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八百五十二章 苏定方复仇
ps:感谢书友“kdf”、“hugo”投的月票,感谢书友“宋代大侠”的打赏,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这让苏定方顿时想起了原本改编的高句丽“归义军”。
李沐肯定不会预料到,他的这道密旨,彻底改变了东北战场的力量格局。
苏定方就凭借着这道旨意,一年之内,愣是在高句丽征发了二十万大军。
而这二十万大军的名字,就叫“归义军”。
苏定方属于闷骚型的全能形将领,这与他的戎马生涯有关。
在归唐之前,他屡屡更换主公,未得明主。
归唐之后,又因之前与唐军交战太狠,屡遭排挤,处处压制。
七、八年中,他过得太憋屈了。
自从投入李沐麾下,得到了李沐的重用,如今又被列入军机七大臣之一,他有一种扬眉吐气的舒畅感。
所以,他咬着牙,无论如何都要报靺鞨、室韦一箭之仇,以告慰五千铁骑在天之灵。
甚至连苏定方此时也不知道,他征发“归义军”的举措,为大唐之后的战略提供了可行的先例。
鉴于苏定方组建“归义军”的成功,大唐开始大规模施行“以夷制夷”的战略。
当然这是后话了。
苏定方此时仅仅是需要兵员,以西南军团的名义,在高句丽全境征召兵员。
与如今军制改革之后的唐军不同,“归义军”没有任何军饷,苏定方只为“归义军”提供粮食和军械,而口粮仅是唐军的一半,军械自然也是之前辽东战场缴获的战利品。
另外就是从现有唐军中选拔军官,进行训练和统帅。
“归义军”没有唐军一应的军饷、抚恤、家眷减免赋税等福利,就是说,战场死伤,各安天命,西南军团没有义务对其进行抚恤。
“归义军”唯一的福利就是,战场上士兵自己缴获的战利品,士兵可以得到一半。
但就这么苛刻到极致的“福利”,在高句丽百姓中,依旧被追捧到踊跃的程度。
高句丽与大唐一战,持续大半年的时间,死伤且,整个经济崩溃了。
百姓家中基本上没有余粮,全被渊盖苏文征集一空。
如今连吃都吃不饱,听说西南军团征兵管饭,自然是趋之若鹜了。
更重要的是,苏定方擅自在征兵令中加了一条:但凡在战场上枭敌首级五级者,可入唐籍。
高句丽实际已经灭亡,如今所有州府主官皆是唐人。
中原各大世家豪族遵循李沐的方略,疯狂地购买土地。
他们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土著和唐人自然是有分别的对待,他们更相信唐人。
所以在半岛,雇佣唐人和雇佣高句丽人的价钱,那是天壤之别。
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明确划分,但,阶层已经明确出现。
高句丽人渴望成为唐人,特别是原本高句丽贵族和官员被允准入唐籍之后,民间更是以入唐籍为荣。
所以苏定方拍脑袋加上的这一条,被称为入唐籍最迅速有效的方法。
也是激励“归义军”战场上悍不畏死,拼命杀敌最有效的手段。
苏定方很“凶残”。
刚组建的“归义军”,仅训练了三个月之后,便被派上了战场。
按苏定方的话来说,打猎为生的高句丽人,箭术基本不用训练,近战更不用训练。
需要训练的只有阵法和军纪,三个月绰绰有余。
于是,唐与靺鞨、室韦的大战暴发了。
而此次,攻防双方的位置开始改变,大唐攻,靺鞨、室韦守。
……。
东亚大陆上战火连绵。
倭国岛上,也是不得安宁。
由大唐暂借粮食、军械,新罗出人征伐倭国的战争,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
可能是经年与高句丽、百济交战的缘故吧,金德曼、金胜曼姐妹的军事造诣,居然非常不错。
她们看穿了李沐的“卑鄙”意图。
新罗军仅仅进攻了倭国西南的九州。
在击溃了九州七万倭军主力之后,倭国九州已经被新罗占领。
新罗军开始在筑前、丰前、丰后三地囤兵,不再向倭国发起进攻。
以积极防御地姿态来应对这场战事。
