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党小组最新章节 > 党小组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六章 3

  3

  韵清:

  我回了一趟天津。又一次回到生养我们的城市。办妥该办的事,已是黎明破晓时分。天亮后我便踏上了返程的路途。我在天津逗留的时间,只不过半天零一个整夜,脚步匆匆就像一位过客。我们双方的父母,自然没有机会去探望了。

  我急着回到队伍上去,不光是放心不下那里的工作,更担心如果接到西撤命令,部队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我要和我的同志们在一起,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令我感到奇怪的是,从踏上返程路途的那刻,我便感到了时间的急迫——这虽是自然,但没有人知道,这种急迫来自于你——我觉得是在追随着你的步调,若迟了半步,便会错失与你重逢的机会。

  我在唐山下了火车。坐一辆马车赶到玉田,恰遇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苏林。苏林告诉他,抗联大部队已往北开拔。他们接到上级发来的电报,电报上说,如实在不能坚持,可退回平西。同时部队也接到有关方面传来的情报,说敌人已分成七路,对冀东开始了大范围围剿他之所以留下来,是四纵队从每个大队临时抽调一个连队,组成三个支队,由他负责领导,以后将坚持战斗在冀东山地。他问我:你是留在我这儿,还是准备回到抗联部队去?我自然要回到原来的部队。那你这样走路,怎么会赶得上他们?他这样笑着问我。接下来又说,我送你匹马算了。再给你派两名战士,他们带你抄近路走。你们现在出发,天黑之前,或许能追得上他们。

  韵清,那是我第一次骑马。初始虽有“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快感,却渐渐感到那鞍鞯犹如刀背,一下一下削着我的屁股。我被前后两名骑马的战士夹在中间,屁股疼得实在难受,也无法让坐骑停下来休息。当马匹载我进入山地,骑行速度虽有减缓,我却失去下马的能力,感觉身体被固定在马背上。夹紧马肚的两腿,以及紧攥马缰的两只手,都如镶了铁条,完全不能伸张。但庆幸的是,我们终于渡过了滦河,据迎面碰到的士兵说,抗联部队就在河的对岸

  暮色低垂之时,依稀能看到从河流浅滩处涉水过来的士兵。混沌河水泛着铁器淬烧后幽暗的冷光,将他们的身影镀成赭红,像一块块在河流中浮动的石头。马天目下得马来,瘫坐在河坡上。他不解地看着自河滩上弓腰爬上来的人们。从他们的衣着判断,这些人的身份虽和当地农民无异。但在这住户散落的山区地带,这样一大批人纠集在一起,有人手里攥着枪,显然是抗联士兵。他想开口问问,但那些人显然在躲避着他,看他一眼,便将目光仓皇避开。而另有一些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一边拧着湿衣服,一边光着屁股大摇大摆从身边走过。

  直到一个身背大刀的少年经过,马天目这才见到一张熟识的面孔。少年也认出了他,站住了。不待马天目发话,那少年便开口问:马政委,真要跟我叔叔他们回家,还能杀得了鬼子吗?

  马天目瞬间明白这些人的去路,不禁心有戚戚,毅然说道:不能!

  那他们说,鬼子杀过来,我奶和我妹妹没人保护,我们去平西杀鬼子,又有什么用!

  暮色沉降。少年焦虑而茫然的面孔变得模糊不清。只看得清系在刀环上的红绸,在他背后飒飒飘动。马天目般说道:孩子,你不能回去。你离开部队,只能看着奶奶和妹妹被鬼子欺负,你非但杀不了他们,反而会被鬼子杀掉。说到这里,马天目挣着身子,站起来,冲走上河坡的人群高喊:老乡们,如果你们有保家的心愿,就不要离开部队。即便你们回去,呆在家人身边,以你们个人的力量,也保护不了他们的。只有我们大家在一起,才有力量消灭鬼子。我们去平西,是为了积蓄力量,等来年春天,我们还是会杀回冀东的。

  有人站住了。有人停顿了一下脚步,仍旧朝河坡上走,身影很快消失在河坡后面。那背刀少年和马天目站在一起,每从他面前经过一个熟识的人,他便按辈分招呼他们,近乎哀求般让他们别走。从河坡下走上来的人越聚越多,渐渐在他们周围聚起一支队伍。

  马天目问少年:刘司令的队伍现在哪里?

