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正文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如做好事
修行佛法的人,中午一般是不睡午觉的。这个习气,对我来说已经十多年了,但从到了这崇圣寺以来,莫名其妙地被大众所同化,居然悄悄改变了,改变得一点痕迹也没有。
有一个说法,说自己变一个习惯,需要14天的周期,最开始的72小时,是最难受的。比如戒烟,第三天的戒断反应最为明显。这也许是人类习惯的顽固性。有意思的是,在面临绝境,人类不吃不喝,在恐惧之下,靠意志力支撑的时间,普遍也在72小时。所以在大型灾害救援行动中,有黄金72小时的说法。
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者纯属偶然。
但我不睡午觉,几乎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不吃晚饭也是这样的,身体自然过渡过来,没有什么痛苦。可见,习惯还是习气,在大环境改变后,自然适应之,是有这个能力的。
“万师兄,你上午听完怎么样?”我跟他从斋堂出来后,有一段简短的对话。
“讲的虽然很技术,只是目前用不上。”他不作价值判断,只作实际判断,一个善于思维的人,也自然过渡到实用主义了吗?
中午的气温是最好的,正好都可以打坐,在这茅篷内,享受片刻的表面宁静,其实,大多数人与我一样,内心乱得很,靠打妄想浪费时间。
“上午讲实际,讲功夫,讲运用,讲方法,有过来者,听了或许觉得受用。但没有到过的人,恐怕就无能为力了。大家要想想,学了这么久,为什么一点消息也没有?是你错了?我错了?佛错了?”
嗨!这正是我与万师兄的疑惑,为什么,以我们的努力与聪明,无法走得一个效果出来。不能光用宿世慧根来解释,也不能光用所知障来解释。如果此生不得消息,我何必在此浪费时间?
“我讲的是技术,没讲基础。你们想,那些武术好的,都有个特点,就是有力量。如果没力量,你再学好多花拳绣腿的技术,也没得用,上不得擂台。如果有了力量,只一套十路谭腿,就十个动作,就可以行走江湖了。我不是瞎说啊,历史上就有这么个人。你们念佛参禅不得力,是因为没力量,只要力量上来了,什么都快了。”
这是他总结的原因,按此说法,我与万师兄没得消息,也是没力量造成的。但力量在哪里呢?如何练习呢?
“你们要练力气,怎么办呢?当年乐天居士问鸟巢禅师佛法大意,禅师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乐天居士反问到:三岁小孩也晓得。禅师回到:八寻老翁行不得。大家想想,这里面有什么深意?”
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从因果学说来说,这是有道理的。只不过,实行起来难。人们都在比较与算计中前进,行好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前程,这就是俗人吧。
“后面一句好理解吧?就是不做坏事,这是尊崇佛祖以戒为师的。但前一句呢?点出了智慧的来源,慈悲心,善行,是慈悲心的体现。如果善行成为你的习惯,就好像是一个长期锻炼的人,智慧的力量就自然长了起来了,何愁没有消息呢?”
这个解释有点绕,但我可以这样理解。善行是积累慈悲心的,而慈悲心就可以达到无我的境界,无我既是智慧,也是成就了。观法无我,达到无我,就得法了。
他突然话锋一转:“虚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岁,过了百岁一天还能走好几十里路,身体为什么那么好呢?按他的说法,善行,对身体对心理都很好,这是善的果报,大家听懂了吗?我看有的人在点头,好像懂了。其实不太懂这里面的道理的。我当时就没懂,过了这几十年,才知道,善行不仅是治五毒的良药,也是出三界的仙丹。这个灵丹妙药,你自己就可以练,我还有什么可教给你们的呢?”
这话如果作为劝我们行善的话,有作用。但如果理解它,就非常困难。几个内涵外延完全不同的概念,如何联系起来,如何发生作用,不是我这种人暂时可以理解的。
“任何宗教,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都是教人做好事、做好人、行善道,行善程度的深浅是生天的根本。行善道,接近于禅定。一般人以为只有形式上的念佛、拜佛、打坐叫学佛,如果心理行为、外在行为、喜怒哀乐等种种习气没有转变,你纵然修了一辈子,能不能生到初级的天还成问题,而且相当成问题。能够一生修到人中再来,死后不走入畜牲道、地狱道,已经是第一等了不起了。”
善是道德要求,在社会上有积极意义。对于个人未来的际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何况,谁来证明呢?
