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武侠修真 >大唐之月最新章节 > 大唐之月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35章 花烛映夜尽成空

  习伯约驾着马车入了潞洲城,径直来到了府衙前。

  此行习伯约未着千牛卫的官服,不过守门的衙役见其气宇轩昂,也不敢怠慢,上前问道:“郎君有何贵干?”习伯约道:“这位兄弟,我等是来拜见临淄王的,还请代为通传!”那衙役一声“郎君稍待”,便入内通报去了。

  过不多时,李隆基快步而出,见到立于马车旁的妹妹,笑着上前将其抱起。见到兄长,李持盈虽也高兴,但习伯约就在一旁,她可不愿像小孩子一般被人抱着,便急忙挣脱。李隆基一愣,只得将妹妹放下,又向习伯约道:“我收到父亲传书,得知是习将军护送舍妹前来,心知此行必然无事!”习伯约微微一笑,李持盈道:“三哥,这一路上我们遇见到了不少贼人,都被习将军打跑了”李隆基闻言叹道:“如今豺狼当道,百姓不得安宁,奸徒匪类自然猖獗。”说罢,他摇摇头,拉着妹妹,将习伯约请入了府衙的后堂。

  众人坐定,李隆基道:“习将军,这一路舟车劳顿,恐怕你也累了,不如先去馆舍歇息,晚间我在府中设宴,咱们一醉方休!”习伯约点点头,李持盈急忙道:“三哥,我也累了,去何处休息?”李隆基道:“你先随我去见一个人!”李持盈虽是不愿,却只得嘟起嘴点点头。

  且说习伯约随着一个衙役到得馆舍,未作停歇便即离去。他曾自司马承祯口中得知,当年母亲的遗言便是教自己持着这半块玉佩去寻找助自己报仇之人。只是天下如此之大,他又毫无头绪,只得先探查这块玉佩的来历。

  如今李敬业兵败身死已有近二十年,习伯约也不怕会因这半块玉佩而暴露身份,便去求教了泥涅师。泥涅师并不知晓,习伯约只得又去问王登白。王登白虽也不知这半块玉佩是何来历,不过却认得个玉器的行家!此人乃是王家的一位老总管,青年时便已接掌王家的玉石生意,不过几年前王登白之父已准其回乡颐养天年,如今是否尚在人世,王登白也不清楚。习伯约听了,本已不抱希望,只是那老总管的家乡正是潞洲,如今他既然来了,便打算去碰碰运气。

  潞洲城中亦有王家的商铺,挂着的旗帜皆画着王家的图案,极好辨认。习伯约在城中走了半盏茶的工夫,便即找到。走入其中,习伯约唤来掌柜,拿出王芷兰所赠的那块木牌,道:“我是你家小姐的朋友,此行是来拜访一位住在这潞洲城中的老掌柜,你可知他住在城中何处?”掌柜见了木牌,急忙恭敬行礼,道:“公子,我家小姐如今便在城中,可要为公子通传?”

  习伯约闻言一愣,他没想到王芷兰也在,只得道:“不必惊动你家小姐,只需告诉我那老掌柜住在何处便可!”掌柜点点头,道:“公子所说的应该是小人的叔祖,他就住在城南的杏花巷。”习伯约道一声谢,便即快步而去。

  寻到那老掌柜的住处,习伯约将来意讲明,拿出了那半块玉佩。老掌柜见了,惊道:“公子自何处得来的这块玉佩?”习伯约道:“这玉佩莫非有大来头?”老掌柜道:“这块玉佩乃是我家老主人的!”习伯约不禁一愣,暗道:“王家家主的玉佩,怎会到了我娘手中?”忽然浑身一震,心道:“难道娘要我找的帮手便是太原王家?”想到王家曾与幽冥宫有瓜葛,显然有所图谋,习伯约不禁更信了几分。

  老掌柜不知习伯约心中所想,续道:“老主人有个女儿,嫁给了晋王李治,老主人便将这块龙形玉佩送给了小姐,后来晋王当真做了太子,又登基为帝。”习伯约闻言一愣,暗道:“这玉佩是王皇后的?”他心知自己恐怕猜错了。

  老掌柜又道:“后来之事想必你也知道,小姐不得大帝宠爱,不仅被废,更惨死宫中,这玉佩便不知下落了。”老掌柜说罢,忽然面露戒备之色,问道:“小兄弟是何身份,又怎会有这半块玉佩?”习伯约急忙道:“老人家莫慌,在下并无歹意,这半块玉佩是我娘留给我的遗物!”老掌柜稍稍安心,接过那半块玉佩,喃喃地道:“这玉佩怎会断了?”习伯约摇摇头,道:“这个我也不知了。”

  离了老掌柜的家,习伯约便回了馆舍。如今他虽然知晓了那半块玉佩的来历,却是更加迷惑。

  未过多时,便有一位李隆基府上的下人来请习伯约去赴宴。习伯约随着那人来到李隆基府中,李隆基兄妹已在前厅之中等候。三人坐定,下人端上酒菜,李隆基端起酒杯道:“习兄,今日咱们一醉方休!”习伯约端起酒杯,二人正欲一饮而尽,李持盈却道:“我也要喝!”说罢,径自倒了一杯酒端起。

  习伯约虽是张昌宗的义弟,却是心系天下c忧国忧民,是以李隆基便打算借此机会与习伯约谈论治国之道,李持盈却执意相陪,李隆基只得答应。

  李持盈向来乖巧,从未饮过酒,此刻害怕兄长阻拦,一口便将杯中酒饮尽,却只觉口中c腹中如同火焚,一时间涕泪齐流,不住干咳,难受之极。习伯约忍不住笑了出来,李隆基亦是哭笑不得,以丝帕为妹妹擦去面上的污秽,板起脸教训道:“谁准你喝酒了?自讨苦吃!”

  在习伯约面前出此大丑,李持盈羞得满面通红,也无颜再留下,站起身来便跑了。李隆基望着跑远的李持盈,摇头苦笑道:“我这妹妹向来沉静,可这一次来了,却变得活泼顽皮,当真怪哉!”顿了顿,又问习伯约道:“习兄可知是为何?”习伯约道:“县主年幼,脾性自然会变,殿下不必奇怪。”李隆基点点头。

  二人饮酒谈天,习伯约问道:“殿下为何离了神都,到这潞洲来做官?”李隆基道:“如今朝中纷乱,所以我才想来此避祸。”习伯约已明其意,赞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殿下倒是好智谋!”李隆基道:“只是我离了神都,却不能看顾莹儿了,只能拜托习兄了。”习伯约道:“殿下放心,莹儿便如同是我的妹妹,我一定护得她周全。”

  过了半个时辰,二人皆有几分醉意,李隆基忽然向一旁的下人道:“去请王妃来!”一个侍女领命而去。习伯约闻言一愕,问道:“你已结亲了?”李隆基又饮一杯,苦笑道:“不瞒习兄,我自幼时便喜欢莹儿,可是婚姻大事,却也须依从父命,不得自主。”说罢,叹息不已。

  习伯约不禁生出同病相怜之感,李裹儿与武崇训的婚,自己同样是无能为力!气闷之下,习伯约端起酒壶,痛饮起来。李隆基哈哈大笑,猛地一拍桌子,喝道:“将府中的酒尽数拿来!”

