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贾生
转眼间,竟然已在医院里住了近一周了。
与老婆坐卧不安在医院当中,长辈们似走马灯般来来去去,儿子却似是打定了”拖得一天是一天”的主意,全不理大夫们曾一脸严肃的向我保证说”马上就会出来,随时都可能出来!”,竟是半点面子也不予人。
倒也类我。
台风又来,雨又哗哗的落下,将尚存的热意打得点滴无存,坐在病屋的窗边,百无聊赖的翻着手中的史记,听着隔窗的秋雨,不禁想到,若还在学校,此时或应该携一本楚辞出觅善地阅之吧?
于是,忽然想到了贾谊,想要写一写他的故事。
贾谊这个人,是很奇特的一个现象,也是中国历史中特有的一类现象,在其它国家的历史文献或是历史传说当中,几乎没有这种事情。
他的声望很高,非常高,在史记当中有自己的列传,与屈原合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在整个史记一百三十篇当中,这是第八十四篇,在乐毅廉颇蔺相如田单鲁仲连诸人之后,排在吕不韦李斯蒙恬张耳陈余诸人之前。
这是何等安排?
史记是什么?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太史公是谁?千古第一史家,文著其名,史传其察,两千年来,从来没人敢于质疑他的公正,就象从来没人敢于批评他的文字。
乐毅,燕之名将,燕王以千里马骨之术引来,拜将伐齐,下七十余城,几绝齐怍,后来三国卧龙未曾成名之时,便每以管乐自比,可见其在先秦两汉时的声望地位。(顺便说一下,管是指管仲,用于齐,极谙治政,与他前后相关的故事很多,如齐恒公兄弟夺位,如临终前指易牙诸人不可信用,如”管鲍之交”,而对他最有名的赞美,则是孔子所说的:”微仲,吾其左袒乎?”,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孔丘现在应该还是一个不知何为文化礼数的野人吧?能让几乎看当时所有诸侯大臣都不顺眼的孔素王这样赞美,此人理政之功,可以想见一斑。)
廉颇蔺相如自不必说,将相和的故事,上过小学的都知道,他们再加上赵奢和李牧,乃是赵后期在强秦虎视下多年不坠的主要保障。(所以,后来廉颇垂老时,秦犹畏其复用,还特意使间恚其王前,便是有名的”尚能饭否”那个故事的来历。)
田单亦是名将,乐毅伐齐,下七十余城,独莒c即墨不坠,守即墨的便是田单,后来用反间计除乐毅,用流言诱燕激劝齐人士气,用火牛阵破燕军等等名计,皆由其而出,若不是他,怕早没了七国争雄,二帝并立的规模,可说乃存亡续绝之将,功不可比。
鲁仲连,这是我最欣赏的古人之一,一直有心单独写一篇他的故事,太平记里面的初代蹈海,名字叫作仲连,其实就是比着他的事迹打造的一个人物,在当时,他是极有名望的说者,曾经凭一个人的努力阻止了数场战斗的单方面崩溃,还曾经凭那无人可比的魅力和气势几乎是强迫着齐王投入了几次与秦的正面对抗,他最后的结局也很有名,很悲壮,因为不肯为秦臣,蹈海而亡(现在知道蹈海的来历了吗?其实和周总理的那首诗没什么关系,而是反过来,是因为选定了这个名字后才想到这首诗的。)决绝之处,可比不食周薇的伯夷兄弟。
看见没有,以上这些人物,没有一个普通人,每个人都强烈的影响了当时的历史,每一个都在那个时代中深深的打有自己的烙印,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将他们从历史当中抹去的话,很多历史事件都会重写,很多人甚至是国家的命运都会改变。
在他后面的人也不简单,吕不韦可称千古第一商人,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投资于”天下”的大商人,他的《吕氏春秋》至今犹有其值,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持着当时最强的秦的军政大权;李斯,秦始手下最受信任的相臣,一度曾是那种真正意义的”第二权力者”,在他手中产生了小篆,也是他将”书同文,车同规”等等理念细化为现实,推行天下;蒙恬,秦大将,北逐匈奴,建长城,后蒙谗而死,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如他尚在,由他来指挥秦军的话,根本都不会有机会打到巨鹿之役;张耳陈余,他们曾是秦未众多反叛者中最为著名和耀眼的势力,一度还曾有过”可以亡秦”的虚像,后来也不是被秦击灭,而是败于两人的反目内斗。
和前面的人一样,这些都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人,他们的存在与否,他们在很多关头的取舍与决策,会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死,会影响到甚至是整个国家的气运成败,他们,都是曾握有权力并根据自己的意志或是原则运用了权力的人,善恶另说,成败不论,但,他们的行动,毕竟都曾改变了身侧的世界,在他们走过的地方,都有着深刻到不可能忽视的脚印。
