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也许是应了一句老话:“有缘千里来相会”。就在吴韵琛他们准备离开北京的那些日子差不多同时,在中国地理上的中心区域的一个地方,陕西汉中,也有故事发生。
以前多少有点文化的中国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点有关汉中的故事,这都受赐于《三国演义》。汉中在行政上隶属于陕西省,但是无论从气候c物产,还是人们的生活习性来说,汉中属于南方型的地方。汉中的北面是连绵c高峻c黑压压的秦岭,南面,隔着汉江,是逶迤c温婉c青淡淡的米仓山(米仓山是大巴山的最西部分)。汉江从两座山脉间东流,冲积出不大但很秀美c富饶的汉中平原。历史上,诸葛亮在茅庐里与刘备进行战略谈话时说的“张鲁在北,沃野千里”,就是指的这个地方。汉中更像是四川省的一个地区。
汉中城的北边,有一个叫“文市”的乡镇。文市和汉中城大约有二三十华里的路程。文市的政府——文市公社就设置在文市镇上。文市镇北依黑压压拔地而起c东西方向连绵不断的秦岭山脉。不过,这是在汉江谷地向北看到的秦岭而不是在陕西关中渭河谷地向南看到的秦岭。大凡高山终了的边缘地带,都发育有一些地理学上称为丘陵c台地一类的地貌。这个普普通通的文市镇就坐落在秦岭脚下的一块台地上。文市镇和汉中城之间由一条较为宽阔的柏油公路相连。文市的东南西三面都是秦岭的儿女——丘陵。有人如果从东往西,或者从西往东,行走在这片丘陵地带,便会发觉有如行走在土地的波涛之上。这儿的先民和现代人就劳作c生息在它的怀抱里。
徐家岭村造化于文市的西南方。这天黎明前,村里的一户人家的煤油灯点亮着。一个五十上下的男人——老徐在煮早餐用的粥。清早煮粥这种事在其他地方当然是极普通的,但在这一带却是不寻常的。这儿的农家,一般清晨不用餐就下地干活,到了上午九c十点钟用这一天的第一餐,下午四c五点钟吃第二餐,也就是这天的最后一餐。安排中午用餐是有的,那是这户人家因有要事而在宴请亲友了。因此,天未亮就煮粥,也说明家里有人要出门办事,在家用了餐免得在外花钱买吃的,这原本是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老徐家的确有事要办。每每想到此事,老徐便不由自主地脸上挂笑。老徐高大英俊,清洁整齐。自从十来年前爱人去世以来,独自一人抚育一女一儿至今。令人心生敬意的是,老徐是大多数村民敬重的生产队长。在那个年月,一个生产队长受到大多数村民的敬重是不容易的。老徐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复员军人。老徐拜托了一个一起从战场上下来的战友——文市公社的陈主任(相当于现今的乡长),为女儿解决工作问题。今天,正是陈主任让老徐女儿去公社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谈一谈话,见一见面。老徐女儿在汉中一中上的高中。文化大革命那一年她在上高中三年级。她辍学后在村里务农好几年了。现在女儿的工作有望解决,老徐他自然是喜不自禁。老徐趁着照看灶火的空歇,走到另外一间卧室的门口,推开房门,深情地看着熟睡中的女儿。其实老徐这样照看孩子已不下几千几百次了,只是今天觉得特别幸福。虽然碰上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事,耽误了女儿的前程,但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而且今天将要迈出她参加工作,特别是在公社里工作的第一步,老徐幸福地笑了。老徐虽是沉浸在幸福里,但还是想到要为女儿出门办事准备一下。老徐觉得至少得有一个包包。