  少年指一指河的对岸,说,他们走不多远,天快黑了,他们会停下来宿营的。我们涉过河去,便能追上他们。

  下半夜,夜露凝重,篝火像山区夜色里隐秘的花朵。正是这些篝火,引领了他们的道路。战士们横七竖八围篝火而睡,依稀能看清他们睡相狰狞的脸。等找到刘志远时,刘志远还坐在篝火边没有休息。他将一只水壶递给他。马天目饥渴难耐,仰脖喝了一口。不想却干咳一声,全都吐了出来。吐在旁边的篝火上,使那火苗忽地窜了几窜。马天目说,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喝酒!刘志远收住促狭的笑,说,那么好的东西,都被你糟蹋了接着叹口气,说,夜里冷,心里烦,喝两口酒,解乏啊。

  他们简单聊了聊队伍上的情况。说到战士们对撤往平西是否有意见时,刘志远说,意见肯定是有的,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盼着来年春天,再打回冀东呢!马天目朝夜色里张望,暗自叹了口气。他仍旧对部队西撤充满疑虑,但事已至此,也毫无办法。有四纵队的消息吗?他问。四纵队已渡过白河了。刘志远说,上午有人送信过来,说通往白河的这一路上,已出现小股敌人来骚扰我们。让我们务必小心,加快行军速度。马天目听了一惊,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还会有大批的敌人出现,在路上拦截我们。从明天开始,我们应改在夜里行军,白天找地方隐蔽起来休息。刘志远说,今天很晚了,看明天的情况再定吧。

  黎明时分起了淡淡的雾。从山上望下去,见队伍犹如排开的长龙,在雾中若隐若现。这是一只穿了杂色衣服的队伍,愣眼瞅去,给人一种奇怪感觉。他们不像打仗的士兵,倒像出来赶街的农民。成群,边走边聊。数量之众,实在令人惊讶。有人肩上扛着土枪,有人手里拎着大刀片和红缨枪,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穿着土灰色军装,腰里斜挎子弹袋,装备和姿态才像正规的战士。他们或许经历过战斗的残酷,所以不苟言笑,沉默前行。却像水滴一样,被淹没在这驳杂队伍的洪流中。

  马天目站在一处石崖上,满目忧戚地朝这支队伍望着。他的行装看上去十分简单。身穿一件土灰色军装,腿扎绷带,腰里挎一把驳壳枪。当初去天津之前,留在队伍里的衣服毛毯都被大家分掉了,就连刘志远都以为他会赶不上队伍。除身上这套装备,他仅剩了一套衬衣衬裤,披在肩上的这件暗绿色雨衣,是刘志远送他的,是以前暴动时缴获的日本人的战利品。除此之外,再无长物。那匹别人赠送的栗色战马也算他的物品,但它那么瘦,应该是一匹老马了。牵马少年是应了刘志远的吩咐,做了他的警卫员。此刻,马牵在少年手中,静静站在他的身后。马天目跳下石崖,朝山下的队伍里汇集。他看一眼走在身边的少年,忽然对他有了一种莫名的亲近。

  你有枪了?他问。

  少年欣喜地掂了掂手里的步枪,说,嗯。是刘司令员送我的,说要保护你的安全。

  你打过枪?

  没打过。但我很快会学会的。

  那把大刀还留着啊?

  舍不得丢。少年有些羞涩。其实这是我家里的一把铡刀,让铁匠改制的。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铁蛋,姓李,他们都叫我小李。

  哦,小李他一声。走路的姿势有些奇怪。

  马政委,你怎么不骑马呢?

