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院落
公孙此刻的身份实在是尴尬,作为一个新婚大喜的新郎官,主动去拜访一个妻子失踪的老鳏夫。这无论怎么说,都要有些滑稽与尴尬。这也正是为什么,在公孙的眼中,博实际上是应该排在“适合接手族长之位的人选名单”之中最最靠前的位置,公共孙却不得不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想起来第三个去拜访博的原因。因为,就连公孙都实在是尴尬到尴尬症都犯了,实在是不愿意去轻易去触动这种尴尬。
但是,公孙也实在是没有了办法。与尴尬的去见博相比,让公孙尝试着说通少典或者追回烈山,恐怕更加困难。虽然,少典就算不做族长,也不会放下部族之中的事务不管。但是,没有族长的名号震着,少典又是那么个温柔的性子,实在是让少典空有一身才华无从施展。
而烈山这一边,公孙也真的是尝试着找寻过了,如果能在九黎部甚至是九黎部周边有希望找到烈山,公孙自然也是愿意去寻找烈山的。遗憾的是,公孙综合了一下这些日子以来的信息,实在是想到了一些不怎么美妙的事情。是以公孙也便放弃了继续寻找烈山的想法。
最终,公孙所能做的事情,便只有冒着尴尬症病发的危险,去找一直闭门不出的博去商量了。毕竟,就算博此刻处在这种近乎将自己封闭起来的状态,但是公孙认为,博至少还是能够讲得通道理的。就算公孙此刻去见博,有一种主动掀博的伤疤的嫌疑。但是,公孙仍旧觉得,在这种条件下说服博,比让之前所说的那两个人来当族长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带着这样的心思与计较,公孙直接推开门进入了博的院子。是的,博在九黎城中也拥有一处院落。虽然院落不大,也没有几停几进那么多的讲究,但是,博确实有一座小小的院子。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很神奇,为什么一个整天无所事事,只会多嘴多舌的人能在九黎城拥有一座独立的小院落用来居住。这当然不会是因为九黎城实在太大,有的是地方供人居住。
回顾一下这些年以来博仅有的能拿的出手的身份,或许便只有两个。其一,便是博一直被人称为“大贤者”。只不过,博的这个大贤者的来历,此时已经不太容易考证。公孙作为整个九黎部中都算比较早接触过博的人,也只能确定博的这个“大贤者”的称号,是来源于三苗国联盟中的那些部族对博的称呼。而三苗国联盟中的三个部族,其中有两个,都是因为苗部落自己内部称呼博为大贤者,才跟着一起这样叫的。
是以,博的这个大贤者的称呼,其实与凌的那个苗部落圣女的称号,所代表的意义基本相同。只是,博自从来到了九黎部,便一直也没有人能看得出来博究竟哪里“贤”。实际上,与博接触比较多的公孙,一直以来,都觉得博应该是个“大闲人”而绝非什么“大贤者”。
九黎部冲着博“大贤者”的名头,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都从来不避讳博的围观。可惜,正是身为大贤者的博,在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之中,都从来没有动过手,只是偶尔插几句话就算是贡献力量了。更不要说,自从自己的爱人失踪了之后,博便过上了“半隐居”的日子,已经连“插嘴”都很少插了。
而博的第二重身份,便更加是个被人津津乐道单位笑话。博的第二重身份,自然是闻人会第二期的学员。但是,与凌在闻人会时惊才绝艳的表现不同。博在闻人会的时候,可以说得上是一个绝对的“学渣”。
博在文人会的表现,不仅仅是是渣,甚至可以用渣到粉末来形容。
闻人会或许会因为惜才,一直不愿意放女累离开。但是,对于博主动要求去少咸山实训这种事情,闻人会的十巫们,其实一直是持绝对支持的态度的。若不是凌与博是以夫妻的身份出现在闻人会之中,想来十巫是不可能允许博带走凌一起去往少咸山的。
是以,博仅有的两种能拿得出手的身份,都并不能满足博在九黎城拥有一座独门独院的小院落的基本条件。或许,如果将这座小院子当做是九黎部对于一个“丧偶”的老鳏夫的社会以及人文关怀来看的话,ukashune还真的显得有些合情合理。
只不过,这种看法,只能是那些不明就里的九黎部族人的看法。作为九黎部诞生以来这不倒二十年里一直都手握重权的实权派,公孙自然是知道为什么会在九黎城的建设之初,便已经为博设计与预留了这么一座小院落。
其实,这与博的身份并没有什么直接挂钩。促成这件事情的,实际上是氐人国与青丘国的大师们。尽管在多数人眼中看来,博在参与这些大师们的“科研工作”的时候,一直都是“出工不出力”。但是,在这些大师们的眼中,依靠他们的眼界与技巧,已经不再需要一个技术超凡的小学徒了。他们到了这一把年纪,还热衷于发现与发明新事物,自然是是为了探索无尽的未知领域。而博的一些奇思妙想,才是这些大师们最为需要的创作灵感。