天已经亮了,老徐转过身来,此时堂屋的门上响起了敲门声。不等老徐回应,一个明显是被压低了的c可还是比较大的嗓门响起来了:“毓蓉,毓蓉!”老徐又笑了,他知道是村东头莫家的德英来了。莫德英是老徐女儿最相好的小姐妹,今天是来陪伴老徐女儿去公社的。德英来得这么早,老徐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村民们都知道,德英是快人快语的急性子人。
莫德英和徐毓蓉在堂屋里吃粥。汉中的生活方式,餐桌的形式也是一种反映。同样是农村,中国的北方,人们是把低矮的小桌放在坑上用餐的;而南方富饶的地区,比如杭嘉湖地区,大家是以高大的“八仙桌”为餐桌的。在本地,老乡是用不高不矮的“小台子”来就餐的。今天佐餐的小菜是自家磨的重盐的辣子浆和炒土豆丝。她们和其它地方的农村姑娘是一样的:从食量和进餐的速度上看,不比男孩子差多少,但从夹菜的方式上看,却是小心翼翼的,每每用筷子头挑上一点。今天用餐和往时不同的是,餐桌上和她们的脸上多了一份喜气。老徐时常到桌边来,往德英的碗里送土豆丝。德英不断的避让,甚至站起来。“德英,在我家里你还让,我在你家里是不会客套的。”毓蓉说。“不会客套?有回你和我妈客气,还被门槛绊了一跤呢!”德英话音刚落,“哈”,堂屋里爆发出久违的笑声。
又一刻,父女俩说到了今天要去公社的事。老徐嘱咐女儿对陈主任要恭敬,少说话,多恳求。徐毓蓉不断地点头,表示会按爸爸说的去做,同时想到自己确实是头一遭去办这种事情,见了陈主任还真不知道怎么行事呢。好在陈主任毕竟和爸是战友,又来过自己家好几次,也见过自己几回,陈主任对自己还是很好的。想到这些,徐毓蓉又有了几分底气。徐毓蓉很明白,这件事是自己的头等大事,不应当选择的,而是应当紧紧地抓住它的。莫德英在灶间里干灶上的活,一面听着父女俩的说话,一面真心替小姐妹高兴;想想毓蓉真是有出息,竟然能够一直读到汉中城里的高中,现在又要去公社里工作,要去做吃公粮的人了(真诚的德英真是这样认为的)。“毓蓉,准备准备,该去了。”天已经大亮了,德英的嗓门也毫无顾忌了。
徐毓蓉接过爸爸手中的包包(实际上是个布口袋),习惯性的去看了熟睡中的弟弟。徐毓蓉和莫德英手拉着手,跨出了家门,又同时回头招呼了老徐,上路了。老徐看着她们,她们刚走出场院,拐了个弯就被场院边上的芭茅遮住了。芭茅断断续续的地方,又能看见她们,接着她们又被连蔽的芭茅遮住了。
村子到文市镇上的路大约有十华里,这对她们来说不是难事。浅山区乡间的路,在不要绕大弯的情况下,一般尽量保持在同一等高线上,有时为了避免绕大弯,就要先下坡(上坡)再上坡(下坡)。时间还早,她们不必着急赶路。两位姑娘相互之间说着悄悄话,行走在清早的乡间小路上。她们走到了一处路的弯凸部,徐毓蓉停下了。这儿显得很开阔。她一只手牵着德英,另一只手拢了一下头发。她向山外望去。远处的平原上,村落密布;村落笼罩在轻轻的晨霾里,那里是她的许多小姐妹嫁过去的地方。她往近处看,坡上c坡下,都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这些梯田都是她和村民们一起在这几年内修筑的。国家兴建了东干渠,有了水,就可以修田,就可以种水稻,生活也改善了。眼下的时节,田里只剩下禾根,一种绿肥草——红花草把田亩抹得一片葱绿。莫德英拉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