  只过片刻,下人便抱来数坛美酒。习伯约与李隆基各自抱起一坛酒,仰头喝起来。须臾,习伯约便已喝光了一坛,他将空的酒坛摔个粉碎,高声道:“殿下,我已喝完一坛了!”李隆基听了,死命将坛中酒灌入口中,酒水自嘴边流下,已将前襟打湿。

  便在此际,一个锦衣美妇缓步走来,见状不禁怔住。两旁侍立的下人一齐向那美妇行礼,习伯约与李隆基只顾饮酒,尚未察觉,那美妇愣了片刻,才唤道:“夫君!”李隆基闻言,急忙放下酒坛,而习伯约听了这声音,竟自怔住。酒水仍然自坛中涌出,灌入了他的鼻中,呛得他放下酒坛,猛烈咳嗽起来。

  李隆基哈哈大笑道:“习兄,这位便是拙荆。”又将美妇拉至身旁,指着习伯约道:“这位习兄乃是我大大佩服之人!”适才有酒坛挡着,那美妇未看到习伯约的脸,此刻见了,忍不住惊呼一声,愣在当场。

  习伯约暗叹一声,施礼道:“见过王妃。”那美妇听了,娇躯一颤,泪水不觉涌出。李隆基望见美妇面上泪水,笑道:“咦,你怎么哭了?”说罢,忽然身子一软,倒在美妇怀中,便即不省人事。他喝了太多的酒,此刻竟然醉倒了。美妇慌忙抹去眼角的泪水,沉声道:“扶三郎回房休息!”自有下人扶着李隆基去了。

  美妇屏退厅中下人,坐下来凝望着习伯约,半晌才道:“咱们又见面了!”习伯约暗叹一声,道:“自扬州一别,已有四年了吧!”美妇道:“其实,两年前咱们曾经见过,只是当时你昏迷不醒,不知道罢了!”习伯约闻言一愣,继而惊呼道:“原来当年救我的是你!”

  这美妇不是别人,正是王家的大小姐王芷兰。

  王芷兰凄然一笑,道:“我日日夜夜盼着能与你相见,未料到却是这般场面。”习伯约只能苦笑。王芷兰又道:“父亲觉得临淄王具帝王之相,所以一直盼我嫁他,可是我另有所爱,自然不愿!”习伯约知她所爱之人便是自己,心中更觉愧疚。王芷兰续道:“当年你奄奄一息,我求父亲救你,父亲便迫我答应与临淄王的婚事。”说罢,王芷兰低叹一声。

  习伯约闻言,不禁呆了!当年王家家主亲自将他送至卢照邻处求医,他一直想不通其中缘由,现今方才明白。他自觉愧对王芷兰,是以才不愿与其相见,如今得知她为了救自己,竟甘愿受牺牲自己,更觉今生无以为报。

  激动之下,习伯约竟跪了下来,向王芷兰磕了三个头。王芷兰呆了一呆,也未阻拦,笑道:“我救你可非是为了让你给我磕头。”习伯约无言以对,只得站起身来,重又坐下。忽然想起那块木牌,便掏出来递给王芷兰,道:“王妃娘娘,这信物太过贵重,如今该当物归原主了。”想起当年将这块木牌交给习伯约时的情形,王芷兰不禁更是难过,泪水再次涌出,伸手去接时,便趁机握住了习伯约的手。她握得极紧,好似担心习伯约会凭空消失一般。

  触到王芷兰的柔荑,习伯约心中不由得一荡,忽然想起王芷兰已是他人妇,急忙用力挣脱,收回手来,起身道:“王妃娘娘,在下不胜酒力,先行告辞!”说罢,便转身而去。王芷兰急忙唤道:“小贼!”习伯约闻言,不由得放缓了脚步,却终究没有转过身来,大步而去。

  望着习伯约远去的背影,王芷兰心如死灰,举起桌上的酒坛,仰头痛饮起来。

  习伯约回到馆舍,自也无心睡眠,第二日一早便即前往府衙向李隆基辞行,只是李隆基昨夜喝得酩酊大醉,此刻仍在榻上酣睡,尚未来到府衙。习伯约不敢再去李隆基的府第,便在府衙中等候。到得午时,李隆基方才姗姗而来。

  李隆基自衙役口中得知习伯约已等了自己半日,见到他不禁笑道:“习兄真是好酒量!我醉到适才方才醒转,昨晚招待不周,还请见谅。”习伯约本有些心虚,见李隆基毫无不快,方才安心,道:“殿下,我打算即刻返回神都,所以才来向殿下辞行。”李隆基闻言一愣,却也知李裹儿不日便将出嫁,习伯约自然无心留在潞洲,便点点头,道:“那我预祝习兄一路顺风。”又拍拍习伯约的肩膀,叮嘱道:“回到神都后,切勿意气用事!须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习伯约点点头,向李隆基一抱拳,便要迈步离去,李隆基却忽然拉住习伯约,轻声问道:“习兄从前便认识拙荆?”习伯约心中一惊,想了想,答道:“我家与太原王家有交情,我又与王妃的兄长是至交好友,所以也与王妃娘娘有过数面之缘。”李隆基似是不疑有他,点头笑笑,也向习伯约一抱拳,习伯约委实是一刻也不愿再留,离了府衙后,买了一匹快马便即出城向南而去。

  此番没了累赘,习伯约快马疾驰,二日便赶回了神都。再过七日,李裹儿与武崇训便将成婚,武则天命洛阳城中各家各户张灯结彩,以示祝贺,定鼎门大街两侧每隔一丈便立一个火盆,昼夜不灭,将周遭的树都烤得焦了。

  习伯约见此情景,不禁心乱如麻,向李旦复命后,便即赶往宫中。入得端门,却发觉武崇训负手立于不远处,登时怒火上涌。武崇训自然也瞧见了习伯约,二人对视片刻,习伯约忽然迈开大步,继续前行。

  武崇训却只是冷笑,待习伯约自身前走过,方才说道:“习将军,我已等候你多日了,可否借一步说话?”习伯约不禁一愣,回首问道:“你我有何可说的?”二人恨不得将对方生吞活剥,又怎会有话可说。武崇训道:“你我之间自然无甚可说的,不过嘛,”他顿了顿,冷笑道:“听闻我家有个侍女是你的故交好友?”习伯约心中一惊,道:“是又如何?”武崇训道:“是你便随我来!”说罢,当先而去。习伯约不知他弄何玄虚,只得跟上。

  武崇训引着习伯约,一路来到皇城的僻静处,冷笑道:“你的胆子倒是不小,你不怕我埋伏人手,在此杀了你?”习伯约嗤笑不语,如今神秀已随磨延啜去了草原,整座洛阳城中已无人能伤他。