而不是象与李沐商议好的,向倭国东北全境发起攻击,以此来避免新罗军的损失。
新罗的入侵,让皇极朝君臣猝不及防。
他们的根本没有防到,一直被倭国压着打的新罗,居然胆敢渡海登陆九州。
皇极朝一直将他们的目光定在大唐身上,在石见周围囤有大量军队。
所以,新罗军对九州的占领,倭国国内是一片愤怒和责疑,朝野纷纷指责大臣苏我虾夷的失责和不作为。
迫于朝野上下的压力,苏我虾夷只能以皇极tian皇的名义,向大唐派出了使团。
他想想求助于大唐,调停新罗和倭国的战事,并希望得到大唐的援助。
失去九州的倭国,就象失去了双脚。
倭国迫不及待地想要收复九州,所以在苏我虾夷派出使团的同时,倭国已经在全国征兵,积极备战。
苏我虾夷很清楚,新罗背后定有大唐的支持。
但现在,倭国根本没有实力同时与新罗、大唐开战。
既然不能,便要有所选择。
说服大唐置身事外,甚至以利益交换来得到大唐的支持,然后全力击退新罗,收复失地,这是苏我虾夷派遣使团的真正目的。
……。
而此时,唐军势如破竹地西进。
吐蕃内忧外患,朝野已经乱成一片。
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倒不是说吐蕃没有还手之力,只是各部落失去了强有力地领导者,上下形成不了合力。
加上唐军挺进的速度太快。
许多吐蕃军还在赶往防御城池的路上,目标城池就已经被唐军占领。
而李师此战明显暴露出他“邪恶”的一面。
他此时斩钉截铁的一句话,被唐军奉为至理名言,敢犯大唐者皆可诛!
西南十数州百姓惨遭屠戮,将士们想做的,就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为了防止遭遇抵抗和身后的袭扰,但凡所遇到的吐蕃军和吐蕃部落的成长男子,都被李师下令屠杀。
可以说唐军所经过的三路,如同风暴席卷大地,已经很难找到一个活着的成年男丁。
这也是战后,李师被朝廷训诫的主要原因,这次训诫直接使得李师接替李靖入军机之事,成为了泡影。
而由此引发不断的吐蕃民间叛乱,一直持续到若干年后。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这让苏定方顿时想起了原本改编的高句丽“归义军”。
李沐肯定不会预料到,他的这道密旨,彻底改变了东北战场的力量格局。
苏定方就凭借着这道旨意,一年之内,愣是在高句丽征发了二十万大军。
而这二十万大军的名字,就叫“归义军”。
苏定方属于闷骚型的全能形将领,这与他的戎马生涯有关。
在归唐之前,他屡屡更换主公,未得明主。
归唐之后,又因之前与唐军交战太狠,屡遭排挤,处处压制。
七、八年中,他过得太憋屈了。
自从投入李沐麾下,得到了李沐的重用,如今又被列入军机七大臣之一,他有一种扬眉吐气的舒畅感。
所以,他咬着牙,无论如何都要报靺鞨、室韦一箭之仇,以告慰五千铁骑在天之灵。
甚至连苏定方此时也不知道,他征发“归义军”的举措,为大唐之后的战略提供了可行的先例。
鉴于苏定方组建“归义军”的成功,大唐开始大规模施行“以夷制夷”的战略。
当然这是后话了。
苏定方此时仅仅是需要兵员,以西南军团的名义,在高句丽全境征召兵员。
与如今军制改革之后的唐军不同,“归义军”没有任何军饷,苏定方只为“归义军”提供粮食和军械,而口粮仅是唐军的一半,军械自然也是之前辽东战场缴获的战利品。
另外就是从现有唐军中选拔军官,进行训练和统帅。
“归义军”没有唐军一应的军饷、抚恤、家眷减免赋税等福利,就是说,战场死伤,各安天命,西南军团没有义务对其进行抚恤。
“归义军”唯一的福利就是,战场上士兵自己缴获的战利品,士兵可以得到一半。
但就这么苛刻到极致的“福利”,在高句丽百姓中,依旧被追捧到踊跃的程度。
高句丽与大唐一战,持续大半年的时间,死伤且,整个经济崩溃了。
百姓家中基本上没有余粮,全被渊盖苏文征集一空。
如今连吃都吃不饱,听说西南军团征兵管饭,自然是趋之若鹜了。
更重要的是,苏定方擅自在征兵令中加了一条:但凡在战场上枭敌首级五级者,可入唐籍。
