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五章 鬼节(二)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卖油条的那人一样幸运,我们村里就有个人,一生也算是勤劳善良。只是这个人呢性格比较急,干活总想一次给干完,所以农忙的季节,他总是很晚才赶回家。
有句话叫做多走夜路必撞鬼,说的一点也不错,更何况是鬼节。这人呢,有那么一次农忙到夜里一点多才往家赶。
这人走到半路,看到前面田里有个人在田头整了口土锅,在烧东西吃。他倒是没在意,可能也像自己一样干活太晚了干脆就在田里弄点东西吃了。别说他确实很饿了,心里还想着下次也效仿这人。他刚路过这里,那田里的人就跟他打招呼,他也礼貌的回话,不过这人他好像没有见过,因为急着回去弄东西吃,也没想太多。
那人看他要走,急忙去给他拉住,非得留着他过来吃一碗,说是煮的白面面条。(那时候白面面条可是稀罕玩意)这人本来就饿,一听是面条,而且还非拉着他要留下来吃一碗,也就舔着脸跟着去吃一碗。
他盘腿坐下,看着满满一大锅的面条直咽口水,那人也不知道从哪拿出一只碗,就帮他盛上满满一碗面。他也不客气了,大口大口的吞咽起来,不过奇怪的是,煮面的人一口也没有吃,就一直帮他盛面。
这满满的一大锅就被他自己吃完了,临走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又是道谢,又是说要帮忙干活啥的。那人只是满脸堆笑,说是要反过来感谢他,听着这人莫名其妙的话,他也没在意,觉得今天乏了,要回去休息,客套几句后就离开了田里。
回去后他也确实很累了,倒头就睡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越想越不对劲啊,这大半夜的谁专门跑去田里煮面,自己还一口都不吃?越想越奇怪,好奇心促使着他到昨天吃面的地方去看。
他还没到跟前,脸就已经白了,昨天吃面的那里分明是个坟头!毕竟是白天,虽然他很害怕还是忍着走了过去,昨天烧火的痕迹一点都没有,倒是地上有只泥碗…锅的位置有个坑,上面盖了零碎的稻草,他翻开稻草,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蚯蚓…
难道自己昨天晚上吃的是蚯蚓?想着他就一阵反胃,干呕了几下连滚带爬的跑回了家,只是躺在床上的他再也没有起来过。
后来有老人说,这人吃的是鬼食,鬼做的饭活人是不可以吃的,不然轻者都是大病,严重的就像这位一样了。灵魂摆渡里也有类似的情节,赵吏说不吃老陈做的东西,因为他知道老陈是白天被砍头的那个人,而吃了老陈做的面的那两人虽然没有死,但是却被太岁肉折磨了几百年。
还有个人,他叫向东阳,这个人家住水库旁,从小就耳濡目染大人抓鱼,大了后也是一个抓鱼抓虾的好手。
他每天下午用玉米面和着剁碎的小鱼煮成面饼,这面饼有着很浓的鱼腥味,他把面饼分散切成拇指大小的块状。(玉米面做的饼非常耐水泡)
他把这些面饼块装到捕虾笼里,每天傍晚的时候放到枯萎丛里,早上四五点就穿着皮衣下水看笼子。
由于笼子下的地方又是比较偏远的小水塘,所以他每天早上三点多就起床收拾东西往那赶,这个时候天是很黑的,可能是习惯了,向东阳也从不害怕。
有一次他刚下水进了芦苇丛,就听到水塘边的路上有人走路,他也是出于好奇,谁那么早起来下田,他在芦苇丛里匆匆一瞥,看到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穿着的衣服就像家中黑白电视里国民时期一样的,这女人带着一个很复古的圆眼镜,像是一名老师,而那孩子也非常规律的走在她旁边,向东阳就觉得是一个老师带着一个学生。不过他觉得很奇怪,这个时候老师带着孩子去哪的?而且穿着的衣服也是非常古怪,在农村可没有这种穿衣打扮的。