  见吓不到习伯约,武崇训有些羞恼,冷声问道:“你那儿时的好朋友,是叫骆莹儿吧?”习伯约默然不答,武崇训冷笑一声,又道:“我听闻习将军的好朋友竟是我家中的下人,迫不及待去拜会,立时被她那娇俏模样迷住了,忍不住想要好好怜爱她一番!”习伯约听了,气得目眦欲裂,怒吼一声便要冲上。

  武崇训也是当真怕他发狂之下伤了自己,急忙抬手道:“且慢!且慢!习将军的朋友,我岂敢无礼?”习伯约怒目瞪视着武崇训,他若再吐污言秽语,绝不饶恕。武崇训道:“习将军息怒!她那般好样貌,做下人岂不可惜?我恰巧缺个侍妾,她再合适不过了!”习伯约怒道:“你若敢动她一根毫发,我便要你的命!”这一次武崇训却是不怕了,冷哼一声道:“你武艺高强,我不是对手,不过你要知道,骆莹儿是我家中的下人,我要她生便生,要她死便死!到时候你纵使杀了我也救不活她,对不对?”

  习伯约心知此言在理,只得问道:“那你待怎样?”武崇训道:“你该知我最爱的便是安乐,只要你答应我日后不再与安乐相见,我也向你保证,绝不去招惹你那位好朋友,怎么样?”习伯约心中波澜顿起,李裹儿与骆莹儿皆是他心爱之人,却教他如何抉择?武崇训望着习伯约,心中亦是紧张之极,只盼他快快答应。

  想到儿时与骆莹儿一起玩耍的情景,习伯约却又不禁想起了沈秋霜,登时有了决定,沉声道:“好我答应你!”武崇训不禁长出一口气,高声道:“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还望习将军莫要反悔!”习伯约冷声道:“记住,莹儿若有何损伤,你父纵然是天王老子我也会杀了你!”武崇训忙道:“你放心,有了裹儿,我又岂会看得上其他女子?”习伯约听得心中大痛,不愿再与武崇训多言,转身而去。

  到迎仙宫中见过义兄,习伯约将适才之事说了,张昌宗也不禁暗叹一声,心道:“事已至此,恐怕他当真是与裹儿无缘吧!”便着意安慰习伯约,又领着他到城外散心。可惜习伯约已是心如死灰,张昌宗也无能为力。见到城中庆贺的景象,习伯约更是心如刀割,而后几日索性留在张昌宗的府中,再不出来。

  李裹儿也得知习伯约回了神都,可等了几日却不见他来东宫与自己相会,不禁好生费解,心道:“他离去之前,我们不是已然言归于好了吗?难道还是气我嫁与旁人?”只得赶往张昌宗的府第,打算亲自问个明白。

  未过多时,便即赶到。张安将李裹儿迎入前厅,便去通报,回来时却是面露难色,道:“郡主,习公子说说”李裹儿见他吞吞吐吐的,心中不禁一惊,忙问道:“他说什么?”张安道:“习公子说不愿见你。”李裹儿面色大变,喝道:“胡说!胡说!他怎会不愿见我?定是你这奴才胡说!”张安急忙道:“小人不敢胡说啊!”李裹儿不愿与张安废话,命他引自己去习伯约的卧房。

  二人一路来到习伯约的卧房,却见房中空荡荡的,哪里有人?习伯约一直将赤炎刃放在案上,李裹儿见了,心知此间必是习伯约的卧房无疑,登时急了,喝道:“你这奴才找死!”说着,拿起赤炎刃便向张安砍去。张安不禁吓了一跳,好在赤炎刃极为沉重,李裹儿即便是以双手挥舞也极为吃力,张安方才轻易避过。

  见桌上有一张纸,张安心中一动,急忙指向桌上道:“郡主!郡主!那莫非习公子留给你的书函?你先看一看再砍我不迟。”李裹儿放下赤炎刃,将那张纸拿起来看了看,竟然哭了出来。张安见状,急忙远远退开,唯恐李裹儿一怒之下又用兵刃来砍自己。

  李裹儿哭了片刻,忽然快步而去,张安不敢怠慢,在她身后跟着。直至李裹儿一路出了邺国公府,张安方才长出一口气。

  且说习伯约遣走张安,却知李裹儿不会罢休,必会闯进来见自己,只得留书一封,将原因说了,而后逾墙而去。在邙山之上枯坐二日,想到这二日李裹儿心里恐怕也极悲伤,习伯约更觉难过。他屈指一算,今日正是李裹儿出嫁之日!不由自主便下了山,回到洛阳城中。

  一路回到张昌宗的府门前,迎客的小厮见了习伯约,却道:“习公子,有贵客在府中恭候多时了。”习伯约来到前厅之中,只见一个妩媚妇人坐于其中,却是上官婉儿。习伯约一愣,心道:“她来作甚?”再看时,却发觉上官婉儿面上尽是悲伤之色,他不禁更是纳闷。

  上官婉儿见了习伯约,站起身来喝道:“你小子害死了我的徒儿!”习伯约闻言皱皱眉,继而大惊失色,颤声问道:“你说的徒儿可是莹儿?”上官婉儿点点头,泪水已流了下来,哭道:“不是她又是谁!”习伯约登时目瞪口呆,过得半晌,才喃喃问道:“你是说莹儿死了?”上官婉儿此刻已止了哭泣,点点头道:“正是!”

  习伯约忽然痛哭流涕,喝道:“胡说!你胡说!莹儿好好的,怎会死了?”上官婉儿吓了一跳,道:“我,我何必骗你!莹儿如今已葬在城外,不信你随我去瞧!”习伯约点点头,二人来到府外,登上了上官婉儿的马车。

  马车一路驶向城外,二人坐于车中,上官婉儿见习伯约满面悲痛之色,怜惜之心大起,忍不住要将其揽入怀中安慰。习伯约一时不察,竟真的被上官婉儿紧紧搂住,待他感受到上官婉儿胸前的温热,方才惊醒,急忙挣脱开来。

  这车内地方不大,适才他心中悲痛,未曾注意,如今心思一乱,登时发觉车内弥漫的尽是上官婉儿身上的香气,不禁想起了那夜在山洞之中,上官婉儿扑入自己怀中时的情形,一时间只觉热血沸腾。忽然想到莹儿现今尸骨未寒,自己竟然还能生出龌龊心思,习伯约真恨不得狠狠打自己几个耳光。

  上官婉儿苦笑不已,叹道:“我对你从无恶意,你又何必避我如蛇蝎?”习伯约想了想,也不愿伤她的心,便道:“你是莹儿的师父,那便是我的长辈!我岂敢不敬?况且你家世代书香,你怎可如此放荡。”上官婉儿听了,却是激动不已,冷笑道:“我的父亲祖父皆是一心为国的正人君子,可那又如何?最后还不是落得个家破人亡!”习伯约无言以对,二人谁也未再说话。

