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山野神农最新章节 > 山野神农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171章 悯农

  耿家建难得这样清净地研习了《纯阳秘籍》和那本医书,他也是得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感受。

  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周围一片安静,耿家建的爹娘到了山坡上去了。

  到了秋收季节,村里已经有很多人在收玉米了,耿家建家里的玉米种得晚一些,所以比其他人家的要熟得晚两天。

  耿家建正在一片寂静中发呆,却听见父母回来了。

  “小建——”父亲耿震天喊了一声。

  耿家建应了一声,便出了西屋。

  “小建,刚才我跟你娘到山坡上看了看,玉米也差不多了,等明天咱们就收玉米吧”耿震天说道。

  “行,玉米熟了咱们收!”耿家建说道。

  而这时,耿家建想起来尤姗姗来,他知道尤姗姗家里的玉米也在山坡上,是不是也到了收割的季节?

  可是,这收割玉米的活儿不轻快,这个尤姗姗能干的了吗?耿家建不禁心里有些担心。

  突然间,耿家建非常想要见尤姗姗,便洗了把脸,顺着巷子向着山山坡上走去。

  耿家建将院子里的那两条狗唤了出来,连同那只拴着的大黄狗,一起带领着向着山坡上走去。

  他想着到山坡上去看看收割玉米的情景,同时也是借着上山坡去看玉米的理由,想要顺便去看看尤姗姗。

  耿家建已经有两天没有见尤姗姗了,他心里有些想念这个温柔的女人。

  顺着小巷子,走了两分钟,耿家建便到了尤姗姗的家门口,可是大门紧闭,院墙也因为前几天垒高了,耿家建看不见院子里的模样。

  “汪汪汪”

  耿家建听见尤姗姗院子里的狗吠声,那是自己送给尤姗姗的那两条狗在叫。

  耿家建身后的那两条黑白双煞好像是听见了自己曾经伙伴的叫声,也是叫了几声算作回应。

  家里没有人?耿家建想着尤姗姗可能是去接孩子去了,这个时间真是镇上小学放学的时间。

  耿家建想起尤姗姗一个人带着孩子,心里有些心疼。

  耿家建没有见到尤姗姗,心里有些失落,便顺着山路向山坡上走去,后边的三条狗跟在后面,有种耀武扬威的感觉。

  就像是一个官员在外巡视,后面跟着一群手下一样。

  山坡地下果然有人在收玉米,这是传统的收割方式,先是用镰刀把玉米秸砍到,大概是五六趟的玉米秸排成一行,像是一排绿色的火车轨道一样。

  然后,人们再用手把玉米穗子从玉米秸上掰下来,放在一堆,最后再用袋子装起来,拉回家里然后再把玉米穗子上的皮剥干净,之后便是在太阳底下晒。

  每当秋天降临时,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就可以看到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到处都是娇艳的景致,到处都呈现美丽的秋色。

  吕圩子这附近的一些土地,大部分种的是玉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豆和高粱。

  当然,也有一些土地肥沃一些c比较好灌溉的地里,也有人愿意种一些蔬菜。

  农谚云:“立秋三天遍地红,庄稼疯长十八天”。初秋时分,夏还没有明显的褪去,还处于炎热的三伏天,这时的田野,绝大部分庄稼还是绿油油的,只有遍地的高粱才开始涨红了脸,挺拔纤细的高粱杆,承载不了顶部硕大而红彤彤的高粱穗,一棵棵累弯了腰。蔬菜地里,头伏的萝卜苗在秋雨的浇灌下,绿油油,成大片,等到生长百天,青青的大萝卜才出田,埋在土里的部分白花花,露在地面的部分青鲜鲜。到了夜晚,皎洁月光映照着阡陌田野,秋蝉还在延续夏日的鸣叫,好像知道已近末日,格外地卖力鼓噪。青鲜鲜的大豆地里蝈蝈也较劲儿“嘀嘀嘀”和秋蝉比赛,田野里鸟鸣虫唱,伴随着手拿电筒捉夜虫孩子们的惊叫声c欢呼声,仿佛是秋姑娘在演奏一部动听悦耳的交响曲!