高句丽实际已经灭亡,如今所有州府主官皆是唐人。
中原各大世家豪族遵循李沐的方略,疯狂地购买土地。
他们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土著和唐人自然是有分别的对待,他们更相信唐人。
所以在半岛,雇佣唐人和雇佣高句丽人的价钱,那是天壤之别。
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明确划分,但,阶层已经明确出现。
高句丽人渴望成为唐人,特别是原本高句丽贵族和官员被允准入唐籍之后,民间更是以入唐籍为荣。
所以苏定方拍脑袋加上的这一条,被称为入唐籍最迅速有效的方法。
也是激励“归义军”战场上悍不畏死,拼命杀敌最有效的手段。
苏定方很“凶残”。
刚组建的“归义军”,仅训练了三个月之后,便被派上了战场。
按苏定方的话来说,打猎为生的高句丽人,箭术基本不用训练,近战更不用训练。
需要训练的只有阵法和军纪,三个月绰绰有余。
于是,唐与靺鞨、室韦的大战暴发了。
而此次,攻防双方的位置开始改变,大唐攻,靺鞨、室韦守。
……。
东亚大陆上战火连绵。
倭国岛上,也是不得安宁。
由大唐暂借粮食、军械,新罗出人征伐倭国的战争,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
可能是经年与高句丽、百济交战的缘故吧,金德曼、金胜曼姐妹的军事造诣,居然非常不错。
她们看穿了李沐的“卑鄙”意图。
新罗军仅仅进攻了倭国西南的九州。
在击溃了九州七万倭军主力之后,倭国九州已经被新罗占领。
新罗军开始在筑前、丰前、丰后三地囤兵,不再向倭国发起进攻。
以积极防御地姿态来应对这场战事。
而不是象与李沐商议好的,向倭国东北全境发起攻击,以此来避免新罗军的损失。
新罗的入侵,让皇极朝君臣猝不及防。
他们的根本没有防到,一直被倭国压着打的新罗,居然胆敢渡海登陆九州。
皇极朝一直将他们的目光定在大唐身上,在石见周围囤有大量军队。
所以,新罗军对九州的占领,倭国国内是一片愤怒和责疑,朝野纷纷指责大臣苏我虾夷的失责和不作为。
迫于朝野上下的压力,苏我虾夷只能以皇极tian皇的名义,向大唐派出了使团。
他想想求助于大唐,调停新罗和倭国的战事,并希望得到大唐的援助。
失去九州的倭国,就象失去了双脚。
倭国迫不及待地想要收复九州,所以在苏我虾夷派出使团的同时,倭国已经在全国征兵,积极备战。
苏我虾夷很清楚,新罗背后定有大唐的支持。
但现在,倭国根本没有实力同时与新罗、大唐开战。
既然不能,便要有所选择。
说服大唐置身事外,甚至以利益交换来得到大唐的支持,然后全力击退新罗,收复失地,这是苏我虾夷派遣使团的真正目的。
……。
而此时,唐军势如破竹地西进。
吐蕃内忧外患,朝野已经乱成一片。
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倒不是说吐蕃没有还手之力,只是各部落失去了强有力地领导者,上下形成不了合力。
加上唐军挺进的速度太快。
许多吐蕃军还在赶往防御城池的路上,目标城池就已经被唐军占领。
而李师此战明显暴露出他“邪恶”的一面。
他此时斩钉截铁的一句话,被唐军奉为至理名言,敢犯大唐者皆可诛!
西南十数州百姓惨遭屠戮,将士们想做的,就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为了防止遭遇抵抗和身后的袭扰,但凡所遇到的吐蕃军和吐蕃部落的成长男子,都被李师下令屠杀。
可以说唐军所经过的三路,如同风暴席卷大地,已经很难找到一个活着的成年男丁。
这也是战后,李师被朝廷训诫的主要原因,这次训诫直接使得李师接替李靖入军机之事,成为了泡影。
而由此引发不断的吐蕃民间叛乱,一直持续到若干年后。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