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收获与征税(网络未修好,先上一章)
"第二天开始,墨梅就不在跟着家人下田,而她的任务就是看好院子里晾晒着的,昨天收割回到并已经脱粒的稻谷。一是防止飞鸟啄食,二是防止家里的鸡鹅或别家的家禽跑来啄食,三是怕万一突然下雨,总有人尽快收拾一下。墨梅很尽责,搬了张小板凳,坐在屋檐下。虽然有点无聊,但还是静静的看着,拿着一根小竹枝随时驱赶飞来的鸟儿,还时不时拿个木耙子翻弄一下晾晒的稻谷,好让稻谷晒得更均匀透彻一些,干得快些。
二哥墨杰除了早晨,才会跟着墨家人一起去地里收割。在接近中午,黄氏回家煮饭时,墨杰就会跟着回去。然后呆在家里,和墨梅一起负责看守晾晒的稻谷。毕竟墨杰年纪还比较小,不适应长时间跟着在田里干活。而且到了中午c下午的时候,太阳太烈,还是让孩子呆在家里,帮忙做点事就好,免得中暑什么的。
也就如此,黄氏回家除了做饭炒菜,烧水,送饭送水,还有就是煮点绿豆汤,等大家回来就能喝一些,解解暑气。这大热天干活,不但是要保证体力,还得保证身体健康。这绿豆汤也很简单,就是将几把绿豆洗干净,放锅里,然后加入半锅水一起煮。等绿豆都烂了,就放一点点糖下去,这样可以了。糖得也不多,只是让绿豆汤有一点点甜味,但也很不错了。放的这些糖,也不是白糖或冰糖,那些都更贵。放都是黄糖或黑糖,也有可能是红糖,但一点不影响绿豆汤的味道,而且清热解毒效果更好。这大热天回到家,能喝上一碗放凉的绿豆汤,还是很舒服的享受来着。
在稻谷收割过程中,田里不免会遗落些稻谷的颗粒。这些遗落的稻谷颗粒,在穷人家也是会捡回去的。但捡得再干净,还是有个别是留在土地缝隙或泥土里的。墨梅也不想浪费这些零星遗落的稻谷颗粒。人或许不容易找出这些散落的谷粒,或者嫌麻烦,嫌浪费时间。但家禽捡食这些谷粒,就比人容易得多了。墨梅就想了办法,用草打结链接成几米长的草绳子,弄了二十多条。然后,用草绳一头绑住家里的二十二只鸡和两只鹅的一只脚,又将草绳一头绑到几根树枝上。最后,将二十几只鸡鹅全部赶到自家收割完的田里,让它们捡食遗落的谷粒。树枝插在田里不同位置,这样二十二只鸡和两只鹅就能分散开来觅食,鸡和鹅也不能跑到其他地里。这样家里每天的喂食就省了,但在这几天又是最丰盛的日子。家里的鸡鹅们也不用困着,也算是放出来觅食了。同时又不用担心和提防,家里的这些鸡和鹅会偷吃自家正在晾晒的稻谷,或者跑到别人那捡食了别人家的粮食。
经过四天时间,墨梅一家人,终于将十亩水稻收割完毕。同时,第一二天先收割的稻谷,已经部分晒干并入仓了。在稻谷晾晒干之后,爷爷墨山和爹墨樑称量了一下。十亩水田共收三千七百多斤稻谷,平均亩产三百七十斤左右,墨家的十亩水田的品质还是比价平均的。
六月初收的冬小麦,亩产也有两百多斤,七亩地就有一千七百多斤。当然,现在说的这些,都是未脱壳或去皮的亩产量,而不是净产量。如果计算净产量,得要在亩产量的基础上扣除十分之二三的重量了。一个成年人正常一年消耗的净产量粮食,大概是三百到四百斤。未成年人或小孩消耗量,对比成年人会减少三分之一到一半。如果按照这样算的话,墨家一家七口人,四个成年人,一个未成年,两个小孩,那样一年下来,消耗的粮食就要一千多斤。除了叫税和口粮,还真没有多少剩下的。但毕竟没有几户农家会天天吃米饭或白面的。大多是以粗粮为主,米饭和白面都是偶尔一顿而已。就算墨家宽裕些,吃米饭和白面频率次数都多些,但大多也是每天或隔天一顿而已。大多时候也是以粗粮为主,或者粗粮和精粮参和着吃,或者煮粥,或者玉米面粗面白面混合制作食用。也就这样,才能多省下一些稻谷和小麦。只要第二季的水稻没问题,今年粮食保证基本充足是没问题的。而且会有余粮,也可以拿些粮食出去换钱。
