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奉天靖难最新章节 > 奉天靖难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四十七章 出兵与立储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二,泰宁卫上下已经是一片肃杀之意,前日斥候传来消息,弘吉剌特部的领地上的确发现了数以万计的骑兵。

  “报殿下,撒叉河上游发现敌军踪迹,大约万余余人,骑步约在五五之数,领兵的乃是也速迭儿部的那图哈!”

  一名探子纵马飞驰到朱权身前然后下马大声说道。

  “来得好,顾盼c王宝诚!国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便是尔等报效朝廷的时候,尔等两卫以王宝诚为首,立即前往撒叉河上游设伏,孤会让率领熟悉情况的牧民充当向导,尔等务必击败这支也速迭儿部的前锋,搓其锐气!

  同时牢记,敌军主力若至,则立即率兵掩遁,万万不可恋战!”

  “下官遵命!”

  听到朱权令王宝诚为首,顾盼的眼眸之中有一丝不服之色闪过。

  大宁左卫和右卫不论是战斗力还是功绩,一向都是不论上下,但是现在朱权却令王宝诚为首。

  不过顾盼并非不知轻重之人,他清楚此行的重要性。

  历来两军开战,军心便是重中之重,而往往在初战之中获胜能够极大的鼓舞军心。

  特别是眼下对于兵力处于劣势的明军来说,这第一站乃是必须要赢得。

  就在顾盼和王宝诚领命退下之后,朱权身边的一个幕僚开口说道:

  “殿下,大宁左右两卫固然有兵一万有余,但是敌军兵力同样在万余人,是否再增派一些军队?”

  “呵呵,王先生,你多虑了,敌军以雷霆之势压来,若是派军多了,容易形成缠斗之势,到时,敌军主力若至,那么我军想要从容撤出便是不易,毕竟我军之中步卒不在少数!”

  固然也速迭儿部落乃是西蒙古霸主,但是不论是何等规模的游牧部落也不可能做到全军皆是骑兵。

  骑兵虽然是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之王,一匹优良的战马和一个优秀的骑兵却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

  的确,蒙古人是生在马背上的民族,而当年蒙古人也正是胯下耐力出色的蒙古马征服了大半的世界。

  但是一万名骑兵征战需要携带两万余匹战马,而当年蒙古西征之时,当时骑兵的标准配置是一人三马,而十匹马之中所能产出的合格战马也不过三到四匹,其余的不过驽马之资。

  就以眼下乌日兰的六万东征军来说,其中骑兵有两万五千人,步卒三万五千余人,而携带的战马则达到了六万余匹。

  “大宁左右两卫,乃边军之精锐,虽只万余人,但是战斗力不可小视,孤之所以只派两卫之军设伏,除了考验顾盼和王宝诚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让全军上下看看清楚,我军与也速迭儿军队一对一的情况之下,胜败谁属!”

  听了朱权的话,他身后的这名王姓幕僚不由的颔了颔首,虽然朱权说的有些混乱,但是这名幕僚却能够明白朱权的意思。

  “对了,传令陈忠,让他率领大宁前卫跟随在大宁左卫之后二十里,以备不时之需!”

  朱权说完,便返身回到了帐中,而此刻帐中明军将领和朵颜三卫的各部头人大都集中在了这里,而在大帐中间,一个诺大的沙盘摆在了地上。

  这沙盘却是朱权在得知也速迭儿骑兵出现之后,立即召集了熟悉弘吉剌特部的泰宁卫牧民而后根据他们的印象制成的。

  朱允炆在谣言案中的表现不仅挽回了自己的声誉,同时更是让洪武帝对自己的这个长孙更加的爱惜起来。

  不可否认,洪武帝乃是一代英主,但是这并不代表洪武帝属意自己的继承人便是如同他自己一般。

  自登记称帝之后,洪武帝便非常喜欢史记,而其中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和二十四史中的隋史更是洪武帝看的最多。

  秦朝和隋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二世而亡!

  秦始皇和隋文帝无疑都是一代雄主,而他们创建的帝国同样都是强盛一时,但是为何不过数十年,只经二世便亡这是一个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在洪武帝看来,自己的继承人不能是那种嬉戏怠政的人,例如秦二世。

  也不能是那天资甚高c处处展露强权之人,例如隋炀帝。

  打天下虽难,但是如何守住这份天下却是更难!

  因此,在洪武帝看来,朱允炆虽然性格上偏弱,但却是一个最为合格的守成之君!

  大明已经是统御四海,其余之地不论是北还是南,在洪武帝看来都是蛮夷之地,夺之根本无用,只会空耗国力,这一点洪武帝在皇明祖训之中更是强调了多次,为此甚至还确立了十大不征之国!