而,和这些人相比,屈原和贾生,就是两个非常刺眼的存在了。
他们也有强烈的意志,却从未能够贯彻到外部的世界,他们也有完整的观点乃至改变世界的方案,却从未有机会付诸实施。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失败者,终其一生,他们终于不能将自己最重视的能力奉献于他们最渴望奉献的存在,终其一生,他们终于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外化到那怕是一城甚至是一村人的身上。
(大家可以去看一看西洋人的史书,那里面从来不会给这样的人以认真对待,他们是一群务实到近乎残酷的家伙,只重视是谁第一个审请了专利,对设计却没有留下脚印的人毫无兴趣。)但,他们却列名于史记,那百分之九十的帝王将相都只能在里面有一点点记述,或甚至只能在年表中留一个名字的史记,那数千年来曾被无数人认真研读和思考过的史记,在那里面,他们拥有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一方天地。
你甚至还可以说三闾大夫也是有着他的脚印的,他有离骚,有天问,他是中国两传统之一的开创者,他是李白永恒的精神家园,只要一天还有人感兴趣于中国文学史,这位一生都在吟哦美人香草的孤愤者就不会被人忘记。
所以,我才要讲贾谊的故事,因为,他甚至连这也没有。
在史记里,一开始是这样说的: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再多一句嘴,贾生这两个字,就此而成,亦是中国文化中的特色符号之一,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里面,不然的话,只要看到这两个字,我们就知道一定是在讲贾谊了。
贾谊这个人,很年轻时就成名了,他是雒阳人(雒阳,就是今天的洛阳,是后来三国后期才改的名,改名的原因和五行兴替有关,这里不多说了。)十八岁就能读诗讲书,在当地非常有名,当时的地方官听说了他的名声,就把他召为门下,很欣赏他。(再打个括号,那时还没有后来的科举制,官员都是”征辟”的,就是由地方官和在地方有影响力的士绅们联合选拔推荐。)再后来,上来了一个新皇帝,汉孝文帝,就是”文景之治”的那个”文”,他听说那个地方官治政很有一套,而且年轻时曾经和李斯同学过(注意!就是上面那个李斯,就是他!),就把他提拔到了廷尉的位子上,这可不是小官,是当时朝中很重要的官位,放在今天,大致就等于最高法院的院长,有最终的量刑权和对法律典籍的最终解释权,虽然这权力当然还是在皇帝手里打转,但只要掰的有道理,皇帝一般也只是笑笑,不会硬要非刑。(和这关的故事也有几条很有名的,例如张释之,以后再说。)
顺便说一下,这个人姓吴,史记上只说他姓吴,没说他叫什么,而翻遍一部史记,也找不着关于他的第二处记载,所以也没法搞清他叫什么。
看见没有,虽然这个人的官路比贾谊顺的多,可,至少在太史公的心里,他的价值仅只是将贾谊荐入朝廷这一点而已,而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能知道有这个人并对他没什么坏印象,也只是因为他举荐过贾谊而已。
这个人既然欣赏贾谊,有机会当然还是会说他的好话,这一下汉文帝就也知道贾谊了,考察了一下后,就任用他做了博士。
解释一下,这个博士可不是今天的学位,是一种官名,又叫”博学士”,通常是替皇帝解释一些经典,起草一些诏书,通常都是由很有实力的学者担任,象很有名的”四皓”(差一点顺手打成”安刘四皓”,~_~),就是被张良请来,帮着刘邦那个傻儿子的四个家伙(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角里先生周术),就是”秦博士”,也就是秦朝时的博士。
因为当博士需要很强的专业素养,所以一般人是干不了的,那些贵人们也不会把自己的人向这里安插,来了也干不了,技术饭可不是凭老子是xxx的人就能吃的,又因为积累知识总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干这个的一般都是中年向上的人,还有很多白头发的老博士。
在这些人里面,当时才二十出头的贾谊是最年轻的一个,但他却一点儿客气或怯懦的意思也没有,并且,他的才华,也的确可以支持他的这种自信。
那时的皇帝其实基本上是没什么文化的,从那位斩蛇起义的汉高祖开始,一开口就是cu k一u村言,常会有些例如”废儒,竖子”之类的妙语向外乱蹦,可这种话当然不能落到诏书上面,所以所谓”书诏”这个工作基本上就是把皇帝的口语改造成很高雅的书面语的一个翻译过程。
但这一下问题就来了,翻译是什么?信达雅,那一条不到位都不行,妄表皇意?找死!妄匿皇意?找死!妄蔑皇意?更是找死!