“毓蓉,你在公社里工作了,以后我到镇上时,也有个地方可以歇歇人c喝口水了。”莫德英边走边说。
“是的,那是肯定的。”毓蓉回答她。
“毓蓉,村里人都说我俩的婚事会是最顺利的,可是我们却快要是最末的两个了,你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莫德英终于第一次向小姐妹摆出了心中的大疑问。徐毓蓉本来想打趣她,比如可以说:“怎么样,想男人了吧!”但是眼前的问题真是太严肃,太认真了,太不合适进行打趣了。
“德英,我也经常这样问我自己的。我想,主要是我们有意无意间总觉得不甘心,总觉得前头会更好一些,再坚持一下。这才造成了这样的结局。”徐毓蓉仿佛觉得在向周围的空间,向大自然说话。
“毓蓉,我文化浅,不太懂你的意思,不过,我总认为他们来提亲,不是真心爱我,而是在当地没办法了,才到我们这样的山村找对像的。”
“德英,不能这么看他们,人家也是认真地在讨生活,他们那儿的姑娘都往汉中那边去了。”也许是因为今天徐毓蓉去解决工作问题这样严肃的事情,引发了两位姑娘关于人生的思考。不多久,山路上飘出了姑娘特有的银铃般的笑声。她们可能真的在相互打趣了。山路十八弯,还有上坡,也有下坡。两位姑娘在往前走。渐渐地,文市镇在望了。
文市镇不大,一条高爽干净的土街,东西向横贯全镇,街道不过百多米,街的中间有条小点的街是往北去的,被称为北街。北边秦岭脚下和山里的乡民都是从这条北街进镇,其余三面的乡民都是从东西两头进镇。通往汉中的柏油公路在镇的西头。徐毓蓉c德英她们就是先跨过公路,再进镇的。公社机关大院在往山里去的北街上,座西向东。大院显然是新中国建立前建造的。大院当街的是一面高墙,高墙与街之间留有适当的空地。高墙上有大院的门洞。门洞是那种上部成拱形的,高度完全与高墙相匹配。整个建筑给人庄严c威武的视觉冲击。两位姑娘虽说在田地里干活能够不让须眉,但在此刻却不免显的嫩嫩的。她们怯生生地向公社大院里张望。院子里边大门两侧各有四c五米的空地,其余地段和院落的另外三面都是一间间相连外表相同的房子,房子是带风雨廊的。她们站在门口,不见有人来招呼她们,她们在门洞里磨蹭了一会,于是就走进院子里去了。
今天的事比她们想象的要顺利得多。其实陈主任已为徐毓蓉安排好了。其它领导也只是说了一些欢迎来工作,希望好好工作之类的话。所以两位姑娘几乎是笑着蹦着走出公社大院的。尽管她们在陈主任的关怀之下,在公社食堂吃了午饭(是不用付钱的“客饭”),但她们还是一致地走进了镇上的饮食店,一人要了一碗“面皮”,发泄了起来。
“毓蓉,是不是让你做会计?”莫德英迫不及待的要知道。
“哪里是做这个,陈主任说了,让我写写公社的宣传材料,主要工作是在食堂里帮厨,如果公社里的代课老师万一补不齐缺课,我还要做小学的代课老师。”徐毓蓉复述着陈主任的话。
“另外,陈主任要我好好工作,要有耐心,等待转正的名额。我现在还是转队分配的。”徐毓蓉对小姐妹说着自己也不太理解的话。对于“转正名额”c“转队分配”这种连毓蓉也不太理解的名词,莫德英更是如在云里雾里了。好在两位姑娘都被极度的愉快统治着,对这些与徐毓蓉今后的人生休戚相关的名词,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吃了面皮,说完了高兴的话,两位姑娘还是觉得意犹未尽,不愿意站起来离店回家。在这种特殊的时间段上,有文化知识的人的长处就显露出了。徐毓蓉故作神神秘秘的样子,对德英提议;“我们俩,今天不要下半天的工分了,干脆去一个地方。”莫德英本是个急性子人,哪里经得起徐毓蓉如此。不过,她自有她行事的方法。德英一下子站起来,拧住徐毓蓉的嘴(当然是轻轻地拧的),命令道,“快说,去哪儿?”