  而且朱允炆注重亲情,这一点是洪武帝最为看重的。

  明朝的藩王制度乃是洪武帝亲手创建的,他自然清楚其中的利弊。

  若是洪武帝之后的君主乃是一强势之人,那么可以说这藩王制度立即就将被推翻,而到时候便是一场朱明皇室内部的血斗。

  当然洪武帝并不认为自己分封的这些藩王会造反。

  此前已经说过,这些藩王就藩的藩国虽都是繁华大邑,但是其手上护卫兵力不过万人之数,而这些大邑往往都是各地都司兵力部署的焦点,藩王胆敢有异动,那么不受藩王节制的都司便会立即出手拿下。

  因此,只要这些藩王聪明的话,在洪武帝看来,根本就不会造反。

  眼下,在对谣言一事的处理之上,朱允炆充分将自己仁厚的一面展露了出来,试想连这些造谣中伤自己的人都能放过,那么朱允炆又怎么会对自己的至亲下杀手。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初八,一则消息震动了天下。

  洪武帝在朝会下颁下圣旨,正式确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就在百官向换上一身皇储礼服的朱允炆行礼之时,大殿一侧稍后的位置上,朱允熥低着头与大殿之中的其余人等一般向朱允炆行大礼,但是没有多少人注意到的是朱允熥的肩膀却是一上一下的,低着头的脸上已经满是愤慨之色,显然其情绪不安至极。

  不过高坐在御座世上的洪武帝却对朱允熥的表现洞若观火。

  没错按照礼法来说,朱允熥才是名副其实的嫡子,他才拥有被皇太孙的资格。

  但是洪武帝之所以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自有他自己的思量。

  除了因为朱允炆乃仁孝之人外,朱允熥头上的“不祥之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朱允熥其人性格上存在缺陷。

  可能是因为太子妃难产致死,朱允熥成长过程之中多受宠溺的缘故,与朱允炆相比,朱允熥的性格无疑是跋扈骄横的。

  这一点纵然朱允熥在洪武帝的面前表露不出来,但是对以锦衣卫为耳目的洪武帝来说,朱允熥的表现瞒不过洪武帝的眼睛。

  正因如此,洪武帝曾经想过,若是立朱允熥为皇太孙,那么等他百年之后,朱允熥无疑将会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另一个隋炀帝。

  而这对于期望朱明皇朝千秋万代的洪武帝来说是万万无法接受的,哪怕只有那么一丁点的可能性,洪武帝也要将其扼杀与摇篮之中,因此洪武帝才会选择无视朱允熥。

  想到朱允熥,洪武帝又想到了蓝玉。

  蓝玉是洪武帝的爱将,但是蓝玉的性格缺陷同样显著,如徐达c常遇春之流虽是名将,但万事以谦恭,从无骄横跋扈之资。

  但蓝玉却截然不同,那年蓝玉纵兵毁关的事情,至今洪武帝记忆犹新。

  “老顾,行了,别一脸晦气的模样,这次宁王殿下派你我两卫出战,乃是对我等的看重,我知殿下让你以我为首,你心中不忿,但眼下可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此战若胜,日后回返大宁,我定摆下一桌向你致谢!”

  顾盼和王宝诚率领大宁左右两卫离开了翁牛特部的驻地,虽然顾盼并没有刻意显露出来,但是王宝诚还是能够看出他脸上的不忿之意。

  当然,顾盼为何至此,王宝诚心中还是有数的,还不是因为谭刚一事。

  要知道在大宁左卫之中,谭刚一贯都称得上是一员猛将,因此也受到了顾盼的看重,但是在最后,谭刚却被剥夺了军职,这让顾盼心中一直有着一个疙瘩。

  王宝诚说完之后,顾盼只是斜了他一眼说道:

  “此战的重要性,我自然清楚,王指挥使放心,我大宁左卫定不会有辱我大明军威!不过王指挥使,碍于殿下颜面,我一直没多说,谭刚这些年在我大宁左卫之中出生入死,难道这还不值那百亩田地!”

  顾盼刚一说完,王宝诚便黑了脸

  “顾盼,话可不是你这么说的,谭刚的确出生入死这么多,但那秦云难道就该死啦?都是我大明军中的将士,不过就是军职不同,哪来那么多的高下之分!”

  顾盼没好气的冷哼了一声,看到顾盼这个样子,王宝诚心中也是有点来火了。

  “我告诉你,顾盼,你我二人拼比了十几年,一直没有了结论,这次就和你来个了结!若是此次,我大宁右卫的表现在你大宁左卫之下,那么我回返大宁之后到你府上负荆请罪。而若是你大宁左卫拖了后腿,那么顾盼,军法无情,就是到了宁王跟前,我也定不饶你!”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