当然,这种说话略有一点夸张,至少考史记汉书诸典,都没见过因未达君意而死的倒霉蛋,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所以每有诏议下,诸生都要”群议”,大家一齐讨论,其实说白了就是大家一齐签个名负责,要得罪就一起倒霉,谁也别想溜。
贾谊他不管这么多,少年得志,胸负大才,他啥也不怕,一有诏议下来,他就哗哗哗哗的”为之对”,而诸生一看,居然各人的想法全都被很恰如其份的表达了出来。那个叫佩服啊,于是都承认他最厉害,我们都比不上。
(其实,对这一段我一直有点怀疑,学问这东西是个水磨工夫,贾谊虽然大才,但要说能把这么多老博士都踩得哇哇的说不上来话,我还是觉得不大可能,照我的理解,很多事情,这些家伙未必是真做不到,但他们都是经历了秦未汉初的乱世过来的(那时汉建才二十多年,照年龄算,这些家伙至少也该是张良韩信这些人的平辈或稍小一点)什么没见过啊?汉初大杀功臣的血雨腥风,吕后用权时暗整朝政的阴骛手段,灌绛辣手屠吕的狠毒无情,他们都是亲眼瞧着过来的,功名?再好的功名也要活着才能享受的,一没人脉二没出身,在这里口花花的乱讲出风头,谁知道那天会不会出到去和淮阴侯作伴啊?还是安安静静的过这太平日子吧!后世清名臣张廷玉有语曰:万语万当,不如一默,我以为或就是这些家伙的心理写照。)
这样子呢,贾谊就更有名了,皇帝也开始觉得自己很有面子:你瞧瞧,我提的人怎么样?多长脸啊?于是就”超迁”他,就是不按制度,破格提拔了他,一年内就把他提到了太中大夫。
说起太中大夫,这可不是个小官,依《百官志》中的定义,太中大夫”掌论议,无员,秩比千石。”看见没有,千石啊,汉时人表示自己有志气,就说”欲求二千石。”就是要当大官(说起来,我们老家就出过这样一个家伙,在刘邦手下当官当了一段时间,没爬起来,就很生气的说:”大丈夫当不到二千石的官,还有什么脸面再回故乡呢?”接着竟然卷了一笔g一ng kuǎn逃掉了,不过他确实有点本事,后来还是回来了,刘邦也没有怪他(汉初时不重视干部的廉洁问题,只重视有没有反心,陈平分金,刘邦一点都不在乎,萧何自律,刘邦反而疑神疑鬼)并且他后来确实干到了两千石~_~)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太中大夫没有具体的人钱权力,主职是”掌论议”,就是站那儿耍嘴皮子,出点子,放在今天,大致等于是于是智囊,参谋一类的人物,其权威性则视皇帝对他们到底有多大信任。但在秦汉时侯,这个职务已经是干参谋能干到的顶点,是最高一级的参谋了。
在汉朝,干过这个职务的名人着实不少,譬如说服尉陀归汉的陆贾;曾使西域,通丝绸之路的张骞;改制汉法的刑法专家张汤;还有,那位大名鼎鼎的卫青卫大将军,在任车骑将军,出击匈奴之前,干得也是太中大夫。
无论怎么说,以贾谊的资历来说,这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重用了,上面说得那些人,除了卫青是外戚(就是皇后的亲戚,可以统称为”小舅子们”)身份,有卫子夫罩着外,其它人都是千辛万苦功成就之后,才被封到这个官位,那都是酬功的意思,而贾谊做为一个尚无寸功于天下的人竟可以干到这个位置,可以想见皇帝对他的信任,但,朝中官员在私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并不难想象。
那个时候的贾谊,还根本没有去操心这些事情,他只觉得热血沸腾,一门心思全是”人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之类的传统中国价值观,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以报答汉文帝对他的信重。
而,他的悲剧,也是自此而始。
中国古代讲究”立功立德立言”,就是说你有功劳不行,还要做表率,光做表率还不够,最好还能有思想,给写出来,让见不着你的人也能学习或者是了解(在这一点上,我们比西欧中欧那些斧头骑无鞍马的蛮子和南欧那些光裹块白布,一不小心就袒胸露乳的裸奔男强了不知几千几百倍出去,可惜几千年下来,写得多,烧得也多,后来又故步自封,屡失其机,结果现在居然被那些家伙反过来骑在头上腆着脸说什么文化传统真是一想到就火大,说远了,不提不提。)贾谊既然有志于政,当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政治理论和指导思想,所有这些,被很集中的体现在了他的《新书》里面。
看看,这个人是不是很嚣张,自己的政论集子居然叫《新书》,那别人的算什么?老思想?老冬烘?
但,反正,正如前面所说,贾谊这家伙在做人上,是一向都不怎么管这些事情的。
目前流传下来的《新书》一共有十卷,全部是政论,从小标题上就能看的很清楚:过秦,藩伤,大都,服疑,权重,制不定,威不信,匈奴,铸钱,劝学反正是只要你皇帝要操心的事我就论,政治军事,经济人事,统统都论。
(顺便说一下,这一点我倒一向不欣赏,常窃以为乃中华文化陋俗之一,要知道”术数有专攻”,那有真的百科全书啊?未下深功而议,又怎么可能切用合节?可惜几千年流风不减,至今还时时在电视上看见一些名人在乱讲社会教育,或是当红戏子想要教年轻人怎么作人,每见,必有忍不住想闯进去掴其三百的冲动。)
《新书》的完全结集,是在贾谊生命的最后阶段,且没有注明各篇幅分别成于何时,所以在目前的这个时间里,只能透过一些侧面的史料结合汉时大事迁变来推断《新书》中的那些内容是成于他第一次入朝期间。
对这一时期贾谊的政见,太史公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这些,的确是很重要,也早就该有人做的事情。
前面说过,刘邦这家伙是没什么文化的,而且自汉建后他也没有消停过:砍英布,砍彭越,砍韩信,砍韩王信(这家伙在史记中也有自己的列传,叫《韩信卢绾列传》,煞有其事的,还紧跟在《淮阴侯列传》后面,别人怎么说不管,反正我觉得这是太史公故意的,算是他老人家幽默细胞的一点体现。)中间还跑到白下被阙于氏围了一家伙,靠美人计才跑掉,还杂着要对付后宫里醋海翻波,诸母护子的春秋大戏,更没有精力管这些,他到底懒到什么地步呢?当初秦尚水德,色黑,按五行兴替学说,汉朝该是土德,色尚黄,可刘邦得志后怎么说?这家伙居然说,我看这黑色不错,咱也别改了,就它吧!
这是什么概念?就等于说当年中山先生逼得清帝退位后却没挂青天白日旗,还把那面大清龙旗抖出来忽悠!