  又过片刻,马车出了洛阳城,习伯约忽然心生疑窦,忖道:“莫非莹儿安然无恙,这是武崇训仍不放心,所以才教上官婉儿来将我骗去城外的?”却又觉没有必要,毕竟自己已答应了武崇训。不过他心里有了这个念头,还是忍不住问道:“莹儿真的死了?”上官婉儿苦笑道:“你还不信吗?且随我来便是,你武艺高强,我也害不得你。”习伯约点点头,不再多言。

  马车又行片刻,来到城郊的坟地。上官婉儿引着习伯约来到一座坟前,习伯约望见墓碑之上的名字,登时大哭起来。上官婉儿叹息一声,道:“如今你可信了?若是还不信那便将她的墓掘开,看一看她的尸首。”习伯约哽咽着问道:“莹儿是谁害死的?”上官婉儿犹豫片刻,答道:“我我也只是听闻,是高阳郡王欲与莹儿欢好,莹儿不从,高阳郡王一怒之下便将莹儿害了!”习伯约听罢,仰天长啸一声,哭得更加厉害。

  上官婉儿似乎有些害怕,拍拍习伯约的肩头道:“小将军,还请节哀。”便快步而去。

  到得晚间,定鼎门大街之上灯火辉煌,城中的百姓纷纷涌向天津桥。

  武崇训在重光门前行亲迎礼,作催妆诗,李裹儿方才乘着婚车而出。武崇训骑马在前,引着李裹儿的婚车前行,李旦领着李成器c李重俊于天津桥上障车。武崇训大捐金帛,更将酒食赠于道旁围观的百姓,方得引着婚车归于天津桥南的梁王府。

  此刻的梁王府中已是高朋满座,大周皇帝武则天亲自前来观礼,朝中的权贵也尽皆前来祝贺。武则天自然是坐于主位,左首便是太子李显c梁王武三思c恒国公张易之c邺国公张昌宗及朝中公卿,右首则是太子妃韦氏c太平公主c梁王妃及各公卿的夫人。

  武崇训引着李裹儿踏入门中,武三思则与夫人自便门而出,又自正门而入,以躝新妇迹。武崇训与李裹儿立于院中,众人纷纷称赞,武三思大喜之下便请大家作诗以颂扬。

  在座诸人中,不乏宰相李峤c苏味道以及杜审言c崔融c诗人宋之问等七步成诗之人,众人便一人一句,共同作了一首《安乐郡主花烛行》:

  “青宫朱邸翊皇闱,玉叶琼蕤发紫微。

  姬姜本来舅甥国,卜筮俱道凤凰飞。

  星昴殷冬献吉日,夭桃秾李遥相匹。

  鸾车凤传王子来,龙楼月殿天孙出。

  平台火树连上阳,紫炬红轮十二行。

  丹炉飞铁驰炎焰,炎霞烁电吐明光。

  绿輧绀幰纷如雾,节鼓清笳前启路。

  城隅靡靡稍东还,桥上鳞鳞转南渡。

  五方观者聚中京,四合尘烟涨洛城。

  商女香车珠结网,天人宝马玉繁缨。

  百壶渌酒千斤肉,大道连延障锦轴。

  先祝圣人寿万年,复祷宜家承百禄。

  珊瑚刻盘青玉尊,因之假道入梁园。

  梁园山竹凝云汉,仰望高楼在天半。

  翠幕兰堂苏合薰,珠帘挂户水波纹。

  别起芙蓉织成帐,金缕鸳鸯两相向。

  罽茵饰地承雕履,花烛分阶移锦帐。

  织女西垂隐烛台,双童连缕合欢杯。

  蔼蔼绮庭嫔从列,娥娥红粉扇中开。

  黄金两印双花绶,富贵婚姻古无有。

  清歌棠棣美王姬,流化邦人正夫妇。”

  诗成,众人皆哈哈大笑,喜不自胜,武则天更命人自宫中取来当年高昌国进贡的一个屏风,将此诗题于其上,赠给了武崇训与李裹儿以示祝贺。

  而后便轮到新郎作却扇诗了。此诗可由亲友代劳,亦可由新郎亲自来作,武崇训有心在李裹儿及一众宾客面前展露文采,自然不愿旁人相助。

  便在武崇训皱眉思索之际,忽有一人惊呼一声,众人见其指向半空,纷纷抬头望去,只见一道人影自远方的屋顶之上飞掠而来。

  来人离得尚远,仍看不清面目,不过张昌宗已知其必是自己的义弟了,只因这洛阳城中,谁还有这般身手?他不禁暗叹一声,心道:“他终究还是来了。”李裹儿望着来人的身影,喜得流下泪来,手中的团扇亦被扔在地上。

  来人一跃竟有数丈之远,落下后踏在屋顶房檐之上,远远望着,竟好似凌空飞行一般。街上围观的百姓何曾见过这等功夫?自是赞叹不已。一个百姓不禁高呼道:“是神仙!神仙也来祝贺高阳郡王与安乐郡主了!”

  随行护驾的侍卫不知来人是何来路,守在院外的急忙放箭,院内的则纷纷挡在了武则天身前。那人一挥手中兵刃,便将来箭尽数打落,而后稳稳落在了院中。

  院中诸人惊诧莫名,一时无人开口。张昌宗急忙起身迎上,哈哈大笑道:“贤弟,你也是来祝贺的吧!”来人正是习伯约。

  习伯约向义兄摇摇头,上前两步,向武则天施礼道:“陛下,臣有一事启奏!”张易之冷哼一声,抢着道:“此刻乃是高阳郡王与安乐郡主的大喜之时,你若有事明日再禀!”武则天却是笑笑,问道:“卿家似神仙一般驾临,不知欲奏何事啊?”习伯约望望李裹儿,而后深吸一口气,昂然说道:“安乐郡主与臣两情相悦,并不爱高阳郡王,还请陛下中止这门亲事,勿要违背人愿!”

