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回 遇道仙遁入深山,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段故事向人们证明,多年以来,命运多舛的王猛,虽然身处困境,却早已被独具慧眼的有识之士所关注了,那位关心并帮助王猛的隐居于深山中的老者,可能他早已访察出,王猛未来是一位济世奇才,因此才出手相助的吧?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具有先见之明的隐士,就像是当年张良所遇到的像黄石公一样的人物,他也是一位做了好事又不留姓名的了不起的人物啊。
尽管身处烽火硝烟之中,但是王猛并没有随波逐流,甘居堕落,而是顶着生活带给自己的重重压力,在兵荒马乱的社会中,独处一隅,细心观察着面前的风云变幻,在凄风苦雨之中,人们总能看见,一个不到弱冠之年的青年人,总是手不释卷,孜孜以求,刻苦学习。王猛从书本里广泛吸取各种知识,尤其是军事科学知识,来不断的丰富充实自己。
就这样,经过数载艰苦磨练,王猛终于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魁伟英俊c风姿优雅c勃勃雄姿的英武壮汉。王猛为人庄重谨严,性格刚毅沉稳,他胸怀大志,气度非凡,在与人交往时,总是虚怀若谷,宽以待人,从不与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相计较,又与那些凡夫俗子的龌龊行为互相绝缘,更不屑与那些秕糠尘垢之徒交道来往。王猛这种特立独行c我行我素的古怪性格,时常招来一般胸无点墨c浅薄浮华子弟们的抨击和白眼。无论别人如何讥笑与讽刺,王猛却从不与其计较,他悠然自得,我行我素,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干我想干的事情,不管别人如何去评说。
成年之后的王猛,为了增加视野,开阔眼界,了解民情民意,他曾独自走出家门,只身来到后赵国的都城邺这个地方来考察。当时的邺城,就在现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一代,人口众多,商贸繁华,是当时不少商贾和达官贵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对于这样一个穿着不整,又貌不惊人的年轻人,那些达官贵人们谁都不屑一顾,甚至没有一个人能瞧得起他。
与众多达官贵人不同的是,一个名叫徐统的人,却独具慧眼,从王猛邋遢肮脏的外表中,一眼就看出,在不起眼的外表掩饰下的,却是王猛那具不为平常人所知的高尚灵魂,这种“有知人之鉴”眼光的,也只有像徐统这样有极高修养的人才可具有。
原来,这位叫徐统的人,曾经是后赵国的一位官员,他曾经官至侍中,后赵国皇帝石虎曾经为他下诏,准备擢升徐统为功曹之职,但是均被早已厌倦了官场生涯的徐统婉言拒绝了。何谓功曹?说明白了,就是相当于郡守或者县令的总务长官,掌管人事并可参与政务。
对于徐统的善待,王猛并未及时回应。他在邺城游玩一阵过后,又一路西行,穿古道,出潼关,来到了西岳华山,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涯。王猛是一位身怀大志的人,他虽然身在大山之中,却一刻也未放松对外界事物的关心,他静候风云变幻,做好了待时而动的准备。
在王猛刚满二十五岁的那一年,此时也正是晋惠帝司马聃永和六年,在后赵国统治下的北方,战火越烧越旺,战乱连年不断,无论是东晋,还是后赵国,政局皆瞬息万变,由于作恶多端,失去民心,后赵国的暴君——石虎皇帝,也因不治之症而病死,石虎的后代子孙们,为了争夺皇位,立刻便展开了一场凶狠的大厮杀,只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年之内,三易其帝,百姓民不聊生,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更有甚者,后赵国大将军冉闵又乘机发动政变,他带领大军攻入邺城,遇见羯人就杀,就像是一群失去理智的疯狗,不到两天,就屠杀二十余万人!也就在这一年,冉闵灭掉了后赵国,建立了魏国,紧接着就与羌胡族开战,没有一天不杀人流血,很难想象,一个靠杀人而建立起来的政权,一旦失去了人心民心,他还能维持多久!