当时他身边也没啥文化人,萧何陈平都是耍心眼收拾人的行家,在这上面不行,也懒得在这些虚的上和他叫劲,就随他的便,所以汉初时满朝上下一水的黑,跟《英雄》里那一群喊着”大王杀,大王杀。”的家伙没什么区别。(在这儿再开训两句:去年那个汉武大帝,据说挺好,可史实性的谬误简直多到能气死人,我换过台第一眼看见咱们汉文帝老人家着一身黄,笑眯眯的指挥着一群红衣服,当时就气得换回中央五。)
另外,刘邦这家伙在敬天帝时,为了强调自己确实是正牌子的黑帝,居然让加造了一座黑帝像,老皮老脸和几位传统天神摆在了一起,全不管自己当初还曾经以”赤帝子”的身份斩过一条大蛇,估计当初为他编这故事的几位兄弟这时都得哭死:你说咱们这是图嘛啊?
连这最重要的国家象征都没改,其它的可想而知,官制,地制,法制皆从秦制,礼乐除了搞了些皇帝专用的东东外,其它一概欠奉,要是一外国使节在秦始时离开,现在又回来了,估计一下都弄不清这国家已换主子了,弄不好到上朝时还以为上面坐得是嬴政老大的那位小皇子。
但这种事情,你老不改也不行啊,天底下知识分子这么多,懂规矩的人这么多,他们看着有气啊,所以说,改制一事其实并非贾谊一个人的主张,而是当时已经颇有势力的一派呼声,贾谊只不过是当时最早提出了完整的改制理论的人而已。
应该说,贾谊的这些理论还是对皇帝口味的,改革,创造新制度,新理论,谁不想啊,青史留名啊,可一群老人不干了,你个二十出头的小王八羔子,懂得倒多啊?这也嗡嗡,那也嗡嗡,tnnd,老子们提着脑袋帮高祖打下来的天下,难道还能由你小东西做主吗?于是就跳出来反对了。
史云: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后面两位仁兄说起来倒不算什么,那个东阳侯大名叫张相如(和司马相如一样都是”相如”哎),只是一个县侯,封地倒还不错,就是今天出十三香龙虾那地,当时在朝上的职位是大夫,不比贾谊高,冯敬当时是御史大夫,相当于今天的纪委人员和检察院的复合体,,但朝廷上象他这一号人多了没有,反正一个班都挡不住,他们那办公室叫”御史台”,看见没,人都多的论”台”了,单拽出一个来算啥呢?何况御史骂人,天经地义,要光他二位汪汪,估计也没谁放在心上。
可是,还有绛,灌两位哎。
绛,就是周勃,因为受封绛侯,所以喊他绛,这位爷解放前倒没多大功劳,和韩信彭越英布那是影都没得比,就占一老乡路线,是沛县人,另外也算勇猛,打起仗不要命,在平掉项羽之后”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本来侯倒不算啥,汉初那异姓王是一大票一大票的,韩信被一贬再贬都还是个侯,可他后来有大功劳于刘家啊!要不是他在北军那里露半拉肩膀一声吼,估计贾谊这官都指不定是在姓吕的手底下做;至于灌,叫灌婴,他干过什么事呢?一方面,周勃动手收拾吕家时,他立的功也不比周勃小,另一方面,和周勃一样,刘邦还是沛公时他就跟着了,后来则被调到韩信手下,算是个副军级干部,能指挥好几万人,当时项刘对峙,彭城一场恶战,刘邦逃得连儿子都推下车都不要才跑掉,之后四年间,整个徐州基本都在项羽手下,然后楚汉二次决战期间,他带了队人,打下邳,降彭城,等于说把刘邦的老家给解放了,而且,他还有最有名的一件大功,叫做:”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
看见没,韩信汲尽脑汁,十面埋伏,但真正让汉高祖大出掉这一口粗气的,还得多赖灌婴。具体来说,他就等于是”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里面抓住张辉瓒那个指战员,虽然张辉瓒是败在了主席那”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算度下,可要没这几位红军战士抓这一下,这阙词到底不好收尾是不是?
绛﹑灌﹑东阳侯﹑冯敬,这几个人都看贾谊不顺眼,咋办呢?上书踩他呗!
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汉初那时候,长安乃第一大城,关中实天下沃土,人们是不怎么瞧得起关外之人,所以他们首先训场,指贾谊为”雒阳之人”,相当于今天的北京上海人斜眼看看咱们外地人:你小子不就一阿乡吗?你丫那地方尽出民工了,跟你啦啦啥国家大事呀?!
接着说他”年少初学”,那一半也是提醒皇帝:您还年轻,老臣们见的世面多,而且忠心耿耿,您该听谁的,心里要有数啊!
又说他”专欲擅权”这就点得很透了,贾谊他可是要”擅权”啊!您可看清楚啊!
最后说他”纷乱诸事”,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只是顺着”擅权”两字向下说,那也很清楚,他要把什么事都搞乱掉。他们不承认贾谊这是在改革,说他是要搞混乱,不维护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那是啥意思?自古君王憎乱世,沾上这乱字还有个好吗?
这个汉文帝本身不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只是个代王,全靠绛灌他们大翻脸做掉了吕家才当上皇帝,这个面子不能不给啊,再说他仔细想想,这些人说的有理哎,也的确不能只听贾谊一个乱讲,要是什么都从头整起,一乱了他倒拍拍屁股就走,反正谁来了都要聘参谋,可我这皇帝怎么办啊?!就开始看贾谊不大顺眼,下面,就是”后亦疏之,不用其议”,开始不听他的了。
前面说过,贾谊本身就一参谋,只能提提建议,要是皇帝不听,他等于白扯,他是一门心思热血报国啊,没想到突然被整了这么一下子,就开始有点难受,可没想到,难受的还在后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与老婆坐卧不安在医院当中,长辈们似走马灯般来来去去,儿子却似是打定了”拖得一天是一天”的主意,全不理大夫们曾一脸严肃的向我保证说”马上就会出来,随时都可能出来!”,竟是半点面子也不予人。
倒也类我。
台风又来,雨又哗哗的落下,将尚存的热意打得点滴无存,坐在病屋的窗边,百无聊赖的翻着手中的史记,听着隔窗的秋雨,不禁想到,若还在学校,此时或应该携一本楚辞出觅善地阅之吧?