  院中诸人闻言,无不惊愕,却也暗暗佩服习伯约的勇气。李裹儿凝望着习伯约,只觉有适才那番话,自己便是即刻死了也无遗憾了。

  自习伯约到来,武崇训便一直阴沉着脸,此刻再也按捺不住,高声斥道:“放屁!”还欲再骂,武三思已喝道:“崇训!不可无礼!”武崇训只得含怒闭口。李显站起来道:“习将军,我知你心爱小女,可是这桩亲事乃是我与陛下c梁王一同定下的,岂可因你之意便中止作罢?还请莫要意气用事!”武崇训与李裹儿的婚事关乎皇位,李显岂能容他人捣乱?若非习伯约是张昌宗的义弟,他早已破口大骂了。

  太平公主格格一笑,道:“此乃安乐的终身大事,咱们还未问过安乐呢!若是安乐不愿,日后夫妻琴瑟不调,岂非大大的不妥?”李显不意妹妹竟为习伯约说话,不由得一愣,武三思亦是面色微变。武崇训已气得七窍生烟,偏生又不敢反驳,一时间只觉胸口隐隐作痛。

  武则天道:“既然如此,那么咱们便问问安乐。”说着,她望向李裹儿,问道:“安乐啊,你可是不愿嫁给崇训?”众人不禁一齐望向李裹儿,院中一时鸦雀无声,习伯约与武崇训更是紧张到了极处。

  李裹儿微微一笑,道:“回禀陛下,这桩婚事乃是陛下与父亲所定,安乐不敢不从!”顿了顿,她又望向习伯约,柔声道:“只是私心里所爱的却是伯约。”习伯约与李裹儿含笑望着彼此,其中的柔情蜜意,院中诸人竟好似也能感觉到。

  李裹儿又道:“陛下若将安乐许配给伯约,安乐自是感激涕零。若是许配他人,安乐亦无怨言!”说罢,向武则天躬身施了一礼。武则天听罢,沉吟片刻,道:“朕虽希望你与崇训结为连理,却也非是专横之君,”说着,她望望左右,问道:“众位爱卿,你们谁为朕想个法子?”院中的王公卿相互望望,谁也不敢开口。

  静了片刻,武三思起身道:“陛下,依微臣之见,既然安乐郡主另有所爱,咱们又何必强人所难?”武崇训闻言,急忙唤了一声“爹”,武三思向儿子微微摇头,武崇训却哪里甘心?

  此时习伯约道:“陛下,微臣有个法子!那便是微臣与高阳郡王比试武艺,若是微臣胜了,那么就请陛下中止这门亲事,若是高阳郡王胜了,那么微臣也无怨言!”武崇训急忙道:“这不公平!谁人不知你武艺高强?”武则天听了,冷哼一声道:“你们二人各凭本领,怎不算得公平?”武崇训无言以对,不禁忐忑不已。

  习伯约与李裹儿自然是喜出望外。李显大是愕然,心道:“母亲和妹妹平日里一直偏袒武家人,今日这是怎的了?”张昌宗也暗暗为义弟欢喜,站起身来朗声道:“既然如此,伯约,待会比试时可要记住点到为止!”习伯约心下冷笑,却点头称是。

  武则天命侍卫为呈上武崇训一柄长剑,其余人等便纷纷退开。武崇训将头上的七旒冕冠摘下,二人持剑而立,一个身着细袖鷩衣,一个身着锦缎长袍,抱拳为礼后便斗在一起。

  张昌宗与李裹儿自然是丝毫都不担心,武三思却也是面色如常,似乎不在意儿子的胜负。

  武崇训恼恨习伯约来坏自己的好事,是以甫一交手便使出了浑身解数,习伯约诈作左支右绌,勉力方能抵敌。在场之人虽知习伯约武艺非凡,却大多未曾亲眼见过,此刻见他竟然被武崇训逼得落于下风,不禁生出浪得虚名之感。

  武三思面上却殊无喜色,忽然高声道:“崇训!快快住手吧,莫要伤了和气!”武崇训于拼斗之中尚有余暇答话,道:“爹爹莫慌,孩儿保证不会伤了他!”说罢,狂笑不已。武三思无可奈何,只能暗暗叹气。

  习伯约与武崇训斗了近五十招,忽然低声道:“你还记得那日在皇宫之中我说的话吗?”武崇训不禁一愣,挥剑横削,习伯约冷笑一声,佯作不及躲闪,身子猛地向后仰倒,摔在了地上。武崇训正欲趁势迫习伯约认输,忽觉胸口剧痛,低头看时,只见自己的胸膛之上竟然插着一把剑。原来,习伯约倒下之时,右臂向一挥,手中剑恰巧刺中了武崇训。

  变生俄顷,院中诸人不禁呆了,片刻后只听一声惊呼,一个妇人奔至武崇训身旁,将其揽住。武崇训望望李裹儿,喃喃道:“清歌棠棣美王姬”而后连吐了两口血,便即气绝闭目,倒入了那妇人怀中。

  那妇人搂着武崇训,嚎啕大哭起来。众人皆不知该如何是好,习伯约也吓得愣住了。武三思赶忙走到儿子身旁,探了探他的鼻息,方知儿子已然归天了。那妇人正是梁王妃,看到夫君,急忙道:“快杀了这小子,为崇训报仇!”武三思面色铁青,却是一动不动。梁王妃见了,气得大骂道:“你还愣着作甚?还不快为儿子报仇!”说着,便伸手去推武三思。

  武三思正有满腔怒火不得发泄,妻子又在一旁吵闹,一气之下他便狠狠打了妻子一个耳光。梁王妃被打得一愣,而后大叫一声,便跑到武则天身前,扑通一声跪到在地,不住地磕头,哽咽道:“陛下,你要为妾身做主啊!”

  过了片刻,武则天才道:“众卿家,现今可如何是好?”张昌宗道:“陛下,刀剑无眼,比武过招之时失手伤人乃是常事,臣愿代义弟向梁王赔礼。”张易之闻言,不禁吓了一跳。杀子之仇,谁人肯善罢甘休?他可不愿因此而开罪武三思,急忙站起身来,喝道:“六郎,住口!”又向武则天道:“陛下,杀人者便该偿命,此乃再平常不过之理!微臣兄弟向来克己奉公,绝不会因习将军是六郎的金兰兄弟便姑息纵容,还请陛下治其之罪!”张昌宗喊道:“五哥!伯约乃是于抵挡之时失手刺中的高阳郡王,并非是故意的!怎能以杀人论罪?”

  众人想不到张氏兄弟各执一词,竟先吵了起来,皆是一愣,便是梁王妃也忘了哭泣,望着他们二人。忽听一声轻笑,太平公主盈盈起身,道:“陛下,今日这场比试乃是陛下准许的,那么死生便该各凭本领,不然日后的武举比试,谁人还敢使出真本领?”上官婉儿也道:“公主之言甚是!”