“好妹妹,放了手,我说,我说,我们去郭家湾看那里的大工厂。”徐毓蓉说出了自己的提议。
从文市出发,去郭家湾后再回家,与直接回家相比要绕一段弯路,所以要多走六七里路。郭家湾与文市的路程比徐家岭要远些。郭家湾虽说是属于文市公社的,但它处于与另外一个公社相接的边界上。郭家湾的村民平时一般都不上文市赶集,而是上姜营镇采办生活用品和出售自家自留地的农产品。尽管要多走六七里山路,又要损失半天的工分(农民的“工分”等于城里人的“工资”),两位姑娘还是张着美好心情之帆,怀着对工业化的无限憧憬,轻松地朝郭家湾走去。
去郭家湾的路,前一段不太需要上下坡,越接近郭家湾,路也越“有形”。这后半段路,就是穿行在大地波浪的波谷和波峰间。我们用物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路的空间分布犹如一条垂直平面里的正弦曲线。两位姑娘又一次爬到一脉丘陵的顶上,忽然见到前面较低的一座丘陵被削去了上半部分,在削去上半部后形成的平地上,造了一个很大的正圆形的水泥建筑。及至到了近前,她们绕着这个圆形建筑转了一圈,当然她们还是不明白它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看看坡下,工厂(实际上是“工地”)就在谷地里。她们顺着附在圆形建筑上的踏步,上到了它的顶部。工厂看得更加分明了。很显然,工厂还刚开始建造。只是位于厂区边缘地带的一些不太高的房子造了起来。在厂区的中心部位,极有规律的分布着一列列与地面齐平的中间带四方形凹洞的水泥墩子。在这些墩子之间的空地上,用木板围成的型腔里,浇筑了水泥。在整个厂区的范围内,不时地从这里c那里闪出大白天里也很清晰的强光。人们在忙碌着。较远处,几台推土机在轰鸣,同时制造着平地。俩姑娘被眼前的人力改天换地的能力折服了。她们当然不会想到自己也可以有这种强大的力量,却隐隐约约的感到这些工厂也许会给自己带来些许好处。她们走下圆形建筑,从被机器开辟出的长条形平地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又从那一头走到这一头。虽然什么也看不懂,但她们似乎是在极尽全力地把看到的一切放进自己的心里。她俩有时又紧紧地靠在一起,都斜着身子,互为支撑;她们的眼神又像在看,又像在想。太阳一边笼罩着两位姑娘一边西移。
日渐西沉的太阳提示两位姑娘,该回家了。她们在经历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想到爸爸也许正在着急,毓蓉于是就加快了脚步;她想像着爸爸听了她述说今天的“经历”后开心的样子,她意会到脚下一阵轻灵。她们走着走着就消失在暮霭里了。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以前多少有点文化的中国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点有关汉中的故事,这都受赐于《三国演义》。汉中在行政上隶属于陕西省,但是无论从气候c物产,还是人们的生活习性来说,汉中属于南方型的地方。汉中的北面是连绵c高峻c黑压压的秦岭,南面,隔着汉江,是逶迤c温婉c青淡淡的米仓山(米仓山是大巴山的最西部分)。汉江从两座山脉间东流,冲积出不大但很秀美c富饶的汉中平原。历史上,诸葛亮在茅庐里与刘备进行战略谈话时说的“张鲁在北,沃野千里”,就是指的这个地方。汉中更像是四川省的一个地区。
汉中城的北边,有一个叫“文市”的乡镇。文市和汉中城大约有二三十华里的路程。文市的政府——文市公社就设置在文市镇上。文市镇北依黑压压拔地而起c东西方向连绵不断的秦岭山脉。不过,这是在汉江谷地向北看到的秦岭而不是在陕西关中渭河谷地向南看到的秦岭。大凡高山终了的边缘地带,都发育有一些地理学上称为丘陵c台地一类的地貌。这个普普通通的文市镇就坐落在秦岭脚下的一块台地上。文市镇和汉中城之间由一条较为宽阔的柏油公路相连。文市的东南西三面都是秦岭的儿女——丘陵。有人如果从东往西,或者从西往东,行走在这片丘陵地带,便会发觉有如行走在土地的波涛之上。这儿的先民和现代人就劳作c生息在它的怀抱里。