于是,忽然想到了贾谊,想要写一写他的故事。
贾谊这个人,是很奇特的一个现象,也是中国历史中特有的一类现象,在其它国家的历史文献或是历史传说当中,几乎没有这种事情。
他的声望很高,非常高,在史记当中有自己的列传,与屈原合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在整个史记一百三十篇当中,这是第八十四篇,在乐毅廉颇蔺相如田单鲁仲连诸人之后,排在吕不韦李斯蒙恬张耳陈余诸人之前。
这是何等安排?
史记是什么?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太史公是谁?千古第一史家,文著其名,史传其察,两千年来,从来没人敢于质疑他的公正,就象从来没人敢于批评他的文字。
乐毅,燕之名将,燕王以千里马骨之术引来,拜将伐齐,下七十余城,几绝齐怍,后来三国卧龙未曾成名之时,便每以管乐自比,可见其在先秦两汉时的声望地位。(顺便说一下,管是指管仲,用于齐,极谙治政,与他前后相关的故事很多,如齐恒公兄弟夺位,如临终前指易牙诸人不可信用,如”管鲍之交”,而对他最有名的赞美,则是孔子所说的:”微仲,吾其左袒乎?”,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孔丘现在应该还是一个不知何为文化礼数的野人吧?能让几乎看当时所有诸侯大臣都不顺眼的孔素王这样赞美,此人理政之功,可以想见一斑。)
廉颇蔺相如自不必说,将相和的故事,上过小学的都知道,他们再加上赵奢和李牧,乃是赵后期在强秦虎视下多年不坠的主要保障。(所以,后来廉颇垂老时,秦犹畏其复用,还特意使间恚其王前,便是有名的”尚能饭否”那个故事的来历。)
田单亦是名将,乐毅伐齐,下七十余城,独莒c即墨不坠,守即墨的便是田单,后来用反间计除乐毅,用流言诱燕激劝齐人士气,用火牛阵破燕军等等名计,皆由其而出,若不是他,怕早没了七国争雄,二帝并立的规模,可说乃存亡续绝之将,功不可比。
鲁仲连,这是我最欣赏的古人之一,一直有心单独写一篇他的故事,太平记里面的初代蹈海,名字叫作仲连,其实就是比着他的事迹打造的一个人物,在当时,他是极有名望的说者,曾经凭一个人的努力阻止了数场战斗的单方面崩溃,还曾经凭那无人可比的魅力和气势几乎是强迫着齐王投入了几次与秦的正面对抗,他最后的结局也很有名,很悲壮,因为不肯为秦臣,蹈海而亡(现在知道蹈海的来历了吗?其实和周总理的那首诗没什么关系,而是反过来,是因为选定了这个名字后才想到这首诗的。)决绝之处,可比不食周薇的伯夷兄弟。
看见没有,以上这些人物,没有一个普通人,每个人都强烈的影响了当时的历史,每一个都在那个时代中深深的打有自己的烙印,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将他们从历史当中抹去的话,很多历史事件都会重写,很多人甚至是国家的命运都会改变。
在他后面的人也不简单,吕不韦可称千古第一商人,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投资于”天下”的大商人,他的《吕氏春秋》至今犹有其值,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持着当时最强的秦的军政大权;李斯,秦始手下最受信任的相臣,一度曾是那种真正意义的”第二权力者”,在他手中产生了小篆,也是他将”书同文,车同规”等等理念细化为现实,推行天下;蒙恬,秦大将,北逐匈奴,建长城,后蒙谗而死,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如他尚在,由他来指挥秦军的话,根本都不会有机会打到巨鹿之役;张耳陈余,他们曾是秦未众多反叛者中最为著名和耀眼的势力,一度还曾有过”可以亡秦”的虚像,后来也不是被秦击灭,而是败于两人的反目内斗。
和前面的人一样,这些都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人,他们的存在与否,他们在很多关头的取舍与决策,会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死,会影响到甚至是整个国家的气运成败,他们,都是曾握有权力并根据自己的意志或是原则运用了权力的人,善恶另说,成败不论,但,他们的行动,毕竟都曾改变了身侧的世界,在他们走过的地方,都有着深刻到不可能忽视的脚印。
而,和这些人相比,屈原和贾生,就是两个非常刺眼的存在了。
他们也有强烈的意志,却从未能够贯彻到外部的世界,他们也有完整的观点乃至改变世界的方案,却从未有机会付诸实施。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失败者,终其一生,他们终于不能将自己最重视的能力奉献于他们最渴望奉献的存在,终其一生,他们终于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外化到那怕是一城甚至是一村人的身上。