只是丰收的喜悦没保留几天,这交夏税就来了。重山村的村长召集了村里每户人家代表,看人到齐了,就说:“各位乡亲,今年的下税的征收文告已经下达,我转述一下相关内容,,大家自己听好了。今年夏税是十税一,也就是一亩地如果是亩产三百斤的话,就要交税三十斤,必须以粮食交税。而且还有徭役税和人头税等赋税。徭役税就是,满十六周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成年男子都必须交徭役税,否则要征调去做徭役一个月,就是用劳动代替交税。而人头税,年满十六周岁的都必须交。徭役税和人头税都是一钱银子,也就一百个铜钱,可以交现银,也可以用粮食代替。官府在两天后有人到村里收税,各家回去都提前准备好。”。
这里货币主要是金c银和铜钱,当然也有银票什么的。现在的一两金子等于十两银子,一两银子等于十钱银子,一钱银子等于一百个铜钱,也就等于一两银子换一千个铜钱。蔬菜c鸡蛋c粗粮什么的,无论是买还是卖,一两个铜钱就有交易。稻谷和小麦价格虽然贵些,但顶不住产量低啊。收粮的或卖给粮店,没去壳也就只有六到八个铜钱一斤的价格。而到了外面,在粮店再买白米或白面,价钱至少却是翻倍的,几乎都是二十个铜钱以上一斤。所以,除非很急需要钱用,否则一般人家都不会将手上的粮全卖出去。
这税收跟往年是一样的,税负也是不轻不重,倒没有引起大家太多争议。但每年到收税的时候,大家心里总是有那么点嘀咕和难受。特别对于一些地少人口多,又没有其他收入的人家,这赋税也算是很重的。这一年到头的收成,除了留下口粮,就没有多少能剩下用来生活花费了。而且到了十月还有一次秋税,也就是一年两税。还好,每年除了这几项固定税收,已经好久没出现其他苛捐杂税了,否则那才叫凄惨。
这税收,也别想着有什么逃避私藏减低的想法。大家种什么粮食,每种粮食种多少亩,什么样品级的田,每季之初,都由村长记录好上交给官府备案。到了收税的时候,官府就凭记录,按照各品级田地的一般平均亩产量的标准,来向各户人家征收相关赋税的。比如按照稻谷上等田亩产四百五十斤c中等田亩产三百四十五斤c下等田两百五十五斤的标准,来向每户收取赋税。按十税一,上等田一亩交四十五斤c中等田交三十四点五斤c下等田二十五点五斤。当然,也还好,这些都是按亩产量收,而不是净产量收。
这样也出现一个问题,一些人家勤快些的,或者地虽然登记了中等,但实际是中等稍好的,亩产就有可能超过一般平均标准,交了税,能留下的粮食就比一般的多些了。就像墨家今年的亩产,那就是能多留一些粮食。如果没照顾好田地和庄稼,导致亩产低于一般标准,那也只能是按着标准交,自己剩下的粮食就减少。除非是当年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失收,或者国家出现危机需要增加税收,朝廷或官府就会调整赋税标准。
村长宣布完毕县城下达的文告之后,就问:“大家有没什么问题,或者不清楚,或者有什么意见,现在都提出来说说。”村长说完,看了看大家,见没有人提出设呢问题,就让大家各自散了。
村长宣告完毕,各户人家代表纷纷散去。一些相熟的人家,都会互相询问一下各自的收成如何,是否打算卖粮,现在价格如何,卖多少粮食等等话题,并闲聊一下家常。村里人互相交流,也是一种信息的互通。
“大山,你家今年的收成还可以吧?”村长与墨山算是关系比较好的,看到墨山,就顺便问了一句。
“今年还行,希望第二季继续有不错的收获吧。你家呢,应该都可以吧,而且你家都是上等好田多。”墨山本想回去,看到村长与自己说话,倒站住与其聊了起来。
“哈哈,都好都好,今年上半年这年成看着是不错,估计大家都差不多,这样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些。也还好现在太平,赋税都不算多,希望年年都能如此吧。”村长心情特别轻松,不但满意自己家的收成,也满意村里的情况,毕竟山村里,能过好日子不容易,都能交上税,能吃饱穿暖,做村长也是有光的。
“是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那是老百姓都希望的。好了,不说,回去还得继续收拾。”墨山和村长聊了几句,就回去了。
