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2章 书店偶遇
路过一家看上去规模不小的印刷作坊,尚海带着黄杏和段猛信步走了进去。没想到刚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争执的声音。
“掌柜的,你给通融通融吧!这是家父一生的总结,我们做儿子的,哪有让家父心血荒废的道理。
钱不够没关系,我们会尽力去凑。只希望掌柜的尽量安排人手雕刻,能够让家父的心血早些呈现在世人面前。”
两个中年男人双手捧着一叠类似书稿的东西,不住和一个明显是掌柜模样的人商量。
作坊的掌柜却一脸的为难,嘬着牙花道:“不是我不肯通融,实在是有为难的事情。现在作坊里人手紧张,别说雕刻师傅,就连学徒都挤不出来。
你们是知道的,从京城里传来的《射雕英雄传》正在大卖。东家已经给我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赶出三千本的射雕。
很多达官贵人已经给了定钱,交货的日期也已经定下。作坊里现在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人,伙计们都在玩命地干。
这么个时候,哪里还能腾出时间来印别的书。别说你们钱不够,就算钱够我也想不出其他办法。
也就是看在戚大帅的份儿上,我才和你们说这么多。换做是旁人,早就轰出去了。两位戚公子,我这里实在是腾不出人手,要不二位高抬一步,去别家看看?”
作坊的掌柜虽然嘴上说的客气,但尚海还是敏锐地从掌柜眼中看出一抹不屑。
两位中年男人倒是没有发现,依旧十分老实地说道:“我们兄弟两个已经去了不少家,都是腾不出人手。你这里已经是最后的希望,要是连你们都不肯印,那整个福州,真不知道到底还有哪家能印。
家父一生为国,死后也没有留下积蓄,还望掌柜的能够通融通融。”
两位中年男人不住恳求,作坊的掌柜却只是摇头。
门外的尚海将前因后果听得真切,顿时气愤填膺,大踏步走了进来。
“给他们印,钱我出!”
听到声音,两位中年人又惊又喜,连忙甩脸看向尚海。
尚海郑重地向两人抱拳行礼,出声问道:“敢为二位的先人,可是鼎鼎有名的戚继光戚大帅?”
两名中年男子见尚海一脸的肃穆,忙抱拳还礼,答道:“小哥口中戚大帅,正是家父。我叫戚祚国,旁边这位是我四弟戚报国。
小哥儿方才出言准备资助我兄弟二人印书,不知祖上与家父有何渊源?”
戚继光虽然被后世评为民族英雄,但在当时的大明,地位实在算不上有多高。
大明整个文官系统一方面是借助戚继光的军事才能,一方面又对戚继光怀有深深的戒心,不断地进行打压。
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被归为“张党”,官职一撸到底,还受到清算,导致戚继光的晚年十分的穷困潦倒。
得了肺病拿不出看病的钱,几个儿子也仅仅在锦衣卫中当个闲职,得不到丝毫的重用。以至于戚继光的长子戚祚国想要将戚继光的书稿印出来,却拿不出印刷的费用。
为了完成戚继光临死前的遗愿,戚祚国往返奔波,四处募集钱财。本以为当初戚继光在浙江c福建绞杀倭寇,多少有些香火情。
哪知道却四处碰壁,没有一家印刷作坊,愿意资助戚祚国将戚继光的书稿刊印出来。正当戚祚国心生绝望的时候,却听说尚海愿意资助。
饱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戚祚国,才会因此询问尚海的祖上和戚继光有何关系。
没有回答戚祚国的问话,尚海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双手接过戚祚国手中的书稿。最上面的手稿名字叫《戚少保年谱耆编》,它是以戚继光的活动为主线,比较全面c真实的记载了戚继光的一生。
下面几本分别是《纪效新书》c《练兵实纪》和《止止堂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是戚继光撰写的兵书,而《止止堂集》则是戚继光历年所写的诗文。
见尚海崇敬的神情不似作伪,戚祚国点指着几份书稿介绍道:“《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是父亲一生练兵的总结,临死前托付我兄弟四人,将其刊行天下,为我汉人造福。
《戚少保年谱耆编》是我兄弟四人撰写的,为的就是将父亲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世人面前。
父亲一生为国为民,最是注重名声。没想到临死前却还要承受不白之冤,我们这些做儿子的,实在不忍心父亲名声被玷污,所以才写下了这份《戚少保年谱耆编》,只可惜唉!”