结果不出人们所料,冉闵的魏国政权建立还不到二年,便被地处东北的鲜卑慕容氏前燕政权所灭亡,邺城这座古老的城市,从此也就落入到了燕帝慕容俊的手中。还是在这个时候,关中等地的各族豪强,也纷纷起而响应,他们割据土地,独霸一方,一时间,称王称帝的人比比皆是;还是在这个时候,前秦的氏族首领苻洪,又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中国的氏族,属于西戎族的一个分支,其发源地在甘肃省的西南部。在东汉末年,才向关内迁移,其址就在今关中地带,从此就与汉族人杂居一处,也渐渐被汉化。苻氏世代为氏族酋长,石虎在世时,曾经以强制手段将苻洪及其部众十余万人,强行迁徙至邺城南部。冉闵自封为皇帝后不久,苻洪也如法效仿,自立为王,不久便被属下投毒害死。他的儿子苻健,遵照父亲苻洪生前遗嘱,立即率领部众返回西域,于穆帝司马聃永和七年,也即是公元351年,占领了关中,并在长安建都,号称天王,大单于,国号曰秦,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前秦帝国。
当上天王和大单于的苻健,心中还感到不满足,接着又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52年,又改元称帝。前秦的势力逐年增强,早已不满足寓居西方,紧接着又在穆帝司马聃永和十年,也就是公元354年,东晋大将军桓温再次北伐,一举将苻健打败,并且屯军与灞上(今西安市东),关中老幼为了表示对晋军收复失地的庆贺,男女倾家而出,夹道欢迎,并争相以佳肴美酒来招待晋军。
身居大山之中的王猛,当他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便穿上他多年未洗涤c破烂不堪c且又散发出阵阵恶臭气的麻布衣服,顺着山道蹒跚而下,径直走出大山,来到了桓温军营,要求求见这位来自东晋的赫赫有名的桓大将军。
军兵先将王猛拦阻在军营门外,然后跑进军张,向桓温禀报此事。
军兵对桓温禀报说道:“将军,军营外面来了一个叫花子,说要求见将军,我看此人邋遢至极,浑身散发出阵阵恶臭,我怕他把将军你给熏着,故而才将他拦在了军营之外,未擅自放他进来,请将军示下,你见与不见他呀?”
桓温在士兵的简单描述中,已大致了解了军营外面这个人的相貌,他也感到奇怪,我到达关中以来,当地的地富豪绅没有人来拜访我,倒是来了一个叫花子要求见我,他既感到好奇,又感觉纳闷,觉得此人虽然相貌不端,说不定他还有些来历呢。他深知村中出闺秀,山中有豪杰的道理。想到这里,桓温还是决定要亲自会一会这位不素来客。于是,这才令士兵将王猛放进了军营。
二人相见之后,桓温对王猛说道:“王壮士,元子久闻壮士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啊。目前的中国,群雄割据,枭雄林立,各自独霸一方,把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弄得四分五裂,民不聊生,不知王壮士对此有何看法呀?”
王猛在大庭广众面前,一面无拘无束的搔着痒痒,还不时从身上捉出几个虱子,一面又侃侃而谈起来。
王猛对桓温说道:“国家之所以混乱不堪,主要病症就在于皇帝年幼,治国无方。朝廷内一般大臣又趁机捣乱,图谋谋取皇帝宝座,如不改变这种群龙无首的局面,还谈何治国强国呢?以景略之愚见,只有英主应运而出,对内铲除异己,对外消灭乱贼,方可还我大晋国一片净土矣!”
王猛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势如决河,旁若无人,一直说了一两个时辰,还不肯善罢甘休。桓温眼见此种情形,心中也不免暗暗称奇起来。
不待王猛说完,桓温便急不可耐的插话说道:“此番元子奉当今天子之命,统领十万精兵,仗义而为,讨伐逆贼,一来是为皇上分忧,二来是为百姓除害,但令元子不解的是,关中豪杰却无一人到元子处来拜访慰问,请问王壮士,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听完桓温的话后,王猛淡然一笑,直言不讳的对桓温说道:“将军不远千里,鞍马劳顿,来到这贼寇出没之地,而长安城就近在咫尺,将军为何驻足关中,还不一鼓作气,长驱直入,而不将长安城一举攻下呢?如果景略没有猜错,人们是因为摸不透将军的心思,所以才迟迟不敢向你来拜访啊!”