对于墨家来说,现在的赋税还算轻,也都能接受。虽然打算多留粮食,但还是决定用粮食代替徭役和人头税,这也是一般农家人的做法,除非自家粮食实在少的,才会用银钱或者用劳动力代替赋税。毕竟墨家今年的粮食还有不少,拿粮食代替税收,那也就少卖点粮食就好了。但从忧患意识的角度考虑,那都会少卖粮食多存粮,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这些都是大多数农家都有的意识和做法,除非实在没有太多余粮的人家。
现在的稻谷价格每斤六个铜钱,粗糙米(就是仅仅去了壳的米)每斤八个铜钱,白米(去掉粉皮的)每斤是十至十二个铜钱。小麦跟稻谷也差不多价格。只是玉米c红薯和大豆那些就便宜很多了。墨山和墨樑要负徭役税,还有人头税,就有四个人要交,一共是六钱银,也就六百铜钱,用一百斤稻谷或小麦代替就可以了。再加上十亩水稻和七亩小麦都是属于中等田,交税就是五百八十六点五斤。加上代替徭役和人头税的一百斤粮食,一共就是要交税六百八十六点五斤稻谷。这么一算,墨家小麦和稻谷加起来收成是五千五百斤,交了税还有四千八百斤左右粮食。按照稻谷七成出米率,按每人每年消耗四百斤粮食算,墨家一家七口人一年消耗的稻谷粮食大概要四千斤。这至少能剩下八百多斤的粮食,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没算上下半年的收成呢。要是算上下半年的稻谷和粗粮的收成,那就还有不少呢。
所以,墨山和墨樑商量后决定,将去年剩下的陈谷和小麦都卖掉,留存今年新收割的稻谷和小麦就好了。这额是每年的惯例做法,去旧留新,但又保证每年的粮食充足。去年怎么都得有两千斤左右的粮食剩下,按陈粮五个铜钱一斤卖,也有一万个铜钱,也就是十两银子。至于那些玉米和红薯,毕竟家里还养着一头牛c两头猪和几十只鸡,还是先留用这,等下半年收获了再做打算。
墨家的收入支出管理也很明确,这地里出产的粮食,卖了钱就归墨山和黄氏保管。对应的,家里有大事或者人情往来等要支出,都是黄氏负责。木匠工钱和卖牲畜等收入,就由墨樑和木氏保管。对应的,家里的日常生活一切所需支出,都是木氏负责。"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二哥墨杰除了早晨,才会跟着墨家人一起去地里收割。在接近中午,黄氏回家煮饭时,墨杰就会跟着回去。然后呆在家里,和墨梅一起负责看守晾晒的稻谷。毕竟墨杰年纪还比较小,不适应长时间跟着在田里干活。而且到了中午c下午的时候,太阳太烈,还是让孩子呆在家里,帮忙做点事就好,免得中暑什么的。
也就如此,黄氏回家除了做饭炒菜,烧水,送饭送水,还有就是煮点绿豆汤,等大家回来就能喝一些,解解暑气。这大热天干活,不但是要保证体力,还得保证身体健康。这绿豆汤也很简单,就是将几把绿豆洗干净,放锅里,然后加入半锅水一起煮。等绿豆都烂了,就放一点点糖下去,这样可以了。糖得也不多,只是让绿豆汤有一点点甜味,但也很不错了。放的这些糖,也不是白糖或冰糖,那些都更贵。放都是黄糖或黑糖,也有可能是红糖,但一点不影响绿豆汤的味道,而且清热解毒效果更好。这大热天回到家,能喝上一碗放凉的绿豆汤,还是很舒服的享受来着。
在稻谷收割过程中,田里不免会遗落些稻谷的颗粒。这些遗落的稻谷颗粒,在穷人家也是会捡回去的。但捡得再干净,还是有个别是留在土地缝隙或泥土里的。墨梅也不想浪费这些零星遗落的稻谷颗粒。人或许不容易找出这些散落的谷粒,或者嫌麻烦,嫌浪费时间。但家禽捡食这些谷粒,就比人容易得多了。墨梅就想了办法,用草打结链接成几米长的草绳子,弄了二十多条。然后,用草绳一头绑住家里的二十二只鸡和两只鹅的一只脚,又将草绳一头绑到几根树枝上。最后,将二十几只鸡鹅全部赶到自家收割完的田里,让它们捡食遗落的谷粒。树枝插在田里不同位置,这样二十二只鸡和两只鹅就能分散开来觅食,鸡和鹅也不能跑到其他地里。这样家里每天的喂食就省了,但在这几天又是最丰盛的日子。家里的鸡鹅们也不用困着,也算是放出来觅食了。同时又不用担心和提防,家里的这些鸡和鹅会偷吃自家正在晾晒的稻谷,或者跑到别人那捡食了别人家的粮食。
