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灵气根究
位于湖畔的青萍书院,是由道州境内几个高门豪阀资助而建,早期只是各自家族子弟的求学之地,只是随着世道承平,后来逐渐放宽求学门坎,广纳各地学子。
说是十来个世族门阀高风亮节也好,为了笼络人心沽名钓誉也罢,但不可否认,青萍书院的出现,的的确确是功德一件,让不少寒门子弟从此有了求学途径,不再是祖祖辈辈相传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历经数十年,一代代学子薪火相传,如今书院中寒门学子也出过不少栋梁之才,与底蕴雄厚的世族子弟相比,称得上是各有千秋。
世族子弟衣食无忧,笔墨纸砚无一不是个中上品,而许多得意跻身书院求学的寒门学子,就得帮着书院抄写经书,以此赚取笔墨伙食费。
也有过不少作得一手好文章的寒门学子,会偶尔帮着富贵子弟捉刀代笔,换取平日在书院耗费所需之余,更能补贴家用,各取所需。
青萍书院对此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纳寒门学子入学,本就是为了广纳人才为己用,是资助书院的几个家族觅士池塘。
寒门读书种子中,风骨铮铮的名士俊彦会有,趁早给自己谋划出路的“务实”之辈同样不少,何乐而不为。
无风无雨地递上举荐信,书院很快就接纳了秦琅这个远道而来的求学士子,并且分发了一枚代表书院学子身份的铭牌。
青萍书院虽只是荆楚道一个不大不小的书院,但也效仿几大学宫评比制式,由各个授业先生自行讲课,能够有多少学子前来听课全凭各自本事,此举对授业先生也有一定的考究,从而避免了闭门造车钻研家学私学,一潭死水。
既来之则安之,秦琅就近随意挑选了个授课学堂。
堂下门庭若市,靠近讲坛的二十几个上好座位早就被人占了,后面更是一大堆人就着蒲团坐在地上,好在虽已入秋却尚未转寒,年轻学子本身火气旺,并不担心受这点凉意。
初来乍到的秦琅没做准备,只得找了个角落席地而坐。
一名学子发现了他的处境,抬了抬屁股,从底下抽出一个蒲团,顺着地面轻轻推了过来。
原来本就手无缚鸡之力的他来晚了,别说前头被世族子弟常年占据大半的位置,就连有着暖阳照射的空地都没能抢到,就只能自作聪明地垫了两个蒲团。
身材清瘦的年轻学子挠了挠头,赧颜道:“别介意,黄先生可是书院中不多的几位上先生之一,每次他开课,都是这样趋之若鹜,将就将就下。”
秦琅接过蒲团,盘起而坐,跟个正常学子一般,只不过手中无笔亦无书,落在清瘦学子眼里,不免有几分浑水摸鱼之嫌。
授课先生是个丰神俊朗的中年男子,口若悬河之余又能深入浅出,偶尔还会夹杂着几句无伤大雅的荤话,引得堂下学子们不时轻笑,学风甚是欢快。
目光随着讲学的黄先生来回走动间,秦琅发现了几个熟面孔,正是昨日周依瑶想要介绍给他认识的那一波人,想来这几人还不是纯粹的纨绔子弟,知晓前来听一听这位上先生讲学。
安静听了一会,虽然说这名上先生的确是个良师,所讲授的学问也是大有讲究,但秦琅还是逐渐没了耐性,索性换了个背靠廊柱舒适姿势。
在旁人看来是闭目养神,实则秦琅还是将四周的动静了然于胸,知晓身边方才递来蒲团的学子不时望向自己,似乎想提醒自己珍惜难得的听讲机会,只不过碍于自己一脸的生人勿进,才欲言又止。
不知不觉快要落了个不学无术的秦琅神游万物,在心中仔细思考着为何这个世界会是变得灵气匮乏,因为与听课求学相比,这关系到他今后的修炼进度,甚至可以说是他重生归来后的立足根本。
前世寻找到上古仙尊遗物,与之后骑虎飞升至仙界,让他知晓了沉寂了上千年的神迹仙人,并非是前人杜撰出来的志怪小说,而是千真万确在这个世间存在的一段历史,只是不知为何从时光长河中慢慢消失了。