王猛一针见血,话语虽然不多,却像根根利针一样,刺中了桓温的要害。
原来,桓温眼见东晋孤儿寡母在当朝问政,不免就触发了的帝王之梦。此时的桓温,早已在心中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他盘算的是,自己领兵打仗,规复关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得到的也只个虚名,而自己打下的地盘,最终还是要落在朝廷手中。与其拼死拼活,消耗实力,最终的结果无非是,大大削弱自己与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出力又不讨好的买卖,是他桓温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王猛喻含深意的话语,恰恰就触及到了桓温的心痛之处,桓温心想,看起来古人“人不可貌相的教导”,太叫人口服心服外加佩服了!一个衣着破烂,蓬头垢面,浑身散发着恶臭气的流浪汉,说出的话却一语道破了天机,他就像一位心理医生一样,连我桓温的内心所思所想,都能准确无误的道说了出来,看来这个人可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他肯定是一位隐居深山的世外高人,看来,我对此人是不能等闲视之的了。
听完王猛的话后,桓温沉思良久,默默无语,无言以对,越发觉得面前这位一边捉虱子,一边侃侃而谈的人,虽然表面龌龊寒酸,而实则却是不同凡响的世外高人。一个念头突然在桓温的脑海中窜出,他想,如果把这样的人留在自己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不也很好吗?但转念又一想,这样做未免欠妥。将一个极端聪明的人留在自己身边,他能与自己戮力同心倒还罢了,一旦反目成仇,岂不坏了自己的大事呀!经过如此一想,桓温最终还是打消了留王猛在军营与自己共事的的打算。
王猛是何等聪明之人,他察言观色,早已窥穿桓温心中的所思所想。王猛心想,看来自己找的这个桓温,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伯乐,要是留在他桓温身边,自己也就永远成不了千里马了。他准备起身与桓温道别,返回自己的居处华山去。但是又被桓温婉言相留,暂时没有走成。
待王猛走出军营之后,过了很长时间,桓温这才逐渐从沉思中缓过神来,他惝然若失的仰天长叹一声,说道:“平心而论,在晋朝的土地上,再也找不出像你王猛这样有才干的人了。你聪明过人,又才华横溢,可是你的缺点也就在这里,与你如此聪明的人同朝共事,我实在是不放心啊!”
桓温本来打算,等午季小麦成熟后,再就地筹措军粮,以犒赏全军将士。使他没有料到的是,秦军不但出手快而且更狠,还未等小麦熟透,还在麦苗灌浆,麦秆青绿的时候,秦军就出动大批军兵,把泛绿的麦苗一扫而光了,来了个坚壁清野,寸苗不剩!
桓温眼见军中断粮乏食,士兵失去斗志,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了从关中撤兵,来保全自己的实力。以桓温的想法,能得到王猛这样的旷世奇才确实不易,哪怕有一丝希望,能挽留还是得挽留。
桓温临离开关中前,他将宝车良驹赏赐给王猛,还破例授给王猛高级官职都护之职。在当时,这是一种掌管边地军地和少数民族事物的官职,桓温能如此做,不难看出他对王猛的钟爱与器重。最后还请王猛跟随他一同南下,到建康去共同效忠朝廷(其中也包含桓温的私心在内)。
面对桓温的盛情,王猛还真有些盛情难却的感觉。王猛毕竟是位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心中在想:“我如果答应了桓温的盛情邀约,必然要和他一同去往建康,那里可是个士族聚集,名流荟萃的地方,假如被这样一群人包围,我王猛可就要孤掌难鸣了,我又能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统一中国的伟大抱负呢?假如我追随桓温,帮助他实现篡夺晋朝政权的野心,那不是助纣为虐又是什么呢?倘若如此,岂不玷污了我王猛的一世英名吗?不可!我万万不能随波逐流,一旦踏入了心怀叵测的人的泥淖中,再想回头可就难了!”
想到这里,王猛以未和老师商量为由,婉拒了桓温对自己的盛情邀约。
王猛对桓温说道:“常言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王猛虽然怀有治国理政之志,但是苦于未被人赏识,在我穷困潦倒,衣食无着的时候,方才流浪到华山,是我的恩师慧眼识珠,把我收留了下来。当现在要做出人生抉择的时候,我总得要和我的恩师打一声招呼,听听他老人家的意见吧?”
桓温听王猛说的也有道理,知道他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如果违背了他的意愿,岂不让他悔恨终生,责怪自己一辈子吗?想到这里,桓温决定放弃自己刚才的决定。
桓温对王猛说道:“王壮士真是一个有情有义,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的人。俗话说,人各有志,不能强勉。既然你不肯随元子一同去建康,那就另听尊便好了。不过,我桓温接纳王壮士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只要你王壮十哪一天想好了,你随时都可以到健康来!”
就这样,王猛未带桓温赐给他的任何礼品,又独自一人返回到华山去了。
到达华山之后,王猛将自己拜会桓温的经过从头至尾,对自己的师傅广博道人学说了一遍。
广博对王猛说道:“真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我的徒儿长大了,自己会动脑筋,也学会处理复杂事物的本领了。如此,待百年过后,当师傅离开人世的时候,我在另一个世界里,也就会闭目安歇,高枕无忧了!”