话说这好奇心害死猫,他就出水跟过去,想问问她们这么早去哪儿,只是他刚出水那两个就走的很远了,他也追不上只好放弃了。
偏偏这人是个不信邪的主,天不怕地不怕的,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是遇到脏东西了。隔了一会功夫,同一个地方,又看到一群人经过,同样是穿着古怪的衣服,他这回赶紧冲上岸,拽住其中一个人的手想问他们这么早去哪里。只是,在他摸到那人的手腕时,向东阳开始怕了,那人的手像冬天的河水,刺骨的凉…
向东阳赶紧甩开那人的手,只见那群人都转过脸来露出同样诡异的笑容…
像刚刚那般,一群人很快就消失在天边…
惊魂未定的向东阳,也不管笼子了,跑回家喊醒了家人,告诉了家人他看到的东西。
家人也是非常着急,因为…在向东阳说完后就突然倒床上浑身抽搐口吐白沫。
把家人吓得赶紧去村里请年纪大的老者过来看(村里有些老人懂得治癔症的)。
只是,但凡是过来看过的老者都摇摇头,家人问询也是避而不语。只有一个老者在家人的哀求下说出了原因,这向东阳,下笼子的地方曾经死过很多抗日的中国人,被日本兵杀害后一起埋在了这里。
这些死去的人怨念太强,这眼看着新中国解放了很久,才肯在鬼节离去,只是这通向鬼门关的时候,向东阳偏偏拉了人家一把…
这群“人”就以为向东阳跟他们一样,所以就把他的魂魄带走了,由于向东阳不情愿走,所以留下了一个人魂让他还有力气跑回家,只是到家后也像上面那人一样,在床上再也没起来过,虽说没有死,但是也彻彻底底的成了植物人。
据说,很多出了意外成了植物人的人,他们只是丢了意识;也可能求生的欲望很强烈,不希望自己死去,但是意识没有找到自己的躯体而已,如果有一天,一个情况稳定的植物人突然死去,或许是他的意识疲倦了,才放弃了生存吧…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有句话叫做多走夜路必撞鬼,说的一点也不错,更何况是鬼节。这人呢,有那么一次农忙到夜里一点多才往家赶。
这人走到半路,看到前面田里有个人在田头整了口土锅,在烧东西吃。他倒是没在意,可能也像自己一样干活太晚了干脆就在田里弄点东西吃了。别说他确实很饿了,心里还想着下次也效仿这人。他刚路过这里,那田里的人就跟他打招呼,他也礼貌的回话,不过这人他好像没有见过,因为急着回去弄东西吃,也没想太多。
那人看他要走,急忙去给他拉住,非得留着他过来吃一碗,说是煮的白面面条。(那时候白面面条可是稀罕玩意)这人本来就饿,一听是面条,而且还非拉着他要留下来吃一碗,也就舔着脸跟着去吃一碗。
他盘腿坐下,看着满满一大锅的面条直咽口水,那人也不知道从哪拿出一只碗,就帮他盛上满满一碗面。他也不客气了,大口大口的吞咽起来,不过奇怪的是,煮面的人一口也没有吃,就一直帮他盛面。
这满满的一大锅就被他自己吃完了,临走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又是道谢,又是说要帮忙干活啥的。那人只是满脸堆笑,说是要反过来感谢他,听着这人莫名其妙的话,他也没在意,觉得今天乏了,要回去休息,客套几句后就离开了田里。
回去后他也确实很累了,倒头就睡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越想越不对劲啊,这大半夜的谁专门跑去田里煮面,自己还一口都不吃?越想越奇怪,好奇心促使着他到昨天吃面的地方去看。