(大家可以去看一看西洋人的史书,那里面从来不会给这样的人以认真对待,他们是一群务实到近乎残酷的家伙,只重视是谁第一个审请了专利,对设计却没有留下脚印的人毫无兴趣。)但,他们却列名于史记,那百分之九十的帝王将相都只能在里面有一点点记述,或甚至只能在年表中留一个名字的史记,那数千年来曾被无数人认真研读和思考过的史记,在那里面,他们拥有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一方天地。
你甚至还可以说三闾大夫也是有着他的脚印的,他有离骚,有天问,他是中国两传统之一的开创者,他是李白永恒的精神家园,只要一天还有人感兴趣于中国文学史,这位一生都在吟哦美人香草的孤愤者就不会被人忘记。
所以,我才要讲贾谊的故事,因为,他甚至连这也没有。
在史记里,一开始是这样说的: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再多一句嘴,贾生这两个字,就此而成,亦是中国文化中的特色符号之一,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里面,不然的话,只要看到这两个字,我们就知道一定是在讲贾谊了。
贾谊这个人,很年轻时就成名了,他是雒阳人(雒阳,就是今天的洛阳,是后来三国后期才改的名,改名的原因和五行兴替有关,这里不多说了。)十八岁就能读诗讲书,在当地非常有名,当时的地方官听说了他的名声,就把他召为门下,很欣赏他。(再打个括号,那时还没有后来的科举制,官员都是”征辟”的,就是由地方官和在地方有影响力的士绅们联合选拔推荐。)再后来,上来了一个新皇帝,汉孝文帝,就是”文景之治”的那个”文”,他听说那个地方官治政很有一套,而且年轻时曾经和李斯同学过(注意!就是上面那个李斯,就是他!),就把他提拔到了廷尉的位子上,这可不是小官,是当时朝中很重要的官位,放在今天,大致就等于最高法院的院长,有最终的量刑权和对法律典籍的最终解释权,虽然这权力当然还是在皇帝手里打转,但只要掰的有道理,皇帝一般也只是笑笑,不会硬要非刑。(和这关的故事也有几条很有名的,例如张释之,以后再说。)
顺便说一下,这个人姓吴,史记上只说他姓吴,没说他叫什么,而翻遍一部史记,也找不着关于他的第二处记载,所以也没法搞清他叫什么。
看见没有,虽然这个人的官路比贾谊顺的多,可,至少在太史公的心里,他的价值仅只是将贾谊荐入朝廷这一点而已,而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能知道有这个人并对他没什么坏印象,也只是因为他举荐过贾谊而已。
这个人既然欣赏贾谊,有机会当然还是会说他的好话,这一下汉文帝就也知道贾谊了,考察了一下后,就任用他做了博士。
解释一下,这个博士可不是今天的学位,是一种官名,又叫”博学士”,通常是替皇帝解释一些经典,起草一些诏书,通常都是由很有实力的学者担任,象很有名的”四皓”(差一点顺手打成”安刘四皓”,~_~),就是被张良请来,帮着刘邦那个傻儿子的四个家伙(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角里先生周术),就是”秦博士”,也就是秦朝时的博士。
因为当博士需要很强的专业素养,所以一般人是干不了的,那些贵人们也不会把自己的人向这里安插,来了也干不了,技术饭可不是凭老子是xxx的人就能吃的,又因为积累知识总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干这个的一般都是中年向上的人,还有很多白头发的老博士。
在这些人里面,当时才二十出头的贾谊是最年轻的一个,但他却一点儿客气或怯懦的意思也没有,并且,他的才华,也的确可以支持他的这种自信。
那时的皇帝其实基本上是没什么文化的,从那位斩蛇起义的汉高祖开始,一开口就是cu k一u村言,常会有些例如”废儒,竖子”之类的妙语向外乱蹦,可这种话当然不能落到诏书上面,所以所谓”书诏”这个工作基本上就是把皇帝的口语改造成很高雅的书面语的一个翻译过程。
但这一下问题就来了,翻译是什么?信达雅,那一条不到位都不行,妄表皇意?找死!妄匿皇意?找死!妄蔑皇意?更是找死!
当然,这种说话略有一点夸张,至少考史记汉书诸典,都没见过因未达君意而死的倒霉蛋,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所以每有诏议下,诸生都要”群议”,大家一齐讨论,其实说白了就是大家一齐签个名负责,要得罪就一起倒霉,谁也别想溜。
贾谊他不管这么多,少年得志,胸负大才,他啥也不怕,一有诏议下来,他就哗哗哗哗的”为之对”,而诸生一看,居然各人的想法全都被很恰如其份的表达了出来。那个叫佩服啊,于是都承认他最厉害,我们都比不上。
(其实,对这一段我一直有点怀疑,学问这东西是个水磨工夫,贾谊虽然大才,但要说能把这么多老博士都踩得哇哇的说不上来话,我还是觉得不大可能,照我的理解,很多事情,这些家伙未必是真做不到,但他们都是经历了秦未汉初的乱世过来的(那时汉建才二十多年,照年龄算,这些家伙至少也该是张良韩信这些人的平辈或稍小一点)什么没见过啊?汉初大杀功臣的血雨腥风,吕后用权时暗整朝政的阴骛手段,灌绛辣手屠吕的狠毒无情,他们都是亲眼瞧着过来的,功名?再好的功名也要活着才能享受的,一没人脉二没出身,在这里口花花的乱讲出风头,谁知道那天会不会出到去和淮阴侯作伴啊?还是安安静静的过这太平日子吧!后世清名臣张廷玉有语曰:万语万当,不如一默,我以为或就是这些家伙的心理写照。)