  他发出一声苦笑。昨天半日的颠簸已散了他的骨架,他宁愿走,此刻也不愿骑马。他说,如果你累,就把枪和行李都放在马背上吧。

  马是让你来骑的。况且我不累。你身上的那把驳壳枪如果嫌重,我可以帮你拿一下。

  他摆手制止了他。全然不顾少年对“枪”的兴趣,晃悠悠在前面走。有人不时赶到他们前面。又有人不时停下来,和他打着招呼。

  山区的气候有些莫测。时令虽已至十月,但走到中午时分,还是有些酷热难耐。部队在走出遵化山界时,遭到小股敌人袭击。枪声从身后响起,虽不密集,却在空寂山谷间发出异样回声。很多人蹲在一条溪边饮水,听到枪声,不禁慌乱起来。刘志远派人,赶到队伍后面去查问情况,回来时禀报说,敌人埋伏在一座山头,人数应该不多,要不要派人去消灭他们?马天目问道:被截在后面的部队人数还有多少?有人禀报说,应该不多。所幸伤亡也不算严重,只有几个人负伤。他阻止了刘志远的冲动,而是劝他下命令说,应该让队伍加快行军速度。那赶不过来的弟兄怎么办?刘志远这样问。他无从回答。却清楚地意识道:枪声会引来更多的敌人。这样一支在狭长地带缓慢行军的队伍,无异于一只笨重爬虫,从后面追上来的,以及在前面堵截躲在暗处的敌人,谁都会抽冷子咬上你一口,将这支庞大队伍撕咬得七零八落。那些被阻截下来的士兵,犹如爬虫的手臂和腿脚,手臂腿脚断了也要跑啊!如果顾忌太多,整支队伍只会面临被蚕食的危险。

  一切都如马天目所预料的那样。随着行军的逐渐深入,沿路所受的袭击几乎令人无暇顾及。他不敢想象在潮河,以及平绥铁路这些重要的关隘,敌人若设下埋伏,这支笨重队伍将会面临怎样的灭顶之灾。

  第二天的行程还算平静,只不过很多人脚底都打了血泡。翻越蓟县狗背岭长城时,零星枪声再度响起,陡峭山路几乎让平原上过来的士兵们难以应对,更何况还有这围追堵截的敌人。有人失足从山崖下跌落,莫名丢了性命。那匹栗色战马也受到惊吓,险些冲下悬崖。所幸的是马天目当时并未骑在马上,他正拽着马尾巴向山上攀爬,眼睁睁看着鞍鞯掉落马背,垂直向山崖下滚落,后背惊出一身冷汗。

  自冀东山地通往兴隆县界的那一路上,部队不得不改在夜晚行军。黑漆漆山路上,依稀可见枪刺青白的反光。杂沓脚步声常常将栖在树顶的鸟雀惊飞起来,于孤寂山林间发出凄绝的啼叫。此时的夜行者们饥肠辘辘,有时便会忘记白天所经历的恐惧,为一口吃食也不惜丢了性命。却只能行至午夜,方能接到进村休息的命令。在冀东所属的那一带山区里,山民们说话的口音还保持着与平原的近似,有时还会认出一个远房亲戚来。一整个村子的烟囱总会在夜半冒起炊烟,招待这些行路者们填饱肚子。再找避风的地方囫囵睡上一觉。只是睡得正酣,便会被粗暴地喊醒。队伍要在天将亮前离开村子,躲进山林隐蔽。

  这样一路下来,虽安全了许多,但行军速度却变得异常缓慢。上万人的队伍已被切割得零零散散,有时几天也联络不上。传令兵冒着危险,在陌生山地间来回穿梭。有时他们身边会出现几张陌生面孔,那是与前方失散的士兵,或是从后方单独突围出来的士兵。他们衣衫褴褛,惊惶的眼神像遭到追杀的麋鹿。更多坏消息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无不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抗联三路副司令陈宇寰阵亡,他率领的三个总队瓦解溃散;洪麟阁率领的抗联队伍在马伸桥北遭到敌人截击,副司令员洪麟阁身中数弹,余部由李楚离c杨效昭带队继续西撤,但大部分士兵或突围时遭到剿杀,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回家的路途中被俘虏;昌黎支队在西撤途中,行至遵化宫里村一带宿营,日伪军步骑兵将村子包围,一个营的人全部殉难这算是打仗吗?就像挨宰的兔子。我的那些弟兄们死得好惨!这些人说到最后,往往会痛哭失声。怎么办?现在有家回不去,往前走又不知道会不会白白送死!他们睁着通红的眼睛,将痉挛的手抱在怀里,发出这样的诘问。被问话者往往不知怎么回答,只能徒劳地安慰他们几句。