经过四天时间,墨梅一家人,终于将十亩水稻收割完毕。同时,第一二天先收割的稻谷,已经部分晒干并入仓了。在稻谷晾晒干之后,爷爷墨山和爹墨樑称量了一下。十亩水田共收三千七百多斤稻谷,平均亩产三百七十斤左右,墨家的十亩水田的品质还是比价平均的。
六月初收的冬小麦,亩产也有两百多斤,七亩地就有一千七百多斤。当然,现在说的这些,都是未脱壳或去皮的亩产量,而不是净产量。如果计算净产量,得要在亩产量的基础上扣除十分之二三的重量了。一个成年人正常一年消耗的净产量粮食,大概是三百到四百斤。未成年人或小孩消耗量,对比成年人会减少三分之一到一半。如果按照这样算的话,墨家一家七口人,四个成年人,一个未成年,两个小孩,那样一年下来,消耗的粮食就要一千多斤。除了叫税和口粮,还真没有多少剩下的。但毕竟没有几户农家会天天吃米饭或白面的。大多是以粗粮为主,米饭和白面都是偶尔一顿而已。就算墨家宽裕些,吃米饭和白面频率次数都多些,但大多也是每天或隔天一顿而已。大多时候也是以粗粮为主,或者粗粮和精粮参和着吃,或者煮粥,或者玉米面粗面白面混合制作食用。也就这样,才能多省下一些稻谷和小麦。只要第二季的水稻没问题,今年粮食保证基本充足是没问题的。而且会有余粮,也可以拿些粮食出去换钱。
只是丰收的喜悦没保留几天,这交夏税就来了。重山村的村长召集了村里每户人家代表,看人到齐了,就说:“各位乡亲,今年的下税的征收文告已经下达,我转述一下相关内容,,大家自己听好了。今年夏税是十税一,也就是一亩地如果是亩产三百斤的话,就要交税三十斤,必须以粮食交税。而且还有徭役税和人头税等赋税。徭役税就是,满十六周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成年男子都必须交徭役税,否则要征调去做徭役一个月,就是用劳动代替交税。而人头税,年满十六周岁的都必须交。徭役税和人头税都是一钱银子,也就一百个铜钱,可以交现银,也可以用粮食代替。官府在两天后有人到村里收税,各家回去都提前准备好。”。
这里货币主要是金c银和铜钱,当然也有银票什么的。现在的一两金子等于十两银子,一两银子等于十钱银子,一钱银子等于一百个铜钱,也就等于一两银子换一千个铜钱。蔬菜c鸡蛋c粗粮什么的,无论是买还是卖,一两个铜钱就有交易。稻谷和小麦价格虽然贵些,但顶不住产量低啊。收粮的或卖给粮店,没去壳也就只有六到八个铜钱一斤的价格。而到了外面,在粮店再买白米或白面,价钱至少却是翻倍的,几乎都是二十个铜钱以上一斤。所以,除非很急需要钱用,否则一般人家都不会将手上的粮全卖出去。
这税收跟往年是一样的,税负也是不轻不重,倒没有引起大家太多争议。但每年到收税的时候,大家心里总是有那么点嘀咕和难受。特别对于一些地少人口多,又没有其他收入的人家,这赋税也算是很重的。这一年到头的收成,除了留下口粮,就没有多少能剩下用来生活花费了。而且到了十月还有一次秋税,也就是一年两税。还好,每年除了这几项固定税收,已经好久没出现其他苛捐杂税了,否则那才叫凄惨。
这税收,也别想着有什么逃避私藏减低的想法。大家种什么粮食,每种粮食种多少亩,什么样品级的田,每季之初,都由村长记录好上交给官府备案。到了收税的时候,官府就凭记录,按照各品级田地的一般平均亩产量的标准,来向各户人家征收相关赋税的。比如按照稻谷上等田亩产四百五十斤c中等田亩产三百四十五斤c下等田两百五十五斤的标准,来向每户收取赋税。按十税一,上等田一亩交四十五斤c中等田交三十四点五斤c下等田二十五点五斤。当然,也还好,这些都是按亩产量收,而不是净产量收。