  李裹儿已打定主意,习伯约若被赐死,那么自己便随他而去,绝不独活,是以倒不在意今日之事如何收场。不过此刻见太平公主及上官婉儿一道为习伯约说情,她不禁心生警惕,缓缓走至了习伯约身旁,瞪视着二人。

  武三思丝毫不在意众人的争论,只是望着姑母武则天,静待其定夺。有太平公主及上官婉儿为习伯约说好话,张易之也不便再多言,院中一时鸦雀无声。

  武则天长叹一声,沉声道:“悉如太平所言,今日这场比试是朕准许的,也怪不得习卿家,只怪崇训本领不济!”梁王妃听了,心中虽恨,却不敢有怨言,只是抱着儿子的尸首痛哭。武三思则是一愣,片刻后便道:“陛下英明!往日臣时常督促崇训勤练武艺,崇训总是不听,今日终于自食苦果!”梁王妃闻听夫君之言,哭得更加厉害。

  武则天被吵得心烦意乱,便道:“依照适才之约,今日的婚事便即作罢!”武崇训已死了,这桩婚事不中止又能如何?说罢,武则天便即起驾还宫。王公大臣安慰了武三思一番,便各自告辞而去。李裹儿心中虽然开心,却不敢表露,也不敢去望习伯约,低头随着李显c韦氏回了东宫。

  张昌宗唯恐武三思为难习伯约,执着他的手,随着张易之正欲离去,武三思却拦住他们,道:“五郎,六郎,习将军,今日之事怪不得旁人,只怨犬子命中有此一劫,所以习将军也无需自责!”张昌宗道:“梁王大人大量,当真教我佩服!他日我定领着义弟登门谢罪!”武三思笑笑,张昌宗便拉着习伯约去了。张易之却留了下来,低声道:“梁王放心,你若想为高阳报仇,我不会教六郎插手的!”武三思道:“不瞒五郎,我已乱了分寸,委实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报仇更是无从谈起。”张易之点点头,快步而去。

  街上的百姓自然不知新郎已然毙命,但见皇帝及王公大臣纷纷离去,不禁一愣,过了一会,又见新妇随着太子而去,方知起了风波,登时议论纷纷。一人忽然道:“莫非是那神仙不同意这场亲事?”另一人道:“恐怕有可能,武家之人恶事做尽,神仙自然要来降罪!”

  凡夫愚人最信鬼神,登时有不少人点头附和。想到武三思要吃苦头了,众百姓开心不已,直到梁王府的下人出来驱赶,方才散去。

  且说习伯约随着张昌宗c张易之回到邺国公府,三人在前厅中坐下,张昌宗道:“贤弟,你莫须担心,为兄不会教武三思害了你的!”张易之暗叹一声,心知六弟是不惜得罪武家,一定要庇护习伯约了,只得道:“杀子之仇,武三思绝不会罢休!为今之计,只有避之一途!六郎,明日你去求陛下,将伯约迁出神都,到外地去领兵吧!”

  张昌宗闻言,点头道:“五哥之言有理!”习伯约却是不愿!离了神都,便又要与李裹儿分离了。张昌宗观其面色,笑道:“贤弟,总不能你今日才杀了武崇训,明日便与裹儿成婚吧?那教陛下颜面何存?武三思也不会答应的!”习伯约尴尬一笑,张昌宗续道:“况且领兵作战c为国尽忠不是你平生之愿?难道你日后便打算整日与裹儿花前月下c卿卿我我?”习伯约闻言一惊,心道:“我险些因儿女私情而忘了当年之志!”不禁自责不已,便道:“全凭大哥吩咐!”

  第二日一早,习伯约正欲去骆莹儿的坟前祭拜,李裹儿却来了。如今不必再担心嫁给旁人,她自然是开心得很。习伯约道:“裹儿你来得正巧,随我一齐去祭拜莹儿吧!”李裹儿闻言,面色一变,勉强笑了笑,道:“我只是来看看你,尚要随父亲去觐见皇上!”习伯约虽是诧异,却也未多想。

  李裹儿走后,习伯约独自出了洛阳城,来到骆莹儿的墓前祭奠。虽已杀了武崇训,习伯约却仍觉愧疚悔恨,在骆莹儿的墓旁呆坐了三日,方才返回。这三日里,李裹儿竟未到城外来找自己,教习伯约好生诧异,回到府中便问张安道:“安乐郡主可曾来过?”张安摇摇头,习伯约不禁更觉奇怪,有心前去东宫,却又恐惹得武家之人不快,正自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张昌宗与泥涅师一齐而来。

  见到习伯约,二人一齐大笑,张昌宗道:“贤弟,我们找你多时了!”习伯约向二人施了礼,问道:“大哥找我何事?”张昌宗拉着习伯约坐下,道:“那日我与五哥不是打算派你出外领兵吗?如今正巧有个好机会!”习伯约自是大喜,若能掌兵,日后便可伺机推翻武则天了。

  泥涅师道:“习兄弟,你可还记得当初我说过的话?要为你搜罗良驹,助你扫平突厥?”习伯约点点头,泥涅师续道:“前日我奏明圣上,圣上极是高兴,当即进封我为‘忠勇波斯王’,命五郎c六郎物色良将,从各折冲府c卫军之中选拔勇武健壮c能骑闪射之人,组成一支新军,操练纯熟之后与突厥决战!”

  习伯约听得热血沸腾,只觉扫平突厥已是计日可待,高兴之下,便命张安去取了酒来。张昌宗想着日后有习伯约领精兵在外,朝中更无人敢与自己兄弟作对,泥涅师则盼着日后能凭习伯约领兵打回波斯,光复故国,二人自也高兴,三人便即开怀畅饮,直至醉倒。

  却说那日李裹儿离去后,当真前往了宫中觐见武则天,却不是随着李显,而是单独前去的。其时已是巳时,武则天却依然未起,李裹儿也不敢打扰,只得在迎仙宫外等候。及至巳时五刻,武则天在张易之的服侍之下起身梳洗罢,方才召李裹儿入见。

  李裹儿入内之时,武则天正自对着镜子,由张易之为其涂额黄。待李裹儿行了礼,武则天道:“昨日大婚之时死了夫婿,今日便有心情来见朕了?”李裹儿顿时吓得不敢说话了。武则天久久听不到答话,转过头来,见李裹儿噤若寒蝉,不禁笑道:“怎么,此刻知道怕了?昨日血流满地,也未见你怕!”

  李裹儿闻言,忽然想起了习伯约,昨日那般光景,他都无所畏惧,毅然来与武崇训决斗,此刻自己又岂能畏缩怯懦?便壮起胆子道:“陛下,安乐今日前来,是有事向陛下禀报。”武则天道:“哦?是何事啊?难不成是要朕再给你许配一个夫婿?”李裹儿点点头,道:“正是!当日陛下答应安乐,伯约若为安乐做出惊天动地之事,便将安乐许配给他!昨日他原为安乐而与武崇训决斗,可算得惊天动地?”

  张易之本是全神贯注地为武则天涂着额黄,闻言也不禁停下了手上动作,望向李裹儿。武则天冷笑数声,才道:“昨日之事,便是朕也佩服那小子的勇气,自然算得惊天动地!”李果儿听得大喜,谁承想武则天又冷哼一声,续道:“不过朕答应你的只是作罢你与崇训的婚事,并非是将你许配给他!”顿了顿,她又道:“如今崇训已然离世,你们的婚事自然是作罢了,朕可未失信于你!”李裹儿回想当日之言,发觉确是如此,不禁愣在当场。

  武则天不再理会李裹儿,低声向张易之喝道:“怎地停了?”张易之吓了一跳,不敢再分心其他,继续为武则天涂额黄。过了半晌,武则天见李裹儿仍然愣着,便问道:“你当真想嫁给他?”李裹儿方才惊醒,急忙点头,道:“还请陛下恩准!”武则天道:“好啊!他杀了崇训,朕先治他个死罪,再将你嫁给他!”李裹儿听了,暗叹一声,心知此事是绝无可能了,只得躬身告退。

  朝廷将建立新军,并交由习伯约统领之事传出,张柬之等人自然是大吃一惊,若教二张得此羽翼,那还得了?如今魏元忠已被贬至端州,朝中忠于李氏的大臣唯张柬之马首是瞻,众人便由张柬之领着,一齐入宫进谏。

  武则天见张柬之一行人气势汹汹,好似昏君当道c佞臣弄权,只有他们这群人才是为国为民的忠臣一般,不禁大为恼怒。不待张柬之等人开口,武则天已先道:“新军的马匹是由忠勇波斯王所献,他与朕都认为由习将军统领最合适不过!尔等也无需再多言了!”