在高高再上的仙人来看,有浓郁灵气可供修行长生,何必再理会如蝼蚁一般小打小闹的人间俗事,庸人自扰。
就如同庭院小池中的锦鲤,兴致来了洒下一把饵料,欣赏一下锦鲤齐聚围食的景色,但绝不会将池中鱼儿放归江海。
上一世中,凭借无上实力立身的秦琅,以为修成大罗金仙后能够有所感悟,在翻阅所用仙界宗门的典籍时,所搜罗的都是各宗门修行秘法,对这种看来是旁枝末节的记载也从未上心。
眼下境界不够,无法如上一世那样坐高观低,凭借浩瀚神识对周遭一目了然,让他不由得有几分受制于人的不悦感。
探究灵气贫瘠的原因是为了更快地修行,而眼下实力不够又无法一探究竟,眼下似乎无形中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中。
秦琅苦笑不已,看来只有按部就班地慢慢修行之余,看下能否再想办法弄点金银,来购买各类蕴含灵气的外物来借助修行了。
望着堂内引经据典,说着儒家上千年传承的授业先生,秦琅突然灵光闪过。
当今大奉王朝,虽然江湖武夫锋芒无出其右,得天独厚的儒释道三教中人或归隐山林,或大隐于市,极少现身江湖卷入争端,但三教中人依旧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仙界八大宗门中,儒释道三教各占其一,而且是占据绝对大势的存在,千年以来,人间大多的神仙传说也出自三教。
道教乱世下山济世,佛门盛世开门迎香火,王朝更替中总是伴随着儒家弟子身影,种种迹象,无一不表明着儒释道三教,在仙界与人间某种不可知的关联之中,扮演着一种不为人知的角色。
而经过了上千年岁月,能够任由王朝兴衰生老病死而传承下来的,恐怕也只有薪火相传的古老典籍了。
佛门圣地烂陀寺远在西域,道教祖庭龙虎山亦在江南道,而大隐于乡野朝堂的儒家圣地尚不知,现在也只能希望,传承了数十年的青萍书院跟儒家会有上那么一丝半缕的关系了。
秦琅当下决定,去青萍书院藏书楼查阅一番。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说是十来个世族门阀高风亮节也好,为了笼络人心沽名钓誉也罢,但不可否认,青萍书院的出现,的的确确是功德一件,让不少寒门子弟从此有了求学途径,不再是祖祖辈辈相传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历经数十年,一代代学子薪火相传,如今书院中寒门学子也出过不少栋梁之才,与底蕴雄厚的世族子弟相比,称得上是各有千秋。
世族子弟衣食无忧,笔墨纸砚无一不是个中上品,而许多得意跻身书院求学的寒门学子,就得帮着书院抄写经书,以此赚取笔墨伙食费。
也有过不少作得一手好文章的寒门学子,会偶尔帮着富贵子弟捉刀代笔,换取平日在书院耗费所需之余,更能补贴家用,各取所需。
青萍书院对此也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纳寒门学子入学,本就是为了广纳人才为己用,是资助书院的几个家族觅士池塘。
寒门读书种子中,风骨铮铮的名士俊彦会有,趁早给自己谋划出路的“务实”之辈同样不少,何乐而不为。
无风无雨地递上举荐信,书院很快就接纳了秦琅这个远道而来的求学士子,并且分发了一枚代表书院学子身份的铭牌。
青萍书院虽只是荆楚道一个不大不小的书院,但也效仿几大学宫评比制式,由各个授业先生自行讲课,能够有多少学子前来听课全凭各自本事,此举对授业先生也有一定的考究,从而避免了闭门造车钻研家学私学,一潭死水。
既来之则安之,秦琅就近随意挑选了个授课学堂。
堂下门庭若市,靠近讲坛的二十几个上好座位早就被人占了,后面更是一大堆人就着蒲团坐在地上,好在虽已入秋却尚未转寒,年轻学子本身火气旺,并不担心受这点凉意。
初来乍到的秦琅没做准备,只得找了个角落席地而坐。
