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玄幻魔法 >迎接紫薇圣人最新章节 > 迎接紫薇圣人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12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翻译:大道荒废,才有仁义。智慧出现,才有大伪。六亲不和,才有孝慈。国家昏乱,才有忠臣。)

  (备注:1c上段讲大道不废,世人浑然处事;大制不割,圣人无为处事。该段承接上文,讲大道废,则世道不再浑然一体,有清明必有黑暗,有仁义必有不仁,则世人不再无为处事,则智慧出,奸诈现。善恶美丑共存于世,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c“大道废,有仁义”。大道为何会荒废?且让我们从《庄子》中寻找答案:

  1《知北游》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此为原因一。“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意相同;“知形形之不形乎”,与“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终;形之所形者实矣,而形形者未尝有;声之所声者闻矣,而声声者未尝发;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其意亦相同。

  2《人间世》曰:“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原因二:道不欲杂。清净无为可近道,《天地》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故《缮性》曰:“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所以说,离世俗越近离道就越远,越造作就越不能得道,佛家人讲“佛就在心中”,缮性于世俗而求道如同缘木求鱼。好名则道德丧失,争夺则智慧突显,智慧与名声看似人间至宝,是行走天下之利器,实则为凶器,不可尽行与天下。所以说,正人先正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者绝非好人,那些父母过世不去守孝而忍痛留下搞科研者,妻子生产不去床前守护而坚守岗位拧螺丝钉者绝非善类,这类人可存于世间,不可显于天下。

  3《缮性》曰:“乐全之谓得志。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故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原因三:本末倒置。本段也可归为原因二,此处单独拿出。“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即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名利金钱权利是谓也。世俗之人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倒置之民一言以蔽之。

  4《知北游》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无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意思是:有人问道而应允的人,他不知“道”。即使是询问“道”的人,也没听闻“道”。大“道”无问,发问无回应。无问却去发问,发问就没有穷尽;无应却去回应,是没有内应。以无内应对待无止境的发问,外则不能观察宇宙,内则不知大初,所以不能越过昆仑,也不能逍遥于太虚之境。

  无内即内心与道没有呼应。“道无问”,道为最大,无所不包,但凡一发问,便受到限制,但凡一回应,就有失全面;道又为最小,无所包含,既然无所包含也就谈不上任何回应,故“道无问,问无应”。《秋水》曰:“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西方名言曰: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智慧是人与外物相接而来,有相争则智慧出,智慧出则诈伪现,智慧让人类离内心离清净越来越远,人类越思考,就越迷乱,而宇宙不可穷尽,生命则有终结,以有穷问无穷,终身不得。故后文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而今人妄图以科学尽道,更如后文言:“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原因四:以小求大,以偏概全。此亦可归结原因一。

  5《天道》曰:“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原因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亦可归于原因一。书之所贵为意之所贵,书可传之于世,而意不可传,世人皆深陷世俗失其意也久矣,故后文有一段非常形象的描述: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病传》中在对人自身的论述中也有一段形象的阐述:“要乎哉问!道,昭乎其如日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与俱成,毕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着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金匮真言论篇》亦曰:“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可知,道能心神领会,却不能世代相传。所以参禅也好悟道也好,唯在修心,全凭一个“悟”字,学习不来,研究也无法获得。

  6《秋水》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原因六:束缚于教化。人们求学认知,然而所学之学本就被局限,于其所限中得其所限,于道而言曾不如九牛之一毛,不知阴阳,不识有无,不得清净,不可语道。)

  大道至简,世界上最复杂的道理一定有最简单最朴素的解答,欲得道必修心,人类失道也久矣。下面且以中国的历史发展为轨迹,不妨先来看看人类是如何渐渐背离大道的。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