这样子呢,贾谊就更有名了,皇帝也开始觉得自己很有面子:你瞧瞧,我提的人怎么样?多长脸啊?于是就”超迁”他,就是不按制度,破格提拔了他,一年内就把他提到了太中大夫。
说起太中大夫,这可不是个小官,依《百官志》中的定义,太中大夫”掌论议,无员,秩比千石。”看见没有,千石啊,汉时人表示自己有志气,就说”欲求二千石。”就是要当大官(说起来,我们老家就出过这样一个家伙,在刘邦手下当官当了一段时间,没爬起来,就很生气的说:”大丈夫当不到二千石的官,还有什么脸面再回故乡呢?”接着竟然卷了一笔g一ng kuǎn逃掉了,不过他确实有点本事,后来还是回来了,刘邦也没有怪他(汉初时不重视干部的廉洁问题,只重视有没有反心,陈平分金,刘邦一点都不在乎,萧何自律,刘邦反而疑神疑鬼)并且他后来确实干到了两千石~_~)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太中大夫没有具体的人钱权力,主职是”掌论议”,就是站那儿耍嘴皮子,出点子,放在今天,大致等于是于是智囊,参谋一类的人物,其权威性则视皇帝对他们到底有多大信任。但在秦汉时侯,这个职务已经是干参谋能干到的顶点,是最高一级的参谋了。
在汉朝,干过这个职务的名人着实不少,譬如说服尉陀归汉的陆贾;曾使西域,通丝绸之路的张骞;改制汉法的刑法专家张汤;还有,那位大名鼎鼎的卫青卫大将军,在任车骑将军,出击匈奴之前,干得也是太中大夫。
无论怎么说,以贾谊的资历来说,这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重用了,上面说得那些人,除了卫青是外戚(就是皇后的亲戚,可以统称为”小舅子们”)身份,有卫子夫罩着外,其它人都是千辛万苦功成就之后,才被封到这个官位,那都是酬功的意思,而贾谊做为一个尚无寸功于天下的人竟可以干到这个位置,可以想见皇帝对他的信任,但,朝中官员在私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并不难想象。
那个时候的贾谊,还根本没有去操心这些事情,他只觉得热血沸腾,一门心思全是”人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之类的传统中国价值观,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以报答汉文帝对他的信重。
而,他的悲剧,也是自此而始。
中国古代讲究”立功立德立言”,就是说你有功劳不行,还要做表率,光做表率还不够,最好还能有思想,给写出来,让见不着你的人也能学习或者是了解(在这一点上,我们比西欧中欧那些斧头骑无鞍马的蛮子和南欧那些光裹块白布,一不小心就袒胸露乳的裸奔男强了不知几千几百倍出去,可惜几千年下来,写得多,烧得也多,后来又故步自封,屡失其机,结果现在居然被那些家伙反过来骑在头上腆着脸说什么文化传统真是一想到就火大,说远了,不提不提。)贾谊既然有志于政,当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政治理论和指导思想,所有这些,被很集中的体现在了他的《新书》里面。
看看,这个人是不是很嚣张,自己的政论集子居然叫《新书》,那别人的算什么?老思想?老冬烘?
但,反正,正如前面所说,贾谊这家伙在做人上,是一向都不怎么管这些事情的。
目前流传下来的《新书》一共有十卷,全部是政论,从小标题上就能看的很清楚:过秦,藩伤,大都,服疑,权重,制不定,威不信,匈奴,铸钱,劝学反正是只要你皇帝要操心的事我就论,政治军事,经济人事,统统都论。
(顺便说一下,这一点我倒一向不欣赏,常窃以为乃中华文化陋俗之一,要知道”术数有专攻”,那有真的百科全书啊?未下深功而议,又怎么可能切用合节?可惜几千年流风不减,至今还时时在电视上看见一些名人在乱讲社会教育,或是当红戏子想要教年轻人怎么作人,每见,必有忍不住想闯进去掴其三百的冲动。)
《新书》的完全结集,是在贾谊生命的最后阶段,且没有注明各篇幅分别成于何时,所以在目前的这个时间里,只能透过一些侧面的史料结合汉时大事迁变来推断《新书》中的那些内容是成于他第一次入朝期间。
对这一时期贾谊的政见,太史公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这些,的确是很重要,也早就该有人做的事情。
前面说过,刘邦这家伙是没什么文化的,而且自汉建后他也没有消停过:砍英布,砍彭越,砍韩信,砍韩王信(这家伙在史记中也有自己的列传,叫《韩信卢绾列传》,煞有其事的,还紧跟在《淮阴侯列传》后面,别人怎么说不管,反正我觉得这是太史公故意的,算是他老人家幽默细胞的一点体现。)中间还跑到白下被阙于氏围了一家伙,靠美人计才跑掉,还杂着要对付后宫里醋海翻波,诸母护子的春秋大戏,更没有精力管这些,他到底懒到什么地步呢?当初秦尚水德,色黑,按五行兴替学说,汉朝该是土德,色尚黄,可刘邦得志后怎么说?这家伙居然说,我看这黑色不错,咱也别改了,就它吧!
这是什么概念?就等于说当年中山先生逼得清帝退位后却没挂青天白日旗,还把那面大清龙旗抖出来忽悠!