转眼之间,桓温离开关中,又是与王猛分别一年的光阴过去了。穆帝司马聃永和十一年,亦即是公元355年,前秦的第二代君主苻健继其父之王位,成为了前秦的第二代郡王。
提到苻健,必须首先介绍苻洪。苻洪,字广世,本名蒲洪,祖籍略阳临渭人,亦即现在甘肃秦安陇城人,生于氏族,是部落小帅蒲怀归的儿子,前秦景明皇帝苻健的父亲,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的奠基者。苻洪这个人心地善良,又乐善好施,且又机谋善断,极富谋略,他勇猛威武,善于骑射。在他力量尚小时,为保部落安全,苻洪亦曾委曲求全,屈尊依附于前赵与后赵篱下。当后赵发生内乱时,苻洪见有机可乘,试图发兵谋取中原,不幸被降将麻秋投毒杀害,死时已是85岁高龄矣。
苻洪死后,他的儿子苻健继承其位,这就是史书上所称,死后被后赵追谥为惠武皇帝称号的前秦第二代霸主。庙号太祖。
苻健,字建业,生于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亦即是公元317年,祖籍略阳临渭,氏族,世代为西戎酋帅。起初,苻健家水池中生出一簇蒲草,植株茂盛,生长茁壮,每当夏季来临,便绽出黄色花朵,一股淡淡的幽香随风飘扬,使人嗅之而感到心旷神怡。
苻健母亲眼望着绽放的黄色花朵,对全家人说道:“蒲草生在池塘中,还有淡淡的清香释放出来,视之赏心悦目,嗅之沁人心脾,这是吉祥之兆,看来我们家就要时来运转了!”
古人相信命运主宰一切,也相信迷信,由于受到老妇人这番话的启示,苻家从此便改苻姓为蒲姓,图的就是个吉利。
后来,苻健父亲苻洪在道路旁找到一个谶人抽签算卦,所抽挂签中有“草付应王”四个字,苻洪不知其中含意,便向算卦人请教。
算挂人告诉苻洪说:“从挂面上来看,你将来必有君王之命,必然就应验在一个草字上。敢问壮士姓字名甚呀?”
苻洪回答说:“本人原先是姓苻,因家中池塘中突然长出一棵蒲草来,株高过人,花香刺鼻,宅院内处处飘散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我当时认为是吉祥之兆,于是经过与家人商量,便将苻姓改成了蒲姓。听先生说,这草字就是吉祥之兆,可在下不明白,苻和蒲字头上,都有草字存在,我该姓苻还是该姓蒲呢?”
算挂人回答说:“我已说过,你将来的发达,必然要应验在这个草字上。至于你该姓苻还是姓蒲,我看啥事都应该有个先来后到,因为苻字在先,蒲字在后,当然应该还是姓苻为好了!”
因此,自此以后,苻洪又改蒲姓为苻姓,恢复了原先姓氏。晋元帝司马睿建武二年,也即是公元318年,新兴匈奴人刘曜自立为帝。新兴,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忻州市。苻洪率领本族人马归顺了刘曜。刘曜死后,刘曜的地盘连同兵马又都归后赵国石勒所有。石勒既无能又,又因连年发动战争,搞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使自己处于岌岌可危之中。
苻洪见石氏也不是自己所依托之人,为谋发展与自保,无奈之中,他只好脱离石勒,另起炉灶,在枋头竖起大旗,称自己为三秦王,这即是前秦政权的起始。枋头,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是重要的军事基地,其故地就在今河南省浚县的东枋城和西枋城。
苻洪是一个胸怀大度,能容人之人。他在与石勒作战时,收抚石勒的一名降将,名字叫麻秋,他哪里想到,他的宽容与大度,换来的却是一场阴谋。原来,麻秋是受了石勒的指示,以假投降来换取苻洪的信任,待时机成熟时,再将苻洪杀死,并夺取他的军队。可是苻洪虽然死于他杀,但是麻秋的阴谋也并未得逞,这还要归功于苻洪的儿子苻健的功劳。
常言说,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阴谋即使隐蔽的再深,也总有露出蛛丝马迹的时候。自打麻秋一进入苻洪的军队中起,苻健就对他的行动产生了怀疑。麻秋本是羯族人,出生于现在的太原市。羯人,是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被称为胡人。时人把生活在北方的匈奴c鲜卑c羯c氏c羌五个少数民族,统称为北方“五胡”,本是当时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力量。
麻秋所处的年代,正是东晋逐渐走向衰弱,十六国相继并存的混乱年代,他所追随并效忠的后赵国,就是由石勒首先在晋元帝司马睿大兴二年,也即是公元319年建立的。它的都城先是设在襄国,即现在河北省邢台市境内,之后又迁于邺城,即现在的河北省临漳县。
后赵国国势强盛时,几乎占有了中国北方的所有疆土,今之河北c山西c山东c陕西c河南等省,皆归其所有。就连西部边陲的甘肃c和安徽c江苏c湖北c辽宁省的一部分,也在后赵国的管辖之内。由于石勒的继任者腐朽堕落,失去了人心民心,在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六年,亦即公元350年时,又被汉族人冉闵所推翻,结束了后赵国长达32年的统治。
长久的社会动荡,连年不断的战争,从客观上造就了麻秋暴烈凶残的性格,他既有夺关斩将的功劳,也有斩关夺隘的辉煌,当然也少不了败走麦城的经历,这样一位暴虐成性,嗜杀无度的赫赫战将,怎么会良心发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呢?如果说他会背叛和他具有同样性格的石虎,到使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了。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尽管身处烽火硝烟之中,但是王猛并没有随波逐流,甘居堕落,而是顶着生活带给自己的重重压力,在兵荒马乱的社会中,独处一隅,细心观察着面前的风云变幻,在凄风苦雨之中,人们总能看见,一个不到弱冠之年的青年人,总是手不释卷,孜孜以求,刻苦学习。王猛从书本里广泛吸取各种知识,尤其是军事科学知识,来不断的丰富充实自己。