这样也出现一个问题,一些人家勤快些的,或者地虽然登记了中等,但实际是中等稍好的,亩产就有可能超过一般平均标准,交了税,能留下的粮食就比一般的多些了。就像墨家今年的亩产,那就是能多留一些粮食。如果没照顾好田地和庄稼,导致亩产低于一般标准,那也只能是按着标准交,自己剩下的粮食就减少。除非是当年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失收,或者国家出现危机需要增加税收,朝廷或官府就会调整赋税标准。
村长宣布完毕县城下达的文告之后,就问:“大家有没什么问题,或者不清楚,或者有什么意见,现在都提出来说说。”村长说完,看了看大家,见没有人提出设呢问题,就让大家各自散了。
村长宣告完毕,各户人家代表纷纷散去。一些相熟的人家,都会互相询问一下各自的收成如何,是否打算卖粮,现在价格如何,卖多少粮食等等话题,并闲聊一下家常。村里人互相交流,也是一种信息的互通。
“大山,你家今年的收成还可以吧?”村长与墨山算是关系比较好的,看到墨山,就顺便问了一句。
“今年还行,希望第二季继续有不错的收获吧。你家呢,应该都可以吧,而且你家都是上等好田多。”墨山本想回去,看到村长与自己说话,倒站住与其聊了起来。
“哈哈,都好都好,今年上半年这年成看着是不错,估计大家都差不多,这样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些。也还好现在太平,赋税都不算多,希望年年都能如此吧。”村长心情特别轻松,不但满意自己家的收成,也满意村里的情况,毕竟山村里,能过好日子不容易,都能交上税,能吃饱穿暖,做村长也是有光的。
“是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那是老百姓都希望的。好了,不说,回去还得继续收拾。”墨山和村长聊了几句,就回去了。
对于墨家来说,现在的赋税还算轻,也都能接受。虽然打算多留粮食,但还是决定用粮食代替徭役和人头税,这也是一般农家人的做法,除非自家粮食实在少的,才会用银钱或者用劳动力代替赋税。毕竟墨家今年的粮食还有不少,拿粮食代替税收,那也就少卖点粮食就好了。但从忧患意识的角度考虑,那都会少卖粮食多存粮,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这些都是大多数农家都有的意识和做法,除非实在没有太多余粮的人家。
现在的稻谷价格每斤六个铜钱,粗糙米(就是仅仅去了壳的米)每斤八个铜钱,白米(去掉粉皮的)每斤是十至十二个铜钱。小麦跟稻谷也差不多价格。只是玉米c红薯和大豆那些就便宜很多了。墨山和墨樑要负徭役税,还有人头税,就有四个人要交,一共是六钱银,也就六百铜钱,用一百斤稻谷或小麦代替就可以了。再加上十亩水稻和七亩小麦都是属于中等田,交税就是五百八十六点五斤。加上代替徭役和人头税的一百斤粮食,一共就是要交税六百八十六点五斤稻谷。这么一算,墨家小麦和稻谷加起来收成是五千五百斤,交了税还有四千八百斤左右粮食。按照稻谷七成出米率,按每人每年消耗四百斤粮食算,墨家一家七口人一年消耗的稻谷粮食大概要四千斤。这至少能剩下八百多斤的粮食,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还没算上下半年的收成呢。要是算上下半年的稻谷和粗粮的收成,那就还有不少呢。
所以,墨山和墨樑商量后决定,将去年剩下的陈谷和小麦都卖掉,留存今年新收割的稻谷和小麦就好了。这额是每年的惯例做法,去旧留新,但又保证每年的粮食充足。去年怎么都得有两千斤左右的粮食剩下,按陈粮五个铜钱一斤卖,也有一万个铜钱,也就是十两银子。至于那些玉米和红薯,毕竟家里还养着一头牛c两头猪和几十只鸡,还是先留用这,等下半年收获了再做打算。
墨家的收入支出管理也很明确,这地里出产的粮食,卖了钱就归墨山和黄氏保管。对应的,家里有大事或者人情往来等要支出,都是黄氏负责。木匠工钱和卖牲畜等收入,就由墨樑和木氏保管。对应的,家里的日常生活一切所需支出,都是木氏负责。"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