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监军王侁
独孤石进了书房,马上又出来,对李玄说:"你随我来。"两人进了齐王书房。齐王正在审阅文件,见到李玄进来,停下笔来呵呵一笑,说道:"现在应该叫子初了。不移说你有关于辽军的军情要告诉我?"
李玄忙行了一礼,对齐王说:"属下今日才得到消息,辽军三万兵士,准备攻打我雁门关。望齐王上报朝廷,早做打算。"齐王听到李玄这么说,心中疑惑,沉吟了片刻说:"你可知道,我与辽军打交道十来年,辽人可是从来没有在此时发起过兵事?"
李玄沉吟片刻说:"属下也是这个疑惑,但宁可信其有,若此事是真的,我大宋不得不防。"齐王看了看李玄,问:"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得来的消息吗?"李玄低下头,想了一想说:"属下有不少境外的朋友,一个朋友托人传信给我的。"
齐王看了看身边的独孤石,他是知道李玄有些本事,但事关重大,他不敢完全相信,若是上报朝廷,消息有误,朝廷调派大量兵马,最后却弄个乌龙,自己的颜面何存。这时,独孤石看出了齐王的顾虑,对齐王说:"王爷,可以通知雁门守将加强戒备,邻近的宝兴,宁化两军随时准备,加以驰援,以备万一。"
齐王听独孤石这么说,马上点头说:"就按不移说的办,马上飞鸽传书给雁门守将胡业。"李玄听到这里,心中大急,但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这样已经是差强人意,总比毫无准备要好得多。于是他再拜谢了齐王,准备先告辞回家。齐王却在这时叫住了他:"子初,这个名字不错。只是不知道李主簿对这个名字还满意否?"李玄看了看齐王,体会了下他话中的意思。依然有些无奈的说:"还好,勉强入耳,若是齐王叫我主簿可能会更好听些。"齐王含笑,微微点头。
正月十二日。雁门关外,峰峦错耸,峭壑阴森。远处群山的山尖之上还有没有消融的积雪,为这兵家必争的凶险之地更添几分萧肃的气势。
胡业走在关隘之上,看着关外,眉头紧锁。两日前,他接到齐王传书,说让他加紧巡查,提防辽人叩关。他接到传书之后,并未轻待,这两日每日都派出九个轻骑斥候巡视百里。
今天他却非常忧心,因为昨天派出去的九个斥候,本应该昨晚就回来,谁知道直到今天早上,竟没有一人回来。关外就是辽境,这说明他们肯定已经凶多吉少,但是没有消息传回,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在这雁门关外,真的有辽人的大部队吗?胡业忧心忡忡的想。
今天早晨,胡业又仔细挑选了九个精练好手,每隔一个时辰派出去一个,命他们只走八十里即回。已近晌午,身边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斥候,前面派出去的人仍是没有一个回来。
他看了看身边计时的日晷,又是一个时辰,扭过头来,对最后一个斥候说:"准备好了吗?到你啦,要一切小心。"忽然,身边的副将祁敛指着远方的一个黑点说:"将军,快看。"
胡业急忙到城垛之间,极目望去,那是一匹马儿,轻骑戎装,正是雁门关斥候所配备的马儿,胡业看到,轻声说了一句:"咦?怎么马背上没有人?"
转眼马儿离雁门只有几十步远,忽然胡业看到马背之上不是没人,而是有人紧紧趴在马背之上,那人背上又露出一截羽箭,正是辽人的短羽箭。
胡业连忙大喊:"打开城门,快去把人带回来。"城门大开,城内出去一小队兵士,等马儿跑到关下,把缰绳拉住,一个兵士把马背上的斥候背在身上,进到关内,胡业已经在城楼下等着,看着众人进来,走到斥候跟前,急匆匆的问了一句:"可有敌情?"那斥候嘴唇干裂,脸色苍白,听到胡业询问,虚弱的睁开眼睛,说了一句:"辽兵,辽兵还有三十里路!"说完昏死过去。
胡业看着众人把斥候送到城中医馆之中,对身边的祁敛说:"紧闭城门,点燃烽火,再火速派人向宝兴,宁化两军求援!"
十四日,汴京,紫宸殿,早朝。太宗赵炅坐在龙椅之上,开口说:"辽人新败,却仍狂妄不知天命,于冬季开战,此次必败,何人领兵前去抗敌?"谁知太宗说完这句话,殿下群臣面面相觑,却静悄悄的毫无动静。
太宗觉得有些奇怪,又问:"怎么,没人敢去吗?"这时,赵普走出列班,说:"官家不可大意,辽人新败,又大违从前惯例此时出战,必定是要报仇雪恨,士气必旺,肯定会是一场恶战。"这时,吕季随声附和说:"不错,官家一定要小心谨慎,派一员老将出马才行。"这时,群臣都点头附和。
赵炅听到这里,心里却犯了难,除了田钦祚外,朝中现在能用的只有潘美,曹彬。不过两人一个在宝州,一个在麟州,远水解不了近渴。他心中想起了这次进京的张铎,便清了清嗓子:"张老将军正在京中,不知他可能行?"