就这样,经过数载艰苦磨练,王猛终于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魁伟英俊c风姿优雅c勃勃雄姿的英武壮汉。王猛为人庄重谨严,性格刚毅沉稳,他胸怀大志,气度非凡,在与人交往时,总是虚怀若谷,宽以待人,从不与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相计较,又与那些凡夫俗子的龌龊行为互相绝缘,更不屑与那些秕糠尘垢之徒交道来往。王猛这种特立独行c我行我素的古怪性格,时常招来一般胸无点墨c浅薄浮华子弟们的抨击和白眼。无论别人如何讥笑与讽刺,王猛却从不与其计较,他悠然自得,我行我素,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干我想干的事情,不管别人如何去评说。
成年之后的王猛,为了增加视野,开阔眼界,了解民情民意,他曾独自走出家门,只身来到后赵国的都城邺这个地方来考察。当时的邺城,就在现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一代,人口众多,商贸繁华,是当时不少商贾和达官贵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对于这样一个穿着不整,又貌不惊人的年轻人,那些达官贵人们谁都不屑一顾,甚至没有一个人能瞧得起他。
与众多达官贵人不同的是,一个名叫徐统的人,却独具慧眼,从王猛邋遢肮脏的外表中,一眼就看出,在不起眼的外表掩饰下的,却是王猛那具不为平常人所知的高尚灵魂,这种“有知人之鉴”眼光的,也只有像徐统这样有极高修养的人才可具有。
原来,这位叫徐统的人,曾经是后赵国的一位官员,他曾经官至侍中,后赵国皇帝石虎曾经为他下诏,准备擢升徐统为功曹之职,但是均被早已厌倦了官场生涯的徐统婉言拒绝了。何谓功曹?说明白了,就是相当于郡守或者县令的总务长官,掌管人事并可参与政务。
对于徐统的善待,王猛并未及时回应。他在邺城游玩一阵过后,又一路西行,穿古道,出潼关,来到了西岳华山,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涯。王猛是一位身怀大志的人,他虽然身在大山之中,却一刻也未放松对外界事物的关心,他静候风云变幻,做好了待时而动的准备。
在王猛刚满二十五岁的那一年,此时也正是晋惠帝司马聃永和六年,在后赵国统治下的北方,战火越烧越旺,战乱连年不断,无论是东晋,还是后赵国,政局皆瞬息万变,由于作恶多端,失去民心,后赵国的暴君——石虎皇帝,也因不治之症而病死,石虎的后代子孙们,为了争夺皇位,立刻便展开了一场凶狠的大厮杀,只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年之内,三易其帝,百姓民不聊生,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更有甚者,后赵国大将军冉闵又乘机发动政变,他带领大军攻入邺城,遇见羯人就杀,就像是一群失去理智的疯狗,不到两天,就屠杀二十余万人!也就在这一年,冉闵灭掉了后赵国,建立了魏国,紧接着就与羌胡族开战,没有一天不杀人流血,很难想象,一个靠杀人而建立起来的政权,一旦失去了人心民心,他还能维持多久!结果不出人们所料,冉闵的魏国政权建立还不到二年,便被地处东北的鲜卑慕容氏前燕政权所灭亡,邺城这座古老的城市,从此也就落入到了燕帝慕容俊的手中。还是在这个时候,关中等地的各族豪强,也纷纷起而响应,他们割据土地,独霸一方,一时间,称王称帝的人比比皆是;还是在这个时候,前秦的氏族首领苻洪,又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中国的氏族,属于西戎族的一个分支,其发源地在甘肃省的西南部。在东汉末年,才向关内迁移,其址就在今关中地带,从此就与汉族人杂居一处,也渐渐被汉化。苻氏世代为氏族酋长,石虎在世时,曾经以强制手段将苻洪及其部众十余万人,强行迁徙至邺城南部。冉闵自封为皇帝后不久,苻洪也如法效仿,自立为王,不久便被属下投毒害死。他的儿子苻健,遵照父亲苻洪生前遗嘱,立即率领部众返回西域,于穆帝司马聃永和七年,也即是公元351年,占领了关中,并在长安建都,号称天王,大单于,国号曰秦,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前秦帝国。
当上天王和大单于的苻健,心中还感到不满足,接着又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52年,又改元称帝。前秦的势力逐年增强,早已不满足寓居西方,紧接着又在穆帝司马聃永和十年,也就是公元354年,东晋大将军桓温再次北伐,一举将苻健打败,并且屯军与灞上(今西安市东),关中老幼为了表示对晋军收复失地的庆贺,男女倾家而出,夹道欢迎,并争相以佳肴美酒来招待晋军。
身居大山之中的王猛,当他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便穿上他多年未洗涤c破烂不堪c且又散发出阵阵恶臭气的麻布衣服,顺着山道蹒跚而下,径直走出大山,来到了桓温军营,要求求见这位来自东晋的赫赫有名的桓大将军。
军兵先将王猛拦阻在军营门外,然后跑进军张,向桓温禀报此事。
军兵对桓温禀报说道:“将军,军营外面来了一个叫花子,说要求见将军,我看此人邋遢至极,浑身散发出阵阵恶臭,我怕他把将军你给熏着,故而才将他拦在了军营之外,未擅自放他进来,请将军示下,你见与不见他呀?”