  “处暑”过去,“白露”到来,田野里,绿油油的棉花苗经过春生夏长,由花蕾演变的棉桃开始裂开了嘴,洁白的棉絮盛开,一朵朵片片,花团如雪,日以继夜摘棉花,一筐筐袋袋。“三伏”的白菜也得风得雨得好天气,绿莹莹,青鲜鲜,像薅着长似的,伸展出硕大的叶片,到深秋亭亭玉立,包心卷心,等菜农侍弄成锥形,成熟收获,供应市场,和萝卜一起成为城乡越冬喜爱收藏的大路菜。

  中秋时节,那黄橙橙的大豆粒粒饱满,棵棵挂铃。金风吹来,苍黄的豆棵叶落杆壮,只听呼啦啦摇铃声不断,似乎在呼唤农民们赶紧收割。假若剥开豆角闻一闻,一股大豆的清香直钻鼻翼,进而,仿佛绵软可口的豆腐c白中泛黄的豆汁清香一起飘来,挂满脸上丰收的喜悦难以溢于言表那金灿灿的玉米棒子个头大,籽粒饱,顾不上脱粒的农家干脆先剥开外衣,借助它的韧性把玉米棒子一个个系紧,一串串吊起来,吊在屋檐下,吊在大树上,或码成堆,放在通风好的屋里或室外,顿时,农家小院到处都是黄橙橙的玉米,十分养眼,看着心里舒坦极啦!等到农闲时,再进行手工慢慢脱粒。有人手等不及的,还可以晒干棒子用玉米脱粒机脱粒,这样速度快,马上就可吃到嘴里金黄金黄的玉米馍,喝到香喷喷的玉米粥。

  这个时候,田野里,人欢马叫,到处都是秋收的繁忙景象。

  到了晚秋,腾了茬的秋庄稼给冬麦c油菜让路,先是在田野里犁地施肥整地,后是趁墒下种播种,不到大半个月的功夫,遍地已是由鹅黄变成绿油油,茁壮的麦苗c油菜已显现一派生机。而满山遍野的枫叶红了,层林尽染;小灯笼似的柿子红了,挂满枝头。

  秋霜打落了田间防护林的树叶,染红了枫叶,也打焉了郁郁葱葱的红薯秧,茂盛的红薯梗和叶,一夜之间像是秋姑娘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黑衣。而从土里刨出的红薯却是红彤彤c鲜亮亮,粉碎后可过箩澄成白生生的粉面,精加工又成了又长又筋道的粉条,是烩大锅菜必不可少的主料,成为人人爱吃的大众美味佳肴。秋霜也催生出浓浓的迷雾,像袅袅炊烟弥漫于广袤的田野,当秋阳喷薄而出后,万丈光芒穿透云层,驱散迷雾,天空才蔚蓝高旷,大地才辽阔清新,忙碌了一秋的人们才真正感到心旷神怡,悠然自在!

  秋天的田野,是春日播种寄托的希望,等待秋日里五谷丰登;你是夏天万物生长的桥梁,没有田野哪还有生长万物的土壤?你是秋日里累累硕果,没有硕果哪还有囤尖仓满的冬藏。秋天的田野,“寥廓江天万里霜,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秋天的田野是迷人的,秋天的景致是娇艳的,秋天的色彩是美丽的,秋天的记忆是永久的!

  耿家建看着眼前的情景,脑海里想着这些地方之前的样子。

  都十几年了,村子里人们都没有改变这样的耕种方式,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面前,这种方式似乎已经变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耿家建知道,多年来村里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土地,可是由于现在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效益却越来越少了,甚至是亏本。

  现在的村民很多都是出去打工了。

  都说农民是靠勤劳致富,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尽管国家为了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给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是一年辛苦下来却赚不上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民种地不挣钱呢?归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

  农业是个高风险c低利润的行业。它的生产周期一般比较长。比方说小麦,每年10月份播种,来年六月份收获。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太多,既要面临旱c涝c冷c热c冰雹c霜冻等自然灾害风险和技术操作风险,还要面临市场的风险。

  种地成本高在提高。

  就像是现在即将收获的玉米一样,玉米一亩地在丰收的年景也就是1000斤,年景不好的时候几百斤也很正常,根据玉米现在的价格8毛左右,一亩地玉米可以卖800元,那成本呢?

  现在农村一般家庭也就2-3亩地,按照全部种植上玉米,不算人工大半年的收入也就300元左右,如果遇上自然灾害会更低的。

  看完这个数据,谁还愿意种地呢?农民在外面打工2天,就可以挣回大半年的种地所得。

  粮食价格低。

  近年来,随着进口粮食的不断冲击,国内粮食价格低迷。这是老百姓最头疼的事,意味着一年的收入又要大打折扣了,农民收获的粮食一旦因为惜售没有及时卖出,堆放在地上,很容易发霉变质,只能更低价位销售,一年的劳动又打了水漂,这样的例子很多。

  那何为合理?一方面,农产品价格要有“地板”,确保种粮食不亏本,能有赢利;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要有“天花板”,价格涨幅不能过于背离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差别较大,粮食加工企业就会选择进口,最终会损害国内粮食生产者的利益。

  就像是吕圩子这样的村子,本来可用耕地就不多,又被程家给占用了一些,像是这种在山坡上的地,土质不够肥沃,水源也不够充足,种出来的粮食产量也不高。

  所以,村里留在家里种地的壮劳力不太多,大都指望着其他职业赚一些钱。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