徐家岭村造化于文市的西南方。这天黎明前,村里的一户人家的煤油灯点亮着。一个五十上下的男人——老徐在煮早餐用的粥。清早煮粥这种事在其他地方当然是极普通的,但在这一带却是不寻常的。这儿的农家,一般清晨不用餐就下地干活,到了上午九c十点钟用这一天的第一餐,下午四c五点钟吃第二餐,也就是这天的最后一餐。安排中午用餐是有的,那是这户人家因有要事而在宴请亲友了。因此,天未亮就煮粥,也说明家里有人要出门办事,在家用了餐免得在外花钱买吃的,这原本是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老徐家的确有事要办。每每想到此事,老徐便不由自主地脸上挂笑。老徐高大英俊,清洁整齐。自从十来年前爱人去世以来,独自一人抚育一女一儿至今。令人心生敬意的是,老徐是大多数村民敬重的生产队长。在那个年月,一个生产队长受到大多数村民的敬重是不容易的。老徐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复员军人。老徐拜托了一个一起从战场上下来的战友——文市公社的陈主任(相当于现今的乡长),为女儿解决工作问题。今天,正是陈主任让老徐女儿去公社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谈一谈话,见一见面。老徐女儿在汉中一中上的高中。文化大革命那一年她在上高中三年级。她辍学后在村里务农好几年了。现在女儿的工作有望解决,老徐他自然是喜不自禁。老徐趁着照看灶火的空歇,走到另外一间卧室的门口,推开房门,深情地看着熟睡中的女儿。其实老徐这样照看孩子已不下几千几百次了,只是今天觉得特别幸福。虽然碰上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事,耽误了女儿的前程,但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而且今天将要迈出她参加工作,特别是在公社里工作的第一步,老徐幸福地笑了。老徐虽是沉浸在幸福里,但还是想到要为女儿出门办事准备一下。老徐觉得至少得有一个包包。
天已经亮了,老徐转过身来,此时堂屋的门上响起了敲门声。不等老徐回应,一个明显是被压低了的c可还是比较大的嗓门响起来了:“毓蓉,毓蓉!”老徐又笑了,他知道是村东头莫家的德英来了。莫德英是老徐女儿最相好的小姐妹,今天是来陪伴老徐女儿去公社的。德英来得这么早,老徐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村民们都知道,德英是快人快语的急性子人。
莫德英和徐毓蓉在堂屋里吃粥。汉中的生活方式,餐桌的形式也是一种反映。同样是农村,中国的北方,人们是把低矮的小桌放在坑上用餐的;而南方富饶的地区,比如杭嘉湖地区,大家是以高大的“八仙桌”为餐桌的。在本地,老乡是用不高不矮的“小台子”来就餐的。今天佐餐的小菜是自家磨的重盐的辣子浆和炒土豆丝。她们和其它地方的农村姑娘是一样的:从食量和进餐的速度上看,不比男孩子差多少,但从夹菜的方式上看,却是小心翼翼的,每每用筷子头挑上一点。今天用餐和往时不同的是,餐桌上和她们的脸上多了一份喜气。老徐时常到桌边来,往德英的碗里送土豆丝。德英不断的避让,甚至站起来。“德英,在我家里你还让,我在你家里是不会客套的。”毓蓉说。“不会客套?有回你和我妈客气,还被门槛绊了一跤呢!”德英话音刚落,“哈”,堂屋里爆发出久违的笑声。
又一刻,父女俩说到了今天要去公社的事。老徐嘱咐女儿对陈主任要恭敬,少说话,多恳求。徐毓蓉不断地点头,表示会按爸爸说的去做,同时想到自己确实是头一遭去办这种事情,见了陈主任还真不知道怎么行事呢。好在陈主任毕竟和爸是战友,又来过自己家好几次,也见过自己几回,陈主任对自己还是很好的。想到这些,徐毓蓉又有了几分底气。徐毓蓉很明白,这件事是自己的头等大事,不应当选择的,而是应当紧紧地抓住它的。莫德英在灶间里干灶上的活,一面听着父女俩的说话,一面真心替小姐妹高兴;想想毓蓉真是有出息,竟然能够一直读到汉中城里的高中,现在又要去公社里工作,要去做吃公粮的人了(真诚的德英真是这样认为的)。“毓蓉,准备准备,该去了。”天已经大亮了,德英的嗓门也毫无顾忌了。