  张柬之等人互相望望,依然道:“陛下”武则天忍无可忍,打断道:“住口!你们谁若是反对,下次突厥再来时,便由他去抵御,若是边地百姓有一丝一毫的损失,朕便诛他九族!你们以为如何啊?”张柬之想了想,道:“既然陛下已有定夺,臣等自然不敢反对!只是新军既非府兵,又非卫军,由一将统领恐怕不妥!若有二位或三位副将辅佐,方为万全之策!”

  张柬之当真是老谋深算,他知道此事已无可挽回,便打算以忠义之士处于习伯约左右,以为牵制。武则天心知自己若不答应,张柬之绝不会罢休,只得道:“爱卿所言甚是!”顿了顿,续道:“姚卿家是夏官尚书,便由你遴选二位良将吧!”姚元崇赶忙应是。

  而后数日,朝廷下诏,以左千牛卫中郎将习伯约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统领貂锦军防备突厥。为彰新军尊崇,泥涅师又命族人于海内搜罗得数千件貂裘,献于朝廷,上表言漠北苦寒,汉军恐怕不能抵御,请以貂裘配新军,助其御寒,武则天便将新军命为“貂锦军”。

  习伯约持诏前往夏官领了鱼符,方知为他所配的二位副将非是别人,一个是王登白,另一个则是相王长子c李隆基的大哥李成器。王登白自不必说,与习伯约乃是至交,而李成器熟知兵事,又礼贤下士,倒也是个将才。习伯约对这二个人选很是满意,胸中的豪情壮志已是无以复加,恨不得即刻领兵北上,与突厥决一死战。

  王登白与李成器亦前来夏官与习伯约相见。习伯约将泥涅师所说的战胜突厥之法讲了,王登白与李成器亦是激动不已,而后半月,三人整日一起探讨操练士卒之法,只盼能早日上阵。

  王登白与李成器从未在战场之上与敌作战,是以虽知突厥骑兵来去如风,却不甚惧怕。二人皆觉突厥人不过是仗着胯下畜生之力,方能屡败中国之兵,到时貂锦军人人有西域良驹为坐骑,比突厥战马更快,还不打得突厥人落花流水?

  习伯约却知若无精湛骑术,根本无法驾御西域良驹!以他的武艺,当年初次骑上大宛马之时都险些摔下,更遑论是寻常士卒了。在草原二年,习伯约深知突厥人自幼与马为伴,无论男女老幼,皆能纵马驰骋,若论骑术,中国之人是远远及不上的,不禁好生犯愁。

  夏官将貂锦军的营寨暂时设在城外的校场中,习伯约亲自在营门之上写了“贪生者莫入怕死者勿来”几字,以戒士卒。又过半月,从各地折冲府之中选拔的健卒便尽皆赶到了。

  夏官尚书姚元崇与侍郎李廻秀c韦嗣立亲自前来校场阅武。姚元崇见选出的这五千貂锦军皆是精兵锐卒,心中既是欢喜又是忧愁,欢喜的是有这支精锐之师,再配上西域快马,终于可以与突厥一战了,忧愁的是这支部队由习伯约统领,日后二张更要肆无忌惮了。

  一念及此,姚元崇终究按捺不住,向习伯约三人叮嘱道:“三位将军,你们年纪尚轻,这支雄师日后交由你们三人统领,切记凡事三思而行,万不可鲁莽!”顿了顿,又道:“能否安定边疆,救北方百姓于水火,便全凭三位将军了!”习伯约三人互相望望,一齐顿首道:“我等自当尽忠报国c马革裹尸,必不负陛下及天下百姓的期望!”姚元崇方才满意。

  待姚元崇与李廻秀c韦嗣立离去,习伯约与王登白c李成器一同训诫士卒。这五千士卒,多是粗豪莽撞的汉子,见习伯约三人面容俊秀c谈吐儒雅,不似武将,更像书生,不禁生了轻视之心。有那胆大的,高声喊道:“习将军,你可提得动刀?”众军不禁一阵哄笑。

  习伯约冷笑一声,心知今日若不教他们心服口服,日后何人还听自己号令?便命人取来三个石锁,一一举起抛至半空,而后运起“正一玄功”,待其落下后再以单掌一一接住。那三个石锁叠在一起,好似个石塔一般。

  众军见习伯约竟能以单臂托起三个石锁,尽皆惊服!习伯约却仍不满意,撤手将石锁扔在地上,而后大喝一声,猛地一掌拍下,只听“嘣”的一声巨响,那三个石锁便化为了齑粉。如此一来,莫说是五千貂锦军,便是一旁的王登白与李成器亦是目瞪口呆!

  习伯约这一掌的力道太大,脚下的土地都微微一颤,尘土更是飞扬而起,将习伯约遮于其中。习伯约仰天长笑,以气息将尘土吹得四散而去,重又现出身来。众军此刻已是五体投地,不禁一齐跪倒,拜道:“将军真乃神人!”

  众军之中,却有一人仍自站着,笑吟吟地望着习伯约。习伯约看清那人面目,却是大喜,高声唤道:“崔师兄!”原来,那人乃是崔劼。习伯约好奇崔劼为何也在,便命众军解散回营,引着王登白c李成器来与崔劼叙话。

  自从嵩山之巅一别,习伯约与崔劼已有一年多未见。崔劼性子粗豪,揽着习伯约臂膀哈哈大笑道:“习师弟,经年未见,你已成了一军的统领了,当真教为兄佩服!”又向王登白道:“你小子也有胆上阵杀敌吗?”王登白冷哼一声,道:“你莫要小瞧人!日后到了战阵之上,倒要比一比咱们哪一个杀敌更多!”

  习伯约摇头苦笑,赶忙打断二人,问道:“崔师兄,你怎么也来了?”崔劼昂然道:“我亦有报国安邦之志,听闻新军遍选天下勇士,日后是要与突厥作战的,便求族叔将我也选入了!”习伯约向李成器道:“这位师兄姓崔,乃是博陵人士。”李成器道:“兄台的族叔可是天官侍郎崔玄暐崔大人?”崔劼点点头。李成器见崔劼身材魁梧,知其亦是有勇力之人,不禁喜道:“貂锦军中有崔兄这般壮士,何愁功业不成?”