桓温在士兵的简单描述中,已大致了解了军营外面这个人的相貌,他也感到奇怪,我到达关中以来,当地的地富豪绅没有人来拜访我,倒是来了一个叫花子要求见我,他既感到好奇,又感觉纳闷,觉得此人虽然相貌不端,说不定他还有些来历呢。他深知村中出闺秀,山中有豪杰的道理。想到这里,桓温还是决定要亲自会一会这位不素来客。于是,这才令士兵将王猛放进了军营。
二人相见之后,桓温对王猛说道:“王壮士,元子久闻壮士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啊。目前的中国,群雄割据,枭雄林立,各自独霸一方,把一个好端端的国家,弄得四分五裂,民不聊生,不知王壮士对此有何看法呀?”
王猛在大庭广众面前,一面无拘无束的搔着痒痒,还不时从身上捉出几个虱子,一面又侃侃而谈起来。
王猛对桓温说道:“国家之所以混乱不堪,主要病症就在于皇帝年幼,治国无方。朝廷内一般大臣又趁机捣乱,图谋谋取皇帝宝座,如不改变这种群龙无首的局面,还谈何治国强国呢?以景略之愚见,只有英主应运而出,对内铲除异己,对外消灭乱贼,方可还我大晋国一片净土矣!”
王猛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势如决河,旁若无人,一直说了一两个时辰,还不肯善罢甘休。桓温眼见此种情形,心中也不免暗暗称奇起来。
不待王猛说完,桓温便急不可耐的插话说道:“此番元子奉当今天子之命,统领十万精兵,仗义而为,讨伐逆贼,一来是为皇上分忧,二来是为百姓除害,但令元子不解的是,关中豪杰却无一人到元子处来拜访慰问,请问王壮士,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听完桓温的话后,王猛淡然一笑,直言不讳的对桓温说道:“将军不远千里,鞍马劳顿,来到这贼寇出没之地,而长安城就近在咫尺,将军为何驻足关中,还不一鼓作气,长驱直入,而不将长安城一举攻下呢?如果景略没有猜错,人们是因为摸不透将军的心思,所以才迟迟不敢向你来拜访啊!”
王猛一针见血,话语虽然不多,却像根根利针一样,刺中了桓温的要害。
原来,桓温眼见东晋孤儿寡母在当朝问政,不免就触发了的帝王之梦。此时的桓温,早已在心中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他盘算的是,自己领兵打仗,规复关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得到的也只个虚名,而自己打下的地盘,最终还是要落在朝廷手中。与其拼死拼活,消耗实力,最终的结果无非是,大大削弱自己与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出力又不讨好的买卖,是他桓温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王猛喻含深意的话语,恰恰就触及到了桓温的心痛之处,桓温心想,看起来古人“人不可貌相的教导”,太叫人口服心服外加佩服了!一个衣着破烂,蓬头垢面,浑身散发着恶臭气的流浪汉,说出的话却一语道破了天机,他就像一位心理医生一样,连我桓温的内心所思所想,都能准确无误的道说了出来,看来这个人可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他肯定是一位隐居深山的世外高人,看来,我对此人是不能等闲视之的了。
听完王猛的话后,桓温沉思良久,默默无语,无言以对,越发觉得面前这位一边捉虱子,一边侃侃而谈的人,虽然表面龌龊寒酸,而实则却是不同凡响的世外高人。一个念头突然在桓温的脑海中窜出,他想,如果把这样的人留在自己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不也很好吗?但转念又一想,这样做未免欠妥。将一个极端聪明的人留在自己身边,他能与自己戮力同心倒还罢了,一旦反目成仇,岂不坏了自己的大事呀!经过如此一想,桓温最终还是打消了留王猛在军营与自己共事的的打算。
王猛是何等聪明之人,他察言观色,早已窥穿桓温心中的所思所想。王猛心想,看来自己找的这个桓温,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伯乐,要是留在他桓温身边,自己也就永远成不了千里马了。他准备起身与桓温道别,返回自己的居处华山去。但是又被桓温婉言相留,暂时没有走成。
待王猛走出军营之后,过了很长时间,桓温这才逐渐从沉思中缓过神来,他惝然若失的仰天长叹一声,说道:“平心而论,在晋朝的土地上,再也找不出像你王猛这样有才干的人了。你聪明过人,又才华横溢,可是你的缺点也就在这里,与你如此聪明的人同朝共事,我实在是不放心啊!”