徐毓蓉接过爸爸手中的包包(实际上是个布口袋),习惯性的去看了熟睡中的弟弟。徐毓蓉和莫德英手拉着手,跨出了家门,又同时回头招呼了老徐,上路了。老徐看着她们,她们刚走出场院,拐了个弯就被场院边上的芭茅遮住了。芭茅断断续续的地方,又能看见她们,接着她们又被连蔽的芭茅遮住了。
村子到文市镇上的路大约有十华里,这对她们来说不是难事。浅山区乡间的路,在不要绕大弯的情况下,一般尽量保持在同一等高线上,有时为了避免绕大弯,就要先下坡(上坡)再上坡(下坡)。时间还早,她们不必着急赶路。两位姑娘相互之间说着悄悄话,行走在清早的乡间小路上。她们走到了一处路的弯凸部,徐毓蓉停下了。这儿显得很开阔。她一只手牵着德英,另一只手拢了一下头发。她向山外望去。远处的平原上,村落密布;村落笼罩在轻轻的晨霾里,那里是她的许多小姐妹嫁过去的地方。她往近处看,坡上c坡下,都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这些梯田都是她和村民们一起在这几年内修筑的。国家兴建了东干渠,有了水,就可以修田,就可以种水稻,生活也改善了。眼下的时节,田里只剩下禾根,一种绿肥草——红花草把田亩抹得一片葱绿。莫德英拉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
“毓蓉,你在公社里工作了,以后我到镇上时,也有个地方可以歇歇人c喝口水了。”莫德英边走边说。
“是的,那是肯定的。”毓蓉回答她。
“毓蓉,村里人都说我俩的婚事会是最顺利的,可是我们却快要是最末的两个了,你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莫德英终于第一次向小姐妹摆出了心中的大疑问。徐毓蓉本来想打趣她,比如可以说:“怎么样,想男人了吧!”但是眼前的问题真是太严肃,太认真了,太不合适进行打趣了。
“德英,我也经常这样问我自己的。我想,主要是我们有意无意间总觉得不甘心,总觉得前头会更好一些,再坚持一下。这才造成了这样的结局。”徐毓蓉仿佛觉得在向周围的空间,向大自然说话。
“毓蓉,我文化浅,不太懂你的意思,不过,我总认为他们来提亲,不是真心爱我,而是在当地没办法了,才到我们这样的山村找对像的。”
“德英,不能这么看他们,人家也是认真地在讨生活,他们那儿的姑娘都往汉中那边去了。”也许是因为今天徐毓蓉去解决工作问题这样严肃的事情,引发了两位姑娘关于人生的思考。不多久,山路上飘出了姑娘特有的银铃般的笑声。她们可能真的在相互打趣了。山路十八弯,还有上坡,也有下坡。两位姑娘在往前走。渐渐地,文市镇在望了。
文市镇不大,一条高爽干净的土街,东西向横贯全镇,街道不过百多米,街的中间有条小点的街是往北去的,被称为北街。北边秦岭脚下和山里的乡民都是从这条北街进镇,其余三面的乡民都是从东西两头进镇。通往汉中的柏油公路在镇的西头。徐毓蓉c德英她们就是先跨过公路,再进镇的。公社机关大院在往山里去的北街上,座西向东。大院显然是新中国建立前建造的。大院当街的是一面高墙,高墙与街之间留有适当的空地。高墙上有大院的门洞。门洞是那种上部成拱形的,高度完全与高墙相匹配。整个建筑给人庄严c威武的视觉冲击。两位姑娘虽说在田地里干活能够不让须眉,但在此刻却不免显的嫩嫩的。她们怯生生地向公社大院里张望。院子里边大门两侧各有四c五米的空地,其余地段和院落的另外三面都是一间间相连外表相同的房子,房子是带风雨廊的。她们站在门口,不见有人来招呼她们,她们在门洞里磨蹭了一会,于是就走进院子里去了。
今天的事比她们想象的要顺利得多。其实陈主任已为徐毓蓉安排好了。其它领导也只是说了一些欢迎来工作,希望好好工作之类的话。所以两位姑娘几乎是笑着蹦着走出公社大院的。尽管她们在陈主任的关怀之下,在公社食堂吃了午饭(是不用付钱的“客饭”),但她们还是一致地走进了镇上的饮食店,一人要了一碗“面皮”,发泄了起来。