“所以,要想生天,必须有道德,有心理行为的善行与禅定功夫的配合。禅定不一定是打坐啊!而是心理行为的宁静。真行善的人,心理行为自然宁静。宁静是禅定根本的基础,宁静程度的深浅就是禅定层次的深浅。那么,要想心理做到宁静,必须改进心里的情感、情绪、思想和外在的行为,绝对的静止,才能进入真正宁静的状况。”
不学会日中一食,不学会坐稳蒲团,当然是当不好和尚的。
“一般人盘腿打坐、练气功、听呼吸、念佛、持咒、观
想,这是非常消极的修定,几乎不可能得定,因为这是你坐在那儿,暂时把自己的思想、心理行为,找了另外一个东西作寄托。譬如听呼吸,到临死时,呼吸停了,你听什么呢?又如你念咒,到了四大分离时,念头、意识提不起来,你又念个什么呢?你马上失去依靠。在没有依靠之时,你的心理状态,平生坏念头的习气,统统彻底地浮现、爆发。那个时候,你说我会打坐、念咒、听呼吸,想宁静下来,几乎是不可能,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除非你有见地,定力够。所以,光靠禅定打坐的功夫而想成道生天,那是自欺。”
这正是我近两年来的状况,用尽心思,就是降伏不了自心,总处在混乱的思维与情绪里。
“成道生天的道理很简单,从心理、行为开始,往善的方面来努力,要把自己的脾气、个性、思想、动作、言语等种种不好的习性、习惯,痛下决心的彻底改正过来。因此,从行善入道,念念为善,才有生天成佛的希望。”
有时改变习气并不难,如同我睡午觉。只是大环境好了,改起来也快。但是改心思和个性,就比较困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佛学不是大、小乘的分别,真正的佛学是五乘道,首先修“人道”——八关斋戒是天人的基本;其次才能修小乘的“声闻道”;再进一步修小乘的“缘觉道”;然后才是大乘的“菩萨道”。当然,五乘道只有一心,因此也可称为一乘道,本来一心而已。换句话说,就是从修正心理行为开始。”
这种专业名词,我还比较生疏。
“修十善业道一切善行,业报就生天,生哪個天是看你修十善业道的功德到什么程度。我们老问哪里是天堂哪里是地狱。你高兴时就如同在天堂,你苦闷时就如同在地狱。你体会一下,俗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一个长期处于快乐的人,是不是就生活在天堂?”
这只是个比喻,与万法由心相关。但是,我们要追求,是死后的确实境界,不仅仅拿心情来当饭吃。
“所以啊,应该发大悲心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这样才能够脱离无边的苦海,露出真如本来的清净光明,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如。所以叫作客尘,这是中国文学加上去的。本性的光明是主体,外界的染污叫作客尘,靠修行才能把主体显示出来。”
客尘与真如,如果与善有关,那就将善与智慧联系起来了。
“譬如我们中国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乐。平常看了这四个字,大家不大在意,因为把它看成是一个传统式的教条条文,把它当做鼓励人家的话。其实不是的,人的心理非常怪,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会不安、不快乐,内心不对劲,这个不安不对劲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假使你真正无条件绝对地行善,帮助人家,有利于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这只能说明,善对心理因素的影响,这还不够。
“好多理论我不细讲,因为大家也没兴趣。我只讲结论与体会。真正修一切善,救助众生,人性的光辉自然发生,智慧便逐渐发起来了。一念善心起,智慧必然开展,甚至立刻就变。这就说明了一种唯心的功能,在善恶差别的作为上,它的作用是有这样大。”
这联系了善与智慧,但不讲推导过程,就像老师,只说公式,不讲例题。
“善的力量只能拿物理的道理作比方,而没有办法用物理学的方法去作说明。因为心的道理的微妙,不是观察物性那类方法所能界定的。这可由你自己去测验看,做一件真正的善事,自己内心有讲不出来的舒服,那一天觉也睡得特别地好,特别痛快。因此如果这样累积善行下去,那个自性的光明,你不要打坐,不要盘腿,都出来了。”
通常,许多并不是出家的人,他做了很多好事,并不为名为利,这种行为,大家称他为菩萨,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要知道,菩萨不仅是道德成就,更是智慧成就。
“盘腿打坐修禅定是消极的行为,不敢去为恶而已,还少积极的善行。所以,菩萨道是积极地行善,你不要打坐,禅定境界一样地到达,而且到达得很快。要说捷径,这就是捷径了。”
这里面是如何的转换关系,我不太愿细想。毕竟,佛教中有一个词,叫做,不可思议。
“如果大家在心行、行愿方面没有动摇,不要谈四禅八定,更不要想谈证果。老实说,一个人真做了一件善行,这一天盘个腿打坐看看,马上就不同,气脉马上就不一样,心境马上就扩大了,这个是绝对不能欺骗自己的事。不要说真正善的行为,或内在的善心,今天如果真把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解决了一点,那个境界就不同一点。所以我们坐起来不能空,心境空了,就得找找看,看今天自己的病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今天上座不能空?你的心念在贪瞋痴慢疑当中,一定有个东西挂在那个地方。这是阿赖耶识的问题,不是第六意识的事情。如果没有检查这个,光是打打坐求一点空,求一点功夫,没有用的,奉劝你不要学道,你会把自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有一个说法,说自己变一个习惯,需要14天的周期,最开始的72小时,是最难受的。比如戒烟,第三天的戒断反应最为明显。这也许是人类习惯的顽固性。有意思的是,在面临绝境,人类不吃不喝,在恐惧之下,靠意志力支撑的时间,普遍也在72小时。所以在大型灾害救援行动中,有黄金72小时的说法。
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者纯属偶然。
但我不睡午觉,几乎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不吃晚饭也是这样的,身体自然过渡过来,没有什么痛苦。可见,习惯还是习气,在大环境改变后,自然适应之,是有这个能力的。
“万师兄,你上午听完怎么样?”我跟他从斋堂出来后,有一段简短的对话。
“讲的虽然很技术,只是目前用不上。”他不作价值判断,只作实际判断,一个善于思维的人,也自然过渡到实用主义了吗?