当时他身边也没啥文化人,萧何陈平都是耍心眼收拾人的行家,在这上面不行,也懒得在这些虚的上和他叫劲,就随他的便,所以汉初时满朝上下一水的黑,跟《英雄》里那一群喊着”大王杀,大王杀。”的家伙没什么区别。(在这儿再开训两句:去年那个汉武大帝,据说挺好,可史实性的谬误简直多到能气死人,我换过台第一眼看见咱们汉文帝老人家着一身黄,笑眯眯的指挥着一群红衣服,当时就气得换回中央五。)
另外,刘邦这家伙在敬天帝时,为了强调自己确实是正牌子的黑帝,居然让加造了一座黑帝像,老皮老脸和几位传统天神摆在了一起,全不管自己当初还曾经以”赤帝子”的身份斩过一条大蛇,估计当初为他编这故事的几位兄弟这时都得哭死:你说咱们这是图嘛啊?
连这最重要的国家象征都没改,其它的可想而知,官制,地制,法制皆从秦制,礼乐除了搞了些皇帝专用的东东外,其它一概欠奉,要是一外国使节在秦始时离开,现在又回来了,估计一下都弄不清这国家已换主子了,弄不好到上朝时还以为上面坐得是嬴政老大的那位小皇子。
但这种事情,你老不改也不行啊,天底下知识分子这么多,懂规矩的人这么多,他们看着有气啊,所以说,改制一事其实并非贾谊一个人的主张,而是当时已经颇有势力的一派呼声,贾谊只不过是当时最早提出了完整的改制理论的人而已。
应该说,贾谊的这些理论还是对皇帝口味的,改革,创造新制度,新理论,谁不想啊,青史留名啊,可一群老人不干了,你个二十出头的小王八羔子,懂得倒多啊?这也嗡嗡,那也嗡嗡,tnnd,老子们提着脑袋帮高祖打下来的天下,难道还能由你小东西做主吗?于是就跳出来反对了。
史云: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后面两位仁兄说起来倒不算什么,那个东阳侯大名叫张相如(和司马相如一样都是”相如”哎),只是一个县侯,封地倒还不错,就是今天出十三香龙虾那地,当时在朝上的职位是大夫,不比贾谊高,冯敬当时是御史大夫,相当于今天的纪委人员和检察院的复合体,,但朝廷上象他这一号人多了没有,反正一个班都挡不住,他们那办公室叫”御史台”,看见没,人都多的论”台”了,单拽出一个来算啥呢?何况御史骂人,天经地义,要光他二位汪汪,估计也没谁放在心上。
可是,还有绛,灌两位哎。
绛,就是周勃,因为受封绛侯,所以喊他绛,这位爷解放前倒没多大功劳,和韩信彭越英布那是影都没得比,就占一老乡路线,是沛县人,另外也算勇猛,打起仗不要命,在平掉项羽之后”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本来侯倒不算啥,汉初那异姓王是一大票一大票的,韩信被一贬再贬都还是个侯,可他后来有大功劳于刘家啊!要不是他在北军那里露半拉肩膀一声吼,估计贾谊这官都指不定是在姓吕的手底下做;至于灌,叫灌婴,他干过什么事呢?一方面,周勃动手收拾吕家时,他立的功也不比周勃小,另一方面,和周勃一样,刘邦还是沛公时他就跟着了,后来则被调到韩信手下,算是个副军级干部,能指挥好几万人,当时项刘对峙,彭城一场恶战,刘邦逃得连儿子都推下车都不要才跑掉,之后四年间,整个徐州基本都在项羽手下,然后楚汉二次决战期间,他带了队人,打下邳,降彭城,等于说把刘邦的老家给解放了,而且,他还有最有名的一件大功,叫做:”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
看见没,韩信汲尽脑汁,十面埋伏,但真正让汉高祖大出掉这一口粗气的,还得多赖灌婴。具体来说,他就等于是”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里面抓住张辉瓒那个指战员,虽然张辉瓒是败在了主席那”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算度下,可要没这几位红军战士抓这一下,这阙词到底不好收尾是不是?
绛﹑灌﹑东阳侯﹑冯敬,这几个人都看贾谊不顺眼,咋办呢?上书踩他呗!
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汉初那时候,长安乃第一大城,关中实天下沃土,人们是不怎么瞧得起关外之人,所以他们首先训场,指贾谊为”雒阳之人”,相当于今天的北京上海人斜眼看看咱们外地人:你小子不就一阿乡吗?你丫那地方尽出民工了,跟你啦啦啥国家大事呀?!
接着说他”年少初学”,那一半也是提醒皇帝:您还年轻,老臣们见的世面多,而且忠心耿耿,您该听谁的,心里要有数啊!
又说他”专欲擅权”这就点得很透了,贾谊他可是要”擅权”啊!您可看清楚啊!
最后说他”纷乱诸事”,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只是顺着”擅权”两字向下说,那也很清楚,他要把什么事都搞乱掉。他们不承认贾谊这是在改革,说他是要搞混乱,不维护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那是啥意思?自古君王憎乱世,沾上这乱字还有个好吗?
这个汉文帝本身不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只是个代王,全靠绛灌他们大翻脸做掉了吕家才当上皇帝,这个面子不能不给啊,再说他仔细想想,这些人说的有理哎,也的确不能只听贾谊一个乱讲,要是什么都从头整起,一乱了他倒拍拍屁股就走,反正谁来了都要聘参谋,可我这皇帝怎么办啊?!就开始看贾谊不大顺眼,下面,就是”后亦疏之,不用其议”,开始不听他的了。
前面说过,贾谊本身就一参谋,只能提提建议,要是皇帝不听,他等于白扯,他是一门心思热血报国啊,没想到突然被整了这么一下子,就开始有点难受,可没想到,难受的还在后面。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