这时,赵普身后的薛居正说:"张老将军年过花甲,雁门是苦寒之地,再加上沿途马不停蹄一直奔波,恐怕张老将军会不堪重负。"朝上大臣都在点头,赵炅听了之后沉默不语。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李玄忙行了一礼,对齐王说:"属下今日才得到消息,辽军三万兵士,准备攻打我雁门关。望齐王上报朝廷,早做打算。"齐王听到李玄这么说,心中疑惑,沉吟了片刻说:"你可知道,我与辽军打交道十来年,辽人可是从来没有在此时发起过兵事?"
李玄沉吟片刻说:"属下也是这个疑惑,但宁可信其有,若此事是真的,我大宋不得不防。"齐王看了看李玄,问:"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得来的消息吗?"李玄低下头,想了一想说:"属下有不少境外的朋友,一个朋友托人传信给我的。"
齐王看了看身边的独孤石,他是知道李玄有些本事,但事关重大,他不敢完全相信,若是上报朝廷,消息有误,朝廷调派大量兵马,最后却弄个乌龙,自己的颜面何存。这时,独孤石看出了齐王的顾虑,对齐王说:"王爷,可以通知雁门守将加强戒备,邻近的宝兴,宁化两军随时准备,加以驰援,以备万一。"
齐王听独孤石这么说,马上点头说:"就按不移说的办,马上飞鸽传书给雁门守将胡业。"李玄听到这里,心中大急,但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这样已经是差强人意,总比毫无准备要好得多。于是他再拜谢了齐王,准备先告辞回家。齐王却在这时叫住了他:"子初,这个名字不错。只是不知道李主簿对这个名字还满意否?"李玄看了看齐王,体会了下他话中的意思。依然有些无奈的说:"还好,勉强入耳,若是齐王叫我主簿可能会更好听些。"齐王含笑,微微点头。
正月十二日。雁门关外,峰峦错耸,峭壑阴森。远处群山的山尖之上还有没有消融的积雪,为这兵家必争的凶险之地更添几分萧肃的气势。
胡业走在关隘之上,看着关外,眉头紧锁。两日前,他接到齐王传书,说让他加紧巡查,提防辽人叩关。他接到传书之后,并未轻待,这两日每日都派出九个轻骑斥候巡视百里。
今天他却非常忧心,因为昨天派出去的九个斥候,本应该昨晚就回来,谁知道直到今天早上,竟没有一人回来。关外就是辽境,这说明他们肯定已经凶多吉少,但是没有消息传回,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在这雁门关外,真的有辽人的大部队吗?胡业忧心忡忡的想。
今天早晨,胡业又仔细挑选了九个精练好手,每隔一个时辰派出去一个,命他们只走八十里即回。已近晌午,身边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斥候,前面派出去的人仍是没有一个回来。
他看了看身边计时的日晷,又是一个时辰,扭过头来,对最后一个斥候说:"准备好了吗?到你啦,要一切小心。"忽然,身边的副将祁敛指着远方的一个黑点说:"将军,快看。"
胡业急忙到城垛之间,极目望去,那是一匹马儿,轻骑戎装,正是雁门关斥候所配备的马儿,胡业看到,轻声说了一句:"咦?怎么马背上没有人?"
转眼马儿离雁门只有几十步远,忽然胡业看到马背之上不是没人,而是有人紧紧趴在马背之上,那人背上又露出一截羽箭,正是辽人的短羽箭。
胡业连忙大喊:"打开城门,快去把人带回来。"城门大开,城内出去一小队兵士,等马儿跑到关下,把缰绳拉住,一个兵士把马背上的斥候背在身上,进到关内,胡业已经在城楼下等着,看着众人进来,走到斥候跟前,急匆匆的问了一句:"可有敌情?"那斥候嘴唇干裂,脸色苍白,听到胡业询问,虚弱的睁开眼睛,说了一句:"辽兵,辽兵还有三十里路!"说完昏死过去。
胡业看着众人把斥候送到城中医馆之中,对身边的祁敛说:"紧闭城门,点燃烽火,再火速派人向宝兴,宁化两军求援!"
十四日,汴京,紫宸殿,早朝。太宗赵炅坐在龙椅之上,开口说:"辽人新败,却仍狂妄不知天命,于冬季开战,此次必败,何人领兵前去抗敌?"谁知太宗说完这句话,殿下群臣面面相觑,却静悄悄的毫无动静。
太宗觉得有些奇怪,又问:"怎么,没人敢去吗?"这时,赵普走出列班,说:"官家不可大意,辽人新败,又大违从前惯例此时出战,必定是要报仇雪恨,士气必旺,肯定会是一场恶战。"这时,吕季随声附和说:"不错,官家一定要小心谨慎,派一员老将出马才行。"这时,群臣都点头附和。
赵炅听到这里,心里却犯了难,除了田钦祚外,朝中现在能用的只有潘美,曹彬。不过两人一个在宝州,一个在麟州,远水解不了近渴。他心中想起了这次进京的张铎,便清了清嗓子:"张老将军正在京中,不知他可能行?"
这时,赵普身后的薛居正说:"张老将军年过花甲,雁门是苦寒之地,再加上沿途马不停蹄一直奔波,恐怕张老将军会不堪重负。"朝上大臣都在点头,赵炅听了之后沉默不语。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