  四人也回到营中,习伯约欲效法吴起治军,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是以便一直宿于营中,未再回到城中。王登白c李成器也留在营中,与崔劼一同随习伯约练兵。

  四人钻研数日,习伯约回想起当年在泰山之上,岱岳观所使出的“曜异阵”,只觉阵法若是运用于战场之上,或许有奇效。只是战场厮杀却与江湖打斗不同,貂锦军虽然个个是勇士,武艺却终究与江湖高手相差甚远,也不知何日能练成一套阵法。

  习伯约思虑良久,只觉以五人为伍,授以一套合击之法,最是妥当。一个力大者持大斧或铁锤冲在最前,二个身手敏捷之人持盾及戟在其左右相护,另外二人可以用自己趁手的兵刃,为前面三人护住身后和两侧。王登白三人也觉此法可行,四人便加紧训练士卒。

  李裹儿与习伯约已有许多日未见,心中思念得紧,可偏巧习伯约又一直宿于营中,未曾回城,无奈之下,李裹儿只得赶去城外与他相见。

  城外校场,貂锦军的营门前,守门的二个士卒见一个绝美的少女在侍女卫士的簇拥之下走来,不禁一愣。那二个士卒均是外地而来的府兵,未曾见过李裹儿。李裹儿自然不会将守门之人放在眼里,便欲径直闯入。那二个守门方才回过神来,急忙张臂拦住,道:“各位还请留步,我家将军有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李裹儿也不着恼,望着那两个士卒,许久不语。那二个士卒被望得面色一红,急忙转头望向别处。李裹儿笑着问道:“你家将军是谁啊?”一个士卒深吸两口气,答道:“我家将军乃是关内道行军大总管习伯约!”不知为何,李裹儿虽然早已知道,但此刻听旁人说出,却觉开心至极,忍不住格格娇笑。

  那二个士卒只觉这少女的笑声好听极了,忍不住又陷入痴迷。李裹儿笑了片刻,道:“你家将军定下的规矩,我自然是不敢违背,不过还请你们代为通报,便说有枝牡丹想要见他。”那二个士卒只觉牡丹花虽艳,却也不及这少女的姿色。一人道:“尊客稍待,小人这就去通报!”而后转身而去。

  过不多时,习伯约便快步而来。李裹儿见他身披银甲c头戴银盔,更显得英武俊逸,心中不禁好生喜欢。而习伯约见到李裹儿,自然也是高兴万分,径直来到李裹儿身前,握住了她的手。李裹儿却甩甩手,撅起嘴嗔道:“你终于愿意来见我?”

  二人自那日早餐匆匆一别,已有数日未见,李裹儿一直在东宫中等候,习伯约却始终未至,她自然有怨气。习伯约赶忙赔笑,道:“裹儿,这几日我忙于练兵,冷落了你,我给你赔不是!”说着,便要躬身下拜。李裹儿赶忙拦住,在他手上掐了一记,道:“谁知你在此作甚?兴许是营中藏了个女子,早已快活得将我忘了!”习伯约苦笑不已,李裹儿又道:“你且领我进去瞧瞧!”习伯约赶忙点头,望了望李裹儿身后的从人,却是欲言又止。李裹儿已然会意,回身吩咐道:“你们在此等我便是!”一众侍女卫士齐声应是。

  李裹儿随习伯约步入营中,习伯约低声问道:“你怎么带了这许多从人?”李裹儿道:“自从武崇训死了,父亲便担心我的安危,所以派了东宫千牛保护我。”习伯约点点头,也觉如此更为妥当。

  校场之上,王登白c李成器与崔劼正自督促士卒操练。一众士卒忽然望见主帅与一个女子自远处迤逦而来,皆是一愣,便渐渐停下了手上动作。王登白三人见状,循着众军的目光望去,方才看到习伯约与李裹儿。

  王登白与李成器自然识得李裹儿,而崔劼却是首次见到,不禁为李裹儿的美貌所惊,一众貂锦军士卒亦望着李裹儿怔怔出神。一时之间,校场之上鸦雀无声。

  李裹儿见此情景,心中不免有些惶恐,急忙握紧了习伯约的手。习伯约安慰道:“莫怕,我初次见你之时,也是这般模样。”李裹儿想象着习伯约当时的样子,不禁噗嗤一笑,问道:“你们每日在此操练?”习伯约点点头,李裹儿又问道:“那要训练到何日?”习伯约答道:“自然是要操练娴熟,方可上阵。”

  说话间,二人已走至众军之前。习伯约大喝道:“尔等为何停下?”王登白三人急忙高声呼喝,督促众军继续操练。习伯约本想领着李裹儿到帐中说话,李裹儿却坚持要在此看他训练士卒,习伯约只得依从,便亲自呼喝指挥,指导士卒操练。

  士卒操练本是无趣之事,可李裹儿站在远处却是看得津津有味。崔劼望了望李裹儿,轻声问身旁的王登白道:“那少女貌若天仙,是何来历?”王登白轻声道:“她便是太子李显之女,安乐郡主李裹儿。”崔劼闻言一惊,又问道:“如此说来,前几日杀了高阳郡王的便是习师弟?”

  武崇训于婚礼之上为人所杀之事已然传遍了天下,崔劼自然也听说了,只是不知道杀人者便是习伯约。此刻得知眼前这宛若仙女一般的少女乃是安乐郡主,崔劼心想:“也难怪习师弟为了她连性命都不顾,作出惊人之举。”不知为何,见到李裹儿,却教他想起了沈秋霜。

  崔劼已托师父吴执向沈丽娘求亲,却被婉拒。想到沈秋霜日后孤苦一人,崔劼暗道:“如今习师弟已有佳人相伴,可霜儿又由何人怜?”不禁心如刀绞。王登白见他忽然面露苦色,不禁一愣,心中难免多想:“莫非他也喜欢安乐郡主?那可苦了!”

  直至日暮时分,李裹儿方才离去,而后每日皆来营中观看习伯约练兵。习伯约心中虽然欢喜,却唯恐沉溺于儿女私情而消磨了雄心壮志,况且有李裹儿在一旁,又有哪个士卒能专心操练而不分神?

  习伯约思来想去,也没想到法子。若教他向李裹儿直言“莫要再来打扰”,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的。正是一筹莫展之际,泥涅师来了。

  泥涅师矢志复国,是以早在几年前便已命各地的族人物色良马。半年前,他在碎叶城中遇到习伯约,自觉复国有望,便发下号令,教族人将所获骏马尽数送往中原,是以貂锦军组成虽仅有一月,他所许诺的骏马已然备齐。只是这五千余匹骏马,洛阳城外自然无处安置,泥涅师便命族人将其聚于关内道的平原之上。

  貂锦军便即离了神都,向北进军。临行前,习伯约不再顾忌,亲自前往东宫向李裹儿辞行。李裹儿虽然难过,却也不能阻拦,只得与习伯约依依惜别。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