桓温本来打算,等午季小麦成熟后,再就地筹措军粮,以犒赏全军将士。使他没有料到的是,秦军不但出手快而且更狠,还未等小麦熟透,还在麦苗灌浆,麦秆青绿的时候,秦军就出动大批军兵,把泛绿的麦苗一扫而光了,来了个坚壁清野,寸苗不剩!
桓温眼见军中断粮乏食,士兵失去斗志,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了从关中撤兵,来保全自己的实力。以桓温的想法,能得到王猛这样的旷世奇才确实不易,哪怕有一丝希望,能挽留还是得挽留。
桓温临离开关中前,他将宝车良驹赏赐给王猛,还破例授给王猛高级官职都护之职。在当时,这是一种掌管边地军地和少数民族事物的官职,桓温能如此做,不难看出他对王猛的钟爱与器重。最后还请王猛跟随他一同南下,到建康去共同效忠朝廷(其中也包含桓温的私心在内)。
面对桓温的盛情,王猛还真有些盛情难却的感觉。王猛毕竟是位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心中在想:“我如果答应了桓温的盛情邀约,必然要和他一同去往建康,那里可是个士族聚集,名流荟萃的地方,假如被这样一群人包围,我王猛可就要孤掌难鸣了,我又能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统一中国的伟大抱负呢?假如我追随桓温,帮助他实现篡夺晋朝政权的野心,那不是助纣为虐又是什么呢?倘若如此,岂不玷污了我王猛的一世英名吗?不可!我万万不能随波逐流,一旦踏入了心怀叵测的人的泥淖中,再想回头可就难了!”
想到这里,王猛以未和老师商量为由,婉拒了桓温对自己的盛情邀约。
王猛对桓温说道:“常言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王猛虽然怀有治国理政之志,但是苦于未被人赏识,在我穷困潦倒,衣食无着的时候,方才流浪到华山,是我的恩师慧眼识珠,把我收留了下来。当现在要做出人生抉择的时候,我总得要和我的恩师打一声招呼,听听他老人家的意见吧?”
桓温听王猛说的也有道理,知道他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如果违背了他的意愿,岂不让他悔恨终生,责怪自己一辈子吗?想到这里,桓温决定放弃自己刚才的决定。
桓温对王猛说道:“王壮士真是一个有情有义,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的人。俗话说,人各有志,不能强勉。既然你不肯随元子一同去建康,那就另听尊便好了。不过,我桓温接纳王壮士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只要你王壮十哪一天想好了,你随时都可以到健康来!”
就这样,王猛未带桓温赐给他的任何礼品,又独自一人返回到华山去了。
到达华山之后,王猛将自己拜会桓温的经过从头至尾,对自己的师傅广博道人学说了一遍。
广博对王猛说道:“真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我的徒儿长大了,自己会动脑筋,也学会处理复杂事物的本领了。如此,待百年过后,当师傅离开人世的时候,我在另一个世界里,也就会闭目安歇,高枕无忧了!”
转眼之间,桓温离开关中,又是与王猛分别一年的光阴过去了。穆帝司马聃永和十一年,亦即是公元355年,前秦的第二代君主苻健继其父之王位,成为了前秦的第二代郡王。
提到苻健,必须首先介绍苻洪。苻洪,字广世,本名蒲洪,祖籍略阳临渭人,亦即现在甘肃秦安陇城人,生于氏族,是部落小帅蒲怀归的儿子,前秦景明皇帝苻健的父亲,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的奠基者。苻洪这个人心地善良,又乐善好施,且又机谋善断,极富谋略,他勇猛威武,善于骑射。在他力量尚小时,为保部落安全,苻洪亦曾委曲求全,屈尊依附于前赵与后赵篱下。当后赵发生内乱时,苻洪见有机可乘,试图发兵谋取中原,不幸被降将麻秋投毒杀害,死时已是85岁高龄矣。
苻洪死后,他的儿子苻健继承其位,这就是史书上所称,死后被后赵追谥为惠武皇帝称号的前秦第二代霸主。庙号太祖。
苻健,字建业,生于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亦即是公元317年,祖籍略阳临渭,氏族,世代为西戎酋帅。起初,苻健家水池中生出一簇蒲草,植株茂盛,生长茁壮,每当夏季来临,便绽出黄色花朵,一股淡淡的幽香随风飘扬,使人嗅之而感到心旷神怡。
苻健母亲眼望着绽放的黄色花朵,对全家人说道:“蒲草生在池塘中,还有淡淡的清香释放出来,视之赏心悦目,嗅之沁人心脾,这是吉祥之兆,看来我们家就要时来运转了!”
