撤,并不是出自叶志超一个人的决断,实际经过统将的集体会商。

  撤离平壤途中被日军俘虏的盛军军官栾述善在被送至日本拘押期间,撰写了名为《楚囚逸史》的回忆文章,本章开头那段惨不忍睹的文字就出自该文。栾述善追忆到,9月15日的黄昏,叶志超曾召集诸将会议,会上叶志超的意见是“北门之咽喉(牡丹台、玄武门)既失,子yào又不齐全,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设敌军连夜攻打,何以防御!不如暂弃平壤,增彼骄心,养我精锐,再图大举,一气成功。”[2]

  按照这段描述,叶志超撤守的原因首先是牡丹台、玄武门失守,平壤城制高点被占领,城防被打开一个缺口,形势对我不利。接下去的“子yào又不齐全,转运不通”看起来更为严重,要地失守,尚可以尽力一搏,但弹yào对近代化战争来说,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相比日本军队,清军本来的组织程度、士气和战术水平就不高,如果再缺乏弹yào,那这场仗能否坚持打下去,的确是个大问题。

  1894年9月19日清早,李鸿章收到了平壤战败后叶志超发来的第一封战报。电文中,叶志超汇报了9月13日至15日平壤及附近历次战斗的情况,言及15日的平壤之败,叶志超报告当时撤退平壤的考虑主要有二点,一是“子尽粮完”,即弹yào粮草用尽;另外一点是“四山大pào齐向城营施放,兵勇无地立足”,即平壤四周高地被日军占领,而且日军pào火凶猛。这两点原因,与栾述善追忆的9月15日黄昏会议中,叶志超提出的撤退理由基本一致,侧面证明了栾述善的文章的真实xìng。

  栾述善还曾回忆,平壤城黄昏会议上,叶志超提出撤退的主意后,“各统领深以为然”,即与会将领对叶志超的判断均表示同意。这一点,在9月22日也被一份文件证实,当天曾参加过平壤黄昏会议的盛军统领卫汝贵致电淮军管家盛宣怀,提到左宝贵阵亡后,“守城乏人”,加之“子yào又尽,叶军门不得已与诸将筹商退守之策”。[3]

  几位主要当事人的报告、回忆中所提到的左宝贵阵亡,牡丹台、玄武门失守,形势不利,无疑是不争的事实,而“子尽粮完”作为十分关键的原因,无疑对评价叶志超撤守平壤的xìng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一说法的真实xìng究竟如何,当时人并未就此深论,现代一些研究者又过于草率武断地称这是“谎报军情”,[4]使得“子尽粮完”一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1895年的8月至9月,大批清军战俘在战争结束后被日本政府陆续jiāo还给中国,有一名对解开平壤之战中的弹yào问题极为关键的人物,也在归来的人群里。一年前在平壤城负责管理盛军军械、弹yào的盛军军械委员邱凤池,在9月15日平壤城外那个恐怖的雨夜,右侧小腿被日军子弹击中,挣扎着企图继续追随大队奔逃时,又被赶来的日军用刺刀刺伤左腿,旋即成为日军的俘虏。释放归国后,邱凤池抱着极大的责任心,通过查找核对账目,对自己在平壤期间经手办理的军械收发事务,做出了极为详细的述职报告。 子尽(2)

  邱凤池于1894年7月21日,在天津新城随盛军大队登船出发开赴朝鲜,负责掌管盛军的军火。报告称,驻守平壤的盛军,所有的军械、弹yào物资共曾收到两批,包括75毫米克虏伯行营pào弹1200发、2磅小行营pàopào弹1200发、加特林机关pàopào弹50000发、各类步qiāng子弹50万发。到9月15日平壤激战为止,这些弹yào经过发放,库存各类步qiāng子弹仅剩余10万余发、克虏伯75毫米pào弹剩余350发、2磅pào弹剩余300发,加特林机关pàopào弹没有存余。

  而盛军自9月12日在平壤与日军前哨接触以来,至15日中午,所消耗的军火就高达子弹75万发(盛军从国内出发时,每名士兵配发了150发子弹,以平壤盛军总数为5000人计算,也就是到15日中午,盛军已经打完全部的弹yào基数75万发。邱凤池所储存的子弹总数只有50万发,不足以再补充一天所需的供应量)、pào弹2800余发(加特林机关pào属于速shè武器,消耗数量不在这个统计中。平壤盛军装备各类火pào近20门,出发时每门pào随pào配发50发pào弹,加上邱凤池保管的75毫米、2磅pào弹共3400发,2800发的消耗量意味着到9月15日下午除库存的600余发pào弹外,各pào已经没有弹yào)。因为12日至14日发生的都是小规模前哨接火,最主要的消耗发生在15日。由此可见到中午时分平壤城盛军库存的弹yào总数已经少得可怜,根本不足以再支撑一天类似15日这样强度的战斗。[5]

  邱凤池的统计数字仅计算到9月15日中午,而且不包括盛军以外的其他各军。各军的总体消耗情况,可以从日军平壤之战缴获的物资清单上一窥端倪,与盛军并没有什么差异。

  全场战斗,日军缴获75毫米克虏伯pào18门,所获pào弹516发,平均每门pào仅剩下不到30发。2磅一类的小pào缴获13门,pào弹209发。加特林机关pào缴获4门,pào弹117发(加特林机关pào的shè速按每分钟发shè20发计,4门火pào的弹yào只够发shè几分钟)。[6]

  对比这样的弹yào情况,叶志超称“子尽”并不为过。 粮完(1)

  1894年7月末、8月初,盛军、毅军、奉军以及东北练军各部陆续进入朝鲜时,事机紧迫,为加快军队集结、出发的速度,类似军火、粮食、辎重这类大宗物资,并没有能够随军大量携带,主要留待后路陆续筹措后向前转运。

  甲午时期的中国军队,并没有像日军那样沿途设立兵站进行运输、供给的近代化后勤制度,抵达平壤的驻军,依赖的是背后一套拖沓、漫长的原始补给系统。盛军等勇营军队,此刻虽然出现在对外的国防第一线上,然而他们不具有国家编制,并得不到国家后勤的支持,他们所依赖的物资、粮械都需要组建他们的地方省份自行筹措、供给。因而几支军队虽然驻扎在同一座平壤城,背后的后勤补给却是各自一套账目,互相之间并不接济。

  此次出兵涉及境外,身为津海关道、轮船招商局督办、中国电报局总办,掌管着轮船、电报等近代化运输、通讯手段的盛宣怀,理所当然地被李鸿章任命,总理后路转运事宜,当起了北洋各支出征军队的总管家,将国内的各股后勤线,协调归并到通往朝鲜这一条干线上来。

  从中国北方向朝鲜平壤运兵、运物资,距离最近、效率最高的线路,就是用轮船从天津、旅顺等北方港口,直接横渡黄海,进入大同江卸载。然而,丰岛海战后这条横渡黄海的路线,被认为过于危险而放弃使用。北洋各路军队增兵朝鲜时,除了原驻防东北的奉军、东北练军可以直接从陆路运输物资前往朝鲜外,驻防天津、旅顺的盛军、毅军等军队,仍需要走海路,被迫采用的是由轮船从天津、旅顺载渡,航行到鸭绿江大东沟卸载的路线。后来因为日本海军活动日益频繁,北洋海军舰只有限,无法四处扑击,天津、旅顺至大东沟的海上运输线,被缩短成只运输到营口,以此尽量规避海上风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