他还没到跟前,脸就已经白了,昨天吃面的那里分明是个坟头!毕竟是白天,虽然他很害怕还是忍着走了过去,昨天烧火的痕迹一点都没有,倒是地上有只泥碗…锅的位置有个坑,上面盖了零碎的稻草,他翻开稻草,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蚯蚓…
难道自己昨天晚上吃的是蚯蚓?想着他就一阵反胃,干呕了几下连滚带爬的跑回了家,只是躺在床上的他再也没有起来过。
后来有老人说,这人吃的是鬼食,鬼做的饭活人是不可以吃的,不然轻者都是大病,严重的就像这位一样了。灵魂摆渡里也有类似的情节,赵吏说不吃老陈做的东西,因为他知道老陈是白天被砍头的那个人,而吃了老陈做的面的那两人虽然没有死,但是却被太岁肉折磨了几百年。
还有个人,他叫向东阳,这个人家住水库旁,从小就耳濡目染大人抓鱼,大了后也是一个抓鱼抓虾的好手。
他每天下午用玉米面和着剁碎的小鱼煮成面饼,这面饼有着很浓的鱼腥味,他把面饼分散切成拇指大小的块状。(玉米面做的饼非常耐水泡)
他把这些面饼块装到捕虾笼里,每天傍晚的时候放到枯萎丛里,早上四五点就穿着皮衣下水看笼子。
由于笼子下的地方又是比较偏远的小水塘,所以他每天早上三点多就起床收拾东西往那赶,这个时候天是很黑的,可能是习惯了,向东阳也从不害怕。
有一次他刚下水进了芦苇丛,就听到水塘边的路上有人走路,他也是出于好奇,谁那么早起来下田,他在芦苇丛里匆匆一瞥,看到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穿着的衣服就像家中黑白电视里国民时期一样的,这女人带着一个很复古的圆眼镜,像是一名老师,而那孩子也非常规律的走在她旁边,向东阳就觉得是一个老师带着一个学生。不过他觉得很奇怪,这个时候老师带着孩子去哪的?而且穿着的衣服也是非常古怪,在农村可没有这种穿衣打扮的。
话说这好奇心害死猫,他就出水跟过去,想问问她们这么早去哪儿,只是他刚出水那两个就走的很远了,他也追不上只好放弃了。
偏偏这人是个不信邪的主,天不怕地不怕的,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是遇到脏东西了。隔了一会功夫,同一个地方,又看到一群人经过,同样是穿着古怪的衣服,他这回赶紧冲上岸,拽住其中一个人的手想问他们这么早去哪里。只是,在他摸到那人的手腕时,向东阳开始怕了,那人的手像冬天的河水,刺骨的凉…
向东阳赶紧甩开那人的手,只见那群人都转过脸来露出同样诡异的笑容…
像刚刚那般,一群人很快就消失在天边…
惊魂未定的向东阳,也不管笼子了,跑回家喊醒了家人,告诉了家人他看到的东西。
家人也是非常着急,因为…在向东阳说完后就突然倒床上浑身抽搐口吐白沫。
把家人吓得赶紧去村里请年纪大的老者过来看(村里有些老人懂得治癔症的)。
只是,但凡是过来看过的老者都摇摇头,家人问询也是避而不语。只有一个老者在家人的哀求下说出了原因,这向东阳,下笼子的地方曾经死过很多抗日的中国人,被日本兵杀害后一起埋在了这里。
这些死去的人怨念太强,这眼看着新中国解放了很久,才肯在鬼节离去,只是这通向鬼门关的时候,向东阳偏偏拉了人家一把…
这群“人”就以为向东阳跟他们一样,所以就把他的魂魄带走了,由于向东阳不情愿走,所以留下了一个人魂让他还有力气跑回家,只是到家后也像上面那人一样,在床上再也没起来过,虽说没有死,但是也彻彻底底的成了植物人。
据说,很多出了意外成了植物人的人,他们只是丢了意识;也可能求生的欲望很强烈,不希望自己死去,但是意识没有找到自己的躯体而已,如果有一天,一个情况稳定的植物人突然死去,或许是他的意识疲倦了,才放弃了生存吧…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