古人相信命运主宰一切,也相信迷信,由于受到老妇人这番话的启示,苻家从此便改苻姓为蒲姓,图的就是个吉利。
后来,苻健父亲苻洪在道路旁找到一个谶人抽签算卦,所抽挂签中有“草付应王”四个字,苻洪不知其中含意,便向算卦人请教。
算挂人告诉苻洪说:“从挂面上来看,你将来必有君王之命,必然就应验在一个草字上。敢问壮士姓字名甚呀?”
苻洪回答说:“本人原先是姓苻,因家中池塘中突然长出一棵蒲草来,株高过人,花香刺鼻,宅院内处处飘散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我当时认为是吉祥之兆,于是经过与家人商量,便将苻姓改成了蒲姓。听先生说,这草字就是吉祥之兆,可在下不明白,苻和蒲字头上,都有草字存在,我该姓苻还是该姓蒲呢?”
算挂人回答说:“我已说过,你将来的发达,必然要应验在这个草字上。至于你该姓苻还是姓蒲,我看啥事都应该有个先来后到,因为苻字在先,蒲字在后,当然应该还是姓苻为好了!”
因此,自此以后,苻洪又改蒲姓为苻姓,恢复了原先姓氏。晋元帝司马睿建武二年,也即是公元318年,新兴匈奴人刘曜自立为帝。新兴,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忻州市。苻洪率领本族人马归顺了刘曜。刘曜死后,刘曜的地盘连同兵马又都归后赵国石勒所有。石勒既无能又,又因连年发动战争,搞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使自己处于岌岌可危之中。
苻洪见石氏也不是自己所依托之人,为谋发展与自保,无奈之中,他只好脱离石勒,另起炉灶,在枋头竖起大旗,称自己为三秦王,这即是前秦政权的起始。枋头,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是重要的军事基地,其故地就在今河南省浚县的东枋城和西枋城。
苻洪是一个胸怀大度,能容人之人。他在与石勒作战时,收抚石勒的一名降将,名字叫麻秋,他哪里想到,他的宽容与大度,换来的却是一场阴谋。原来,麻秋是受了石勒的指示,以假投降来换取苻洪的信任,待时机成熟时,再将苻洪杀死,并夺取他的军队。可是苻洪虽然死于他杀,但是麻秋的阴谋也并未得逞,这还要归功于苻洪的儿子苻健的功劳。
常言说,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阴谋即使隐蔽的再深,也总有露出蛛丝马迹的时候。自打麻秋一进入苻洪的军队中起,苻健就对他的行动产生了怀疑。麻秋本是羯族人,出生于现在的太原市。羯人,是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被称为胡人。时人把生活在北方的匈奴c鲜卑c羯c氏c羌五个少数民族,统称为北方“五胡”,本是当时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力量。
麻秋所处的年代,正是东晋逐渐走向衰弱,十六国相继并存的混乱年代,他所追随并效忠的后赵国,就是由石勒首先在晋元帝司马睿大兴二年,也即是公元319年建立的。它的都城先是设在襄国,即现在河北省邢台市境内,之后又迁于邺城,即现在的河北省临漳县。
后赵国国势强盛时,几乎占有了中国北方的所有疆土,今之河北c山西c山东c陕西c河南等省,皆归其所有。就连西部边陲的甘肃c和安徽c江苏c湖北c辽宁省的一部分,也在后赵国的管辖之内。由于石勒的继任者腐朽堕落,失去了人心民心,在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六年,亦即公元350年时,又被汉族人冉闵所推翻,结束了后赵国长达32年的统治。
长久的社会动荡,连年不断的战争,从客观上造就了麻秋暴烈凶残的性格,他既有夺关斩将的功劳,也有斩关夺隘的辉煌,当然也少不了败走麦城的经历,这样一位暴虐成性,嗜杀无度的赫赫战将,怎么会良心发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呢?如果说他会背叛和他具有同样性格的石虎,到使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了。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