中午的气温是最好的,正好都可以打坐,在这茅篷内,享受片刻的表面宁静,其实,大多数人与我一样,内心乱得很,靠打妄想浪费时间。
“上午讲实际,讲功夫,讲运用,讲方法,有过来者,听了或许觉得受用。但没有到过的人,恐怕就无能为力了。大家要想想,学了这么久,为什么一点消息也没有?是你错了?我错了?佛错了?”
嗨!这正是我与万师兄的疑惑,为什么,以我们的努力与聪明,无法走得一个效果出来。不能光用宿世慧根来解释,也不能光用所知障来解释。如果此生不得消息,我何必在此浪费时间?
“我讲的是技术,没讲基础。你们想,那些武术好的,都有个特点,就是有力量。如果没力量,你再学好多花拳绣腿的技术,也没得用,上不得擂台。如果有了力量,只一套十路谭腿,就十个动作,就可以行走江湖了。我不是瞎说啊,历史上就有这么个人。你们念佛参禅不得力,是因为没力量,只要力量上来了,什么都快了。”
这是他总结的原因,按此说法,我与万师兄没得消息,也是没力量造成的。但力量在哪里呢?如何练习呢?
“你们要练力气,怎么办呢?当年乐天居士问鸟巢禅师佛法大意,禅师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乐天居士反问到:三岁小孩也晓得。禅师回到:八寻老翁行不得。大家想想,这里面有什么深意?”
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从因果学说来说,这是有道理的。只不过,实行起来难。人们都在比较与算计中前进,行好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前程,这就是俗人吧。
“后面一句好理解吧?就是不做坏事,这是尊崇佛祖以戒为师的。但前一句呢?点出了智慧的来源,慈悲心,善行,是慈悲心的体现。如果善行成为你的习惯,就好像是一个长期锻炼的人,智慧的力量就自然长了起来了,何愁没有消息呢?”
这个解释有点绕,但我可以这样理解。善行是积累慈悲心的,而慈悲心就可以达到无我的境界,无我既是智慧,也是成就了。观法无我,达到无我,就得法了。
他突然话锋一转:“虚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岁,过了百岁一天还能走好几十里路,身体为什么那么好呢?按他的说法,善行,对身体对心理都很好,这是善的果报,大家听懂了吗?我看有的人在点头,好像懂了。其实不太懂这里面的道理的。我当时就没懂,过了这几十年,才知道,善行不仅是治五毒的良药,也是出三界的仙丹。这个灵丹妙药,你自己就可以练,我还有什么可教给你们的呢?”
这话如果作为劝我们行善的话,有作用。但如果理解它,就非常困难。几个内涵外延完全不同的概念,如何联系起来,如何发生作用,不是我这种人暂时可以理解的。
“任何宗教,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都是教人做好事、做好人、行善道,行善程度的深浅是生天的根本。行善道,接近于禅定。一般人以为只有形式上的念佛、拜佛、打坐叫学佛,如果心理行为、外在行为、喜怒哀乐等种种习气没有转变,你纵然修了一辈子,能不能生到初级的天还成问题,而且相当成问题。能够一生修到人中再来,死后不走入畜牲道、地狱道,已经是第一等了不起了。”
善是道德要求,在社会上有积极意义。对于个人未来的际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何况,谁来证明呢?