一名学子发现了他的处境,抬了抬屁股,从底下抽出一个蒲团,顺着地面轻轻推了过来。
原来本就手无缚鸡之力的他来晚了,别说前头被世族子弟常年占据大半的位置,就连有着暖阳照射的空地都没能抢到,就只能自作聪明地垫了两个蒲团。
身材清瘦的年轻学子挠了挠头,赧颜道:“别介意,黄先生可是书院中不多的几位上先生之一,每次他开课,都是这样趋之若鹜,将就将就下。”
秦琅接过蒲团,盘起而坐,跟个正常学子一般,只不过手中无笔亦无书,落在清瘦学子眼里,不免有几分浑水摸鱼之嫌。
授课先生是个丰神俊朗的中年男子,口若悬河之余又能深入浅出,偶尔还会夹杂着几句无伤大雅的荤话,引得堂下学子们不时轻笑,学风甚是欢快。
目光随着讲学的黄先生来回走动间,秦琅发现了几个熟面孔,正是昨日周依瑶想要介绍给他认识的那一波人,想来这几人还不是纯粹的纨绔子弟,知晓前来听一听这位上先生讲学。
安静听了一会,虽然说这名上先生的确是个良师,所讲授的学问也是大有讲究,但秦琅还是逐渐没了耐性,索性换了个背靠廊柱舒适姿势。
在旁人看来是闭目养神,实则秦琅还是将四周的动静了然于胸,知晓身边方才递来蒲团的学子不时望向自己,似乎想提醒自己珍惜难得的听讲机会,只不过碍于自己一脸的生人勿进,才欲言又止。
不知不觉快要落了个不学无术的秦琅神游万物,在心中仔细思考着为何这个世界会是变得灵气匮乏,因为与听课求学相比,这关系到他今后的修炼进度,甚至可以说是他重生归来后的立足根本。
前世寻找到上古仙尊遗物,与之后骑虎飞升至仙界,让他知晓了沉寂了上千年的神迹仙人,并非是前人杜撰出来的志怪小说,而是千真万确在这个世间存在的一段历史,只是不知为何从时光长河中慢慢消失了。
在高高再上的仙人来看,有浓郁灵气可供修行长生,何必再理会如蝼蚁一般小打小闹的人间俗事,庸人自扰。
就如同庭院小池中的锦鲤,兴致来了洒下一把饵料,欣赏一下锦鲤齐聚围食的景色,但绝不会将池中鱼儿放归江海。
上一世中,凭借无上实力立身的秦琅,以为修成大罗金仙后能够有所感悟,在翻阅所用仙界宗门的典籍时,所搜罗的都是各宗门修行秘法,对这种看来是旁枝末节的记载也从未上心。
眼下境界不够,无法如上一世那样坐高观低,凭借浩瀚神识对周遭一目了然,让他不由得有几分受制于人的不悦感。
探究灵气贫瘠的原因是为了更快地修行,而眼下实力不够又无法一探究竟,眼下似乎无形中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中。
秦琅苦笑不已,看来只有按部就班地慢慢修行之余,看下能否再想办法弄点金银,来购买各类蕴含灵气的外物来借助修行了。
望着堂内引经据典,说着儒家上千年传承的授业先生,秦琅突然灵光闪过。
当今大奉王朝,虽然江湖武夫锋芒无出其右,得天独厚的儒释道三教中人或归隐山林,或大隐于市,极少现身江湖卷入争端,但三教中人依旧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仙界八大宗门中,儒释道三教各占其一,而且是占据绝对大势的存在,千年以来,人间大多的神仙传说也出自三教。
道教乱世下山济世,佛门盛世开门迎香火,王朝更替中总是伴随着儒家弟子身影,种种迹象,无一不表明着儒释道三教,在仙界与人间某种不可知的关联之中,扮演着一种不为人知的角色。
而经过了上千年岁月,能够任由王朝兴衰生老病死而传承下来的,恐怕也只有薪火相传的古老典籍了。
佛门圣地烂陀寺远在西域,道教祖庭龙虎山亦在江南道,而大隐于乡野朝堂的儒家圣地尚不知,现在也只能希望,传承了数十年的青萍书院跟儒家会有上那么一丝半缕的关系了。
秦琅当下决定,去青萍书院藏书楼查阅一番。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