直到有一天,这些掌握着九黎部,乃至整个人族中最为发达的科技水平的大师们,逐渐发现了一个事实之后,这些大师便心甘情愿的为博预留了一个小院落。那就是,这些大师惊喜的发现,无论博所说的想法有多么天马行空出人意料,但是,只要经过几日耐心的不断尝试,都有被实现的可能。大师们预留这个小院落,完全是为了能在遇到瓶颈的时候,有一个固定地方,可以听到一个,甚至是几个,关于突破瓶颈的不着边际的设想。而之所以为这个固定的地方设计一个小院子,实际上,也是为了防备这些大师在与博谈话之后,突然生出了灵感,也好有个地方简单的检验一下自己的灵感才好。
但是,公孙也实在是没有了办法。与尴尬的去见博相比,让公孙尝试着说通少典或者追回烈山,恐怕更加困难。虽然,少典就算不做族长,也不会放下部族之中的事务不管。但是,没有族长的名号震着,少典又是那么个温柔的性子,实在是让少典空有一身才华无从施展。
而烈山这一边,公孙也真的是尝试着找寻过了,如果能在九黎部甚至是九黎部周边有希望找到烈山,公孙自然也是愿意去寻找烈山的。遗憾的是,公孙综合了一下这些日子以来的信息,实在是想到了一些不怎么美妙的事情。是以公孙也便放弃了继续寻找烈山的想法。
最终,公孙所能做的事情,便只有冒着尴尬症病发的危险,去找一直闭门不出的博去商量了。毕竟,就算博此刻处在这种近乎将自己封闭起来的状态,但是公孙认为,博至少还是能够讲得通道理的。就算公孙此刻去见博,有一种主动掀博的伤疤的嫌疑。但是,公孙仍旧觉得,在这种条件下说服博,比让之前所说的那两个人来当族长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带着这样的心思与计较,公孙直接推开门进入了博的院子。是的,博在九黎城中也拥有一处院落。虽然院落不大,也没有几停几进那么多的讲究,但是,博确实有一座小小的院子。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很神奇,为什么一个整天无所事事,只会多嘴多舌的人能在九黎城拥有一座独立的小院落用来居住。这当然不会是因为九黎城实在太大,有的是地方供人居住。
回顾一下这些年以来博仅有的能拿的出手的身份,或许便只有两个。其一,便是博一直被人称为“大贤者”。只不过,博的这个大贤者的来历,此时已经不太容易考证。公孙作为整个九黎部中都算比较早接触过博的人,也只能确定博的这个“大贤者”的称号,是来源于三苗国联盟中的那些部族对博的称呼。而三苗国联盟中的三个部族,其中有两个,都是因为苗部落自己内部称呼博为大贤者,才跟着一起这样叫的。
是以,博的这个大贤者的称呼,其实与凌的那个苗部落圣女的称号,所代表的意义基本相同。只是,博自从来到了九黎部,便一直也没有人能看得出来博究竟哪里“贤”。实际上,与博接触比较多的公孙,一直以来,都觉得博应该是个“大闲人”而绝非什么“大贤者”。
九黎部冲着博“大贤者”的名头,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都从来不避讳博的围观。可惜,正是身为大贤者的博,在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之中,都从来没有动过手,只是偶尔插几句话就算是贡献力量了。更不要说,自从自己的爱人失踪了之后,博便过上了“半隐居”的日子,已经连“插嘴”都很少插了。
而博的第二重身份,便更加是个被人津津乐道单位笑话。博的第二重身份,自然是闻人会第二期的学员。但是,与凌在闻人会时惊才绝艳的表现不同。博在闻人会的时候,可以说得上是一个绝对的“学渣”。
博在文人会的表现,不仅仅是是渣,甚至可以用渣到粉末来形容。
闻人会或许会因为惜才,一直不愿意放女累离开。但是,对于博主动要求去少咸山实训这种事情,闻人会的十巫们,其实一直是持绝对支持的态度的。若不是凌与博是以夫妻的身份出现在闻人会之中,想来十巫是不可能允许博带走凌一起去往少咸山的。
是以,博仅有的两种能拿得出手的身份,都并不能满足博在九黎城拥有一座独门独院的小院落的基本条件。或许,如果将这座小院子当做是九黎部对于一个“丧偶”的老鳏夫的社会以及人文关怀来看的话,ukashune还真的显得有些合情合理。
只不过,这种看法,只能是那些不明就里的九黎部族人的看法。作为九黎部诞生以来这不倒二十年里一直都手握重权的实权派,公孙自然是知道为什么会在九黎城的建设之初,便已经为博设计与预留了这么一座小院落。
其实,这与博的身份并没有什么直接挂钩。促成这件事情的,实际上是氐人国与青丘国的大师们。尽管在多数人眼中看来,博在参与这些大师们的“科研工作”的时候,一直都是“出工不出力”。但是,在这些大师们的眼中,依靠他们的眼界与技巧,已经不再需要一个技术超凡的小学徒了。他们到了这一把年纪,还热衷于发现与发明新事物,自然是是为了探索无尽的未知领域。而博的一些奇思妙想,才是这些大师们最为需要的创作灵感。
直到有一天,这些掌握着九黎部,乃至整个人族中最为发达的科技水平的大师们,逐渐发现了一个事实之后,这些大师便心甘情愿的为博预留了一个小院落。那就是,这些大师惊喜的发现,无论博所说的想法有多么天马行空出人意料,但是,只要经过几日耐心的不断尝试,都有被实现的可能。大师们预留这个小院落,完全是为了能在遇到瓶颈的时候,有一个固定地方,可以听到一个,甚至是几个,关于突破瓶颈的不着边际的设想。而之所以为这个固定的地方设计一个小院子,实际上,也是为了防备这些大师在与博谈话之后,突然生出了灵感,也好有个地方简单的检验一下自己的灵感才好。