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残月西流(2)J
1923年他回湖南,在小吴门附近的清水塘22号住了很短时间,6月又要赴广州。9月至12月,他又回湖南从事dang的工作,年底奉上级通知由长沙去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大会议。她挽手相送,他强抑感情,赋诗安慰。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家事与国事的难全,使他不得不从“有情”的夫妻恩爱中不时抽身离去,并因此引起婚姻生活的小小波澜,比如1923年底离开长沙时发生的“误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以“别友”命名那阙词。也就是说,他不仅把她当作妻,也当作友,所谓“算人间知己吾和汝”,用意当在求妻之相知。其实,仔细体会,《贺新郎》一词是充满悲情之味的。两人之间的“误会”或许仅在两人之间有些许意义,放在整个历史发展中看,不过如过眼云烟罢了,实在细微不足道。他的心不能完全放在家中,他胸怀的是天下苍生,为了伟大的事业,他只能做出“挥手从兹去”的决定。可是此去堪称绝决,却也算得洒脱吗?面对爱妻的“苦情重诉”和“热泪欲零”,他如何才能说服自己义无反顾地远离而忍心让她独自承受生活之重负?他没有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错的,而求妻之理解的言下之意就是怪她“不够知己”。
其实,他也知道,行走天涯的孤旅是不好受的,但这不足以成为他贪恋家室之乐的理由。他满怀着“希望”,这才是最重要的,而所谓“希望”,却是与温情脉脉的夫妻恩爱迥然不同。那么,他是不是希望自己的妻子理解“昆仑崩绝壁”和“台风扫寰宇”的剧烈惨酷是出于不得已呢?他没有说。也许,正像他日后所谓的“人间正道是沧桑”所暗示的,必然之事物是说不上有情无情的,对于“天地不仁”,连他自己都无能为力,只能暗怀希望而已。“重比翼,和云翥”只能是希望之语。人有病,天是不会知道的,因为“天若有情天亦老”,而天是永远不老的。他没有等到希望中“重比翼,和云翥”的那一天,她也没有等到。
这阙词中婉约与豪放并存,响亮的尾巴并非做作而为。但“要似”之类的语句不是命令,而是希望。他对未来带来的天翻地覆景象的“希望”却又是在“凭割断愁丝恨缕”的“决心”之后,好像确实从反面证实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俗语。问题是,这首词最后还是回到了“儿女情长”。希望之后还有希望,也许是最终的希望,那就是“重比翼,和云翥”。鲁迅曾言:革命不是为了让人死,而是为了让人生。那么,他的这首词是否有意表示,革命不是为了斩断“儿女情长”,而恰是为了更好的“儿女情长”。
鲁迅有诗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随着一个尼采所谓的“人性的,太人性的”时代的到来,世人肯定会越来越重视历史人物的情感因素,即便其可能因被低俗的眼光打量而显得是软绵绵c温吞吞的,但关注伟人的个人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伟人有同于常人的一面,但也正在这些寻常之处,可能显出不同寻常的伟大。不过,鲁迅在诗中所言之“情”似乎更多地指“天伦之乐”。
可是,1927年,他率军上井冈山开辟根据地,发现很多危险,组织上考虑他的安全性,安排一位枪法厉害的女保镖给他,日久生情,他以为她死了,同时考虑到自身安全,与女保镖结婚。而此时,她正在韶山从事革命工作,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反对压迫。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家事与国事的难全,使他不得不从“有情”的夫妻恩爱中不时抽身离去,并因此引起婚姻生活的小小波澜,比如1923年底离开长沙时发生的“误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以“别友”命名那阙词。也就是说,他不仅把她当作妻,也当作友,所谓“算人间知己吾和汝”,用意当在求妻之相知。其实,仔细体会,《贺新郎》一词是充满悲情之味的。两人之间的“误会”或许仅在两人之间有些许意义,放在整个历史发展中看,不过如过眼云烟罢了,实在细微不足道。他的心不能完全放在家中,他胸怀的是天下苍生,为了伟大的事业,他只能做出“挥手从兹去”的决定。可是此去堪称绝决,却也算得洒脱吗?面对爱妻的“苦情重诉”和“热泪欲零”,他如何才能说服自己义无反顾地远离而忍心让她独自承受生活之重负?他没有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错的,而求妻之理解的言下之意就是怪她“不够知己”。
其实,他也知道,行走天涯的孤旅是不好受的,但这不足以成为他贪恋家室之乐的理由。他满怀着“希望”,这才是最重要的,而所谓“希望”,却是与温情脉脉的夫妻恩爱迥然不同。那么,他是不是希望自己的妻子理解“昆仑崩绝壁”和“台风扫寰宇”的剧烈惨酷是出于不得已呢?他没有说。也许,正像他日后所谓的“人间正道是沧桑”所暗示的,必然之事物是说不上有情无情的,对于“天地不仁”,连他自己都无能为力,只能暗怀希望而已。“重比翼,和云翥”只能是希望之语。人有病,天是不会知道的,因为“天若有情天亦老”,而天是永远不老的。他没有等到希望中“重比翼,和云翥”的那一天,她也没有等到。
这阙词中婉约与豪放并存,响亮的尾巴并非做作而为。但“要似”之类的语句不是命令,而是希望。他对未来带来的天翻地覆景象的“希望”却又是在“凭割断愁丝恨缕”的“决心”之后,好像确实从反面证实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俗语。问题是,这首词最后还是回到了“儿女情长”。希望之后还有希望,也许是最终的希望,那就是“重比翼,和云翥”。鲁迅曾言:革命不是为了让人死,而是为了让人生。那么,他的这首词是否有意表示,革命不是为了斩断“儿女情长”,而恰是为了更好的“儿女情长”。
鲁迅有诗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随着一个尼采所谓的“人性的,太人性的”时代的到来,世人肯定会越来越重视历史人物的情感因素,即便其可能因被低俗的眼光打量而显得是软绵绵c温吞吞的,但关注伟人的个人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伟人有同于常人的一面,但也正在这些寻常之处,可能显出不同寻常的伟大。不过,鲁迅在诗中所言之“情”似乎更多地指“天伦之乐”。
可是,1927年,他率军上井冈山开辟根据地,发现很多危险,组织上考虑他的安全性,安排一位枪法厉害的女保镖给他,日久生情,他以为她死了,同时考虑到自身安全,与女保镖结婚。而此时,她正在韶山从事革命工作,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反对压迫。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