  行至兴隆山地,敌人伏击的次数虽有减弱,部队却陷入另一种困境。每当进入一个山村,但见满村空寂,牲畜皆都不见。石砌的墙壁上生着衰败茅草,每当打开一户人家的门扉,见院落里布满尘埃,印着人和鼠类的脚印。有家在附近的士兵说,兴隆归热河省管辖,热河是满洲国的属地,日本人清剿甚严。有些老乡,为了躲避日本人的骚扰,早就逃到临县的山区里去了。或投奔亲戚,或像野人一样在山林中生活。但看村外梯形田地,又没有半点荒芜的样子。士兵说,那些老乡肯定经常回来。山区的人,惜命一样怜惜着田地,春天悄悄播下种子,中间再偷偷回来,呵护庄稼;舍不得自己的家,有时夜里也会跑回来,将那破烂房舍打理一番。如今秋收已过,打下来的粮食肯定埋在某个地方。

  依据这士兵的提议,每当部队进入一座山村,士兵们便像田鼠一样,去附近的山林中搜寻。有时在一座隐蔽的山洞内,或是有人为痕迹的土层下,猜谜一样找到一些未经处理的粮食,一些玉米棒子c谷物c或是土豆他们欣喜若狂地将他们挖出来,过了秤,或是估算着斤两,写清这些粮食的出处,留下钱票,放在村公所内。但这种幸运并未持续多久,在途径兴隆山地的那一带,越往纵深里走,越少见人烟,挨饿是常有的事。只能饥寒交迫地捱过黑夜,天亮后进山,找些野果充饥。

  即将走出兴隆山地,潮河渡口遥遥在望。部队却遭到一次惨痛伏击。刘志远派三大队大队长曹致福率三百人去应敌。敌人异常狡猾,他们不与迎面而来的抗联部队做正面交锋,却蚂蟥一样,死守住出山的关隘,咬住主力部队不放。整支队伍都处在慌乱与被动中。半个时辰不到,部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所有人不得不放弃逃生念头,拿起枪和躲在暗处的敌人作战。有一人负伤倒下,便有众多的族亲去拯救他,即便一具尸体,他们也舍不得丢弃。这不可取的宗族间的观念,瘟疫一样传染了大多数人,使得整支队伍毫无战斗与防御能力。直到夜色降临,周围出山的垭口才恢复了平静。通往潮河渡口的开阔地带涌满了士气低沉的人们。他们围着身负重伤的亲人一筹莫展,甚而发出难以抑制的哭声。

  马天目一瘸一拐在滩地上跋涉,茅草漫过膝盖,使他的步履更为艰难。他崴伤了脚踝,暂时与刘志远失散。他急需找到他,以便商量部队尽快渡过潮河的方案。夜色凄迷中虽看不清周围士兵脸上的表情,但他们的哭泣与咒骂声却深深感染着他。一路的所见使他心情越发沉重。等找到刘志远,见他正在为一件恼火的事情大发雷霆。

  有人要逃走吗?

  是的。那个追随在刘志远左右的参谋长伏在他耳边说。想逃走的都是你带出来的人。

  做逃兵,真丢我的脸!把人给我带过来。

  有数人五花大绑,被推到刘志远面前。他们身后簇拥着更多的人。有人齐刷刷跪下,茅草高过他们头顶,他们像是要隐伏于茅草之中,借以掩饰自己的羞愧。但不屈的声音却高过众多人的沉默。

  大哥,我想回家,并不是贪生怕死!这不是在打仗,这是在白白送命!我想带兄弟们回到老家去,照样打鬼子,照样闹革命!

  当初我们是怎样歃血为盟的!

  不求同生,但愿同死!大哥啊,可我们不能就这样白白死掉啊!

  刘志远在暗黑中沉默着。他没有更多的道理会讲,但张口说话时,语气间仍旧有掩饰不住的苍凉:我们虽是兄弟,但既然跟了队伍,便要有队伍的规矩。做了逃兵,一是丢我冀东子弟的脸,我刘志远绝不答应!二是队伍有队伍的纪律,在这关键时刻,逃兵必须要受到严惩!