“所以,要想生天,必须有道德,有心理行为的善行与禅定功夫的配合。禅定不一定是打坐啊!而是心理行为的宁静。真行善的人,心理行为自然宁静。宁静是禅定根本的基础,宁静程度的深浅就是禅定层次的深浅。那么,要想心理做到宁静,必须改进心里的情感、情绪、思想和外在的行为,绝对的静止,才能进入真正宁静的状况。”
不学会日中一食,不学会坐稳蒲团,当然是当不好和尚的。
“一般人盘腿打坐、练气功、听呼吸、念佛、持咒、观
想,这是非常消极的修定,几乎不可能得定,因为这是你坐在那儿,暂时把自己的思想、心理行为,找了另外一个东西作寄托。譬如听呼吸,到临死时,呼吸停了,你听什么呢?又如你念咒,到了四大分离时,念头、意识提不起来,你又念个什么呢?你马上失去依靠。在没有依靠之时,你的心理状态,平生坏念头的习气,统统彻底地浮现、爆发。那个时候,你说我会打坐、念咒、听呼吸,想宁静下来,几乎是不可能,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除非你有见地,定力够。所以,光靠禅定打坐的功夫而想成道生天,那是自欺。”
这正是我近两年来的状况,用尽心思,就是降伏不了自心,总处在混乱的思维与情绪里。
“成道生天的道理很简单,从心理、行为开始,往善的方面来努力,要把自己的脾气、个性、思想、动作、言语等种种不好的习性、习惯,痛下决心的彻底改正过来。因此,从行善入道,念念为善,才有生天成佛的希望。”
有时改变习气并不难,如同我睡午觉。只是大环境好了,改起来也快。但是改心思和个性,就比较困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佛学不是大、小乘的分别,真正的佛学是五乘道,首先修“人道”——八关斋戒是天人的基本;其次才能修小乘的“声闻道”;再进一步修小乘的“缘觉道”;然后才是大乘的“菩萨道”。当然,五乘道只有一心,因此也可称为一乘道,本来一心而已。换句话说,就是从修正心理行为开始。”
这种专业名词,我还比较生疏。
“修十善业道一切善行,业报就生天,生哪個天是看你修十善业道的功德到什么程度。我们老问哪里是天堂哪里是地狱。你高兴时就如同在天堂,你苦闷时就如同在地狱。你体会一下,俗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一个长期处于快乐的人,是不是就生活在天堂?”
这只是个比喻,与万法由心相关。但是,我们要追求,是死后的确实境界,不仅仅拿心情来当饭吃。
“所以啊,应该发大悲心修一切善行,救一切众生,这样才能够脱离无边的苦海,露出真如本来的清净光明,离彼无边客尘垢染,显现真如。所以叫作客尘,这是中国文学加上去的。本性的光明是主体,外界的染污叫作客尘,靠修行才能把主体显示出来。”
客尘与真如,如果与善有关,那就将善与智慧联系起来了。
“譬如我们中国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乐。平常看了这四个字,大家不大在意,因为把它看成是一个传统式的教条条文,把它当做鼓励人家的话。其实不是的,人的心理非常怪,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会不安、不快乐,内心不对劲,这个不安不对劲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假使你真正无条件绝对地行善,帮助人家,有利于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这只能说明,善对心理因素的影响,这还不够。
“好多理论我不细讲,因为大家也没兴趣。我只讲结论与体会。真正修一切善,救助众生,人性的光辉自然发生,智慧便逐渐发起来了。一念善心起,智慧必然开展,甚至立刻就变。这就说明了一种唯心的功能,在善恶差别的作为上,它的作用是有这样大。”
这联系了善与智慧,但不讲推导过程,就像老师,只说公式,不讲例题。
“善的力量只能拿物理的道理作比方,而没有办法用物理学的方法去作说明。因为心的道理的微妙,不是观察物性那类方法所能界定的。这可由你自己去测验看,做一件真正的善事,自己内心有讲不出来的舒服,那一天觉也睡得特别地好,特别痛快。因此如果这样累积善行下去,那个自性的光明,你不要打坐,不要盘腿,都出来了。”
通常,许多并不是出家的人,他做了很多好事,并不为名为利,这种行为,大家称他为菩萨,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要知道,菩萨不仅是道德成就,更是智慧成就。
“盘腿打坐修禅定是消极的行为,不敢去为恶而已,还少积极的善行。所以,菩萨道是积极地行善,你不要打坐,禅定境界一样地到达,而且到达得很快。要说捷径,这就是捷径了。”
这里面是如何的转换关系,我不太愿细想。毕竟,佛教中有一个词,叫做,不可思议。
“如果大家在心行、行愿方面没有动摇,不要谈四禅八定,更不要想谈证果。老实说,一个人真做了一件善行,这一天盘个腿打坐看看,马上就不同,气脉马上就不一样,心境马上就扩大了,这个是绝对不能欺骗自己的事。不要说真正善的行为,或内在的善心,今天如果真把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解决了一点,那个境界就不同一点。所以我们坐起来不能空,心境空了,就得找找看,看今天自己的病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今天上座不能空?你的心念在贪瞋痴慢疑当中,一定有个东西挂在那个地方。这是阿赖耶识的问题,不是第六意识的事情。如果没有检查这个,光是打打坐求一点空,求一点功夫,没有用的,奉劝你不要学道,你会把自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