“毓蓉,是不是让你做会计?”莫德英迫不及待的要知道。
“哪里是做这个,陈主任说了,让我写写公社的宣传材料,主要工作是在食堂里帮厨,如果公社里的代课老师万一补不齐缺课,我还要做小学的代课老师。”徐毓蓉复述着陈主任的话。
“另外,陈主任要我好好工作,要有耐心,等待转正的名额。我现在还是转队分配的。”徐毓蓉对小姐妹说着自己也不太理解的话。对于“转正名额”c“转队分配”这种连毓蓉也不太理解的名词,莫德英更是如在云里雾里了。好在两位姑娘都被极度的愉快统治着,对这些与徐毓蓉今后的人生休戚相关的名词,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吃了面皮,说完了高兴的话,两位姑娘还是觉得意犹未尽,不愿意站起来离店回家。在这种特殊的时间段上,有文化知识的人的长处就显露出了。徐毓蓉故作神神秘秘的样子,对德英提议;“我们俩,今天不要下半天的工分了,干脆去一个地方。”莫德英本是个急性子人,哪里经得起徐毓蓉如此。不过,她自有她行事的方法。德英一下子站起来,拧住徐毓蓉的嘴(当然是轻轻地拧的),命令道,“快说,去哪儿?”
“好妹妹,放了手,我说,我说,我们去郭家湾看那里的大工厂。”徐毓蓉说出了自己的提议。
从文市出发,去郭家湾后再回家,与直接回家相比要绕一段弯路,所以要多走六七里路。郭家湾与文市的路程比徐家岭要远些。郭家湾虽说是属于文市公社的,但它处于与另外一个公社相接的边界上。郭家湾的村民平时一般都不上文市赶集,而是上姜营镇采办生活用品和出售自家自留地的农产品。尽管要多走六七里山路,又要损失半天的工分(农民的“工分”等于城里人的“工资”),两位姑娘还是张着美好心情之帆,怀着对工业化的无限憧憬,轻松地朝郭家湾走去。
去郭家湾的路,前一段不太需要上下坡,越接近郭家湾,路也越“有形”。这后半段路,就是穿行在大地波浪的波谷和波峰间。我们用物理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路的空间分布犹如一条垂直平面里的正弦曲线。两位姑娘又一次爬到一脉丘陵的顶上,忽然见到前面较低的一座丘陵被削去了上半部分,在削去上半部后形成的平地上,造了一个很大的正圆形的水泥建筑。及至到了近前,她们绕着这个圆形建筑转了一圈,当然她们还是不明白它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看看坡下,工厂(实际上是“工地”)就在谷地里。她们顺着附在圆形建筑上的踏步,上到了它的顶部。工厂看得更加分明了。很显然,工厂还刚开始建造。只是位于厂区边缘地带的一些不太高的房子造了起来。在厂区的中心部位,极有规律的分布着一列列与地面齐平的中间带四方形凹洞的水泥墩子。在这些墩子之间的空地上,用木板围成的型腔里,浇筑了水泥。在整个厂区的范围内,不时地从这里c那里闪出大白天里也很清晰的强光。人们在忙碌着。较远处,几台推土机在轰鸣,同时制造着平地。俩姑娘被眼前的人力改天换地的能力折服了。她们当然不会想到自己也可以有这种强大的力量,却隐隐约约的感到这些工厂也许会给自己带来些许好处。她们走下圆形建筑,从被机器开辟出的长条形平地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又从那一头走到这一头。虽然什么也看不懂,但她们似乎是在极尽全力地把看到的一切放进自己的心里。她俩有时又紧紧地靠在一起,都斜着身子,互为支撑;她们的眼神又像在看,又像在想。太阳一边笼罩着两位姑娘一边西移。
日渐西沉的太阳提示两位姑娘,该回家了。她们在经历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想到爸爸也许正在着急,毓蓉于是就加快了脚步;她想像着爸爸听了她述说今天的“经历”后开心的样子,她意会到脚下一阵轻灵。她们走着走着就消失在暮霭里了。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