  大哥,我不想给你丢脸,杀了我也不足惜,可带弟兄们这样走下去,我们从家里带出来的人,最后又能剩下多少!大哥,你要给家里人留个种啊!你要给等在家里的父老,有所交待呀!

  刘志远无言以对。有些羞恼地挥挥手,传令士兵,将临阵脱逃的人,全部给我枪毙!

  众生喧哗,皆在他面前齐刷刷跪下。青白月光照彻之下,那些跪伏的身影好像河滩上的石头。站着的士兵兀自不动,他们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命令。

  马天目喊了一声,从跪伏的士兵中间走过,他走得磕磕绊绊,不时伸手杵一下跪倒的士兵的肩膀。走到刘志远身边,低声对他耳语几句。又转过身,放大声音说:同志们,父老乡亲们,当初我们一同从冀东这块热土走出来,抱定打鬼子护家园的信念。走到这一步,实属不易,辛苦你们了,也难为你们了。现在我们面临进退维谷的处境——渡过潮河,跨过平绥铁路,便是我们的再生。有愿意一同和我们走下去的,我们欢迎,等到达平西,我们休养生息,重新壮大,来年再杀回冀东。如果有愿意回家的,我们也不阻拦,愿意发给路费。看现在的形式,回家的路也千难万险,只愿你们好自为之,顺利抵家之后,不要做那日伪的帮凶。安分耕田,等我们部队打回去,到时候我们再一起闹革命。

  跪倒的人群站起来。有人除掉身上的枪械,默不作声放在马天目脚下,想了想,又解下身上多余的物品,和枪械放在一起。那些紧抱枪械的人站成一排,默不作声,沉默中自有一种坚定。有家族中的长辈走到晚辈面前,低声呵斥着什么。却遭到拒绝。一个瘦弱的中年人走到小李面前,压低声音说,放下枪,跟叔回家!

  不回!小李说。

  叔叔哑了嗓子,你不回,我咋跟你奶交待!咋跟你死去的爹妈交待!你要有个三长两短,我咋有脸回去,我咋有脸见你奶!

  小李声音嘶哑,压抑着哭腔,我不回,就不回!

  叔叔愣了片刻。忽然蹲在地上,左右开弓扇着自己的嘴巴。

  小李蹲下,抱着叔叔,说,叔,你想回家,就回好了。告诉我奶,别惦记我

  一旁的队伍里有些混乱。一位年轻人推开自己的长辈,哑着嗓子喊:想当初,咱们村里十几个老少爷们,一起出来闹革命,别人不怕死,我也不怕死!我不想做孬种!

  那个做长辈的人无地自容,踌躇片刻,返身将枪捡起来,回到队伍中。

  想回家的人自动站成一个散乱的阵营,有那自尊心强的人,先自迈开脚步,走出人群,却对来路充满惶惑,站在远处,想约了伴走。

  小李的叔叔蹲了片刻,还是站起来,恓恓惶惶朝人群外走,他的身后,尾随了几个同样恓惶的身影。

  小李忽然追出去,尾在叔叔身后,一边发出少年喑哑的哭泣,一边嘴里发出嘶吼:胆小鬼,怕死的胆小鬼!你当初是咋说的,不丢下我,帮我给爹妈报仇!

  叔叔忽然停下,哭号一声,抱住小李。叔侄俩相扶着,重新回到队伍中。

  沉默的队伍发出和小李同样的嘶吼,伴着难以抑制的哭声:胆小鬼,胆小鬼!声音低沉,虽不连贯,却在间歇处裹挟了从远处传来的c潮河迅猛的涛声。更多的人返回,捡起枪,站进队伍。始终默不作声的刘志远不由高叫了一声:好样的!你们不愧是我冀东的子弟!

  队伍重新集结。连夜泅渡潮河。有先头部队已涉到对岸去了。延后的人虽有焦虑,但他们不肯丢下那些负伤的亲人。夜风将河水的浪涌声清晰传送,在那样一种低沉而恣肆的咆哮声中,不时会响起几声沉闷的枪响——那是不愿拖累自己亲人的伤兵,将枪管探进嘴里,用脚趾扣动扳机,开枪自杀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