想着这段时间受到的冷遇,戚祚国长叹一声,心中充满了愤懑。
尚海却眉飞色舞地翻看着手中的书稿,暗呼自己捡到宝了。
“我与令尊非亲非故,只是一直仰慕令尊的为人。令尊剿灭倭寇,镇守北疆,可谓英雄。只可惜晚生二十年,无法得见令尊当面,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尚海拍着手中的书稿不住摇头,脸上满是遗憾的表情。戚祚国两兄弟对此类话早就听得耳朵磨出茧子了,心中不甚在意,唯独对尚海之前说的愿意资助印书的事情比较感兴趣。
这就仿佛在黑暗中见到一缕曙光,让兄弟二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戚氏兄弟强自按捺心神听尚海白话,脸上希冀的表情却越来越明显。
见胃口吊得差不多了,尚海扭身看向印刷作坊的掌柜,说道:“掌柜的,眼下的事情你也看见了。戚大帅的书稿由你负责印出来,缺多少钱,我给!”
印刷社的掌柜再次嘬了嘬嘴,轻轻摇了摇头。
“实在对不住,不是钱的事儿,是真的抽不出时间。如果各位不着急,等上一个月,半个月的,在下保证将这件事情办得利利索索。
如果着急刊印,那这件事情在下爱莫能助啊!”
印刷书稿,说一千道一万差的就是钱。戚氏兄弟要是手中有钱,书稿早就印出来了。无奈四兄弟继承的全是锦衣卫中的虚职,每月仅靠一些微薄的俸禄度日。
想要积攒钱财印书,根本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可偏偏戚继光剿灭倭寇,很多人在间接之中受过戚继光的恩惠。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掌柜的,你给通融通融吧!这是家父一生的总结,我们做儿子的,哪有让家父心血荒废的道理。
钱不够没关系,我们会尽力去凑。只希望掌柜的尽量安排人手雕刻,能够让家父的心血早些呈现在世人面前。”
两个中年男人双手捧着一叠类似书稿的东西,不住和一个明显是掌柜模样的人商量。
作坊的掌柜却一脸的为难,嘬着牙花道:“不是我不肯通融,实在是有为难的事情。现在作坊里人手紧张,别说雕刻师傅,就连学徒都挤不出来。
你们是知道的,从京城里传来的《射雕英雄传》正在大卖。东家已经给我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赶出三千本的射雕。
很多达官贵人已经给了定钱,交货的日期也已经定下。作坊里现在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人,伙计们都在玩命地干。
这么个时候,哪里还能腾出时间来印别的书。别说你们钱不够,就算钱够我也想不出其他办法。
也就是看在戚大帅的份儿上,我才和你们说这么多。换做是旁人,早就轰出去了。两位戚公子,我这里实在是腾不出人手,要不二位高抬一步,去别家看看?”
作坊的掌柜虽然嘴上说的客气,但尚海还是敏锐地从掌柜眼中看出一抹不屑。
两位中年男人倒是没有发现,依旧十分老实地说道:“我们兄弟两个已经去了不少家,都是腾不出人手。你这里已经是最后的希望,要是连你们都不肯印,那整个福州,真不知道到底还有哪家能印。
家父一生为国,死后也没有留下积蓄,还望掌柜的能够通融通融。”
两位中年男人不住恳求,作坊的掌柜却只是摇头。
门外的尚海将前因后果听得真切,顿时气愤填膺,大踏步走了进来。
“给他们印,钱我出!”
听到声音,两位中年人又惊又喜,连忙甩脸看向尚海。
尚海郑重地向两人抱拳行礼,出声问道:“敢为二位的先人,可是鼎鼎有名的戚继光戚大帅?”
两名中年男子见尚海一脸的肃穆,忙抱拳还礼,答道:“小哥口中戚大帅,正是家父。我叫戚祚国,旁边这位是我四弟戚报国。
小哥儿方才出言准备资助我兄弟二人印书,不知祖上与家父有何渊源?”
戚继光虽然被后世评为民族英雄,但在当时的大明,地位实在算不上有多高。
大明整个文官系统一方面是借助戚继光的军事才能,一方面又对戚继光怀有深深的戒心,不断地进行打压。
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被归为“张党”,官职一撸到底,还受到清算,导致戚继光的晚年十分的穷困潦倒。
得了肺病拿不出看病的钱,几个儿子也仅仅在锦衣卫中当个闲职,得不到丝毫的重用。以至于戚继光的长子戚祚国想要将戚继光的书稿印出来,却拿不出印刷的费用。
为了完成戚继光临死前的遗愿,戚祚国往返奔波,四处募集钱财。本以为当初戚继光在浙江c福建绞杀倭寇,多少有些香火情。
哪知道却四处碰壁,没有一家印刷作坊,愿意资助戚祚国将戚继光的书稿刊印出来。正当戚祚国心生绝望的时候,却听说尚海愿意资助。
饱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戚祚国,才会因此询问尚海的祖上和戚继光有何关系。
没有回答戚祚国的问话,尚海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双手接过戚祚国手中的书稿。最上面的手稿名字叫《戚少保年谱耆编》,它是以戚继光的活动为主线,比较全面c真实的记载了戚继光的一生。
下面几本分别是《纪效新书》c《练兵实纪》和《止止堂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是戚继光撰写的兵书,而《止止堂集》则是戚继光历年所写的诗文。
见尚海崇敬的神情不似作伪,戚祚国点指着几份书稿介绍道:“《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是父亲一生练兵的总结,临死前托付我兄弟四人,将其刊行天下,为我汉人造福。
《戚少保年谱耆编》是我兄弟四人撰写的,为的就是将父亲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世人面前。
父亲一生为国为民,最是注重名声。没想到临死前却还要承受不白之冤,我们这些做儿子的,实在不忍心父亲名声被玷污,所以才写下了这份《戚少保年谱耆编》,只可惜唉!”
想着这段时间受到的冷遇,戚祚国长叹一声,心中充满了愤懑。
尚海却眉飞色舞地翻看着手中的书稿,暗呼自己捡到宝了。
“我与令尊非亲非故,只是一直仰慕令尊的为人。令尊剿灭倭寇,镇守北疆,可谓英雄。只可惜晚生二十年,无法得见令尊当面,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尚海拍着手中的书稿不住摇头,脸上满是遗憾的表情。戚祚国两兄弟对此类话早就听得耳朵磨出茧子了,心中不甚在意,唯独对尚海之前说的愿意资助印书的事情比较感兴趣。
这就仿佛在黑暗中见到一缕曙光,让兄弟二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戚氏兄弟强自按捺心神听尚海白话,脸上希冀的表情却越来越明显。
见胃口吊得差不多了,尚海扭身看向印刷作坊的掌柜,说道:“掌柜的,眼下的事情你也看见了。戚大帅的书稿由你负责印出来,缺多少钱,我给!”
印刷社的掌柜再次嘬了嘬嘴,轻轻摇了摇头。
“实在对不住,不是钱的事儿,是真的抽不出时间。如果各位不着急,等上一个月,半个月的,在下保证将这件事情办得利利索索。
如果着急刊印,那这件事情在下爱莫能助啊!”
印刷书稿,说一千道一万差的就是钱。戚氏兄弟要是手中有钱,书稿早就印出来了。无奈四兄弟继承的全是锦衣卫中的虚职,每月仅靠一些微薄的俸禄度日。
想要积攒钱财印书,根本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可偏偏戚继光剿灭倭寇,很多人在间接之中受过戚继光的恩惠。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